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聖馬丁學習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題。特別是服裝專業。


熬夜壓力大家常便飯,畢設的時候連續三天不睡。


導師很嚴格,做不好就當場給你扔了,總是能把你push到極限,回頭看做的每一個項目都學到很多,感激當時的變態女魔頭。

同學很奇葩很瘋狂,班上什麼年齡段都有,年紀最大的50多歲讀本科,不分性取向,宗教,世界各地最有才華最努力的人聚齊,每年30%淘汰率,很多大一的同學升到大三都不知道去哪兒了。

行為藝術那是最正常的事情,時不時看見其他系的同學站在門口裸著,全身塗白在地上打滾,異裝癖,情趣內衣穿著上學。歐洲模特太多,班裡就有好幾個北歐義大利模特,還有很Famous的演員,每天享受各種美。

很多奢侈品和設計品牌的總監設計師都是從CSM畢業的,但你發現學生都超低調,布包是大家的最愛,很多人喜歡一身黑。其實時尚圈不是大家想的那麼浮誇,真正有才華,腳踏實地做事的設計師都很樸素,並不像國內很多的所謂設計師一樣招搖過市。

學校門前的噴泉和Ground Floor的鋼琴是在work shop戰鬥一天後的慰藉。

學術方面很看重思維,Critical thinking,analyse,story telling。當時畢業論文拿了A,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抓住了他們思維方式。

感謝本科三年,讓自己成為了一個懂得思考的人。


飽受四年的「折磨」畢業的我,真的太想吐槽了!!!!

中央聖馬丁被譽為設計界的「哈佛」,這個我是舉雙手贊同的,並不是因為我是從那裡畢業的就特地的去宣傳學校,因為我真是學到了在國內學不到的東西,國內大家拼的是技術,而在國外,追捧的背後的創造性思維和概念。所謂藝術是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就是那麼來的。
說實話,中央聖馬丁追求的就是「格格不入」的叛逆,但是你絕對不是胡來不和邏輯的反叛,這也印證了聖馬丁已故著名導師Louise Wilson的一句名言:「我們應當了解歷史,然後摧毀它。」
從入學開始,女裝專業都沒有專業課,「項目」是最主要的課程形式。不過有一個例外:一門「文化研究」課程。一學年有10個不同課題,由博士生導師授課,帶領學生質疑藝術上已經存在的問題。正是在這門課上,通過論文與小組討論,讓我們學會了如何獨立去批判性地研究與思考。這是成為一個獨立設計師的第一步,還有很多步,我要自己來。」
下面我說說具體的體驗:
第一,申請難,早就知道英國轉校難申請了,逼格不是一般的高。如果你是高中升本科,要讀預科,如果你是跨專業申請,要讀預科。如果你申建築,而本專業不是學建築的,抱歉那連申請資格都沒有,就是那麼有逼格,就是那麼牛x...不服不行。這也就意味著英國對專業性要求很高,同學們要做好洗禮靈魂的準備啊。
第二,課業難。是實在的就算同一個班級,大家的水平也是殘次不齊的,但是老師一點不吝你那個,留作業的水平可謂是高處不勝寒。在別的同學在陽光下撒歡的時候,我卻只能守著設計稿日日夜夜。不過那裡的老師追求實踐性,為了開拓你的idea,會帶著學生去小鄉村或者有特色的小店尋找靈感的。
第三,壓力山大。按理說英國算是個紳士著名的國家了吧。老師損人的功力可不是一般的強,婉轉而有力,直擊靈魂啊,心裡承受能力弱的同學要做好準備了喲。在第二條中我說過了,學生的水平是參差不起的,所以也就面臨著一個問題,如果你的水平不過硬,自己就會自卑的,這種壓力是無形當中的,是在空氣中都可以窒息的。
第四,並非努力就沒有回報。你要珍惜每一次作業展的機會,你要認真對待畢業設計,因為那可能是改變你人生的作品集。很多同學都可以得到大到 Chanel,小到zara的實習機會。這座城市吸引著你,讓你不舍離開。要知道每年倫敦時裝周可謂聖馬丁人的主場,目前,時裝周超過一半的設計師都畢業於聖馬丁。可想而知這個學校培養中多少人才。
對這個學校完全是又愛又恨
以上是我的一些體驗,可能還不夠完善,但打那麼多字,也對得起大家了哈哈
有問題的同學可以私信我。


可以看看可能是的CSM史上首位空降CSM時裝設計類專業直接入讀大二的學生的分享

出國前:迷茫與曲折

Xinyi 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大二

與許多藝術生一樣,我曾經也是龐大的藝考大軍的一員,參加過國內的美術高考,因為種種際會最終我在上海參加培訓並考入了東華?學。當時的我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專業,十六七歲的年紀對於專業與未來的迷茫,相信許多同學都感同身受,但名校情結是?那時就有的。東華大學的服裝設計在國內屬於頂尖, 很自然去了東華那就要讀最好的專業——服裝設計。通過了東華服設要求的額外考試後,我的服裝設計求學之路就正式開始了。

我這樣的女孩?大部分的家?應該都不喜歡,不安分不穩定,?我母親的話說:總是給她「驚喜」。在東華讀了一個學期之後,我開始覺得國內大學的氛圍並不適合我,通過和?母的溝通,我決定先休學一年,同時開始準備申請國外的服裝學院。在這裡我必須要提到的是,這個時候的我對於服裝設計開始有了一定的認識,雖然說不一定確定知道之後要做什麼事情,但是最起碼知道我現在在做的是一項什麼專業。而?母對我的理解和支持在之後的時光?我也更加覺得感動與感謝。

從準備作品集到義大利求學

Fashion Illustration, Xinyi

決定出國後,我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準備作品集,那時的藝術類留學培訓機構還不多,也不成熟,但我?今沒有後悔過我當時選擇和帕特的老師輔導我的作品集。

那時其實很多?人對於作品集的概念根本不成熟,真正上過國外頂級藝術學校的老師是很少的,很幸運當時遇?的老師真實地和我們分享國外的設計理念,國外的教學方式以及她自?的留學生活與態度。這一年的作品集準備不僅讓我收穫了offer,更收穫了能夠獨立進行設計的能力,這一點讓我至今都受益匪淺。

Xinyi在Istituto Marangoni畢業典禮

順利拿到offer後,我進入義大利馬蘭歐尼設計學院開始學習服裝設計。因為出國前在學習作品集創作時,就對國外的教學方法有了非常系統的了解,我還記得第一次給老師看作業的時候,?師激動地抓著我的手說:「看到現在,終於有一個人知道什麼是research book了!」從此這個老師對我的印象極好,我是個不願意讓別人失望的人,老師對我越有期待,我就會對自己越高要求,所以在米蘭的三年?里,每一個project我都會認真去對待和完成,自然最後的結果也都很好,最終也被選上畢業秀。

從米蘭到倫敦:CSM的機遇與挑戰

Fashion Illustration, Xinyi

時間在忙碌的學習和無數的project中過得飛快,我也到了畢業選擇的那天。是工作?還是繼續學習?類似的問題擺在了每一個人面前。我的選擇是:繼續學習。因為在歐洲?生活了三年,簽證很方便,而我又酷愛旅?,幾乎玩遍了整個南歐西歐和北歐國,既然要繼續學習,那就去一個沒有生活過又很想去的地?吧。於是,當時我就堅定了要去英國讀書的想法。

英國最好的服裝學院自然就是聖馬丁了。聖馬丁的本科課程在全世界服裝學院的排名中向來高居第一,我在聖馬丁的朋友們都告訴我聖馬丁的本科課程非常非常值得上。當時正巧有個機會 可以直接申請聖馬丁服裝設計的大二課程,我很猶豫,畢竟我已經上了三年服裝本科,再讀一個本科合適么?經過與各位老師,朋友以及父母的商量,最後我還是決定申請並拿到了直接從?二入學的時尚設計與市場營銷的offer。

Fashion Sketchbook, Xinyi

來了聖馬丁後和老師同學們?交流,我才發現大概我是史上第一個直接從?二入學CSM服裝設計的學生,這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後來一回想,可能是我當時提交的作品集的兩個系列的concept都很strong的緣故吧。

Xinyi @CSM Studio

在中央聖馬丁學設計是怎樣一種體驗?

"老師心中的作業量標準,其實是由做了最多作業的人決定的..."

@ CSM Sudio

在聖馬丁的校園?里,你是看不見一個閑人的。每個人走路都很快,因為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做。即使看到有一堆人坐著聊天,?近一聽,一定是在聊project。studio里看到的?幾乎都戴著耳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做東西。我自己的感受就是,無論在圖書館還是工作室,只要我戴上耳機,這個世界就好像與我無關了,我的眼?里只有自己眼前在做的project。

@ CSM Studio

在聖?丁學習,每個人的心態都不同,有些人的壓?來?於同學,有些人的的壓?來自於?身。聖?丁的所有時尚類本科專業加起來,一個年級差不多一百四十?左右,而全世界每年有無數人在競爭這一百四十個名額,能夠成功進入CSM的同學都十分有才華和能?,與他們當同學有趣而又壓力山大。

平均幾周一個project,老師從來都不會要求最後考試的時候要交出多少作業,老師心中的作業量標準,其實是由做了最多作業的人決定的,所以大家都會拚命做作業,拚命想,拚命創作,讓自己不會成為作業做得少的人,當然同時還要保證高質量。

在CSM磨礪,辛苦又痛快!

Stephen Jone 講座 @CSM

聖馬丁應該是整個UAL大學系統六個學院?最大的校區,設備非常完善,尤其是圖書館。聖馬丁校區有最嚴格的門禁,只有UAL的學生可以進?,可能也是因為校內資源價值極高的原因。圖書館是?家平時待的最多的地方,藝術類的藏書很豐富,應該是所有學藝術的學生的天堂,很多已經從聖?丁畢業甚至都有了自?品牌有些名氣的設計師,都會回到聖馬丁的圖書館做research,因為聖馬丁的圖書館是對UAL的學?終身開放的。

Lanvin前創意總監"小胖"Alber Elbaz @CSM

每個星期的課不多, 大部分的時間是?己調研。但是學校會安排很多的workshop並發送郵件給每?個學?,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時間安排選擇參加哪些workshop。對我而言,有課就盡量去上,萬一不小心發現了新的喜歡的東西呢。

聖馬丁的資源非常非常非常好,有很多名?校友,並且和很多大牌公司與頂級設計師有很好的關係,經常會請到他們來學校為學生做演講,講座。

Dior Project, Xinyi"s team

入學後我參加了LVMH集團找到CSM學生參與的ZERO WASTE項目,我們組分到的是Dior,我們選的客戶是Japanese rapper boy,3套look可以變形成12個look。在team project的六周中,雖然也有艱難的階段,但最後的結果讓我們每個組員都異常興奮,我們的項目被Dior邀請去巴黎的Dior工作室,向Dior的設計師展示我們的作品!

倫敦,倫敦?倫敦!

「看不完的展覽,參加不完的活動,隨時get inspired「

穿過隧道,就是CSM

愛倫敦,因為倫敦是即使一個?呆著也不會無聊的城市。

@ Tate Modern

在倫敦有看不完的展覽,參加不完的活動!從古代的經典傑作到當代的前衛藝術,隨時隨刻接觸,隨時隨地get inspired。

杜尚 Fountain @ Tate Modern

以前看展愛拉著閨密一起去,現在我更愛獨自觀展。因為一個?看展可以不受旁?的約束,可以慢慢看,一邊畫sketch一邊思考。

極具啟發性的CSM未來面料碩士畢業展


最愛倫敦的?點是,這裡有無數有趣的人。連隨便進一家餐廳,和女服務??聊,發現她就是倫敦著名戲劇學校的學生。這裡的?都有各種各樣的經歷,和他們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態度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有了如此充實的學習生活,在國外一個人過情人節也不孤單~

給自己買了書和畫作禮物~

說到倫敦的生活,雖然英國人自己的食物常被黑,但倫敦仍然是吃貨福地,可以嘗到各種各樣的美食,不過一旦開始趕project,基本就沒有時間出去吃一頓fine dining大餐或者自己開伙做飯了。倫敦也有各種各樣的娛樂休閑方式,讓你在趕完一個project後可以小小的放鬆。如果你熱愛旅遊,來歐洲留學也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畢竟簽證都比較方便。

蒙克的「尖叫」 @ 挪威

回顧一路走來,高中時的我並沒有明確的愛好和人生方向,我想,大部分?在那個時候都是這樣的狀態吧,從?就樹立了明確目標的人極少,如果在你稍微目標明確些的時候就能得到很好的指引是一件極幸運的事情,所以到現在,我都很慶幸自己在準備申請出國讀fashion的時候有好的老師給我這樣受益終生的指引。

其實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拓展視野和發現自我的過程,在這些年的學習中,我漸漸地發現了我對時尚的熱愛,這是件讓人覺得特別開心的事情,就像拼圖一樣,一?片地拼出了一個更好的?己。

我想,所有在聖馬丁哭過的人,最終都會笑著凱旋歸來。在倫敦suffer過的人,最終都還會懷念它難以拒絕的魅力罷。

ENDING

如果你還有關於聖馬丁和藝術留學的一百個問題?Xinyi已成為海外名校SPY小分隊的核心成員,她將為大家帶來生動的藝術留學海外實況直播,直擊倫敦CSM學院現場,分享關於CSM的一切情報,滿足你的百萬分好奇心!

「藝探究竟」藝術留學海外直播
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專場
2017年3月3日周五晚 中國時間19:00整
絕對免費 歡迎互動!

現在就掃碼添加藝術留學菌partartedu

勾搭TA帶你提前入群看直播!

如需諮詢任何藝術留學相關問題
請添加微信partartedu
藝術留學菌將真誠回復你的疑問!


題主你好,我本人不是聖馬丁畢業,我邀請了PSONE Fshion部門的紡織專業作品集輔導老師總結了一些她本科時一些讀書的經歷,今天PO出來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主要從課程方面的體會說起!

歡迎關乎我最新搭建的知乎專欄:去DreamSchool學藝術 - 知乎專欄

首先呢,學習紡織的過程不會很單調,有多種多樣的模式去教學,譬如運用媒體還有技術課程,多種形式360度環繞式教學不會讓織布成為一件很機械無聊的事。大學第一年全面的學習print、knit還有weave,就是讓你明白每個領域都是做什麼的、怎麼去設計製作,通過逐漸的學習,當你覺得啊..原來印花設計才是我的本命,或者當你意識到我天生就是個編織小達人的時候,到了大二的開學就可以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更加深入的學習啦。

課程的目的是為了把學生的創造力和潛力最大化,通過學生自己的強大的獨立性和設計理念。在CSM學習不僅僅只是學習專業的設計知識,而是建立起自己獨特的創造認知,獲取各個領域的審美知識譬如歷史上的、文化方面的還有技術層面的,最重要的是從自身的實際經驗中獲取多方面、多角度的審美。

在未來從事的行業中,textile design的知識會滲透到各個時尚領域裡,從時尚設計、時尚買手、造型師到去預測未來的時尚趨勢,不管是在劇場或是在新聞記者行業。或是在未來的研究生專業,會接觸到更複雜更全面的專業內容和專業技能。

從課時分配來講,textile design一共是三年,90個星期的課程,平均下來,每年是30個星期。每一年要學習120個credits,三年是360個學分啦。

Course outline在介紹課程前專業叫我捎給大家一句話,意思是不要以為到了大二可以選課大一的時候就偏科哦,一定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Stage One

大一就是全面的學習了解textile design三大領域,Y1是過渡階段從了解然後到自己構想自己的projects並去做research,構圖、顏色的搭配,一個學期做幾個小作業啊什麼的。大一是打基礎的一年。

Stage Two

到了Y2就不僅僅是做面料設計啦,要開始構思設計屬於自己的作品上啦,把大一那一年學習到的理論和紡織技術融入自己的理念。Y2的一開始還要好好地考慮去選擇到底是選擇textile design的pathway,因為每一個領域都有更多更專業的知識。 以後的作品不僅僅只局限於織布還要用在成衣、飾品等。通過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的製作經驗還有自己想發展的方面。

大二還會有更多實踐課程,譬如要去調研市場,更好的了解市場並用專業知識去進行獨立的判斷。

Stage three

等到了大三充分的了解了自己擅長做些什麼,哪裡還需要努力然後就可以設計自己的畢業作品啦,用自己設計的面料要做一系列的作品。Staff在這期間會在學術性和技術方面幫助和輔導你,譬如在寫論文和紡織方面。

Cultural Studies

學習理論知識也占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加強交流,做research、建立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寫作能力起到重要的角色。學科涵蓋了文化、創意過程,通過學習藝術史和藝術理論,還有包括各個方面的文化知識。在大一和大二時有關於城市和創意文化的lecture和seminars,挖掘文化的內容和選擇一系列的選修課,選修課大致包括時尚,後殖民主義,視覺文化,兩性文化。

在大三要進行論文研究,學校會按照你所想研究的方面和專題給你安排一位幫助你的導師。這個只是佔20或者40個學分。論文的內容就是你探索視覺、面料材料和空間文化。當然還有其他的方面去進行研究,藝術、設計、科技技術、面料文化,多元文化主義,身份政治,性別,消費主義,倫理,可持續發展和媒體研究。是不是覺得這些名詞和織布沒有什麼關聯?但也是這個專業的獨特點,通過你的作品去表達你對某個事件對某種事物的看法,作品已經不僅僅是感官上的感受而是你想通過作品想表達自己的內心,有些人用文字表達情緒,但用面料去表達自我認知,想一想就覺得很酷吧!

學校的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PD)可以幫助學生準備就業和職業發展,這個專業的核心也是幫助學生有可轉用的技能,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在未來的職業和實踐創作。這個PPD是從始至終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幫助學生如何更好地學習和複習、安排和籌備設計作品。在這個專業學生會學習到很多關於面料製作的技能,這種技能不僅在生活的其他領域中價值滿滿,等畢業後找工作時,在學校學到的技能也能夠把自身的身價提高很多。也就是能理直氣壯地...要高額工資啦。

關於作品集和面試的不成熟的小建議:

作品集就是要散發出你有無限的創造力,不管是為了進入學院學習還是以後在工作中。導師更希望看到屬於你自己創造的東西,靈感可以來自自我的經歷,總之你要給導師一種思想境界深不可測的那麼一種感覺,讓他們看不透你並且覺得你這個人和作品耐人尋味、挺好玩的就可以了。是不是覺得說的挺玄乎的?其實在日常做research中,視覺研究和實驗比去單純的完成一個設計方案,你可以用多種展現形式,多種維度表現形式、結合著不同的材料去展現。重要的是不管用什麼方式去展現,作品是一種反映你獨特的思想和個人對特定事物的看法。

不管是作品集或是當你在面對面試官面試時,他們更在意的是你這個人,你的興趣點,你的創造力、對事物的積極性在對你想要學習的領域。他們想知道你喜歡什麼設計師和藝術家,對於他們設計作品的理解還有在這個領域裡你更有興趣想獲得哪方面更多的東西。

如果很擔心自己的能力還不夠達到錄取的標準也不用擔心,學校還專門設立了Textiles Portfolio預科專業,如果你想讀本科或者本科已經畢業零基礎想申請面料專業的研究生,那麼一年的預科也是不錯的選擇,給學生一年的過渡期。基本上畢業後有85%的學生成功的拿到UAL或是其他高校的offer,申請預科相對比本科要容易一些,也是要交個人作品集的,10到20張。

寫在最後!! 聖馬丁官網上有這樣一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

聖馬丁是這樣說的:「我們正在尋找活潑的,精力充沛的,富有創造的,勤奮的,認為面料、顏色、圖案和紋路有一種特別魅力的人。」

那麼你是這樣的人嗎?!或者說你想成為這樣的人嗎!!

大家加油!!!

分割線————————————————————————————————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去DreamSchool 讀藝術 - 知乎專欄

咱們一起倆聊去Dram School的那些事兒!還有準備作品集的123

如有問題的同學,可以再問題下進行評論留言,也可私信戳!


累死。
被折磨死。
壓力大死。
隨即犯賤痛苦中快樂 不至於死。


此時此刻我超過72小時沒睡覺啦,破了記錄,真開心,迎接deadline!


回顧一下學習經歷,好的地方無非是與產業結合緊密,機會多,地處設計前沿之類的,自己YY下基本也八九不離十。

然而留在回憶里最深刻的,其實還是壓力。

壓力來自3個方面,第一是來自導師的壓力,壓力程度與導師和專業有關。可以說越是接近fashion industry的專業,導師給予的壓力也就越大。像我們專業導師,就是可以指著我們的每一張作品說f*cking rubbish,bloody hell,you"re pathetic這類的話。要知道在以含蓄紳士而著稱的英國人嘴裡,這就是最刻薄的話了,當做得不好時,導師真的可以把你貶到地獄裡去。我周圍幾乎所有的妹子都被導師罵到過痛哭流涕,我們幾乎所有人都跟導師就設計起過衝突。也就接受不了而退學的,也有跟導師結梁子的。但是當你做得好時,導師也會傾盡所能的去讚美你,幫助你,賣了你(這裡是說推銷的意思,也就是拉人脈製造機會)

第二種是來自同學的壓力。周圍都是經過層層篩選,各有特色但同樣優秀的同學們,相互之間的熱情幫助自然都有,但是在在設計上「暗地」較勁也是不言而喻,當然這是一種激勵,但在一些腦子卡殼的節點上,也是一種壓力的來源。

面對上面兩種壓力大多數還是挺了下來,而忍下來的原因就是第三種壓力----自我壓力。能進聖馬丁的大都對自己有一個很高的期許,為了達到這個期許就不得不拚命努力,這種自我壓力是逃不掉且放不下的,無時無刻的壓力,走路,吃飯,睡覺,隨時隨地都會思考著自己的設計。自我否定常伴左右,各種掙扎與糾結,各種體會同黨們一定都深有體會,說多了都是淚。


但這些經歷,對我來說全都值得,挨過多少罵,受過多少累,我心裡還是對CSM和導師心存感激,這段經歷絕對是人生中的turning point,在這之後人會變成一個全新的自己。

抱歉最後有點雞湯,就拿導師初見我時說過的話來結束全文吧


You find the best coat for yourself from thousands. you go back home, put it on and look at "the coat" from mirror. And suddenly you start to doubt, "whether it fits me or not? is it worth my buying?" Someday, you meet someone and he says "wow nice coat! Good for you". After that The more people you meet, the more words like that you hear. And finally you become proud of "the coat", you go everywhere with it, you can"t live without it. But remember, it is you who wear "the coat", but not "the coat" which covers you.


一言難盡。當時申到聖馬丁服設研究生時,我感覺像打贏一場仗。但是真的踏進校門以後,才發現另一場戰爭才剛剛開始。

聖馬丁課業壓力是出了名的大,尤其是服裝類專業,不花120%的精力去學習,那幾年是撐不下來的。而且聖馬丁的淘汰率相當高,基本上同一年進去,最後一年有三分之一的人就消失了……這麼說是不是容易產生歧義?大家注意這不是恐怖故事……

就我的經歷來講,基本是9點學校開門就去studio里做作品,到晚上9點關門的時候才走。 然後因為大半夜的才吃得上飯,所以肥肉在那個時候長出來不少,想到就心酸!

教學方面的話,好多人都會用「天馬行空」形容聖馬丁,這個我有點不同意見。隨著學習的深入,你會發現學校的風格其實是很切合實際的,和市場接軌的程度非常高,至少我自己是這麼感覺。所以也建議大家不要完全相信label,好多事情一定要自己體驗過才有發言權的。

每個學期老師都會布置不同的項目讓學生參加,其中包括與很多資深設計師、業內大公司的合作項目,這個很有助於實踐能力的提升。

說到合作,聖馬丁的校內資源是相當廣泛的,我們當時參與了很多和外企的合作項目製作。學校還會和一些大型奢侈品牌合作舉辦設計比賽,拿到獎的話對以後找工作還是很有幫助的。

每年有三個假期,學服裝的學生都把假期時間看得特別寶貴,因為可以實習。實習機會可以在學校的網站上找,但是一般沒有工資可拿(企業會支付一些車馬費或餐飲補貼)。基本上每個人都在拚命地尋找實習機會,然後儘力在實際工作環境里鍛煉自己、積累經驗。英國本身是一個服裝時尚產業相對成熟的國度,擁有多樣的實習經歷無論日後選擇哪種道路都是一個超級厲害的加分項。另外就是打工,做這個並不是為了賺每個小時6-8英鎊的工資,是要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和社會經驗,從中學到的要比工資值錢多了。


學生的show ↓↓

中國同胞不少,難免出現「扎堆」的情況。想多和外國朋友接觸的話,就得靠你push自己啦。多接觸些沒壞處的。

想吐槽下吃的。英國的食物真的一般,還特別容易長胖……像聖馬丁提供的早餐就是最常見的英式早餐,中午飯菜基本上什麼都有,價格非常便宜,不過要預警一下,味道不敢恭維額。好在倫敦這幾年出了不少格調特別小資的餐廳,其中一些還是很不錯的,建議大家有機會去探索一下。

最後想說下倫敦時裝周。這個平台簡直太牛了,聖馬丁的學生有機會拿到邀請函,還有的同學去應聘參展設計師的後台助手,提前熟悉包括秀場環境、模特表現、T台效果等在內的一系列流程。當然,要是運氣好的話還有可能成功圍觀……看秀又走秀的韜韜(前年Versus場)……

出國留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去英國,尤其的尤其是去中央聖馬丁。雖然被聖馬丁虐得不輕,但每每回想起來,還是會想念那個拚命奔跑的曾經。


累,但是挺開心


累......


哇,都是大神哎~
刨個坑,12月份拿到Offer後再慢慢看。


推薦閱讀:

大學生想練字應該怎麼做?
在大學裡面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自習,一個人聽歌,一個人走路……如果就這樣過去了,值不值?
一些中國大陸青年人在公共場合的提問顯得質量不高,原因有哪些?
大學嚴重作弊直接開除的處罰是「惡法」嗎?
為什麼感覺上了大學靜下心讀書成為一種奢侈?

TAG:大學 | 大學教育 | 藝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