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沒有獲得奧斯卡提名?

第一次看就有點以前的經典電影的感覺,為什麼連奧斯卡提名都沒有呢。


和一下稀泥

我覺得很多答案都有說得對的地方

因為政治原因沒有得到提名,這個原因當然是存在的,至於比例多大是另一個問題。

IMDB有具體的年齡層和性別評分統計,可以看看觀眾對伊戰和阿富汗戰爭題材電影的評價,上圖

《獅入羊口》

《拒絕再戰》

《節選修訂》

《兄弟》

《決戰以拉谷》

《殺戮一代》

《拆彈部隊》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至於越戰,二戰題材就不比較了,每一代觀眾和每一場戰爭的立場都不一樣,不同年代政府對待它們的宣傳口徑也不一樣。

可以看出來,這裡面明顯渲染反戰情緒(戰爭創傷,政府罪行等)的影視作品,比如《節選修訂》(故事原型被成為伊戰版的美萊村屠殺),非美觀眾的打分就明顯比美國觀眾高,差距高達2分,其他的比如《拒絕再戰》、《兄弟》、《比利林恩》、《獅入羊口》,也都是非美觀眾打分會更高;雖然本質上反戰但在表現手法上立場模糊(雖然立場指向美國政府,但是也渲染軍人的勇猛和戰爭英雄形象)的《拆彈部隊》和《殺戮一代》則美國觀眾打分高於非美觀眾。比較奇怪的是反戰立場明顯的《決戰以拉谷》,國內評分竟然比國外高,不知道是不是切入角度的原因,描寫老一輩軍人被現實(伊戰軍人的精神面貌)洗三觀,也許引起了更多美國人的共鳴?


不過,imdb的分數畢竟是觀眾打出來的,觀眾的打分能否代表電影的藝術價值呢?這當然是不全面的,但這是越扯越複雜的問題,就不展開了。

通過這一系列分數可以得出一些小結論,以美國片為調查範圍,一般的渲染英雄主義的戰爭片,通常男性打分會高於女性;帶有明顯反戰色彩的戰爭片,通常女性打分和男性打分的差距會縮小甚至反超。而以伊戰和阿富汗戰爭題材為統計對象時,這些代表作中,反戰情緒明顯的電影,非美國觀眾打分通常會高於美國觀眾。畢竟這是美國人的奧斯卡,對待比利林恩當然會因為立場而削減印象分。


至於比利林恩在藝術上是否夠得上奧斯卡的問題,就不太好討論了,我個人認為這部片子在主題上其實並無太多新意,在07-09年,奧巴馬上台前後,美國國內叫停兩場反恐戰爭呼聲強烈,有一大批反戰題材電影誕生,另外包括《父輩的旗幟》也以差不多的模式探討過類似的主題,甚至那幾年的美劇《太平洋戰爭》都有瓜島戰爭巴斯隆作為戰爭英雄回國推銷戰爭債券,後來出於內疚重返戰場在硫磺島戰役陣亡的情節,對於參加過無數場大大小小現代戰爭的美國人來說,類似的東西也在文藝作品中出現過很多,所以看完那一堆片子會覺得很多情節都有似曾相識之感。

但評獎畢竟得看對手,今年作為奧斯卡小年中的小年……很多部提名甚至得獎的片子我也沒覺得比《比》好到哪兒去……

李安畢竟瘦死駱駝比馬大,在這部電影里他也拍出了超出一般尋常反戰電影的新角度,只是這個角度「新」到什麼程度……畢竟不同觀眾的觀影經驗不一樣,也就不強求觀點統一了。

在120幀4K3D這種新的電影技術手段基礎上,李安還是進行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新的電影語言探索,如果沒看過120幀4K3D的朋友,可能無法完全領略這部電影的魅力。


中國有沒有觀眾因為他是「李安」而情不自禁加了感情分,我相信也有這個因素吧,其他答案提過,我也就不贅述。


因為《比利林恩》這部片子,描寫的內容,非常的殘酷而真實,有一種典型的東方式的家國悲憫情懷,很難引起西方社會的共鳴,奧斯卡自然也就不用想了。
士兵為何而戰?為家國還是為了利益?毫無疑問,開始時,是懷著打擊邪惡組織的理想去異國他鄉搏殺。但是當戰爭進行到了無法停止的時候,那種身不由己的無奈才會顯現出來。
商人需要士兵們去用鐵與血來奪取利益,製造英雄,生產傳說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普通老百姓對於地球對面的戰爭缺少感觸,你的出生入死在他們眼中不過是談資而已。而你自己,在經年累月的處於殺人和被殺的陰影之下,想回歸正常生活,又談何容易?
資本操縱戰爭,國家政治正確,國民的紙醉金迷。這部電影的價值已經和奧斯卡的標準產生了偏差,不被提名才是正常的。


因為只有在中國人這裡,李安才是批不得的。

這句話不僅有讓我被噴成篩子的危險,甚至我自己,作為一個資深李安粉絲,都有種自絕於人民的衝動。


其實李安既是中國電影最大的一碗毒雞湯,也是最華麗的一塊遮羞布。你們不願意說破沒關係,但是裝作不知道,那就是你們的不對了。

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早在差不多一年前,甚至四五個月前,《比例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還是國人心目中沖奧的種子選手。現在有幾個人還記得這部電影?有誰還有興趣掰著手指把那個略顯拗口的片語「3D,4K,120幀」說出來或者敲出來,以證明這是多麼了不起的突破?連詹姆斯卡梅隆、霍比特人都默默無語兩行淚的成就?

這部電影在除了中國以外的地方,口碑票房雙雙撲街。奧斯卡無懸念零提名。這當然沒什麼,好電影未必需要得到奧斯卡的青睞。奧斯卡也僅僅就是個奧斯卡而已,很多大師還真不把它放在眼裡。這麼多年來,奧斯卡的遺珠要遠比那幾十部獲獎影片多得多。

這本來不是一個問題。但是放到李安身上,卻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因為李安的個人標籤,他的封神之路,他之於國內影迷所體現出的秒殺包括張藝謀陳凱歌在內所有土著導演的所向披靡,幾乎是他的奧斯卡最佳導演身份一手造就的。

這就讓包括我在內的李安粉絲犯了難:抨擊奧斯卡睜眼瞎吧,它又幾度捧起了李安。說它不瞎吧,那這頒獎季完全無視《比利林恩》是怎麼一回事?

於是乎只好讓政治原因躺槍。是的,這年頭什麼不如意的事情都可以歸咎於說不清道不明、甚至有時候還不宜討論的政治原因上。政治問題本身就已經說不清楚,再摻雜著一部仁者見仁的電影,這水混的可以,幾乎成了一個不能證偽的命題。你看,這麼一來,即維護了電影本身,也沒有大大折損奧斯卡的含金量,甚至還隱約之中透露出一種與庸俗世界為敵、能不能提名與拿獎就看評委夠不夠魄力的感覺,這絕對堪稱2017年最大錯覺之一。

且不說有多少不那麼政治正確或者政治過分正確,或者政治過分不正確的電影拿了奧斯卡(或者提名),單就說這部《月光男孩》——等一等,我知道你要開噴了:這特么不就是打黑人的種族牌嗎?

老哥,到位,穩。《斷背山》與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你們歸結於同性戀尚且不能得到那幫過分保守的中老年白人評委的應允。到了《月光男孩》這裡,評委突然變得風聲鶴唳起來,變得左傾起來,好像生怕政治不正確被人抓著把柄。當然,《月光男孩》不拿獎的話,一番奧斯卡歧視黑人、吃棗藥丸的論調必然要彈起,評委表示真特么翻牆卡著蛋,往哪邊挪一點都生疼啊。當然,也絕不止奧斯卡評委被錘騸了蛋蛋,99.9%的電影節獎項都選擇性無視《比利林恩》,這是一場全球集體錘騸,是純粹的太監開會,無雞之談。

無稽之談。

我們就是不願意去接受一種最簡單的解釋:李安的這部電影玩兒砸了。我就不說《比利林恩》的主題是多麼老調重彈,單單就是這個中場秀穿插回憶的方式,就是《父輩的旗幟》的變奏,拋卻技術,這就是一部發揮失常的電影。電影背後的勞動,技術上的突破則是另一個話題,難不成你還要向我祭出那句:「李安拍這個電影多努力你造嗎?」

當然,抨擊這部電影就跟支持特朗普一樣,切忌在公共平台發表意見,哪怕你明明是自己人,人家噴起來也是六親不認的。

我依稀記得當初看首映時和幾個媒體人略有交流,眾人無不大失所望。甚至我的一個基友,某影評節目主持人,表示這簡直是一部爛片。但是回到家裡沉寂了四個小時之後,眾人無不紛紛祭出稿件:「李安依然是那個李安」、「2016最值得期待的電影」……是的,他們不敢批。

我也不敢批。直到幾個月過去,這部電影如今早已淡出話題熱點,我才敢稍稍放一放厥詞。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一個錯覺:李安出品,必屬精品。其實李安不是沒有失手過。《綠巨人》大家都知道了,《製造伍德斯托克》呢?可能很多人還沒聽說過這部電影。《冰風暴》、《與魔鬼共騎》這些不說了,好壞摻半的評價,現在口碑都在回升。但放到當時,至少在投資方和普通影迷眼中,都還稱不上傑作。

導演的創作狀態絕對是有起伏的,尤其是到了李安這個年紀,依然抱有安叔出品、部部精品的固有觀念可謂謬之大矣。問題的嚴重性還不在於對影片的刻板觀念,若是如此,也還算作無知的美德。關鍵在於,有太多的人明明不喜歡,明明有意見,卻被輿論的觀點裹挾,進而懷疑起自身的審美能力,這可比看走眼要嚴重多了。就好像所有人都說男性的生殖器長度以十二厘米為宜,你低頭看了看自己十八厘米的老夥計,揮刀自宮了六厘米。

李安他不是神,再說神也不是批不得的。下次哪個大師再像王家衛一樣搞出個什麼《擺渡人》,該罵就罵,怕什麼?


竟然500了,我發現我是不是比較適合回答這種政治社會問題啊......

深夜更一發,主要是覺得這個答案下面的氛圍很好,沒有什麼不理性言論,說實話有些驚訝。把更新答惑加在最下面的部分了。

-----------------------------------------------------------------------------------------------------

因為它講的是美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矛盾和現實。

這個不是種族矛盾這種「政治正確」的衝突表現,而是那種電影產業都排斥的東西。

以我在美國的幾年來看,是非常真實的,美國的底層人就是那種拿著20年前的手機,

說「Can I have a dollar?"的生活狀態。

更何況,一邊是華人爺爺揭傷疤,一邊是華萊士的抗日神劇。

其實美國和中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

美國的很多矛盾被埋沒的、不願說,不是因為被禁止說,而是因為不符合遊戲規則,說它並沒有政治意義。

比如,如果是亞裔同性戀的故事,而不是黑人呢?那支持這樣的電影,沒有政治意義了。

比利林恩走麥城,不是李安的問題,而是美國這個社會不願意麵對的問題,和技術無關。

不然,你覺得是誰選的川普當總統?

這就是,當主流社會選擇忽略、抵制、做一切能做的事情來選擇不承認,

而另一個階級用無聲的方式製造一個大新聞的結果。
----------------------------------------分隔了一下的線線----------------------------------------

1. 是不是好電影,值不值得提名?

好不好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我沒法強迫任何人去接受任何觀點。但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電影可能不算是敲山震虎的作品,卻有些語音繞樑。換句話說,如果拿不了最佳影片,但這麼多獎項裡面,出現提名還是值得的。

奧斯卡作為acadamy award本就不應該直接和票房掛鉤,本質上也是一個精英型的獎項,所以電影必須是和「一部分人胃口「才能進入這個小圈圈。

安叔的敘事風格,說實話一直不溫不火,很容易不對普通觀眾的點。而且咱們說句實話,儘管他已經有了那麼多的成就,但你這的覺得他夠主流么?

他的境況,說實話,和在美國的華人、華裔的現狀真的在深層次上有著特別特別的相似的的地方。如果他長著阿弗萊克的臉,我跟你說,現在覺得不是這麼個狀態。

2. 談電影不談政治

那你說為啥《綉春刀》一定不如《鋼鋸領》?對於非基督教文化人士來說,我認為鋼鋸領很多地方讓人感受到的是預算上的吃緊和加菲貓的那啥。整體戰爭片製作水準上和拯救大兵這樣的電影差很多。

3. 美國社會

這個問題太大了,有機會換個問題再說。我只想表達一個觀點,就是:關心一個非常弱勢的特例群體的難度是要遠遠小於關心一個龐大的常態群體的。前者如少數族裔的同性戀,後者如普通意義上的低收入階層。因為前者的問題可以在小範圍內說明甚至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而後者涉及的面太廣包含了既得利益者,解決問題需要實實在在長期的投入和長遠的安排,是里子不是面子,短期內沒什麼讓利益團體覺得能值得投資的。太普通了。

4. 政治都是利益,人都經不起推敲。左派也要吃飯啊!美國人也不傻,國家利益和政治意識形態和稀泥比誰都玩得溜,畢竟佔據了政治道德制高點好么。誰還敢說自己是land of the free and home of the brave?政治問題切忌扯進意識形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北美口碑不好,票房也差。
大家對李安期望值太高,忽略了這本片子在李安導片中的位置:比利林恩是一次技術試水,一個Demo,2018年上映的《馬尼拉之戰》才是正主。

首先看下這片子口碑為何不好:
1. 120幀和非120幀,兩頭不討好。
之前看了120幀,清晰明亮,沒有問題。
後來看了其他版本,畫面偏紅偏暗,色彩飽和度過高,畫面有點臟。可能片子為達到120幀最佳效果,整體攝影求真求實,犧牲了非120幀的觀影效果。
全球120幀只有4家,剩下的都來看飽和度過高的臟畫面,全球觀眾誰買賬?

再說120幀,本就沒那麼神。
營銷太過,提升了觀眾期望值,容易讓人失望。
技術賣點又掩蓋了故事本身的魅力。
打個比方,同樣一個場景,畫幅油畫就充滿藝術氣息,拍張照就顯得無趣。沒人關注選景的角度好不好,只關心什麼機身,什麼鏡頭,曝光時間多少,光圈調多大。
即使拍出神片,大家也就是酸溜溜一句,相機挺好。
更何況比利林恩的故事也不算出色。

2. 故事硬傷。
首先,這故事很好嗎?未必。
片子主題細瑣地探討戰爭對士兵而言只是生活,而生活本身不需要賦予太多意義。
存在即是生活,沒有意義。
估計有些觀眾會覺得,沒有意義,你讓我看啥?

同時,李安片子講究細水長流的情感流露,故事的節奏不夠明顯,這問題在比利林恩中尤其突出,回憶與現實的節奏控制有些零碎,節奏較亂。
而比利林恩,由於主角本身對戰爭的態度就很模糊,情感不明晰。不明晰的情感,李安怎麼拍得出細水長流呢?

3. 政治問題。
李安一些片子,都在不迎合主流地討論社會問題。
《斷背山》,在同志問題沒有徹底擺上檯面的2005年,八項提名只拿到最佳導演,改編劇本和最佳配樂,和最佳影片失之交臂。看看今年的《月光男孩》,十二年後,類似主題,政治正確地摘得最佳影片。

再舉個例子,斯皮爾伯格1985年拍過一本片子,《紫色》,講述黑人女性遭遇,奧斯卡十項提名,一個獎都沒拿到。同類型的《珍愛》,2010年拿了最佳女配和最佳改編劇本。

我不覺得北美觀眾會喜歡「戰爭是士兵的生活」這樣模稜兩可的政治主題。或者說,這個主題成為主流觀點,為時尚早。

---
比利林恩只是技術試水,馬尼拉之戰才是正主。
沒有李安,比利林恩這故事都上不了銀幕,也沒人關注那些生活陰影下的美國英雄。
拍都拍了,看看就好。


《比利·林恩》沒獲得奧斯卡提名是因為白左的陰謀。

希拉里·柯林頓沒有當選美國總統是因為男權的壓迫。

上面兩個觀點,你要麼都同意,要麼都反對,不然雙重標準會不會太明顯?


沒事,他得了豆瓣未上映就滿分獎。


瞎猜啊。

因為李安在「戰爭」問題上沒有明確站隊。你說這個片子反戰吧,可比利林恩最終選擇是回到戰場;你說它pro-war吧,可是片子也詳細描寫了戰爭的殘酷和PTSD的痛苦。

所以價值觀上,既不討好反戰群體(比如你們心中左派把持的好萊塢),也不討好樸素愛國者。那麼誰會喜歡它,誰會替它搖旗吶喊呢?

外國觀眾也不比你國觀眾高到哪裡去,給一個不是宣傳材料的東西,第一反應是好惶恐啊,沒告訴我你屁股在哪兒,也都沒告訴我屁股應該坐在哪兒,那叫我該如何反應呢?不好,不好。

而且本質上說,這也不是一個戰爭片,拿它當戰爭片分析是不妥當的。就像色戒本質上不是諜戰片,少年派本質上不是荒野求生一樣。那些說比利林恩不好看又說不出個所以然的人,那種不言自明的姿態很討厭啊。你乎已經是姿乎了嗎?

我倒不覺得奧斯卡吃癟包括國內反響不佳是因為影片質量問題,反而李安這種明確的哪邊也不討好的態度讓我很佩服。李安那個份兒上的導演,討好觀眾、取得商業成功已經不是主要目的了,更多的會放在電影本身甚至人文本身。瞎猜的,不知道啊。


想到當年賈樟柯的《天註定》因過於直面現實,以至於讓很多國內觀眾感覺導演在自嗨裝逼....海外觀眾則認為很不錯(我記得在法國票房還行)。


●為什麼必須獲得(奧斯卡提名)呢?

沒獲得的影片那麼多,你是不是都要來問一遍?


因為爛啊


全世界也就中國人買賬,這部電影在中國以外的地方都是票房口碑全撲,可想而知對李安是一個打擊就跟綠巨人那次一樣吧。


我還是覺得這是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先說撲街的原因。

李安第一次撲街的《綠巨人》,然後是《製造伍德斯托克》,再加上這次的《中場戰事》,三次撲街其實都是因為李安的東方人特有的哲理闡述形式和細膩的人文關懷語言與美國主流文化或者動漫嬉皮士這類亞文化衝突和矛盾的結果。可以看出李安對於美國本土文化或許並沒有他自認為的那麼了解的深,甚至可以說有些脫節。

《綠巨人》企圖塑造一個俄狄浦斯似的超級英雄來表現一個超級英雄內心掙扎,性格矛盾的一面。可是誰會在電影院看自己喜歡的超級英雄內心在思考和掙扎,靈魂在鬥爭和分裂。看看那些成功的超英電影就知道,觀眾想看的是只要表現出一個明顯的性格特徵,然後酣暢淋漓戰上幾十分鐘,最好來個大逆轉式勝利的超級英雄。

《製造伍德斯托克》則是李安個人性格和敘述語言與嬉皮士情節的巨大差異下的產物。美帝的那些嬉皮士情節的人肯定會想,李安拍得那麼拖泥帶水,這可一點都不rock!

再說到《中場戰事》,這次李安還是沒有怎麼吸取教訓,當然,也可以說是他堅守住了自己的藝術追求和個人表達。但是,這真的不是美國人所想要看到的戰爭角度,而且他還啪啪啪的打了一通福音派,白左的臉。誰會高興?中國人當然喜歡了。所以也只有大陸票房說得過去。

奧斯卡想獲獎就更別想了,看看今年得獎的情況就知道政治正確到底對奧斯卡獎項影響有多大了!


可是,在我看來,這肯定會是一部影史級別的電影。因為,它真的很精彩!若干年後聖母情節和政治正確失勢那天,就是我李導撥亂反正之時!


就像比利林恩電影的台詞一樣,好萊塢電影也是給美國人造夢的工具,他們對自己國家的認識其實也有一種固有態度的,所以像比利林恩這種探討美國當代社會現實的作品得符合大眾自身的想像,而李安的看法和他們自己對自己的認知不統一了。
所以我看到不少美國人,其實並非認為這部電影不好,而是認為這部電影對美國社會的反映是錯誤的。
人性就是只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自我美化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是我更願意相信作為外人的李安,對美國的認知,相對局內人的話,應該是更客觀的。

補充一個美國deadline影評人對比利林恩的評價,大意就是整部電影都太假了,把美國士兵弄的跟個鄉巴佬似的等等。
【TNABO】《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Deadline簡評_電影相關_電影_bilibili_嗶哩嗶哩


個人覺得《林恩》這片其實撩了美國左派政治精英最不願意看到的東西——在奧巴馬政府治理下美國底層老百姓民不聊生的狀態。

很多人喜歡把《林恩》和《父輩的旗幟》做對比,覺得李安是拾老東木的牙慧,其實二者有本質區別。李安是在敘事上有學習老東木的地方,但是講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故事。《旗幟》核心講的厭戰,是殘酷的戰爭給人帶來的摧殘和無法醫治的心理傷害。《林恩》則講的是「厭和」,和在伊拉克殘酷的戰爭生活比,在國內的和平生活反倒更讓林恩和戰友們感到畏懼,找不到自己定位(林恩和戰友對前途的迷茫在他們躲在體育館角落飛葉子的時候表現的最為突出)。。。。一個看起來繁榮浮華世界背後卻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真實殘酷,讓一幫大頭兵覺得還是回到修羅場來的更自在。。。。

李安這種視角,是以前戰爭片很少有的,《西線無戰事》、《旗幟》等片子也表現了軍人回到家鄉的種種不適應,但這種不適是戰爭造成的,是被戰爭扭曲的後果。《林恩》這片卻把不適的原因丟給了美國現在的社會,軍人是很正常的,不是怪胎(林恩的班長甚至還有一點小才),但是社會卻把他們當怪胎,當用後既棄的消耗品,最終在各種陰謀和背叛的打擊下,林恩選擇和戰友們一起灰溜溜的回到了殺人的戰場。。。。。。。更可悲的是林恩可以在戰場上躲一時卻不能躲一世,他總有一天要被迫離開戰場回到家鄉,屆時他將如何面對自己厭惡乃至懼怕的「和平生活」,才是讓人玩味的地方。


打不打臉,罵不揭短,這種揭瘡疤揭到肉疼的片子,奧斯卡等白左精英不喜歡(等於是直斥他們八年里誤國禍民,如果林恩是一個偷渡的墨西哥吸毒非移或者沒讀過書的同性戀老黑實現美國夢的片子,白左才會喜歡),還沉迷在大國迷夢的普羅大眾也未必喜歡(普羅大眾也知道有問題,但是更喜歡川普給的許諾和願景),大家都不願意正視這些社會問題(哪怕李安只是稍微解開了一點點),這才是本片曲高和寡的根本原因。


爛番茄45%還想要提名?起碼90%才能有資格。
沒拿奧斯卡提名就是因為質量不佳,沒別的什麼政治因素,你們想多了。

評論家共識: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has noble goals, but lacks a strong enough screenplay to achieve them -- and its visual innovations are often merely distracting.


從一個沒有被任何美國政治文化沾染過的中國人角度來說,這種政治映射放之四海而皆準。

個人覺得,這本來就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李安講的也很到位了。或許因為有些環節的諷刺而導致劇情轉折過於唐突,但也合理。

恰恰就是諷刺這個原因,可能很多人覺得被打臉了。

你諷刺的是誰?

捧你場的觀眾?

給你錢的投資人?

給你榮譽的國家?

愛慕你的迷妹?

最後,你顯得那麼需要用戰爭來逃避。


比利中場這種平鋪直述的片子明顯不是會讓人反覆看的電影,但只要看一遍,很多人的腦海中就打上烙印了。

故事是個好故事,聽故事的人覺得講到了自己。


這兩天看了《綠里奇蹟》,有輕微不適感,後來想想,把約翰替換成我們的中國古代故事中常出現的,下凡普渡眾生,偶顯神跡的某某轉世,就容易接受多了。所以依舊是信仰問題。但它顯然比《血戰》更容易令人接受。拋開信仰看依舊是個不錯的故事,影片細節以及對人物的刻畫都可圈可點。
我想,在《西遊降魔》中,唐僧在大徹大悟後的反殺,會不會也令外國友人感到不適呢。又覺得其實並不會。主流信仰的核心依舊逃不過善與大愛,這與形形色色的故事剝開形式外衣其本質仍在追尋人類心靈的觸動相同。
把佛教拍成迷信依舊是惹人厭的,想到最後還是覺得《血戰》本身沒拍好。

20171010
...........................................................................

換位思考,假若美國人拍了一部《李國棟的中場屠殺》講述因nj大屠殺事件和日本打官司的國棟在官司中途回國一星期的經歷。
國棟父輩是屠殺事件倖存者,此番經費不足,欲回國籌款。
國棟下飛機時幾乎被迎機的粉絲和媒體淹沒。『』中國英雄榮耀回國『』八個大字配著國棟站在原告席上的照片刊登在各大報刊首頁。
nj大屠殺紀念館人流量激增,紀念品店連開一條街,市政府決定以紀念館為中心開展旅遊城市建設,請國棟擔任形象大使。
無休止的媒體訪談節目邀約,錄製前無數次的台本稿子修改,重點突出親人逝世,家境窘迫的重重難處,塑造國棟感動中國形象。
主持人台下與國棟嘻嘻哈哈敷衍幾句,台上卻神情肅穆幾度落淚。
有導演願為國棟拍攝紀錄片?勵志的國棟?,希望能詳盡描繪這位民族英雄的一生。時間寶貴,只需在家自行錄製上半身及臉部特寫視頻素材發給導演即可,其餘可由替身和摳圖部門完成。
國棟微博下是上億的評論,人們對大屠殺遇難者到底是三十萬還是二十九點五萬進行了兩百頁的爭論。
認出了國棟的群眾紛紛同國棟合影,並興奮地忙著自拍八張配成九圖上傳朋友圈。
有幾個大漢碰到國棟後寒暄"打tmd小日本,強b日本女表",被國棟回了句"滾你丫"之後大打出手。將國棟打趴下的大漢們罵了句「漢奸!」後忿忿離去。
國棟在眾籌平台上只籌得一萬元,同一平台募捐買房的社會底層蘋果粉賈女士在三日內感天動地籌得三十萬。

沒有人真的關心這場屠殺,只有國棟姐姐塞給他一張銀行卡。


如果美國人這麼拍,片中所見中國媒體、領導、群眾,上上下下無一不是虛假偽善唯利是圖,但無一不是中國已發生的正發生的和可能發生的事。在美國人看來,這個美國導演必定是清醒深刻的,而中國人看完了卻一定會憤怒:如此的以偏概全和醜化,這才不是真正的中國。

我試著這樣想了想,才終於明白為什麼比利不被承認。李安是個華人,又把自己摘得太出來了。他講述英雄士兵回國遭遇,總該有好有壞的,他卻盡挑壞了說,說的還是別人家的事。確實

0301
·················?????·???????······????···········

詢問過一位電影同好,對他來說,兩片高下在於主旨。因他曾有備戰經歷,因此對「比利」曖昧的戰爭立場嗤之以鼻。
0214
…………………………………………………………………………
對我也是個打擊。

「比利」僅僅對比「血戰鋼鋸嶺」,也是實對虛。
客觀來看前者更觸動人心引人深思,後者一貫虛無的主旋律。這樣模式的片子可以量產,關鍵這樣模式的片子「血戰」也沒拍好。可它竟然拿到了五個(左右)提名。

沉思。。。


借用安叔的話,「奧斯卡是一場大買賣」。我也從來不會照著奧斯卡獲獎名單去找電影,就像奧斯卡最佳影片,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考量和對象,它只是一個獎項,並不具有代表性。
作為一個在電影院刷了五次的人,我只想說,《比利林恩》是我心中的2016年最佳。
四刷的時候我一個人在電影院里,在看到比利紅著眼睛卻又目光堅定地說 「我準備好了,班長」的時候,淚眼模糊。
安叔用他獨有的方式把社會的內部腐朽剖開來放在陽光下給美國人看,可是看懂的卻是中國人。
為什麼沒得到任何提名?
因為電影裡面沒有一點兒價值觀是他們想承認和面對的,即使這是事實。安叔讓比利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有的選,他如果選擇不再上戰場,就變成了一個對戰爭討論的反戰片,但是這樣拍就不是安叔的電影了,比利在升國旗的時候流淚不是因為它對國家的深情,而是他想到了自己愛的女人,這種價值觀直接撕毀了「英雄」這個標籤。
比利依然選擇了再次回到戰場,但是這個理由並不是他作為一個美國公民想要保家衛國或者是保衛愛的人,也不是出於對國家對憲法深沉的愛,而是因為,他回來活不下去。短短的幾天,他被各種各樣的人各取所需,家人在他身上索取驕傲,喜歡的女孩在他身上索取英雄這個角色帶來的崇拜感,俱樂部老闆在他身上索取金錢,國家在他的身上索取宣傳這場戰爭正義性的力量,最愛她的姐姐也在他身上索取親情和安心。
他作為一個人,無處被安放,低廉的獎金,沒有技能,回來只能去漢堡王打工,逃不開要日日面對爛透了的社保和薪金的命運。
他選擇回去是為了和他在一個戰壕里同生共死的兄弟,他屬於那裡,戰場更讓他覺得安全。
李安對戰爭沒有態度,就像他借比利之口說的那句,「人們對這場戰爭個有理解,就像電影,我以為我知道一些事,一些他們不知道的事,但其實他們才掌控一切。」他拍的是人的情緒,一個在盛大典禮中的沒人願意真正去了解的人,他拍的是人的無可奈何,無處躲藏。他拍的也是選擇,選擇回到戰場,選擇不再問,選擇向命運低頭的人。
我一直覺得美國夢是一場無比扯淡的意淫,沒被幻覺泡沫上的彩虹閃暈的人,掙扎在生活的平庸中的小人物才閃耀著無比燦爛的色彩,他們的開心掙扎努力,想要卻又不可得的不甘,都閃爍著無比動人的光芒。
高票的回答中說李安也會犯錯,我當然承認,他肯定會犯錯,肯定也會拍出不讓人喜歡的電影,但這個電影,我不認它是爛片,我認為電影最重要的是引起人的共鳴,每個人只看他們想看到的東西,我是,他們也是,沒有什麼高下之分。
《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戰事》承載了李安對小人物的溫柔和深情,也承載了李安對於這個世界的思考和辯證。它就是我的2016年最佳。


如果比利林恩是黑人同性戀,然後外派駐地時跟某個當地的綠綠男性戀愛,最後成為一名環境保護主義者。

那這部片就有50%的可能拿到奧斯卡。

而剩下的50%可能,則是不能用一個華裔導演。

這就是政治正確。


推薦閱讀: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評選標準是什麼?
為什麼小李子拿小金人這麼多中國人激動?
奧斯卡頒獎為什麼要分男女?
為什麼韓國電影很少得國際性大獎?
如何評價電影《莫扎特傳》?

TAG:電影 | 奧斯卡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