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的「上總介」,是自稱還是朝廷的正式任命?
如題,信長的上總介是元服之後的自稱,還是所謂的「信長元服的時候信秀給朝廷捐款朝廷冊封的正六位下上總介」?
回溯一下信長的官位(途)歷程。天文十五年(1546)信長元服,稱三郎信長(《淺井文書》)。其父織田信秀當初也稱三郎(《言繼卿記》),因此信長的這種假名繼承也是當時武家的普遍現象,以示其織田家繼承人的嫡子地位。天文二十三年(1554)十一月,信長開始稱「上總守」(《冰室和子氏所藏文書》),這明顯也是自稱、私稱。本來律令制官位體系中,上總乃是親王任國,上總守也是親王任官,所以代其處理國政的當是次一等的「上總介」,這也是作為臣下能夠任官的上總國的最高官途,所以即便武家私稱,也是使用上總介。但信長不知是因為什麼原因,很突兀的用了上總守之稱,四天後又趕忙改成了上總介(《尾張文書通覽》)。一般情況下作為家督繼承者的嫡子都應該使用所謂「家的官途」,信長父信秀的官途是彈正忠和備後守(雖然從朝廷那裡獲得了三河守的敘任,但信秀沒有正式使用過),而信長卻使用了與本家沒有什麼淵源的上總介。雖然沒有信長選用上總介這一官途目的的直接史料,但據推測或許與當時織田氏的敵對勢力今川氏有關。今川義忠、氏親、氏輝、義元均使用過上總介之官途,所以上總介可以視為今川氏「家的官途」,而信長以上總介為官途,自然也有著取代和對抗今川氏的願景,而且之前取「上總守」之官途,或許也是為了蓋過敵對的今川氏吧,但織田、今川兩家的實際地位差距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信長取上總介之官途,也只不過是表面文章而已。
另外,織田信秀的歿日為天文二十一年三月三日,也就是說目前所見史料上信長自稱上總介也是在信秀死後,所以題主所說的「信長元服的時候信秀給朝廷捐款朝廷冊封的正六位下上總介」是不成立的。
鄙人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今川家有敘位為上總介,這個是經朝廷承認的正式官位。
織田信長改「織田彈正忠」之通稱為「織田上總介」,並未經過相關任命,乃自稱之(正牌那個不就在今川那裡么,氏真時期也仍有上總介的官位)。
而且,信長的這次改稱,似(?)隱隱有與今川對抗之意…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德川家康「讓農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訣。」這句話?
※日本戰國女子的名字由來:以「築山殿」、「華陽院」等命名,是指她們在宮中的居所嗎?
※大谷吉繼系屬基督徒是否是信史?
※假如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人與豐臣文官派關係緩解且加入西軍,那麼關原之戰的結果是否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