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在廣美看畢業展就像逛菜市場」這種說法?

每年五月中旬的廣美畢業展,收到各界的關注,高度的關注也讓觀展的人數劇增,導致了來看廣美畢業展的人的體驗好感下降,從而有了「在廣美看畢業展就像逛菜市場」類似的言論。不知道各位去看過廣美畢業展的看官們,有何看法?


沒人看又被說廣州是藝術沙漠。
人很多又說是菜市場。
關起門來展說學術封閉。
敞開讓大家參觀又說觀眾太雜影響觀賞效果。

美院畢業展本身就是一個藝術作品,我們之前看到了破壞作品的熊孩子和熊孩子父母、以及終身不定時發作的多動症患者,今天我們又聽到了伺候不好的大爺們的抱怨。


中國社會就是一場行為藝術,而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看一群站著說話不腰疼,永遠站在自己角度說話的人表演。

好看,真心好看。


像逛菜市場一樣逛藝術展買藝術品,天大的好事啊,還如何看待,真要到這一步不只是個比喻的話,求各位大佬給個攤位讓我去廣州混吶,爽到。


瀉藥,
我也算是見多識廣,但恰好沒去過廣美。從廣州經過很多次都沒去過。但我知道廣美好像在鬧市區。
但中國其它一些美院不在鬧市區,或原本在鬧市區被趕到郊區,所以遇到的問題沒廣美尖銳嚴重。
這是關鍵。
藝術是啥?
藝術是一種玩意。
玩意就是拿來讓人們賞玩的。
就是這麼回事。
廣美得地利之便,
老百姓想來賞玩玩意,抬腿就來,來之能看,看完就走,屌事沒有。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事是藝術的公共教育普及嘛,
壞事是管理混亂無序。
國外是沒遇到過這種情況。
國外一般是
高級狀態的藝術水平對應高級狀態的吃瓜群眾,
低級狀態的藝術水平對應低級狀態的吃瓜群眾。
中國的情況是高級狀態的藝術品遇到低級狀態的大量的吃瓜群眾。
這他媽就麻煩了。
沒有國際先進經驗可以借鑒。
怎麼管理?
怎麼管理?
我問你怎麼管理?
這幾年低素質觀眾破壞藝術作品的新聞不絕。
這是中國藝術管理技術成長的陣痛。
必須必然會有一批自學成才的藝術品展覽管理工作人才成長起來,收拾舊河山,朝天闕。
若把中國看成一個人,
這個人會從最初的種種蒙逼中清醒起來,總結經驗教訓,成為世界第一的先進的藝術展覽管理專家。


何止菜市場,簡直是A級旅遊景點


謝邀

作為已逝去青春的去年廣美畢業生,去年是我看廣美畢業展的第六個年頭。在此期間,觀展人數一直是人從眾,程度是火炏焱

高二第一次看畢業展之前覺得廣美畢業展應該是醬紫

過後發現現場人數是醬紫

這哪是在逛菜市場,直情系趕集!各種聲音不斷地在展廳的每個角落發出然後在空中交織,形成一種特「熱鬧」的氣氛。小孩的哭聲,尖叫聲,笑聲和各種導遊的大喇叭以及觀眾的說話聲,這畫面感太美。

對於真正熱愛藝術和設計的人來說這是極端的痛苦的。

所有的藝術應有的感覺全部被這種嘈雜的氛圍以及聲音、密集的人流以及渾濁的空氣毀掉了

無法讓人認認真真沉下氣來好好端詳和欣賞一件藝術品

的確,看廣美畢業展就是和逛菜市場無妨,一千多件的藝術作品擺在整個美術館以及其他分館。對於大部分只看一天的觀眾而言,她們只能走馬觀花地在各個展廳遊動一圈然後拖著快累垮的身體回到家然後認真P圖最後發在朋友圈宣告:哎,我去了廣美畢業展,好多人好累啊··

個人是超級不喜歡這種觀展氛圍的,畢竟破壞了藝術氣氛。

但細想一下,這是大眾日漸享受藝術的好徵兆。藝術世界是由藝術家、藝術作品以及藝術欣賞者組成的,如果沒有讓藝術欣賞者與藝術作品零距離的接觸,藝術作品的意義就大打折扣了。廣州還有很多的藝術展,每次藝術展人流基本也和廣美畢業展無差。往好的方面看也是挺好的~

在無法確保藝術受眾的素質的前提下,保持好自己的藝術初心不變。

在去年的廣美藝術展,最享受的時刻是在開館前,在每個空蕩蕩的展廳里走動值班的時候,你覺得藝術的靈魂離你是那麼地接近。

建議有心人爭取周二早上早早去到美術館,爭取最早進去,這種空無一人的感覺超贊。


論知乎對今年廣美的影響。


去年去了,昌崗和大學城的都去了,昌崗的研究生畢業展人不是很多,周邊有很多吃的,看得很開心。

但是大學城那邊的畢業生展我忍不了,美術館外面的廣場全是人在排隊,天氣又熱,教學樓一樓和樓梯口坐滿了人,由於排隊隊伍太長,我們只去了人流量相對比較少的雕塑館逛了一下,沒有去美術館,雕塑館裡面有個作品給我的印象很深刻。
一個小黑屋裡面四面八方都貼上了玻璃,打著一盞燈,然後一進去就聽到了很多人在說話的聲音(其實只是作者一個人的聲音),很嘈雜。


菜市場?沒錯,就是菜市場!

廣美畢業展沒有策展人,一千多個學生,還做什麼的都有,每個人都使出全力試圖告訴你自己有多牛逼,這特么不亂才怪!

對於廣美的學生而言,畢業展是展示自己的最佳時機。在美院反覆流傳著某些師兄師姐們通過畢業展一炮而紅,作品一口氣賣上幾十萬的事迹。於是每到畢業季,學生先為爭工作室空間撕破臉,再為爭一個展台大打出手,直到畢業展開幕的那一天為止,大家又和好如初,唱歌、喝酒依依不捨。畢業展,對很多學生而言是人生中第一次展覽,也可能是最後一次…


你覺得你是買菜大媽那你就是在逛菜市場。


對於畢業生來說,展位大多都是固定的,尺寸也是固定的,會感覺有局限性。
對於大部分觀展人來說,不會花長時間觀看每一個設計,走馬觀花拍過照片就走。
確實會像逛菜市場。
但我在展場也看到一個中年大叔對展場內的一套廣東粵文化產品感興趣,找到設計者,跟設計者聊了好久好久。


你家菜市場要成這樣那我天天去那買菜


美術館應該禁止低幼兒童入場,嚴重影響觀展體驗


確實像,但是美女多呀!


像菜市場也沒什麼不好吧_(_^_)_,反正我喜歡這種氣氛,只是討厭總有些人破壞人家畢業作品,遲個20天去基本上雕塑類壞得差不多了。


不尊重,不理解。


其實應該是這樣理解 觀展的人大多數來說還是理解不了所要表達的意境 但是現在的人就是有什麼事情發生很多人會去圍觀一下 參與其中的樂趣 畢竟藝術還是少數人能夠理解的 所以成為菜市場也是不足為奇 術業有專攻嘛


有的看展人只是無聊來尋樂,完全不是抱著一種觀展的態度來的,在展區吵吵鬧鬧的,還甚至動手動腳,毀壞展品,一點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這種的氛圍真的像菜市場,而不是在感受藝術。
而對於一個有小孩的家庭來說廣美畢業展卻是一個不錯的消遣的地兒,僅此而已吧。孩子這麼小就帶來看展,他們又能吸收到多少養分呢?話說廣美的畢設涉及面這麼廣,在來看展之前孩子們的爸爸媽媽有沒有了解過哪些孩子可以看而哪些不該看?那些應該看看哪些沒有必要看呢?
說實話,看展的人真的太多,似乎應該要有所規範和管理了吧,最起碼努力地去改善現在的現狀。


多人關注的美術展證明了它的存在感並且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年年都被人吐槽人多手多多就是個大問題,問題沒有得到改進本身就是個大問題。人太多就是個大問題,影響觀看時的審美質量,美術館應該要限流。美術展收費的金額過低,讓人覺得廉價,不收好過收,既沒有達到限流的目的也容易讓人覺得是在打著美術展的名頭來斂財。雖說現在國民大多處於一種素質提高的上升期,但觀眾控制好自己的手真的很必要,主辦方也有要加強安保,作出引導,人都是要面子的,就不信你一個穿著制服的主辦方工作人員站在那裡,觀眾會按捺不住自己的手。不要老說人手不足,這麼多年這麼多錢還沒解決這麼一個老梗,怪誰?


都被小孩子禍害了還算菜市場么


有更多人去看也是件好事


推薦閱讀:

在對「信息無障礙」的理解和實施過程中,有哪些常見誤區?
怎麼設計一個學校校史博物館?
服裝史上經典的服裝設計或經典設計細節有哪些?
如何製作簡約漂亮的中文名片?
扁平化設計將會被什麼趨勢替代?

TAG:藝術 | 生活 | 設計 | 展覽 | 廣州美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