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德川家康「讓農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訣。」這句話?


不要聽到風就是雨,
是本多正信說的。
------------------------------------------比較接近題目意思的史料有

『本佐錄』里的 "百姓は財の余らぬように不足になきように治むる事、道なり"。只是說要不要讓百姓有多餘的財產, 和「半死不活」還是有一定差別的。而且『本佐錄』里也解釋過這種政策是為了社會穩定,長治久安。

『昇平夜話』"里東照宮上意に、郷村の百姓共は死なぬ様に、生ぬ様にと合點致し、収納申付様にとの上意"

『落穂集』里 "年貢は百姓が死なぬよう生きぬように取れ"

其中,『本佐錄』很可能是偽托本多正信(本多佐渡守)所作。『昇平夜話』和『落穂集』是江戶幕府中期的人收集的逸話。這些史料可以用來研究江戶時代早期的農業政策(畢竟成書年代距離家康那個時代很近), 但用來論證家康本人說沒說過這話就太牽強了(作者和家康的人際關係離得太遠)。

----------------- 更新----------------------------
有其他答主說這是權現大大在知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其實和上述史料經常一起被引用的,還有段材料, 我怕太黑, 沒敢貼上:

農民像芝麻,越絞越出油


讓絕大多數民眾維持在自己生存剛剛好的那一個平衡點而無暇他顧的時候是最容易被統治的。
就好比那個雞肋,捨不得仍,但又吃不飽。
這是每一個沒有合法統治地位的個人,政黨或者其他想出來的最為卑劣的御民手段之一。


且不論這句話是否真是家康公所說的,但在那個時代,這是根據安土桃山時期以及此後的太閣治下日本所存在的問題,得出的一種經驗總結吧。其根本可能在於四民(」士、農、工、商「,但私以為其實還有」僧「)各守本分的思想。

這一點就我個人而言,最早見諸《菊與刀》。我對此書的認識是:也許有不準確之處,但是宏觀上確實以人類學的抽象概念看到了日本社會的某些要點,」本分「概念即是其中之一。特別是此後在讀山岡庄八的《德川家康》一書,尤為感受到作者對」本分「思想的強調(該書中將武田勝賴、織田信長、明智光秀以及豐臣秀賴的敗亡全部歸結為」做了超出本分之事「)。可以說,就家康公一生的經歷而言,其認為天下太平的關鍵在於」各守本分「,毫不為過。從他成為將軍以後對於大名、武士、平民宗教等得一系列嚴厲限制措施上,都可以看出力保這一社會秩序的意圖。

那麼回到」半死不活「的這個問題上,這和」本分「思想有什麼關係呢?基本上可以認為,在處於統治地位的武士階級(即」士「)看來,其餘三類百姓太窮或者太富,都會增加其超越自身」本分「的可能,進而」下克上「。具體地說:
1.百姓太窮,民不聊生,則容易受到宗教勢力的蠱惑而造反。在當時這一點參見戰國時期不斷發生的」一向一揆「,在今天諸位直接看我大綠教就好了。
2.百姓太富,則商人勢力得以聚斂大量社會財富,富則欲仕,故可能想方設法染指政權,威脅到現統治階級的利益。堺港的商人自信長時期開始就通過茶人不斷地對武士階層的權威施加影響,到後來甚至試圖在太閣的繼承人問題上發言,以至於惹怒猴子,令千利休自裁。而江戶時代也出現了富有的商人與貧窮的武士聯姻,進而打開通往武士階層的通道的事情。至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金錢尋求政治話語權壓根就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上述兩點都是初代德川將軍在制定其規則制度時極力試圖避免的。

因此,即便家康公確有此一說,也不奇怪。


小兒科啦,要論這點,商鞅玩的比他6。


有後清在此你們還認為說什麼很重要嗎? 不管說沒說 德川幕府二三百年間沒有讓戰爭再蔓延 這就夠了


實際上這不是政治秘訣。因為封建時代即使統治者有心讓農民吃飽,貧下中農還是只能過半死不活的日子。生產力低下,苛捐雜稅多,天災。


家康說過這?

這是法家疲民術

玩得最6 都不如tg


這是老烏龜在知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推薦閱讀:

日本戰國女子的名字由來:以「築山殿」、「華陽院」等命名,是指她們在宮中的居所嗎?
大谷吉繼系屬基督徒是否是信史?
假如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人與豐臣文官派關係緩解且加入西軍,那麼關原之戰的結果是否會有所改變?
伊達政宗向西班牙國王割土借兵一事可信度為多少?

TAG:政治 | 農民 | 德川家康 | 日本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