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沒有在真實的生活中碰見過如小說《白鹿原》中朱先生那樣的人,為什麼當今社會缺少那樣的人呢?

朱先生那種相對獨立,受到民眾和政府的尊重,有地位有影響,恪守自己的原則,非常希望現實中有這樣的人啊,個人覺得一個國家這樣的人多一些,政府才能好一些!


朱先生就是士紳,因為根子硬,沒有被惡紳擠走的良紳。

畢竟是理想化的人物……如果說「鄉賢」,估計許多人能理解……在晚清地方沒混亂的時候,這類人在交通要道或產糧大區設院教書,一面又承擔官府與民間溝通的橋樑,是行好還是做惡,全是他們的一念之差。一般地方上的士紳就是秀才一級,所以舉人才能鎮住他們,而且老爺也在《縉紳全書》上知道這類人的老師、同期之中有多大的帽子,也不敢得罪他們。

他們要當好人,相當容易,要當壞人,也是隨手之間,全看人了。

至於現在為什麼碰不見,因為時代進步了,教育普及了,就是遇著和中堂同導師的,也不怕他們,就是X部部長的同學,也不敢武斷鄉里,何況這類人多在北京、省會呆著……沒有鄉賢,這就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沒朱先生這種,沒什麼值得可惜的。要是這類人常常見諸報端,那地方上不一定有多少惡紳……


朱先生是真實人物改編的。其本人為關中學派的大師牛兆濂先生。牛添人字便是朱。
白鹿原中許多人都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原型,許多事也是真實改編的。


這就是傳統理學家的形象,
白鹿原中的鄉約,就是北宋藍田呂氏兄弟所作。
翻開《宋元學案》,《明儒學案》,一個個朱先生的形象躍然紙上。
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


朱先生人物有原型,是關中大儒牛兆謙。我想從位和德兩方面來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一、從位上講,朱先生屬於傳統的鄉賢。想必大家看了《白鹿原》就會感受到,傳統的所謂的「封建社會」並不是全然像現在教科書里說的那麼黑暗。相反,它反而有其溫情脈脈,忠厚淳樸的一面,而且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地方自治。這裡面鄉賢的作用很大。在皇權專制社會下,鄉賢一定程度的緩解了皇權對基層社會的壓力。鄉賢一般是威望比較高的明事理的讀書人,其對地方教育、風俗敦化、矛盾調解、社會穩定、社會自治(視情況而定,有些事情面前,鄉賢也可能是政府的「眼中釘」)等方面功莫大焉。
事實上,嚴格意義上的鄉賢在現代社會很少了。當時,很多村子也有所謂的「明白人」,可是賢不賢就不知道了。真正的鄉賢我是沒見過,但是我見過想當鄉賢的。我們學校有一個臨近退休的教授,(姓名不方便公開),研究土地轉讓問題好多年,但是政府太保守,說他的意見太不合「國情」,一直沒採用。他一氣之下自掏腰包在鄉下租了一些地,準備做社會實驗,同時做鄉賢。可是等他去和上面要審批的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某位官員說:「你去當鄉賢了,那某黨的模範帶頭作用哪去了…」。教授拂袖而去,此事遂罷! 在如今的中國,很多社會組織都容不下,更何況鄉賢呢!!!
二、從德上說
朱先生可謂是大儒,真正的儒者。自稱儒者的人很多,但大多是小人儒而已。我見識過一位真正的儒者,我至今亦像白嘉軒佩服朱先生一樣佩服他。他是我在大二有幸結識一位姓吳的教授(同樣不方便透漏姓名)。吳師雖不如朱先生人生那麼傳奇,但也是牛人一個。他是復旦大學歷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後來在我們一個財經大學教歷史,不求名利,安貧樂道。吳師治學勤奮,德業兼修。閑話不說,先上書房圖一張。

他家書有好幾牆書,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書房卧室也全是書。再來一張

很炫酷有沒有 今天累了,回頭再更
——————————


陳岩石啊。

不在官場仍能左右政治,呼風喚雨。


推薦閱讀:

吃活八爪魚/章魚是什麼感覺?
到底什麼是「玩器官」?
如何犯賤?
孤獨的人怎樣自己堅強?
什麼話可以在不開心的時候安慰自己?

TAG:小說 | 生活 | 文學 | 社會 | 白鹿原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