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誦讀律詩?

現在有四個主要問題,再饒一個附加題。。。順便再強調一下,題主想問的是具體的讀音讀法,而不只是分清平仄或者四聲。。。

第一,是入聲的識別和處理。題主北方人,自小就沒有入聲的概念。看了些材料也是一頭霧水,大家都說是短促,可怎麼才叫短促,輕聲嗎?唯一能大概把握的就是粵語中的,不,字的讀法。王力和王鐵鈞的書也都介紹了些於平聲中分辨入聲的方法。那變了上,去的入聲該如何處理?在誦讀的時候直接按普通話讀音處理嗎?

第二,名作動或動作名產生的音變。如,騎,做名詞和動詞則平仄不同,這個盡人皆知。但王力的書提到像,思,譽,污,數,教,殺等字都有一字數讀的現象。這種情況也是只能碰上一個記一個嗎?

第三,古今音不同。如江南曲的,嫁與弄潮兒,中的,兒,古讀ní,正好押該詩的八齊韻。據說很多方言中還留存著相當的古音,但作為一個只會說普通話和東北話的娃兒,這個問題又該咋整?

第四,平聲的區分。有時候看韻書或者其他資料的時候只會說某字該讀平聲。那我怎麼知道是該讀陰平還是陽平呢?這個有時候也挺棘手。。

附加題。之前聽了王之煬爺爺留下的長恨歌和木蘭辭,所以想問下哪裡能找到類似的吟唱或吟誦詩詞的這種,額。。唱本?譜子?不知道這東西的專有名詞是啥。。。

樓主的主要問題還是前四個哈^_^,因為覺得單純地按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讀音去讀律詩,當然古風有時候也會,會極大的破壞原有的韻律感或節奏,希望各位知友不吝賜教!謝謝大家!


看到自己崇拜的兩位大牛都回答了這個問題,忍不住也來說一點個人看法,兩位大牛的回答基本代表了詩詞圈和音韻圈的觀點。

第一,是入聲的識別和處理。
個人認為讀詩詞不用掌握入聲。學一門有入聲的方言是掌握入聲字最快最有性價比的方法。但是僅僅為了讀詩詞去學方言或中古音、老國音毫無必要。處理方法有三種:
1、葉嘉瑩先生不懂入聲,授課時將入聲字念作去聲字,這就使那些派入平聲的入聲字恢復為仄聲字。相對於普通話上聲那種大拐音,去聲的確更接近入聲。
2、也可以將入聲字讀得短促一些,短促不是輕聲,而是短促有力,比如軍訓的時候教官喊的「一拗一」,這裡的「一」基本上近似入聲了。
3、一切都按照普通話或者熟悉的方言來讀,畢竟對於詩之美的理解程度更依賴於文學水平修養的高低。不然,漢文化圈那些寫漢詩的外國人讀漢詩還得學說漢語么?
如果一定要掌握入聲字,除了學方言,背韻書外,就只有見一個記一個咯,中華書局喻守真《唐詩三百首詳註》在每個字下面都會標註平仄。也有助於記憶。

第二,名作動或動作名產生的音變。
關於這類音變字或多音字。比如「雪擁藍關馬不前」,「擁」字普通話讀平聲,中古音作上聲。還有題主舉例的多讀字等等。徐晉如《大學詩詞寫作教程》附錄的表中已經做了總結。你可以不贊同他的詩詞觀,但那張表格還是有必要背一背的。

第三,古今音不同。
古今音不同,我們現在覺得很好理解。陳第《毛詩古音考》序中說「蓋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陳第這裡等於把朱熹批判了一番,他不是為了搞個大新聞。而是因為大儒朱熹在這個問題上確實圖樣圖森破了,比如《詩集傳》中,凡是朱熹讀起來不押韻的,他就說古音應該讀XX,強行押韻。陳第見得多了,他就想,我一本上古音寫就的《詩經》,怎麼就用中古音押韻了呢?,至於《切韻》,那是隋初八位大佬開學術沙龍時談笑風生討論的結果,學術界認為這是一種折中南北,兼有洛下、金陵音系的虛擬標準語。獲得了在場八位教授的一致通過。近代章炳麟很熟悉音韻那一套理論,在《國故論衡·音理論》中更是認為:「《廣韻》所包,兼有古今方國之音」。
顧青翎兄說的對「另外糾正一下,「嫁與弄潮兒」中兒字在四支,不在八齊。」也就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押的那個上平四支。
現在也沒有哪種方言讀古詩完全押韻,事實上古人寫詩也偶爾會用家鄉方言。真想讀詩押韻好,清濁平仄分明,得去學中古音,優酷上有polyhedron大神的擬音教程和朗誦舉例。聽過的人又會說好難聽,好像XX話,絕不信古人這樣說話,一群磚家呵呵,又沒有留聲機都是扯淡blabla……殊不知中古音擬音相當科學,那麼多的韻文材料、韻書字典、方言嫡傳、域外對音,各家觀點僅是部分不同以及聲調調值無法確定而已。所以,用中古音朗誦那是音韻圈的事,對語音敏感程度要求高,對語音學知識儲備要求高。在這上面糾結太多,往往會陷入音韻坑,和原本的詩詞坑漸行漸遠。
別糾結古今音不同,就算將韻腳字讀為所謂古音了。比如「斜」讀?ia(然而切韻中聲母並不是?)。那麼句中的字又不管了么?就用普通話或東北話就行。

第四,平聲的區分。
平聲,寫詩接觸的《平水韻》中分為上平聲和下平聲,這裡的上平、下平並非陰平、陽平之別。而是因為……平聲字太多了,分為上下兩部分,嗯就是這麼任性。一個字讀陽平還是陰平根本不影響讀詩的感情,遠沒有韻尾、清濁影響大。有時候看韻書或者其他資料的時候只會說某字該讀平聲,這是因為在切韻音系中不存在陰平陽平區別,本來就只有平聲,現在的陰平陽平是清濁分化的結果。難以理解?在方言中,還有陰上、陽上。陰去、陽去分別呢。是不是很頭大?假如我們以粵語為普通話,是不是又會提問,看韻書時只會說某字讀去聲,怎麼知道該讀陽去還是陰去呢?

附加題
實際上王之煬爺爺留下的長恨歌是年代很近的一種配樂演唱,不是古樂府流傳下來的。網路上流傳的所謂保留中原絲竹雅樂的納西古樂則是商業化產物。
吟誦和朗誦還有演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吟誦一般會對字音長短加以處理,感情充沛。接觸吟誦不多的人會覺得很難聽。有名的比如唐文治的唐調吟誦、錢仲聯常熟吟誦、中州韻吟誦,以及粵語吟誦、南音吟誦、客家吟誦等等。吟誦大多是口口相傳留下來的,隨著舊式私塾教育的覆滅,吟誦已基本失去了傳播土壤。
朗誦就不用說了。配樂詩演唱很多都是今人譜曲演唱,比如音樂課本上毛澤東詩詞就有今人譜曲。
關於「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讀音極大的破壞原有的韻律感或節奏」,李鶱棹大神的回答已經很完善了。


由於不清楚樓主的專業背景和提問的需求,只就個人粗淺的認識來回答。

第一,是入聲的識別和處理。
入聲是古漢語的四聲之一,在語音學上,入聲有非常明確的辨識特徵(以塞音收尾),所謂「短促」云云,只是一種很粗略的描述,不能作為辨識入聲的依據。對於語音學專業知識不夠的人來說,辨識入聲只能靠記憶,別無他徑。其實很多詩詞格律教程都總結了辨識入聲的規律,不難掌握。入聲的處理,題主按自己的習慣來讀就好,具體的原因見第三個問題的回答,至於是用普通話還是東北話就看你的心情了。

第二,名作動或動作名產生的音變。
還是靠記憶。準確地來說,這種情況並不是音變,而是同一個字形有多個讀音和字義,有時候不同的讀音對應不同的字義,比如題主舉例中的「思」字,當然,也有的時候不同讀音會對應同一個字義,比如題主舉例中的「譽」字。題主可以按照現代漢語中的多音字來理解。
至於在某首具體的作品中某個字的讀音就要綜合字義和格律來看了。比如「不教胡馬度陰山」「玉人何處教吹簫」,同樣都是教字,前者要讀陰平,後者要讀去聲。

第三,古今音不同。
這裡題主有一個誤區,以為古人日常說話的語音都與韻書(或字典)上相同。其實,一部韻書(或字典)從誕生之刻開始,就不可能與當時實際生活中流通的語音完全相符合,更遑論後世。
簡單起見,假設韻書的編纂是以當時的官話為依據。橫向來說,當時的官話和眾多方言無時無刻不在相互影響、彼此滲透;縱向來說,各種方言(包括官話)隨著時世的變遷都有發生流變。因此,無論是《切韻》、《唐韻》、《廣韻》、《集韻》,還是什麼亂七八糟的韻書,都不曾真正地流通於當時的實際生活中。我們熟知的「平水韻」即是如此,它只是一個擬音系統,可以看做是當時各種方言的「最大公約數」
另外糾正一下,「嫁與弄潮兒」中兒字在四支,不在八齊。兒字在八齊的時候音霓,是一個姓氏。所謂的「兒,古讀ní」就出自這種情況,但並不是所有的情況下兒字都讀ní啊。(哈哈,正好可以作為第二個問題的例子。)
因此,我們只需要知道在韻書里這些字相互之間是押韻的就行了,沒必要在實際誦讀的時候把各個韻字的讀音強行統一起來。如果抱著這種強行統一的心態,那讀杜甫的《北征》可真要抓瞎了。

也不妨再舉個例子(原文都是在搜韻網上找的,沒有仔細校對,如有字詞上的錯誤請忽視,下同):

過故府中武威公交城舊庄感事(唐·李商隱)
信陵亭館接郊畿,幽象遙通晉水祠。日落高門喧燕雀,風飄大樹撼熊羆。新蒲似筆思投日,芳草如茵憶吐。山下只今黃絹字,淚痕猶墮六州

次韻答劉景文左藏(宋·蘇軾)
我老詩壇仆鼓旗,借君佳句發良。但空賀監杯中物,莫示孫郎帳下。夜燭催詩金燼落,秋芳壓帽露華滋。故應好語如爬癢,有味難名只自知。

李良臣之睢陽別業為其考平叔公作家廟予校書時李為秘卿(元·宋褧)
憶昔青衫典校,尊翁作監鬢垂絲。蓬山風月誰能記,蒿裡衣冠我獨悲。黑壤禾麻存別墅,素帷香火待佳。舊僚猶有丹鉛筆,試撰麗牲第二碑。

過大宗伯徐公留飲山池出所歡明童佐酒(明·王世貞)
輕榕小舫受涼颸,正及東山行樂。楊柳腰新宮傅宅,芙蓉客滿衛軍池。朱顏不待飡雲母,白苧親調付雪。歡劇翻追少年事,射陽帆底對彈棋。

將之南洋留別親友(清·丘逢甲)
南溟從古是天池,笑看鯤鵬變化。已遣少師先入海,可容箕子獨明夷。人來上國仍冠冕,詩出中原更鼓旗。篋有中朝新樂府,遍傳騎象戴花

李商隱是唐朝滎陽(今河南省滎陽市)人,蘇軾是宋朝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宋褧是元朝大都(今北京市)人,王世貞是明朝太倉(今江蘇省太倉市)人,丘逢甲是清朝鎮平(今廣東省蕉嶺縣)人。這五位詩人唐宋元明清中西北東南,想想看他們要是碰到一起了該多糾結這個兒字的讀音啊,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都認可兒字與時字是押韻的。

第四,平聲的區分。
一般來說,在詩詞格律中,並不需要區別陰平和陽平,所以只說明讀平聲就足夠了。某些情況下,如果必須確認到底是陰平還是陽平,可以藉助專業的字典(推薦《康熙字典》)。
如下面這首詩:

春陰和含晶韻(近現代·陳寶琛)
夢雨愁雲暮復朝,似寒非暖最難。衣篝香褪孤鶯領,鏡屜塵凝黯翠。風日輕拋挑菜節,笙歌忍憶落燈宵。碧城十二知誰管,斷送韶光酒里消。

從格律來看,我們知道這裡的料、翹二字都讀平聲,但究竟是陰平還是陽平呢?查《康熙字典》:

料,《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 音聊。

翹,《廣韻》渠遙切《集韻》《韻會》《正韻》祁堯切, 音?。

那就知道這兩個字都是讀陽平了。

附加題
不了解吟誦,無法回答。

另外安利一本書,兩個網站
《詩律》,郭芹納著,商務印書館
郭芹納先生是王力的再傳弟子,他的這本書非常詳備地講解了近體詩的格律,舉例尤其賅贍,是我見過的同類書中最好的。讀完之後相信題主的很多疑惑(比如入聲的辨識、平仄的區分)都可以得到解決。
引用兩位豆瓣書友的評論:

《詩律》講解了古詩格律、用韻、對仗的規則及演變,同時也提及了音韻學的部分內容。讀此書後,有一種庖丁解牛的感覺……書中對於古音今讀的平仄發音差別也給出了一種便捷的辨識方法。不再需要查古韻書籍的各種韻部一一對照,而是根據現在拼音的聲部和韻部即可推斷古音,實為方便至極!
—— Hide.Jing 五星 2016-02-24

這是我讀過的最簡明的一本格律書了。以前讀王力的《詩詞格律》,每次看著看著就糊塗了,直到遇見這本,才發現是如此簡單。
——空山 五星 2014-12-24

搜韻
漢典
這兩個網站都有在線的《康熙字典》,字詞查詢很便捷,基本可以滿足字音字義辨析方面的需求。當然兩個網站都不只這麼簡單,具體功能就不介紹了,誰用誰知道。


音韻學半吊子瞎答一下。
首先入聲是不除阻的塞音,比如ptk外加一個喉塞音(就是咳嗽時候那個爆破音)發的時候只做到口型舌位但不ptk得爆破出來,或者你可以試試不發鼻音得發an ang,就是at ak。
這個買個靠譜韻書就能知道哪些是入聲。不要自己瞎推。
由於詞性不同的音變只能一個一個記。
古音的問題。。除了一些公認的通假字變音外別瞎變。
吟誦這東西沒固定譜子,古代基本依私塾先生。而且並不是一首詩一個譜,是一種格式的事一套譜。
最後別把古音帶到朗誦里,不倫不類,怪彆扭的。好生用普通話或者你們那的方言讀便是。老國音那種人造玩意兒別學!
最後別把古音帶到朗誦里,不倫不類,怪彆扭的。好生用普通話或者你們那的方言讀便是。老國音那種人造玩意兒別學!
最後別把古音帶到朗誦里,不倫不類,怪彆扭的。好生用普通話或者你們那的方言讀便是。老國音那種人造玩意兒別學!


謝邀,我連平仄都不懂,別說律詩了。


挾要

  1. 不需要入聲: 如果用普通話朗讀,就沒辦法帶入聲,不可能強把入聲拉到普通話里,雜糅出一個莫名其妙的口音來朗讀;
  2. 詞性變化形成的多音字自能隨遇隨記,針對朗誦來說,需主要記憶影響平仄的字,即多音中既有平聲讀法又有仄聲讀法的字;
  3. 古今音不同再正常不過了,單看韻母,依方言各自的變化規律,一般都會導致一部分字當時押韻,而今不押,所以用哪種方言都無法保證押韻,反觀中古漢語,以他來吟誦上古的《詩經》同樣不押韻,強扭的瓜不甜 (另外,也不能說「兒」中古就讀ní) ;
  4. 平聲用陰陽不影響吟誦,無需考慮,如果想了解作用機理,可以看看音韻學方面的知識;
  5. 吟唱、吟誦詩詞的曲調,各地傳承的版本都不一樣,大概說明這個東西原本就不是死的,通樂理的話,大可自度曲;
  6. 韻感如(3)中所言,用哪種方言並非無影響,律感 (即節奏) 方面,普通話也是一字一音,不會多出或少掉一個字,無論字數還是斷句都沒有影響,僅有的影響可能就是缺乏入聲的短促,談不上「極大破壞」。

聽聽崑曲韻白就可以知道了


推薦閱讀:

古代的語言發音和現在的普通話有什麼區別?

TAG:古漢語 | 詩詞 | 音韻 | 古典詩詞 | 詩詞格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