畫家將照片用投影儀投射到畫布上,再照著繪畫是否相對於完全依靠繪畫技巧來講比較缺少藝術價值?
能否鑒別出來一幅繪畫作品是否是用投影儀描摹的? 如果用數碼印花機將照片列印到油畫布上,然後再在上面用顏料畫一層呢?如何評判其藝術價值?(以上都建立在照片是畫家獨立創作的基礎上)另外,下面的很多回答都傾向於藝術不拘泥於形式。但是,事實是架上繪畫的市場價格遠遠高於攝影作品,這其中是否包含了繪畫技巧的價值?如果繪畫技巧作假是否是一種欺騙?如何看待現在有些藝術家僱傭不知名的藝術家代筆完成自己的創意再簽個名的現象?
投影儀(透鏡技術)曾經也屬於繪畫技巧的一部分,不過現在明顯已經過時了,就像現代鑄劍法已經不會用殺人祭祀來增加成功率一樣。不必覺得用了會很光彩/不光彩。
因為現在這個社會首先不需要那麼死板的寫實繪畫了(冷軍的其實有點行為藝術的意思)
其次,現在還用投影儀的確是搓了點(大型組畫另說,那個不用投影儀也要其他工具),現在找個稍微訓練的不錯的美院學生也能做到95分像了。(畫抽象畫和裝飾畫也是要寫實基本過關的才能接觸的東西)
再者,樓主不要太在意繪畫圈各種造假行為,很正常,過去是這樣,未來也會持續。但畫畫的技術有就是有,不會被盜走,除非你自己真心要忽悠自己。
最後,用投影儀這種行為其實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對藝術的理解還停留在500年前的人群。這個人群不乏已成名的藝術家,觀念和技術從來都不是同步發展的,樓主的很多問題啊,建議看看世界美術史就有了,知乎的答案多變會變成掐架。看到這個問題,我腦子裡瞬間冒出一個名字——冷軍
咱們先來看看冷軍的作品
冷軍在採訪時說的這段話,能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擺拍照片再繪畫是否相對於寫生來講比較缺少藝術價值?
2001年,冷軍個人畫展在深圳美術館展出時,受到一位身為美術老師觀眾的投訴:「畫家把畫拍成照片開展覽,畫展成了攝影展,作為觀賞者感覺受了欺騙!」聽說此事,冷軍哈哈大笑:「做藝術是件很自由的事,他們有說的自由,我有做的自由。」原來,這是他採用複印技術發明的一種另類藝術,評論家彭德稱之為「異型繪畫」。冷軍在作畫前先把實物用焊槍等進行加工,然後用複印機複印出來,再對著實物近距離寫生,看上去比黑白照片要更有精神上的張力,並融行為、設計、精神內涵於一體。他創造性地將複印機引入繪畫,被業內人士評價為「具有開創性,具有藝術史上的斷代價值」。採用複印技術的冷軍,在藝術追求上沒有複製過去。從最初的《大柿子》等靜物寫生,到《五角星》等超寫實主義作品,最後到《鋸子》等複印畫,他在不斷尋找新的台階。 1993年他的作品《文物——新產品設計》問世後,就有人斷言,這是冷軍的代表作。1995年,冷軍創作了《世紀風景之二》後,又有人說冷軍已經到了顛峰。而1999年,他的作品《五角星》榮獲了第九屆全國美展金獎。科學求真,藝術求美,冷軍嚮往內在的寧靜,他始終堅信的是:只有走的正,才能一步步靠近藝術殿堂。
做藝術是件很自由的事,他們有說的自由,我有做的自由
《大柿子》
再來一個,讓你毛孔都張開的作品——《天光》
你會相信這是油畫,而不是高清照片嗎?這只是看屏幕前,不是觀看的實物,所以無法感受到那股冷峻的衝擊力和畫幅的張力。
接下來,再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能否鑒別出來一幅繪畫作品是否是真的寫生作品?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把邊界條件說明了。比如,下面這幅畫,我相信沒有誰會認為,畫中的龍,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咱們就不說那些虛構的物品了。
看到這第二個問題,我又聯想起了另外一個人——文森特.梵高
在這裡,我不談梵高,只談他的一幅作品《卧室》
梵高在創作完第一副《卧室》一年後,他寫信給弟弟,希望弟弟將原版的《卧室》寄給他,以方便臨摹。這樣,便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兩幅不同的《卧室》。我想請問,一個沒有經過藝術類系統學習的人,憑第一眼的印象來判斷,哪一個是原版?哪一個是後期臨摹?要不,咱們再發散一下問一個問題,這間卧室,真的就是這個樣子的嗎?
如果進行搜索,或者看一看有關梵高的記錄片,都有這件卧室的相關報道。但是,仔細觀察這個房間,不難發現一個問題,無論是從透視的視角,還是從戶型結構,又或者是桌椅擺放的位置與方式,這個房間的物理屬性都是違反了我們生活的嘗試。
這間卧室,應該是這樣的。
所有圖片來源自網路,模型照片,來自於百度貼吧:梵高在阿爾勒的卧室
除了畫中靜物,明顯為虛構的作品外,如不藉助真實的文獻資料,外人是無法鑒別出繪畫作品中的景物或場景,是真實存在,還是由畫家在後期,根據自己當時的心境修改修飾過的。注意,關鍵詞是「真實的文獻資料」。
為便於查看,所有答案都在個人收藏夾內( ENO[觀點與成長]ENO[美學與穿搭]),希望幫到需要的人。
為什麼會呢? 十四世紀以來的眾大師都對使用 投影描摹 愛不釋手。 可以說沒有透鏡的發明就不會有西方古典主義寫實繪畫的巔峰。人類很有可能先觀察到的「照片」 才得以讓寫實繪畫誕生。
不是,這個問題很有趣,慢慢更新。
PS:冷軍畫的那些都是啥玩意兒…丟勒隨便一副寫生分分鐘秒三條街,拿這種東西出來舉例子真的好么,那個答案完全沒有掌握到這個問題的精髓啊,正確答案應該是:畫的技巧不影響作品的藝術價值,也沒有必要做討論。證明如下:
1.荷蘭畫家與古埃及畫法
感受一下沒有照相技術的時候畫家們的畫法,據說這是Vermeer發明的技術,利用和照相機一樣的成像原理對自然風光進行描繪,跟直接寫生比是不是看起來「投(ji)機(zhi)取巧」了許多。另一種畫法是讓模特坐在一個透明的有小格子的屏風後面,這樣可以更好的掌握模特的身體結構。
大概就像這種畫法,模仿自古埃及,給紙上打格子然後畫,而且可以感受到古埃及繪畫遵守很嚴格的身體比例。
這些繪畫技巧跟題目中所說的,「拍一個照片然後照著畫下來」,其實是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的,畫家目光不直接接觸繪畫物體而是經由一些介質,然後下面就出來一個問題了,
以下兩副作品哪幅的藝術價值更高呢?顯然無法判斷吧,有人給留言說前者更美,但是這裡討論的是藝術價值,如果藝術只是為你們這種美不美的判斷服務,那Goya和那群寫實主義以及之後的抽象派立體派杜尚之流還怎麼活呢。
前者是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作品,後者是荷蘭風景畫最出色作品之一,如果我說前者是用寫生而後者是用小孔成像畫出來的,想必對最終答案沒有什麼影響。後者是藝術價值在於當時的荷蘭畫派摒棄義大利文藝復興喜歡畫歷史大場面的習慣,轉為荷蘭日常風景,你甚至可以說出這個地方的名字,它們把畫作為一個窗口把整個世界展現給觀眾,你可以感受到整幅畫是沒有邊界的甚至可以連接現實,這才是荷蘭風景的藝術價值所在。
個人認為畫的價值不在於「怎麼創造出來的」,而在於「創造出了什麼」,要只說寫實,丟勒名字一出沒人敢說第一吧,但是畫的藝術價值怎麼能停留在表面呢,
這裡順便還有一個point是,攝影技術的發明並沒有阻止繪畫的發展,寫實主義,印象派,後印象派,立體主義,野獸派,抽象派… 攝影給他們壓力也給他們動力。再講你要鑒別是不是寫生?我都不在乎丟勒的畫是不是engrave了你還在乎是不是寫生幹嘛,本傑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裡面談到以下,
「錄下的聲音,攝影,再加上融合起來的電影,在當今社會已經劇烈的顛覆了藝術的意義,「可複製性」也讓藝術的價值越發的被稀釋。曾經必須千里迢迢去看一眼的藝術品,現在隨便在網上街邊都能夠買到它的複製品,如果不是仔細看完全看不出差別。」
這個問題擴開來很大,簡而言之就是,在繪畫作品的「獨一無二性」都被複制的時代,追求「原場景的全真實還原」是毫無意義的。
寫生這個概念其實是20世紀初從西方國家傳到中國來的,中國古代的中國畫其實是很淺層含義的寫生, 後面新中國開始就有意向的學習西式的畫法,通過寫生可以解決造型、設色、構圖、用筆等方面基礎的技法問題。
相比寫生難度較大,花的時間更長,而且畫家要長時間在戶外,但如果只是拍照再畫,那就比較輕鬆,在室內即可完成,而且構圖這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已經被解決了,但事實上現在國內其實這樣做的畫家不少……但這一些都不能成為判定一幅畫價值的標準,因為也許寫生的畫風沒什麼創造力,而畫風獨特的也許技法又不純熟,這些其實都是很片面性的。就像一幅攝影作品擺拍和抓拍,其實很難說得清。再再說,在現代藝術中一些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其實觀眾並不是特別欣賞或看得懂,但在業內人士眼中它就是具有價值的。
而能否鑒別出來一幅繪畫作品是否是真的寫生作品其實很難講得清楚,因為有些畫家個人風格強烈,就算是寫生的也會在原基礎上加以創造改變而非直接造搬對象,而有些照著照片畫的又特別寫實,所以個人認為具體還不是很確定怎麼鑒別。
(本人非專業純藝者,若有回答不周的地方請輕拍~)
此處 約翰內斯·維米爾 應有一席 他用十幾年,揭開了維米爾繪畫中的驚天秘密!
形式和觀念,都很重要,關鍵不在於他用的是什麼形式創作,而在於他想要用這種形式表達什麼?
在今天這樣的時代,人人都有手機、相機,IT和互聯網已發展到人工智慧階段。畫家將照片用投影儀投射到畫布上,再照著繪畫已經out了。
正確的姿勢應該是照片經各種數字化軟體處理藝術化以後,再依樣或投射繪製。
保羅·格雷恩姆在《黑客與畫家》一書中,認為過去的藝術家用雕刻刀來雕大理石,用畫筆畫油畫,今天的藝術家實際上在用代碼來創作。未來的藝術風格將讓位給演算法之間的區別和競爭。
現在,藝術家應該選擇以高新科技為工具來創作,靈感與科技混搭,現實和幻想夾雜,才能創造出偉大的作品。
其實應該不會,給你幾個畫家的列子:
「我手頭上有全部素材」,法國後印象主義畫家皮埃爾?波納爾曾經寫到。「我去採風,做記錄,然後回到家。開始作畫前我會在腦中回想,讓思緒放飛。」在19世紀之交,柯達相機首次開始使用,這裡波納爾所說的「記錄」就包括用輕巧便攜的柯達相機拍的快照。
【柯達第一台手持式相機】
1888年,柯達發明的第一台手持式相機問世。當年就生產了5000台,每台售價25美金,相當於2012年的600美金。柯達的經典廣告詞「你只要按快門,其餘的由我們來做」,使得使用者不需要了解複雜的技術和步驟,就可以非常輕易地隨時拍照。但是相機在當時來說,還遠遠未能普及,於是它被當作一種先鋒的媒介被藝術家所研究。
【柯達的經典廣告詞】
手持式的相機大大地提高了隨手拍照的便捷性。藝術家經常用相機記錄下他們與家庭,親朋好友之間相聚的點滴。很多時候他們只是單純地使用相機,用另外一個眼睛來探索世界。照片展現出藝術家在進入現代社會時的敏銳視角,藝術家是如何看待日常生活,大街小巷,還有無聊的瞬間。所以圖片中充滿了攝影的硬傷,比如失焦,構圖不合理等等。
只是到後來他們才意識到這些圖片是可以作為創作的材料,在回顧他們的作品時,經常會發現作品中的透視,光線,剪影都與照片如出一轍。
莫里斯?丹尼(1870-1943)
【瑪爾特拿葡萄給伯納黛特,攝於1890年9月15日】
【《諾爾和媽媽》,1896年,私人收藏】
瑪爾特嫁給莫里斯?丹尼後就一直擔任他的模特,丹尼也一直用相機記錄他們一家人的生活。日常拍攝瑪爾特,也為後來創作瑪爾特的肖像做好基礎。
【兩個女孩在晃動瑪德琳,攝於1909年】
【《沙灘上》,1892年,私人收藏】
莫里斯?丹尼在創作《沙灘上》的畫作17年後,特地回到原來的地方重新用相機再拍攝了同一場景。這些圖片和畫作可以看作是尋找繪畫和攝影之間「根本區別」的先鋒試驗。
【《紅色遮陽帽》,1893年,私人收藏】
【《白色面紗下的瑪爾特》,1894年】
在其作品《紅色遮陽帽》和《白色面紗下的瑪爾特》中白色面紗部分,可以看出藝術家在嘗試表現出光線在黑白相片中的那種對比特性。
亨利·埃費內普爾(1872-1899)
【一直在維皮昂(地名),1897年,收藏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館】
【《白帽子》,1897年,基金會收藏】
「我細細地品味它們(照片),但一想到照片中美好的時光都已逝去,喜悅中不免略帶感傷」,1897年埃費內普爾在寫給父親的信中說到。
【亨利·埃費內普爾的自拍照,1898年】
亨利·埃費內普爾在1896年購進了柯達相機,他顯然是攝影的狂熱分子,曾經在短短2年半之內拍下875張照片。他還是個自拍狂人,早在1898年就拍下這張非常著名的照片。在一系列探索式的自拍照中,他不斷地嘗試各種光線,角度,距離和構圖,足以顯示他對攝影的喜愛。但他隨後不幸死於傷寒,年僅27歲。他曾描述他的相機是「真正的寶物」。
埃費內普爾有一張照片記錄了他的家人躑躅著準備穿過協和廣場,這張照片讓人想起埃德加·德加著名的畫作《協和廣場》。
【《協和廣場》,埃德加·德加,1875年,收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菲利克斯?瓦洛東(1865-1925)
【兩個遮陽傘,攝於1902年】
【《埃特爾塔的沙灘》,1899年,私人收藏】
菲利克斯?瓦洛東的《埃特爾塔的沙灘》,畫的是在法國諾曼底埃特爾塔的沙灘場景,從畫面可以推測出藝術家是跪著或坐在這三個人物後面,布局也比較粗糙,就像是一張失焦的相片一樣。
【《紅房子》,1898年,收藏於瑞士洛桑市立美術館】
在他的畫作中可以發現他如何利用照片學習去除冗餘的細節和不必要的陰影。採用這種簡潔的風格瓦洛東創作出很多場面宏大的畫作以及心理肖像描寫。
愛德華·維亞爾(1868-1940)
【塔德·納坦遜和米希亞在沙龍中,攝於1898年】
【《讀報》,1898年,基金會收藏】
在這張名為「塔德·納坦遜和米希亞在沙龍中」的照片里,納坦遜姿勢前傾,雖然不仔細看難以發現米希亞。但她的位置卻處在照片的中心位置,事實上她才是藝術家的焦點。愛德華·維亞爾對米希亞非常的著迷,但她的丈夫正是照片中讀報的塔德·納坦遜(巴黎著名評論刊物《白色雜誌》的創辦人),這是一張充滿隱晦曖昧的照片。有趣的是,愛德華·維亞爾又在他的畫作《讀報》中重塑了一個類似的場景。而這一次讀報的主角正是米希亞,更加露骨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母親與姐姐》,1893年,收藏於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愛德華·維亞爾一生中用了2000多張相片去記錄他的家人和朋友。因為父親在他15歲時去世,他一直滿懷深情地拍攝著自己的母親,並把對母親的愛表現在他的繪畫作品當中。在畫作《母親與姐姐》中,母親身穿黑裙佔據畫面的中心,姐姐則穿著有窗玻璃花紋的裙子,融入在她背後的牆紙里。
【《餐桌邊的午餐》,1899年,收藏於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
【《在掛毯前:米西亞和塔德?納坦遜》,1899年】
對於維亞爾來說照片僅是一種臨時的參考或某種情感的反應,他會隨心所欲地對主題進行重塑。《餐桌邊的午餐》和《在掛毯前:米西亞和塔德?納坦遜》呈現的都是縮影式的人物,或是在全神貫注的用餐,或是背對著觀眾。維亞爾畫中的人物幾乎會被色彩鮮明的畫面所淹沒,有種若隱若現的效果。
亨利?里維埃(1864-1951)
【巴黎鐵塔,攝於1889年】
【《巴黎鐵塔》(版畫局部),1902年,收藏於舊金山美術館】
亨利?里維埃,法國版畫家和設計師,為了完成由36個石版畫組成的一系列作品,曾爬上還未竣工的高聳的艾菲爾鐵塔(鐵塔於1889年落成),拍攝下了以巴黎的天空為背景,鐵塔的鋼筋鐵架縱橫交錯構成的振奮人心的畫面。
皮埃爾?波納爾(1867-1947)
【脫衣的模特,攝於1916年】
【《綠色房間里的鏡子》,1908年,收藏於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
皮埃爾?波納爾拍攝的則是他那身材苗條臉盤很圓的情婦,以及他靈感的源泉梅琳涅在樹林中一絲不掛的照片。他在給公元2世紀希臘傳奇小說家隆古斯的小說《達佛涅斯和克洛伊》做插圖時,靈感就來自這些照片。他的攝影風格不同於那個時期的復古風格,照片的光線總是粗糙的,赤裸裸地展示情色的姿勢。
【《達佛涅斯和克洛伊》的插圖】
【《達佛涅斯和克洛伊》的插圖】
喬治?布賴特納(1857-1923)
【穿和服的女孩】
【紅色和服女孩,1895-1896年,收藏於海牙市立博物館】
19世紀50年代,日本重新與歐洲通商,這個時期不少藝術家都為日本的風格所著迷,包括梵高,以及他的老鄉兼朋友荷蘭人喬治?布賴特納。他也是當時少數會利用照片來創作的藝術家之一。
照片中的女孩叫蓋斯耶?夸克,是個帽子店的銷售員,拍攝照片時只有18歲左右。她蜷曲在沙發上,身上的和服花紋精緻複雜,與腳下的波斯地毯的圖案對比鮮明,布賴特納根據這張照片進行的再創作描繪精確,完美的再現了原照的氛圍。
她的出現立刻成為了喬治?布賴特納的「日本女神」。隨著女孩在1895年移居到南非,布賴特納才停止對她的拍攝。但不幸的是,這個小女孩在1899年死於肺結核,年僅22歲。雖然英年早逝,但她的青春容貌卻被照片和畫作永遠地記錄下來,美麗而雋永。
&<完&>
不賣甜品,不寫配方,不推課程才能有最酷的內容,讓你從全新的角度認識甜品烘焙……以及我們所推崇的生活美學,請關注我的專欄,或者公眾號mjpastry,每周更新
最近有個研究 發現 帶珍珠耳環的少女 就是這樣畫出來的
所謂藝術價值,是受一個特定時期技術,審美,乃至政治正確影響的。例如寫實油畫的巔峰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作品,藝術價值被公認較高,而我國紅色革命時期,毛詩被認為藝術價值較高。現在看來,寫實繪畫藝術價值大打折扣,反倒不如梵高,莫奈等人的作品有藝術價值(拍賣價格可以佐證),而毛詩放進歷史的詩河詞海中,也得到了其應有的藝術價值,真正被奉為瑰寶的還是《詩經》與《唐詩》中的傳世之作。
繪畫可以分為畫什麼,什麼樣,怎麼畫三部分。
臨摹寫實只會讓什麼樣的工作消失,其它兩個價值不影響(怎麼畫也不影響),最後有沒有價值,由整體與時代背景共同決定。推薦閱讀:
※如何判斷區分抽象表現主義和兒童繪畫?
※數碼繪畫在美術界的地位如何?
※民間美術在美術界的地位是不是相當於民科在科學界的地位?
※青年畫家如何找渠道展示並出售自己的作品呢?
※如何欣賞、理解以及評價畢加索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