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為何頻繁遷都?

史記中記載了商朝遷都次數相當頻繁的現象。
《史記·殷本紀》記載「成湯,自契至湯八遷」。而湯征桀以後「乃五遷,無定處」。殷凡三十一世,六百餘年,有史記載遷都十三次,這是為什麼?
目前一些學說:

  1. 「王位紛爭」說:用來解釋一開始的八次遷是否合適?自契至湯十四代,每次王位更替都是父死子繼,為什麼會發生激烈的王位鬥爭,而且為什麼奪取王位之後就要遷都呢?
  2. 「躲避水災」說:以前的人遇到河流改道無法預測,也無法改變,只能在洪水發生後遷都,以避水災。
  3. 「鬼神說」:國君通過占卜覺得在現在這個國都不太受鬼神庇佑,所以就遷都。

= =+

就這麼給你說吧,這問題不要說在知乎,就是整個搞三代考古那一大波考古學家,也不論國內國外有一個算一個,都回答不了。

為什麼?你問為何遷這麼頻繁?可是我們不知道這些所謂的商都都在哪兒,是什麼特徵,出現和廢棄的現象是什麼。

要討論為什麼頻繁遷,首先要有,不僅僅要文獻里語焉不詳的幾個地名,還需要實實在在的與古代文獻能夠對照的實物。現在古代文獻裡面涉及的所謂前幾後幾的商都,有幾個能和已發現的遺址相對應的?除了殷墟,一個亳都都爭了那麼多年,更不要說其他那些了。

即便我們運氣好,終有一天每一個文獻上提到的商都都能明確的與考古資料相對應,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仍然需要腳踏實地的回到殷墟或者鄭州商城這樣的考古材料上,去考察一些更為實際的事情。比如古代文獻和考古資料在這個非常具體的問題上的各自的價值和局限性在哪,這些資料怎樣相互比照,遺址本身是什麼面貌,年代分期怎麼回事,出現廢棄的現象都有哪些,有沒有大型夯土基址,有沒有城牆,祭祀區呢,工匠區呢,出土的陶器玉器銅器動物骨骼和人骨呢,器物什麼風格,類型學上怎麼解釋,製作加工方法呢,銅器是來料加工呢還是就地生產一條龍呢,動物都有哪些,你說游牧,不是在騙我吧,拿什麼游,又牧了些什麼,牛羊比例有多少,有馬么,馴化了嗎,有糧食種子嗎,有農具嗎,有豬嗎,植物孢粉顯示根本就是森林環境呢,你說洪水,證據呢,然後你解釋這些材料的理論呢,啥是聚落考古,什麼是生態因素分析,資源貿易網路怎麼解釋。

什麼都不清楚怎麼回答為什麼遷都頻繁這樣複雜的問題。這不是說照著古代文獻找個現代地名就可以完事大吉展開想像的事。

看看柴爾德討論城市,張光直討論城邑費了多大的勁,說那麼多還不一定對,但是至少他們是很謙恭負責任的立足於國內外已有的材料在提出觀點或者假設。張先生關於逐礦料和遷移的假設是與他的一整套關於早期中國王權興起和城市出現的解釋遙相呼應的,同時也沒有脫離在這一假設提出的那個年代裡,對青銅器在早期文明發展過程中關鍵作用的普遍認識。

所以雖然邀我回答,但是我回答不了,我的建議是把大家給你提供的那些假設都擺到桌面上,不要那麼著急的去找一個定論,而是去研究每種解釋背後所依據的證據,推論過程和使用的理論。要相信自己的懷疑和判斷能力,有些東西完全不需要多麼花哨的專業知識,單從論證的邏輯和論據的選擇上就能夠判斷它靠譜不靠譜。

最後,奉上劉莉和陳星燦老師的書,涉及到對資源與貿易網路問題的更進一步的闡述與論證。尤其是礦冶資源分布與聚落分布的問題。實際上,關於三代考古乃至新石器時代的很多方面,已經有不少研究成果以不那麼艱深的方式呈現在普通大眾面前,我們要做的就是多讀多思考,這話拿來與君共勉吧。

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


謝李颺邀請。不知道你注意沒注意到原始農業這個角度?上古時期,人無定居和種植業不發達有很大關係,依靠漁獵補充,所以部落總是遷移的,有的就像候鳥一樣,也就是說,這種固定過程是經歷了漫長的演進的。其後,人們發現地力有限,豐產之後不能為繼,需要休養,所以就再遷移到一個地方,繼續耕種,過幾年再遷移。這樣的過程往往發生在地廣人稀的地方,在美國開發西部和歐洲人開發非洲時,都採取過這種辦法,到處是廢棄的村莊和土地。因為採取這種辦法成本低,效率高。所以一般也不會廢力研究如何提高地的肥力。所以,我認為夏商應該是頻繁遷移的,而且所謂首都恐怕也就是神殿所在而已。而到了盤庚之後不再遷移,應該是隨著人口的增加,開發的極限,農業技術的提高,顯然遷移的成本高於留下來時,人們才選擇定居。這也是史記中有所反映的內容,仔細讀會發現,史記用詞很講究,村野城市,不是亂用的。


張光直在《青銅時代》中推斷,殷商逐礦源而遷:因為當時的青銅器就代表統治力。


直接搬磚自《中國斷代史系列-中華遠古史》

以上是先商時期頻繁遷都的原因。


竟然有人說商朝人是游牧人?夏朝人商人都是農耕民族。這裡有乾貨


這個問題正如匿名答主所說的那樣,在目前的條件是無法給出一個切實的答案的,大家所給出的都是理論上的推論。當前的理論每個都有其不足之處。比如張光直的逐礦而居,無法解釋商人早期遷都的時候,商人並不是最強大的勢力,第一,是否對青銅資源有強大的需求,其二,是否能保守住礦源地。而從目前的考古資料看,商代前期的青銅器並不發達。而且也解釋不了為什麼商代晚期不遷居到銅礦更多的江西或者湖北去。(我知道江西有吳城湖北有盤龍城,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就此打住)
下面就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想了解商代遷都問題可以往後看,隨後的周秦也有遷都,尤其是秦人尤為明顯,那麼他們為什麼遷都,其實挺簡單的,擴張的需要。
秦朝建立集權社會之前,中國一直是宗族社會,不管是商王也好,周王也好,首先都是本宗族的首領,其次才是廣域上的王。每次對外擴張的時候,核心的力量就是自己的本宗本族,這一時期的擴張,是以血緣擴張為主,即整個部族的武裝遷徙,核心部族必然要衝鋒在前,核心部族都遷徙了,那麼所謂的都也就跟著遷徙了。
下面的內容和大都無城有關,不要覺得商湯滅夏後,夏勢力就不存在了,這個和武王伐紂一個道理,武王伐紂之後,一直到昭穆王時期,才基本蕩平了商勢力。對於商人來說,大抵在盤庚時期,才蕩平了周邊的反對勢力,商人才能穩定下來,所以商早中期都城都有城牆,而晚期的殷墟沒有,就是因為早中期一直存在敵對勢力,必須設防,而到了殷墟時期,已經大體抵定了。沒有威脅存在了,所以不遷都,不設防了。二里頭也是同理,較早的新砦期也有很多城址,到二里頭時期就成最大勢力了,就不設城了。
說起來話就太長了,暫時就提這麼幾句吧。
PS說商是游牧民族的都是民科,這句話我是認真的


定都一地時間長了,房價畸高,於是就遷都了嘛。


絕對不是游牧,他們是遊動攤販。
所謂行商坐賈,所以大家都管他們叫商人。若是固定攤販就是賈人了←_←。


首先,商朝建立之前
《詩經,商頌,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解釋一下,就是說商族祖先契他媽在河邊吃了個燕子蛋就生了契
說明商族發源於只知其母的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經歷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才演變成一個階級國家的形態,這期間商族頻繁遷移部落中心是有原因的

首先
中國剛從原始公社時期走出來,文明剛剛起步,人類駕馭自然的能力極其有限,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弱,剛剛安定下來的農耕經濟區很容易被自然災害摧毀
其次
新石器時代的農業多採用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對荒地的荊棘進行砍燒,使燃灰作為天然肥料進行簡單翻耕,並不懂得土地深耕的意義,這樣當土地表層的肥力消耗殆盡,糧食產量下降,原本的部落中心就要進行遷移

史書中也記載了商族領袖因遷都而占卜和聚眾商議的事件,這也是正常的,部落聯盟時代是軍事民主制的時期,部族首領所謂聚眾,指的是廣泛徵集各個氏族的意見,反應了首領權利尚未完全集中的情況,占卜是原始氏族和早期國家執行大事件前必須要走的流程

因此這樣的遷移廣泛存在於氏族公社時期,商族一支絕不是特例

商朝建立是公元前1600年左右
此時商朝的農業文明較原始部落時期已經有明顯的進步,社會出現了貴族,平民與奴隸的階級分化,但從商湯到盤庚仍經歷了五次遷都,歷史學界普遍認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水患
商朝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都在黃河下游地區,也就是今河南境內,此時由於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雖然農作物的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黃河的水患頻發,商都遷移有避水患的原因

第二,王權世襲爭奪
眾所周知,殷商建立初期,王位的繼承模式是以兄終弟及為主,父死子繼為輔,這種模式以傳弟子的情況居多,而回傳兄子的情況少,這樣的模式很容易引起王位的爭奪,商前期的王位爭奪導致的弒君現象很多,遷都也有受到王位爭奪影響的因素

第三,去奢從簡,扭轉頹勢
商朝前期經歷了三次衰敗四次復興,這是王朝的破壞性因素和建設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破壞性因素即是商貴族的腐化奢靡,加大了奴隸主與平民,奴隸的社會矛盾,統治者內部爭權鬥爭削弱了商朝對外服部族的控制,建設性因素即是奴隸主貴族與平民的聯合力量,遷都是為了去奢從簡,扭轉頹勢,轉移統治中心,加強對國家整體的控制的因素


初民最初由部落演變為封建、郡縣等制度。可知國家政權由分治而集於中央,而王都逐由流動而趨於固定。
自秦漢統一中國以來,首都以安定不遷為原則。如漢隋唐居長安,元明清居北京。而國都一遷再遷者,實出於政治環境之變動。如漢獻帝初遷長安又遷許昌等。


商人的歷史記載中,確實是不常厥邑,頻繁遷都。以商湯為基點,則有前八後五之稱。商人的遷移範圍其實早已超過一般史學家之理解,反應了中國歷史文化的複雜性。

太史公曾說,「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故禹興於西羌,湯起於亳,周之王也以豐鎬伐殷,秦之 帝用雍州興,漢之興自蜀漢。」夏商周均來源於西北。而且至今東部未曾有過先商的考古發現,而《穆天子傳》則記載河西走廊上有殷人,穆王在此地分封了殷人後裔,是商湯興於西北的明證。而商人的遷徙實際是最有傳奇色彩的,他們的文化也囊括了東亞大陸的所有元素。而最真實的商人遷移路線是河套--阿拉善-河西走廊--阿拉善-山西--河南,這終將會被歷史證明。


要知道商朝是沒有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基本延續的是兄死弟承的規律,王權歸屬也會變得非常混亂,所以商朝那些大王就想到了帶上自己的親信遷都來防止手下的王儲們作亂的情況發生,至於遷都麻煩?擺脫商朝是奴隸制國家,封建國家的皇帝或許還需要考慮不要徵用大量民力這種施仁政防止百姓作亂的手段,奴隸制國家根本不需要考慮這個,奴隸是沒資格造反的


可能當時農業技術不發達,還處在游農階段,土地肥力下降後換地方繼續耕作


遷都是為了重新分配貴族的土地份額,進而對貴族加以控制。我認為。


這問題太超前了!目前搞三代的大牛們連「都」還沒搞定,遷不遷什麼的再議吧。


可能就是類似游牧的意思吧,哪兒有吃的往哪兒奔,哪兒安全往哪兒走而已,說是國家,其實就一村兒吧,


殷商時期的社會結構和生產模式,不應以周代以後的分封和農業定居模式來看。殷商時期還處於半游牧狀態,向農業定居過渡,沒有固定疆界,國與國之間存在很多空地,所以遷徙是非常正常的。半游牧狀態下,武力威脅、生態變化、內部鬥爭或為彈壓新征服地區都有可能促成遷徙。


記得顧頡剛在中國疆域史中提出過假設,殷商是古中國從游牧走向定居的時期。殷商早期頻繁遷都,直到盤庚遷殷後再沒有類似記載,這可能就是逐漸走向農耕定居的過程


回答關於國都常有洪水到底是不是臉黑的腦洞。作為國都需要養活相對較多不從事生產的人口,考慮當時不太高的運輸能力,河流可以非常便捷的滿足用水需要,可以穩定提供一定的食物來源包括魚類以及飲水的動物,殷商時期有可考的穀物馴化證據,河流可以滿足灌溉的需要。選條大河附近建造城市更容易滿足這些條件,大河泛濫的造成的危險自然更大咯。當時建築材料需要大量使用木頭,樹砍多了也許也有影響。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回答殷商是不是頻繁遷都,然後才能回答為什麼。題主引用史記的記載,我覺得很難說明殷商就曾經頻繁遷都這個事實。目前發現的可能是殷商都城的,除了早期的鄭州商城外,還有晚期的殷墟和新近提出的垣北商城。兩處都城在年代上並不能形成銜接,但是我們又未能找到中期的都城。因此這個問題還值得研究。本人覺得遷都是有的,湯以前,本身比較弱小,可能會四處遷移。滅夏之後,可能在控制區域內設立主輔都城制度,定時在多個都城間輪換。和後世的四時錼缽制度類似。


商人屢遷的問題我已找到答案:主要是天象日食,已確定的有1??B1678湯遷亳即二里頭入二期,2??B1518太戊遷鄭州商城,3??B1345南庚遷奄,4??B1300盤庚遷北蒙(洹北)5??B1143武乙遷河北,6??B1131武乙遷沫,7??B1082帝辛遷朝歌,已據此重新確定商王年表;其次王位爭奪,水患末也。


武則天時代在長安和洛陽之間半年遷移一次的,游牧時代只有做,正常吧。金代還經常遷徙


推薦閱讀:

岳飞当时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即能收回故土、实现自己的抱负,也避免杀身之祸?
為什麼明太祖朱元璋長期以來得不到公正評價?
為什麼像孫臏 虞卿這些很牛逼的人物,卻沒有留下本名?
為什麼潘金蓮對武大郎不滿意還要嫁給他?以致後來通姦殺夫?
為什麼資治通鑒的記載起始於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TAG:歷史 | 史記書籍 | 歷史學 | 商朝 | 夏商周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