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的讀《西方美學史》?

其實讀起來能覺得朱光潛已經把很多問題深入淺出解釋的很好了,但還是覺得閱讀起來盲點太多,自身知識儲備太少,有種行夜路只能被人拖著亦步亦趨的感覺,完全沒辦法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書中列舉各時期各人的美學觀點,但我覺得大部分是朱光潛在讀了原著之後的自己的觀點看法,有點類似於對這個人思想觀念的總概,而我對原著完全沒有接觸,所以我想問是不是一定要在把每個人專著都看過的基礎上再去看西方美學史,這樣效果會好很多?
ps.我是學美術的學生。以後想往理論類,美術批評發展。


原著當然要看,但那個非一時之功,而且時間長了記憶模糊理論脈絡就理不出來了,還是先有框架,再塞東西更好。

像 @熹微 那樣也行,出來的就是硬功夫,但比較難堅持

其實有一個很愉快的偷懶的辦法,你去下一個 西方美學名著提要 (豆瓣)

看了絕對會回來贊我的…


謝邀。

作為通史類書籍,朱光潛先生的這本《西方美學史》誠如題主所說的,深入淺出,把問題解釋的很清楚了。但畢竟這是一本通史,如果要系統的學習西方美學史,或者系統的讀懂這本《西方美學史》,這就必須得有足夠的知識儲備。

我研究生階段的專業就是美學(偏藝術哲學方向),在研究生入學前,以及剛入學後的一段時間,這本《西方美學史》是當作教材使用的。

我的建議是:認認真真的讀完這本《西方美學史》,對時間段、思想流派和思潮有一個主幹上的梳理,不要求完全讀懂,我在最開始的閱讀過程中,我的導師再三強調,一定要「好讀書不求甚解」,對美學的理解,跟禪宗的「頓悟」很像,不能幹等,必須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煎熬」。

第一階段:讀《西方美學史》,個人建議,至少讀三遍。第一遍通讀,走馬觀花式的形成初步印象;第二遍開始劃重點,標記出任何你覺得有趣的、有道理的、你能用的上的地方;第三遍,你已經有了一個或清楚或模糊的框架,細讀,思考,鞏固。

第二階段:讀原典。是的,這個階段可以拋開這本美學史,不要被它所限,按照書中的時間線條和出現的理論家,一本一本的讀原典,做筆記,提出自己的疑問,在重讀時解答,此階段一定不依賴任何通史類和導讀類書籍。奉上我導師在我入學時交給我的一份書單(西方部分):

第三階段:寫讀書筆記。此階段和第二階段穿插進行,讀一本,寫一篇,寫自己的疑惑,寫自己的感想。寫完之後,開始解決想不透的問題,善用知網,我在學習階段看了無數學術論文,事實證明真心有用,解決問題之後,完善你的讀書筆記。

就這樣的步驟啦,很簡單吧~

跟著這個步驟來,我不信你搞不定嗯哼!


我自己的辦法其實就是擬定一個筆記的大致框架,然後無限放慢速度精讀。
然後過程中會很經常碰到:
1,不理解。不理解分為就是暫時沒法理順邏輯和明確知道缺乏相關知識點的語境或者背景知識。
2,雖然理解了但還是希望了解一些不同的解讀角度。
這時候馬上上網查,這是最快最直接的,抓准關鍵詞。有意思的和重要的簡化記錄在筆記上,同時在書上對應位置標註記號。
豆瓣讀書是個好東西。
查知乎相關問題也是一個辦法,知乎本來就應該這麼用,而不是拿來當微博。

然後也差不多感受到需要買別的書了。比如我還買了鄧曉芒的西哲史和一些藝術批評的書,一個是做輔助理解。
還有個目的是我自我感覺讀這類書最大的阻力不是看不下去嫌枯燥,而是吸收變慢缺乏成就感。
所以一個知識點受阻就暫時換書從相關知識點入手理解,有時還會有意外收穫。

一定要做好系統的筆記是因為這種知識體系一遍肯定是不行的,我感覺第二遍第三遍才應該是大豐收的時候。
同時也不給第一遍過大壓力,第一遍只求理解,碰到茬子就拔刀砍死它的意思。不求記的多牢,記錄在筆記上任務就算完成。
然後第二遍開始收割。


至於你說的原著,先別慌,有自己的框架了再下手,到時候再做判斷原著有沒必要讀該怎麼讀。
美學裡涉及到的原著像海一樣,還不談緊密牽扯到哲學史。
你不是要一本本啃完了再說吧?

以上。


百度搜索
西方美學 公開課


偏個題,我認為美學是一個太大的範疇,題主如果是美術學的學生且以後想走美術史研究這條路的話,沒必要拘泥於美學史…基礎的知識儲備是必要的,但美術學研究不光有史學史,還有中外美史研究、視覺文化、圖像學等等等等,最重要的是能否有突破,以及對美術史研究的價值。


一開始學的哪個不是跟著前人的屁股後面走,本身知識儲備不夠那就多看,什麼觀點都接觸一下,看多了自己自然就有自己的想法。一本書多花點時間多看幾遍就好啦。


推薦閱讀:

相比歐洲美術史,各種主義層出不窮,為什麼國內沒什麼動靜?
藝術史中,古典派和學院派有什麼區別?

TAG:美術史 | 西方美學 | 美術教師 | 西方美學史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