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真的只會書法嗎?
曾鞏在《墨池記》中寫到「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
王羲之真的只有一技之長嗎?
你只是看到了他的書法成就,那我就單拿他最經典的書法作品來跟你說。難道老師給你解說《蘭亭集序》的時候,只說過其在書法中的地位,沒有提到他的文章布局嗎?
下文引用於百度,原網址 http://m.gushiwen.org/view_71166.aspx
文章首先記述了集會的時間、地點及與會人物,言簡意賅。接著描繪蘭亭所處的自然環境和周圍景物,語言簡潔而層次井然。描寫景物,從大處落筆,由遠及近,轉而由近及遠,推向無限。先寫崇山峻岭,漸寫清流激湍,再順流而下轉寫人物活動及其情態,動靜結合。然後再補寫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輕揚的春風,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萬物。意境清麗淡雅,情調歡快暢達。蘭亭宴集,真可謂「四美俱,二難並」。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別離,所謂「興盡悲來」當是人們常有的心緒,儘管人們取捨不同,性情各異。剛剛對自己所嚮往且終於獲致的東西感到無比歡欣時,但剎那之間,已為陳跡。人的生命也無例外,所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語)、「老冉冉其將至兮」(屈原語)、「人生天地間,奄忽若飆塵」(《古詩十九首》),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當想到人的壽命不論長短,最終歸於寂滅時,更加使人感到無比凄涼和悲哀。如果說前一段是敘事寫景,那麼這一段就是議論和抒情。作者在表現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嘆中,流露著一腔對生命的嚮往和執著的熱情。
魏晉時期,玄學清談盛行一時,士族文人多以莊子的「齊物論」為口實,故作放曠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個頗具辯才的清談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與一般談玄文人不同。他曾說過:「虛談廢務,浮文妨要」(《世說新語·言語篇》)在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確地指斥「一死生」、「齊彭殤」是一種虛妄的人生觀,這就明確地肯定了生命的價值。 這篇文章具有清新樸實、不事雕飾的風格。語言流暢,清麗動人,與魏晉時期模山范水之作「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文心雕龍·明詩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齊而富於變化,以短句為主,在散句中參以偶句,韻律和諧,樂耳動聽。
總之,這篇文章體現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和老莊學說主張的無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後人以啟迪、思考。
如此,你還認為王羲之只會書法嗎?
- 「時殷浩與桓溫不協,羲之以國家之安在於內外和,以與浩書以戒之,浩不從。及浩將北伐,羲之以為必敗,以書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為姚襄所敗。」
- 「又與會稽王箋陳浩不宜北伐......『今功未可期,而遺黎殲盡,萬不餘一。且千里饋糧,自古為難,況今轉運供繼,西輸許洛,北入黃河。雖秦政之弊,未至於此,而十室之憂,便以交至。今運無還期,徵求日重,以區區吳越經緯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
- 均引自《晉書》。
- 勸殷浩和桓溫合作、預料殷浩北伐必敗、一針見血指出北伐必敗的原因,他還是有一定的政治眼光的,比清談客厲害多了。
推薦閱讀:
※王羲之信仰道教,為什麼反對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
※蘭亭序究竟好在哪裡?
※世傳王羲之書《平西將軍周府君碑》,是否符合王氏書風。?
※為什麼醫生寫字像天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