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BIM 有哪些缺點及推廣的障礙?

看了很多文獻,幾乎全是介紹他的優點,效率等等,有沒有哪位學者對其提出過疑問或者適用性的問題?


謝邀 @未知數xyz
順便我也介紹一下BIM @田三水@錢文浩
BIM的全稱叫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築全息模型,說起BIM還得從當今建築設計的流程開始。

簡單來說,一個項目的運作有一下幾個步驟

1可行性研究(這塊地值不值得拿)
2拿地
3可行性研究(這塊地拿來幹什麼最掙錢)
4根據可研結果編製設計任務書
5招標或者委託設計單位設計
6設計單位概念設計
7設計單位方案設計
8設計單位擴初設計
9設計單位施工圖設計
10委託造價單位造價計算
11預估造價
12委託施工單位施工
13委託監理單位監理
14施工單位施工(同時監理單位開始監理)
15竣工驗收

(插一嘴,可以說BIM可以覆蓋從6-15的全部過程)
其中,設計單位的主要流程是從6-9,部分專業齊全的設計單位可以從1-15全部覆蓋

不過,一個問題先露出來了
這麼多專業人員協同配合 完成有一個項目,難保不出紕漏

以前,減少項目過程中紕漏的主要措施就是各個環節的負責人加強監督領導,甲方總負責整體的項目實施。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只要是人乾的事,就會有誤差

舉幾個例子
1,設計階段
一般來說,包括現在大部分設計單位,五個專業(建築 結構 水 暖 電)的配合都是通過互相轉圖來實現的。

如一個項目,建築先畫,建築的畫完了之後同時轉給另外四個專業,然後結構配梁,水暖電配管線,但是轉圖中主要以平面圖為主,而平面圖畫的位置大概相當於標高往上1.2m的「平剖面」,這個1.2m以上位置的空間就很難表示.

例如暖通專業經常要走一些設備管道,就在梁下,絕對是1.2m以上的位置,進而導致了一個問題——建築畫的平面圖和其他專業畫的平面圖,剖切的高度不一致,就經常會導致驢唇不對馬嘴的情況。

過去還好,剛建國的時候,建築也沒多複雜,但是現在不行了,建築的複雜程度增加,專業間的配合更加緊密。傳統的平面圖式的專業配合已經無法滿足日益繁複的設計任務要求

而實際根本問題是,我們原本的設計方式就是「反建築」的,因為空間是立體的,3維的,用二維的圖紙怎麼可能事無巨細的完美表達呢?

2,施工階段
實際施工的時候,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要根據項目制定出詳細的施工方案——先干哪?後干哪?塔吊放在哪個位置覆蓋的面積最大?材料如何堆積擺放?哪裡進料?哪裡彎鋼筋?等等等等

以前,這些東西需要項目經理有非常豐富的施工經驗,根據項目本身的因素,以及其他客觀因素來設計施工方案,但是,還是那句話,只要有人乾的,就會誤差,經常會有由於施工方案制定不合理導致工期延誤甚至嚴重的有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3,造價階段
造價師根據施工圖,預估造價,但是就像上文所說的,施工圖有時候都會有錯誤,如果根上就錯了,造價怎麼算能對?

還有許多,我就不舉例子了

所有這些紕漏或者誤差造成的直接後果是——工期延誤,設計失誤,安全事故,質量問題,經濟損失等等等

這時候BIM出現了
一開始國內建築師感覺這是個高大上的玩應兒
後來人們發現——所謂BIM,實際上就是在電腦中,模擬把整個樓完整的從設計到施工走一遍,完整模擬其過程中所有可能出現的失誤,為了在實際工作中避免這些失誤

同時整合了幾乎所有建築相關的專業學科,大家都在一個模型里畫圖,高度協同。


其實我覺得BIM的真正含義是,讓所有建築的設計人員真正的在三維,甚至於第四維——時間上,設計建築,而非原來的「紙上談兵」

但是

但是來了

BIM在國外走紅的表面原因是因為BIM的高效,精確,協同,可是老外好幾年改一個樓,項目管理規範,協同化高,甲方很少會朝令夕改,基本確定的事情少有走回頭路。

而國內呢?請往下看
BIM在國內無法迅速推進的方面有以下幾點中國特色的因素

1,甲方權利過大,乙方完全從屬。這導致的就是甲方的意志就是最高原則。

試問哪個建築師不是被甲方催著天天改圖,明天外牆往外挪10,後天外牆往裡多五米的,甲方朝令夕改,項目運作不規範不成熟。

要知道,BIM的最終成果是全息模型,相當於一套極其精細完整的施工圖(可以出任意標高平面),中國甲方的更改頻率,顯然是在暴殄天物——幾個專業忙活了好久給他改圖,後來發現這次修改只是甲方的一時興起,ORZ——原本高效的BIM,在這種環境下,可能還遠比不過傳統設計方法高效。

2,過於透明。
BIM的高效透明,也讓原本有些可以藏貓膩的地方變的大白於天下

3,行業保守。
一個軟體的推行有時候是需要每個設計單位負責人的認同的,而中國設計單位的很多負責人都趨向保守

4,較高門檻。
怎麼也是個新軟體,而且很多思路和常用的軟體不太一樣你讓中國龐大的建築師和工程師群體集體重新學習建模(畫圖的過程也就是建模的過程),難度可想而知。


年輕人還好,很多年齡較大的建築師可能根本就不可能學會

可是,儘管這樣,我也堅定的認為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人都阻止不了大趨勢的,而現在,這個大趨勢就是BIM.。

BIM儘管推進很難,但是遲早會成為未來建築師的必備的,就像當今的CAD.。

胡亂回答,不知題主滿意不


以下內容禁止轉載。謝謝配合。
--------------------------------------------------------------
有。而且是一個研究點。不過國內可能比較少,國外比較多。(也就是說以英文文獻為主)

我看題主的問題補充里第一句提到看了很多文獻,因此假設題主是研究生。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中文一般翻譯為建築信息模型。其實Modelling這個詞蘊含的意思是一種建模技術而不單指模型。
這種建模技術的好處就是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把建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全部集合起來。
但是現在用得最多的是找出設計錯誤,能帶來經濟效益最大的是管道設計的碰撞檢測。這些都有大量的中文和英文文獻來討論,請自行查閱文獻。

但是BIM使用的阻礙,也是有多個層面上的。

第一是好幾個答案都提到的,從施工單位的角度來說,投標的時候報低價,後期通過設計錯誤的變更來獲得利潤的通常做法,在使用BIM而預防了設計錯誤之後就不好用了,因此會減少他們的利潤,他們不願意用。

第二是為了技術革新,各個參與方必須進行的投入,需要得到回報。為什麼有那麼多文章都在測算BIM的效益?測算使用BIM之後生產率能提高多少,測算使用BIM之後工期和成本的overrun降低了多少?是因為從業主往下走,所有的企業,在使用BIM技術而必須付出的硬體、軟體、人力成本上的沒一塊錢,都需要得到多餘一塊錢的回報,甚至是多至五塊錢十塊錢的回報。
沒有一個嚴謹、科學、確定、可重複的數字告訴這些人,你們在這樣一個項目上使用BIM,為此投入的每一塊錢都可以有payback,沒有人會用BIM的。具體來說,管理學裡面有專門「對技術創新的決策」的相關研究學派。
這也是為什麼大型項目使用BIM的比較多,因為他們的設計更複雜,更不標準化,更多專業設計交叉在一起,效益也更顯著。這也是為什麼大型政府項目更可能被要求使用BIM,因為學界更容易說服政府,而且比如現在研究表明BIM的效益是十倍,政府覺得就算打個折五倍也很好了,但私人老闆可能要看到二十倍的收益才願意去做這個投入。
這個研究熱點已經是學界的共識,題主看到的無數講BIM效益的文章,其實反過來,就體現了實施BIM的阻礙因素,也體現了現在對於BIM的應用和研究所在的層次,還是一個比較初級的層面,研究者還需要拚命證明這個的好處,或者加上其他的技術,如AR、nD等等能帶來更多好處;而業界還在半信半疑猶猶豫豫地去先把錢掏出來墊進去做先期投入。

第三點我稍微提一下吧。BIM的應用現在需要一個標準規範。比如誰來領頭,誰來提供信息,提供哪些信息,提供到什麼程度,最後模型交付的時候需要到什麼程度。又比如,基於IFC標準,不同廠家不同軟體之間的數據格式的標準。沒有標準規範是很多亂象的一個原因,而制定標準規範則是解決辦法。
------------------------------------------------------
氣死我了,我自己一個八卦別人的答案拿了快600贊同,認真回答的這一題才12贊同,比第一名差了好多倍。我不服。於是我決定補充一點內容。

我先想說明的一點是,我和第一名的答案相比,他比較注重在中國的實踐,我的視角比較偏(國際上的)學術討論。可能是因為他實踐經驗比較豐富,我在學術圈耳聞目濡地多一些。但是因為本人研究方向並非BIM,而且最有幫助最切題的回答應該是給出一篇綜述——但如果這樣的話肯定不會發表在知乎上啦我還過不過重複檢測啦!
所以我上面寫的三點,第一點和第三點是我們自己這邊做項目的體會,第二點是國際學術界比較主流的一個觀點。

其實我想說雖然大家在各個答案里吐槽國內各個方面的問題給推廣BIM帶來了種種阻礙,國外情況也不咋滴啊。香港和新加坡是在政府大項目上大力推廣,國內現在也主要見於政府大項目上,國外倒是有小項目,實驗性質的,再就是特別大的企業在項目里做實驗用一下,但是他們的研究人員、軟體供應商、諮詢公司等等,推廣BIM也是困難重重啊。我有一次在某國參加BIM workshop,晚上酒會所有人都問我們中國政府對BIM的支持到什麼程度,一個當地某大型諮詢公司的技術總監拉著我一邊喝酒一邊吐槽他們推廣BIM多難多慘,狂羨慕內地香港政府強制大型項目用BIM,當然酒幹掉了還是要說回來唉其實到底不放心專制政權所以還是讓市場自己接受慢慢來吧什麼什麼(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其實就是因為效益沒有那麼明確那麼讓人心動。

所以我只能採取這樣的方式回答 「哪位學者提出過阻礙的問題?」

可以搜索以下名字:Peter E.D. Love, Rafeal Sacks, Heng Li, Miroslaw Skibniewski, Xiangyu Wang. 這些學者都應該是國際上對此有所研究的知名學者。

另外給大家介紹一篇我讀過的有趣的文章。而且我可以在這裡講的原因是這是一篇會議論文,而整個會議論文集是在網上公開可以下載的。如有興趣,請至Proceedings | CCC2014 下載Proceedings of Creative ConstructionConference 2013,文章題名為:
FACTORS AFFECTING THE CURRENT DIFFUSION OF BIM:A QUALITATIVE STUDY OF ONLINE PROFESSIONAL NETWORK。作者是Griffith University的一名研究者。

這篇文章新穎的地方在於研究方法。為了研究BIM的阻礙,作者對LinkedIn中相關討論區的帖子進行了文本檢索與分析,理論基礎是我上面第二點裡說的Diffusions of Innovation Theory。論文的背景和研究方法的詳述這裡不做介紹,大家可以自行閱讀,把結論展示一下:

最大的障礙是將BIM和現有的工作流和工作實踐結合起來,現在的建築業還是比較碎片化的,而需要應用BIM,則需要更加集成和整合好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實踐。另一個方面,在公司層面上,決策者可能對BIM還有所誤解,因此在實施BIM和實現企業目標上出現了差距。第三,在BIM實施過程中,有些企業發現在轉向BIM實踐的過程中需要巨大成本,BIM的價值並沒有被業主很好地發現和理解,因此需要更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BIM的效益。最後,BIM的推廣和實施還有很多背後的因素,比如文化。

最後強調一點:BIM的好處是毋庸置疑,BIM在現階段的效益和阻礙的研究也是各有千秋。
------------------------

以上內容禁止轉載。謝謝。


3年前的問題了,今天興起來回答一個。
我大概就是在2014年開始正式從事BIM相關的工作的。本來看了很多回答,心裏面感慨頗深,對於這個新興的行業,也有很多思考。但是這些思考也不一定很成熟,就不拿出來獻醜了。
下面我僅從一個,在施工一線的,項目管理人員兼BIM技術人員的角度,來說說BIM的缺點和推廣的困難所在。
1.軟體操作複雜而死板,不易學習。
我第一個學會的三維建模軟體是SU,當時僅僅作為興趣,其實作為一個施工單位的人來說,SU你是基本上用不到的,但是我仍然用得很開心,SU它易於學習,基本上一周左右就可以上手,然後就是不停地研究插件,用SU建模充滿了樂趣,真的是享受建模的快感。所以開始學習Revit之後,十分彆扭,拿它來建模,感覺十分機械,毫無樂趣可言。我還算是一個對這些軟體比較感興趣的人,也差點沒有堅持學下去。
對於建築施工行業來說,絕大部分從業人員都是,30到50歲,文化水平不怎麼高的人,能夠使用CAD都是多年工作經驗積攢的老底子,你讓他們學習使用revit,簡直是強人所難。所幸現在很多剛進這個行業的年輕人(我也是)都有較高的接受能力,也願意嘗試新事物,這一批人對於BIM都是持有歡迎態度的,我認為他們才是BIM在中國能夠紮根扎底的發展下去的希望之所在。

2.硬體限制
BIM並不僅僅是Revit,它是一個體系,但是目前行業內(民建)最常用的還是Revit,這個軟體對於硬體配置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司標配的BIM電腦基本都是8千的主機。而對於BIM在施工行業的落地使用,一定是要在項目層級展開,所以項目部必須要有魄力採購一定數量的高配置電腦,但是一般項目管理班子不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3.人才的匱乏
BIM這個行業太新了,能夠工作三四年的,都可以稱作是老資格員工了。有很多都是剛出校門就進了企業做BIM,這樣的人一般軟體比較嫻熟,但是非常缺乏現場的施工經驗,所以他們畫的模型基本都缺乏可實施性,有很多與現場並不相符的情況,所以我更傾向於有一定現場施工經驗之後再去從事這個行業,但是這樣的人也很少,不是每個從業人員都能夠有決心去轉型。這裡我特彆強調一點,在上層的領導看來,只要模型畫出來,就一切ok了,但是同樣的模型由不同的人來畫,其產生的效果會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我一直在和同事們強調的模型質量的問題。一個認真負責並且有施工經驗的人畫出來的模型,具有很強的指導現場施工的意義。

4.項目管理的實際需求
項目管理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並不是說BIM說融入就融入,然後還能讓項目管理更上一層樓,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以前我們在公司做項目級別的BIM宣貫的時候,認真分析了項目管理各個層級的業務需求,也實際諮詢了很多項目管理團隊,請他們講真話。具體來講,可分為下面幾種:
項目經理:是項目的大管家,統籌規劃安排人。進度,安全,質量,預算,後勤,每一樣他都要管,還要與監理,業主,質監站,政府部門搞好關係,他對BIM會有什麼需求?
如果給他的需求排位子的話,他可能要把BIM排到倒數幾位去了。
你可以說他思想頑固落後,不懂新技術,但是人家的理由也很充分,安全是頭等大事吧,出了安全事故,項目經理第一個倒霉。進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吧,沒有進度就沒有工程款。質量也很重要吧,沒有質量,哪來的效益?預算還有合同,也是非常重要的吧,幹得好不如算的好,合理的預算和合同控制,可以保證我們的項目成本可控,也能夠向業主爭取到更多的效益。OK,你跟我說,BIM可以在這些方面都有應用,我給個態度,組織上是支持的,來來來,這是我們的具體分管的管理人員,你來跟他們說說。
總經濟師:你們這個東西跟我們造價軟體有什麼區別呀?你們能算量么?(BIMER:區別可大了,我們這個自帶的算量不太行,但是有插件可以出量,就是建模要麻煩點)那太好了,是不是我們就不用再算量了,以後你們來好了(BIMER:WTF,我們算量還沒形成行業共識,業主不一定認可啊,我們只是做項目部內部的實物量控制,自己把握就好了)那也沒什麼用,我們其實算量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我們還有合同控制等等等,你們有應用么(BIMER:這個…自家人不說兩家話,還真沒有)哦那算了。
施工經理:聽著挺好,還能給我搞進度管控,4D模擬,然後成果是啥,一個演示動畫是么?(BIMER:動畫只是外在表現,其實不是核心,核心是根據模型,與你的進度計劃關聯,從宏觀角度,方便你審查進度計劃是否合理等等)嗯蠻好,就是我們這個進度計劃調整的挺頻繁的,改他七八個版本也很正常,你們要及時跟進,調整動畫啊(BIMER:可是我們做一個動畫要調很長時間啊,一個星期差不多才能做好)那就這樣吧,也不難為你們,反正做一個最開始的,一個最後的,然後我拿給業主看,這一對比,是不是顯得就高大上了,高科技了。(BIMER:但是核心是根據模型做進度控制啊…)那你們能來得及根據我們的進度計劃做調整么?(BIMER:不能)那就行了。(BIMER:等等,我們還有5D呢,實際過程中非常有用,工程干到什麼階段,需要什麼材料,要花多少錢,你都可以提前知道)這挺好啊,但是我一般都提前把計劃給預算部門,他們會報下個階段的預算量給我,你們能比他們更好?(BIMER:我們更有體系,更精準)那以後你們來算量好了(BIMER:萬一不準,我們是不是要背鍋?)那肯定的啊
總工:其實你們就應該歸屬於我們技術口,來來來最近技術員比較忙,你幫忙把這個方案做一下(BIMER:我們不會啊,也不應該我們做)那你們圖紙熟么(BIMER精神大振:我們不熟就沒人敢說熟了)好,你來給我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找業主要簽證的(BIMER:我們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要提前建模,發現問題,避免現場返工,產生不必要的費用)你腦子進水了,現在都是低價中標,還沒開工就虧了快千萬了,不靠簽證虧的褲子都沒了,項目員工還要不要發獎金年終獎了(BIMER:但是這與我們BIM的宗旨是違背的)所以你也不要年終獎了是吧(BIMER:要!)那就行了嘛,100個問題,你找出來30個,證明我們有這個能力,幫業主省了錢,剩下70個,就自己留著好了。(BIMER:其實我們還能幹別的,我們可以做深化出現場施工圖)這個我知道,不過一般小工程不用你深化人家現場安裝的都能自己搞定,經驗豐富的很,你這個還是大項目用起來最好。(BIMER:場地平面布置呢,我們也可以直觀的給你做)好,這個我喜歡,我這個場地也會經常變,你給每次都做個動畫出來我拿去給業主瞧瞧(BIMER:干)
後面還有具體到崗位的分析,就不寫了。就是想像很美好,實際很苦惱。

以上就是以施工單位技術人員的角度給題主的回答,很片面,希望理解。

以我來看,BIM的發展還是要少吹牛逼,腳踏實地,真正的與項目管理結合在一起,才能有良好的效果。至於究竟怎麼做,那是一個更大的課題了。


燥熱的BIM之推廣

BIM界的遊盪者:南辰 QQ516722464

序言

我悲嘆的不是大眾的平庸(他們常常如此),而是精英階層的普遍墮落。精英們不準備不領導這個時代,還成為最熱衷的追隨者,生怕被大眾的狂歡所拋棄。

------許知遠

是誰點燃了國內BIM炸藥包?

又是誰為BIM火上澆油?

為何BIM讓所有建築從業人員惶恐不安?

那又是為什麼BIM在國內如此的雷聲大雨點小?

一個BIM界的遊盪者和大家一起看看這個BIM.

前一段時間,我一個zai 中鐵某局施工一線工作的表弟突然問我:聽說現在BIM很火,BIM是什麼,我們現在還是用CAD,會不會取代CAD。我準備和他說,BIM不是一個軟體,是一個理念,一種新的管理方式。然後普及一下BIM的一些基本概念:BIM建築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Manager))是以建築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築模型的建立,通過數字信息模擬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它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五大特點。是以數據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理念。潛意識我就會想到這些大概念。可是我想和他講這些大概念,他會明白嗎?如果講這些大概念還不如去叫他百度一下,比我講的還詳細。這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我自己又對BIM了解多少?

回想自己開始接觸BIM的時間是2011年初,到現在也差不多快五年了。見證了BIM 這五年間在國內的發展變化。十二五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2011~2015年建築業信息化發展綱要》,綱要提出:「十二五」期間,基本實現建築企業信息系統的普及應用,加快建築信息模型(BIM)、基於網路的協同工作等新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推動信息化標準建設,促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軟體的產業化,形成一批信息技術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建築企業。綱要是BIM導火索,2011也成為國內BIM元年。

政策一出,商機就來。開始各種中國特色第一的BIM門戶網站,BIM培訓課程、BIM諮詢單位、BIM考試如雨後春竹一樣刷刷的起來。引進幾個軟體,教幾個軟體、再用三維軟體畫一個模型,參加一個考試,給你發一個證。Perfect!中國特色推廣,好像我們很喜歡吃這一套,我們似乎對新的概念從骨子裡不加思索的仰望著。

傳統的國內建築軟體商紛紛成立BIM軟體研發部,很快在revit(經過Auodesk的強力推廣以及軟體自身的優點基本在中國的民用建築上確定首選地位)模仿二維的各專業軟體的插件,把幾個軟體一打包,開個發布會,稱為BIM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然後到各種設計院和施工單位去忽悠。我不想吐槽建築行業軟體的用戶體驗了,反正大家都習慣了,不崩潰就謝天謝地了。我真的想問問建築軟體廠商你們真的好意思把那種BUG百出的軟體拿去收費嗎?那些設計院和施工單位你們的軟體預算花不完,獎勵那些真正研究BIM的,何況買的那些軟體你們用嗎?

設計院和施工單業紛紛的成立各種BIM研究中心,然後用BIM軟體畫幾個模型,做幾下碰撞檢查,稱之為BIM。然後就可以忽悠業主了,可以參加各種BIM比賽了。

以上的見解有些偏激,各位看官多多海涵。我們都認為我們BIM是建築的二次革命,既然是革命就踏實點,要付出代價。從CAD到BIM,類似從馬車到火車時代。某一天國家說我們交通要進入火車時代,這個信號一出,各種推銷火車的、培訓認識火車的、辦理各種火車資格證、火車零件製造商都華麗麗的登場了,乘客說要坐火車,顧客就是上帝嘛,車主買了火車,也學了開火車。可是在大馬路上火車開不了啊,於是火車零件商大顯神通了,在火車上了按了一個馬車輪,告訴車主說,你要火車跑,要喊駕。車主含著淚的一路喊著駕從魔都駕到帝都,到帝都還遇上霧霾,迷路了,晚點好幾天。乘客抱怨:怎麼比馬車還慢啊,看上高大上,說好的防抖呢?說好的綠色呢?車夫嘀咕了一局,一分錢一分貨啊。

要讓火車真正的跑起來,需要各個參與方一起踏實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把鐵軌修起來,要致富先修路嘛。軟體商可謂是最直接的推動力,但國內軟體商似乎熱衷造火車零件,太急功近利。下面以個人的認知分析一下目前國內比較常見基於Revit的各種插件。總體可以分為族庫類的、翻模類的、建模類的。

族庫:族本身就含有著BIM理念,集成了大量的數據,族在BIM運用中占著重要地位,目前大家似乎還是用著族的幾何信息,大量的數據需要挖掘和運用。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族庫基本上是對於族的管理,其實和文件夾管理沒什麼大的區別,有的商家想把族庫和族的生產產家聯繫在一起,似乎挺不錯的,看的挺遠的,看看你能不能耐得住寂寞,這條路要走很長。族庫僅僅像CAD圖庫的那種運用,那就沒有太大價值,需要的是對族的信息的挖掘。

翻模:這個純碎是國內BIM環境下的畸形產物,就像是火車上按著一個馬車的車輪。這個似乎在市場上反映還不錯,真是存在既合理啊。對於翻模我不想多說什麼,必然是BIM過度時代的產物。

建模:比較大的傳統的軟體廠商在12年左右很快的生產了類似二維的各專業插件,代表性的有鴻業、理正、橄欖山(新成立的)等,為了迎合用戶,產品就是把二維軟體強行搬到Revit上,為了用戶的習慣,連軟體功能界面都要保持一直,可謂用苦良心啊!給開火車的一根馬鞭,並告訴他,我知道你以前用馬鞭習慣了,火車上沒有馬鞭,我給你造一個。都想著成為下一個類似天正建築一通天下的產品,在BIM時代這個想法是行不通的。天正建築幾年前沒有做Revit的插件,有可能認為我天正建築就是BIM,這也本身無可非議,去年好像迫於市場狀況的壓力,也要在Reivt做插件,期望挺大的,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完全照搬二位的思維去做。希望天正不要落得諾基亞的下場。

軟體廠商本身對BIM了解不夠,又不踏實,又急功近利,純粹去迎合。把顧客當上帝,如果顧客是上帝,還要你幹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BIM除了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和廣大BIMer共勉.(未完待續...)


好多人都從自身角度提供了BIM的缺點。我來爭取答一點大家沒有談到的角度。

1.第一個最大的缺點和推廣阻礙在於軟硬體自身的效率和性能。

BIM軟體大約在2000年左右進入市場,當年軟體不成熟,速度就是最大的問題,由於bim中各構件的關聯性和圖面的實時生成,以當時的技術來說,實在是卡得不行。相比cad快捷鍵6得飛起,這用戶體驗很難跟上。另一方面硬體的限制決定了項目規模大小。當年的Revit是作為小型別墅設計軟體推出,並不是用來做各種高大上複雜項目。我猜,revit的構件為什麼叫做族庫,說不定當年這些部件只能夠用來做個「Family」呢。在那個xp普遍的年代,1g內存主流,不到百g的硬碟容量,bim文件動不動上百M,載入的工夫就能出去喝茶了。02年autodesk收購了revit這個潛力股,做了一些改進有了一點改善,我也大約在04,05年開始嘗試用revit,雖然基本雛形有了,但效果並不好。autodesk也逐步收購了當時市面上主流的各類三維建模軟體,並努力整合改進這些軟體的優缺點。隨著技術進步,大約在09-10版期間效率有了較大提升,基本可堪一用。隨後10版整個界面做了個大的調整,換成了最新的ribbon界面風格,同期的windows各類軟體都在換這個風格,但是當時接受度還有點低,沒了滿屏的圖標常常找不到按鈕,我也是慢慢到了12年左右才比較適應了這種風格。(包括office系列)這個時候autodesk已經基本完成了整個內核的重寫工作,加上硬體的更新,使revit真正達到了工程實用的功能,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在這個階段之後才接觸到BIM的。隨後幾年,autodesk的重點放在了各類三維軟體的格式互通上,提出了adsk通用格式讓各軟體模型之間的交互兼容更加方便,甚至有些是可以雙向互通的。這個時候,單個專業的操作流暢度基本是可以滿足使用要求了。但隨之而來的,工程項目複雜度也在不斷提升,。隨著各但專業應用後,多專業之間的協同配合需求被提了出來,成了軟體更新的主要方向。再往後,成了設計方,與業主方,建設方的遠程實時互動等更加複雜需求被提出。這幾方面現在的速度是不大能夠達到。所以任何時候,依然一直對軟體性能有著提升的需求。

2.第二個缺點就是軟體數據的規範化問題。

Revit的族庫是它的關鍵基礎,revit對族庫的管理較為嚴格,這一點優缺點並存。說到這,就要說說Archicad了。總有人提出,這兩個軟體之間有什麼差異,哪一個好用。相比來說,Revit對族使用要求較低,會拿來改點參數就可以用了,但是想編輯或者創建一個自定義的族會非常麻煩。而Archicad反過來,介於cad和Revit的之間,賦予了用戶更多的靈活性。有利就有弊,靈活的代價就是數據不規範,插件多,版本多,安裝麻煩等等。在我看來,Archicad不是完全狀態的BIM軟體,也就棄坑了。Revit雖然對數據要求嚴格,對單個專業或者單項目來說,會麻煩一些,但隨著項目的積累,這種規範的數據在專業間交換數據或者復用的時候才會效率更高。有人認為SU都能算作參數化軟體,在我看來,這種插件滿天飛,建模過程隨意的軟體跟BIM壓根不沾邊。一個人畫的cad或者su會帶著明顯的個人習慣,千人千樣,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哪的圖。但是用了Revit,你會看到沒有了圖層,不需要自定顏色,自定表達的樣式,構件之間的層次和邏輯關係是自動生成。光看著模型生成的圖紙,很難看出不同人之間區別。這樣規範化的好處是提高了設計的質量,使原有模型能有更多的復用。

隨著Revit應用擴大,一些國內的廠家也來開始抱這個大腿了。開發的模式也簡單,能讀取revit文件中特定構件的信息,再轉入到自己原來的軟體中算量,算節能之類。後面就沒revit什麼事了,目的是利用平台的門檻,把數據留在自己軟體中,圈住以前的用戶,防止他們投奔到真正的BIM平台上。凡是這類數據只進不出,單向流入的軟體,其本質是在從BIM這個大數據裡面往外切走數據,而非向裡面添加數據。在我看來,這類軟體作用非常壞,正在阻礙BIM應用的推廣。他們的作用不是把BIM這個蛋糕做大,而是忙著趕緊切走自己的那一塊再說。一些不明BIM原理,留戀原來平台的用戶被他們蠱惑可能就放棄了一次設計平台升級的機會或者走錯方向。

Revit只是BIM在設計前期建立了一個基礎的數據,在後面應用、施工和管理中,還需要添入大量數據。現在這類軟體各自獨立開發數據的分散而結構不一,對用戶的使用當然是一種阻礙。但是相信以autodesk的能力,會在合適的時機將這些功能整合進來。例如現在2012版已經將能耗分析模塊加入,16版加入了dynamo,17版的formit。相信將統計工程量及造價這類功能加入也沒有任何難度。autodesk有將整個設計鏈數據打通的能力。

3. BIM用戶,應當有一點數據處理能力和編程能力。

雖然並不是必須,但如果不是做基礎的建模工作的話,想更進一步用好BIM,需要這樣的能力。BIM的本質不是二維或三維的模型圖紙,而是一個項目的資料庫啊。有多少人用過revit導成IFC的數據格式?可能做日照節能的用過。那有多少導過IFC這一行下面的ODBC資料庫?基本上我從未在國內見到有談論這個ODBC資料庫的。 看看現在這麼流行著BIM的翻模,認識尚且這麼淺,應用能深到哪呢?可以不客氣的說,設計師的數據處理能力並不強,不要說會操作資料庫了,連用好最普通的excel功能的都沒幾個。用好revit的明細表,再導出配合excel就能做出很多的應用來,這方面的應用案例也見得不多。

編程能力對BIM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優勢。我最初學revit也是跟著教程,這點一下,那點一下,一會改改這個屬性,一會改改另一個,一點頭緒都沒有,也難找到應該修改的正確參數。隨著對軟體理解的加深,然後有一天忽然想到,Revit是一個面向對象的設計方式,它所有的元素都是族庫這樣的對象,不僅牆柱門窗,連軸線,標註,圖紙也都是對象啊。父對象,子對象的繼承、多態的關係和編程中對象的概念是一模一樣的。每一個在圖上的操作,畫上的牆體門窗,就是建立了一個實例的對象。順著這個思路,再去看界面,哪些是控制全局的變數,那些是本族的變數,哪個是當前實例的變數就一清二楚。 那些抱怨Revit不好學的,可以不妨花一點點時間先去理解下面向對象的意思,我想這對BIM應該是很有幫助的。至於族的製作,或者二次的開發,那就更需要編程的能力。Revit現在結合的Dynamo也可以用python語法簡化操作。

以編程語言的關係來看,cad、天正、revit就如同C、C++和C#的關係。傳統cad的繪製,就是一個完全面向過程的方式,畫線畫矩形和寫代碼一樣,複製一部分圖形就和複製代碼結構一樣,通過這種手工的方式搭建出來。天正在3的年代還是這種方式,但通過一些腳本提高了效率,天正5以後改為了半對象操作,對牆體、門窗、樓梯做成了對象,而其它的操作保留了cad方式。而revit是完全面向對象的設計方式。因此在整個設計流程上,習慣了cad繪圖流程的老人們,在沒有對象概念的時候,對這種操作方式和設計流程的改變很難改變和接受。從編程語言發展的時間來看,和設計軟體幾乎是同步進化的。必定是先有了這樣的編程語言方式,才可能出現在這種思想的語言結構的設計軟體。討論這幾個軟體哪個好用,就好比程序員之間爭論說c比c#哪個效率高。容易開發,到底是c好還是java好,python有沒有前途一樣。其實就是看項目的需求和對接方的習慣。

4. 用戶習慣,設計流程

Revit這種軟體本身是外國按照自己國情的設計流程開發的軟體,國外設計周期長,前期深入,後期少改動。這和我國設計國情完全不一致,設計周期短,前期粗糙,後期隨意修改,然後說revit沒有cad好用。其實就是根本沒有按照一個合理的流程周期來做設計。為何有人以為只有大型複雜項目能用Revit,其實也只是因為大型複雜項目,對流程管理更加嚴格,前期時間更長,有一定的時間能夠完善revit模型,後期顛覆性改動較小,總體來說更加接近revit本身的一個節奏。

還有一些用慣了天正的老用戶,總是強調天正方便,新軟體學習不熟。其實在Revit時代天正大多數的快捷操作都成了多餘。想要描述一個建築的構件,只需要1選擇這個的族,2修改描述的大小、材質等參數,3用移動命令調整到合適的位置,整個過程就彷彿用語言去給人描述這個構件一樣,自然流暢。甚至各方可以坐在一起,當場討論修改,實時看著效果,真正享受的是設計的過程,而不是作圖的痛苦。有趣的是,天正還出了個BIM的插件,把自己原來那套按鈕都放了上去。但其實除了繪軸線和準備了一套牆體門窗圖庫外,其它功能在bim中並沒有作用。對於堅守著天正,依靠翻模的老人們,難道連兩三天的空去上手個軟體都沒空?

真正發揮Revit的能力,需要改變整個設計的流程,現在各使用方都在流程轉變的磨合中。拋掉原有的設計流程,找到適合自己的合適方式並不容易,也需要從業主方到設計方到建設方全程的經歷幾輪項目後才會達到磨合完成的程度。


作為一個院里正在開展學習BIM,全院學習revit的結構新人。說一句,學了大概4天,開始被autodesk的培訓師放的宣傳片看的熱血沸騰感覺彷彿是一個大改革。學了以後,發現,至少對我們結構師來說,revit只能畫三維圖,不能進行計算配筋,所以沒啥用反而讓畫圖變得複雜,因為我覺得現在的結構施工圖用平法表示還是比較直觀的。(我們總工說,畫圖就是要讓白痴都看得懂)。反倒如果在施工中用BIM,意味著至少施工員拿著的不是圖紙而是平板電腦之類的電子設備了,有點不現實。
就是說,有點變複雜化的感覺。
施工場地施工工序管理統籌計劃方面,我想,一個有經驗的項目經理,也是不需要這個的。
然後,各個專業之間銜接溝通,看起來很美,很直觀,其實還是沒有徹底改變現狀。
感覺還是一樣,建築擴初——結構擴初——建築修改———水電暖設備跟進——(然後就是這幾個專業無限循環。。。。= =)
而且,現在,一般設計院的專門的BIM人員,是用來輔助項目的,沒辦法替代傳統的藍圖模式。就是一套藍圖施工,一套BIM做噱頭的。
嗯,我繼續加班畫圖= =


一句話:打破信息壁壘本身就是很困難的

跳出建築行業的圈子,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說:當「個別勞動生產率」大於「社會勞動生產率」時,企業才能賺更多的錢,大家才能高薪不加班。這也是行業革新的動力,現在建築業各種惡性競爭的原因也是這樣。

所以無論哪個行業,隔一段時間都會出一道道的技術壁壘,比如,電腦繪圖、CAD插件、企業通用圖、流水線式分工、鋼結構、裝配式、BIM模型三維設計及出圖。但由於建築行業的大體量和嚴謹性導致更迭較慢,也如其他答案所說的,這些技術壁壘大都是一些能力上的差異,如:工作方式、流程、技術積累、軟體開發之類的,投了錢總是能完成的,因此並沒有產生嚴重的技術壁壘和設計業巨頭,大家也就繼續苦逼加班吧。更何況,目前建築行業軟體用到的技術基本是其他前沿科技行業用剩的渣渣末末,BIM是大數據嗎、是高並發存儲嗎,都不是,只是一個OA系統+一個三維引擎。就比如目前BIM圈很流行的激光掃描、點雲、無人機,用的就是谷歌無人車的技術。比如VR、AR也同樣如此。

而回到BIM,卻有點特殊,他除了要建立技術壁壘之外,還要打破信息壁壘(信息的不對稱)。這其實是有點衝突的,對於工程協同過程的一個個體而言:前者賺錢後者虧錢。所以熱情不高,導致現在還停留在自身工種技術壁壘的提升中。比如設計的就做三維設計出圖+管綜;造價就用模型算量;施工的就做三維模型及人材機施工流程模擬;裝修的就做漫遊+動態調整等等,各不對接BIM模型只對蓋章簽字的圖紙、報告負責。就好比以前,也還只提供PDF圖紙,而現在下游也需要框一下面積統計一下某個塊數量點一下坐標,就算不情願也得提供DWG圖紙了。這下,CAD圖就要按比例畫,不能手動修改尺寸標註的文字,到了BIM也是如此。


最近接觸了一些管理層的東西,對這個問題有了些新的認識。
其實BIM推廣的最大的阻礙就是領導,為什麼呢?因為中國的領導都屬於「見錢眼開」的形式。(沒有惡意)。推廣一項新的技術他們第一件事考慮的就是成本我的投入和我的回報是不是成正比!
而現在的BIM標準及技術還不是特別的成熟,自己往這裡投入雖然屬於開拓者但是自己沒有撈著什麼好處,不如學學騰訊,等別人的技術成熟了我在拿過來用。(中國的創新不值錢,〒_〒)
但是一些開明的領導已經認識到了BIM掙錢的能力,比如我朋友的領導。
他們通過BIM技術管線綜合及合理性分析等方式。活生生的把一個賠錢的活,變成了一個肥差。(他們是機電的分包)
現在他們的領導在全力的推廣這項技術,去他們那裡第一件事就是學BIM做管綜,第二件事才是下現場當工長。然後在根據個人能力安排到地是做BIM畫圖,還是下現場幹活。
所以說BIM這東西最主要的是沒有找到盈利點,如果領導們看見了這個東西能掙錢的話,就算甲方不給錢我也要做得。

----------------------------分割線-----------------------------------
不請自來
利益相關施工方某項目BIM小組負責人

BIM的優點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為什麼還是不能很好地推廣呢?
答:利益相關的人不知道,或者就算是知道也不明白怎麼運用這項技術。

在這些BIM外行眼中這就是一款建築類的3D軟體,就算是很多的BIM從業者也是這樣認為的。
但是BIM的真正含義正如 @葉馨老師說的那樣他不光是個模型而且是個信息的綜合體。
正是因為BIM技術這個信息的綜合體,它包含了大量的該包含的不該包含的信息,比如工程量。僅僅是這一項你知道就砸了多少人的飯碗嗎??(別的我不知道,至少是我們施工方原來在這裡玩的貓膩就沒了!)試問這些人會好好的利用BIM技術嗎?
你跟我說BIM技術可以節省成本呀?是節省了成本,但那主要是甲方的成本,不是我們施工方的。我們也能節省,但是沒有了這些設計變更,這些圖紙會審。我們也就沒有利潤了。

所以BIM這種東西對於甲方是相當有用的。但是對於施工方除了些管道的碰撞作用並不是很大。這就是為什麼施工方難以推廣的原因。
什麼時候中國的人工費管理費大於這個拆改費的時候,施工方才會真正的做推廣。


本人施工公司的,辦公室的領導還有同事在BIM領域算是比較領先的吧,autodesk公司BIM的新產品會邀請同事過去,我不知道具體情況,猜測大概就屬於跟遊戲內測差不多的東西吧。每天聽他們講的都是BIM的優點,說最多的還是這是個趨勢,這個精細這個明了這個優點大大的。直到我去大連有個項目出差,那有個從農民工自學成才當了技術骨幹的大叔(項目上的人一直認為他絕對勝任項目班子的工作,給他個生產經理他能從裡到外所有事情給你安排的妥妥帖帖,但是公司是國企,死板,因為他是農民工上來的,沒上過大學,堅決不讓他進班子),這個大叔對BIM有自己的看法。他說BIM應用是業主要求的,其實就是個花架子,至少在這個項目沒有起到啥作用。事實上,這個項目項目部50多個人,只有五個人搞BIM和綜合,主要是綜合,BIM只是附帶的。而這五個人中有三個人是今年剛畢業的新生。就我所見,他們主要是協調各個專業的碰撞問題,BIM是他們的工具。如果要完全發揮BIM應有的作用,那工作量太大太大,根本不是這麼幾個人能完成的。所以BIM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自帶鴻業自帶天正的CAD而已。


國內嚴重的神化了BIM,主要體現在:
①你不懂BIM,它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
②五年內必將取代CAD,就跟後者取代畫圖板一樣;
③有了BIM,就不用改這個那個了,爽死。

實際上,
①不管你懂還是我懂,請拿出一個真正能落實的項目來(不是銷售案例哦)
②就國內這種催催催的狀態,軟體再好10年也推廣不了
③真心的講,建築行業外的BIM軟體們,創造產值的施工圖BIM效率能有CAD的一半?

我認為
①核心是設計方bim軟體的研發,連信息模型都搞不好,就不要怪翻模的人不懂bim
②甲方催催催這點只有政策能改了
③國內廠商應該踏踏實實的系統的研發軟體,而不是插件來插件去,效率不上來,誰用?!


我補充一點。


部分設計院分工過細,風氣也不好。填色,做文本,渲染,做動畫,算節能這種活被視為臟活累活笨活,是沒有人願意乾的。如果你擁有以上技能且做得好,基本上就可以告別設計了。

同理,bim學好了,會被當成「建模的」來用,如此一來,誰敢學?即時學會了,也要裝作不會。

深有體會的某著名大院基層建築師一枚,匿了。


這是先進的BIM工作方法和流程與粗放混亂的國內建築市場的矛盾。


BIM的全生命期信息整合的特點是極大的優點,但是也是極大的缺點:它需要先具備全生命期信息整合的管理模式、流程和共識。這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先進的生產方式,就中國目前的平均水平來看還遠不及,這就導致了推廣的巨大難度,等於是要在一個個工程項目上進行管理上的全盤再造,然後才能發揮出BIM工具的價值。

所以我們經常說,對於國內而言,BIM是下一代生產方式的生產力,並不是當代的。它的確適合於發達國家的當代的情況,也正是那個需求導致了BIM工具的出現。然後才被引入中國。所以說,這個缺點是時代的落差帶來的,並不是BIM本身固有的屬性。


BIM的缺點或者推廣的阻礙有,就是BIM是一個類似於龐氏騙局的東西,而且it won"t sell itself,賣不動他自己。而且他自己的發展也不成熟。BIM的概念好不好,當然好啦,有了BIM,我們就可以每天只工作3個小時,一個月拿25k的工資,空下大把的時間打遊戲,泡妹子。可是為什麼我們沒有這樣過呢?哦,因為BIM還達不到這個要求。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甩圖板到CAD,需要人推么?有設計院敢不用么?有人敢不學么?一個天天嚷嚷自己家飯好吃的飯店,會好吃么?


現實層面的技術缺點就不多說了。
想說一下關於推進BIM技術的阻礙,更進一步地,是探討一下到底是什麼東西阻礙了BIM技術進步這個問題。以及從推進技術進步的角度解釋一下我撰寫「數字營造」這個專欄點原因。

到底是什麼阻礙了BIM的技術進步?
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目前執業的建築師在本科所受的專業訓練,關於數字化技術方面的結構性缺失造成的。
新畢業的/正在讀書的准建築師們,可能在學校接觸了Revit/ArchiCAD/Rhino/GH之類的數字化或參數化軟體作為表達自己設計思想的工具,甚至研究python或者其他程序語言來進行生成式的設計。
但遙想我讀書的時候,入學還要美術加試,仿宋字水平還作為評判一個建築師基本素養的依據,老先生用(真)幻燈片講建築流派。水彩紙裱在1號板再渲染效果圖。然而這些技能,早就被歷史的洪流帶走了。


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新的軟體/工具/演算法都被IT工程師開發出來。但是在廣袤田野上辛勤勞動的建築師,由於缺乏對這些技術和工具的敏感,很難大範圍地應用好它們。

只有當被數字化侵染過基因的新一代建築師們成長起來之後,相關技術才能夠在信息/建築這個學科交叉點上做出真正矚目的成績,而不是用來炫技,不是同行看到的「奇技淫巧」。

歸根結底,我寫這個專欄,寫一些入門級的技術,讓有能力的建築師理解計算機的工作方式,是想讓這些建築師(以及我自己)更快地成長起來,讓有可能出現的新時代早一點兒來臨。

以上。


謝絕轉載

這裡寫一下個人這些年來的經驗總結,算是對這個行業做最後幾次的解讀了!

作為非科班出身BIM從業者,幾經打磨,在這個行業沉浮了六年。很難說自己在這個行業有所建樹。但相較而言,對於這個行業的認知也是秉持個人愚見。BIM這個技術應用在市面上有多少的偏頗意見,相信從業者也應有所了解。在此,不談技術應用,而是從這些年來的諸多實踐與觀察所持的看法。有些例證欠缺必要的邏輯推理,或調研範圍有限所致。存有的些許觀點不能自證。

這裡我只談了很多設計院推廣的問題,而沒有給出答案。我想把這個問題簡單化處理,但這個問題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所以,陳述下來還是有些晦澀難懂。在之前曾寫過一篇關於BIM推廣實施的管理思路。目前看來,還欠缺實踐經驗,因為並不適合多數的中小設計院。

本文適合那些在設計院里打拚的從業者。或者是想在公司內推廣BIM應用的管理者。這裡列示了那些你經歷過或將要面臨的一些問題。有幸,向那些兩年來給予充沛的時間與精力,能夠幫助自我提升並有所獲的人表示感謝。

一、
有關推廣BIM設計的問題思考

概括來講,存在三個主要問題:思路問題、技術問題、管理問題。多數情況下,我們總是糾結於技術問題,而很少反思其他兩個問題。致使我們對問題的思考處於一個本末倒置的情況。

思路問題:

這裡的思路問題,可大可小,可以是行業的角度說,也可以從BIM應用的成效來講。我想從不一樣的觀點來描述一下我對BIM的理解。之前我們經常看到的BIM思路是從可視化、模擬性、協調性等各種「性」問題的解讀。我覺得這些年來,我們一直身處一個商業模式快速迭代的周期內。而在工程建設行業,這種迭代的周期卻非常慢,也使得我們對行業更替的變化顯得後知後覺,也從而讓我們變得對技術變化來的不再那麼敏感。如果說上次的迭代周期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的CAD製圖的興起,那麼這次,我猜測可能會在2020年後完成一輪的迭代。這裡的一輪迭代,並不會比各類專家口中所描述的那樣直接迅速,也不是全部工程建設行業的升級。只是民建,商建會率先實現這一輪的迭代升級。工建因其特殊性,還會處在一個混沌周期內。

就目前來看,工程建設行業的知識壁壘,隔絕了規劃建設階段與價值提供方的有效信息溝通。放在前幾年國內市場經濟環境下,由於政府控制幾乎所有的要素、資源,驅動投資一直是政府驅動經濟增長最便利也最有效的手段。從而導致直接製造投資環境的繁榮。而作為此階段繁榮的參與者,我們一直被這些繁榮所迷惑。我們對效率的重視超脫於對質量的重視,使之喪失了基本的客觀理性思維。在這一環境下,我們也就不覺得我們目前的信息交流手段存在很多問題。在效率驅動下,我們的問題在問題中解決。

然而就產業經濟的直接放緩,我們也應該開始反思,這種專業知識壁壘的不開放性,造成了我們多年來的一些舊習。而BIM就是在降低這層壁壘,使之各參與者都能在平等的位置上實現信息價值共享,BIM簡單的來說其實是一個消除信息不對稱和有效對接信息源的應用而已。不是各種高大上的「性」問題。它遵循電子商務的邏輯,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使得各個參與者的行為都是可被理解感知的過程模式的創新,是有效展開與消費者有效溝通的平台。

技術問題:

很多設計單位人員無不沉浸在技術應用的拓展上。這些年來,摸索了各種各樣的所謂平台軟體。也愈來愈發現,技術實現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門檻,這個門檻兒不是技術層面上的,而是跨專業間的有效協同。前些年,曾給幾個設計單位做過軟體培訓,聽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這個功能怎麼去實現,這類圖形如何去表達等等一系列軟體功能實現上的問題。在初期推廣階段,這也無可厚非。這些技術問題,進行到深處就會發現,它解決不了你所有的問題。因為這個行業技術的研發並不像互聯網產品一樣,迭代的周期以天為單位,而是以年為單位迭代更新。一年的開發周期內,都受限於需求文檔封閉的容量。

其實,目前最為擔憂的是BIM技術產品的開發被捆綁到准專業知識的實現上。平台開發的產品經理很容易被所謂設計人員的技術問題所綁架,為了實現專業的技術功能而去開發。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失去全局觀念,淪為問題的解決者,而不是引導者。只是基於需求的開發場景,雖易獲得客戶認可,但卻會失去方向。自認為,現有產品的開發路徑應向著跨專業、跨平台之間的無縫傳遞為基礎,銜接信息價值鏈的有效傳遞向外圍擴展,而不單單只是在功能實現上下功夫。在諸多技術開發參與者中,很多時候處於過度封閉的開發環境中。我覺得,這些參與者,應該跨行業學習旁鄰的互聯網開發趨勢,逐漸在走向開放與融合。那些我們所堅守的技術壁壘日後反而會成為自我突破的壁壘。

作為下游參與者的工程建設行業,這些年,我們一直依託著廉價的技術紅利。在以後,這些紅利可能變得不再廉價,一是軟體開發成本的不斷上行,二是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趨於強勢。我們能做的只有利用好現有的技術水平,補足我們以往的劣勢。在技術迭代的周期內,不斷深化自己的技術應用水平。

管理問題

關於管理,這是被大家經常忽略的問題。但在應用BIM的環節中,管理恰恰是最重要的因素。這個問題我想列出來詳細說一下,盡量把框架縮小。

在工程建設行業,基本上是一個術業有專攻,對應技術學習曲線較高的一個職業領域。專業之間的跨度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大。但包括較大的工程單位在內,應用BIM依然遵循以往的管理思路。隨之而來的是流程、項目文件管理、組織結構的一片混亂。久之,事後歸因偏差也讓我們趨向於對BIM實施問題的曲解。

那什麼是管理,本身框架很大,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說清到底是管理什麼,人事管理?財務管理?流程管理?還是文件管理?首先,管理應該是講目標的,它帶有非常明確的目的性。而不是泛泛的去說。恰恰是因身為技術出身的管理者,往往也沒受過很多管理上的精細化的思維學習,所以管理對他們來講真的是不可道明的事情。

在BIM真正的推廣開來,應該將有這樣一個職位來去承載管理的職責。否則,管理的缺位,會讓整個BIM實施就像脫線的風箏變得盲目被動。

如何做呢?我想將傳統與未來拆解開來說。傳統的設計過程,各專業之間基本上是割裂的,除了提資與綜合之外,沒有太多的交際過程在裡面。信息互通的方式是節點式的,限定在某個時間節點的共同交涉。而信息互通的方式基本是靠人與人之間的協商,沒有標準程序的控制。技術實現上,人員之間基本各司其職,完成分內的職責便可,也就不作他想。而以後,技術條件的成熟,會使得傳統的信息互通方式崩塌。專業與專業之間的隔閡會越來越少,我們可以在一個共享的平台下實現實時的信息互通。然而,這種實時的互通需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就體現在管理方式需要及時跟進。在目前看來,我們更多的求助於各種技術小能手來突破專業間的協調問題。在我看來,管理並不是技術來驅動的,應是頂層設計而來。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本末倒置的原因之一。

所有的管理事務,都將歸於細節之處。那些我們以前理所當然的項目管理方式儼然不適合直接延續套用。

二、
管理的焦慮

不管我們如何去推廣BIM的實施,到最後都離不開人的參與過程。在實踐中,傳統的思路給我們造成了很多困惑,為什麼投入增加的同時,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這些年,我們一直都在談合適人才的問題。但我們真的很好的對待了那些付出的人力資源成本么?之前思考過人的觀念,設計方法,知識和能力構成等一系列問題。但目前細思往來。還缺乏必要的邏輯論證。是什麼讓我們無法調動人力的積極性,耗費多年也不見應用水平的精進,能力邊界也不見提升?我想從組織管理學、心理學以及博弈的角度來去陳述我對這幾個問題的看法。

1.
激勵有效性假設的失敗

我們對BIM的實施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其中多數也花費了不少資金在人員的激勵上。但並沒有獲得必要的投資回報,是因為我們錯誤估計了激勵的有效性。設計院的薪資分配方式,還是傳統的按勞分配製。這本無錯,但真的實際操作結果是,效率的降低完全抵消了激勵的增長,甚至還不及以往的傳統工作方式所得。所以,到最後,我們的激勵反而變成了一種帶著善意的懲戒。

通過對比效應來看,這種激勵也並沒有因為過多的付出產生溢價。反而會不斷消磨人員的意志,被動的消極應對。只是通過平衡激勵與付出之前差異,也並不能帶來很多的實際效益。因為,幾乎我們所有人都受制於潛在心理學假設的影響。

在組織管理學中,有一個雙因素激勵理論。簡要說,就是使職工感到滿意的都是屬於工作本身或工作內容方面的;使職工感到不滿的,都是屬於工作環境或工作關係方面的。前者叫做激勵因素,後者叫做保健因素。在我們通常的管理實踐中,我們一直圍繞這激勵因素來做人員的激勵措施,而忽視了保健因素的存在。在推廣BIM的過程中,我們並沒有太多的意識到,因為工具轉變帶來的工作環境、人際交流、流程體系的緊張關係。

2.
前景理論:

概念:前景理論心理學行為科學的研究成果。由卡尼曼和沃特斯基提出,通過修正最大主觀期望效用理論發展而來的。它有三個特徵,一是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得時是風險規避的;二是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時是風險偏愛的;三是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

這裡我只應用第三個特徵來解釋為什麼激勵與付出的平衡依然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而為什麼那些單獨組建沒多少經驗的年輕團隊卻做的比他們要好。

如上圖,所示。我將員工所能獲取的激勵表示橫坐標:美元數目;實施BIM階段將員工的心理感知價值表示縱坐標:心理價值。表面看來,美元數目是可以被量化的,但心理價值卻無法量化來講,只能說是達到某種程度的解譯。有意思的是這個理論經常用在賭徒身上。人們面對虧損時所要承擔的心裡價值曲線遠比盈餘曲線來的更為陡峭。

為什麼用前景理論去解釋員工的心理活動。因為,我們所實施的推廣思路帶給員工的心理價值為負,這可以在我們通常聽到的抱怨中得到很好印證。通過上圖我們能看到,同樣是100美元數目所對應的心理價值度量是不一樣的。而上升到200美元數目帶來的心理價值增減程度也是不一樣。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就算我們對於付出的激勵成本與收益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態下,依然不能有效的來去展開BIM實施。因為,我們感知的心理價值處於一個亞穩態。我們可能要付出2倍的激勵成本才能平衡掉這個心理價值的差值。

這個落差,如果越是年長的工程師就越是明顯。受制於過往的心理預期變化,也越是難以適應前後對比所帶來的心理價值損益。所以,我們經常說的能力邊界不只是主要問題所在,而是受我們前景理論其中的心理賬戶損益所致。

這些心理價值損益,在新的從業者中因為缺乏實際的前後對比,所以並沒有對其心理價值的評判形成太多主觀影響。也因此,面臨前景理論中的損失風險也就越小,就越是能夠心無旁騖。

3.
重複博弈下的決策最優:

如果套用分級基金(是指在一個投資組合下,通過對基金收益或凈資產的分解,形成兩級(或多級)風險收益表現有一定差異化基金份額的基金品種)的方式來形容,員工承擔的是分級基金A的約定收益,企業承擔的是基金B的風險收益。其實,更多時候,傳統觀念應該將員工與企業放在一個重複博弈的角度來去考慮。在重複博弈的情況下,會不會達成綜合效益的帕累托最優,本身就是存疑的觀點。

如上圖,表示企業與個人在雙方博弈中採取的決策收益值。A表示企業採取承諾有效或無效決策時的收益,B表示個人採取執行或不執行決策時的收益。A、B無法量化,我按照大小進行了排序:A1≥A3≥A2≥A4,B1≥B3≥(B2與B4)。以上排序,可能因企業不同有些許變化,我只是從大概率普遍的假設下給出。

首先,先解釋以上概念性問題。在經常性管理決策中,我們很少考慮管理層的誠信度。因為非管理出身,很難把這件事講明白。這裡所說的承諾有效,在實踐期望理論中,主要有三種:

?
增加努力-績效的期望;

?
增加績效-獎賞的期望;

?
增加獎賞的效價。

也就是說,我們管理層對員工的激勵無不圍繞這三點出發。我想從本源出發,大多數管理層都會圍繞著工作本身來做出發點考慮。使得管理層忽略了隱性的其他保健性因素。其實,在多數管理決策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不經意間透支管理層的信任度,包括激勵承諾的未果或是過度承諾。更嚴重的是我們只有懲罰的有效,而沒有做到激勵有效。到最後,員工在不斷的重複博弈下,就默認選擇對企業戰略的漠視。

作為管理層,也應該認識到盲目的自信其實也是變相的透支著管理信用。自我的感覺良好只是自我麻木的錯覺罷了。而伴隨著管理層信任度的缺失,會不斷產生負激勵期望。久而久之,對員工的最優選擇便是戰略不執行。

站在個人的角度來看,有一點需要解釋,為什麼在個人B3≥B2與B4的情況下,依然會選擇「不執行」決策。在前景理論中,可以找到答案。如果加上負的心理價值損益。那麼B3最後的價值會遠遠小於B2和B4。

http://weixin.qq.com/r/gjq8pE7EARN_rQrH92_Q (二維碼自動識別)

個人訂閱號!會陸續將這些年的經歷po出來,給大家看!新的一年,要認真考慮職業轉型了。加了個油。


這就需要住建部 強制性政策區推廣了


目前為止,BIM還有很多方面上的不足,在這裡做一下淺談。
第一點,國內對短期收益的執著以及政府的支持問題,由於國企在現有市場還佔有著相當一部分市場,所以使得私企多多少少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壓,市場經濟競爭非常激烈,大家就抓住了「效率」一詞不斷提升速度,很少注意品牌的打造,使得在十年之間設計費沒漲不說,還讓國外的設計機構吃香了。國內對短期收益的執著實在令人堪憂,這幾乎是一些問題的根源,而BIM恰恰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沒有長期的項目積累,公司WBS原始資料的不斷支持,前期時長的軟硬體技術革新,前期的大量資本投入,那麼想做成真正的BIM幾乎是空談。所以,在效率和利益的驅使下,大家在不斷地找突破口,提升模型質量,極大程度地利用3Dmax等軟體做可視化等,軟體也極力做成3D好與BIM貼邊。其實,在乎理論的發展,腳踏實地地做族的積累,命名規範,信息管理職位,與IT領域真正的對接,將BIM理論融入軟體流程,設計流程等措施才是現在國內急需做的。重視長期發展,提高工程,設計質量的同時提高效率,打造公司品牌,設計費自然會提升,設計師也會有更好的待遇有利於協同設計,更會積極地為業主考慮,這將會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第二點,人才培養斷層的問題,BIM這一詞來源於管理學,需求的人才從開始就註定不會是初級人員,也就是說,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再去做BIM,難題是對新理念的理解,但沒有實際經驗,畢業後就開始做BIM,難題就不僅如此了,對各個專業的語言的把控,業主的需求範圍(scape)的理解等知識都需要合理地管理學習。所以,BIM要求工程工作經驗,各類軟體理解以及概念的充分理解,對人才要求很高。在中國,大家其實要愁的不是人才的需求,而是人才的培養,所以對於新領域,老手上手很快,但新人將多數干著建模,理論分析,管理諮詢等偏離實際工程的崗位,試問,這些一上來就沒接觸太多工程實例,沒有很多工程經驗的新人在未來同等的時間裡真的會比那些同一時間做實際工程的人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斷嗎?BIM人才到底要具備怎樣的知識,以及初期BIM工程師的職業發展方向,如何做出合理培訓,將會在現在以及未來BIM技術站穩一角後顯得尤為重要。

總的來說,就是人的問題,這是一個打開的世界,未來展望得太遠就變成了空談,而未來不做太多展望一味要求落地就會被競爭效率局限思維。BIM的未來在大家手中,呈現不一樣的,適應中國國情又配合國際理念的BIM,可持續發展的BIM,才是健康的BIM。


國內的誤區在於所謂的用一個簡單的revit做出一個3D模型,趕緊搞一個多專業管線綜合,查一查碰撞,然後加上schedule變成4D實現施工模擬,甚至學著用energyplus做做能耗分析之類的功能後,就大肆炫耀BIM牛B屌渣天。對此我只有一句話:呵呵。從國內情況看,以上說的這些內容,解決了哪些傳統施工中的問題?其一,從設計到施工到運維的管理流程並未得到改善,其二,造價數據對接不上(這個是國內外造價方法的差異性導致的)。用了中國特色BIM以後,發現除了管綜有那麼點收益,以及還能做高大上的動畫評獎外,工期沒得到提升,質量沒得到優化,材料沒得到減少使用,管理環節多了好多模型調整對比演示,底層員工工作量還變大了,建築行業各自為戰的傳統模式並未得到改變,設計單位出圖時間節點還是與施工單位施工時間節點不一致,施工單位施工方案還是與設計圖紙不一致,諮詢單位造價統計還是與竣工數據不一致,運維方面還是空白。面對這一狀況,你作為一個領導,你會怎麼想?你以為你會覺得呵呵噠,這個SB技術,但是其實領導真實的想法是,呵呵,不這麼亂,我怎麼趁亂掙錢。
事實上,所謂的BIM技術核心理念是協同性(國外應該叫interoperability),關於協同(interoperability),其實目的在於對整個process的整合,真正的BIM技術是利用single database(單一數據源) 來實現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information sharing(即所謂的信息不浪費 re-use),提供項目從無到有各個環節涉及部門執行任務所需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因為從單一數據源來,運用同一套數據交互模板(例:IFC),所以交互性非常強。整體管理體系得到了優化提升,最後的結果就是活乾的快,改的快,質量好,省錢。

大部分的中國企業壓根連這個BIM的核心都沒搞懂,一群大學生悶頭比賽建模,還有考那個BIM證書,有卵用啊,根本性的問題都沒搞懂。所以之所以沒推廣成功,最主要的問題在於,首先,你根本都不知道你在做什麼


幾年的Revit的使用經驗來看,目前我自身遇到的問題可能在於Revit的使用邏輯和現實中項目的操作有衝突。

通常做項目都是一個由淺往深的過程,先有方案,再做細化,工作的內容和精細程度也是依此遞進的。

可是Revit的使用邏輯更偏向於前期準備充分,越往後越省事。

可前期很多的節點、結構、模型是模糊和沒概念的,需要不斷的深化討論之後才能做細,如果到項目中後期再替換模型和族的話,軟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無法解釋的問題,尤其是連接處的各種bug.

隨著項目的不斷深入反而越來越不好改,原來CAD環境下輕而易舉的事情,Revit反而需要做大量的模型調整和重建工作。

另外用Revit計算工程量也是件很痛苦的事兒,有些時候甚至不如最原始的方法有效……


推薦閱讀:

「項目總」如何學習工程管理?

TAG:BIM | 工程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