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古箏或古琴是怎樣的體驗?

最好是學習中的困難以及樂趣等,考級啊比賽啊表演之類的經歷


謝邀 @夏某某

如簡介所言,本人的確會四樣樂器,學的第一種樂器就是古箏。不到六歲開始,今年要二十了。

OK,從哪裡說起呢…

那麼就先引用一段之前我寫的關於古箏的文章吧:

有位小朋友在昨天聽我滔滔不絕聊了好久古箏之後,說了一句:「你全身心都撲在上面了啊。」(貌似是這樣的,當事人歡迎糾正)
眼前忽然就出現了一個畫面:穿著棉布家居服的小小個頭的我,坐在大大的木頭椅子上,面對著那個現在還沒我高的紫紅色的童箏,雙手上下翻飛邊彈邊哭喪著臉抱怨。
童年記憶有一首歌讓我恨之入骨:《瀏陽河》,剛升五級的時候出現了兩手不協調的糟糕狀態,一段快板練了很久很久都沒有練下來——卻只是那時候的記憶了,後來在別人的書里找到這首曲子,試著彈是一點難度都沒有的。大概技巧真的是需要積累的吧,不存在隔夜成才的事情。
還有另一首歌,想起來就覺得可愛。七級的《戰颱風》,彈到暴風雨一段時爸爸曾經在身後揮舞我的小棉被製造風的效果,我邊彈邊和媽媽笑得不行,然後龍姓女士還不忘打我不聽話翹起來的小指——也只是那時候的記憶,再彈《戰》已經變成一首不是很高級的炫技曲,沒有了後面亂舞的棉被,也沒有了翹起的小指。

然後又想起那台買後便被我拋棄的成人箏。其實她真的很美,有個美麗的名字叫「蕉窗夜雨」,漂亮的窗花似的雕刻,清亮的聲音,溫暖的顏色,還有淡淡的木質香氣。可是直到今年,它都沒有被好好地撫摸過。我覺得特對不起她。
——會自然地稱我的古箏為「她」。因為這樣樂器太溫婉,以致就算我思維再多二次元都沒有辦法想像他的人形是男性。不像吉他和大提,貌似是陰陽皆可的樂器——我一直認為我的吉他小一是男生而小二是女生,大提則是大叔Nelson。外話。這篇文章是要寫箏的。

以上這段文字大概回答了問題的第一個部分——[困難],接下來細講:

從小學古箏的人第一個關卡應該是手指的僵硬和柔韌度的限制,也就是俗說手指張不開,琶音或甚至大撮跨不了。我會說小時候我沒學成鋼琴是因為手太小老師說沒法兒教嘛… 以為是退而求其次學古箏,其實也好不了多少。
去年看我們學校新開的古箏團,沒有基礎的孩子們在學古箏,也是面臨這兩個問題,彈出來的音很死,很刻板,不好聽,因為不知道怎麼用指尖發力,控制觸弦的點和力度,所以一開始老師一般會讓練很枯燥的練習曲(當然也有不靠譜的/急於求成的/想寓教於樂留住學生保持興趣的老師會直接上歌),以鍛煉基本功。
至於手指張不開,其實也會導致音的質量下降,因為手型無法放鬆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做到正確觸弦的,只能用蠻勁把弦像拎東西一樣拎起來,自然不好聽。(但有時候用拎起來的動作彈奏也是一種手法,用來營造那種特別厚重特別深沉的聲音,一般用在低音區,這裡先按下不表。)

基本功的問題解決後,一般人彈曲子都會比較悅耳一點了。接下來大家的路子一般都是考級,考下一級,哎呀沒考過,再考一次… 依此類推。考級這種東西,現在很多人詬病它,我覺得其實考級練的曲子的確能循序漸進地培養各種技巧,鍛煉手上功夫,但是國內音樂教育過於注重考級的結果,有時就會忽略了考級曲目的音樂性和教育性。就拿民族管弦樂協會的考級來說,很多考級曲目都很好聽的啊,不一定要十級才講究真本事,《雪山春曉》一首八級曲子我也是當成保留曲目,這次回國重新找我老師上大師課,學的也是一首九級的曲子《長相思》,不過以前看的是簡譜,現在逐漸訓練自己用五線譜來彈古箏,所以學的是線譜。

這裡插一句,古箏學的高階的朋友們建議轉用五線譜,你會發現通往新世界的大門的… 哈哈誇張,但是如果你趨向半專業道路,或者是會和樂團合作,你會發現五線譜對於古箏來說是一件非常方便的工具,因為我們轉調非常麻煩,要記不同調上的弦的位置,五線譜基本消除了這個麻煩,每條弦的音在五線譜的位置都是相對固定的,只要看好調號,調好琴,五線譜熟悉之後視奏簡直方便太多。

講回考級的事。我12歲那年考過民族管弦樂協會十級,18歲那年在新加坡考了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聯合考級的九級,今年打算考演奏文憑級(坑爹的演奏文憑級沒有九級證書不能考=。=),算是讓我重溫了一下考級時的那種艱辛。像我剛才說的,練到五六級的時候樂曲難度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在國內我考了4,6,8,9,10級),開始出現左右手不協調的情況,這時候很考耐心和毅力,因為再難的左右手配合,其實練夠時間都是能練下來的。可以放慢無數倍練,再慢慢提速,直到能熟練地靠肌肉記憶把它彈下來,但這個練習的次數可能是上百次上千次… 可惜很多人就在這過程中半途而廢了。大家可以看下《茉莉芬芳》的左右手配合,是我在考級曲里看到的比較噁心的一段:

(版權見水印)

左右手的節奏都切的很碎,配合起來更頭大,說實話我也沒練過(那你說個屁!),但我想說的是我視奏過,發現了很多練多了的就能找到的配合點(瞎掰的名字),也就是說(從我練其他曲子得到的經驗)在某個小節裡面,左右手在哪個拍上分別彈什麼音,看準了記住了之後,把左右手組合成一個動作完成而不是分成兩邊想,這樣慢慢地把所有小節串起來,就能把它練下來了。(當然左右手經常是講究兩段旋律的交織,不能這樣機械地記,下面再講怎麼解決這個。)

嗯好像講了這麼多都是講困難… 下面講講樂趣吧。

到了高階,首先發現的樂趣就是,自己彈琴好聽多了有木有!!不再是彈棉花了!!(父母在我低階時經常吐槽…)
這裡插一句背景:我其實在考過十級後,基本告別古箏大概5年時間,重新撿起來的時候發現,技術還在,而且對音樂的解讀比12歲的時候好多了,可能跟我中途從來沒有離開音樂領域有關。
當古箏的技術關過去之後,音樂的感染力就體現出來了。近兩年我發現自己能理解旋律的處理,哪裡應該加個像觸痛一般的抖音,哪裡該漸強漸弱彈出表情彈出故事,這些都是讓人非常開心的,因為古箏已經不再只是一個發聲的工具,而是傳達感情的媒介。
中間當然少不了良師指點,還記得14年我和樂團合作《汨羅江幻想曲》,古箏有一段好幾分鐘的華彩,那種整個樂團停下來看你奏的那種(壓力山大好嗎…),四四拍的曲子,可是中間有一段樂句完全不在拍上,我練了很久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指揮聽了一次,大筆一揮給我刷刷刷畫了樂句,簡直醍醐灌頂… 所以說,有好的指導,是學樂器學音樂的關鍵…
慢慢地我能奏更大的曲子了,而不局限於考級曲和練習曲,成就感肯定算是樂趣之一吧。但是每次上課,一聽我老師給我演示(她還不愛帶義甲,直接用自己指甲彈),我就獻出我一年份的膝蓋… 這條路無窮盡,還是頭埋低點好好學…

表演經歷的話,比較大型的就是上面說的和樂團合作吧。

1600人的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坐滿… 看到舞台背後的Choir Seats嘛… 都是人誒…
8首歌的音樂會,基本都是大麴子,樂團壓力也很大,我壓力更大…
再插播背景:我的古箏一直都是業餘愛好,沒有所謂專業培訓。
在我之前,有另外一首協奏曲,中阮協奏《雲南回憶 第三樂章》,不知道的可以去搜一下… 可怕的炫技曲,而且獨奏的中阮演奏者非常牛掰,從小半專業培養的那種,技術(相對比較)甩我一臉的那種。
我記得特清楚有一次聯排之後,我們指揮私下跟我說:「要好好練啊,中阮她彈得很完整,不能讓觀眾聽出你們落差太大…」 云云。
於是那一個月我基本就沒早回家過,天天看我呆在華樂團練琴,練到有時候真的是兩眼一黑弦都看不見了…
表演那天聯排,上台之前我換好衣服手都是汗的(只是綵排誒!),上去咚咚咚彈下來還錯了挺多,心想死掉了… 指揮也只是拍拍我肩膀說,儘力而為吧。
正式表演,我提前一首曲子下台換衣服(之前還要拉倍大提琴),然後在後台候場,看場控指揮搬古箏的時候我整個人抖得那叫一個花枝亂顫(23333什麼爛形容詞),好在我還不暈台,上台(看上去)鎮定自若的,坐下,都不敢看觀眾,指揮跟我點點頭,一棒下去就開始了。
我不記得犯了什麼低級錯誤了,總之曲子是沒有100%正確地彈下來,好在失誤不致命,觀眾聽不太出來,據說出來的時候有人跟我朋友講「哇塞那個古箏真厲害!」,但我記得最清楚的時候是最後一個尾音,是個漸弱的搖指,結束的時候,有點世界都明亮了的感覺… 如釋重負吧應該。
事後想想,被人誇「哇塞那個古箏真厲害!」,以及指揮下台後跟我說的「很好!很完整!」,就是對我的最大肯定了吧。

嗯問題的要素應該都覆蓋到了,接下來插播點花絮:

Problems that only Guzheng players would understand:
1、跟無數人一次又一次地解釋古箏到底有多少條弦;
2、跟無數人一次又一次地解釋到底應該彈哪邊;(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是上手就刮左邊區呢I don』t get it 2333333)
3、跟無數人一次又一次地解釋怎麼在五聲音階的定音上彈出七聲音階;
4、跟無數人一次又一次地解釋義甲是戴在指肚上不是指甲上;
……

待補充


下雨的時候:遠方有琴,愀然空靈,聲聲催天雨,涓涓心事說給自己聽。

安靜的夜裡: 幽谷寂寂落真珠,鐵馬錚錚喚望舒。雨夜芭蕉花墜弦,愁情不解雁歸浦。

飄滿白雲的晴天: 玻天如海浪紛紜,光影陰晴風擺裙。落落薔薇初吐蕊,弦歌一曲遏流雲。 (是的,我就是這麼不要臉)

暮春亂紅滿地:「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李商隱)「相尋夢裡路,飛雨落花中」(晏幾道)

臉都笑爛了的時候:專練快板和明亮的慢版行板,運指輕盈莫測

感覺難受的時候:《秦桑曲》《和番》《漢宮秋月》《雲裳訴》(雖然也只會彈最悲憤的部分)

起火的時候:哼哼,弦經常彈斷,各種拍弦拍琴盒,大掃,用力刮奏,每逢此時隔壁常常以為我在打鼓?(ˉ?ˉ?)

表演之前:嗯嗯,我的狀態不錯,啊哈哈,刷會兒朋友圈吧

表演中:我擦,彈哪兒了,左手又抓錯了,右手又打結了,不管了,糊弄過去。練得時候明明很順啊啊啊啊啊!!下次一定好好練琴!!

表演後:
觀眾:哇,你彈的好好聽哦(?????)?? 愛你么么噠

老師:你他喵彈的什麼鬼!回去給我練!下次課檢查!(???)

學新曲子的時候:這是什麼鬼!!為什麼要這麼配!這是什麼節奏!!5/4,6/4交替你是想讓我去屎么!!我擦,明明可以彈出來為什麼要一個彈,一個按弦彈出來,音色也沒啥差別啊!!居然轉調!!又要重新記弦序了!!當年果然該學線譜!!

複習舊曲子:看我自如的雙手和細膩的控制,啊哈哈哈~( ̄▽ ̄~)(~ ̄▽ ̄)~


謝@皮蛋他二叔 大神邀~不好意思磨蹭到現在才回答這個問題。。。拖延症感覺治不好了。。。。。

本人八歲習箏,本科古箏專業畢業。獲得過省級比賽青年專業組一等獎。但你要問我有什麼體驗,其實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學古箏學到第五六年的時候一度是覺得挺驕傲的,畢竟周圍最開始一起學琴的小夥伴能堅持到這麼長時間的越來越少了。。學樂器的孩紙們都有過這樣的童年:別人在玩耍,你在練琴,別人在旅遊,你在練琴,別人在睡覺,你依然在練琴。。。

一開始學琴完全因為興趣。。。後來踏上了古箏專業學習的不歸路,見識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知道了什麼叫藝無止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明白了對專業學習者的衡量標準要比業餘愛好者嚴苛百倍,從此再沒覺得驕傲過。。。。。。古箏佔據了我生命里一大半的時間,陪著我一起成長,對於我,這已經變成了一件非常普通的事,就像人吃了幾十年飯也不會覺得自己會吃飯有什麼了不起一樣,彈了許多年琴之後琴已經是自己的一部分,也不會覺得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學琴的路上發生過很多事,記得自己第一次練成一首大麴子的成就感,第一次登台表演時的內心的緊張,第一次獲獎時的激動與欣喜,也記得轉變為古箏專業學習者後老師對曲目的完成要求嚴格的難以適應,一度每次上專業課都是小心翼翼的走進去,內牛滿面的滾出來,被罵到失去信心,在家瘋狂練琴一整天的感覺,在自己的耳朵變得對樂曲越來越敏感挑剔之後那種心有餘力不足,明明知道要彈成什麼樣但偏偏卡在某個樂曲的難點處練了幾百遍依然練不過去時內心的崩潰之情。。。。。滿滿都是回憶啊,有笑有淚,但都是我人生特別寶貴的東西,是永遠不會後悔的經歷。。。。

至於有什麼體會。。。古人講習琴即修心,我覺得是沒錯的,首先需要能靜得下心,然後要有堅持每天練習的恆心,遇到困難時有反覆練習的耐心,練不出來誓不罷休的決心。當琴學的越來越深入之後,會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大道不同,殊途同歸」。學的是琴,但也是其他東西,在學琴中體悟的感受,也完全可以印證在其他事物中,所有的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繫的,最終也會同歸於一處。

最後總結下自己學琴的經驗教訓吧,供大家參考:

1、 基本功很重要。一定要慢練,要有耐心練習。雖然練習曲很枯燥,但打好基礎之後往後會越學越容易,如果不重視基本功,一味追求進度,最後就會越學越難。。。直到學不下去。。。。

(朋友圈看到的圖,圖侵刪)

2、 練琴很重要,堅持每天練琴很重要。作為老師最頭疼的就是不練琴的學生。如果你打算學任何樂器,請做好每天練琴的心理準備,請不要折磨你的老師。。。每次聽到那種磕磕巴巴的彈法,我恨不得上去替學生彈。。。

3、 找個受過正規專業訓練的老師。正確的手型,關節的發力方式,手掌手臂與整個身體的配合都是很重要的。一開始要是被引入了歧途,後來再改回來的那種銷魂的感覺你不會想試的,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4、 通常來講,兒童學琴,學的有多好完全取決於他們家長的態度。

5、 最後,請多鍛煉身體,畢竟。。。彈琴需要有力度,搬琴更需要有力氣。。。。

玩知乎這麼久第一次認認真真的為自己的專業寫一篇東西,算是紀念一下曾經的學琴時光吧,如今又要有新開始了。。。

看到這裡的人,感謝你的時間,謝謝觀看~


開心或者不開心的時候都喜歡去彈琴,練琴練到左手指尖都是老繭,總覺得在琴面前就到了另一個世界。


手撫到琴弦的一剎那,就像望見廣闊的海面一樣,再煩躁不安的心情也趨於平和安定,甚至失戀時痛得死去活來任何人任何規勸都無力蒼白的時候都是伴著它釋然和忘卻的。
【你說浮生種種太荒唐,不如信馬由韁醉一場,彈劍長歌奏宮商,是非恩怨皆笑忘。】


26歲開始學習古箏。
懵懵懂懂,一點音樂基礎都沒有。和老師虛心學習,也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沒有那麼多耐性,但是還是提醒自己要多耐心一點。有一次手起了倒刺,撥弦很疼。但是依舊堅持下來了。學習古箏不是為了考級,我就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小時候沒條件學習這些,長大了,總覺得錯過了什麼。第一首歌曲學的是《滄海一聲笑》,現在還沒學習完。每周都要學習。
媽媽快生日了,就想彈給媽媽聽。算是給媽媽的生日禮物。
還有,學的第一首歌《滄海一聲笑》也很巧合,沒想到是我一個朋友最喜歡的一首歌。手機鈴聲很多年了。我們算是緣分吧。等學好了,也彈給他聽。
剛學不到兩個月,就這點心得。希望自己以後堅持下去。


小學的時候學的古箏,那個時候大概就想安安靜靜做個美驢子吧,最開始被刮奏吸引的,不僅好聽,自己彈的心裡也舒暢,古箏的搖指也特別有意思,有很多技巧性的東西在裡邊,有多種搖法。古箏在中國有五大派別,我在廣東潮汕地區,所以是其中的潮州派。


講講我的故事好啦^ ^

四歲多開始學古箏,小時候不喜歡練琴,但是被灌輸了一種想法就是半途而廢是不好的!所以每次我媽讓我去練琴,我說不想練,然後我媽說那咱就不學了吧,然後我就乖乖去練琴了。

當然我也沒那麼乖,為練琴經常跟我媽媽吵架,心裡特別生氣的時候就拿琴出氣,所以家裡的琴盒上好多用指甲,準確說是義甲,划出的印子。嗯這麼做不好,不過現在每次看到都不免感慨一下下。直到後來長大了忙學習已經不學琴了的時候,有一天我媽媽幫我擦琴發現了那些印子,還順便笑話了我一下,囧……

因為從很小就開始學琴,所以幼兒園跟小學好像一直頭頂光環一樣,各種考級啊,演出啊,比賽啊,導致自我感覺超好的,自我認知跟實際水平嚴重不匹配的說 -_-#

雖然一直被老師誇讚到現在(特別感謝我的古箏老師,一直沒有斷聯繫),但最好的成績,除了考級考的好之外,就是得過一次全市特等獎,還是「大賽組委會」照顧我年齡小(小學),然後大概又平衡了一下各個老師的學生,具體我就不是很清楚了,然後反正就這麼稀里糊塗的得落到我頭上了!然後獎品是一台傳呼機,BP機啊,我激動的玩了一個下午,然後送我二姨了,因為我媽不讓我用……我是不是暴露年齡了。

因為老師說古箏學得很好,所以推薦我又去學了鋼琴。很感激父母能為我提供這些條件。

我媽回憶我小時候,說你很小的時候練古箏我都在旁邊看著你練,哪裡談錯了都知道,一遍一遍直到你彈好為止。我老師說那時候每周來上課,我在這邊彈,我媽在對面看譜架上的譜子,倒著看都知道我哪彈錯了。學得好不是因為聰明,是我媽認真,感謝老媽。

高考為了能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資源,也去參加了自主招生,高三第一輪複習的時候花了一兩個月又拾起古箏開始重新練,而且只能晚自習下課回家練。有一次晚上十點多在練,被對面樓上不認識的鄰居喊著罵的很難聽。當時心裡挺難過的,還在被子里偷偷哭過來著。並不想打擾別人,但是那時候也是拼了也是無奈。好在基本功還可以,後來結果還不錯,複習了王中山的彝族舞曲和春到湘江,成功加分了。估計彝族舞曲這輩子都忘不了了。

然後大學裡自然就多了好多雜七雜八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童年的回憶,看起來可能蠻無聊的,但古箏確實在我心裡打下了很深很深的烙印吶~

———————————————————————————————————————————————————————————傳說中的分割線(⊙_⊙)———————————————————————————————————————————

謝謝題主願意聽我回憶O(∩_∩)O,其實都是一些特別特別瑣碎的小事,零零散散的。

古箏差不多貫穿了我整個童年吧,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每周堅持去老師那裡上課大概有將近十年,後來鋼琴考完級,初中也快畢業了,所以就全部停掉了。後來在家的時候其實自己彈鋼琴的時候比較多,因為每次彈古箏帶指甲摘指甲,略麻煩,然後其實也覺得鋼琴音域更廣,更好聽一點,自己彈的樂趣要比古箏多。當然最愛還是古箏啦,跑題了。

題主問題里提到了困難和樂趣,基本上我的學習過程是很順利的,因為畢竟當做一個業餘愛好來學,沒什麼坎坷,好像也參加過幾次比賽,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一次,其他要麼連獎都沒有,要麼二三等獎都不記得了。要說累的話,主要是皮肉之苦,小時候左手食指按弦壓出的一道繭子,不彈很多年以後才慢慢消退,現在還能看到一道淺色的印記在食指上。現在想想覺得沒什麼,當時還小,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累,倒是我爸媽有時候會說小時候彈琴手上磨起水泡繭子什麼的,特別心疼我,哎。不過所以說小孩子的學習能力真的是最強的。

不愉快的經歷,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次在老師家被訓哭過一回。那是一個周末的晚上,嗯,我去老師家學琴。因為沒好好練,彈得不好,老師就批評我。只記得我當時忍的眼淚一直在眼眶裡轉啊轉,忍了好久,一心想的就是要爭氣千萬不能哭不能哭,結果後來還是沒忍住,就那麼哭了,唯一一次被訓哭!這事沒完,後來n多年以後,跟老師聊天,老師說你記不記得有一次你被我說哭了,她說,當時你彈不好,一看就是沒好好練,批評你吧你還沒反應,一般孩子早就哭了,於是心想,這孩子怎麼臉皮這麼厚,(!!!什麼鬼,人家明明忍的好辛苦好么!!!),我還不信訓不哭你……多年以後知道真相的我……不過古箏老師真的對我特別特別好,放暑假讓我去她家裡一呆就是一天,練練琴,吃吃冰激凌什麼的,來學生上課的話就讓我去裡屋看電視 2333333

愉快的經歷很多啦,小時候最喜歡的是上電視啊!第一次上電視是六歲,彈 漁舟唱晚!小時候戴眼鏡矯正視力,在同齡人里也算長的特別矮的,坐在凳子上,腳夠不著地,所以連演出也需要在腳底踩著馬扎彈琴,穿個小花裙子,配一雙小皮鞋,是不是有點萌萌噠。所以從那以後「圈內人士」(也就是老師,老師的老師,學生,和學生家長)都親切地稱呼我為:那個踩小板凳的小眼鏡!!!所以經常出現這樣的對話:你知道那個XXX么? 誰啊? 就是小眼鏡! 哦哦哦,知道啊!o(╯□╰)o

然後二年級的時候一不小心上了一次中央電視台吶,當然是跟別人合奏演出,而且那個時候不僅是錄播,還是假彈呢~就是先錄好,上場跟著錄音再一起彈,這樣即使場上彈錯了,也聽不大出來。錄音的時候,我各種添亂,然後就被踢了,最後上場肯定是上了,但是反正錄音裡面是沒有我,嚶嚶嚶。。。不過當時不在乎,臉皮好像確實挺厚的。

整個童年沒怎麼看過動畫片啊電視劇啊什麼的,基本都是在練古箏,練鋼琴。碰巧那個時候風氣好,互相影響的,我住的那棟樓里,四個年紀差不多的孩子,三個人都會兩種樂器,其中一種都是鋼琴,有時候碰巧同時彈,也是醉了。而且進度不一樣就會出現聽到她彈這個我彈過啊,哪裡哪裡彈錯了23333。又跑題了,所以現在人家一講起來小時候看過什麼我都不知道,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小時候是學霸呢,哈哈!總結來說就是,古箏確實帶給我太多,彈古箏也曾經是唯一讓我感到特別特別自信,驕傲跟自豪的一件事情。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已經慢慢沒有這樣的驕傲了,我會把它當做我成長的一部分,講給喜歡的人聽。現在覺得彈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要說彈古箏的體驗 我想大多數人在初期學習時最大的感觸就是...
我天左右手一起運作好難啊摔!
上滑下滑音什麼鬼啊!
老師你確定不會把我的手按出繭子嗎,這麼大力!
啊啊我手指掰不開不夠用了!
當然,這只是學習初期。當你開始不用受指法不熟節拍不準這種事情限制的時候,才算是真正走進了這扇門,這門裡面有多少美好,下面我會講到。
先講一下我的經歷,本人國內211大學大三學生一枚,不是藝術生,古箏考級也只考到八級而已,也就是說古箏後來在我中考高考中都沒有起到任何直接作用。所以不得不說自己是個標準的業餘人士,但不能否認的是彈古箏對我的個人性格養成以及後天智商提高作用很大。
==_==_==_==_==_==_==_==_==_==_==_=
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琴,大概是六七歲的樣子,同齡人一定深有感觸,我們上小學那會兒,&<&<還珠格格&>&>還在八點檔準時播出,火的是福爾康的太太夏紫薇。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紫薇那個經典的瓊瑤橋段,正牌格格眼睛受傷,撫琴吟唱:山無棱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小燕子五阿哥爾康金鎖什麼的只能在旁邊乾瞪眼!當年紫薇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國民女神!也是這段琴,給不少家長洗了腦。當然這段琴不是林心如彈的,林心如本人是不會彈古箏的,演員本身會彈估計也不會在片場一遍遍錄,林心如當時還要邊彈邊唱,很難的。
當時做替身給林心如彈琴的,就是我後來的古箏老師,這位老師影響了我全部的古箏生涯,等下我在下面會講到她。
說回來,紫薇的這段古箏,你不一定記得,但是你家母上大人一定記得!
所以這就要說到當年我去報名學古箏時擠破門檻的盛況了!當年因為還珠格格,多少家長想讓自己的女兒學古箏呀。
報名的人從教室一直排到青少年宮大門口。報名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的,一方面讓孩子熟悉一下老師,另一方面古箏老師也要看一下孩子的水平進行分班的。
當我媽帶著我從少年宮門口終於排到教室門口的時候,我終於可以看到老師了!我的古箏啟蒙老師是個老頭兒,堪稱少年宮最坑爹老師,等下下面會講他為什麼坑!
那時候我發現老師一般對於沒學過古箏的小同學都會問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來學古箏呀?問到我前面的小姑娘的時候她當場就問傻了,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來,這時候旁邊家長就急了""跟老師說呀!你為什麼來學古箏啊?你不是說喜歡紫薇格格嗎?紫薇格格彈琴是不是特別好看呀""然後家長一臉堆笑告訴老師,我家孩子喜歡紫薇,看了紫薇格格彈古箏就特別想學古箏。老師就在一旁一副 我懂我懂 的樣子。
問到我的時候,我毅然決然的看著老師說 因為我就是喜歡!現在想想小時候真是拽,可能因為小時候是個假小子,不想說自己喜歡紫薇=_=。其實我學古箏最主要的原因是少年宮舞蹈教師和古箏教室是挨著的,我從五歲學舞蹈開始就會聽到旁邊琴房傳來的箏聲,對我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說起剛開始彈的時候,就算是彈一些很簡單的曲子也有摔琴的衝動,我媽陪我練琴我倆經常吵架,用我媽的話說她隨時想拿把斧子把琴劈了。而且一開始,少年宮這位老師教的指法全部都是錯誤的(為什麼說他坑呢!),他要求靠弦彈琴,每個音都靠弦!年幼的我就用著一套完全錯誤的指法和一個悲傷的手型學習了古箏一級二級,彈起來拖拖拉拉難聽的不像話。
後來終於我媽聽不下去了,四處研究託人找老師。到了我彈三四級的時候,終於到了一個正規一點兒的古箏培訓機構開始學,那時候遇上了最喜歡的古箏老師安老師,也就是上面說到林心如彈琴的替身。
安老師看到我的手型和指法錯的一塌糊塗,好在當時練的時間還不長,讓我回家就開始改。這時候更悲哀的事情就開始了,已經形成的彈琴習慣是很難改的。我的靠弦習慣是一個音一個音改過來的,我的手型是握著我們家雞蛋握出來的,我的拍子是我媽唱出來的(讚頌一下我家媽媽真的好偉大呀)。
安老師一點一點教我改指法,好在在她的指導下我還是進步的蠻快的。所以是她開始改變了我的整個古箏生涯,後來學琴的地方四處的換,但我再也沒換過老師。安老師是個性格很溫和安靜的人,對我的性格影響也很大,我終於從假小子變成了女生。學古箏養成了我不急不躁的性格,讓我能安安靜靜做事。練琴一遍一遍的反覆,也讓我懂了什麼叫做量變與質變。
最後這位安老師因為種種原因回老家開古箏教室去了,我上初中學習也一點點忙起來了,就不再學了。在這期間在她的教導下考過級,比過賽,拿過獎,演過出。但其實這種證書對於我這種不以古箏為職業的人來說真的沒有什麼用。真正有用的是它對我性格和智商的影響。
我說小時候彈琴可以提高智商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
首先,不難發現,一個有一定樂器基礎的人節奏感和音調音準會較好。
其次,兩手共用的樂器同時鍛煉左右腦,對兒童開發小腦有很大好處。
最後,我發現周圍學過樂器的小夥伴普遍悟性較高,也就是我在上面講的提高了智商。悟性這個東西很玄,似乎每個人天生有之,悟性高的人會被誇 一點就透。 我很確定學習古箏使我的接受能力有很大提高,到現在我學習新知識和技能都會理解應用的比較快。
可以想像那種奇妙的感覺,古人留下的音律隨著自己雙手的演繹流進腦海流進血液,大量的曲目積累終於在一個人的腦海里定居,智慧也隨之增長,這些年當我再戴上指甲彈琴的時候,每次都會有新的感悟和體驗,感覺曲子一次比一次透徹於心胸。我想大概最後,每一首古箏曲子都可以達到"通"和"透",它終會滋養一個人的靈性。我也堅信它會對我的人生有更大幫助。
正如現在,
彈起&<&<漁舟唱晚&>&>的時候,會看到湖心一舟正浮進夕陽,也能體會漁民收起漁網時帶著緊張的收穫的興奮。
彈起&<&<梅花三弄&>&>的時候,會看到隆冬大雪時牆角獨開的那枝臘梅沾著冰雪的樣子,一片銀白,唯它粉紅。
彈起&<&<戰颱風&>&>的時候,彷彿聽到颱風呼嘯,花草樹木被捲起又重重落下的聲音。
這些曲子,彈的越多體會到的越是真切,最後每每看到美景時,心中也都會想起琴聲。
這就是一個業餘人士彈古箏的全部體驗。


第一次被邀請是這題,哈哈哈~

當年因為喜歡還珠里的《山水迢迢》選擇了古箏,10年過去,現在教過10~50歲不等的女紙,00後還會因為喜歡紫薇來學古箏,真是部妖魔劇。⊙▽⊙

【考級】通過率很高,但是絕對是「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的關鍵時刻

【表演比賽】小時候沒太多感受,一切都被安排好的。 能自己做主的時候其實沒練琴很久了,感受跟樓上一樣,發現對音樂的認識提高很多,也很感謝當年的基本功。╮(╯▽╰)╭比賽太不專業,作為IT人的比賽可想而知。

【生活情趣】會樂器的一個很大好處就是可以造素材,比如配喜歡的畫面自彈自導自後期,網上很多人業餘做視頻後期,如果你能把自己的音樂包裝出去,會比他們的作品更有紀念意義。

【學古箏的人】不是一些人想的那種弱妹紙——搬琴的時候像個搬運工,上弦的時候像個修理工,調琴的時候像個紡織工。男生就不用說了~不過還是古琴適合男生~吟首詩,迷死人。

【古箏教學】對小孩我會嚴抓她基本功和視唱(能說小學來報興趣班的基本五音不全么?),畢竟她們是有可能超越你走專業道路的,(有個以前叫我師傅的妹紙發展地很棒,開了兩家藝術學校了)

大人的話,攻主流曲目(我主打「5分鐘教你彈古箏」),能讓她有學下去的興趣,享受「彈曲品茶」悠然人生就好。

有次面試,阿里出來創業的一CEO說我古箏和長跑兩個興趣很不搭,我說兩者都是要做忍耐單一重複的練習,很開心他表示了認同,也知道自己真的做不到當年那麼純粹的努力了。


6歲開始學古箏,今年快18了,能有什麼體驗啊,痛並快樂著吧。 小的時候是因為電視劇才學的,經常練著練著跑出去望天,覺得枯燥乏味,停了一段時間又抱我媽大腿說要回去學,保證每天都練琴。過了半年又不想學了,好幾天不練琴大早上的我爹把我的琴打包好說要賣掉,我哭著又天天練。。
後來換了個老師,感覺更能融入樂曲中,演奏的時候就是專心致志沒辦法想別的,不然很容易跳脫。從老師那裡聽了很多解放後的作品,也算是加深了樂曲的理解,導致現在彈個新曲子就能腦內自動開啟裝逼模式,但也確實加深了自己對風格的理解吧~
說到體驗就不得不說當年老師為了一個滑音教了半節課的事,她家的琴挺緊的,按的還是低音區,我左手差點廢了……
接著高考,聯考之前練的那叫一個慘,最冷的時候得起來邊打瞌睡邊練琴,一邊練左手一邊打瞌睡,好幾次我基友看我睡著左手還在動,當然只能練快板,慢板不摳感情根本練不出來
雖然諸多艱辛,但這十幾年,還是過的很愉快的~


第一次在古箏話題下回答,有些惶恐。我古箏古琴都學過,但是都不精,但是我必須說,這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之一。

我學古箏的原因很扯,那個時候是2002年,還珠格格正在熱播,我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喜歡上了紫薇,原因已經不記得了,大概是因為覺得這種悲劇性的人物充滿感染力(廢話),以及覺得紫薇彈古箏非常美吧,然後就開始學習了古箏。我的家鄉是揚州,樓上有一位同學說的對,在揚州,隨便找一個人,幾乎都或多或少會一點古箏的樣子。沒覺得自己有多牛。

古箏入門很快,我學了不到兩個月就會了基本的指法,那個時候上的是大班,費用相對較低,每天上課的時候,老師會讓我們彈一會兒指法,然後練一下已經學過的曲子,最後再教新課。那個時候其實也沒怎麼認真練習,老師上課講了,周五回家練練,周六回課。兩年,我在那裡考到了5級,後來我媽覺得我可能還是有點天賦,就找了一位當地比較有名的老師進行一對一授課。

那位老師是真的很厲害,也很嚴厲,我的弔兒郎當的屬性完全沒有作用,每次一上課,老師就讓我練指法,過不所料,老師一看我這生疏的樣子就知道我根本沒有好好練習,不過後來畢竟嚴師出高徒,我的能力也在或多或少提高,每次彈錯音,老師都會打我的手。正好我有先天性人工尋麻疹,基本上一節課結束的時候,手都腫了。有的時候我用力過猛,談完一首曲子,左手掃弦能把自己的真指甲給掃了,兩年以後,我古箏考了最高級。(中央音樂學院九級)

我不是最有天賦的,也不是最勤奮的,很多人古箏學習進度比我快,不過就算是這樣,我學古箏從零基礎到最高級,也就花了四五年的時間,相對於古琴,鋼琴來說,是容易很多。

古琴我是大一學的,原因也很簡單,我很快要去國外讀書,可能一去會很久,覺得古琴背著會比較方便==
揚州也是古琴之鄉,我在琴社裡面找了一位精湛的古琴大師,花了一個寒假,全封閉的學習。老師是大師,望著我的手,聽說我有古箏基礎,他嘆了口氣,說,最怕的就是有古箏基礎的了,古琴很難彈好。後來發現的確是的,古琴和古箏的指法看似差不多,其實很不一樣。同樣的勾弦,用力的關節,還有手指姿勢都不同,後來我花了一個月在這裡練指法,早上8點去,晚上5點回來,每天都會把手指指尖練出血泡,然後擠了,裹上膠布,繼續練。

古琴的入門真的很難,我花了一個月練指法,我師傅都不願意讓我學曲子,他說上曲子至少要一年,但是後來沒辦法我在外地上的大學,後來寒假結束了,有因為我要考雅思和GRE,古琴學習也就擱置了,我今年大二,已經一年沒碰古琴了。

古箏學習給我帶來的優勢也許算是手指靈活度,反正我現在打字很順溜(笑)然後回歸正題,我覺得古箏讓我學會了音樂鑒賞能力和欣賞音樂的能力。在現在大家都在追星,聽著流行音樂的時候,我拿起古箏,彈著自己喜歡的歌曲,真的會不由自主的哭泣,或者隨著主人公一起悲傷和難過。而我將這些音樂分享給別人的時候,很少有人和我感同身受的。也因此,我會更加註重音樂的表達,開始有意識的找一些音樂去欣賞,這對我來說不僅是氣質,品味的提高,也是一種壓力的釋放。
~~~~~~~~~~~~~~~~~~~~分割線~~~~~~~~~~~~~~~~~~~~
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哈,中學的時候去過國外交換學習,學校要求有才藝的同學必須進行表演,沒想到當年我的男神和我一起報名參加了,我灰常激動,後來和我的男神一起在當地的高中還有悉尼歌劇院進行古箏笛子合奏滄海一聲笑,第一次我覺得古箏沒有白學,啊哈哈。

古箏考級的時候,要求彈兩首曲子,我記得是從降B轉成G調的,第一次考級沒經驗,因為兩個曲子不是一個調的,我以為是彈完一首曲子,自己調成另一個調,考官一開始沒注意,我就自己調了,後來調了一半,他意識到了,讓我去那把琴上彈,考級教室明明兩把琴不同的調,就是讓我們節省時間的的。可是亮點是我後面的那個倒霉孩子坐在了我調了一半的琴上,不知道她後來咋樣了。

以上。


那麼多專業的,像我們成人學習的也就塗個興趣,還有我想說一點,減壓
工作很累,人際很累,很不爽,練練琴就好了。起碼我的朋友跟我抱怨看韓劇看的無聊,刷淘寶刷的無趣的時候,我都忙著練琴呢,沒辦法,每周還要去老師家上課, 不練琴對不起自己的學費啊
也沒啥目的,就是喜歡,我學的古箏,這玩意可不好帶出去裝逼。業餘半吊子也無法掙錢,真是純屬愛好,有時候目的越簡單,越快樂,考級也考過,和一堆喊我阿姨的小女孩考級也是一種體驗。反正不管了,今後還要時間,還會繼續下去,學無止境嘛~~
不過練琴真的蠻累的,挺枯燥的,曾經也後悔過為啥小時候沒學,估計小時候學,家長不逼,真心堅持不下來,現在這麼單純的喜歡也不錯


七年 已經是演奏級,獎項也拿過不少。會彈古箏真的給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比如聽到一首很喜歡的歌 可以用古箏自己改編 那種樂趣無法言喻,只有自己才明白。


考級就是每次彈兩個曲子,本人的考級是中國音樂學院考級,感覺可簡單,彈琴時候最考驗耐心定力,心煩的時候盡量不要彈,最重要的是與琴磨合


上海箏協在我十幾年前考級的時候是不允許跨級考的,箏協作為專業的,以孫文妍教授為首的考核單位,嚴!小時候練琴一開始還是有興趣的到了四五年級,準備小升初的時候就基本就忙於學業,所以考5級的時候,掛了一次,考6級的時候,同時復考5級,5級過了,6級沒過.....同樣的情況發生在8級,9級,10級.......那時候都快奔潰了,琴課也不去上,哭過n多回,老爹老媽一天三次勸我鼓勵我。

後來咬牙堅持下來,現在專業二級,回想起來幸好我當時沒有放棄,現在越來越喜歡沉浸在樂曲中。很多人現在都喜歡建議現代樂,特別是流行曲....雖然我不反對,但是個人覺得,流行曲基本都是需要重奏或者合奏的,所以單靠自己練是沒什麼用的,古典樂曲還是需要古典音樂才能激發出韻味。

純屬個人觀點及經歷,僅供參考


曾經一天彈5個小時被虐到死,手臂都練出了肌肉,暗暗發誓一輩子都不彈了
上了大學,傷心的時候想彈琴,開心的時候想彈琴,亢奮的時候想彈琴,消沉的時候想彈琴。


一首曲子彈了一年,天天彈!每次彈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又什麼都不會了。曲子都是別人的好聽


在揚州,滿大街隨便拎個姑娘出來都多少碰過古箏,從沒覺得會這樣一個樂器有什麼了不起。

來了波士頓之後,晚會上的古箏是一番波折從哈佛借來的,換上旗袍帶上指甲,突然就覺得能夠講一口方言,彈一曲民樂,是多麼特殊又幸運的事情。


裝逼好幫手!偶爾盆友圈拉拉贊什麼的,很有用,可感覺是越不認真學越沒安全才要裝逼!唉,紀念我落灰的古箏!


推薦閱讀: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欢乐好声音》(Sing)?
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指揮版本?
為什麼 Queen、Led Zeppelin 這些神一般的樂隊得不到格萊美的青睞?
如何評價 Johnny Cash ?

TAG:音樂 | 樂器 | 古箏 | 經歷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