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当时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即能收回故土、实现自己的抱负,也避免杀身之祸?

岳飞当时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收回故土,并让自己平安无事呢?


。。问题描述需要修改。
岳飞没什么性格缺陷,真实历史中的岳飞是个心理健康情商很高、和君主以及各路文臣武将关系都很好的人,具体的论证见真实的岳飞是什么情况?和哪些古代名人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他的悲剧也不是他自己的性格缺陷导致的(当然如果认为坚持正义、坚持为大部分人的利益奋斗并且过于执着是一种性格缺陷,那可以另说~),最后为什么会被害,可参考从宋高宗赵构的个人立场来说,岳飞是不是必须杀?及其中所附链接。同时还可以参考南宋高宗如此昏庸,为何没能促成有效的农民起义推翻现有政权?和宋高宗为什么要退位?

不是所有死于非命的人都是自己作死才会死。
讨论历史一定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问问题之前首先要确保预设前提没bug。。。

--------------------------------------------------纠偏与正面回答的分割线-----------------------------------------------------

不过,虽然题主的问题描述和隐含假设不确,但问题本身还是值得讨论下的。
——如果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当一把事后诸葛亮,岳飞免杀身之祸同时收复中原两河(含燕云地区,这是岳飞绍兴十年北伐计划中最保守的战略目标)甚至彻底灭掉金国的机会,其实还是有的。但是具体如何做、要看具体的时间段。因为宋高宗的心态和南宋中枢的政局,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岳飞实现志向的途径和可能性,也在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
这里为了省劲只说一种可行性比较强、难度风险也最小的:
时间定位: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到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
具体做法:想尽一切办法、动用在朝中的一切人脉(岳飞在朝中的人脉还是不少的),确保当时的两位宰相赵鼎和张浚不要互掐;或者实在要掐也算了,但无论如何不要援引秦桧二次入朝,换另一个人来补缺随便谁都行只要不是秦桧。。
如果能做到这个,那岳飞之后的绍兴十年北伐不但能成功,还可能提前成功;
或者就算赵鼎和赵构继续抽抽、北伐没达到预期目标,也决不至于被杀。

-------------------------------------------------- 解释建议理由的分割线---------------------------------------------------------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绍兴六年到绍兴七年这一年多点儿的时间,是南宋初期政局国运的一个分水岭。
之前,赵构虽然是个很人渣很无能还有点儿心理BT神经质的昏君,但在秦桧已经被贬出中央、张浚赵鼎主持朝政大局的情况下,他自己一个人折腾不出什么事儿来(因为他这时候想议和也找不到人牵线搭桥);相反因为南宋这一时期国力的迅速恢复和他父亲死讯的刺激(徽宗死亡的消息在绍兴七年初传到南宋),赵构这段时间还是很支持北伐的。不但经常说“斯民(指两河中原地区的北宋遗民)不忘祖宗之德,吾料之必非金人所能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97)这样的话,甚至还把伪齐在南宋到处撒的写着自己各种龌龊事儿的传单专门做了个合集给岳飞看,说“你看伪齐多混蛋你一定要早点替我灭了他”(“朕闻君辱臣死,卿其念之”)。。
同时当时两个宰相赵鼎和张浚的合作也非常融洽。——张浚本人志大才疏,但他有一个好处是北伐态度比较坚决,而且对赵构有一定的震慑力(赵构之前欠了他至少两次大人情);赵鼎则是被朱熹评为“极晓事”、善于理政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人也宽厚的老练官员,恰好弥补“大义甚分明”的张浚“极不晓事”、刚愎自用的弱点。
总之绍兴元年到绍兴七年初,是南宋政治风气最好中兴希望也最大的一个时期。

但是绍兴六年,赵鼎和张浚因为处置当年秋天的淮西敌情时意见不和(张浚主战并且说用刘光世的兵就够,赵鼎主守并且坚持要岳飞部东下二援淮西,结果最后的战果证明是张浚对了,奉命东下的岳家军白跑了一趟)而交恶,之前张浚督军平杨幺的时候都不忘写信跟赵鼎说等我八月回去一块儿看钱塘江潮blabla,到这会儿就掐的你死我活了~
最后掐的结果,赵鼎引退辞职,张浚独相。

但是人中雪风张。大。宰。相很快折腾出事儿来了:
首先,他为了清洗赵鼎在朝廷的影响力培养自己的班底,重新将宋高宗曾经向大臣公开表示“永不复用”的秦桧选入中枢作了枢密使,并且因为觉得秦桧“柔佞易制”,准备把他当作“自己人”培养;
其次,刘光世因为屡次畏敌如虎、简慢朝廷军令被强制退休后,张浚因为不满足于当空头主帅、想要实际兵权,不但撺掇赵构出尔反尔废掉了让岳飞兼领淮西军的公开诏令,还打算用自己的亲信、从没实际带过兵的文臣吕祉担任淮西军实际上的主帅。岳飞、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张守、右司谏王缙、名士叶梦得等一帮大臣先后苦劝他这么干要出事儿,张浚都没听。。结果吕祉上任后果然举措失当,最后逼反了刘光世亲信大将郦琼,导致淮西军几万人马倒戈投了伪齐。
这件事情对赵构打击很大,本来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北伐信心一下子灭的差不多了;同时也彻底对张浚彻底失望,以至十几年后跟人说起张浚还形容张浚是“专把国家名器作人情”。张浚到此时不得不引咎辞职,赵鼎复相。

然后赵鼎复相以后又干了一件蠢事:
因为张浚这时已经和秦桧翻脸(张浚辞职时已经对秦桧的奸恶有所察觉,赵构向他征求宰相推荐人选时,张浚当面吐槽秦桧说“近与(秦桧)共事,始知其暗”,致使秦桧没能马上填补张浚空出来的职位),而秦桧又攻击张浚不遗余力,于是赵鼎遂本着“我讨厌的人讨厌的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向高宗推荐自己本来“极恶其为人”,并且曾在张浚说觉得此人可用时当面劝告过张浚“此人得志,吾辈安所措足”(《朱子语类》卷131)的秦桧为右相。
至此,本来政治生命已经终结的秦桧咸鱼翻身,复掌相权成功。

而南宋的国运则由此开始急转直下:秦桧复相后,马上凭借自己与金国上层贵族的秘密联系重新开始撺掇高宗考虑议和(他搞的议和实际是投降,为什么这么说、具体怎么干的和他为什么这么干,请参考历史上真实的秦桧是个什么样的人?)。赵鼎原本也主和或者说战略主张比较保守,所以一开始还和秦桧没什么矛盾;但很快他发觉秦桧搞的和议太过离谱,基本是对敌屈膝称臣而不是搞对等和约,自己根本接受不了,于是试图凭借左相的地位(左相略高于右相)和在军界的权威加以阻止,但在秦桧成功的“逢君之恶”、高宗已经决意支持秦桧的情况下,已经晚了。最后因为赵鼎老阻挠和议老争论议和条款各种细节问题,赵构终于在第一次绍兴和议成功后将其罢免,秦桧从此开始独掌中枢大权。
再往后的事情就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了,前面链的几个答案里也陆续写过:破坏绍兴十年北伐致使岳飞功败垂成,清洗南宋国防力量,顺应金人要求杀岳飞甚至一开始还想杀韩世忠,杀胡舜陟赵鼎牛皋邵隆,搞大清洗和文字狱,最后差点篡位成功。。。等等等等。


总之回头看这段历史,秦桧和赵构的君臣奇葩二人组,是导致这段历史最终结局的罪魁祸首。而秦桧之所以能重新搭上赵构的关系、最终组成这个组合,则完全是赵鼎和张浚给的机会。
反过来说,如果张浚和赵鼎别因为一次意见不合就互相打脸;或者撕破脸之后也不要那么意气用事私心自用;或者私心自用意气用事也罢了,眼神好歹准点儿,别找秦桧入中枢,换个人当自己人培养,别因为自己的政敌讨厌这个人就重用这个人。。总之别那么小孩子赌气似的情绪化,那么秦桧就没机会东山再起了。之后的历史,也完全可能是另一种样子。

所以如果历史进程可以像打游戏一样重读,要改变南宋初的这段历史和岳飞的命运,绍兴六年到绍兴七年这段时间就是最好也最方便的时间点,至少各方面的操作难度比起暗杀秦桧、推翻或者暗杀宋高宗小多了~
但是当然,认真说起来,这事儿本来就不该岳飞管。他是大将不是宰执、言官,国家大政方针上要表态,但是中枢具体的人事斗争尽量不卷入不参与,这种做法本来是对的。闲着没事儿互掐私斗而且还斗的这么难看这么离谱,是当宰相的人没干好本职工作,不能怪别人。陆游后来评论南宋初历史的时候曾说“诸公可谓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实是痛语。

至于上来的宰相竟然是个里通外国的奸细,并且皇帝竟然就糊涂到真跟着他一起卖自己的江山卖拱手送上的中兴大功,这本来就暗黑的超出了当时人的想象能力。在古代那个信息传播条件下,就尤其需要段时间来认识和接受。——但是等认识到了,就又晚了一些,回旋余地也更小了。
其实就是现在,这个真相好像也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能力和接受能力。所以又何必恼恨古人没长前后眼呢~


“士兵们!我在流放中听到了你们的声音。现在我已经在广南登陆了!

“你们的宣相——被人民的呼声并在你们的盾牌上被推登帅帐的宣相,现在回来了,来同他联合在一起吧,抛掉赵官家的旗帜吧,那面旗帜已经为我们民族所废弃,而且廿五年来一直起着对金虏卑躬屈膝。展开那面在我们伟大胜利的日子里你们举着的岳字旗榜来取而代之吧。再次拿起你们在清水亭、襄阳、洞庭、偃城、颖昌、朱仙镇所高举着的岳字旗榜吧……

“士兵们,团结在你们宣相的旗帜周围吧,他的利益、他的荣誉和你们的相同,完全相同。胜利将快步前进。有着我们民族颜色的岳字旗榜,将从一个浮屠飞向另一个浮屠,一直飞到开封府大相国寺的铁塔!

“随后你们就可以光荣地展示你们的伤痕,于是可以再一次夸耀你们的成就。你们将成为国家的救星。在你们的晚年,你们将可以豪迈地说:"我把叛逆和金虏在东京的出现而使那里沾染上的污垢给洗净了。"……

“荣誉归于勇敢的士兵们!归于我们的祖国大宋!”

============================================================================

1、岳破仑的假设到此结束,我在某一个“岳飞为何不反”的回答里说过,到十二道金牌时回旋的余地已经非常有限了。因为赵九在这时已经决心全面倒向投降派,才有了后来全面清洗所有反对派(包括主战派、主和派)的非常规政治运动——在宋代原有的政治生态里,如岳飞历史上选择的退隐原本是至少能保证一个善终的。唯一有生存机会的是在秦桧炮制韩世忠谋反案时,与历史上的张俊一样对韩世忠落井下石,将韩世忠作为主战派的替罪羔羊献给金人——这样运气好的话,在秦桧执政期间能和张俊、杨沂中一样做个太平翁翁,然后与赵九、秦长脚一起参加长命比赛,比谁能活到金海陵南侵时——然而,这样名节有亏的“岳飞”显然不能像历史上那样扛起正义的大旗,只能走奸雄路线。

2、绍兴十年,坚持北伐。因为历史上的赵九在发出十二道金牌后收到了岳飞的奏捷,纠结反复又在七月廿二日下诏支持岳飞主持全面北伐。如果岳飞之前顶住压力硬是不撤军,等到这份御札后就能名正言顺继续进军了。

比已遣杨沂中全军自宿泗前去,韩世忠亦出兵东向。卿料敌素无遗策,进退缓急之间,可随机审处,仍于刘锜相约同之。屡已谕卿,不从中御,军前凡有所须,一一奏来。

然而这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第一个问题是时间差。历史上岳飞的奏捷未到,首鼠两端的赵九就下达了班师诏,而且是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有观点是十二道金牌是绕过岳飞,直接下给他麾下十二统制官的)。而等到老九改变心意兴冲冲又要北伐时,岳飞已经按命令退兵了。这里面除了正常的时间差沟通成本,还有一个问题是传递军情的枢密院系统是受秦桧控制,这要能沟通顺畅,那刘斐和郭汝瑰都要笑了。

第二是朝中已无奥援。北伐的背景是赵鼎、张浚等都已去职,秦桧身兼宰相枢密于一身。虽说此前的其他主战、主和派大臣也不乏猪队友,但毕竟可以互相制衡,而非后来秦桧一言堂。赵九虽然在是否班师的决策中一度倾向主战派,但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决心能持续几个三分钟。岳飞提大兵在外,没有在开封府被召回,也有可能在打过黄河、收复燕云后被召回。退一万步说,即使立下不世功勋,在没有政治势力支持的情况下,最后可能也躲不过秦桧派出的一个狱卒。

3、所以我反复推演过,岳飞要实现自己的抱负,与其指望朝中的猪队友助攻打赢秦桧,还不如自己一刀一枪赶走鸟皇帝来的容易。而这个时间节点,至少绍兴八年以前吴玠还活蹦乱跳的时候——既然朝中无人,那就联合四川老吴搞上游互保得了。

要说南宋最有军阀潜质的,刘光世张俊这些整天率部斗殴的都没得看,还是得看活曹操吴玠,人家在世的时候可是把朝廷派来的转运官杀得人头滚滚。论对赵家人的忠诚度,最有可能响应的就是他了。

历史上吴玠曾主动送美姬给岳飞,虽然以礼送回后吴玠表示对岳飞愈发敬重,两人此后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岳飞北伐时还与吴璘合作过。但反过来说,吴玠如果要反,首当其冲的就是下游的岳飞所部,岳飞通过这个行为展示了自己对赵九的忠心,通过这个试探之后两人互相明确对方底线。

那么如果以造反为前提的话,岳飞不但应该收下美姬,甚至进一步结为姻亲关系(韩世忠和张俊就是双重儿女亲家),那么两人合力就能占据长江中上游的南宋半壁江山。万一有事,顺流而下清个君侧什么的也就有底气多了


岳飞要想收复失地,实现抱负,并不是完全没希望的。只要他做一件事情。

靖康元年,金人第二次南侵,包围开封,赵构被派出使金国,走到磁州这个地方时,被宗泽拦下来,说你别去了啊,再要去恐怕就回不来了。

在磁州,同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老百姓愤怒了,爆发了群体性事件,冲上了把赵构的副使王云给打死了。

这时岳飞在啥地方呢?在老家汤阴,离磁州很近很近的。

如果这时岳飞事前先跑到磁州,等到群体性事件爆发时,混在愤怒的人群中。混乱中,一不小心波及到旁边的赵老九,——“哎呀不好了,康王殿下被乱民打死啦。”

此后,宋朝有80%的可能性收复中原。

如果不做这件事情,收复中原这事百分百没有可能。

当然,这事情得是穿越者才知道该怎么做。


他干的太漂亮了,让朝中的人觉得金人一点也不可怕,毕竟三比零,狗上狗也行;
所以所有人都觉得没了岳飞,还有张飞,换个人上就是了…

所以想要保命又想施展抱负,就需要养贼自重了…
时不时的败个几场,没事放对面南下劫俩皇帝什么的…
要让别人感受到他的作用,人家才会感谢他…


暗杀赵构,嫁祸秦桧。简单粗暴的阴谋最为直接有效。
首先必须要说明岳飞并没有什么性格缺陷,至少没有超出正常人范围,相反赵构才是一个有重大缺陷,情商智商都欠费,而且很有可能心理也变态的家伙,至少是远低于正常人的水平。
遇到这种sb领导,岳飞的悲剧是必然的,矛盾不可调和,正如正常人没法跟恐怖分子讲道理。
所以唯一的途径就是——换个皇帝。
别以为我是在开玩笑,我很认真的。岳韩就足以控制军队了,岳飞和大多数文臣武将关系都不错,就赵鼎王庶等人后来的下场看,换个皇帝也符合他们的利益,至少可以保证朝政不乱。
具体执行起来确实有难度,宫中不知道有没有人可用, 杨沂中对赵构到底多忠心也很难说,不过杨和岳飞关系也好,有空子可钻。
杀了赵构之后说是金人奸细干的,嫌疑犯现成——秦桧呗,那么多大臣死在北边了就丫一家子活着回来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后面的事儿就好办了,主战的太子登基,先帝大仇岂能不报?!和金人拼了!


这个事情的关键根本不在岳飞怎么做而在赵构怎么想好吗。只要赵构觉得岳飞是个隐患,不管岳飞怎么表现都会杀了他,所以关键在于如何干掉赵构,扶持明君或者自己为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夺回失地。
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皇帝经常干出种种匪夷所思的暴行。比如搞满门抄斩,连婴儿都不放过。动辄因为几个字诛杀千万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邪恶,而是他们害怕失去权力。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他们也一定要掐死。所以在这种权力野兽下想要安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己当皇帝。但是当了皇帝的也会变成另一个权力野兽。
所以最合理的办法是像凯撒学习,十二道金牌来了之后,带着少量精锐部队快速行军回去,因为需要抓紧时间不能带着大部队拖拖沓沓,然后昭告天下,赵构被秦桧挟持被迫议和,我要清君侧,像凯撒击败庞贝一样击溃依然终于赵构的军团。直接拿下首都,砍了秦桧,然后赵构软禁起来或者直接弄死。再迅速返回前线带着马仔全力北伐。便可轻松流芳百世。
当然了。岳飞变成权利野兽之后变一个朱元璋,朱棣或者乾隆一样的暴君也是有可能的。顺带一提。暴君和明君不是对立概念。无脑喷远离。


把赵构踹下去,自己翻身当家做主····然而他不可能干,干了·····成功几率多高也不好说。

否则只有一条路了,乖乖地听皇帝的话,安分如鸡放弃理想回去当个枢密使之类的。

不要觉得岳帅的死是他自己的责任,在岳飞风波亭悲剧里,他本人没有任何责任。所有的责任都是赵构的,还有个捧哏的秦桧·····


一日十二道金牌,这么着,一个月就有三百六十道金牌,一年四千多,

用这笔钱养兵,打回去。


对岳飞,有一句话很适合为其盖棺定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岳飞要做的选择其实很简单,就是坚持无视赵构的指示,北伐到底即可。

北伐是符合除了赵构等一小撮反动分子外的汉族绝大部分人民的利益的大好事。

1 民族大义在手,卵不信你赵构叫其他军队来打我?就算你叫得动个把将军,下面的士兵士气可用?不打金狗打内战?

2 只要自己留在军队里面坚决不回临安,人身安全当然也就得到保障。可以参考蜀汉姜维。

3 军队远离临安,中央也不敢冒险下令撤职。再说,岳家军很大程度上是私军;你怎么解除我职务?

换位思考来讲,赵构秦侩一伙最怕的也是岳飞拥兵自重;所以他们要做的无非是制止岳飞继续北伐,再把其哄骗回临安诱杀之。除此以外,他们基本上没有其他更有效办法对付拥有大量私兵的岳飞。他们也就是咬定了岳飞政治上足够蠢(或者说:愚忠),才敢在大军势如破竹的时候连发十二道金牌制止其进军。

岳飞要做的就是军事上继续北伐,恢复中原,树立起自己的威信;然后再掐准时机拥兵返回临安,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参考一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创立者刘裕,北伐中原,大获成功,伐着伐着就改朝换代,从东晋司马家接过了皇位...前面有这样活生生的例子,赵构不论如何都不会允许岳飞大举北伐的。


死可以

活可以

收复故土,不可以

这块土给他么?

给谁的,不也等于给他了么?

封建王朝,封建两个字不是白说的


造反


其实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核心点了,就是在赵构身上,所以,要么拥兵自重,谋杀掉赵构,迎二圣还朝或者扶植傀儡。不过我觉得岳飞不是这块料啊,这条路有点难。

第二个方案就是和赵构摊牌,表示“二圣还朝中会出现意外不慎死于贼人之手”,我的目标只是光复华夏,而你将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中兴明君。这需要一些权谋了,要怎么表示出诚意,比较麻烦。


当军阀,不断地制造边境摩擦,没事去金国杀个个把人,没事又在边境制造一些金国屠村的痕迹,手下的人要多,要发展自己独立的经济体系,要养一支专门用来嫁祸金国的队伍,控制舆论,适当时候可以把淮西的军事力量透露给金国,在中央一次次的战败逃跑中建立与自己凌驾于中央之上的权威,和吴家兄弟韩世忠保持良好的联系,不要剿灭土匪,把他们变成流寇,把他们赶往江浙,让南宋的钱袋子彻底被流寇沙漠化,吃不饱饭,才有人跟你闹革命。炸毁黄河长江堤坝让水灾泛滥的事,要干的时候别犹豫,让荆襄、西川成为乱世里不多的安居点


改变政治立场,主和。把这个这坑留给其他人来填。
谁说岳飞性格上有缺陷啦?这都是野史为了烘托出他高大上的形象乱加的。为官能到这个级别,自然早就掌握了对什么人说什么话的程度,不然也很难爬到这个位子。


直接把拿金牌的使者砍了,一路向前,灭掉金国,然后迎接徽钦二帝。


岳飞是英雄,更比广义上理解得要聪明许多。

北宋靖康以后大半个朝廷死得死失踪得失踪被抓得被抓,考虑到“守内虚外”的国策,即使只有一小部分国土沦丧、但相当于大半个国家多年积累的资源以及被弄没了。

南宋君臣是在很艰难的环境下重建朝廷、恢复摇摇欲坠的统治,岳飞本人既在河北河南杀过金兵、也在洞庭湖杀过造反的农民军即是明证。到那步田地,指望一个直肠子武将能拉起一支队伍来抗金,这显然不现实。活下来的中兴死将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后来从山东敌占区杀回来的辛弃疾也是这种英雄好汉。

他们不仅能拉拢住军心抗敌、能指挥动大军作战,还懂得怎么在官场上找关系结盟友拉赞助,也懂得怎么搞经济凑军费养部队。岳家军的所耗军资,也有他们在湖北经营土地倒卖物资算赚收益的一份功劳。

这是国破家亡的时候,即使要当英雄,也别指望背后的朝廷能帮太多忙。朝廷那时已经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赵构自己就经历过若干次兵变,还被金兵吓得疑似失去了性能力。

那么朝廷看这些“四大名将”,哪个都像军阀,或者说他们从性质上随时可以当军阀,就看主帅一句话。

好在北宋一百多年意识形态工作抓得还不错,大义名分牵制了体制内不少人让他们不敢造反。可是这些英雄好汉心里知道迟早有一天朝廷会收拾他们,别忘了北宋之前可是五代十国。

每一个英雄都有他自己的故事,岳飞的特点使得他选的路是北上收复故土。这是民族大义,也是家国大义,更是替天子扛大旗。按说没什么不对,所以这个主题概念才是岳飞用来自保的战略手段。

只要岳家军还在前进,那么他们独立性强一点也没事、赚点钱也没事、骄纵一点更没事。当然,这里不是揣测岳家军再往后会造反,而是在朝廷靠不住的前提下为了抗金必须成为独立武装,而成为独立武装的代价就是朝廷始终提防着想灭了岳飞。不仅是岳飞,中兴四将多少都被猜疑。

岳飞下场最惨,因为大家都没想到赵构为了议和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宋金议和,意味着岳飞最大的保护伞“北伐”成了伪命题,不仅如此、更连累他违背12道金牌的最高指示,从最忠心的军事统帅被定义成“多次抗旨”的大军阀。

岳飞当时最需要做的,就是老实把兵带回来,继续上书朝廷要求休息几年,抱病养伤不再过问时事,看运气好的话侥幸不死、等到时局变化再出来重整兵马。

至于岳飞如果想造反的话,是没胜算的。昨天可以替他的冤死求情的其他几位军头,当他造反以后就是第一个跳出来打他的人。更何况岳家军的凝聚力就是来自于大义名分,造自己皇帝的反、算什么大义。


先想说废赵构,后来觉得以当朝百官的思想觉悟还是接受不了的,尤其接受不了岳三好将军干这个…

暗杀秦桧,破坏赵构媾和桥梁,之后联合靠谱官员架空赵构,这样应该可以吧…


首先,岳飞是个军阀;他的军队组织、招募、后勤、训练基本上都是独立于朝廷的;

那么,认清自己的本质并尽可能保持这种独立自主性,减少对朝廷的依赖是第一位的。

从表面上看,阳奉阴违、自立为王、适时篡位都是可能的策略,岳飞的问题是他缺少一个钻研屠龙术的策士


我觉得杀赵构这事儿有点悬,毕竟皇帝,身后还要背负乱臣贼子之名。

咱稳妥一点,不如穿越到建炎四年十月二日的涟水军丁禩水寨,那日,有一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带着家眷乘船归来。他自称杀金兵夺舟南归。你笑了一下,一个不习武事的文人怎么可能从北方渡黄淮,带细软家眷安然无恙归宋,定是攻楚州的完颜挞懒派来的细作,杀之。

没了这位书生的网络,我估摸着老九想找个和谈的门路都比较难。朝廷中枢再不济也是赵鼎之流坐镇,没有首相支持,老九不管和谈还是杀岳飞都比较难。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明太祖朱元璋長期以來得不到公正評價?
為什麼潘金蓮對武大郎不滿意還要嫁給他?以致後來通姦殺夫?
為什麼資治通鑒的記載起始於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春秋戰國時連年亂戰但主要大國的綜合國力為什麼卻是不斷加強的?

TAG:历史 | 宋朝 | 岳飞 | 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