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離開建築(設計)行業?

我曾經懷著巨大的熱情和憧憬,義無反顧的跨專業填到這坑裡來!


我本科是一個985大學建築系,新八校之一。曾經上大學之前,義無反顧的想要選建築,當時建築行情好,大家都說賺錢多,主要原因還是自己覺得自己是個女生,不想學那種純工科比如機械、計算機,又感覺學個經濟財務太普通很沒意思,這樣一比感覺建築很高上大啊。看著學長學姐們畫的圖,還可以背著畫板在校園裡面招搖過市,感覺很厲害。又有藝術又有技術,多麼完美多麼適合我的一個專業啊!

其實當時我是有聽說過學建築很苦,別人說女生如果怕苦就學個城市規劃以後去政府會好一點,當時我覺得這都不是事,結果後來證明我是too young too naive。

學的過程中前幾年我是很有激情的,雖然專業課的成績一直都不算拔尖,徘徊在中等偶爾一個中上等的水平,我倒也學的勁頭十足,什麼熬夜通宵都不在話下,曾經在大二的時候連續通宵一兩周,過著完全日夜顛倒的生活,不過看著最後的成果還是挺開心的,之後也可以放心大膽的去休息。

但是大三大四以後慢慢的發現這種生活變味了,通宵之後要過比以前更久的時間恢復,眼袋也有了,頸椎開始偶爾有點疼,也開始學的有點小滑頭了,平時沒有特別認真的做設計,就是最後快交圖的幾周集中的做一下,我當時還算是老實的,有很多同學(特別是男生)都是最後幾天才畫一畫,也有些人直接下載組件拼方案或者網上買的。從此慢慢的開始發現個人能力的局限性。

但是奈何我從小就是一個乖乖女,以前沒想過建築到底適不適合我這麼深奧的問題,當時最關鍵的問題是順利畢業然後出個國。出國是家裡對我的願望,也是我的願望,從小就上了很多英語班,甚至大學還去學了個英語二學位。最後我是走了一個本校跟美國大學的聯合辦學項目去美國讀研,因為是聯合辦學項目所以要求不高,沒太認真做作品集就隨便交了一個,考了個還行的托福和GRE成績,就這樣開始了美國大學的建築系生涯。

出國幾年我現在回想起來收穫最大的不是建築學習,反而是為人處世、自理能力和眼界這些。這些就不具體展開說了,反正就是我沒覺得我的設計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整體GPA也還算不錯,就這樣畢業了投身於國內建築市場之中。

這樣的一個我,學了這麼多年,熬夜已經熬不動了也不想熬,也並不覺得自己具有設計的巨大天賦,同時業餘愛好還很多,在國內一個外企事務所當了半年的助理建築師以後,最終決定轉行~

轉行原因有很多,個個對我來說都是不可調和的。首先我受不了加班,身體一直也不是很好,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一堆;第二建築賺的錢太少了,這個是很現實的問題,我的學歷跟以前的很多朋友比不算低,但是因為建築專業賺錢少的原因感覺比別人處處低一等,這是很可悲的;第三建築對於我來說並沒有很光明的未來,前面說了我並不是對建築有極大喜愛,也不是有很高的天賦,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建築學生,也許現在我老老實實熬夜通宵過幾年可以當個項目負責人,但是那又怎麼樣呢?一樣的拿命換錢罷了,賺的錢還不夠我保養一下熬夜的臉蛋,這種生活對我來說沒有吸引力。

有一些人說那你學了這麼多年建築,學歷也還行,現在轉行不覺得可惜嗎?謝謝,我個人一點也不可惜,相反的離開了建築設計崗我還挺開心的,現在每天上班都非常帶勁,晚上也可以回家吸貓打魔獸LOL了233,眼界也開闊了很多,也多了很多關於未來方向的理想和想法。這種狀態跟我以前只干設計的時候很不一樣的。

不過我還是想說一句,個人有個人的情況,我的情況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也代表不了所有人,我只能說我自己的真實情況。我還是喜歡建築這個專業的,它確實很藝術,很鍛煉人,有一門技術傍身還是棒棒噠,我只是覺得我完全可以本科學建築,然後研究生去美國學個別的,不管是交互設計,地產管理還是別的什麼,我感覺可能都比繼續學建築有用,因為畢竟現在這種複合型人才還是比較吃香的,但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只是說我現在轉行也不晚不是嗎~

其實我也並沒有完全脫離建築圈子,畢竟專業所限,我在建築行業裡面找了一個非設計崗,對目前的公司和工作挺滿意的~錢沒有賺的少了反而還漲了,也有個人生活了。前段時間家中大變,爸爸因為癌症永遠的離開了我,讓我更加明白了身體的重要性,為了錢去出賣健康真的不值得,人生在世,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就得離開,為什麼不抓緊有限的時間干自己喜歡的事呢?非要等到最後躺在床上,回想一生,因為加班把身體搞垮了,跟親人疏遠了,真正想乾的事情一件都沒有干,那你這輩子又真正得到了什麼呢?


離開只有一個理由,因為健康對於我來說是最昂貴的,我的肌肉血液骨骼內臟比他媽的鋼筋水泥貴多了!!
受到女神 @冉苒 的經歷影響已轉行成為健身教練。9月22號正式成為輕健身m5 店長

11月17號經過輕健身同伴們的大力培養,剛考過nsca–cpt正式成為教練,現跟著知乎建築大v@大頭幫主 一起奮鬥。

我還是很愛建築的,只是不喜歡伺候那些喜歡將自己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上的甲方和領導,寧願分享自己的快樂給會員,讓他們健康。
nsca(美國國家體能協會)列出過幾個冠心病(死亡率極高)風險:
久坐高血壓膽固醇吸煙等風險因素建築師樣樣沾邊。
還有肩頸肌肉緊張圓肩駝背腰間盤突出建築師從不落空。
如果你還愛建築,請保持健康。這幾年猝死案例就在你我身邊。
建築師的死在社會上還不如一個快遞員有新聞價值。


關注這個問題好長時間了,無論看多少次都很感慨。 很想再說些什麼,所以此回答有些內容在別的答主的問題下貼過,而現在我個人的生活有了些轉變,想說的話就更多了。

先說下我個人,我求學到工作再到求學轉專業的一路上,經歷了從大多數人手繪(你沒看錯,手繪,那時候甚至在討論要不要用cad)到如今BIM和人工智慧大趨勢。

我記得我04年開始在英國的一個小城讀建築,全年級就我一個中國人的寂寞,但其實那時候生活還是充滿新奇的,雖然基本上每天都是陰天。實在受不了轉學倫敦某大學是後話(我很討厭這所學校的一些同學,在此不表)。

到我升到大三,大多數同學都用起了Autocad開始,有一個全系的project,diploma的師兄帶一個三年級,一個二年級一起幹活,而我的那位師兄,那時候居然連cad都還不會,要堅持手繪。現在想來這個事情幾乎不可能,可世界變化太快了,可能很多師弟師妹都很難想像居然有人在21世紀初,也就是十幾年前左右,還在跟教授或是同學爭論要不要手繪。 我是想學建築或者總體學藝術的人或多或少是有點形式主義的,不形式主義也可能很難對自己精益求精。但有些同學只要一說要效率就覺得自己逼格不夠高,堅信自己的是對的,高大上的。

有兩件事情在我早期的建築生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第一件是英國大學畢業回國第一年,大二實習過的一家公司的同事知道我回來了找我吃飯,那個同事工資15k,薪酬其實還行,但忙得跟狗一樣,說下班還要幫老婆在淘寶上賣口紅當客服。他說乾脆別幹了,我是我老婆掙的零頭呢。他在16年行業寒冬退休了,才36歲。

第二件事是畢業後第三年,我大表哥有次來找我吃飯,等我下班等了三個小時,他看到我在PS總平的顏色,隨口搭了一句,這種事情以後我給你給你們寫個代碼,算出來不就行了嗎。大表哥是97級的CS畢業生,這句話是他的職業本能,我當時聽了心裡一凜,不知道怎麼就紮下根。其實本來這家公司還可以,但是接了萬達的項目導致好幾個同事包括我的離職。後來老闆想把我們找回來我們已經心灰意冷不上當了。我承認萬達的甲方工作也很辛苦,但我也不能被這麼侮辱。不要臉的說一句,我從小到大幾乎是養尊處優,我是被我父母富養長大的,就沒受過氣,實在接受不了甲方在周末半夜打電話給我,說我不接電話在他們公司是作風問題。。真是被氣笑過很多次。我老闆自找的,被言語羞辱過好幾次。

我父親副業是做建材的,大約從12年開始跟我抱怨國內項目越來越少了。後來我自己也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那時候不管是領導也好,甲方也好工作本身也好,都快壓得我喘不過氣。我承認自己是非常嚮往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創作的個性,實在不適合壓抑自己。

當時一心想那乾脆去美國再讀個研吧,GRE 作品集簽證什麼的折磨了我一段時間就去了,誰知道到了紐約讀了一年發現,美國的情勢也是極差,大公司如KPF HOK 給新的研究生畢業生能開個60K一年,扣掉稅45K一年都算好的了,還不一定會幫你辦H1B。別的明星事務所我就不說了,拿名氣當錢發,簡直不合理,別的行業越有名氣的公司一般給錢越大方,而那些明星事務所反其道而行之,我真的懷疑是不是項目越做越窮,或者本身管理就是出了問題。在美國的比如餐廳,客人吃飯多服務員小費還多呢,做建築不管你是設計公建還是住宅,設計費多貴根本和畫圖狗們沒有關係。你畫的住宅在中央公園旁邊管理費就6000刀的奢侈公寓還是底特律無人問津的改建項目,跟你的薪資沒有任何關係。

我也在別的答案里提過,很多建築公司都不找全職,讓一代代畢業生做免費intern,或者full time intern創收。client給的錢少,intern就沒有pay,惡性循壞。

我藤校畢業的朋友特別多,大家在一起吃吃飯,有的是醫療的,有金融的,也有互聯網或機器人的。我的可能工資是別人的一半甚至零頭,這口氣是怎麼也咽不下去的。尤其是我父親居然在經歷了數個事業高峰期居然還在上升,我想作為兒子怎麼也不能這樣混下去。。。

隨後果斷轉學轉行。我要的其實不多,只是想和自己的工作量平衡的薪水而已,抱歉,建築設計做不到。

所以我整個建築職業生涯,經歷了印象中建築高薪到如今畢業生都養不起。。而國內居然還有老人忽悠新人要加班要努力,要扛過去,薪水低加班多技術差,用來用去還是sketch cad。。。。我覺得追求建築藝術絕不會是壞事,有志向的同學也可以不是真的離開這個專業領域,但是為自己工作,找新時代建築的方向不也很好嗎?比如之前不是興起很多建築師做民宿?所以要慎重選擇事務所和領導,工作方向,也要注意身體。但我也感謝時代,在我們享受更加便利的同時,傳統行業面臨困境是正常的。而我們要做什麼,是實實在在需要認真規劃的。未來的建築行業之光,一定不是萬達BIG這種企業。

我目前還在紐約,之前我們學校的院長講話的時候說建築生應該多去發展交叉領域,成為複合型人才。在國內也和一個小夥伴有副業,正好掙得錢可以還紐約的房貸。

時代不同了,古爾丹。

要是全職不轉行,可能嗎?我們要抬眼看看,我堅決不信建築畢業出來的人吃不了苦,但希望苦都要值得吃,都要有收穫,真的對家人和自己都有益處。我算從沒真正離開過這個行業,我只是不再接受如此這般被資本壓榨罷了。

我也很怕大家會充滿憤怒地面對這個行業,仔細想想,如果能做一些有趣的項目其實還是很開心的。 再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好好仔仔細細不受侮辱得真的做完,感覺是很棒的。

前段時間剛在WWF的一個競賽上做了個鳥類觀測站,只花了一周的業餘時間。其實思維或調研的時候還是很開心的。但是在建築行業做真實的工作,那時候已經讓我找不到那種真正開心的感覺了。

11/12 更新

有評論問我交叉方向。我覺得第一,你得自己找自己的興趣所在。第二確實要跟建築系學到的東西有所聯繫才比較容易。 舉幾個例子,我認識的人里有去Autodesk或Adobe做建築軟體開發的,有做遊戲或動畫的,也有做機器人,或者VR+機器人交互的,這些人本來就會編程,畢業後用腦子想都知道自己要生活的話說轉就轉了。 仍舊在設計領域的話比較可以參考的學校比如USC,SCI-ARC或是Parsons,看看他們的畢業生在做什麼。金融類比較對口一點比如房地產,酒店管理類都有。

美國大城市對轉專業什麼的非常不敏感,甚至還很鼓勵不一樣的背景加入,技術到位就可以了。

當然了,我之前一個同學,非常美麗的白人小姐姐,只是有興趣隨便讀一個建築學位,畢業後就進了個很牛逼的投行,我跟她在我們畢業後一年偶爾遇到才知道,提到其他同學情況也各有不同。

畢竟人家爸爸是大股東,讀建築只是興趣罷了,她的生活離一般同學本來就很遠。


解匿了,謝謝大家的點贊和評論,我都有認真看。

沒想到這個問題居然成了我得到最多贊的答案。看樣子在這個坑裡的知友比我想像的還要多。

大家都在問我打算轉什麼行業。慚愧地講,我打算轉的行業可能對大家參考不大。轉行這個事情,確實難度很大,大學五年加工作的幾年,幾乎每個畫圖工一不小心,就能在這個專業摸爬滾打十年。想要忘掉各種規範,忘掉CAD、SU的操作,而開始一個全新的職業,怎麼是一朝一夕能促成的呢。所以本行業轉最多的,估計就是甲方、乙方,審計等等。但是我經常在想,我究竟適合做什麼,假如拋開錢的原因讓我自由選擇職業,我最想做哪行。這種事想多了,有一天我突然決定要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一下試試。這可能是我打算轉行的第一步,所以我在這個回答的結尾說正在努力。至於判斷是否成功的標準,其實就是在判斷這個新的職業能不能養活我自己。

可能我還有一點不死心吧,不想這一輩子都沒法做自己喜歡的事。

曾經我也熱愛建築,熱愛設計,曾經也對各個大師的作品如數家珍,盼著自己有一天也能浸染一下他們的光輝。

很想和大學時候的自己說一句,很抱歉我放棄了。可是對於曾經有過建築夢的自己,我依然感激。

——————原回答——————

剛下班,在公司等著錯開車流高峰期,所以來回答一下。

目前還沒有離開建築行業,但是一直都想,並且在朝著離開的方向努力。

我才工作四年,比起各種前輩,參透的東西太少太少了。回答這個問題,也許根本沒辦法卡到點子上,但是多多少少能代表這個行業底層「畫圖工」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們這個工作年限的人,從剛畢業至三四年以內的,一定是廉價勞動力。因為錯過了建築行業的黃金時代,現在的人力成本,越來越不值錢。性價比太低是我對這個行業最大的感覺。只看工資的話,屬於這個城市不高不低的水平;但如果將掙的錢和你投入的時間與精力相除,就會發現,性價比低的可憐。晚上和周末加班是標配,有哪個周末能雙休的話,簡直要感謝各路神仙。

單價太低,競爭太多,還有一些甲方拖著不給設計費。通常是即使加班熬夜,也不一定會發幾個錢到手裡。我們這邊是沒有加班費的。

還有很重要的讓人討厭的一點,就是甲方的態度。這個行業辛苦、掙錢少,也就罷了,可畫個圖,還要小心翼翼的伺候甲方。遇到脾氣好,不事事兒的甲方還好,遇到大的開發商,眼睛恨不得長到天上去,和設計人員說話的態度非常差。大家都是領工資,拿錢辦事,我們卻非要看他們的臉色,好生伺候著,也是醉人。曾經給萬達畫圖,萬達的一些項目負責人,簡直是要上天。時間催的很緊不說,態度極其惡劣,有時候看個圖連人格侮辱都要帶上。什麼長不長腦子之類的,這種話根本就是口頭禪。這種工作環境,真的有人願意留下嗎?

工作到第四年,回頭看看,身體透支很大,熬夜已經形成習慣;朋友家人和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今天又要加班嗎?沒人敢約我,怕被我臨時放鴿子。都說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然而我的生活並沒有因為這份工作而變得更好。

最近在打算轉行,順利的話今年就是最後一年了,加油。


在辦公室畫著圖,想著最近的所見所聞,身邊發生的事,越想越不對勁,所以特意來回答此問題。
設計院的寒冬到了,有市場的也有人為的原因。
此答案只針對已工作的,對未來迷茫的設計人員,學生黨勿急,你們需要的是學習,設計院永遠都缺人。
上次出差,晚上在街邊吃燒烤,一邊喝著啤酒一邊聊著設計江湖的事。席間,一個朋友突然說道,他有一個老鄉在xx私人設計公司工作了7、8年了,現在被裁員,想重新找工作,想來我們設計院,問我們能不能有辦法,我告訴他只有從實習開始,院裡面都是統招的。
此時我猛然間才發現,越來越多的私人設計公司事務所在裁員。大家都裹緊了衣服。
而國企因為歷史原因,沒有裁員這一說法。但是我發現一個現象,我和我們院裡面的人聊天,尤其是年輕人,到最後都會說道各自將來的想法,沒有一個人對設計院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有的希望跳到甲方,有的想去做生意,有的對公司虛以逶迤,自己在外面做自己的事情。好像大家都擠在一條快沉的船上,在為自己拚命的找出路。
我們院的分所,尤其是大的所,完全就沒辦法有那麼多飽和的項目給大家,我發現越是大所越是冷清清的。我之前和一個大所的結構同事合作,他大概工作5、6年了,聊天的時候他告訴我,他們所大部分人這兩年每年的收入就在5、6w,人太多了,項目根本不夠分,一個小商業都要搶著去畫,做一個高層已經是不錯了。聽到這些,我非常的愕然。因為選擇的緣故,我所在的所還是效率比較高的,我們所的人數在4、50人,和那些動不動3、500人的大所相比精簡很多,但是施工圖、方案的量還是飽和的,有空炒炒更還是夠用的了。
而越大的分所就越是負擔沉重,有人說這可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做設計或許會向精簡的方向發展,而不是以前的人海戰術。某xx著名的設計公司,做著全球的商業綜合體項目,人數從來不超100人,每個國家最多就是一兩個人去對接就完了。想想我們的國企,動不動幾千人的規模,確實是有問題的。
私企在裁員,國企其實也沒閑著。
講一個內幕就當小說看吧,真的是非常令人無語,國企設計院有個負擔是很沉重的。歷史原因,設計院從前是事業單位,所以有很多人是做後勤的,在正規的單位,大概就是類似辦公室的部門。也就是管管蓋章、資料什麼的,這裡面很多人每天都只做一件事情,管一個章,或者是管一個公積金什麼的,總之就是管理後勤,他們每天準時上下班,和我們生產人員形成鮮明的對比。
最近我知道一個事就是,這部分人的收入是按照設計院平均收入來分配的,每人每天按時上下班,雙休各種,大概每年是20w+,而我的苦逼的那位結構同事熬夜出差,算下來每年5、6w,正常點的其實也就10來w,而且最好笑的是本來後勤的工作量就不大,每年後勤都還要會有各種各樣的關係往裡面塞人,有一個姐姐一年到頭就管一個蓋章的事情,有時候還會肆意刁難一些新員工,我有時候都會擔心他們人太多會不會工作不夠分~
我們一線的人,有時候為了圖紙能夠按時拿出去,變更順利的通過,很多時候都不得不低頭尊稱他們一聲「老師」,我覺得這真的是國企的悲哀,也是設計師的悲哀。
也就是說無論寒冬與否,這部分人是沒影響的,還可以拿著遠遠超過他們同行的收入,而我們一線人員是承擔風險的那一部分。
為什麼國企也沒閑著?
不知道大家的情況,總之這兩年國企一直在降薪,以各種理由在降,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我們是國企,所有的財產都屬於國家,本來就不該拿錢~~~
我們的分配比例大概已經降了30%了,據說明年還會接著降20%。
非常荒唐的一件事情,首先設計院的利潤不是像中石油中石化這種企業是靠資源或者國家政策取利,我們的利潤是來源於勞動,是人工勞動力,這個是最本質的問題。
但是我後來知道了一些內幕,也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今天也告訴大家,希望大家沉住氣,
降薪的理由不是為了降薪,而是為了逼走一部分人。
國企是沒有裁員的說法的,不能裁員,大家都是幹部,所以就想出了一些招式,第一招就是降薪,降低分配比例。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在討論要離開設計院,尤其是一些沒掙到錢的,這就是問題了。
有人樂於看到這種現象,沒錢了自然有一部人會走。
怎麼辦?
無論是在國企還是私企的設計同行,一定要沉住氣。
就不匿名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史記》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可以說,世界上所有社會的主流,都是逐利的。商人追逐眼前利益,企業家追求短期利益,學者追求永恆利益。在資本主義盛行的時代,所有利益都可以兌換成資本,所有的資本又可以去投資有可能升值項目,但大部分資本的持有者是商人和企業家,這就導致社會發展的方向會受到資本吹捧的影響。這時,我國宏觀調控就起到了戰略性的意義,區別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成為避禍趨利的重要手段。這也是中國近幾十年來躲開經濟危機,高速發展的原因。

社會是一台巨大的機器

個體也是逐利的。我們畢業來到社會上,需要生存,需要發展,需要生存資料和發展必要的機遇。我們所擁有的,是看似可以隨意揮霍的寶貴時間。我們眼前有一台巨大的社會機器,我們投入時間,它總能吐給我們想要的東西,儘管它吐給我們的東西有時不如預期,我們和社會體系交換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對社會的認知,才能保證它吐給我們的成品率接近預期。

所有人面對同樣的社會體系,不同的時間投入就決定了未來不同的發展高度。你的時間投向哪裡,如何分配,需要根據自己的偏好,制定一個策略。沒有方向的努力是浪費生命,沒有策略的選擇毀人一生。

最好的策略,是不斷被修正的,是根據社會的變化與時俱進的,如果人在中年,仍然執行年少時制定的規劃,那麼會有三種可能:一,社會於他所在的領域的變化不大,沒有有影響到他的規劃和興趣,二,這十幾年他的智商沒有再增長過,再也無法優化自己的策略,這話也許有點過了,但至少是疲於奔命,懶于思考人生,三,他要完成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他的目標更重要了。

普通個體的利益最大化

我並不是上面三類人中的任何一個,我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我們處於社會變化最快的時代,我們的資訊和科技都隨時衝擊著我們的大腦,我也沒有什麼一定要完成的目標。但是所有正確的策略,都有一個相同之處,就是用最少的時間去換取生存資料,然後用剩下的時間,去發展自身、去爭取機遇、營造自己的藍圖。正如一個聰明的國家不斷降低買入生產原料的價格,一個聰明的企業不斷縮減自己的成本,一個聰明的人,減少自己處理瑣事的時間。

可以看到,我把時間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於換取生存資料,一部分用於長遠的發展。我們用時間向社會體系換取資料的方式有很多形式,其中一種是「工作」。工作可以分為兩種,為自己工作和為別人工作。顯然,為別人工作來賺取經驗、金錢和人際關係是比較容易的,經驗、金錢和人際關係都是重要的生存資料。另一方面,要用儘可能地少的時間獲得足夠的生存資料。

為別人工作和為自己工作,有時候是可以重合的,通常是職業初期需要學習和熟練相關業務的階段,等到熟悉工作內容迎刃有餘時,就達到了工作的舒適區,我們的提升會達到瓶頸,並且之後的大部分在職時間就都是為別人工作了。如果每天的工作早出晚歸倒頭就睡,那何談發展,何談機遇,何談生活與事業?我傾向於擁有更多個人時間,如果依靠提高工作技能、效率不奏效,那就換工作甚至是換行業來擁有更多個人時間。這就是我離開建築設計行業的理由。

為自己工作

我曾經想成為一個建築師,但我相信沒日沒夜畫十幾年圖只能叫熟練工而不是建築師。離開之後,業餘時間富足,不斷汲取其他領域的知識,沒有間斷過對建築的關注,把欣賞建築作為一個興趣,真的是一件很享受的事。跳脫出來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對建築設計的思考也不斷加深,我從不抹殺回去設計建築的可能性,如果現在回去,只會做得更好。

真正決定你是誰的,是你為自己工作時在做什麼。當你壓縮自己的成本時間(換取生存資料所需要的時間)到極致的時候,就要考慮用剩下的時間做什麼了。這取決於你對生活的態度,對事物的興趣,對社會的思考等等,你需要考慮清楚自己是誰,能做什麼和想要做什麼。為自己工作時,你能夠釋放最豐富的想像力、最強大的執行力、最合理地整合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按照這個策略,我們處於哪一行根本不重要。

最後祝大家求賢得賢,求仁得仁。


謝邀(??ω??)?
本姑娘本科學習的是土木工程,畢業後先後在設計院、諮詢單位等工作過4年,覺得待遇和預想相差太多,而且建築業一直再走下坡路,最重要的是自我價值得不到實現,後來考研選擇了環藝設計,依然覺得不對味……遂決定轉行~
具體就是……剛畢業後在設計院工作過一段時間,一直就是機械的重複畫圖改圖,經常加班,可以說沒有具體的下班時間(???︿???) ,工資待遇還不怎麼樣,但可以保證正常生活消費,其實當時剛畢業覺得生活雖然無聊,但是還可以接受,如果不出事情可能還是會繼續工作下去。
後來家裡突然破產,母親受不了打擊,精神近乎崩潰,急需照顧和精神上的安撫,我只好離開大學所在城市,回到家鄉,但是安撫了母親以後,在我們這種三線城市工作就不那麼好找了,當地的幾家設計院連續幾年都處於飽和狀態,不招新員工,後來沒辦法當過一段時間施工員ㄟ(▔ ,▔)ㄏ……再後來種種原因之下,主要是不適合扛全站儀的活兒,只好一邊工作一邊開始學習工程造價,然後偶爾接些畫竣工圖的私活。但是!!!當我學成出師以後正好是建築寒窗期的到來,一個新人根本接不到什麼項目……我糾結了一段時間…(當時已經開始靠服裝設計賺外快了,所以生活費還不成問題)
最後!毅然決然的瞞著家裡人辭職開啟了考研之路,因為其實我本身就比較喜歡設計,而不是枯燥的結構,所以跨專業報考了環藝,嗯考的過程省略,反正考了半條命,最後以高於院校分數線50分的成績開始了我的環藝研究生生活。
我們導師的項目很多,建築園林都會涉及,我就一直跟著導師做項目,但是總覺得自己的天賦點似乎也不在這裡,總覺得不夠有趣,而且深深的感受到建築行業溫度越來越低,設計費也越來越難結算。(這期間所有的生活費用都來源於我服裝設計所賺的外快,這個外快順便還讓我把我媽失地農民戶口的8萬養老保險給補交了)。
後來學校有機會可以去歐洲交換學習,我就來到了佛羅倫薩,雖然在佛羅倫薩大學主修還是建築和園林,但是我瞞著導師偷偷報了polimoda的服裝方面課程? ?(?ˉ???ˉ???)?」……第一次正真開始學習服裝類課程的我……感受到了時尚fashion 的魅力~~~感覺自己的價值都能在這裡實現…還有一個原因是,就我目前的狀態來看,服裝設計轉化成金錢的效率更高…(這期間的費用還是靠服裝設計賺的)
總之我現在已經決定轉行……研究生畢業應該就會去系統的重新學習服裝設計…開始我的時尚之路~感覺這邊才是我的歸宿,生活才更豐富美好~
所以我覺得轉行不轉行的,關鍵要看自己的興趣點,因為人生苦短,還是要及時行樂呀~做的不開心的工作,為啥不換呢?ㄟ(▔ ,▔)ㄏ

…………詳細解釋的分割線…………
嗯,大概是我沒表達清楚,讓人誤解了…我從來沒有強調服裝行業比建築行業要賺錢。一個一千萬左右的建築或者園林項目,設計費至少10萬(一千萬左右的還都是小型改造項目一類的),但是一件賣一件500元左右的衣服,設計費大概也就十幾塊錢左右。對於社會大環境來說哪個賺錢快其實很明顯。
其實最重要的是你喜歡做什麼,你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和人生規劃是什麼!目的明確才能思路清晰~只要你努力,並且熱愛你現在所做的工作,就一定會得到該有的成果!如果沒有得到,說明你還不夠努力~無關行業!!!


我帶著憤懣和一身傷痛離開了建築設計,關於它的所有回憶我已經從腦子裡分割出來浸泡在了酒精里,這瓶酒是與領導與甲方與施工方與同事與大學同學喝過的不計其數的酒,我要敬自己凌晨守完效果圖翻牆回去做文本,我要敬自己放下手中正事打車兩百公里去見提前下班的政府官員,我要敬自己加班後陪嗜酒如命的領導繼續嗜酒如命,我要敬自己熬夜後參加考核沒過,敬自己在XX大院沒有關係留下來,敬自己沒有好的學歷出身空有勤奮,敬自己那些年因為加班而錯過的緣分。

敬我原本只想安穩畫圖過好一生的理想。

更新於20170721
—————————————————
再次更新,是因看到評論里有許多深有同感的朋友。


其實,要對這個行業說的話,千百餘字怎能道盡。
我今年二十七八歲,如果倒退幾年恰逢行業鼎盛期,我這個年齡怎有時間碼字,那麼多業務等著做,那個年代,建築業何其輝煌,舉國興建,從業者各自為忙。

想一想,自己填報大學志願時,毫不猶豫的選擇建築設計,皆因看到該行業的興旺,卻也沒有料到它會衰落得如此之快。在大學五年時間,正是該行業最後的一把火,而我卻在鶯飛柳綠的校園裡錯過,大火衝天過後一瞬間只炭芯餘溫,尚不能溫暖我們這一批人。

離開這個行業後我總結和反省過前因後果,首先,的確自身實力尚且不夠,如果我方案能力出眾一些或許機會更多,如果現在剛踏入這個行業的弟弟妹妹們,切忌不要再對這個行業抱有僥倖心理,這一輪大洗牌已經洗出了我這種實力一般的人,提升綜合實力、方案能力、多接觸智能設計軟體才是出路,在實現亦或找工作的時候,自身也要對這個公司有個評判,當然大院那些還是優先,畢竟體量在那,其次是一些專精於方案或某一建築領域的設計公司,這一類公司的創始人應該多有些本事。

建築這條路要走得長久太考驗人的綜合素質,我很認同一句話世界上最複雜的兩門學科就是哲學與建築學。你的方案不僅僅是一個方案,要有你的元素,領導的意圖,甲方的喜好,等等等等,上到報規報建,下到地磚欄杆,你都必須花心思。你能夠多堅持一秒,就多一個人離開。
可是有時候,感覺真的不如那些師兄前輩亦或同學,他們似乎比你聰明好多順利好多,你要知道,天賦和努力這種東西別人就是比你多,或許你比他長得帥和漂亮,建築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別計較這些,規劃好自己的未來。

真正的建築行業有時候比你想像的最爛最噁心還要X1000。我們生在這個時代要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工作環境,如果你真的做不到,不要勉強自己,不是你一人的錯,也不用內疚,雖然讀了這麼多年書,雖然父母朋友口中稱之為建築師,雖然還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懷在胸,但真正的痛苦自己很明白,就像蝴蝶終究不過滄海。

但蝴蝶也可以飛得自在。


no sleep no money die early


看到你邀請我回答問題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有點懵,如果再早那麼幾個月,我會像祥林嫂一般跟你大吐建築學的苦水,是的,這個讓我在大學年年拿獎學金的專業,這個讓我憑藉著「我的中國夢」為演講主題並連續拿了院校省一等獎的專業,這個讓我一度想出國繼續深造的專業……這個我大學懷著夢想渴望成為像扎哈一樣出名的建築設計師的建築學專業,卻在我踏入社會後,猶如被現實的大鎚重擊後失憶了一般,重新開始審視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專業。

我是個夾雜著文藝,工科女,90後多個標籤的16年應屆畢業生。促使我離開建築行業的理由,我其實沒資格說太多這個行業的東西,資歷擺在這裡,人家摸爬滾打了十多年還都是個畫圖匠人,我也只是在實習期和工作期,嘗試了施工圖設計和方案設計這兩個大板塊後,看過了大上海凌晨一點,兩點,……,五點乃至朝陽初升的景象後,漸漸的,沒了熱情,多了疲憊,身體受不了了,就開始思考要不要繼續了。讓我用青春,用健康,用時間,去換一個主創設計師或者一個普利茲克獎,特別是大五時我最喜歡的扎哈心臟病猝死時,我那時就猶豫了,所以這個買賣全看當事人自己願不願意,我不願意,所以我離開了。

做建築的,窩在小城市,可能會做一輩子,收入就那樣,但也輕鬆,也別想有多少成就,但本人又自己作,不願意,想著不出國,就要往大城市走,眼界,平台各方面,學的更多,成長的愈快,事實確實如此,大城市是真的鍛煉人,也磨鍊人,它真是一劑猛葯,只要你保持思考,你就能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要的是什麼,如果再果斷點,就水到渠成了。對建築,喜歡是真的喜歡,現在依然會時不時的畫畫手繪素描,看看日新建築的app,我仍然感激建築這個專業我學到的一切,大學的時光是我最最珍貴的回憶,連每個學期末集體熬夜畫圖都是享受的。但是,累了也是真的累了,所以,轉行的那段糾結折磨的時光,經歷過的才明白,沒經歷過的,也不足為外人道也。

謝謝你,讓我回答了這個問題。


我覺得建築師這個職業,有很多地方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因此而脫離無可厚非。趨利避害人之常情罷了,不需要那麼多的理由,就像分手,一句「我不愛了」,乾乾脆脆,也體面。

另一方面,建築師這個職業對於一部分人來說,也有很多萌點,會發自內心的喜愛。為了這些萌點,覺得可以接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就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了。就像愛一個人總能包容各種缺點,只要讓我愛上的核心沒有變,無論你胖了,病了,老了,窮了,都願意一直走下去。即便有一天,建築這個行業徹底消失了,也願意在心裡默默緬懷,永遠給自己熬夜畫圖追求情懷的青春在記憶里留下一席之地。

看過我其它答案的人知道我並不是一個無條件給建築學(廣義)唱讚歌洗地的人。事實上我對於本專業城市規劃的發展也有頗多批判和反思。為此也會去接觸互聯網行業,學習計算機和數學。但是在這個問題下的一些回答卻令我覺得遺憾。

其實在選擇行業這個問題上,真的是人各有志。何苦用自己稍顯膚淺的認識(轉行的各位,在新行業和舊行業里真的已經資深到可以給後來者指點江山的程度了嗎?)佐以一股怨氣去輸出價值觀呢?先好好工作體會才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轉行只是開始,沒有必要以人生贏家的姿態喊出自己的口號。有太多悶聲發大財的行業不為外人所知而已。互聯網的行業特性決定了需要積極讓自己看起來一片大好,而究竟是否適合自己,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工資高,加班少。如果可以兩全自然是好事情。不過我反而覺得,高收入的水面下,有多少是因為自己的能力,又有多少是因為行業行情好?這是應該警惕和自我反省的事情。不然,此時的轉行和當初因建築行業一片大好而跳坑又有什麼區別呢。歷史總是相似的啊。

建築學原本就不是一個非常賺錢的職業,在中國前些年的火熱是不正常的。與其把異常當正常而產生落差甚至怨氣,不如還是追隨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喜歡的事吧。另外有一句話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放在這個情境里:有時候最後決定你能否找到好工作的不是你學了什麼專業,而是你把你那個專業學到了怎麼樣的水平。


一直到我建築本科第四年準備出去實習的時候,我都一直覺得自己以後是建築師,甚至臆想自已以後的孩子也是建築師。

2015年的時候,我本科第五年,出去實習,去到了上海某知名設計院,我去之前就想像過了自己肯定會經常加班,甚至有過思想上的準備。

萬萬沒想到的事情是,2015年是建築的寒冬啊 ,我真的是趕上了個好時間。開始實習的那段時間,其實大家也沒把我當實習生,該加班也還是加班。什麼熬通宵也不在話下。也都是常有的事情。但真的讓給我離開建築的理由是多種元素融合到一起的。

第一點:我剛去的時候,涉事未深,大家問我住哪裡,我便老實回答,住在大致離公司3公里不到的地方。之後,可想而之,一直加班加班,回去遲的,永遠都是住的近的人,我住的近,所以你要加班。(至今我想不明白這種變態的思想是怎麼傳下來的)

第二點:17:30是下班時間,卻沒有一個設計師下班走掉,一層樓的人,除了行政,卻還需要問領導:xx工,還有什麼事情嗎?沒什麼事情我先下班了。 結果,可想而之啊,xx工一定說:你把這個這個做完了再走吧。 結果等你做完已經晚上22點了 。(我能不說這個行業病態嗎)22點,到家23點,洗漱完已經23:30分,對與我這種,失眠患者來說,睡著得要0點以後了。

第三點:忙碌?皮膚變差,長時間的熬夜,讓我本不長痘痘的肌膚,右邊臉開始長痘,甚至還有痘印。生活作息十分不規律,近來也有頻頻建築師猝死的現象。生活作息不規律+加班,會影響心情,不能及時排解怕是很難受。

第四點:沒有辦法和朋友約時間。一般都是禮拜三四的時候,和朋友約好周末出去玩,可是沒到禮拜五總會是有變故,要麼就是周末要加班,只能和朋友匆忙的吃個飯,要麼只能爽約。甚至禮拜六中午和朋友吃飯,能打電話給你,讓你現在此刻去加班。匆匆告別朋友去加班。

第五點:我離職的那一天,行政問我:小菇涼,怎麼走啦?是心委屈了還是薪委屈了?我說:都有吧。 薪資說實話,按照這種加班程度來說,真的很低,時薪真的是很低。其他工作一樣可以達到這個標準,甚至更高。

第六點:本人自認為,雖然不是老八校也不是新八校畢業,但是總體的建築水平也處於中等,以上情況,讓我對建築實在是愛不起。我寧願少賺點錢,保養好自己的肌膚。

2016年,我已經轉行。任職於一家O2O的公司。2017年,我目前任職於一家互聯網家裝公司,做新媒體設計,薪資大致與我建築同期的同學差不多,但是我從來不加班。皮膚的狀態也好了很多。轉行的過程很艱辛,15年實習的時候,加班到10點多才回家的我,也還堅持自學一個半小時,自學UI設計,大致經歷了一年的時間。目前,在自學產品經理的課程。我覺得人生出路有很多,我為什麼要選擇一個困難的呢。產品這一塊雖然加班多,但是再怎麼加班也沒有建築多啊。多學習一點,沒有壞處的,不要覺得難,我也是從一個什麼不懂到如今,關鍵的問題是,你想做什麼,你為此行動了嗎。

我身邊很多人,其實對建築並沒有那麼熱愛,可能大家不能放棄的就是 建築師的稱號,或者是建築師的社會地位,她們覺得自己這麼多年只會這個,除了這個自己什麼也做不了。只是,再說這些話的時候,她們並沒有去行動,只是說說而已。


總結下來是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

  1. 行業沒有前景。民營院的老闆都去搞民宿了,看的比你透。
  2. 學習成本高。行業沒前景,項目越來越少,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對一個正常人來說,立面,剖面,大樣,二層以上平面,首層平面,地下室,總平,畫過一遍就可以學個八九不離十了,問題是你根本沒得畫。所以幾年後人和人的區別,不是看個人努力,而是看時代潮流有沒有給你幾個項目練手。
  3. 學習周期長。上面說的圖,能全畫下來一遍並且跟完一個項目,運氣好兩三年,運氣不好五六年。換個行業,就算是換成甲方,五年差不多已經到部門經理級別了。
  4. 投入產出不成正比,熬著程序員的夜,領著低保戶的錢。
  5. 設計學習的死循環:設計需要調研,不能思而不學。行業下滑,大部分公司不會再給你這樣的機會,首先是公司不會再組織公費調研,其次不停加班也沒有個人時間用來調研,這樣就會陷入一個死循環:加班-&>個人時間變少沒時間充電-&>設計水平越來越跟不上變化-&>處理新問題需要越來越長的時間-&>加班越來越多-&>個人時間越來越少-&>……
  6. 行業風氣,各種勾心鬥角,玩零和或者負和博弈。
  7. 行業風氣,不談效率,只談加班(大多數民營公司)。有更好的工作方法不去改良。
  8. 行業風氣,相比其他行業,幕後交易簡直是「泛濫」的程度。
  9. 行業風氣,公司不管員工是否成長,當好零件就夠了。民營院的老闆都去搞民宿了,誰管你這種民工的死活和前途。
  10. 個人能力得不到發揮。實習的時候做參數化,rhino+grasshopper,合作方藍天組,大連項目的再版。畢業投簡歷,體制內大院,各種低薪派遣+大餅,直接拒了去了薪水開得高的民營。
  11. 工作沒有創造價值,改改改,改成A,再改成B,再改成C,再改成A,再給成C,再改成B……
  12. BIM?BIM是什麼?可以吃嗎?瀑布流、BDUF這種東西都是人家玩剩下的東西了。比較可惜的是,建築這種體量的設計,確實只適合瀑布流。
  13. 最重要的一個,發現自己的熱情並不在這裡。有些人信手拈來的是什麼什麼雜誌上誰誰新做了一個什麼什麼哪裡哪裡好哪裡哪裡可以抄。而自己手裡的建築案例實在是少。

都忽悠說是洗牌,想想就呵呵。精英在哪裡都是精英,這個行業已經留不住精英,除了已經幹了一輩子只能弔死在這棵樹上的精英,以及真愛中的真愛。人才流失,劣幣驅逐良幣,這個行業只能繼續沒落下去。前不久上海的幾大設計公司的創始人啊、合伙人啊什麼的,坐一起開會,討論一件事:設計費為什麼十年不漲。


有幾件有意思的事情說給大家聽聽:

  1. 曾經設計立面,甲方各種高大上的要求,於是頭頭各種要求去找案例,怎麼找呢,網上搜,搜了好幾天,搜到的都是垃圾圖,立面算是無極而終吧,就近出門看了公司附近幾個還可以的建築立面。周末,閑逛去展館的路上,偶遇一精品低調奢華的盤,簡直是甲方的夢中情人。
  2. 某日聽到總建築師跟甲方打電話,十四年工作經驗VS1年工作經驗,低聲下氣,委婉含蓄的解釋這個不能這麼做。
  3. 道聽途說:非常建築跟甲方吃飯,上來一句話,不喝酒。意思明顯,愛聽聽,不聽滾。甲方陪笑撤酒。

=========================

看了一圈新出現的答案,老拿個人能力來說事。我只能說普通意義上,這已經跟個人能力沒什麼關係了。個人能力優秀,而且在現在的職業上前景不錯,只能說運氣好+入行早。朋友保送同濟,去年出來照樣犯愁。朋友的朋友同濟某教授門下大師姐,去年還因為找不到工作在教授的工作室蒙頭痛哭。再往前一年還沒這麼困難,但去年可是困難極了。一些垃圾公司也開始非老八校不要了。

三四年的老員工1天才能做完的事,1個小時能搞定,實習碰到非線性,1天的工作量抵得上老員工1周的量。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嘿嘿你做得快那你就多做一點,反正工時沒變,不用給你漲工資,對了其他人都加班你為什麼不加班?什麼你不幹了?沒關係我慢一點也無所謂,反正人力資源那麼多又那麼賤。

所以啊,這個行業要是混,就一定得去最頂尖的那部分,明白的人還多一點,設計費至少對得起加的班,比如華東總院就還可以,不過華東院可就差多了。如果因為關係後門太多進不去,那就趁早不要混了。

分享一段我非常贊同的話:

30歲以前,這個時間段,應該是人學習和積累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就是努力學習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你一定要把時間花在解決問題的技能上。就是說,你一定要練就成的技能是——你能解決大多數人不能解決的問題。使蠻力埋頭加班苦幹,當一個搬磚老黃牛的是肯定沒有前途的。
如果你不幸呆在了一個搬磚的地方,天天被業務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建議你寧可讓你的項目延期被老闆罵,也要把時間擠出來努力學習基礎知識,多掌握一些技術(很多技術在思路上是相通的),然後才能有機會改變自己目前的狀況。因為,比起你的個人未來,項目延期被老闆罵、績效不好拿不到獎金,都不是什麼事兒。

----左耳朵耗子:不灌雞湯,說真的年齡漸長,技術人的發展之路該怎麼走?


……其實我蠻喜歡這個行業,從大學開始,我累計呆了5個項目,在工地住了15個月的樣子。
國企樁基單位,各方面都是流程化專業化的東西。公司領導好像並不在意盈利,只在乎產值,所以我們管理起來還算順手。
工作同事都是跟我爸那麼大年齡的人,對我挺好,如兄如父。
大家也沒什麼競爭關係,也沒有指標要求。就是年齡問題,沒什麼話題。

施工的苦,是大環境的苦,是風吹日晒的苦,是基於進度條件下的高時長的苦,是和家人長期聚少離多的苦。

就本身勞動而言,就勞動本身的難度性而言。並不存在……

施工是很苦,我並不怕吃苦。
我怕的是十年後,我還是這麼苦,二十年後我還是這麼苦,這就不叫能吃苦了,這叫傻逼。

所以我選擇回校再讀,並不是想脫離施工行業。而是我得職業發展更好一點。

比如說,我技術員(國企編內,北京安家),機場施工離家40公里還能天天開車回家(公司配車,報銷油,5點出門,11點到家),兒子感冒了,跟項目打個招呼,明天不來。他從結婚之後,公司就沒有讓他的項目出過北京(當然公司因為擔心外地付款問題,基本上不接外地活)。

在比如說,生產經理(編外跟公司幹了36年項目在京,家在河北石家莊,折返距離較大),14年6月,他老爺子病危住院。
項目經理一句話:「你的情況我都理解,工地情況你也了解,你覺得你走的開,你安排得下來你就走。」

我想當前者,本意並不是想來吐苦水說施工這啊那的。

其實就是吐槽下,各位設計爹所擁有的現狀,是很多施工狗,做夢也得不到的(因為我們年幼無知,貪玩好耍,設計院門檻都踏不進去)


以下是原答案
…………………………………………………………………………

震驚,各位設計爹竟然……

人的下限真是一個個被逼出來了的。

有個狗總包,叫城建集團,有個逼項目,叫北京新機場……

施工單位,樁基分包,我連續個月,120+天,早上5.30起床,晚上7.30離開工地,8點到租樓的民居。

晝夜施工,兩班倒,所以不用想,每天基本上都是12+工作時長(操他媽,我他媽做那點逼資料,用了36個硒鼓)

15年7.3畢業,一口氣工作到大年27才放假……

15年10.1閱兵時候,剛好兩天假,我還要來回倒車石景山到廊坊,考科目3。

那次考完科3,累癱的我坐在路邊,看著技術員打來電話,直接掛了。
然後技術員發來簡訊「明天教委檢查,正常上班」
那次真是哭了出來。


後來離職,花了一年時間考了個211研究生。

各位設計爹在哭加班加點的時候……

我虐了自己一年,包括整個人生計劃。

都只有一個目的。

不管多晚,求你讓我能回家。


2011年二本建築學畢業,接著去英國讀了一年研究生。2012年年底回到家鄉,一個二線省會。實習過省級設計院,沒工資,事業單位沒背景入不了職,後轉去一家小型民營設計公司,入職時公司加上老闆一共七個人,只有方案組,施工圖私活形式外包,賺個差價。幹了三年半,公司由七個人發展到二十五個人,各專業配齊,施工圖收回,工資卻由3600降到2500。
三年半時間裡經歷了公司擴大規模,擴張後人員震蕩調整,幾個老員工離職,行業蕭條,漫無目的的承接試水方案,毫無把握的內定式招投標,降薪,二次降薪,三次降薪。一年到手十四萬左右。
有些朋友在罵我們這些建築學的眼高手低,水平不高卻學會了裝逼。在此我不得不說,罵得好!勤奮的建築師我見過,加班到十一二點再回家複習一注,三年內考出註冊,手裡的項目也同時竣工,從此脫離苦逼的畫圖之路。
再說到我自己,只能自愧不如,加完班就像足足睡到自然醒,然而又在床上玩手機到兩點。我沒有考一注的意志,也不算眼高手低之流,白天專心畫圖,心無旁騖,從不放著視頻聽著歌畫,那樣會把人的精神打散。提前排完每天的計劃,盡量保證白天的效率,當天幹完就撤,過得還算踏實。但是在設計院幹活幹得快並不是什麼好事,事實證明能者是多勞的,但是多勞不會多得的。行業以外的人會質疑,你們獎金不是按工作量嗎?只能這樣說,算工作量的是大院,有完善的工作量計算制度,小院大多數時候是老闆根據當年的收款情況,估一個平均值,表現好的多個一兩萬,表現一般的少個一兩萬。但基本還是根據工作年限定。尤其是方案組,工作量不好計,一個小地塊,反覆七八輪,公司最後結算,設計費連支付效果圖和汽油費都不夠,還指望它拿獎金嗎?
說說工作狀態吧,一年52周,沒有一個是雙休的,一周七天,往往七天全搭上,端午節放一天,國慶節放兩天,老闆不會強制你加班,只會在你休息的時候給你打電話安排急事。八點半到崗,六點下班,六點以後算加班,沒有加班費,加到八點可領十塊晚餐費。每天加到十點半對我來說是常態,經常通宵。最狠的一次連續四天睡公司。
說起來心酸。結婚,老婆生孩子我都是抽空去的。婚假趕上大項目投標,一拖就是兩年後才帶著老婆去了趟日本。想想這些真覺得對不起家人。
離開建築設計(離職)是在一個清晨,那天我反常的睡眠質量很高,六點站在陽台上,看著遠山,忽然感覺這不是我要的生活。裸辭。
我不是一個能閑下來的人,一個周的居家生活雖然愉悅,但終究不是我要的生活。自己收了個作品集,才發現三年多做過的項目大大小小有六十幾個。投了幾個大院,無果,只收臨時工。說到這裡,補充一下,其實離職的時候並沒想轉行,只是覺得小公司平台太小,公司野蠻擴張,增員降薪,各種管理機制也不完善,適合剛畢業去積累經驗,不適合長久發展。而且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完,下一步是整合,是震蕩,都說不定,也許一夜之間從小公司失業了,或者沒有活了,都是悲劇收尾。當時就想去大院,至少制度完善,短時間內不至於突然失業。
經人介紹去了一個大院的分院,做臨時工,自己交社保。這個院主要做醫療建築,之前沒有接觸過。翻著規範熬著夜畫完一套方案平面,累覺不愛的感覺,做順手了地產再去轉醫療就像轉行一樣,完全是從頭開始學習的狀態。雖然內心積極,但是終究不是自己習慣的領域。
不過這個分院也不是非醫療不接的,也有地產項目,就是這樣,給了我一個離開建築設計的機會。
當時某個一線地產從分院要兩個人借調。就是地產人不夠用了,從乙方弄兩個免費勞動力。院長選擇了我這個用人成本較低的勞動力。於是就開啟了我的轉型之路。
剛到地產感覺很新鮮,心情一直不錯,工作環境,溝通方式,工作內容,這些跟設計院完全不一樣。我幹了三個多月,基本適應了這種工作狀態,定定節點,催催圖,跟其他部門溝通,跟領導彙報工作。主要是不用加班了。後來,就沒再回設計院,在地產入職了,幹了快一年了吧,瑣事確實比設計院多,人際關係也相對複雜。之前一直標榜設計院環境比較單純,但是人作為社會個體,一直生活在單純的環境中也是種自我催眠,因為世界就是不單純的,社會本就是不單純的,不從設計院跳出來,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真正體驗到這個社會的本質。我慶幸自己遇到這樣一個機會,但對未來也不盲目樂觀,畢竟精細化設計會代替粗狂性開發,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繼續鼓勵自己吧。順便說一句,收入比設計院可觀的。
這就是我離開建築設計的經歷。


同濟建築研三,已轉行。
理智的說原因:
1時薪太低,低到不夠醫藥費。我是要賺錢養自己家人的,不是干劈情操的富二代。
2天花板太低,這不是沒有資本的人能玩的遊戲。設計好有何用,沒有資本人脈根本撲騰不出一片浪花,這工作就像挖煤,挖煤挖再好也當不了煤老闆。
3不足夠尊重工作能力,拿到一個項目方案,到底是人脈關係作用大還是設計本身作用大,說不清楚。名氣大,人脈廣,公司就能接到項目,老闆只不過找一些人搬搬磚,誰會真正在乎是誰做這件事情呢。
4沒太有未來,行業飽和,城市化只有一次,房地產的大周期只有一次,門庭若市的建築設計未來只能期待印度等落後國家了,現在中國是建築嚴重過剩。人工智慧馬上到來,施工圖這種機械的事情也會被完全代替。
5裝逼太多,本事太少,很多文藝的裝逼青年,日日夜夜捧一本建築的書籍,感覺自己是救世主,看誰都low,完全不懂世界和社會現在什麼樣,就像村頭修鋼筆的老大爺,修出來很多哲學和主義,但是這個世界鋼筆都不需要了,況修鋼筆的人呢。沽名釣譽的浮躁風氣真的是快趕上某些宗教讓人作嘔。
6這社會不需要大量建築師了,基本上人的價值就體現在他合法賺的錢裡面,錢少了,就是社會告訴你,這裡不需要人了,你們這些勞動力創造力需要被釋放,去尋找更適合你們的地方,那雖然艱苦,但是使歷史碾過的車輪,必然的過程。
不理智的說一下想法:
1人各有追求,真要是死心塌地做建築,抱著在地鐵里累死的決心和毅力,我真心覺得不容易,奇才我佩服,但是請不要忽悠啥也不懂的學生孩子,他們是最容易被蠱惑蒙蔽的,為什麼要堅持下去,為了你們留著的人的面子嘛,他們有權利追求基本的生存和未來,有選擇的自由,真相是什麼請告訴他們,真相就是這是一個天坑,外表絢麗實際危險的職業。
2建築教育教了什麼,為什麼要給孩子們洗腦,編製一個建築師很高大上的信仰,像宗教一樣統一人們對於建築學的崇拜,對不可量化的作品和人的崇拜,大師大師,悲哀的是,當代所謂的大師往往是依靠宣傳資本和人脈,設計反而不足輕重模稜兩可。建築理論更加過分的是越來越虛無縹緲,越來越不著邊際,恨不得大師寫一個字都能寫一篇論文研究一下,這種存在對社會發展前進有任何意義么。建築教育最應該做的就是,結合社會經濟工程技術,告訴孩子們,建築師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沒有更高尚,也沒有更高逼格,他的興和衰都是經濟浪潮中的必然。
3請睜眼看世界,合法賺的錢代表你的社會價值,這就是你對社會的那些貢獻。你覺得哪種工作low那只是你自己以為,是你看不懂,懂太少的結果。但往往很多建築學的人明明吃不上飯了依然誰都看不起,井底之蛙不可怕,可怕的是鼠目寸光還自以為是。建築學曾經輝煌過,但是現在崩塌了,家道中落請收起自己的少爺脾氣看看外面世界。
說一下轉行的感受:
1這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以前井底下真是沒法呆,我靠居然井底下的青蛙還得意的不行,真是沒救了。老闆對你恭恭敬敬這你敢想?能力強分分鐘做他領導這你敢想?動輒影響幾百萬人這你敢想?設計最重要這你敢想?
2天下沒有捷徑,轉什麼行業都是要苦和難的,差別就是,吃很多苦得很多益和建築的吃很多苦得很多病的區別。
3世界變化太快,未知太多,也許明天就世界大戰了呢,所以轉行也未必就能脫離苦海有可能更慘,但是活人不折騰一下對不起自己吃的那些糧食,就像曉松說的,你終將敗給生活,終將一敗塗地,既然你安安穩穩它也不會放過你,何不趁年輕逮住生活狠狠踹。
4要有追求的轉行,不要只為了生存轉行,熱情是你的動力,當你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追求的時候,工作才真正找到了意義,你才找到了方向不再迷茫。
再說一點別的:
1可能我想要的太多想去的太遠,建築實在給不了我,這不適用每一個人。
2很多人對建築有感情有追求,我非常理解無意冒犯,現在不是一個金錢至上的時代了,那些踏踏實實追求和前進的人們我很敬佩和尊重,我也相信執著追求總會到達你心中所想的聖地。就像我現在一樣有自己新的追求,追求什麼並不分對錯。
3很多孩子只是想過得好一點,不要說鼓勵年輕人堅持下去這樣的話,很多行業需要人才,去那裡發揮天分才是推動社會,也成全了孩子。
4世界會往兩個方向發展,物質世界豐盛了向精神世界發展,不可量化向可以量化發展。建築是一個傳統的穩定的工作,絕對有更差的,也絕對有更好的。ps:歡迎轉行的各種朋友認識我,艱難的過程需要更大的連結。微信lh258928950請稍微自我介紹下。
補充一個原因:我在設計院實習的時候正好是和前女友分手的時候,很多痛苦的撕扯里夾雜著她和我日夜無止盡的加班的無奈,我再也不想重溫那種感覺。可能我是出於這個感性的原因想了這許多理由,很主觀歡迎交流。


1.小張211沿海非老八校建築學本科畢業,沒建築夢想,資質平平,畢業求職,省院市院月薪7k+,不要他這種非老八校沒資歷的新人,私企能去,老闆告訴他一周工時50+,工資2.5k,小張很猶豫,聽說同學賣假鞋賺了不少,月收入至少8k+,毫不猶豫問同學要了貨源,進軍微商,小張每晚上看著牆角的一堆nike,adidas很迷茫,不知道路在哪裡。
2.小李是小張的同學,能力稍強,同樣沒有老八校學歷進入私企,月薪4000,剛進公司前三天通宵2次。後面一個月,天天加班到12點以後,一周至少通宵3天,工時70+。小李一個月後拿著扣除了五險一金還剩3500的工資,趕緊還了爸媽墊付的1500的房租。兜里揣著2000塊,咬著饅頭,想著下個月的房租飯錢,小李很迷茫,不知道路在哪裡。
3.小王老八校本科畢業,父母要求回家鄉,所以找了5線城市國營院,國營院如獲至寶,一來就讓小王參與重要項目投標,小王熱情投入工作,但打開公司配置的電腦直接淚奔,自己強行安裝犀牛 滷麵,打開就崩潰,問同事,同事問你這兩是啥?問 那你們模型怎麼搞,分析圖怎麼畫? 答 ppt,su。對了ps還會填色,為了配合同事,小王儘力用ppt畫分析,末了老員工告訴小王不要用2016了,趕緊載2010,小王困惑,效率低很多呀,老員工告訴她因為規劃局的彙報的電腦只夠2010ppt。聽罷小王覺得很迷茫,不知道路在哪裡。
4.小趙根正苗紅雙老八校研究生畢業,進入上海大型私企,公司各部門分工明確,體系完整,小趙進入施工圖室,打了半年的圖,一心建築夢的他不滿現狀,申請內部調動到創意中心,成功後,小趙覺得終於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於是他在創意中心,排了半年的文本,小趙很迷茫,不知道路在哪裡。
5.小陳工作3年,從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原來公司沒有體系,畫圖隨意,項目都很小簡單,來大公司,項目多,複雜,他得重學公司畫圖習慣,適應工作模式,以前的工作經驗對他來說幫助並不太大,和20幾歲的新人做著相同的事,拿著差不太多的工資,已經快30的他很迷茫,不知道路在哪裡。
6.小黃工作6年,是公司的專負,但他不擅言辭,不懂和甲方同事處理關係,技術上已經沒問題的他,一人同時負責幾個項目,卻依然和新人一起坐在大廳,成為了資深畫圖員,同學們紛紛發家致富,只有自己還是一個小員工,他很迷茫,不知道路在哪裡。
7.小黑是小黃的同學,同時進去公司,小黑比較擅長處理事情,剛升中干,為人熱情,常年佔據加班榜榜首,同事都說公司就是他的家,他每次都是笑笑,沒人知道來異地安家的他有多需要錢,老婆孩子都指望著他,他也很累,不想整天早9晚2,不想猝死,不想有處理不完的事,接不完的電話,他很迷茫,不知道路在哪裡。
8.小蘇工作12年成為領導,最愛告訴新人的事就是自己創造的公司一周130小時的工時記錄,以此激勵新人加班。作為女強人,她帶領全室的人常年霸佔公司加班榜,業績也一直是公司最好,整個室以上班為唯一的娛樂。如今小蘇已經衣食無憂,但是才35的她看起來卻像40,至今未婚的她倒是沒空思考這些,小蘇的爸媽很迷茫,不知道路在哪裡。


看了好久答案,過來吐個槽權當發泄下。剛畢業的應屆生,天大本碩。從另一個角度談下對建築的愛與恨吧。看了下眾多回答,大家不管如何吐槽,心裡還都是對建築有些許的熱情的。我在本科卻見過了太多「入錯行」的慘案。我們那年,天大的建築還算高分,周圍不少清北落選的還有各種競賽拿過獎的。都是被各種莫名其妙的理由驅使報了建築。我當時也是因為某個親戚說建築的賺錢多,出來了分分鐘趕超白領、改變命運。然後就一頭扎進了這條大河。其實身邊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腦子一熱看著分數進來的,甚至都不知道建築是個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剩下的一半都是建二代)。所以就出現了各種匪夷所思的情況。比如。。。我,剛進來的時候勵志我要好好學習,大學也不鬆懈。攀登人生高峰。然後領了教材的第一天就開始翻《建築概論》劃重點;一個衡水的哥們每年都做一遍高考試卷;以及第一學期各種人高數滿分、英語滿分、政治滿分、甚至生物滿分但是設計課70多。感覺同學們完全是有力量無處使的情況。

到了大二,真正的有老師帶領設計的時候,才開始出現了兩級分化,十分殘忍的兩級分化。有些同學一飛衝天。有些人跌入谷底。因為大二有個非常坑爹的規則:自己報老師,但是。。。每個老師只能帶10個學生,所以,評判的標準就是。。。上次設計課的排名。所以就出現了十分尷尬的境地,有些同學一學期被各種有深度有研究有追求的老師輪番培養,有些同學。。。跟著古建、技術、甚至參數化的老師做設計。我就很不幸的被扔到了後面的一波,以至於每次設計課都是倒數,然後循環往複。。。這裡我要澄清下,建築確實不完全是老師教出來的,但是建築的啟蒙絕對跟老師有關。我就見過很多大三的同學都不知道平面要分線型、評圖老師看的是圖面、什麼樣的設計能得高分。總之,周圍一波一波的人都被拍死在了路上。很多人開始放棄,設計課不上、交圖前趕工的人比比皆是。那時候建築老師有個流行的說法「建築需要入門,有些人在大二,有些人在大五,有些人一輩子都沒入門」。就這樣,我看著周邊的同學一個個的在宿舍邊打著遊戲邊評論妹島、安騰、BIG,邊做著不知道什麼東西的方案,邊期待著自己什麼時候能迎來靈光一現的「入門

這裡插播一個小故事,大家就知道我們的同學迷茫到什麼程度。大二評圖時候,有個同學設計很不認真,老師問他怎麼回事,他就直說「不喜歡,不小心選錯了專業,想學車輛工程」最後這哥們考研時候毅然重新學習高數,打算考同濟的車輛。。。當然結果可想而知,不過他還真是沒放棄,工作選擇了寶馬旗下的設計院給人家做廠房和宿舍。

也許是高中以來的好強把,始終不甘心在這樣的環境下沉底,於是開始瘋狂的熬夜,雖然仍舊是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但是也許只是用這個作為對自己的安慰吧。還好在大三的時候碰到了個很好的導師以及優秀的合作夥伴,兩人一起熬夜,一起研究,一起成長。最終,拿到了我設計課的第一個90分。然而,就像評論中說的那樣,加班熬夜永遠不是沒有後果的。學期末結束的時候,查出了嚴重的免疫疾病。醫生說是因為熬夜和壓力引發的,到現在已經吃藥5年了。夥伴的結膜炎也複發的嚴重,每天拿塑料袋裝著十幾瓶眼藥水輪著點。雖然這樣,如果再來一次,我可能還是會選擇承受那段時光。畢竟,比身體的痛苦更加讓我無法忍受的,也許就是在同齡人中淪為路人。

畢業季,同學們對建築的感情似乎爆發了。許多人選擇了曾經大家不恥的地產,以及更加不恥的施工圖。也許,這才是他們最終的解放吧。不過現在一看,這些人的選擇真的是很對,沒有良好的基本功和方案感覺,做方案是很痛苦的。把設計作為吃飯的工具也許更加現實。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說:

建築學是一門具有宗教性質的學科,圈子裡面如果誰表現出對建築的冷漠和不感興趣,絕對會被大家當做異端」這句話真的是說的恰當,本科時候周圍的人都在討論理論、討論形式,每次評圖會之後都跟狂歡盛宴一樣,大家互相點評誰的方案牛逼、誰的渲染牛逼、誰的概念牛逼,這時候就會有一小波人默默地收起自己的圖,回到宿舍補覺。所以,對於一些人來說,建築真的很難。而且我感覺越是理性思維強的人,越覺得難。他們不知道為什麼別人的方案好、自己的不好;不知道為什麼這個體塊轉一轉,那個縮放下就好;不知道為什麼同一張圖兩個老師會打出不同的分數;不知道為什麼建築這個東西沒有教材、沒有學習方法;也許,這真的是建築對於某些人的可悲之處,明明有些人可以憑藉思維和智商成為技術型的人才,卻為了高考的分數投入了半藝術的領域。本來他們的長處是分辨「對」與「錯」、是明確問題,解決問題。卻要苦苦思索什麼是「美」與「丑」,要苦苦yy出問題然後假裝自己提出了概念解決掉。

說說我的現狀吧,雖然剛剛入職半年,但是研究生時候也跟著導師做過幾個投標,也負責過團隊。所以,應該也算是入行一陣了。暫時沒有轉行的打算,因為收入還算滿意。喜歡看數碼評測、喜歡看物理、機械、科幻,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宇宙學家。。。不知道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否還跟理科打上交道。


十年前,甲方拎著一袋子人民幣放桌上,畫完圖就拿走,邊上等著十個排隊的甲方。十年後,設計師拎著一袋子圖紙放桌上,邊上等著十個拎著其他方案的設計師。市場是變了,但主要是人變了,喜歡的最終還是會留下,不喜歡的遲早會離開。不知道喜歡還是不喜歡的,那就畫個草圖看看
--------------------------------------------------------------------------------------------------------------------------------------------
為即將離開的設計行業說兩句
為什麼看起來設計行業很多人離開,因為一直就很多人離開。只是現在來的人沒以前多了,所以顯得沒那麼熱鬧了。聽一個前輩說過,一個班三十幾個同學,十幾年了還剩三個在做建築設計,一個奔了大師(當然只是班裡的大師),一個嫁做人妻,老公就是同行開了夫妻店(不知道是不是班上唯一的女同學),一個就是他(現在已經在甲方)
大多數設計院建築師的職業生涯:
大學五年:做完十個左右的課程設計。信心滿滿,準備仗劍走天涯!
畢業1-3年:描了一年圖以後,開始覺得大師的路好遠好遠。(薪資待遇:5K-8K,地域不同待遇存在差異,年底獎金這茬越來越看人品了!)
畢業4-6年:已經從一個描圖小弟,到專業負責人了。(薪資待遇:10K-18K)
什麼,這個時候就想操刀主持項目,NO!NO!NO!你開始負責一個項目的某一重要環節,可能是地下室,可能是總圖,當然遇到不重要的項目,可以讓你出個方案爽一把!接下來還是繁複溝通和繪圖工作。
畢業6-10年:經過了有又一個五年的洗禮,做項目越來越輕車熟路。穿著短褲T恤就到公司加班來了,叼著煙帶著一幫兄弟熬夜趕圖,時不時吐槽一下甲方。這個時候是最艱難的時候,又要帶新人,又要帶項目,家中有嬌妻,小孩剛出世,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退出了這個行業。開標時十五分鐘的高潮,要擼一個月的圖紙才出來。(薪資待遇:18-25K,很多技術人員可能就止步於此)
畢業10-15年:恭喜你!在這個淘汰率高達95%的行業里堅持下來了,你可能已經拿到了註冊建築師的證書,管著不大不小的一個部門,手下有二三十號兄弟。掛著設計總監或者所長的名頭,每天忙著應付各種甲方。
甲方小舅子的二姨夫有個小別墅想設計一下,那個新來的實習生擼一個方案~!信心滿滿的小年輕出個一個各種斜角,各種曲線。恨不得把所有會的軟體都用上一遍。然後二姨夫只想蓋一個直筒子樓,然後第二版方案就成功交標了。(薪資待遇:40-60W年薪)
如年能在一個行業幹上15年以上,那為什麼不再干十五年呢,大概一輩子就是再多幾個15年吧。
建築設計行業不賺錢,真的不賺錢。相比金融投行動不動百億的生意,太屌絲了;相比互聯網隨隨便便百萬用戶布局全球,太局限了。
學習周期太長,都是老的技術,靠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磨鍊出來。五年一看有點長進,五年再以後好像又長了點。等到四十幾歲,熬出頭了,評一個優秀青年建築師。
當然,很多設計師只是不在一線從事建築設計工作。轉行以後可能從事相關行業,有去甲方了,有的去做室內設計,有的去做名宿了,也有去開酒吧,也有把自己的愛好發展事業的。大學的學習和後面的職業生涯會讓大多數人留有行業的印記。
告訴你怎麼識別,先看髮際線。


直接上圖

同在AA學習時候的年輕的扎哈哈迪德和雷姆庫哈斯。帥哥加美女不解釋。

======================================================================
等他們成名的時候如下圖。

======================================================================
說說現實情況。
在英國讀建築本科。我們系超70%的女生研究生沒有繼續申請讀建築,而是其他行業。
熬夜多,傷身體。費時費力,而且大器晚成。要想有所成就,女生免不了一定程度上毀容。
累啊。
但是我還是會繼續堅持(本人男)。覺得學建築會讓一個人全面發展,上知天文文下知地理。能畫畫能用電腦有的甚至能寫程序。能裝逼會審美。會ps會攝影會排版會渲染,能設計建築,順便學了點室內,平面,產品設計。apple的產品設計團隊一直是有建築師的。全世界旅行看建築,拍照,寫生,記筆記,兩輩子也學不完。學習建築,是一生的修行。


推薦閱讀:

80後名校建築生們轉行創業在做什麼?
國內有哪些城市在城市建設、規劃方面很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其建築、街區建設本身就是景觀,值得去參觀、旅行?
在世界建築史中,哪些建築稱得上是「偉大的作品」?
申請美國建築本科,作品集到底需要怎樣準備?
有哪些消解掉「層」概念的建築案例?

TAG:建築師 | 建築 | 建築行業 | 建築設計 | 建築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