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選擇這四張財務報表?

為何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這四張表,為何不是其他4張,或2張,或6張?

1.作為相關利益人,除了這四張報表,你認為傳統的財務報表裡還可以添加哪張報表?
——現有財務報表是否完善展現了企業的經營狀況。
2.如果硬要減少一張,你認為應該去掉哪張,理由是什麼?如果再去掉一張,你會去掉哪張,理由為何?
——這四張報表,哪幾張你認為是最重要以及不太重要的,四張報表是否必要。
3.鑒於在實務中,財務報表多少需要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分析解讀,是否有更簡易明了化財務報表的方法,以便於股東、債券人等相關利益人閱讀?

另外,既有所有人權益變動表,為何不做一張債權人權益變動表?並且股東權益不是在資產負債表中也可得知么,不重複么?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不是均有體現么


不請自答,我逐條解答題主的問題吧,裡面有一些也是我們這些從業人員的困惑。

1.作為相關利益人,除了這四張報表,你認為傳統的財務報表裡還可以添加哪張報表?——現有財務報表是否完善展現了企業的經營狀況。
這個要看會計主體和報表使用者的需求。
從會計學的萌芽出現到如今,狹義上的財務報表只能格式化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遠遠不能滿足各類報表使用者對於報告主體信息披露的需求,所以在各國的資本市場上,上市公司定期發布年報和半年報時,不僅需要披露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四張財務報表,還需要隨報表附上事務所的審計報告,並且在報表後面的會計附註中詳細披露公司的各類會計政策、會計估計、重大會計調整,以及會對會計數據造成重大影響的經營交易或事項,報表前面還需要有一系列的關於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和管理層對此所作的討論與分析。可以說,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額外添加報表不僅沒有必要,而且還會增加信息披露的成本。
那麼,對於上市公司之外的會計主體呢?如果從行業通用要求的角度出發,除了反映傳統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報表之外,個人認為企業還應就本公司人力資源狀況編製相應的報表,披露本單位勞動者總量、構成、單產和成本情況。只不過人力資源會計這個領域至今沒有搭起一個合乎科學規範的理論框架,對應報表也難以統一出通用的格式。

2.如果硬要減少一張,你認為應該去掉哪張,理由是什麼?如果再去掉一張,你會去掉哪張,理由為何?——也就是問這四張報表,哪幾張你認為是最重要以及不太重要的,四張報表是否必要。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對於規模小、業務量不大的核算及報告主體而言,只看資產負債表的「所有者權益」部分就已經足夠了,不需要再單列一張龐大繁雜的報表孤零零地列示其中的明細。剩下的三張我想不出哪張可以不要。

3.鑒於在實務中,財務報表多少需要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分析解讀,是否有更簡易明了化財務報表的方法,以便於股東、債券人等相關利益人閱讀?
已經有了,歐美上市企業的年報前面往往有「Financial Highlights」這個部分,單獨列出一些關鍵和重要的財務指標,供人快速瀏覽的時候參考。

另外,既有所有人權益變動表,為何不做一張債權人權益變動表?並且股東權益不是在資產負債表中也可得知么,不重複么?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不是均有體現
債權人的權益一般僅限於這麼幾項:
1. 按簽訂借款協議時的條款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或同時收回本息;
2. 如債務人違約,有擔保人的按擔保協議的條款向擔保人要求代償,有抵質押物的取得抵質押物的物權或按順位受償。無抵押亦無擔保的,提起仲裁或向法院起訴要求查封債務人資產抵債。
如果債權人的權益發生變動,往往是雙方對債務進行了重組,這個已有系統完善的會計處理和信息披露方法(參閱歷年註冊會計師考試教材的《債務重組》一章和證監會關於債務重組的相關意見及通知),不需要再來一張報表列示。
而股東的權益就不同了,股東權益可能來自於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的正常積累(利潤、資本利得),也可能來自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項(合併、分立、債轉股、拉來新股東入股、老股東增減資本),甚至還有可能來自一些灰色的領域(代持、對賭、協議控制等),來源比較複雜,所以才需要來個專門的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單獨反映本期股東權益的增減變動。而且,公司如果要在A股上市,證監會發審委第一個要看的就是這個發行人的歷史沿革和股權結構。

至於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關係么……這又是另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等我先喘口氣,回來再更新吧。


好題 小答一下:

作為一個以Accounting為Major的人。。我就先從Accounting的角度的角度來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以下問題皆以該公司為非上市公司為前提)

首先非上市公司製作財務報表是為了什麼,或者說給誰看得?

報表這個東西 在非上市公司里主要給兩類人看。1管理層 2 股東(債權人)-題主下面自己回答了。。

財務報表是有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還是小企業內部財務部門出具

事務所不負責出具報表這類東西(代理記賬除外),事務所只負責審核報表的真實完整性。

報表由公司自己的財務部出具。

主要是為給股東、債權人等相關利益人了解企業經營狀況,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么

管理層也需要分析財務狀況。以此為決策的基礎。

大致就是管理層、股東(債權人)

因為非上市公司的報表是可以不公開的(大多數情況下,需要上市的例外)

《公司法》等財務法律為何不規定在製作財務報表時,應附加財務報表分

我可以理解為 多此一舉

從理性的角度上來說 公司法是一個宏觀且客觀的規範制度

並不需要細細條條的規定到每一分每一寸

假設公司法規定說 財務報表需要提供Financial analysis。(Ratio)那也不見得說會帶來多大的好處。Ratio這個東西 相對而言只是一個參考價值。披露了 反而可能會起到誤導性的作用。

就本人現在的工作而言。。每天和各種報表打交道。。。很多的數據其實都是需要做Adjustment才能反映真實狀況。就這樣而言。報表起到的僅僅是反映一個數字而言。而你真正需要挖掘的,是通過ADJ後,得到的數據。而很多情況下,每個分析師(人)做ADJ的方式可能會不同。(想像下投行Broker report為什麼每個分析師的報告都會有不同)導致你最後作出的分析不同。

就這樣考慮。那就根本沒必要提供這些ratio了。(其實很多國外上市公司在自己的年報里也會自己添上這些東西,但是絕大多是為了美化公司的數據,或是解釋某些特殊的變動等)

公司法是一個死的東西。人是活的。這個問題讓我想到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管理層看不懂報表就否定預算』 其實 問題不是出在報表,而是出在人身上啊。。。


試想自己想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會關注什麼?公司現在的規模(資產負債表)、公司這一年的盈利狀況(利潤表)、股東的收益(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但資產負債表不是也能了解大概?)、債權人的收益狀況(資產負債表中能大致了解,但為何有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而沒有債權人?),而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不是均有體現

好長的一個問題。首先會關注什麼?上文提到 各種有關的Ratio之外。公司的盈利模式啦。前景啦。市場啦等等等等。。這個太多因素了。光從Accounting的角度上來說,只能是報表加其附註(假設公司披露無隱瞞的話 報表信息一般還是很重要的信息來源)

不知道題主是否看過上市公司的報表(如果是非上市的話,很多東西是可以不披露的。除非你是股東,要求得到信息-一般還是能得到的)

上市公司里 是會披露部分債權人的變動的(TOP 10/TOP5等)權益變動也是很容易看到的。

非上市一般可能連Cash flow都不編製(人都是有惰性的,公司也是,除非利好?否則何必多花力氣去披露?)

Cash flow里的的東西是不是在IS/BS里有體現。

當然是。這又是純會計的東西了。

Cash flow是IS和BS的補充。而 很多東西其實在IS和CF以及BS里反應出來的數值是不同的(I.E, Depreciation/divided paid, etc)題主可以考慮下為什麼。

如果想清楚了。那CASH FLOW存在的意義也可以可以理解明白了

那麼除了這四張表,還有哪些可能是相關利益人(股東/債權人,等)關注的?以及在這四張表中哪幾張是相關利益人更關注的

數據能反映一家公司好壞的一個大因素(會計角度)

4張表,你作為一個Stakeholder你都得關注。當然絕大多數人還是會說以IS/BS為主。

後兩張為輔。每張報表提供的信息都是相輔相成的。

最後說些題外話 Accounting最關鍵的principal 是Provide information…

誰需要information/需要什麼樣的information那麼這些報表就提供這些information。

最早只有Cash basis 到後來的Accrual basis。

從只有一張表到現在的4張(其實是有更多其他表的。只是不要求披露 ,所以大趨勢GAAP都是4張)


萬變不離其宗。

補充:

1.經營狀況是可以通過現有的4張報表反應出來的。(為什麼公司法不要求披露其他報表?)因為4張已經看的人眼花繚亂了。多則更雜更亂。大家更看不懂了。其實每張報表的批註才是最重要的內容。

2.如果硬要減少。這個問題貌似很多人討論過。從會計的發展史來說。先後重要關係來說。最終留下的都是IS/BS。 先減少CHANGE IN EQUITY/再減少CF。至於理由。必須是IS和/BS反應了大部分的經營情況。後者是參考 附加信息。4張報表都是相輔相成的。我說過了。照理說是缺一不可。只是不要求披露。

3.微小企業(多小算微小?)我不覺得農村那種自己開的小廠會有完善的會計體系。

但是一般正規的小公司 起碼會有個懂會計,會會計軟體的財務把?80% 這個我不敢肯定。還是得看這個微小的概念。

4.自己公司的內部財務分析和外面(投行為例)的財務分析不是一碼事。

內部的基本就是你所說的那些Ratio一類事情,主要目的是做決策。外面看的財務分析是為了分析公司價值等。(分析解讀 本身就帶主觀性) 會計事務所基本是審計。一般不會給報表分析。。除非有專門的業務?我暫時沒接觸到。(審計的時候)


以上答案都沒有說中核心. 站在高一點的格局往下看一家公司, 投資者和老闆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這家公司掙多少錢? 這家公司多大,什麼形狀? 這家公司都幹什麼了? 所以按重要性排序依次為Income Statement, Balance Sheet, Cash flow statement

Income Statement關心公司掙了多少錢, 是個逐層過濾結構。從毛到凈的逐步扣除, 數字越來越小逐層過濾。首先是總收入, 然後減去收入成本,其他費用,最後到凈收入。

Balance Sheet關心公司現在的「大小」和「形狀」, 是個塊狀結構, 分為Assets, Liabilities和Equities三大塊。

Cash Flow Statement關心公司幹什麼了, 分別花了多少錢, 是個分類結構。公司可以乾的事情分為Operating, Investing和Financing三種。這個其實沒什麼好關心的。


財務報表的目的是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而我們需要知道哪些財務狀況呢?用物體運動做比喻,位置,速度,加速度三個量可以給出物體運動的全部信息。而對於公司財務來說,我們需要知道公司某一時刻靜態的財務狀況。其次,我們還需要知道公司財務狀況變化的軌跡和趨勢。

而三大報表都反映了哪些財務狀況呢?

首先,資產負債表反映了公司某一時刻靜態的財務狀況。滿足了第一個需求。而利潤表反映了公司一段時間來財務狀況的變化。而現金流表反映了公司一段時間內現金往來的狀況。由於利潤表並不是十分可靠,利潤表加上現金流表才能比較準確的反映公司一段時間內財務狀況的變化,從而滿足第二個需求。

我們還有什麼需求沒有滿足?加速度!怎麼在報表上反映?比較不同年份的報表!好了,齊活了!


推薦閱讀:

內部審計師在企業里的地位如何、職能有哪些、以及未來可能的變化有哪些?
如何在財務拮据時期保持樂觀理性的心態?
畢業後工作應該選 PwC 的稅務還是寶潔的財務?
如何全面地比較在 500 強做內部審計和在四大做審計各自的利弊?

TAG:財務 | 會計 | 財報 | 財務管理 | 會計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