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古代兵力計算?

例如長平之戰,不少人舉例論證以當時生產力不可能有如此大規模戰爭,而認為這不過是一種威懾敵軍的戰術。但是我國史書還是明確寫明幾十萬等數字,史學家不可能將其它部分都儘力真實記載,而對這一問題確故意誇大。我認為,這是否是計算方法導致的?或者是,當時本來就是把那些徵調的民夫當作士兵看待的,畢竟敵軍來襲,不可能只殺披甲的士兵,講求人道不殺敵方的士兵,而民夫也不可能不抵抗,他們的軍隊組成是否可能是這樣,一部分精銳士兵主要征戰,民夫,或者民兵主要負責運輸糧草,在戰時也參與戰爭,而且如秦國實行什伍制,除了便於管理,在戰時是否也可以便於指揮呢?如果說這些負責運輸糧草的民兵本就也參與戰鬥,那這出兵幾十萬,是否可以說按當時的計算方法基本屬實?


建議題主看看《中國歷代軍事制度》。
都是網上找來的。
先補一個外國【史書】

巴比倫的Semiramis女王遠征印度,麾下300萬步兵20萬騎兵10萬車兵——前5世紀的古希臘醫生和歷史學者Ctesias的《波斯史》;

波斯人遠征希臘,動員500萬大軍——希羅多德《歷史》;

亞歷山大和波斯決戰的高加米拉之役,亞歷山大大軍殺死30萬波斯軍,俘虜比這還多,也就是波斯軍超過60萬之多——公元2世紀的阿里安的《遠征記》;

凱撒進攻高盧,對付了高盧400萬大軍——來自1~2世紀的古羅馬歷史學家阿庇安的《羅馬史》;

一場戰役羅馬人不死一個打敗43萬高盧大軍——征服高盧的凱撒同志自己寫的《高盧戰記》

羅馬與匈人的沙隆會戰,匈人出動了50萬大軍——來自6世紀一位羅馬官員Jordanes的著作《哥特史》;

十字軍東征,30萬十字軍圍攻安條克——大約12世紀阿爾伯特的《耶路撒冷史》;

100萬帖木兒大軍進行安卡拉會戰——20世紀初法國人布哇的《帖木兒帝國》。

但這些還不算什麼,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大戰之後,勝利的英雄堅戰清點戰場,發現這場王族大戰中共有16億以上的陣亡者——公元元年上下幾百年成書的《摩珂婆羅多》;

不過這還只是我們所說重頭戲的鋪墊!我所說的重頭戲,是這樣的:

公元前4世紀的時候,一位崇佛的緬甸大王竺多般王治理國家,於是國家昌盛軍備強大,強大到什麼地步呢?有360頭白象(不算啥?往後看~)3600萬頭黑象(你以為這是頂峰了?)1 Khawbhani的軍隊!

1 Khawbhani是多少呢?

就是1後面跟42個零!

用中文表達的話,大抵就是100億億億億億吧,沒數錯的話。

這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數字出自哪呢?出自19世紀中早期緬甸官方官修史書《琉璃宮史》。

沈括《夢溪筆談》 :凡師行,因糧於敵,最為急務。運糧不但多費,而勢難行遠。予嘗計之,人負米六斗,卒自攜五日乾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盡;若計復回,只可進九日。二人餉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則一夫所負已盡,給六日糧遣回,後十八日,二人食日四或並糧)。叵計復回,止可進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後五日並回程,日食四升並糧)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減一夫,給四日糧;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減一夫,給九日糧;後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並糧。計復回止可進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後十一日並回程日食四升並糧)。三人餉一卒,極矣。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放回運夫須有援卒,緣運行死亡疾病,人數稍減,且以所減之食,備援卒所費)。運糧之法,人負六斗,此以總數率之也。其間隊長不負,樵汲減半,所余皆均在眾夫,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負之米,又以均之,則人所負,常不啻六斗矣。故軍中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餉之,尚或不足。若以畜乘運之,則駞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比之人運,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並民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卷十一)

戰兵七萬,輔兵三萬,而民夫三十萬,這就是沈括給出的比例數字。

史籍中,往往把古代軍隊與民夫分得很清晰,於是不少人誤以為軍隊基本就是戰兵,後勤任務幾乎都是由民夫承擔。

這其實是錯誤看法,真實的狀況是:每一支正規化程度較高的軍隊里都有許多專責後勤保障的後勤兵,兵員比例大致佔全軍的二至三成;如果是騎兵部隊,後勤兵的比例會更高;如果是境外遠征,後勤兵的比例則更加高。

漢魏之間,曹操麾下兵馬,騎兵部隊的後勤兵佔全軍三分之一,步兵部隊後勤兵也佔全軍二成余。[1]

隋煬帝第一次遠征高句麗,出動三十軍兵馬(左右二十四軍,御營六軍),一般認為,每軍兩萬人,其中騎兵四千、步兵八千、輜重兵八千。[2]而馬步兵中必然還有承擔後勤任務的兵員,故後勤兵比例極可能過半。這是境外遠征的常例,不足為奇。

唐初軍隊編製則從李靖兵法中可知,全軍兩萬的話,後勤兵約佔六千,比例約為三成。[3]

北宋一般軍隊的狀況則是,如果全軍三萬七千五百人,騎兵六千,步兵兩萬四,後勤兵為七千五百人,比例約為二成。[4]唐宋軍隊後勤兵比例的差異,大約也跟各自承擔的戰爭任務尤其是距離遠近有較大關係。

到明代,以戚繼光塞上練兵為例,大致分一萬餘人為騎、步、車、輜四營,騎、步、車三營大致為三千人左右,輜重營則為一千六百人,但騎、步、車三營又每隊十二人有一名火兵(即炊事兵),再加各營有文書、工匠、醫生、雜役等後勤人員。[5]故戚繼光所編練的明軍,後勤兵比例大致也佔全軍的二至三成。自然,戚繼光對輜重兵也強調軍事訓練,要求具備一定的戰鬥能力,比起前代軍事家,對軍隊整體戰鬥力有了更明晰的要求,非常符合戰爭需要。

注釋:

[1]《曹操注孫子兵法》:「車駕駟馬,卒十騎一重。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裝,廄二人主養馬,凡五人。步兵十人,重以大車駕牛。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守衣裝,凡三人也。」

[2]《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一》:「每軍大將、亞將各一人;騎兵四十隊,隊百人,十隊為團,步卒八十隊,分為四團,團各有偏將一人;其鎧胄、纓拂、旗幡,每團異色;受降使者一人,承詔慰扶,不受大將節制;其輜重散兵等亦為四團,使步卒挾之而行;進止立營,皆有次敘儀法。」按:由此可知,隋煬帝第一次遠征高句麗,全軍大致也不過是六十萬左右,戰兵不足一半。《隋書·本紀四》所謂的全軍「凡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二百萬,其饋運者倍之」,過於誇大了。

[3]《通典·卷一四八》:"諸大將出征,且約授兵二萬人,而即分為七軍。如或少,臨時更定。……。馬步通計,總當萬四千人,共二百八十隊當戰,餘六千人守輜重。"

[4]《武經總要·前集卷一·料兵》:「古法:馬步三軍,每軍一萬二千五百人,總三萬七千五百人。近代營陣法,或以二萬人為率。今按古法,馬軍每將三百人,其差次則先以善騎者,次以蹺健者,末以善用短兵者,總六千人;步軍每將五百人,其差次先以強力疾足、負重能走者三千人,次能射遠趨二百里者三千人,次能射親者四千人,次但能射遠者四千人,次壯碩輕勇能格鬥者一萬人,總二萬四千人;將校並居內,為馬步戰兵之數也。其所由曹司、車御、火長、收人、工匠,別計七千五百人。此合兵之大率也。」

[5]《練兵實紀·卷一》


本來就是這樣的,根據沈括的統計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


古代基本都有兩套數字。以薩爾滸之戰為例,明軍實際兵力八萬八千人,對外號稱四十七萬。
你說的民夫的問題,大部分時候都忽略了民夫數字,如前述薩爾滸之戰就沒提(不是四十七萬減八萬八這麼算的),但北宋征西夏之戰是有列明民夫數字的。
我們所見的大部分史料其實都並不完整,有的是實際數字,有的只留下號稱的數字,所以現在看得很亂。給一個大的方向判斷,四十萬就是古代能動員的軍隊(不含民夫和家屬)的最大極限了,超過這個數字的就是吹牛逼。補充一下,四十萬指的是統一王朝的動員能力,像長平之戰趙國的四十萬大軍絕對只是個號稱數字。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由此可見古人軍隊的戰鬥力如何了。
其實當時的民夫和戰士區別也不大的,只有極少的軍隊是訓練有素的鋒銳。


推薦閱讀:

古代每一場戰役之後是怎樣處理戰場屍體以及安撫戰死士兵家眷的?
「春秋戰國」的「春秋」二字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沒有「夏冬」?
為什麼投降時候要肉袒牽羊,不牽馬、牛或其他動物?歷史上有哪些君主這樣做過?
我們的戰國七雄和權力的遊戲裡面的七大王國,怎麼對應?
春秋戰國時期是不是周天子封地的臣民最幸福?

TAG:軍事 | 戰國時期 | 春秋戰國東周 | 古代戰爭 | 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