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趙子昂(孟頫)的書法和二王之間的關係?

始自蔡邑以來的書法「筆法」 ,歷經幾代傳承,在唐朝因智永而發揚光大,所以,人們才說唐朝書法名家輩出。而至唐末五代,書法真正的「筆法」是否因為戰亂而失傳了呢?

蘇子瞻曾云:「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採風流,掃地盡矣。」

趙孟頫是極力推崇二王的人,有人說趙孟頫精心鑽研王羲之的法帖而恢復了一部分的魏晉筆法,並呈現了自己的風格,所以書法堪比唐人,是這樣嗎?

又如何從碑帖中學習到先人書法家的筆法呢?請問有什麼能推薦的碑帖?


說的玄一些,筆法一旦失傳,只可能是發展,而不可能復古的。

這就好比你光看別人耍太極拳的外形,不可能學到內功。你看一副中國傳統水墨畫,沒有門道地對著摹也成不了畫家。這些竅門奧秘,不是簡單的一個人琢磨出來,而是父傳子子傳孫不斷完善和豐富的。很大程度上來說,毛筆書法確實需要明師。自學不是不可行,只不過難度較大,而且筆法一定有很多自創成分。

所以你看到王羲之一門下來,書家輩出,如果僅僅只是「用功」,是到不了他們那個層次。但這個筆法傳承圖不少牽強附會的地方,比較確證的還是王羲之、王獻之、王僧虔、王法極(智永)、虞世南。王羲之後代到了智永當了和尚無子,再傳虞世南。看虞世南臨的蘭亭序,確實是各臨本中最接近神龍本的。

但是米芾也好,趙孟頫也好,只能說取法王羲之,而並非直接師承王羲之。他們從王羲之的用筆、字形上反推王羲之可能用的筆法,注意,是可能而非確定。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有他們獨創的、豐富了的新筆法。中秋帖無論是不是米芾臨本,但歸於二王筆法範疇是毫無疑問的。所以當我們統稱二王時,其實指的不僅僅是王羲之一個人,而是中國書法傳承這一脈。所以爭論王羲之和顏真卿誰更有資格當書聖毫無意義,探求王羲之真正筆法的奧秘也是毫無意義的。


謝邀。

在筆者看來,趙孟頫在歷史上的最大功績就在於: 做了簡化和通俗二王筆法的工作,使晉人高雅的書法大眾化。在他之後,二王法度又被重新重視起來,一改兩宋時代被冷落的命運,並受到有唐以來最為熱烈的尊崇。後人學習二王書法,很多人都是通過由趙孟頫上溯而完成的。可以說,趙孟頫上承晉唐、下開明清, 趙雍、虞集、柯久思、張雨、王蒙、文徵明、祝枝山等人也從他這裡汲取營養。就此而言,其對中國書法的貢獻善莫大焉。

趙孟頫一生最服膺王羲之,他在一首《論書》詩中,表達了自己對王羲之的高度評價和把復興古法作為一種歷史責任:右軍瀟洒更清真,落筆奔騰思入神。《裹鮓》若能長住世,《子鸞》未必可驚人。蒼藤古木千年意,野草閑花幾日春?書法不傳今已久,楮君毛穎向誰陳!

但是,入清之後,由於乾隆帝對趙體書法的推崇,趙體書法風靡一時,甚至影響到了當時的刻書業,成為了司空見慣的「印刷體」。成為「印刷體」好處是,趙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推廣;缺點是學趙成了童子功的一種,寫得再好也沒有用,只有在趙體之上雜糅其他名家的東西並寫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成功。因此,儘管很多人學習過趙體楷書,但依靠趙體成名的卻沒有。

要學習趙體書法,筆者建議從其小楷墨跡本《道德經》入手。

趙體楷書的特點,在此帖中體現非常明顯:

一是結體略扁。

趙體筆畫圓秀,間架結構方正,不似歐體或者柳體那樣高長,每個字的撇畫和捺畫以及橫畫比較舒展,字勢也更橫向伸展。略扁的結構,使其古意盎然;而舒張的筆畫,又使得其秀美多姿。

二是用行書方法寫楷書。

孫過庭《書譜》云:「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雖然這句話在唐代就被他指出,但在歷史上,將行書筆意在楷書中發揚光大的,趙孟頫實是第一人。

用行書筆意去寫楷書,會使字形呆板的楷書變得血脈暢通,變得「活」起來,這也是他為什麼能夠在三大家成名幾百年之後,又一次能以楷書成名的真正原因。

我們看唐楷時就會發現,他們的字都是筆筆斷開的,雖然看上去很美,但卻很難看清其筆路。而趙體卻不同,起筆常常是順鋒而入,收筆時又不刻意頓挫回鋒,有時甚至直接採取行書的寫法。這種寫法使得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十分清晰,點畫之間的呼應流美動人,為筆墨憑添了一種生氣和情趣。

三是筆畫瘦硬。

趙孟頫在當時就已享大名,所以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模仿者都很多。但由於造假者功力不逮,筆畫痴肥,使得不少後人以為趙體字是「甜媚一路」。

而實際上,認為趙體「軟媚」,是一個天大的誤解。臨習此帖,再對照其他字帖上的趙字,很容易看出端倪。此帖骨力內藏,頗有些王獻之《玉版十三行的味道》。在筆畫運行上,跳出了橫輕豎重的固定程序,每一筆的輕重完全依據字形需要而隨機決定;在捺和橫上,並非呆板運筆直如木棍,而是自然起伏, 因此更加顯得流麗動人。

(如您想和我一起學書法,敬請關注本人主頁,或微信公眾號:董敬民寫字的地方)


謝邀~


這個圖是來自百家講壇,「百家講壇」大家都知道的,屬於騙子騙傻子,單這個圖來看,問題其實很多:

歐陽詢比虞世南大,歐公在隋朝當過官,活躍於唐朝,從風格來看,與隋朝的《蘇孝慈墓志銘》如出一轍(下圖),和虞世南的字相去甚遠,不可能是師徒關係。

我在專欄文章當中寫過有關筆法的問題:傳說中的「筆法」到底是什麼鬼? - 知乎專欄

前兩年也是非常痴迷這個東西,其實筆法就是熟練使用毛筆,熟能生巧的這麼一個東西。就像是用筷子吃飯,熟練掌握之後,理論都是沒用的。

如果歪果仁問我們筷子怎麼用,估計也能寫成一本書:夫食飯者,先執其筷。若夾花生,去筷頭二寸一分,若夾排骨,去筷頭三寸一分執之……」,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直在用,非常熟練,也就沒必要講這個了。

不要迷信什麼筆法,找古代的超清墨跡來電腦上放大看,痕迹分析,每一筆怎麼運筆的非常清晰,這個就是筆法了。

從晉朝開始,書法逐步衰弱,並不是筆法的失傳,而是真跡失落,墨跡逐漸流失,拓本越來越差,導致學二王書法的每況愈下。

怪只怪王羲之太厲害,把行草書玩的淋漓盡致,登峰造極、超凡入聖。後人只能去模仿,越模仿越走下坡路。


後世的行書,都是從王羲之這裡來,王羲之的成就是最高的,唐朝的顏魯公可以說是反其道而行,寫出了一點成績,但底子還是王羲之。

至於趙孟頫,也是學王羲之,只是隔的比較遠,王羲之作品經過翻刻拓印,已經變了太多,趙孟頫是天縱奇才,但也沒有得到太多的精髓。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花落書香(hlsx16)

以及我的知乎專欄:花落書香 - 知乎專欄


這個圖明顯有問題的,常年讀帖的人一看就彆扭


趙孟頫的書法,從用筆、結體到神韻,都極力向二王靠近。


他極力推崇二王,是對宋人「尚意」書風流弊的反思。

雖說宋代「尚意」書風在書法史上旗幟鮮明,但不可否認物極必反,尤其宋末書壇肆意造勢,師承權貴且輕視古法。


趙孟頫綜合二王風姿和唐人的法度,祛除宋人肆意造形,鋒芒畢露,變得平和雍容,婉轉含蓄。自我的審美理想,也通過親身實踐,力矯時弊,影響了一代書風和後來的書家。

從這個意義上講,他的書法不僅堪比唐人,在整個書法史上也意義深遠。

至於如何獲得古人筆法?米芾曾經評論顏體:「挑剔,為後世丑怪惡札之祖」,可誰不知他就是從學顏開始?他自己都說:「幼學顏、柳、歐、褚,進而學《蘭亭》、法」。所以學書是有漸進的過程,閱讀古人的學書論述是有益的借鑒,善於學書者正如米芾,能脫顏體之繁俗直追晉韻。


碑帖就不一一舉例了。


建議參考百家講壇《書法檔案》系列講座。那個博士講的很好,好像是浙江大學的。趙孟頫也沒有完全繼承羲之的筆法。個人認為趙孟頫筆法太露,沒有羲之含蓄,韻致。可能米芾的筆法更加接近二王的筆法。當然有人認為米芾的筆法更加偏獻之。真正的高手,筆法看似平淡無奇,但是內力卻波濤洶湧。拙見,請批評指導。


謝邀!
趙氏流傳後世著名的「蘭亭十三跋」中有寫道: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宇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有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是趙氏的著名論斷,歷來爭論不休。但是,這是趙孟頫自己的觀點,說明他是領會和傳承了「千古」筆法的。其後面說的羲之變古法,呈雄秀之氣,後人多學他,趙孟頫學羲之無疑,其書俊秀溫雅。
從所供筆法傳承圖可以看出些許端倪,我不敢說破,我也是前幾天偶然觀虞世南書《孔子廟堂碑》之「諸」字結體特別,今思其書整體風貌聯繫起來的,諸君可以順圖中脈絡關照一脈而下書家之楷書(尤其小楷),再想想鍾繇之書風貌,再看看趙孟頫說羲之變古法,是否,答案就不是可以明確的一二三,但真經卻在心中了呢?哈哈。
題主想練字,目前學得雜想得多,困擾自然就多,著一家一帖鑽進去,也許就能探得趙氏所謂「千古不易」之筆法端倪。
(陪夫人逛街不專心之作)


王羲之啊,開創了個新書風,可是他的字卻未必比趙孟頫強


趙孟頫就是低配版的王羲之


推薦閱讀:

王羲之真的只會書法嗎?
王羲之信仰道教,為什麼反對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
蘭亭序究竟好在哪裡?
世傳王羲之書《平西將軍周府君碑》,是否符合王氏書風。?

TAG:魏晉時代 | 毛筆書法 | 王羲之 | 書法特色 | 書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