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觀眾如何區分演員們在影視作品中使用的是方法派表演還是體驗派表演還是表現派表演?
理論上的區別有所耳聞,但一直不知道如何在觀影時區分演員使用的表演流派。。
我不評論觀眾區分這個有沒有意義,既然被邀了並決定回答,那就好好回答。
首先,注重體驗的表演方法和注重表現的表演方法所呈現的結果往往會明顯不同,而同樣是注重體驗的「體驗派」和「方法派」之間,從結果上比較難分辨。
如果你覺得一個角色的行為、舉止、狀態放在生活中也很正常,或者你相信如果是演員本人在他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了劇中的情況,也會是同樣的反應,那麼就是體驗派和方法派的表演。反之就不是。一個表演,即使很有形象、有氣場、有味道、有張力、有風格……只要你覺得生活中的人恐怕不會這樣,那就不是體驗派或方法派的表演。
恐怕有人會急著跳出來質疑「怎麼能以演員本人生活中的狀態來判斷是否是體驗派?從自我出發只是體驗派的起點,最後還要成為角色呢!否則不就成了演什麼都是自己、演什麼都一樣了?」——這種質疑的錯誤在於將「從自我出發」和「成為角色」理解為角色創作中兩個分開的階段,而實際上斯坦尼所說的「成為角色」就是指「從自我出發地生活在角色的情境里」。脫離了「自我」的任何所謂「體驗」都是虛偽的,你都不是你自己了拿什麼去真實體驗?同時,一個人的性格本來就是有很多面的,生活中的人在家人和同事面前就可能是兩個樣子,演員完全可以既「永遠演自己」又「一人千面」。具體請翻閱我之前對三派表演之區別的回答——周申:表演藝術中的「體驗派」、「方法派」、「表現派」分別指的是什麼?在這個回答中我就說過,否定「始終從自我出發」,將「成為角色」理解為脫離自我,是對體驗派最普遍也最糟糕的誤解。
體驗派和方法派在影視劇中是很難分辨的,因為兩者都強調從自我出發的真實體驗,區別在於體驗派是「以自我去體驗角色的情境」而方法派是「將角色的情境替換成自己經歷過或熟悉的情境,然後從自我出發去體驗」。也就是說兩者目標一致,途徑有些差別。體驗派不允許表演者在腦中替換交流對象,這是針對舞台劇的,因為舞台劇要演很多場,對手是活人,每一場對手給你的刺激都會有變化,替換了交流對象就不能保證每一場的演出都能有真實準確的反應;但演影視劇只要有一條OK就行了,即使演員在腦中替換了交流對象,只要找的「替身」夠準確夠貼近,是很難看出區別的。另外,即使最忠實的體驗派演員,在演影視劇的時候也不可能不使用方法派的表演方法,因為拍影視的時候給你的情境往往不是連貫完整而是碎片的,同時你的交流對象可能是一盞燈或者鏡頭。
至於表演時使用「替換外部形象」的方法,其實就是模仿並給角色設計外部動作,包括設計和模仿「心象」,都是最典型的表現派的方法。
人類對於分辨同類生物行為的真假,是天生敏感的,兒童到了一定年紀就已經能區分大人是真生氣還是在「表演生氣」嚇唬自己。所以體驗派和方法派雖然途徑不同,但追求的效果都是真實,都否定「做戲使相」而要求「真實的體驗」。比如演發脾氣的戲,演員唯一正確的表演方式就是真的發脾氣;無論是誇張了還是收斂了,無論是過於簡單蒼白還是過於複雜豐富,只要不是真的體驗其中而是設計拿捏出來的,就會不同於生活中人的真實反應,對於真正的體驗派和方法派來說,都是假的、不可信的、不正確的表演。
謝邀。
上面有一些回答混淆了兩個問題。首先,演員塑造角色、進行表演的方式方法,和演的像不像自己無關。體驗派絕不意味著演什麼都像自己。
體驗派雖然強調從自我出發,但人家有下半句:從自我出發,走向角色。你沒走到角色那是你表演失敗了,演什麼都像自己是演員能力的問題,跟派別本身無關。
其實觀眾不需要太關注這個,因為欣賞表演的時候琢磨這個反而可能會跳戲。
瀉藥!
作為普通觀眾,我覺得真沒有必要非去辨識演員用了什麼表演方法。雖然我自己老這麼玩,那是因為我無聊,而且對這個有興趣。何況,即使是專業人士,也很難在影視表演中分辨出演員所用的表演方法。所以,知乎以前有關表演片段的分析,什麼湯唯在某一段落用的是什麼方法派,什麼什麼用的是體驗派,基本上可以視為胡扯。
作為一個對表演有興趣的門外漢,我覺得如果非要去辨識演員表演的技法,可以從演員的準備、現場表現和成品表現中綜合來判斷。但也有很明顯的,一目了然的,不管演員自己怎麼胡說八道。比如美國八九十年代兩大女演員梅麗爾撕特郎普和傑西卡懶格(jessica lange),她們就屬於兩種完全不同的表演方式。梅毒的路子基本上與英國的勞倫斯奧立弗的概念很接近,包括三奧影帝DDL也是這樣,他們強調化妝造型的幫助、強調外部設計,如口音肢體舉止動作上模仿接近角色、強調分析角色特點、強調由外而內,以「讓觀眾看到什麼來才能讓觀眾相信自己演的是那個人」來設計和確定自己的表演。所以,梅毒演小提琴教師時,會很強調她從專業小提琴家那抓來的一些外部形體特點,比如誇張地夾著琴說話等等;演一個義大利女人,她會強調一般義大利女人特有的民族性表情或舉止,加上口音、甚至音色變化、造型輔助來讓觀眾相信自己是那個義大利女人。她的表演需要精準而繁複的外部設計,有時甚至不惜讓觀眾覺得外在過於繁瑣細碎。而懶格則是相反的路子,她是阿德勒技術的學生,她強調研究角色的來龍去脈,期待自己塑造的是一個有過去末來的人物。她在採訪中表示演員千萬不要帶著想法進入片場舞台,一切到了現場與對手交流後再出發。她會在準備過程中接近角色,比如必要的口音訓練,包括調整一些肢體。但是她很少去喬飾自己,比如刻意做出什麼樣子來,而是從內而外地流露真實反應,所以她的角色大多情緒真實飽滿,人物也立體,但是我們總能在她的表演中發現:這是一個舉止特點和蘭格有點像的誰誰誰。這兩位都是七八九十年代美國最重要最出色的女演員,雖然路子不同,但都奉獻了非常精彩絕倫的表演與角色,一直到現在。
其實國內的演員會有以下這幾種表演思維與方式,科班畢業的一般都是所謂斯氏體系,他們會按自己學習中學到的體系要求去準確和進行表演。但由於在影視拍攝中,對象往往不確定,所以她們也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就像 @周申 在其答案中提到的那樣。其實不僅僅是情緒替換,甚至還有直接上外在表現的方式來應付一些段落的演出。
還有人藝出來的那種所謂心像說的表演路子,就是也強調體驗,但是會在研究角色後,按樣子來找一個現實生活中能找到的模子,然後照著他進去後再從自我流露。
還有老式港台的表演,像當年阮玲玉那樣的,就是純靠直覺來做反應的。
還有戲曲式的準備方式,把表情分門別類分出種種,然後按要求多少給多少。據說以前TVB訓練演員也是這樣的。
還有那種完全懈掉的表演,比如某些二人轉演員演電視劇,就是完全懈下來在鏡頭裡晃悠、耍嘴皮子,當然因為劇本和導演的關係,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呵呵,反正我自己是比較喜歡看那種把人物前因後果演出來的表演。當然,你外部設計極精細嚴謹的,我也很佩服。希望我這種完全行外的觀點和總結能夠對題主有幫助 。
卸腰
徐帆演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親 該哭沒哭 是體驗派
達康書記演戰狼里的老兵單手換彈夾 是方法派
馬龍白蘭度嘴裡塞著蒜瓣演教父在辦公室里接受眾人的友誼 是表現派
用心體會角色 都會演的很好 另外 演技也不都是在所謂的微表情上
只要看演員名單就可以清晰分辨出來了
謝邀
首先百度一下[體驗派和方法派]
①體驗派:戲劇表演藝術學派之一。代表人物有英國演員H.歐文、義大利演員薩爾維尼、蘇聯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
他提出「雙重生活」論,也認為「演員必須有百事無動於衷的本領,只是在一定的限度之內,一面勤於感受,一面像騎師駕馭烈馬似地引導和控制自己的感受,以使觀眾也有所感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繼承並發展了他們的觀點,結合俄羅斯現實主義表演傳統創立了自己的體系,自稱「體驗派」,以與法國哥格蘭為代表的「表現派」相區別。
②方法派演技(method acting),又稱「方法演技」或「方法派表演」,是一種影視戲劇表演技巧,脫胎自前蘇聯戲劇家康士坦丁史丹尼斯拉夫斯基所創立的寫實主義表演體系的演技訓練,主要通過演員外在的肢體和表情深入地挖掘出人性、人心的複雜性。它要求演員在鏡前幕後都要保持同角色一樣的精神狀態。後輾轉傳入美國,經過另一番詮釋,改稱「方法演技」。
反正我是對於理論接受無能
說人話就是一個是把自己當成角色,
一個是把角色融入自己,帶入自己的特色
(當然不是像zs演什麼角色都噘嘴那樣演成自己?)
而且一個演員應該不大可能說只是應用一種,也可能方法派,體驗派,表現派融合
既然站在一個觀眾角度,尤其是作為一個中國觀眾,稍稍吐槽一下,覺得小花生們別說派別了,能夠不過於刻意就還行(現在要求真是越來越低 )不要zs式噘嘴,雙目無神,ab式摳圖,ym式咆哮,還有zly式模板演技(差不多都是渣演技,也不知道怎麼好意思天天通稿吹)這是女兒國的zly粉絲的美圖,和摳圖傳的假裝冷酷兩眼獃滯有什麼區別
要是有人罵我我就,匿名 (好吧,我慫)
很簡單,看演員的採訪有沒有說。
什麼?
你想看作品就看出來?
不存在的。
很多演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派,野生派?
我認為,做為觀眾我不需要去分辨這些。
無論是一人千面還是千人一面,無論他是敘述式地表達,還是化身為角色本人式地表達,能帶動我的情緒,讓我有所觸動,都OK!謝邀。
我覺得很難分辨,但是現如今的演員,多少都是兩者都用,哪個好用用哪個的。你要去了俄羅斯看個30多場戲,可能才能看出來真正的體驗派是個什麼感覺。但是,抱歉,我看不出來。
謝邀。簡單來講,體驗派表演從角色出發,方法派從自身經歷替代角色出發,方法派是不走內心的。
不懂,謝邀。我只在意哪些是演技型選手,哪些是面癱殭屍型選手。
推薦閱讀:
※未來扮演孫悟空的演員要怎麼做才能超越六小齡童?
※怎樣分析和評價阮玲玉的表演風格?
※如何看待焦點訪談採訪楊天寶(angelababy)極其訪談內容?
※你在學表演的過程中有哪些有趣的解放天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