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元朝清朝統治了我們算滅國,那麼秦滅六國,對於非秦國統治下區域的人民,算是滅國嗎?

很多人說,
在1279年前,由於蒙古是外族,所以元朝統治對於我們來說是滅國
在1644年前,由於後金是外族,所以清朝統治對於我們來說是滅國

如果上兩個理由成立,那麼對於現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以東的人民來說,秦滅六國對於他們來說,也算是滅國吧,因為當年齊楚燕韓趙魏與秦國不屬於一個國家,屬於」外族「,雖然現在都屬於漢族,但是各個地區的人民各種風俗習慣都不盡相同,所以這個」漢族「只是一個混合民族,同為漢族的人,但是他們的風俗習慣相差很大,包括語言,直到今天也沒有這些差異也沒有消除。

不要拿當年的七國都供奉周天子來說事,尤其是在戰國時期,周天子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沒有國家真正去朝奉他了。


看到沒幾個人願意看這個問題。。。。。。怒答!!!!
中國人有悠久的史學傳統,但是卻沒有多少學術精神,對歷史沒有敬畏之心。一來社會學科門檻低,誰都能說上幾句,大眾又都是來滿足自己獵奇心理的;二來,大部分歷史研究者們大多數出於主客觀的原因或是研究不出有價值的或是不願也不能把有價值的東西傳遞給大眾。。。。
但是我想說,歷史不是和稀泥,更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我們必須認清這樣一個現實,中國的歷史自西方入侵是一個大轉折點。自此之後,中國的各個方面都向西方靠攏,不論是普通人的生活還是學者們的思考方式都是深受影響。。。。這樣的事實告訴我們什麼?用西方的敘事方式去看待古中國是講不通的,無論是西方哪個史學研究觀點對於古代中國都是比較生硬的。。。即使現代中國和古代中國雖然有聯繫,但是我們的近代1840-1949這段時期的轉變是在外力強壓下痛苦轉型,這個轉型對於連接古代和現代,可以說,是不夠完善不夠成功的,即使到今天我們也沒能很好地處理傳統和現代的關係,直到今天,我們任然在嘗試搭建能夠溝通傳統與現代的橋樑。。。。。
我們能夠直接地看到,中國,這兩個字作為正式國號,是中華民國才開始採用的,而在此之前沒有哪朝哪代把它當作正式官方的稱呼,因為,這兩個字,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是中央之國,咋一聽是個國,但它實則是文化中心之意,根本就不是所謂中華民族的國。。。。
所以,在談論亡國問題時,我們必須去復原古代中國人的國家觀和天下觀,而不是拿今人的民族國家去套古中國的國家天下觀。。。
對於秦滅六國,那當然是亡國了,亡了六國百姓各自的國,可是古代中國人在自己國家以外,還有一個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天下。普天之下,說的是華夏文明所能夠達到的地方。這裡的文明,就是接受華夏文化的地方。古人的天下觀就是如此,你作為華夏的一員,哪怕不是同一個政權下,你依然可以宣稱對其有合法的統治權,因為大家都是在同一個天下,這也是古代中國人大一統觀的重要來源之一。戰國七雄無論哪個最後一統天下都具備這樣一種統治合法性。(現在大一統已經成為慣性了,但在秦以前,沒有誰在事實上統一過自己所處時代的華夏天下)
所以,六國人民亡了國是很恰當的。但在今天,亡其國是遭人嫉恨的事,征服者是沒有統治合法性的,但在古代中國,亡國並不能動搖其統治合法性,因為在國家之外還有天下,只要天下仍在,那麼一統天下政權任然具備統治合法性。。。即使六國亡,華夏天下仍在,六國人還是能過好日子的。然而秦的滅亡是受到六國貴族的反撲的,這並不影響秦的統治合法性,只能是各個合法政權(華夏各國)的正統性(誰來統一天下)爭鬥,因為從後面漢代秦,也是剪滅了各國勢力的,也沒有哪國質疑其正統性。。。從今天歷史教科書上對秦滅六國避而不談的態度就可見今日中國人歷史認知是混亂的。。。
秦二世旋亡,漢取而代之。很重要的一個影響,就是產生了漢人作為對華夏子民的代稱。漢人和漢族,是兩個不同的稱呼。漢人,是對接受華夏教化的人代稱;漢族,是西方觀念之下在近代才認為造出來的。對於在古代,漢人就是中國人,中國人就是漢人,這是文化決定的;而在今天則不然。可以參考五代沙陀人被契丹叫做惡漢兒,元的四種人制度中的北人就包含漢化較深的契丹人女真人,漢人則是對南宋治下所有人的稱呼。後面到了近代,漢人更是對漢十八省所有人的總稱,當時還沒有南方個少數民族。但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更加細分,用了與先前文化完全不同的標準,漢人和中國人是剝離了的。在這裡說這個問題是為了後面鋪墊,對於今天中國的民族政策不多說,一來我既不是很了解,二來和這個主題聯繫不大。
修正了大家對於漢人和漢族的認識,就是為了說清元清到底有沒有亡中國。

有問題的和剩餘部分,明天再來。。。。


周的政體是分封制。諸侯國相互征伐是無可爭辯的內戰,跟周天子權勢大小無關。

且列國皆有華夷之辨,諸侯國的認同感僅僅類似於地域認同,而非民族認同。華夏概念深入人心。


所以秦滅六國,不是入侵,而是結束內戰。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華夏而夷狄者,則夷狄之。


顯然不是。

先說結論,秦滅六國不屬於亡國。

再說推導過程。

周是個封建制的國家!國家!國家!

再說一次,周是個文明,也是個國家!

秦楚燕趙韓魏齊,理論上都是周天子的封臣。

別管他們自己稱王稱公,他們在建制上都只不過是周天子的臣屬的而已,所以這完全是內戰。

春秋戰國和漢末的三國,唐末的五代並無二致,都只不過是內戰,不存在亡國不亡國的問題。

難道三國時的三家歸晉蜀國和吳國人民就是亡國了?宋代趙家兄弟統一了大半個中國,難道孟昶治下和李煜治下的人民就是亡國了?

用一句耳朵聽出繭子的話說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給你封地,那是讓你代天子牧民的,民都是天子的,你也是。

你們幾個臣屬打架,亡的哪門子國呦。
=======================================以上為原答案。
20160105修改

「不要拿當年的七國都供奉周天子來說事,尤其是在戰國時期,周天子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沒有國家真正去朝奉他了。」

漢末獻帝呢?可有耶?不可有耶?

別光盯著春秋戰國,春秋戰國是周王室對天下諸侯失去控制的結果,和漢末唐末一樣,西周那時候周天子就是天下共主,看誰不爽就可以「毋遺壽幼」的。


假設不成立,元清並非亡國,要不然你華夏在南朝之後就亡了,關人家元清什麼事。

哦不對,周公東征之後就亡了一次了(

秦反而恰恰算不上。


私以為這個問題逐鹿在野已經回答的很好了,但是沒想到這個好答案沒有被頂上去。我從我自己的角度再闡釋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要明晰「以文化辨夷夏」,而不是以血統來辨夷夏,也就是說,只要認同以儒家為首的中華文化體系,就不認為是異族。針對古代中國,一個政權取代了另一個政權得到了天下,如果這個新政權選擇了以儒家文化為首的中華文化統治我們的國度,那麼這隻能認為是一次政權交替,而非所謂的「滅國」。如果要說「滅國」,以秦滅六國為例,被滅的只是齊楚燕韓趙魏這種國家,而非廣義的「中國」。不要拿「中國」這個詞近代才產生來說事,這個詞的意義可以代表很遠。
我們來比較一下秦滅六國、蒙元滅宋、滿清滅南明這三種事件。把「文化」作為判斷標準。
秦滅六國之後,車同文,書同軌,基本上做到了把整個中國勢力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統一起來。而且看秦的來源,秦是來源於東夷,且在西周時期被遷徙到西部搞大開發,東周初期被封為諸侯。正兒八經的傳統分封制的產物。當然,秦國的文化較為落後,但仍然有以呂不韋為首的雜家,尉繚的兵家,商鞅的法家。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這樣以傳統中華文化為根基的秦國統一了中華大地,憑什麼說秦國是外族?如果秦國是外族,那麼五代中的後唐、後晉、後漢,也都是外族嘍?他們的奪權也算是中國的亡國嘍?豈不貽笑大方。
滿清滅南明之後,仍然採用傳統的科舉制度,政治建設上也是典型的中央集權體系。當然,滿清統治時期對漢人士大夫極力壓迫,並採取了男子斷髮這樣嚴酷的政策,和主流的中華文化有一定分歧,但仍然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清朝時期發展起來的乾嘉樸學也是鑽研儒家文化的學問,並取得了很大成果。同時,清朝統治者避免了明朝的各種苛捐雜稅,在清朝滅亡後,甚至還有清朝對待人民「深恩厚澤」這種言論,深恩厚澤未免過於誇張,但清朝對老百姓的較為寬容的統治,還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清朝滅南明,憑什麼說是中國滅亡?既然中華的文化還在延續,那就不算是滅亡。
元滅南宋,可以說是比以上兩者更加接近於「滅亡中國」,具體判斷是不是「滅亡中國」,個人認為這個是有待商榷的。
最後,按照題主的說法,各地風俗不同,因此政權取代算是滅國那豈不是每次政權交替都算是滅國了?那中國是不是反反覆復被滅了N多次?中華正統在黃帝啊,我們都是亂臣賊子的後代。

最後的最後,我關評論就是為了讓你們發私信給我,這樣就能反覆舉報你們然後不停禁言了。


一個叫亡國 一個叫亡天下 在秦滅六國的時候 齊楚燕韓趙魏秦說的什麼話 寫的什麼字 奉行的是什麼樣的禮儀制度 雖有小異但是大同 這叫亡國 統一之後也是一個華夏文明的國家 那宋朝亡了明朝亡了的時候 侵略過來的蒙古人 滿清人 說啥話 寫啥字 穿什麼衣服 什麼樣的社會制度 這叫做亡天下 是華夏文明徹底被其他文明徵服了 農耕文明被游牧文明徵服了 從先進的封建社會倒退為奴隸制社會 中國人不是天生奴性重的民族 想想漢唐盛世時候心胸是多麼寬廣開闊 正是由於被征服了兩次 才變成後來那麼奴性


秦滅六國,這六國是什麼國?是周天子之下的諸侯國。諸侯國亡了,天下還在。

元滅宋、清滅明,那就是天下亡於異族。這點區別看不出來,兀自在那詭辯的,徒留笑柄而已!


長話短說。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先入關中者為王。

項羽尊過義帝,然而分分鐘就要做霸王。

六國復辟者不堪一擊。最後天下被"漢"王得了,請問"漢"是哪一國?漢王一統天下,六國民眾有重新被滅國的感受嗎?秦朝才存在了十五年,民眾真要是有滅國的感受,哪能讓一個"異國"的亭長再滅一次?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你以為這話說的是平民百姓?這三戶之楚,說的其實是楚都的貴族,也就是項羽之流。

從春秋開始,"士"這個階層就沒有國家概念,今天到這個國家做官,明天到那個國家遊歷,誰給錢給地位,他就能做誰的門客。更不要說那些沒有讀書的普通人。

伍子胥為了鞭楚王的屍,做了吳國的"走狗",他有什麼可羞愧的嗎?當時人對他有多少批評嗎?

這些已經足夠說明,當時除了那些守著自家宗廟的貴族,沒人在意什麼國家。

請不要把你狹隘的地方主義觀念套到古人身上,古人比你更狹隘,他們大多數一輩子連縣城都沒去過,根本沒有機會學習對"外省人"的排斥精神,也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愛國",連"愛家鄉"這種觀念都不會有。

也正因此,古人更加開放,除非披著獸皮的游牧民族殺入,否則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產生什麼莫名其妙的民族感情、國家感情。

我外婆是縣城裡的人,經歷過抗日戰爭,見識過北方來的軍隊,然而到21世紀她來到北京時,卻憤怒地問我:難道他們不是中國人嗎?為什麼他們聽不懂我說話?

請注意,她完全能明白北方人說什麼,因為這就跟看電視一樣。但是她根本意識不到:北方人甚至隔壁縣的人都可能聽不懂我們這裡奇怪的方言。你說在沒有出門前,她怎麼會產生北方人好或不好的意識呢?她怎麼會對本省本市有強烈的情感呢?她本來就默認全中國人都一樣,若沒有日本鬼子,恐怕她也會覺得全人類都差不多。

你就想想,你若沒有讀書,不能上網,又沒有什麼一神教躥掇你仇恨異教徒,你能天天想外省人不好嗎?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打到你家你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感受。

另外千萬別給自己的祖宗代言,你今天在a省,你祖宗不定是哪個省來的,不信你就回去翻翻家譜。


作為中國人我們是當局者迷,如果換個視角呢?如果在美國,朝代更迭是民主黨共和黨的輪流交替上台,秦黨無能,漢黨代之,漢黨內部分歧嚴重並且遭到對手暗算,分裂成魏蜀吳三黨。。。統一分裂就是黨派間的鬥爭分裂與合併只是方式野蠻了,不是大選黨爭,而是戰爭,但是人們的生活文化並沒有多大影響。而元滅宋清滅明就是墨西哥人打敗了聯邦政府,並強迫所有美國人開種植園說西班牙語,或者是希特勒打到華盛頓,宣布美國這些混血渣渣都是血統玷污者和歐洲的叛徒,把他們全部送到集中營做苦力自生自滅,這尼瑪就不是換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問題了。


當然算啦,假如日本侵華成功,幾百年後的我們的後代也會平復下來的,甚至愛戴日本,這是肯定的結局啊,征服不就是這樣么。


「天下」是天子的屬地,「國」是諸侯的封地,「家」是卿大夫的封地。那個時代,家裡是有政權和軍隊的。所以說忽略了辭彙涵義變遷而直接說事,那就是耍流氓。
現在的「國」類似那個時候的「天下」。那個時候的「國」不過是現在的一個或是幾個省罷了。而且一定要指出的是:那個時代,整個中國本身就是統一的,是被天子以分封制的形式統一的。只不過秦又用帝國制的形式把國家又統一了一遍罷了。
這就好比現在中國的某幾個省份的省政府組成「幾省聯軍」,又把中國統一了。其他的省份會認為自己的省份「亡省」了嗎?
「不要拿當年的七國都供奉周天子來說事,尤其是在戰國時期,周天子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沒有國家真正去朝奉他了。」這是典型的犯了用現代語境和現代漢語思維去理解上古漢語辭彙的錯誤。
我猜你一定又要拿屈原說事了吧?「愛楚國主義詩人」屈原。那個時候,整個國家(天下)都是天子內用宗法、外用分封建立起來的。「國」在那個時候代表的僅僅是一個氏族的利益,國是由同姓的、以及幾個大的同氏的宗族組成的。就拿楚國來說,國君羋姓熊氏,屈原則是羋姓屈氏,羋姓熊氏和羋姓屈氏都是羋姓的分支。而整個楚國的貴族(諸侯-卿-大夫-士-人這五個政治階級)絕對都是羋姓子孫。而楚國內居住的老百姓則絕對是不姓羋甚至沒有姓氏的(如庖丁,庖是職業,丁是名,他沒有姓氏,他甚至連華夏族系都不是)。「民」這個政治階層是被排除在華夏之外的,不被當做「人」看。
綜上,封建制就是天子以宗法為內部前提,妥善安置各個家族的政治體制。封建制下的國,就是同姓宗族,族長是「諸侯」;封建制下的家,是同姓宗族下的同氏宗族,族長是「卿、大夫」。封建制最底層是「人」,人是有華夏血統、接受華夏文化傳承的最底層,他依然是華夏族系,屬於「貴」的這一族。至於在諸侯國內、在卿大夫家裡世居的老百姓(民),他們不用宗法,連姓氏都沒有,是「民」,民和人是不一樣,民在華夏體系之外,民不被當成「人」看。
所謂的「愛楚國主義詩人」,「國」不是現在的國,「國」是現在的家族、宗族。屈原是「愛羋姓宗族主義」詩人。


下面有請蒙古國共和國領導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1. 秦滅六國算滅國
2. 曹魏取代漢朝也算滅國
3. 元滅宋也算滅國
4. 清滅明也算滅國
5. 清帝退位,建立民國、共和國,仍然算滅國

最關鍵的一點,以上各條中的「國」根本就是不同的。因此這個問題沒有意義。

===========================
題主是噴子,題主評論別人的話我看不下去了。

1.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跟文字獄完全沒有關係,因為百家之言沒有禁止,不然如今子部的書是怎麼傳下來的?不但沒有禁止,漢代及以後儒生對於百家的著述、研究相當多(比如老子的標準版就是王弼注)。「因為這個掉腦袋」恐怕是你自己編出來的,秦始皇是因為言論殺過人,而他殺的是儒生,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截然相反。而且,董仲舒的儒家和以前很不相同,他充分吸收了百家尤其是法家的思想。百家爭鳴是由於社會轉型、思想混亂,獨尊儒術是因為社會轉型完成,思想趨於穩定。儒家思想起始自夏商周的禮樂制度,在先秦綜合了道家,漢代綜合了法家,宋以後綜合了佛教,它不斷改進但一直都是中華文明的「核心」。

2. 民族認同和是不是專制沒有一毛錢關係,你跑偏了。

3. 你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我是同意的。北方民族融合,南方同樣也有民族融合。你說的廣東福建哪些地方,在先秦根本不是漢族的居住地。上古夏商周的「漢族」,其實也是融合來的。更久遠的,全世界非洲以外的人類都是幾萬年前從非洲遷徙出來的。血統上的民族劃分完全沒有意義。「中華」就是一個文化概念,南方北方的少數民族在歷史的金成中全都漢化了。

4. 民族自大誠然不可取,然而故意模糊民族和民族之間的客觀界限卻也是不對的。民族認同是絕對需要的。你說漢族內部有文化差異,以此論漢族和外族的關係,這是無稽之談。
村與村之間都可能有文化差異,甚至語言不通,但是相近的村卻仍然可以找到很多共同點。如果稍有差異就算做不同的文化的話,那大概中國可以劃分出成千上萬個民族,這是沒有意義的。
文化的劃分不是憑感覺胡亂矯情說了算的。中國南方和北方,文化的相似度遠遠超過中國和外國。都有春節、中秋,都祭祖而不是拜上帝,都吃豆腐腦而外國根本沒聽說過這種食物。這就叫同一個民族。
從語言上講,從夏商周春秋戰國到今天所有中國漢族的語言都屬於漢藏語系中的漢語族,而先秦嶺南說的是侗台語系,蒙古人、滿族人說的是阿爾泰語系的語言,差別有十萬八千里。秦是地地道道的漢族,說漢語寫漢字。而蒙古、滿族是地地道道的外族。

5. 古代的中華概念,跟今天的國家統一的認識,是不可以放到一起講的。不多說,只說很多人支持分裂也不是完全莫名其妙。(當然我是反對分裂的。)「中華民族」這個概念是梁啟超提出來的,在這之前只有奉中華正朔的人和蠻夷。
清亡後重新建國的時候,確實考慮過非大一統的建國方式。之所以能保持統一,極左的、廢除一切文化的共產革命其實是有作用的。今天,這個問題其實是應該仔細考慮一下的,但是這個問題非常難解決,不解決也不會有大問題,政治環境也不允許討論,就暫時擱置吧。

6. 回到原問題。
元代可以算是中國第一次亡民族意義上的國,因為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個外族政權統一中國。但是並不算中華斷絕,因為元的統治很鬆散,上層蒙古人,下層根本就放任不管,中華文明並沒有遭到根本性的破壞。清代初期和元是一樣很壞,然而後期滿清逐漸漢化,到後來居然連會說滿語的人都很少了,清更沒有斷絕中華文明。至於衣冠髮型,這只不過是外在的形式罷了,今天還都穿短袖留短髮呢。
雖然沒有斷絕,但對中華文明的打擊還是有的。
從歷史進程上,秦的統一是中國內戰,是說漢藏語系漢語族的人,統一了其他說漢語的人,而且是推進歷史進步的。
元滅宋則對中國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歐亞大陸上的三個文明:中華文明、伊斯蘭文明、歐洲文明,在蒙古人興起之前都發展到了全新的頂峰,經濟無比繁榮,文化高度發達,新思想不斷孕育。然而蒙古人征服了中國和阿拉伯,從此伊斯蘭文明一蹶不振,中華文明經過明清變態的禁錮而後浴火重生。誰敢說這三個文明今天的樣子和蒙古人沒有關係?
清朝延續了明朝的禁錮且變本加厲,以至於有清一代沒有什麼思想家(之前每朝每代可都是有思想大師的),全部都在搞文字訓詁,雖然在古籍考證、語言文字研究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這對中華文明的發展恐怕不是最有利的。


現代說的國家,民族,天下,朝代,和過去每個時代都不一樣,用今天的標準生搬硬套是搞不清楚的。舉個例子,春秋時期,家臣需要對大夫負責,如果大夫和國君不對付,家臣是需要幫助大夫,即使是有叛變的行為,家臣如果是幫著國君對付自己的大夫,那是不忠。這種價值觀放到現在,你能理解?你的上級要鬧幺蛾子,你站在大局上舉報他,大家會唾罵你不忠誠么。
國,是一種封地,在周天子強勢的情況下,是可以被中央收回和改封,不要簡單的把春秋的國理解到現在的國。
想像下,如果4015年,亞洲被統一成一個國家,那個時候會怎麼評價八年抗戰。


秦滅六國是華夏民族內戰,與劉項爭霸、國共內戰沒什麼區別。滿遺又來混淆視聽、轉移矛盾了。
而且,華夏民族自有一套歷史觀,那就是華夷之辨,孔子論語里反反覆復說的也是這個「華夷之辨」。異族統治華夏就是亡國。


周天子名義上分封天下,可當時的天下並不全是華夏文明為主體的小國。西周時期,周昭王南征楚地(非楚國)開疆擴土,死於楚地,是華夏文明向周邊侵略的一個表現。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在其擴張的過程中,滅的大多是戎,越等少數民族國家。到最後秦滅六國,你覺得所有的秦民都是周天子時期的華夏族嗎?我的觀點很簡單,強則必霸,華夏文明在其強盛時期,會擴張,而在其弱小時候,會被入侵。國家亡與亡並不是主要的,而文明亡不亡,才是關鍵。5000年來,中原王朝滅亡數次,從五胡亂華到滿清入關,可即便如此,我們的華夏文明並沒有出現斷層,因為我們的文化,感染了這些外族,在時間的催化下,他們融入了我們,成為了我們的一分子。


均屬於亡國。
許多現代的中國人形成的史觀是只認可古代的華夏人或漢人作為現在國內漢族人的祖先,所以認為一切歷史時期,與當時的華夏人或漢人或其他什麼叫法的民族不同的均為異族,從而動輒以亡天下論之。
私以為,這種簡單粗暴的繼承不見得完善。如果站在當時人的立場來看,秦滅楚之後,楚人所懷有的滅國之痛,與後世宋被滅時宋人懷有的滅國之痛未必有多大的差別。其實民族國家的觀念在中國形成的時間並不太久,以前人可能對正統的認可比對同族的認可要強。比如,北朝時期的鮮卑族、五代時期的沙陀族以及蒙古、契丹、女真等族,都曾建立起正統王朝的系統,受到當時文人士大夫的認可。只要道統還在延續,便不能輕言亡天下吧,個人看法是只要還在開科取士,就不能妄言亡國滅種。清末為清朝殉國的漢族文人,可能考慮的也不是漢族與滿族的問題,而是華夏正統與忠君思想的問題。對於正統的看法,在不同的時代自然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這個問題如果客觀深究,把一切細節都搞清楚是比較複雜的,需要花些時間仔細查證。
有些答主比較有代入感,討論宋朝就喜歡當自己是宋人,對蒙古人咬牙切齒;討論明末就喜歡當自己是明代的漢人,對滿人咬牙切齒。從實際的血統延續上看,很多現代人其實是當時北方人的後裔,畢竟宋亡和明亡的時候,宋和明的疆域都比較小。當然,這也是一種思維慣性,在這種慣性之下,也許會有些激動,出現了比較多的激烈言辭,希望大家還是坐而論道,好好討論,不要動輒喊打喊殺,上綱上線。


題主應該去問被秦滅的六國地盤上的「直系後裔」啊,必須有家譜為證,同時,樣本量足夠大才行啊


元朝清朝是少數民族並非漢族,所以漢族很多東西被打壓,沒有得到傳承,也就是斷片了。對於漢族人來說是滅國。但是,現在不是說少數民族是中國的一部分嘛。
雖說中國文化有五千年,是唯一一個沒有中斷的國家,其實我個人感覺其實並不是。


推薦閱讀:

有哪些書籍值得推薦給坐牢的弟弟?
如何從法律角度看待東方快車謀殺案?
人為什麼喜歡聽音樂?還有其它動物會聽音樂嗎?
生辰八字真的能決定命運嗎?

TAG:社會學 | 清朝 | 戰國時期 | 中國古代歷史 | 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