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本科學習數學物理日後學習金融有好處,那麼本科學習金融的對於日後的學習的優勢在哪裡呢?

被大學老師們教育本科的理工科背景對金融的深造更有好處,那麼金融學本科專業的設置意義又何在呢?本科開始專業學習金融對深造的好處是什麼呢?


我本科學金融,現在在讀金融學研究生。身邊的同學本科許多都是數學、物理、計算機背景。

說實話,如果嚴格要求的話,現代金融學的數學要求遠遠超出了金融本科打得基礎。金融本科學了哪些東西?除了基礎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之外,專業課基本是經濟學原理、初級宏微觀、金融學、投資學、會計學原理、金融工程、公司金融等等。這些東西實質性內容並沒有多少,至多在幾年的時間內灌輸相似的內容形成一些「直覺」。老師也經常強調本科金融背景的學生金融「直覺」會比較好,但是數理基礎太差;而本科數學、物理的同學總是強調解出了特定的偏微分方程的解,卻經常由於缺乏金融「直覺」而不知道解出來後能夠產生什麼樣的金融衍生品,能夠如何組合來管理風險,這就是缺乏「直覺」的表現。

然而,很明顯的是,對於有紮實數學分析、泛函分析、實變、復變等數學背景的同學而言,要撿起金融學中數學含量較高一些的內容,如隨機微積分等等要容易的多,建立直覺也不是特別困難,個人覺得比金融本科的學生在深造上要有更大的潛力。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金融學本科面子大於里子。

=== 補充1 ===
如果本科不是經濟學、金融學相關專業,但喜歡金融,那麼如果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的話,我覺得完全可以通過學習金融學、金融數學、投資學等課程,多閱讀相關的課外書籍,關注和分析經濟和金融新聞來漸漸形成直覺。

即使數學基礎好,也不一定直接從非常數學的教材入手,因為入門級的教材更多地是從直覺和金融的角度來闡述,雖然不是很嚴謹,但是有助於形成直覺上的理解。有一定的理解基礎後再從更加數學的教材入手,就可以把整個理論體系的數學基礎打紮實一些。

學習的過程中最好能夠自己把各種理論的動機、來龍去脈、試圖回答什麼
問題,分析的思路等等能夠用語言講清楚,而不是只會寫表達式,或者只會計算。形成直覺,重要的是知道動機(比如解決期權定價問題)、構建理論的原則或理論基礎(例如無套利定價)、假設(例如資產價格服從幾何布朗運動等等)、思維方式。要不斷地問:這套理論的好處是什麼?可以言說什麼東西?不能言說什麼東西?弱點是什麼?可能如何改進?

=== 補充2 ===
無論對於金融本科出身,還是其他專業出身,如果想學好金融,三大技能必不可少:英語、數學、計算機。

英語:經濟學、金融學的書籍最好讀英文版的,語言平易近人,基本都是plain English,概念和術語定義清晰,不容易造成混亂,邏輯清晰,善於形成知識結構。中文版的東西能不看最好就不要看了。但是前提是基本的英語閱讀能力要過關。

數學:高數、線代、概統這些數學基礎根本不夠,而且並不能幫你真正理解數學,本科數學教育多數是教你怎麼計算,涉及的思想性的東西太少。最好在這些基礎上把數學分析(推薦Zorich的Mathematical Analysis)學好(例如讓你從邏輯上知道為什麼我們稱「1&>0」而不是問「這不是很顯然嗎?」,線性代數推薦Linear Algebra done right,讓你明白線性代數到底是幹什麼的東西,(例如:讓你知道矩陣不僅僅是個簡單的方框裡面寫點數字,更基礎得是表徵一個線性空間到另一個線性空間的線性映射),這些數學幫助你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形式化思維,在學習後面的金融數學、隨機過程等等時更加明白到底在做些什麼

計算機:金融數據量大、門類齊全,數據分析能力必不可少。這就涉及統計、計量、時間序列等等的知識,而實際操作中需要能夠用計算機軟體或者自己編寫程序完成特定的金融研究。我在學習經濟學需要熟悉那些編程語言? 中介紹了一些編程方面可能需要懂的東西,在 想從事數據分析工作,學什麼軟體或語言最好?中也回答了金融方面的一些應用。

就這三大技能而言,金融本科背景反而不佔優勢,除非利用自己的時間多學習這三大技能,否則難以與數學、計算機背景的同學在深造、繼續發展等方面競爭。

=== 補充3(2014-02-07) ===
以上說得都是關於「學習」層面的,這方面總得來說,就是金融本科更早接觸金融可能因而更早地形成「直覺」,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明顯優勢。

現在說一下關於「學習外」層面的,即就業、職業道路。金融領域非常看中「圈子」,名校金融本科生最大的一個資產就是一開始就在這個未來的「圈子」中了,這對於未來的職業發展是很有幫助的。例如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都是很重「圈子」的,如果非名校金融本科的學生想直接從事金融行業,沒有在這個圈子裡就很難發展,因此很多人在工作前或者工作過程中再念一個名校的碩士或者博士,一方面是獲得一個更高的學歷,另一方面就是進入這個校友「圈子」。

名校金融本科生有一大優勢就是這個「圈子」,非名校或者非金融本科的話基本沒有這個優勢。


如果未來計劃讀金融或者經濟類PHD做學術,數理本科專業的學生確實有很大優勢,前面幾個同學答得很全面了。我再補充說說以後進業界的情況吧。

金融範圍很大,大類至少包括銀行、保險和證券,如果簡單的說"XX對干金融有好處「實在是太不負責任了,我認為根據金融的領域劃分,話應該是這麼說的:

本科學數學物理,日後轉金融的人,在以下領域會有比較優勢:保險精算,證券二級市場中的衍生品定價,量化交易策略,風險管理,銀行的風控。

在以下領域會有比較大的劣勢:一級市場的VC/PE,IBD,二級市場的行研等需要很深會計基礎的崗位。另外很多外資投行的sales/trading崗要求牛實習+高GPA,這兩者對於課業負擔很重的數學物理系的本科生實在難以兩全,大部分人只能顧一個吧,所以也可以算一個劣勢了。

咱們再回頭看看數理本科佔優勢的那幾項,除了量化交易策略,其他幾個的收入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想發大財基本沒戲,工作也不刺激,真的挺對不起自己那本來能成為科學家的腦子的。唯一錢途光明且相對金融本科生有巨大相對優勢的一個領域,就是量化交易策略。不過沒有一個成功的交易員是光靠上學念書會做題就行的,他們一定是聰明,敢賭,有一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眼睛。這些品質不是你選了數學物理本科就一定具備的,也不是選了金融就不具備的,其實更多是一種個人內在的能力吧。

反觀選擇金融作為本科,你有充分的時間做實習,了解自己能力與興趣,能吃苦耐勞又想做一級市場的可以去IBD或者PE,敢賭心理素質好的就去做交易員,能侃山能忽悠就去做research,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會計,營銷,各種公司的管培等等。

另外,本科同學是很多人第一批重要的人脈,學理和學金融的發展路徑區別是非常明顯的,你希望你的本科同學大多是什麼樣?

當然,所有這些優勢和劣勢都是針對群體平均來說的,自己多下點功夫,數學系也可以大三拿到MS的S/T的實習,金融系的也可以拿GPA 4.0的數學雙學位。不過對於隨波逐流的大多數人,想幹什麼就選什麼專業,其實是最穩妥的方式。

最後說句個人體會吧。我本科數學,後來轉了金融,現在回過頭看這應該不是職業發展的最優選擇。但是如果讓我回到十八歲,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數學做專業,不為別的,只是因為能在最青春的歲月里,結識一群有著純粹學術理想的小夥伴,一起領略一丁點數學的美,將是我人生最珍貴的回憶之一。


我認為,人是第一位。怎麼說,就算你普林斯頓學的數學本科,你不認真學,後面也是廢的,無非簡歷好看。就算你本科不是數學,但你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發現了各學科內部的學習邏輯,往後你學什麼都會很快。本科教育不是給你了什麼知識,是培養你正確的學習觀。那些都是工具,前提是你要有會用工具的大腦和強健的雙手。

本科把高數,概率學好,好好理解他們內在邏輯,比你本科去研究離散數學更有用。

至於研究生階段,因你研習的方向不同會接觸不同的知識,肯定有不夠用的,這時候你本科打下的基礎就管用了。

武功再高,內力第一!


@任坤的答案說的很詳盡,但可能讓挺多本科學金融的孩子沮喪了。
我的看法是:信息很有價值,但對事實的描述不夠全面

但談這個問題,還是得先明確一下框架。相比別的理科/工科,本科學金融是否對日後學金融更有好處?。這裡的一個關鍵就是」日後學金融「:
1. 是指讀碩士或者MBA,學習如何在工作中應用前人研究得到的金融理論知識並得到就業所需的一些技能訓練?還是讀phd,進行學術研究,在前人基礎上進行原創性的研究,為金融經濟學知識的領域開疆拓土?
2. 如果是讀phd,將來是做理論研究還是實證研究?

既然大多答案都強調數學的重要性,那我就從數學在金融學中的重要性開始吧。
對學金融的人,數學重要嗎?重要。如果連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統計學的基礎知識都不熟悉的話,幾乎無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1970年以來金融經濟學領域的大部分成果。金融學中的主流理論研究成果,都是基於經濟學經典的理性人、風險厭惡、期望效用函數等基本假設,用嚴謹的數學工具推導得到的。學過這幾門本科水平的數學課以及微觀經濟學之後,可以基本理解CAPM,套利定價理論,MM定理等的結論含義以及證明的大致思路(BS模型可能還需要一些隨機微積分基礎)。這些早年的成果是金融經濟學的基石,不論是從事金融業實務還是進行學術研究,都應掌握。
第一,對有志於從事金融經濟學理論研究的人來說,上述的幾門數學基礎課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學過一些拓撲學、實分析、隨機數學、運籌學的知識,很難充分掌握高級微觀經濟學等博士階段的基礎課,以及資產定價、公司金融等專業課。連經典成果的證明中的細節都無法吃透,是很難在理論領域有所建樹的所以,。對一小部分人來說,本科在國內按照大多數金融專業課程設計進行學習,數學基礎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對有志於從事金融學實證研究的人來說,則是另一回事了。實證研究中,計量經濟學是必須的工具(當前做實證公司金融最優秀的學者大多都是經濟學博士,其計量基礎可能帶來了研究中的優勢)。工具是研究的基礎,在此之上,更加重要也更能決定是否出成果的,還是idea。能找到有意義的研究話題,講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提出一個好問題以填補先前研究的空白,或是用數據回答一個先前提出的問題,都是學界所追求的「marginal contribution」。對這一小部分人來講,理論的成果需要熟悉,但沒有必要做到融會貫通,因此,為理論研究服務的數學基礎也顯得不是那麼必要。
第三,對絕大多數繼續學習金融知識(Master或MBA),將來從事非學術研究工作的人來說,數學基礎多多益善,但直接的作用比較有限。所謂直接作用,便是提高對金融學理論的掌握水平以及進一步學習學術研究成果的能力。但非前沿的學術知識對大多數金融崗位的重要性並不是很大。不可忽略的是,學習數學能帶來間接的收益。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得到數學訓練好處多多,這裡不贅述,總之就是老師常說的」makes you a better person"。

數學就說這麼多吧。其他人提到的英語、計算機知識,我簡明扼要的談談看法:
如果從事學術研究,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論文寫作,文獻閱讀,同行交流等等;如果想進入外資金融機構工作,英語當然也非常重要。
計算機知識是否必要,取決於具體工作。如果從事理論研究,主要的工作只需藉助一支筆、幾張白紙、一個強健的大腦就能完成。當然,有時候需要用計算機完成一些simulation以佐證或展示文章的結果。如果從事實證研究,那麼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處理,SAS和stata這些軟體的編程自然是基本功。如果在業界從事金融工程類的工作,那麼計算機背景非常重要,常常要求能熟練甚至精通不止一種種計算機語言。其他的金融崗位則對計算機的要求相對較低。

總結一下,數學基礎對進一步學習金融知識很重要,但大量進階的數學知識只對一小部分做理論的傢伙顯得十分必要(其實大多數名校的金融教授們也不熟悉復變、泛函等);英語很重要;計算機水平重要性取決於職業路線。本科學習金融並不是未來學習金融的劣勢,但前提是能早日找准方向和目標,根據需要加強自己所需的知識基礎,而不是等著上國內學校安排的那點專業課程。


聽學術界某位華人大牛說過:「我最討厭來個學生說自己是學數學的,讓他推個結果推了半個月,我自己推一晚上就出來了。「

首先說你學習金融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你的目標是去北美讀博士,然後混個tenure出來,那麼學數理化有一定的效果。因為老外認為學好數理化比較實在,作為一個Asian,應該是必備的。憑藉這一優勢,再加上如果你是名校畢業,可以傍上學術大牛。當然這一優勢早就沒了,學經濟和金融的名校學生的優勢上來了,因為名校的本科經濟學教育水平已經非常高了,逐漸被老外認可。

如果你的目標是去國外讀非PhD項目的,那麼就看你的學校、GPA、特殊才能,別的就不用廢話了。

如果你的目標是國內就業和讀研,那麼看市場招聘的風向和口味,很多公司招應屆生的崗位喜歡找很多數理化專業的學生。不過話又說回來,學校不好又沒啥超級特長的,進入金融行業還是很困難。

記住,在95%情況下,你學金融只是就業的敲門磚,把課本上的東西弄清楚就行,把GPA刷滿就好。如果你的學校不行,那你就得加倍付出努力,其實很多情況下,再努力也沒用了,還不如找找其他的門路,條條大路通長安,別弔死在金融這顆樹上。


金融是一個非常龐雜的體系。即使從行業來說都有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融資租賃,還有今年興起的互聯網金融中,更遑論其中各自的職位,作為個體是無論如何無法試圖窮盡需要的各種能力。所以樓主完全不必擔心數學。不要說投行(IBD)對數學的基本沒有要求,就算是目前應用數學很多的投資領域,還是有巴菲特這種偉大的投資家。所以樓主完全沒必要對數學繼續碎碎念。


當你談論金融的時候,希望能很明確的分為純金融和金融工程或者金融數學。

一般像做純金融的(我指做trade的),本身更多的是在跟人打交道,對於這種性質的金融從業人員,了解市場,了解金融概念,早入行,更多的靠一些軟實力而不斷的往上走。所以你本科學金融,可以對整個金融市場有個宏觀的概念。然後因為課程輕鬆,有很多時間去培養軟實力。畢業之後直接就業,比那群做analysis的人更早的進入這個職業,從而在做trade上有著非常好的優勢。要知道一般理工科學生軟實力普遍很差,而且讀到PHD黃花菜都涼了,早早的失去了做trade的優勢。

但相對來說,對於一個家庭一般的人來說,做trade要出人頭地是挺困難的。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做analysis,靠技術吃飯,不斷的往上做到管理層,就相對比較容易。但對一個做analysis的人來說,紮實的數學基礎、編程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你學的那點金融課要知道只是「課」而已,對你做analysis的幫助非常小。大多數金融課程的模型太過簡單沒有實用價值。但對於一個本科學金融的人來說去補數學課:像實變函數、高等概率論、時間序列分析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這條路上就非常困難。但對於一個理工科出身的人來說(特別是數學、統計、計算機等相關專業),這些都顯得很輕鬆,畢竟本科是吃了很多苦的。

我身邊有太多理工科背景最後去wall的,但當然,做金融是非常辛苦的,所以我覺得對於只是求個名頭或者覺得好賺錢的人來說,還是早點轉行的好。


認為數學之於金融不重要,那說明他不懂什麼叫學術和理論;認為學好數學就能幹好金融,那隻能說明他不懂什麼叫business。


人總是認為沒有獲得的東西更重要。金融本科的優勢就是在金融上比理工科的更專業!!!


吶,我以前一直都跟人家說學會計學金融,加減乘除基本夠用啦,直到我開始看FRM…後悔數學不學好…概率,統計、回歸、線性代數大學的書又翻出來看一邊才行…


金融是個很大的範疇,看你對什麼感興趣了。social是基本的技能。如果不喜歡數學和編程的話,最好再考個會計證(CICPA/ACCA)或者double個法律(JD/LLM),國外大學商科也有很多人double的是經濟金融。雖然那些金融機構宣講會的時候總是說不在乎專業,但是真正面試的時候還是會被問到很多很多金融的知識。follow market也是必需,WSJ/Bloomberg/CNBC至少有一樣,不要在面試前一天才開始惡補財經新聞,他們考察的不是你記住了多少指數之類的,而是你對於這個新聞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觀點,所以critical thinking還蠻重要,如果工作繁忙的話可以訂閱華爾街日報的郵件推送,利用空餘時間看(例如坐在馬桶上的時候),非常有幫助。數學物理轉金融,優勢在邏輯思維吧……國外的Quant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清一色的理工科博士,智商超群的那種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給自己壯膽,連數學物理方法四大力學甚至場論gr都能學會,學其他東西應該很快吧。


那個所有好處是因為以後做科研有好處,做科研的大部分商科原來學數學都有好處。但是不讀PHD,也就沒任何作用了。


題主問的金融太狹隘了。
金融主要是融資,有很多方法,總的來說分兩種:通過銀行這種中介或者交易所直接交易。有一些業務需要很強的數理知識,我們本科也學啊,但是不是每個業務都需要。作為一個企業CFO,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證公司有足夠的資金運轉,這個資金自己投入肯定是不可能的,那就必須借錢了,怎麼借合理呢?這真不需要高等數學,你需要的更多是和銀行市場談判營銷的能力,說白了就是講故事的能力。銀行和市場也是,需要的不是建立完美的模型,準確把握壞賬率,我們需要的是儘可能擴大規模,把風險分散降低,金融本來就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金融也分很多種呀,股權投資,債券投資,擔保貸款,保險,金融行業那麼多的業務,真的不是人人都需要高等數學的。題主你不要盲人摸象啊,抱著自己看到的不放。
說完金融理解誤區,我再說說本科和博士的區別吧,本科是教大家目前現有的知識,而博士是在現有基礎突破一點,擴大這個知識。很多博士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那棵樹,卻忘了自己只是在那片大森林裡。
個人一點意見。


讓人變得social一點。
我不得不承認,這是我曾經最大的短板,不過很開心,現在已經是最大的優勢了。
我認識很多人提升了對金融的理解(或者他們本身就很理解),很佩服,我沒做到。


不錯


本科物理加會計,研究生金融,對數學倒覺得沒什麼,覺得還湊合夠用,特別想去讀一個法律的學位,感覺缺乏法律知識。


好處是你可以連數學一起學了,跟那些理工科背景讀完金融研究生差不多


推薦閱讀:

無常數項的線性多元回歸模型和有常數項的線性多元回歸模型有何區別?
經濟金融學科如何訓練自己挖掘有意義的論文選題的能力?
為什麼當今世界的資本如此地偏愛金融、IT行業,而非傳統工科行業?
如何評價《魔鬼經濟學》這本書?
鐵器的使用為什麼會增加生產力?

TAG:金融學 | 教育 | 經濟學 | 本科生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