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先秦無「道家」,道家乃西漢初年部分方士和官吏創立的新學派,你贊成此說法與否?

有人認為先秦「道家」諸代表人物的思想過於駁雜,主張「道家」是西漢初期的齊地與楚地學者,結合諸多不同思想,為適應當時政治環境而生造的學派;老子和莊子等人無傳承關係,思想亦不同意。你對此贊成與否?為什麼?


謝邀,上面的朋友都聊的差不多了。我補充幾點:

1.道家不聚眾。聚眾既非道家。這是自古相傳的意思。小國寡民,終不敢為大也。所以在道家內部並不認可黃巾張魯孫恩之流。這些都是檔次不足之輩。說是外圍,也只是勉強。所以道家諸子往往獨立而聞名。

不聚眾,對於大眾就看不到明確的傳承,但不等於沒有。而百家諸子闡道是確有其事。個人角度不同,對於道家的定義貌似也不一樣。所以怎麼認為並不影響道家的流傳。而周秦之際私學的師說家法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道家也不例外,道家諸子之間的聯繫不是那麼明顯,但不等於沒有。師承也不似儒墨兩家那樣注重形式。

2.疑古派的觀點是在西學東漸思潮下時代性很強的觀點。很難立的住腳,一般的朋友基本可以略過。

那個時代,連中文漢字都要廢掉,要把文明徹底推倒,那麼出現疑古派這種觀點是符合那個時代的主旋律的。而其中有些人以己度人,懷疑一切,也並非難以理解。

考古挖出來的東西總是不如沒挖出來的多。這點道理也難不理解,拿著拼湊臆測的點滴「成果」全盤否定先代的記載會被不斷的新考古證據打臉。所以疑古派的言論會慢慢被摒棄淘汰。這個時代再把他們的說辭拿出來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不少是有其他目的的。但也不會改變什麼。

3.從周到宋,文明大斷層就有三次或者四次。而從古至今,大型書厄多達十八次。乾貨所剩並不多。道家徒裔又不聚眾而聞名,少些記載只怕也是正常之事,若是就因自己沒看到就非說沒有,只怕有欠公允。

4.求新太過,反失其真,用力過猛是疑古派的通病。而越後來的言論,功利色彩可能性越重,為了發文章而發文章,為了提觀點而提觀點,為了政治風向而造作,很多不紮實的理論和文章都是這樣發出來的。而單純以文字小學來否定質疑先秦諸子中的偽書,並不全面。譬如說老子之中的邦國之別,文子中韻與均之流變。等等不能證明此書先秦沒有,字的流變是口授時候的問題。字是載體,換個字,換個包裝就不認乾貨,在諸子年代會被笑話的。

5.他們不了解師說的發生過程。即便是「本文」類的文字,也有可能在師授時候出現錯置替換的現象。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除了公開的經文以外,並不依靠某書,而是於身心之訣要,展開成章。為了他們學習方便,是把流傳下來的東西拆開,並把解釋一起給他們是常見之事。而他們都是自己聽寫記錄的。這個是師說的必然要求。這才是師說的基本情況。經傳註疏同出的現象,其實學界是有發現的。而學生需要不斷從中體會領會,然後把筆記整理由厚變薄,以至於精熟於心,最後沒有筆記,由師隨時問對考校,皆無遺漏。才能出師。成為傳人。這個過程,文字記載只是一個過程。而很多挖出來的東西,我們一看就知道這些就是學生記錄時候的「草稿」,加上不少自己當時的體會,不精確不算本文。這些若被當做證據。只怕有些不足。

這種治學傳授的方式,也來源於先秦文字記錄困難,竹簡絲帛很難普及的情況,這是真實發生的。但難以提供有效證據的事情,這點是遺憾的。實證主義興起後,這些東西在內部也討論過,但仍是保持原樣。所以真正的保留下來的往往是一部經,和與之對應的人在一起,才能完整的闡述其中的意思。其實即便這樣仍然有失真,何況只是窮究文字,只是窮究版本(或者草稿的)呢。

大多數學者並沒有經歷過類似的過程,根本理解不了這種口授師說的發生以及過程的意義和出現的現象。反而很多道士一聽就明白,因為道教裡面有些的傳承和這種非常類似。依文但不泥文。相同的門派,各個師父傳下來的符文往往有細微的差別,但是意義卻一樣,道理與此一模一樣。所以單單死扣文字和時間並無意義。然後以此就急匆匆下定結論。完全不符合諸子流傳的實際情況。這是明末以來,乾嘉樸學太過的一種表現,他們的方法論里根本不包括我們說的這種情況。

參見:
《列子》是偽書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亢桑子為什麼沒有列入漢書藝文志的道家書目?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此題答起來太過複雜,建議題主去看一下《古史辨》相關篇章,裡面對道家的起源和流傳過程等的確質疑不少。
就我還記得的,古史辨派關於這個問題的說法是:漢以後我們心目中的道家,其實在先秦時代,他們並不同於儒家、墨家這樣有組織、有師承的派別。如後世我們指稱為道家代表的老子、關尹、楊朱、莊子、列子等人,實際上都自成體系,各為其小派別的宗主,彼此之間互不統屬。戰國時人在論及當世派別時,或者籠統地說百家,或如《呂氏春秋》只稱「二士」(孔、墨),又如韓非只說「世之顯學,儒墨也」,並不將所謂道家一幫人當作鼎足而三的一個大派別看待。
雖然現在提倡的是「走出疑古」,但平心靜氣的看近百年前顧頡剛先生等人的分析,我仍然以為並無太大問題(至少在這一點上)。古書里何曾說過老子像孔墨兩先生一樣廣收門徒、兜售理念?又何曾說「不歸「道」則歸墨」?以孔子、墨子、老子比,孔墨死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八儒三墨都自以為得到了孔墨的真傳,彼此間爭奪不休;而老子死後,「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陽生貴己」,幾派人誰想過要認領老子這塊祖宗牌位?
我的理解是,顧頡剛等先生說「先秦無道家」,是基於先秦的實際情況僅對「道家」這一後產生的概念進行否定,而不是對各派系的思想價值進行否定。似乎顧先生也並未說道家是西漢人創造的新學派,他的意思是,先秦不成一大派系的關尹、楊朱、莊子等各派學說,經過戰國到秦漢之際近二百年醞釀,彼此的分歧漸消,有人便創立「道家」一名來統括這許多的學派,使其融合為一(趨勢早已有了),遂得以漢初形成了一股大的力量。僅此而已。


謝邀。

講這種話的人,說他是文盲,都對不起文盲這個詞。從清朝開始,一直到民國,共和國,中國的知識分子們,一個個疑古成風,考據成癖。不管什麼學問,這群文盲,都得裝模作樣的重新溜一遍西瓜皮。連基本的源流都不懂,就揪著蛛絲馬跡細枝末節,腦補來腦補去的。

這群文盲,他們對文化的貢獻,就是糟蹋文化。如果說文化的昌盛就是指鬱鬱蔥蔥的生機盎然,這幫人,他們就是一群野豬,拱玉米地的野豬。叫他們知識分子,也是侮辱了知識分子這個詞了,這樣的人,應該扔到糞坑裡漚糞,他們早點回歸碳循環,或許還能對社會對莊稼產生點有益的價值。

道的文化世系,總源頭上出自伏羲。經過三皇五帝,到了周朝,老子總結了之前的三皇之道,寫出了一本《道德經》,算是對從伏羲至周三皇之學的集大成。

老子之後,老學分為五派。嚴格的說,莊子,孔子,韓非子,楊朱,列子,文子,關尹子,鬼谷子,他們都是老子的思想傳人。

所謂的百家爭鳴,不過就是道裂為百。就好比大象被獵人殺死了,來了一群人,肢解了大象,有的人拎了個大象耳朵,有的人拎了個大象鼻子,有的人拎了個大象腿。這就是莊子說的,道術已為天下裂,往而不反。

西漢初年,所謂的道家,算是稷下學宮的學問余脈。稷下學宮講的是什麼呢,不論是陰陽家的鄒衍,還是荀子,孟子,還是慎到等人,他們講的無不是一個道字。這個道,從伏羲,傳到黃帝,再從黃帝傳到老子。老子之後,官學軼散,流入了民間,民間才開始興起了各種各執一端的道,他們所謂的道,都只是道的一個方面。

在漢武帝之前的西漢初期,當時社會的官學,黃老刑名之學,基本上都在陸賈《新語》一書中,陸賈對稷下學派,對先秦思想,又來了個集大成。把很多東西,都統合到了一起,這是整個漢朝,思想文化建設的理論總綱。

看書,要看學問裡面的道。而不是拎著蛛絲馬跡,覺得自己是天下第一大偵探,這是一種惡品位,對學問的惡劣追求,就更不要談什麼聞道入道和明道了。他們本來的動機,就是找茬找彆扭,找不自在,玩連連看,他們根本就沒有向道的動機和志趣。

清朝的大多數學問,都是異端邪說。民國,共和國,大多數知識分子,也都是一些只懂得拱玉米地的野豬。野豬哪裡懂什麼道不道的,對於他們來說,誰拱的玉米地多,誰的學術成就就高,誰就更權威,誰就更厲害。


我基本同意先秦道家沒有一個完整的派別,因為道家是個蠻駁雜的學派。馮友蘭先生將道家的總體特徵總結為「為我」,我認為相當正確。當然老莊的為我,是無我而為我,楊朱的為我則更加直接……道家各學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師承關係,不像儒家,師承非常清楚(特別是思孟學派)。當然,無師承不代表無影響,錢穆先生一生認為《老子》一書出於《莊子》之後,就是因為《老子》里有太多思想和《莊子》相似,而且更加像是對《莊子》某些篇章的發揮。但是郭店楚簡一出土,直接證明了老子一書成書年代比較早。所以錢穆先生這個判斷應該是有問題的。但是不妨礙其認為《老子》和《莊子》這兩本書的思想具有很強的相關性這個觀點的成立。
但是《莊子》一書哪怕在西漢都沒有什麼地位,那個時候的道家叫做「黃老之術」,上追黃帝,自然是比較扯的,但是那時候根本沒有提老莊,也說明莊子並未與老子並列。直到東漢才開始有點地位,魏晉的時候莊子才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資源。這也從某個側面反映出,道家不是一個特別完整的體系,有一個被不斷構建的過程。
其實漢代(特別是劉向劉歆父子時期)是先秦文化的大總結時期。先秦諸子很多典籍都是有篇無書的,有書也是孤本,版本之間文字都不一樣,直到漢代才有固定的版本(有些書甚至一直被學術界認為是漢儒自己編出來的)。對於學術派別的整理也是在這個時候。所以道家作為漢代早期的官方意識形態,在漢代逐漸被構建出譜系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漢人就是喜歡干這個活)但是其譜系的構建不代表其思想資源的構建。道家整個思想應該還是在先秦就形成的。


先秦道家並沒有劃分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的流派。

在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皆言道,文中多有提及「道」這個概念,然而百家思想是都在試圖描述自己所理解「道」是什麼,這說明在百家之前,已然有了個「道」這個概念,如果要論道家,都可以算是道家,然而都稱為道家,卻是無法區分了,所以才有諸子百家之別。

韓非子雖說:「世之顯學,儒墨也」,然而在《主道第五》之中云:
「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故虛靜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有言者自為名,有事者自為形,形名參同,君乃無事焉,歸之其情。」,剩下的內容里都是在談道的。

比如管仲,西漢國家藏書目錄《漢書·藝文志》,在「道家」條目下有《管子》85篇,作為道家人物,然而此道是黃老之道,而並非是老莊之道,《史記·管晏列傳》中記載以黃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6篇,其餘各家雜之,而其中的法家思想,也是道家影響下的法家思維。

又如范蠡,北魏李暹為《文子》作注,就曾指出:文子「姓辛,葵丘濮上人,號曰計然,范蠡師事之。本受業於老子,錄其遺言為十二篇。」,意思是范蠡這一系有老子的傳承。

而《呂氏春秋》里也是黃老道為主體,強調了:「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

所以,如果觀點只是單純的:「先秦無道家」,那麼顯然是有問題的。


倒不是很清楚無道家這種說法是緣何而起,但道家思想和老莊無傳承關係實在不敢苟同。

無道家應該是一個概念性問題,通俗點講老子生活方式很飄,所處時代又是亂世,不像孔子遊歷各國,墨子也是廣收門徒這樣能將影響力擴散到足夠大的範圍,理念接受的人少自然也就不能形成一個有核心理論的群體,我覺得無道家可能是指這方面。屬於哪家這只是後人將這些先秦諸子劃分開來而已。就比如雜家,我們接受他的存在,但如果硬說先秦沒有也無可厚非,畢竟影響力有限。

接著是思想的傳承,西漢道家的發展是因為罷黜百家後,道的理念更多轉向了民間,天下又是太平盛世,適宜道家思想的普及,人們可以安定下來去思考「無、自然」等理念,然後道家再融合了神鬼等民俗產物,將修身養性、得道成仙這一點進行擴充和發揚,促進了道教的產生。任何思想的傳承都不可能完完整整的搬下來,比如儒家到了朱熹那代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朱熹仍然是儒家代表。西漢道家源自老子最直接的證據我認為就是之後興起的道教,尊崇的仍然是老子,而不是漢初的某學者。

最後補充一下,高中時期,我的語文老師曾不建議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去接受老莊的道家思想,因為時下,年青一代還是需要有衝勁,而道家思想偏消極,所以,道家一直都處於一個略虛無的狀態,它很難成為主流。說到這裡,忽然覺得,無道家不也是道家思想的一種體現么,道的理念永遠不會被要求加於XX身上,那份無為的思想就一直在那裡,等著有緣人拾取。


貧道說句大實話啊,歷史上的道家與當今的道教在學術源流上根本不是一回事。「道家」概念從最確切的史料來講,指得是先秦兩漢盛行的「黃老」道派,作為最具有齊國特色的政治理論,主張修身治國的稷下黃老之學曾兩度成為「顯學」,戰國中後期曾是田齊政權的官方學術,西漢初年特別是文帝、景帝時期曾一度成為西漢的主流意識形態,對田齊政治和西漢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道教」概念最初所指乃是儒家,將西周先王之道和春秋孔子儒學稱為「道教」。

《史記》司馬談先生《論六家要旨》里這樣論述「道家」內涵: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

並且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論述老子和道家時,別出心裁地列舉出自己家族的族譜傳承,暗示了司馬氏史官家族和老子道派以及黃老道家有一定程度的學術傳承。因此後來的《漢書·藝文志》也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道家,以先天大道(自然規律)作為真實世界的根本信仰,是華夏上古史最早的自然主義者和最強的天道信奉者。與儒家學術起源於西周禮教不同,後世道家學者多出自宋、楚、秦、齊等國,跟夏朝文化、殷商文化甚至更久遠的炎黃文化在學術傳承上密切相關,至於炎黃文化以前的遠古洪荒神話時代就罕見確切的道家史料了。因此黃帝、伊尹、辛甲、呂尚、鬻子等人的修身治世思想,算是道家文化的重要源頭,這種內聖外王的道家文化最初是在宮廷王室里被君主貴族階層隱秘傳承。直到春秋末年禮崩樂壞政局動亂後,宮廷王室藏書學術流散到社會大眾中,以老子道派(歷史上的老子原型應該是一個古老道派組織,後世公認的思想家老子李耳算是老子道派組織的優秀繼承者和公開傳播者以及學術創始人)的《道德經》橫空出世為標誌,說明道家思想已經在中下層社會大眾市場上開宗立派,有了一定的道派知名度和學術影響力。

老子道派建立以後,戰國時期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六大派,除了老莊道派外,楊朱學派、黃老道派、彭蒙田駢慎到派、老子道派和宋尹學派都曾興盛一時,其中以在道學上返本開源的黃老道派風頭最盛。其時,黃老思想不但成為田齊王室的治國思想,並通過百家爭鳴對諸子學術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且在楚國和呂不韋統治時期的秦國也發揮過一定作用,以至於在戰國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說的「黃老獨盛壓倒百家」的歷史局面。關於黃老道派的內聖外王之道,除了在《黃帝四經》、《老子》、《莊子》中大放異彩外,還在《黃帝內經》、《伊尹》、《太公》、《辛甲》、《鬻子》、《文子》、《列子》、《管子》、《鶡冠子》、《道家易學》、《呂氏春秋》和《淮南子》等有所闡釋。

秦國統一中國之前,丞相呂不韋曾經組織人員編撰《呂氏春秋》,此書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融合各家思想學說,顯然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一統後的執政綱領。但後來上位的秦始皇卻選擇了從黃老道派演變出來的法家集權制度,並在統一中國後不久焚書坑儒,使包括黃老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西漢王朝建立後,由於長期戰亂的生產破壞,在反思秦統治思想的基礎上,官方選擇黃老道家作為修身治國思想,休養生息以藏富於民,精簡政令以穩健發展,造就了歷史上「文景之治」的繁榮盛世。闞澤記載漢景帝「以《黃子》《老子》義體尤深,改子為經,始立道學」,黃老之書升格為經在漢武帝尊六經之前,漢代人也因此把黃老道學稱為「人君南面之術」。

而且漢代人所說的道家和黃老一直是異名同實的概念,也就是說內聖外王、修身治國的黃老之道才是漢代人心中最正統的道家,尤其被宮廷中的王室貴族階層和執政文官階層等主流人士認可。等到東漢末年宦官集團與文官集團政治鬥爭激烈,社會固有階層已經分裂動亂,人們才等而下之地用黃老之道指稱今天所說的道教團體,湧現出以張角的太平道和張道陵的五斗米道等為典型代表的在野政黨社團,開始把民間巫鬼法術與宮廷黃老道學雜糅起來包裝教義,以爭取更大的政治社會話語權。

但是關於「道教」的稱呼,在形成初期就有所不同,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中許多人都曾經以「道」來稱呼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甚至佛教都曾經由於各種原因自稱或被認為是「道教」。其中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詞,將西周先王之道和春秋孔子儒學稱為「道教」。西域大乘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時,把「菩提」翻譯成「道」,因此佛陀之道也被稱為「道教」。而到了東漢末年出現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也自稱為「道教」,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為了以示區別,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稱,太平道的黃巾起義被東漢官方鎮壓後,就成為投降招安的五斗米道的專稱。

直到東晉葛洪天師和北魏寇謙之天師又重新研究發揮,道家、黃老和道教才在南北朝以後逐漸成為同實異名的概念,並且被約定俗成今天的道教專有名號。尤其是唐朝李氏皇族執政以後,道教人士才開始吹捧李唐皇族血統,不公開貶損軒轅黃帝和老子李耳的學術思想,結合儒道哲學和佛教神學,發展出稍有特色的「重玄道教」和神仙體系。

至於貧道,則是信奉先秦兩漢時期流行的道家正統「黃老道」學派(主要包括黃老道學和神仙方術以及中醫藥學),算是唐末鍾呂派丹道和宋末全真派丹道的宗派始祖,這可跟在東漢末年曾被官方列為「邪教」的雜糅了西南少數民族「巫鬼道」的民間「五斗米道」等天師道教豪強政黨集團以及後世正一派符籙政治道教沒多少關係啊!著名道教學者王沐先生(好像也是全真派居士)就曾經對道家歷史和道教宗派源流進行過考證明辨,可以說道有道統(以老子道派為始),教有教統(以天師道教為始),仙有仙統(仙道以黃帝學仙為始),丹有丹統(內丹以鍾呂丹道為始)。

尤其是主張修身治國的黃老道家,在先秦時代首先提出了法、術、勢、利、力等概念,使先秦學術擺脫了理想主義的窠臼,開始走上了現實主義的道路。在此基礎上,黃老道家又提出了「道生法」的主張,不但解決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問題,還為道家治世安邦開闢了法治道路。另外,黃老道家還提出了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勞、清靜無為、因俗簡禮、休養生息、依法治國、寬刑簡政、刑德並用、兼采百家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張,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政治學的精華。從黃老道家治國的實踐經驗來看,不管是齊威王治下的齊國還是呂不韋執政時期的秦國,以及後來的西漢文景之治,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即使在漢武帝以後,儒家思想在形式上取代了黃老道家成為了官方指導思想後,黃老道家的治國思想並沒有完全消失。大多數時候,王朝統治者就像漢宣帝所說的那樣,是「霸王道雜用之」,有時是「外儒內法」,有時是「外飾儒術,內用黃老」。

每當君主皇權受到主客觀歷史條件的部分限制時,黃老道家就會在政治社會上復活,並帶來經濟文化上的繁榮。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皇帝,如唐玄宗、宋徽宗、朱元璋、康熙等都曾註解過《道德經》,「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以及兩宋時期經濟文化的高度繁榮、今天改革開放的成就,都與黃老道家思想有密切關係,因此歷史上和民眾中有「治世道,亂世佛,由治到亂是儒家」的概括說法。另外老莊道派和楊朱學派對中國傳統政治也有影響,他們代表著政治上的隱逸和出世傾向,使中國知識分子形成了一種政治生活上「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曠達態度。

是不是感覺貧道的論證跟教科書結論和宗教徒說法都不一樣?沒辦法,歷史就像一個任人打扮的PS小姑娘啊,真實可信的史料往往被別有用心的人物給隨意塗抹遮掩了。人怕出名豬怕壯,傍個名牌做包裝,允許孔夫子抱周公的大腿給儒家充門面,也不能禁止張天師認老子當祖師編造道教信仰,更不能阻止民國以後的道教人物綁架老子和黃帝給自己貼金啊,想當年黨國革命領袖還扯馬克思大爺恩格斯姥爺的大旗走中國特色主義道路呢!其實你們要是看多了宗教史和學派史啊,編造神佛和包裝領袖的手法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一回事,人艱不拆了,掰掰!


不同意?看馮友蘭在1947年版的《中國哲學簡史》里怎麼說的?

道家哲學的出發點是全生避害。為了全生避害,楊朱的方法是"避"。這也就是普通隱者的方法,他們逃離人世,遁跡山林,心想這樣就可以避開人世的惡。可是人世間事情多麼複雜,不論你隱藏得多麼好,總是有些惡仍然無法避開。所以有些時候,"避"的方法還是不中用。《老子》的大部分思想表示出另一種企圖,就是揭示宇宙事物變化的規律。事物變,但是事物變化的規律不變。一個人如果懂得了這些規律,並且遵循這些規律以調整自己的行動,他就能夠使事物轉向對他有利。這是先秦道家發展的第二階段。
可是即使如此,也還是沒有絕對的保證。不論自然界、社會界、事物的變化中總是有些沒有預料到的因素。儘管小心翼翼。仍然有受害的可能。老子這才把話說穿了:"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老子》第十三章)這種大徹大悟之言,《莊子》有許多地方加以發揮,產生了齊生死、一物我的理論。它的意思也就是,從一個更高的觀點看生死,看物我。從這個更高的觀點看事物,就能夠超越現實的世界。這也是"避"的一種形式;然而不是從社會到山林,而很像是從這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這是先秦道家發展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後階段。《莊子》的《山木》篇有個故事,把這一切發展都表現出來了。故事說:"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我們可以說,先秦道家都是為我的。只是後來的發展,使這種為我走向反面,取消了它自身。


任繼愈先生曾經指出「道家」一詞最早見於司馬談《論六家要旨》:「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先秦有老子,但老子在儒墨之前,無法「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先秦也有莊子,但莊子「剽剝儒墨」(史記·莊子列傳》),對名家的善於論辯、法家的嚴刑峻法持反對態度,也沒有「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因此,司馬談所說的「道家」乃是指漢朝初年的黃老之學。先秦的學者對當時的學術也曾進行過分類,如《莊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中也描述了各個學術派別的不同主張,但是沒有「道家」這個概念。
先秦學者,自有他們自己的分類標準。有鑒於此,任繼愈先生還指出後人用司馬談的「道家」概念去指稱先秦的老子、莊子,是不準確的。
三十多年來,陸續有人對上述意見提出異議,並指出漢初已經有了道家的概念。其證據一是《史記·陳丞相世家》所載陳平語:

始陳平曰: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

另一證據是《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所載齊相召平語:

道家之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並且認為,這些記載「足證秦漢之際已有道家家的名稱了」。但這兩條證據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這兩條記載,恐怕都是司馬遷或司馬談用自己的概念去追述前人之事,因而未必就是前人原話和道家概念出處的證據。類似的例子有《史記》追述由余的事:

由余笑曰:「此乃中國所以亂也。夫自上聖黃帝作為禮樂法度身以先之,僅以小治。及其後世,日以驕淫。阻法度:之威以責督於下。下罷極則以仁義怨望於上。上下交爭怨而相篡弒,至於滅宗,皆以此類也」(《史記·秦本紀》)

由余此話是對秦穆公說的,其時不僅早於孔子,也早於老子。學界一般認為,「仁義」一詞出現於孔子之後。若由《史記》所載由余的話就斷定仁義概念出於秦穆公時代,則未必與史實相符。這是因為司馬遷用了自己的概念去追述前人之事。一樣的道理,也不能因《史記》所載陳平和召平的話就斷定道家概念出於秦漢之際。
退而言之,即使《史記》所載陳平、召平語為原話,那麼,一般政治家語言中的辭彙和思想家作為正式學派的概念的內涵還是有所區別的。再退而言之,即使《史記》所載陳平、召平的話可以被視為學術派別的道家概念最早出處,也沒有改變「先秦無道家」這個命題的大局。
這裡要強調的是,所謂先秦無六家或無道家,不是說先秦沒有學派劃分,任繼愈先生已經指出先秦就有儒有墨;而是說六家,其中特別是道家這個概念指的是漢初出現的學派,不是指先秦的老子、莊子的思想,儘管老子的思想和漢初道家有十分密切的聯繫;也不是說先秦沒有司馬談所說六家思想那些內容,司馬談所說的六家思想,其內容大抵繼承先秦而來,但是到漢初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其中特別是道家,雖是繼承老子,但和老子思想已相距甚遠;至於莊子,則漢初道家中有關他的思想成分是極其稀少的。
此問題可以參考李申的著作《道教簡史》,沒事多讀書,別瞎想。


道家在先秦,有其實;無其名。後人據實,總結出「道家」一詞。道家之為學,法自然、修自我,兩端而已。符合其義者,皆可為道家,可以諸子各自傳承、各自成派,應並無一開始就統一的「學派」。
譬如長江、黃河,在源頭,並無長江、黃河之名,百源各有其名。道家諸子,各有其論,但相同領域、相似觀念,終究融合;猶如江、河,相同地域、相似方向,終究融合。


那些稱呼和派別,是後世為了方便研究或者為了認祖宗而歸類的。


至道學宮?白雲先生?老子的三孫子


黃帝就是道家。


建議題主看看南懷謹第四卷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莊子這個人?
道士平均壽命能達到多少?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道家學派書籍?
蘇軾高度評價《南華經》,為何卻寫下「長恨此身非我有」這樣的句子?

TAG:道家 | 漢朝 | 先秦歷史 | 先秦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