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有哪些產品讓你印象深刻,為什麼?


帕金森症患者專用鋼筆
帕金森患者由於無法控制手部顫抖,寫字就會導致一團亂,這款ARC筆採用高頻震動電擊可以刺激手中的肌肉,減少需要移動的頻率,讓寫出的字跡更清晰。我不是帕金森,但是由於幾年之前手腕受過嚴重的傷,各類精細的事情對我來說都很困難。只要稍微使勁,手就會顫抖,有時候會抖得非常厲害。
穿針引線非常困難,抖到沒辦法穿過去。右手切割牛皮,雕花,需要左手輔助。
甚至吃飯都不能拿筷子拿太久。
但是作為老師,又需要一手好字。別人永遠不懂為了練好字,我需要付出比別人多十幾倍的努力。
這是我今年見到最好的產品,希望可以早日用上。


我們總結了2016十大年度爆款。包括了NMD、OPPO、《瘋狂動物城》《陰陽師》,但這些爆款並非一夜成名,喧鬧之後,一切都將回歸商業的本質——「爆款效應」為這些公司攢下了名氣,但只有具備持久運營能力的品牌才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巨星」

1. 摩拜單車

關鍵人物:CEO王曉峰

商業影響力:

上榜理由:共享單車領域的No.1。2016年10月,摩拜單車完成C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10.6億元。這家公司不僅領頭解決了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也直接挑起了2016年的共享單車大戰。

它的最大競爭對手ofo也在同期獲得了滴滴數千萬美元的戰略投資。高需求、大資本、具有持續運營能力的領頭公司,當這些條件都具備了,共享單車在中國飛速發展。

2. 瘋狂動物城

關鍵人物:迪士尼動畫工作室首席創意官約翰·拉塞特

商業影響力:

上榜理由:全球10.2億美元,中國15.3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就已經說明了一切。比起創意,更重要的是講故事的能力—帶有衝突感的情節,處處都可以折射出現實世界中的影子—這也是它最終爆紅的原因。

3. 阿迪達斯 NMD

幕後推手:阿迪達斯全球市場總監Jon Wexler

商業影響力:

上榜理由:即使不是球鞋圈的消費者也難以躲開NMD引發的潮流—僅僅是更換一種配色就能引發一陣瘋搶。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轉賣價最高的Top 10球鞋中,有一半是NMD。阿迪達斯在二手鞋市場的交易佔比同比增長了10%。以NMD為推動力,2016年,將時尚和運動成功結合的阿迪達斯的收入和利潤增速也超越了耐克。

4. 陰陽師

關鍵人物:製作人金韜

商業影響力:

上榜理由:陰陽師集合了二次元、聲優、卡牌和LBS技術,都是手游界比較創新的玩法,精良的畫面和日本聲優則使其成為話題。配合各種渠道的宣傳和App Store的推薦,這款原本針對二次元人群的遊戲變成了一個大眾爆款,30天下載量突破了1000萬。關於SSR的規則設定抓住了人性慾望的本質—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想要的。

5. OPPO

關鍵人物:CEO陳明永

商業影響力:

上榜理由:根據IDC的數據,2016年第三季度OPPO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達到2010萬部,佔整體手機市場出貨量的20.1%,超過華為首次成為中國市場出貨量第一名。更重要的是,它讓業界重拾對於線下渠道價值的理性認識。

6. papi醬

關鍵人物:經紀人楊銘

商業影響力:

上榜理由:微博粉絲2027萬、羅振宇為她舉辦了一場拍賣會、2200萬元的廣告費風波、2016年年末為高端手錶品牌拍了一支廣告。這個29歲中戲畢業生經歷了戲劇性的一年。

7. 卡樂比薯條三兄弟

關鍵人物:代購、貿易商、跨境電商

商業影響力:

上榜理由:這款日本人氣零食成了天貓國際上日本零食銷量的No.1。其背後隱含的社會寓義在於:消費升級都是謊話,我們只是想找一款好吃又不貴的零食。

8. Keep

關鍵人物:CEO王寧

商業影響力:

上榜理由:2016年8月,Keep獲得來自騰訊的C+輪戰略投資,用戶量突破5000萬。比這些數字更難得的是,通過深度地運營內容和社區,Keep將去年和它齊肩的競爭對手甩在了身後。

9. 分答

關鍵人物:果殼網創始人兼CEO姬十三

商業影響力:

上榜理由:上線42天,授權用戶超過1000萬,付費用戶超過100萬。更重要的是,一位頗有名氣的矽谷連續創業者Justin Kan借鑒了這款產品的商業模式,創辦了視頻分答網站Whale。

10. Spectacles

關鍵人物:Snapchat CEO Evan Spiegel

商業影響力:

上榜理由:這是一款由美國的社交軟體Snapchat推出的智能眼鏡,佩戴這款眼鏡可以拍攝10秒鐘的短視頻,並同步上傳至Snapchat和好友分享。全新的功能、鮮艷的配色、129美元的親民價格,「飢餓營銷」,這些加起來讓Spectacles火了一把。比起Google眼鏡的「極客」感,它更像是一個潮流姑娘。「即拍即傳」的功能也可能改變未來社交網站的內容生態。

文 | 林仲旻 回答時有所改動

本文首發於一財旗下公眾號「金字招牌TopBrands」。我們持續關注有意思、有品質的品牌,一起發現和分享這些品牌為何會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以及它們又是如何引爆和流行起來的。

http://weixin.qq.com/r/wThwaBnEQEQ-rV0L923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更多CBNWeekly 2016年度盤點

【我們經歷了一個怎樣的2016,明年又該如何投資理財?】

【2016 年發生了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商業事件?】


第一次回答,
說一些接觸到的吧,
不知道什麼時候火起來的VR,
淘寶上十塊錢就能玩到的全息。
papi醬的放送榜姐的排行,
回憶專用的小馬甲,
微博大V拔地而起參差不齊,
除了做廣告捧明星剩下的所剩無幾。
出了名的考研段子手張雪峰,
德雲社的曹郭對呲分道揚鑣永不逢,
依舊紅紅火火的五環岳雲鵬。
鬥魚熊貓虎牙戰旗,
網易CCYYbilibili,
各種平台的直播,
盛產相同的網紅,
勾引明星的同時也被明星消遣。
領土的爭端,
南海的仲裁,
智商越來越捉急的台獨彎彎,
霸氣外露的中國外交部,
以及G20各國領導人的會晤。
戰網出了屁股,
網易出了手游,
多少人靠著它們吃喝不愁。
改不掉的攝像頭,
一言不合iPhone就沒了耳機插孔,
能打電話還能炸碉堡開隧道的三星NO,
還有隨處可見的柔光雙攝照亮你的肥肉。
忽如一夜春風來的火星情報局,
帶著它的一片葉子和一口檳榔怪獸,
蕩漾在海瀾之家的天堂里享受。
影院里,
良心國漫的大魚海棠,
樂此不疲的爵跡,
惡意刷評的擺渡,
電影標榜的你的名字,
以及兔子狐狸和樹懶的故事。
阿里巴巴,
不堪重壓開始收費的支付寶,
中國萬達,
目標定在一個億的建林王。
娛樂圈裡,
約炮的凡皇,
可憐的的寶強,
火了的宋哲馬蓉這對男盜女娼,
還有最近令人哀悼深思的本兮喬任梁,
著實讓人對貴圈越來越心涼。
校園中,
止不住地的暴力,
電視上演不完的綜藝,
換湯不換藥的中國好聲音,
以及千篇一律的變形計,
別人的喜劇,
自己的苦情戲,
哦,還有一個,
出了事永遠假裝淡定發推特的川普這個美國書記。
以上,他們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產品,
因時代而功成名就,
但同時,
它們也成就著這個時代,
當然,除了最後一個。


小米MIX,全面屏很驚艷,雖然搶不到,但至少是一個突破。


這篇《二〇一六年,我的數字生活方法論》是我剛剛完成的一篇文章。如果你關注數碼產品和軟體的話,我想把這篇文章當作這個問題的答案,供你參考:

---分隔線---

當我還在忙於回顧自己的二〇一六年時,二〇一七年已經過去了五分之一。時光飛逝,記錄自己生活裡的每一個腳印也顯得愈發重要。

我平時很喜歡和朋友們討論各類軟體和數碼產品的使用心得,尤其喜歡問對方「你在用什麼」。好奇心不僅驅使著我不斷發現自己不曾瞭解的新工具和新玩法,更重要的是,每個人在描述自己使用軟體和數碼產品的過程的時候,也是在分享自己數字生活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從「我在用什麼」說開去,在記錄我此前對數字生活的感受的同時,和你分享我的數字產品使用心得。希望我文字可以為你帶來啟發,幫助你也找到屬於自己的數字生活最佳方式。

閱讀

我酷愛閱讀。在二〇一六年的下半段,我給自己訂下了「每日閱讀四萬字」的目標,希望通過持續、大量的閱讀加快我自我提升的速度。我認為,一款好的電子閱讀器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1. 排版精緻。中文字體排印的講究很多,諸如字型選擇、橫排豎排、段首縮進、中西文混排等每個細節都會影響閱讀體驗,而我恰恰對這些細節非常敏感,所以就要求閱讀器儘可能多地提供排版相關的選項供我微調。

2. 閱讀統計。由於對閱讀量有了明確的要求,我需要在每次閱讀時都能評估自己的閱讀量。紙質書的統計方法相對簡單粗暴——翻翻扉頁或尾頁上的全書總字數,再粗略統計自己的閱讀時間,就能大概評估出我的閱讀效率了。但在電子設備上,我希望這個過程可以更細緻、更精確。

3. 多平臺同步。我同時在用 iPhone 7 Plus 和 Smartisan M1L,兩部手機裡裝了不少同類軟體,時常混用。所以我希望當我需要閱讀時可以直接在正在使用的設備上打開我要看的書,而不是在地鐵上打開書包,一邊把手機放進兜裡,一邊又去找另一部手機。

4. 龐大的正版書庫。

有一點值得一提:我是沒有讀書作筆記的習慣的,更不喜歡在電子書裡大段大段地劃線並保存。除了偶爾標記一兩句我自認為不錯的語句之外,我更多地會將電子閱讀器的筆記功能當作生僻字標記功能來用。因此,「讀書筆記」功能並非我考量閱讀器品質的要素。

基於以上需求,我目前主要使用這些工具進行閱讀:

1. 多看閱讀。我是多看最早的一批用戶。在「位元組社」停止運營後,多看接替了前者,成為我在手機上使用頻率最高的閱讀軟體。在我看來,多看閱讀是目前市面上綜合體驗最好的中文閱讀工具,它除了擁有豐富的正版字型庫外,還支持用戶自主導入字型。多看還支持詳細的行間距、頁邊距、閱讀主題等自定義,並擁有繁簡體轉換選項。其它類似產品——如 Kindle App、豆瓣閱讀、微信讀書等——在排版自定義上的豐富和細緻程度都不及多看。此外,多看閱讀的正版書庫也是非常豐富,還會經常推出紙質書同步首發及購書折扣等活動。

2. Kindle Oasis。電子書愛好者怎能沒有一部 Kindle 呢?當我需要長時間專注閱讀的時候,我會用 Kindle Oasis。和其它 Kindle 電子書產品相比,Oasis 最吸引我的是它的輕薄。常讀書的朋友們都知道,長時間手舉一本書會很容易感到疲勞。手裡的東西每輕一點,同一個閱讀姿勢就能更久一些。Kindle 的另外一大優點是有詳細的閱讀速度評估系統,可以隨時告訴我本章節或本書還需多久才能讀完,有利於我控制自己的閱讀時間和進度。此外,只能用來看書的 Kindle Oasis 也能幫助我在閱讀時更加專注於閱讀本身。

3. iBooks。作為 iOS 內置的原生應用,iBooks 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直接導入來自網路和郵件中的 PDF、epub 等格式的附件,並對西文內容的排版支援得很好。在過去的一年中,我每期「離線 Offline」的會員週刊都是用 iBooks 來完成閱讀的,這份電子雜誌從第五期起就全部使用 epub 製作,每當我收到會員郵件後,直接將郵件裡的 epub 附件導入 iBooks 即可開始閱讀,不用再使用電腦傳輸文件。另外,iBooks 是當前電子書閱讀器中少見的支持「縱向平滑滾動」功能的產品,和擬物化的橫向翻頁相比,我覺得縱向滾動在電子屏幕上的閱讀體驗更舒適、更高效。

4. Instapaper。Instapaper 是我的主力「稍後讀」工具。選擇它的最大原因(也幾乎是唯一原因)就是它的排版更精美,能讓我的眼鏡覺得舒服。Instapaper 對於中文的支援其實不夠好,很多中文郵件和網頁存入 Instapaper 後會通篇變成斜體字(而中文事實上是沒有斜體(Italic)的),好在我用 Instapaper 七八成是在讀英文,影響不大。相比之下,Pocket 對原網頁的排版還原度更高,但不支持直接導入電子郵件原文,權衡之後,我便將前者當作「主力」了。

5. Mail.app。是的,無論在 iPhone 還是 Mac 上,原生郵件客戶端都是我的閱讀工具之一。原因很簡單——大部分付費閱讀的會員通訊都是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寄出的,在收到這些郵件後,我通常會直接在郵件客戶端內讀完。

6. Unread。我每天閱讀 RSS 新聞的時間不長,頻率也不穩定,但我會固定使用 Unread 來閱讀自己訂閱的 RSS feeds。我的 RSS feeds 管理服務是 Feedly,由於訂閱源比較少,類型也主要集中於科技類,所以我無需用到關鍵字 filter 等高階功能,免費版的 Feedly 服務就足以滿足我的需求。另外,我偶爾會在 Mac 上使用 Reeder 讀一些 RSS 文章。

筆記和寫作

除了接收信息,我也大量輸出信息。我目前在做文案策劃類的工作,忙的時候每天要輸出上萬字的文章。同時,我還建立了一個討論科技、藝術、哲學、個人成長的網站 NickTalk.com,時常寫一些隨筆和評論。此外,我個人還有小說及其它嚴肅文學的創作計劃。可以說,二〇一六年,我百分之六七十的時光都是和筆記及寫作類應用一起度過的。

筆記類

我對筆記類軟體有這麼幾個要求:

1. 可以快速記錄,並可以幫我有條理地整理靈感。

2. 支援多平臺同步,讓我隨時可以訪問我記下或收藏的內容。

3. 操作簡單,長得好看。

基於以上三點,我選擇了這些筆記應用:

1. Drafts。Drafts 是我大部分文字記錄的起點,「啟動後直接進入文字錄入界面」、「支援 Markdown」、「擁有強大的輸出功能等」都是 Drafts 的優勢之處。為配合 Drafts 靈便的文字記錄功能,我設置了一個簡單的 workflow「Clipboard to Drafts」,將它處複製的文字一鍵導入 Drafts,編輯修改後導出。我還會偶爾用 Drafts 寫長微博或長回覆。

2. Notes.app。經過我的測試,Mac 和 iOS 上的原生的筆記應用 Notes 文字同步速度非常快,在很多時候,它已經取代 Pin 和 Copied,成為我在 Mac 和 iPhone 上同步文字的首選工具。

3. Evernote。在嘗試了一大堆同類軟體後,我最終還是認為 Evernote 依然是目前最好的筆記管理類應用,且無人可出其二。我選擇 Evernote 的原因有幾項:

a. 擁有標籤功能。標籤的優勢在於,同一個筆記可以標記多個標籤,很好地解決了「『常用社交英文 100 句』應該分配在『學習』筆記本內還是『社交』筆記本內」的問題。我目前的筆記分類以標籤為主,輔以三四個筆記本。

b. 強大的 OCR 識別能力。存儲筆記就是為了檢索——當我需要用到自己存放起來的靈感和知識時可以快速找到它們。Evernote 支援圖片 OCR 檢索,而且對中文手寫體也有很高的掃描識別率。這項功能對於保存文字長圖而言十分便利。

c. 豐富的第三方支援。太多的第三方軟體和平臺都支援關聯 Evernote(link to Evernote),除了 Evernote 自己支援的瀏覽器網頁抓取外,我常用的軟體——如知乎、Scanbot Pro、多看閱讀、Moke、Tweetbot 等——都支援將文字內容直接存入筆記庫。

我對 Evernote 的定位是「文字及圖片收納工具」,儘管我偶爾也會用 Evernote 寫寫東西或把我的工作筆記掃描進筆記本中,但大體上來看,二〇一六年裡,我已經很少通過 Evernote 直接創作內容了。二〇一七年中,我會嘗試使用 DEVONthink 來管理筆記和存檔。

寫作類

談到寫作類應用,我想先表達一個觀點:我不認為一款寫作軟體必須支援 Markdown。Markdown 只是一種基於純文本格式的符號語言,換言之,儘管不是每款軟體都支援 Markdown 預覽和輸出,但你可以在任何文字錄入工具內使用 Markdown 寫作。

我不僅喜歡寫東西,還喜歡研究寫作工具。我買下或使用過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常見的寫作類應用——Word、iA Writer、Byword、Ulysses、Scrivener、MWeb、Markeditor、typora 等。經過篩選和比對,我常用的寫作類軟體是它們:

1. Sublime Text。Sublime Text(下文簡稱「ST」)其實是一款代碼寫作工具,但我將之當成純文本編輯器來用。ST 的一大好處就是當我從網頁上複製一段文字並直接粘貼進 ST 之後,文字就會自動轉換為純文本。同時,由於 ST 是一個代碼編輯器,所以有很多功能——譬如顯示空格位置、選定文字後自動顯示其它內容相同的文字、Markdown 及代碼語法高亮等——都成了很不錯的寫作輔助功能。在工作中,我會用 ST 寫一些簡要的文字內容,或者將其他同事發來需要修改和潤色的文字放進 ST 中進行編輯。我也會偶爾用 ST 來寫一些播客節目的 show notes。

2. Ulysses。Ulysses 在二〇一六年可謂出盡風頭。僅在中文寫作圈就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關於關於 Ulysses 的文章和討論。Ulysses 同時具備文章管理、Markdown 寫作和多格式輸出功能,也有很不錯的全局搜索功能,非常好用。從一款寫作軟體的角度,Ulysses 幾乎已經擁有了我需要的一切,直到我在二〇一六年末正式轉投 Scrivener。

3. Scrivener。Scrivener 是一款老牌的寫作軟體,專為文學創作設計。學習使用 Scrivener 寫作的過程就是一個重新樹立寫作流程的過程。我會在二〇一七年內完成 Scrivener 使用教程,關於這款軟體的具體用法就不在此處贅述了。

4. JotterPad。這款軟體不溫不火,很多朋友都沒有聽說過。但如果你需要一款能在 Android 設備上寫得舒心的寫作類軟體,我不確定還有其它什麼軟體可以比 JotterPad 更好。這款軟體支援 Markdown,有多種排版佈局和打字機模式,可以關聯 Dropbox 同步。我在二〇一五年在 Smartisan T1 上用 JotterPad 完成過一部中篇小說,在重新將主力手機換回 iPhone 的二〇一六年,JotterPad 則變成了我在 Android 平臺上的一個筆記應用。

我在去年年底曾和朋友商量做一期寫作軟體專題播客節目,這期節目目前也在(有一搭沒一搭地)策劃中,上線後會分享給大家。

輸入法

在使用了幾乎全部中文拼音輸入法之後,我最終選擇了 Rime(中州韻輸入引擎,Mac 上叫「鼠鬚管」,Windows 上叫「小狼毫」)。選擇它的原因有以下兩個:

1. 完備的繁體中文支援。喜歡繁體字的朋友們可能並未注意到:雖然同為繁體字,但香港繁體和臺灣繁體在許多字的字形上是不同的(譬如「裡面」和「裡面」、「濕了」和「溼了」)。在 Rime 中,用戶可以選擇「繁體字」或「正體中文」,不同選項對應不同字形。我個人偏好臺灣繁體,且對「不寫錯字」這件事非常敏感,在諸多中文輸入法中,唯 Rime 對中文字形的區分嚴格如斯。

2. 豐富的輸入方案支援。Rime 支援了市面上大部分中文輸入方案,無論你愛全拼、愛五筆、愛雙拼還是愛註音,都可以用 Rime 完成輸入。我個人同時使用全拼和雙拼,還有學習五筆字型的計劃,安裝一個 Rime 就解決了全部問題。

音樂流媒體服務

最近這一兩年來,我喜歡上了聽經典音樂(Classical Music)和電子樂(Electronic music),這個變化直接影響了我對音樂播放器的選擇。在過去的一年中,在 Apple Music 上聽音樂佔據了我全部聽音樂時間的九成以上。我曾在知乎上談到過自己選擇 Apple Music 的原因,原文如下:

(原題目:你選擇使用 Apple Music 而不是 QQ 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等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對比對象中沒有 Spotify 的話,我使用 Apple Music(下文簡稱「AM」)的原因是其經典音樂(Classical Music)曲庫要比其它國產音樂流媒體服務的同類曲庫都龐大,所以更適合我的口味。

不僅 AM 與其它音樂流媒體服務相比優勢在此,單說 AM 的各個區——由於版權和本地化等原因——曲庫的覆蓋傾向也大不相同。以中國區和美國區為例,前者的覆蓋了主流的華語流行樂,但經典音樂的覆蓋率遠不及後者(AM 剛上線的時候,我讓使用中國區的朋友幫忙搜索「巴赫」和「Bach」,居然都沒有搜索結果,不知如今狀況如何),而我近兩年已經不怎麼收聽華語流行樂了,加上我的 Apple account 原本就在美國區,所以自然而然地選擇了開通美國區的 Apple Music。

除了經典音樂,我還常聽電子樂,偶爾也聽歐美流行樂。美國區的 AM 對以上音樂風格的曲庫覆蓋率較高,即使不考慮我個人認為質量很高的人工推薦機制,AM 對我而言也是必須之選。

此外,「懶」也是一個驅動我作出該選擇的重要因素。Music.app 是原生應用,無需下載。

(當然,作為 QQ 音樂的綠鑽會員,第三方音樂流媒體 apps 我還是(最終)下載了的。)

最後,Taylor Swift 較新的一張專輯《1989》在 Apple Music 首發,不得不聽也就不得不用。

以上。

需要提到的是,在二〇一七年的今天,我已經將自己的主力音樂流媒體服務切換到了 Spotify。兩者經典音樂和電子樂的曲庫相近,但 Spotify 的價格更便宜。香港區的 Spotify 每月僅需 HKD 48,即使未來漲價到 HKD 58 後也要比美國區 USD 9.99 的價格便宜了二十多元人民幣。而且 Spotify 支援全平臺,還能多設備無縫切換,Apple Music 在 Android 的體驗卻與 iOS 相差巨大。

不過,我在前幾日剛剛入手了 Beats X——這款產品附送了三個月的 Apple Music 兌換碼。我正在考慮重新開通 Apple Music,或將這個兌換碼送給朋友。

聽播客和錄播客

「播客(Podcast)」是我二〇一六年裡重要的資訊來源之一。通勤時,我如果沒有邊聽音樂邊看書,就一定會一直聽播客。市面上的幾款主流播客應用——如 Castro(1 和 2)、Overcast、Pocket Cast 及 Podcast.app 等——我都長期使用過,目前,我主要使用以下兩個軟體收聽播客節目:

1. Pocket Cast。我對泛用型播客客戶端的要求有以下幾項:

a. 支持「空白消除」,如果支持「音量增強」更好。從二〇一六年開始,我為了提高播客的收聽量和收聽效率開始嘗試用 1.5 倍速播放節目,在適應了高語速後,我對播客客戶端提出了更高要求——消除節目中的空白,進一步壓縮收聽時間。支持空白消除功能的播客客戶端似乎只有 Overcast 和 Pocket Cast。前者支持在線播放時消除空白並增強音量,是獨立開發者 Marco Arment 的得意之作(當然也是商業模式的實驗品),也一直是我二〇一五年的主力客戶端,但之後頻繁出現無法下載節目的狀況,迫使我不得不另尋他法。

b. 連線穩定。我在使用 Overcast 和 Castro 2 的時候都遇到過某幾期節目無法下載的情況,但同樣的節目、在同樣網路環境下使用 Pocket Cast 就能正常下載。我記得有開發者或某個朋友提到過,很可能是前兩者對 https 的支援上出了問題,導致了下載出錯的現象。有趣的是,在我做測試的時候,同樣一期節目用 Castro 1 就可以順利下載,而 Castro 2 卻會提示錯誤。不過這都是二〇一六年上半年發生的狀況了,我並不瞭解它們近期的穩定性是否已經提升。在切換到 Pocket Cast 之後,我已經很久沒使用過其它泛用型播客客戶端了。

另外,Pocket Cast 同時支援 iOS 和 Android 平臺,並有 Web 版——它也是一款全平臺支援的產品。我有一邊玩電腦(特別是打遊戲)一邊聽播客的習慣,只有使用 Pocket Cast 時,我才能邊聽邊玩。

2. 喜馬拉雅 FM。使用喜馬拉雅的原因非常簡單:我在該平臺上訂閱了「單讀(第二季)」和「汪潔:科幻世界漫遊指南」等付費節目,它們同其它幾檔節目——如「科學史評話」、「科學有故事」、「羅輯思維音頻版」等——一樣,都只在喜馬拉雅首發或獨家提供,這種獨佔內容當然只能通過其所在的平臺獲取了。不過,和荔枝 FM、考拉 FM等同類產品相比,喜馬拉雅的迭代更快更頻繁,內容更豐富,綜合體驗也最好。

除了大量收聽播客外,我還製作了一檔科技文化播客「NickTalk」。所以,我不只是播客內容的消費者,也是創作者。在製作播客的過程中,我會用到這些數字產品:

1. Squarespace。常聽美國科技播客的朋友們一定對這個網站託管服務非常熟悉,它是 DaringFireball、ATP 等節目的長期贊助商,我開通該服務時還使用了 ATP 的聽眾優惠碼。Squarespace 的最大優點在於它支持從網站到播客的一站式託管服務,不用任何代碼基礎就能生成網站和播客的 RSS feed。

2. Audio-technica ATR 2500。這隻麥克風購買於二〇一五年,收音穩定,音質也不錯,是六百元這個價位上非常不錯的一款產品。ATR 2500 的缺點在於自帶的支架不夠穩固,手感非常廉價。

3. Audacity。Audacity 是一款免費的音頻編輯軟體,同時支援 Mac 和 Windows 平臺。我主要用它來完成每期節目的降噪。和 Adobe Audition 相比,Audacity 的降噪過程更傻瓜化,也不容易因出現過度降噪而產生的回聲。

4. Adobe Audition。當我需要在 Windows 上剪輯音頻時,Audition 是我唯一的選擇。這款專業級的音頻剪輯軟體功能非常全面,其修音功能好用到令我驚歎。

5. Garageband。如果是在 Mac 上剪輯音頻,我會使用 Garageband。這款 Mac 上的老牌官方應用的品質無需贅述。另外,如需使用 Mac 錄音,我也會將 Garageband 和 ATR 2500 配合使用。

獲取和處理圖片

我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經常處理圖片——大部分文章的配圖(甚至動圖)都由我獨立完成;而我在生活中也會經常拍拍照片,需要用到一些濾鏡和圖片調節軟體來完成後期處理。

1. Pixelmator。相較更「重」的 Adobe Photoshop,我鼓勵你在完成「製作文章配圖」或「簡單處理圖片」這樣的任務時使用 Pixelmator。Pixelmator 體積小,啟動速度快,價格便宜(一口價 USD 29.99,偶爾有價格優惠;PS 的最低價格為 HKD 68/月),而且有大量自動化的功能,不需要經過複雜操作也能實現摳圖、色彩填充、背景更換等效果。同時,Pixelmator 還對原型圖和 UI 設計提供了很友好的支持。

2. VSCO。前不久,VSCO 推出了全新的訂閱制服務「VSCO X」,用戶每年付費一次就能使用目前 VSCO 商店的全部濾鏡,並獲得額外的濾鏡和功能。我在「VSCO X」正式上線後的第一時間就訂閱了該服務,因為我非常喜歡這款軟體。在二〇一六年中,我手機上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圖片都是用 VSCO 處理的,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則使用 Pixelmator for iOS、Snapseed 及系統相冊 Photos.app 等圖片後期工具。

3. Hipstamatic。儘管很少有人提到過這款軟體,但它在我心中一直是 iOS 平臺上的第一攝影利器。這款軟體為用戶提供了高模擬的膠卷相機體驗。用戶可以自由切換膠卷、鏡頭、機身模組、閃光燈等相機部件。我從 iPhone 3GS 時代就開始使用它,一直用到今天。

4. Zoommy。Zoommy 這款軟體非常酷,它是一個無版權圖片資源庫,整合了五十個高清免費圖片站的資源。需要尋找文章配圖或者圖片素材的時候不用再跑到這些網站上挨個去翻,打開 Zoommy 看看每日更新或者搜索關鍵字就行了。另外,Zoommy 同時支援 Mac、Windows 和 Linux,USD 3.99 的價格也非常划算。

5. JPEGmini Pro。最好的圖片壓縮軟體是什麼?如果將格式限定為 JPEG,我的答案一定是 JPEGmini Pro。在保持圖片高精度的前提下,它能做到極高的壓縮率。如果單比較 JPEG 格式的圖片,JPEGmini 的壓縮能力要比前段時間大熱的 Squash 高出許多。但這款軟體也只支持壓縮 JPEG 圖片,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它超強的壓縮能力一定是開發團隊潛心研究後得來的,但這種專精也犧牲了這款軟體對其它格式的支援。

時間管理和生活記錄

我在上大學時第一次接觸到「時間管理」和「GTD」等概念。彼時,我對於「大幅度提升工作、學習效率和幸福感」這樣的美好願景非常迷戀。經過之後的學習和摸索,我已經明白 GTD 並不能讓一個人每天多出八小時,但卻可以讓我每天的生活目標更明確,從而真實地提高我的工作和學習效率。

我目前在用這些軟體管理和記錄自己的生活:

1. OmniFocus。談到 GTD 工具,OmniFocus 就像是一個坎,每個人在談到「時間管理」、「效率」等關鍵詞時都不可避免地要聊到這款由 The Omni Group 開發的 GTD 軟體。在二〇一六年中,我也曾嘗試將自己的 GTD 系統遷移到 2Do 裡去,無奈 2Do 不支持無限層級項目,無法處理很多項目套項目的工作。不過,我已經將 2Do 視為 Android 上的主要 GTD 工具。

2. http://Timetrack.io。這是一款老牌時間記錄軟體,我將之比作「時間錢包」——當你花掉了一筆錢時,你會用記賬軟體將之記下;當你花掉了一些時間時,你可以用 Timetrack 來記錄它。Timetrack 是我通知中心裡的常駐插件之一,我會在做一件事開始時按下記錄啟動鍵,並在事件結束後停止記錄。這個記錄方式的缺點是容易忘記、漏記,有好幾次我上了地鐵、打開通勤記錄就忘了停止,回家睡了一覺才發現「Transport」一項的記錄儀還在走。好在 Timetrack 允許用戶在時候編輯事件的時間起點和終點,也算是有了一種補救措施。

3. Gyroscope。大名鼎鼎的 Gyroscope 我也在用,但我對它不算依賴,偶爾有空才會打開看看自己的生活數據。不過這款軟體的高級版服務倒是蠻吸引我,今年如果再有類似去年「黑色星期五」時的巨額折扣,我就不會再錯過入手機會了。

4. Swarm。少數派讀者們應該還記得,有一期「用了啥」欄目的主人公是「科技記者小張」。巧了,我和這位「小張」是關係不錯的朋友,在看了他的「用了啥」之後,我也裝上了 Swarm 這款地理位置打卡軟體。到一個地方——拍一張照片——寫一段話——再記錄下來,我相信這樣的記錄積少成多之後,我將獲得一個認識自己的全新維度。

5. Day One。我並沒有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只有遇到特別有紀念意義的事件才會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不過,Day One 也是一個我從 iPhone 3GS 時代就開始使用至今的軟體,在我心目中,Day One 的優秀體驗在日記類 apps 中無它可出其右。

6. Runkeeper。我的跑步記錄軟體是 Runkeeper。這款軟體基於 GPS 定位計算跑步里程,非常準確;每跑五分鐘還會語音提示當前跑速和已經完成了多少里程。不止跑步,Runkeeper 還能記錄騎車、游泳、登山、滑雪等幾乎任何涉及位移的運動項目。這是二〇一六年中我為數不多的想花錢升級高級版,但高級版功能(專業的跑步計劃、深度運動數據分析等)真的完全用不上的軟體之一。還有一點,Runkeeper 不支持記錄原地運動——也就是在跑步機上跑步,而我二〇一七年已經將運動中心搬進了健身房,以後能用到它的機會可能就越來越少了。

7. Fantastical。Fantastical 是日曆 apps 中的大明星,我平時用到日曆類軟體的機會不算多,主要用來記錄時間非常確定的事項,譬如重要會議、參加少數派線下活動之類。Fantastical 支持自然語句輸入,在英文系統環境下添加待辦事項的過程非常符合直覺。

8. Productive。Productive 是一款習慣記錄軟體,二〇一六上半年,我使用另一款同類軟體 Streaks,但 Streaks 僅能記錄六個習慣,且當天忘了記錄之後補記的過程非常麻煩。所以當我看到少數派上一篇介紹 Productive 的文章後就果斷拋棄了舊選擇。Productive 的主要操作以滑動為主,層次感很強,熟悉之後操作起來很流暢。在 Productive 內補記習慣也很方便,一週之內都可以點擊屏幕下方的日期按鈕直接切換到當日進行補記。此外,數據統計、菜單選項等都是一鍵式操作,方便又快捷。

財務管理

我的財務管理軟體只有一個——MoneyWiz。這是唯一一款能夠滿足我全部財務管理需求的軟體。我對此類軟體有以下幾個要求:

1. 可以第一時間記錄帳目變化。「第一時間」不僅要求軟體本身記錄收支很快捷,也要求該軟體可以支援多平臺。我的設備使用場景很複雜——同時使用 iOS 和 Android 手機,也同時使用 Mac 和 Windows 電腦,而且我的財務變化有可能發生在以上的任何一個平臺上,譬如我會用 iPhone 點餐、用 M1L 購買喜馬拉雅付費節目和知乎 live、在 Mac 上買軟體、在 Windows 買遊戲,所以一款能夠滿足我的財務管理軟體必須在這些平臺上都能使用,以便我在發生交易的第一時間無需切換平臺就能直接記賬。

2. 擁有詳細的多賬戶管理功能。此處的「多賬戶」並非記賬軟體的雲同步賬戶,而是「銀行卡」、「信用卡」、「現金」等不同帳目收支源。我認為,詳細的賬戶系統是確保帳目準確的重要因素,我的記賬原則是「有來有去」,每一筆交易我都要知道它的起點和終點。譬如,「用支付寶給地鐵卡充值 100 元」這個場景中,我需要首先建立「支付寶」和「地鐵卡」兩個賬戶,並將這個充值的過程記錄為一次轉賬。這樣做的好處在於:

a. 我的賬戶總額是真實的。假設我一共有 1000 元,當我完成充值後,這 1000 元依然處於可被我支配的狀態下,並未真的減少。

b. 記賬過程符合真實狀態。我認為,每一次金錢操作應當只記一次賬。當我真的過閘機刷掉地鐵票後,我會將此次出行的地鐵費用計入「地鐵卡」賬戶內,而不是在一開始就將充入地鐵卡的 100 元視為支出,之後就不再搭理每次出行的實際費用了。

另外,對於螞蟻花唄、信用卡等產生的手續費,我會單獨記為一筆支出。用過信用卡的朋友一定都遇到過類似的狀況:假設你做了一筆分期,每期需還款 1000 元,但當你每期還款存入 1000 元時,賬戶裡卻只剩下 900 多元——「消失」的幾十元其實是每期的手續費。在這種情況下,我會記錄每次還款前後的卡中餘額,其差值就是每期的手續費數額。之後,我會先將從現金賬戶存入信用卡賬戶的 1000 元記為一次轉賬,再在信用卡賬戶中記入一筆手續費,確保每個賬戶裡金額都是準確的。

3. 有簡潔直觀的報表和統計系統。記賬的目的是查賬——隨時知道我每個時間段的錢花在了哪裡,如果沒有報表和統計系統,記賬將失去其根本意義。

MoneyWiz 同時滿足了以上三點:MoneyWiz 同時支援 Mac、Windows、iOS 和 Android 四個平臺,而且各個平臺上的體驗非常統一,儘管每個平臺都需要付費一次,但價格都不算高;MoneyWiz 的支持多賬戶管理,不僅允許用戶自定義賬戶,還能自動同步部分銀行的信用卡狀態,自動記錄收支;MoneyWiz 擁有強大的報表和統計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生成不同種類的折線圖、餅狀圖及表格。

在使用 MoneyWiz 之前,我用過一段時間的隨手記 Pro,但我無法接受一個記賬軟體在我需要第一時間記錄自己財務動態時先彈出五秒的啟動頁廣告,並且每天推送我完全不需要的理財軟文。

其它工具

這個章節裡,我彙總了其它的常用軟體。這些軟體的使用場景不如以上幾章那麼成體系,但都是我數字生活裡的高頻應用。

1. 密碼管理軟體:1Password。雖然我已經購買了 iOS 和 Mac 的獨立版本,但還是加入了 1Password 的訂閱計劃。我還會在今年開通 1Password Family,鼓勵家人使用專業的密碼管理軟體來整理自己的密碼。

2. 思維導圖工具:iThoughts。我在上大學時學習了 Tony Buzan 先生的思維導圖系列課程,對這個思維工具的愛一發不可收拾。經過比對各種各樣的同類軟體,我最終在 Mac 和 iOS 設備上穩定使用 iThoughts。二〇一七年,我會嘗試使用由 Literature Latte(Scrivener 開發商)開發的 Scapple。

3. 詞典工具:Aurora Dictionary(極光詞典)。如果你詞典沒有特別多的要求,Apple 自帶的詞典庫就是你的最佳選擇。Aurora Dictionary 是一個簡潔、優雅的詞典工具,支持直接調用 Apple 自帶詞典查詢,還能通過 web 獲取詞義。我非常喜歡 Aurora 上「打開詞典後自動進入輸入狀態」這個設計,它讓我可以在 Aurora 內很高效地查詞。

4. 雲儲存工具:Dropbox。它很快速,也很安全。作為 Microsoft Office 365 的訂閱用戶,我曾長期把 OneDrive 當作自己的主力網盤。但無奈 OneDrive 在 Mac 上 crash 得七葷八素,幾次更新也不見好轉(最近更是連 Windows 上自帶的 OneDrive 客戶端都 crash 起來,微軟大法好),所以只好重新用回貴卻穩定的 Dropbox。

5. 打車工具:易到。雖然有不少科技圈的朋友都勸我早點把儲值花完後抓緊「跑路」,但我還是一直將易到作為唯一的打車軟體。原因其實很簡單:易到內有一個「不跟司機聊天」選項,我愛它。當然,我目前接觸到的每一單服務都不錯,特別是有一次從南京回深圳的飛機誤點,原定零點到達的航班直到三點才到,易到司機就耐心地等了我三個小時,態度很好。

6. 掃描工具:Scanbot Pro。Scanbot 是二〇一六年新出現的一款掃描工具,在 MacStories 推薦了它之後我就立刻買了它。Scanbot 內置了許多語言的 OCR 支持,包括我常用的中文(簡體、繁體)、英文和日文。Scanbot 還支持將掃描好的文檔自動上傳至 Dropbox 和 Evernote 備份,並根據用戶設定轉換為 PDF、JPEG 等格式進行保存。

寫在最後

經過一天的連續寫作,這篇「方法論」終於在截稿日期的最後一天完成了。由於行文倉促,文中還有諸多我自覺不夠細緻之處,只能交由未來慢慢撰文補足。在起筆之時,我給自己訂下了一個目標:不在這篇文章中插入任何一張圖片,僅以文字的形式把我的觀點說清道明。

我始終相信,「數字生活」應是每個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是「日常生活」的擴大和延伸,使用各類軟體和數碼產品的最終目的是「善其事」。所以,我儘可能詳細地談到了自己在選擇數字產品時的想法和理念,並以純文字的方式對抗「too long; didn"t read」。科技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可以讓我們多出無數個碎片時間,卻不能把我們的生活打成碎片。

二〇一七年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各位,祝好!


如果說印象深刻不關乎褒貶的話,我的清單是這樣的:

知乎live
其實就是微信群收費進入、嘉賓直播的套路升級版,產品上沒太多可講的(之前一個 BUG 導致我給所有關注者刷屏,一天少了 500 關注)。重點在於,知乎終於開始想辦法做商業產品。快趁還沒有像豆瓣一樣錯過最佳時間,抓最後一波紅利吧。

分答
借著在行的東風雄起了一段時間,當時大家都擔心這波過去後,就進入一個疲軟期。沒想到由於被關停直接結束了這段風光,再重啟已經難復當時。大家好奇心都消失後,平台得想辦法創造除了獵奇、有趣、八卦之外的價值。

得到
目前試水最成功的知識製作和分發平台。這是消費升級的一個大方向,也是個人感覺會比 UGC 靠譜的知識分享模式。Mooc 和在線課程不溫不火的今天,碎片知識更容易滲透進每個人生活。

即刻
我給即刻做過不少軟廣了,身邊能安利的朋友也都安利了一遍。這是我三年前就期待的升級版 RSS 內容獲取方式,終於實現。現在即刻迭代還是有點慢,期待有更多更快的變化。

支付寶的生活圈
就像百度每隔一段時間就鬧點新聞,支付寶也動輒就讓大家重新審視這家公司產品和運營的水平。不過年終了,大家也都不容易,就這樣吧。

快手
互聯網不為人知的一面,一個我打開看一眼就不太想用下去的 APP,居然是社交 TOP4。這說明,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永遠有未開拓的市場。你們在做大數據、VR 和 O2O 的時候,有聰明人在關注你們瞧不起的用戶。

豆瓣日曆
這是不是豆瓣這幾年產品里勉強算成功的了?且不說能賺多少錢,豆瓣的各種產品在互聯網新聞里幾乎已經銷聲匿跡了(除了前幾天又被影評的事提出來)。能讓大家議論,能繼續出現在大家視野里,就很不容易了。

小程序
唯一一個沒上線就能引發熱議的產品。從設計指南和開發文檔中,以及前幾天張小龍的演講,能看出微信不一樣的野心。人與物如果也依託微信連接起來,那這就真的不是聊天工具社交工具這麼簡單了,這會是徹底地進入我們生活,成為基礎服務。對了,要不要考慮用我想的 slogan:「微信,讓你的生活細緻入微,微乎其微。」

陰陽師
遊戲領域好像每年都有爆款。很多人不看好網易,但今年網易就又出了爆款,產品口碑完爆其它網遊(可惜爆款從來不出現在杭州部門,遺憾)。證明遊戲這個行業還沒有完全是平台和流量誰大誰說得算的。

DOTA2 7.0
冰蛙終於開啟了全新的 Dota,可以完全不考慮那種「開發說,實現不了」的囧境了。新的英雄用了孫悟空這個超級 IP,加入了諸多新元素,讓玩了十幾年 Dota 的我非常感慨。

守望先鋒
還能說什麼呢。暴雪爸爸萬歲。


說一個有體會的吧。

共享單車。

之前一直在想人們出行的最後一公里的解決方案,不過是順著這個思路:平衡車,電動滑板,如此等等。

沒想到解決方案竟然是共享單車。

個人覺得這應該是大趨勢了。應該也會慢慢輻射到其他國家和地區。

可惜的是,很多城市的規劃建設沒有預留自行車道。

共享單車這模式當然也可以推廣到其他東西的共享。同時這個例子也可以給解決類似問題時提供參考。


自發檢驗以下今年的好產品

APP
【PIN】國內開發者傑作,App Store 年度十佳應用,不僅是剪切板,下一個玩玩。
【Paper53】沒有Paper53的iPad,就是沒有價值的iPad。
【知乎】今年的知乎,替代百度。
【500PX】跟全球的攝影愛好者,一起賞圖。

小物:
【五年】一頁五行,五行五年,一頁五年。
【凌美Lamy鋼筆】書寫是情緒的發泄點,鋼筆寫字,一筆一畫,最能平復情緒。
【絲若得Theradome】美國冷激光,停脫髮,長頭髮。
【Sony索尼 MDR-1ABT】音質100分,舒適95分,顏值100分。


電影:
《功夫熊貓3》畫面一如既往精良,有了爸爸,還是要有痛心的領悟。
《瘋狂動物城》穿上萌寵的外套,瑪麗蘇的勵志情節,我還是愛。
《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那雙湛藍的眼睛裡,是未滿20歲的青春,受到戰場和名利場傷害的憂鬱。
《驢得水》知乎說得對,一部打著喜劇的旗號,演著悲劇的影片。

事件:
二孩擲地有聲,生或不生,都要兒子,只要兒子。
南海仲裁,沒有結果的結論。
里約奧運會,要成績也要享受,還要鮮肉和顏值。
川普當選,格局未必會變,推特熱鬧了。
英國脫歐,世界一樣運轉,冷暖自知。
G20,快遞慢了,杭州太遠,空氣還是一樣。
三星手機,一直在爆炸,從未停止,不會選擇。


直接上圖
千車大戰+千播大戰


DJI Mavic Pro
小米 Mix
網易 《陰陽師》
今日頭條
SpaceX獵鷹九號海上回收成功
英國45型驅逐艦,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先後發生故障


Pokemon go

那時候刷爆PY圈簡直,全是曬精靈的

微信小程序

隨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卸載,印象深刻

陰陽師

最初也不知道怎麼的就去下來玩了,後來就迷上了收集式神和聽聲優...QQ牛栗子喲

NOTE 7

那段時間好像總是聽到新聞在報道note7爆炸的新聞,身邊一個朋友還買了台note7還好沒發生什麼爆炸事故,後來被召回了

VR

在16年CJ的時候體驗了一把,玩遊戲真的是另外一種感覺,怎一個爽字了得

FACEU

又是一個刷爆朋友圈的應用啊,各種賣萌照

支付寶

支付寶做社交以後都普遍很反對,我也這麼覺得,那些社區我都從來不去看


我也提幾個:
1、映客,2016直播大火,映客算得上直播領域的代表了,說起直播,就不能不提映客;
2、快手 3億用戶啊,而且大部分用戶都在三四五線城市和鄉鎮,還有哪款互聯網產品如此深入廣大農村和小城鎮?2016是快手被極大關注的一年,也是進入大眾視線的一年


必須是「輕芒閱讀」和「即刻」啊。

「輕芒閱讀」簡直是16G手機的福音。輕芒閱讀原名豌豆莢一覽。你可以實現在一個應用裡面刷許多個應用和公眾號的推送,而且界面簡潔,排版也會變得更精美。

添加應用和內容時還會對其進行分類,便於查找:

「即刻」上是以主題為關鍵詞,也有點類似於輕芒閱讀。比如這個應用里的一個主題「一覺醒來世界發生了什麼」,每天早上都會定時推送一些新聞:

這個應用裡面也會有關於知乎的一些消息推送,比如輪子哥的:


飯局的誘惑,因為是它是需要智商在線的熱鬧。


我就來說說手機周邊配件:
1、Airpods
這個不用怎麼說,大家都明白

2、小米Mix
這個不用怎麼說,大家也都明白

3、clavier-cover 鍵盤皮套
這個要怎麼說,大家才能明白呢?

4、moto Z
這個看看就知道

5、樂享手機導航支架
這個用過就知道

6、Figment VR 攜帶型VR眼鏡手機殼
這個要去X寶看看才知道


虹橋一姐饒過誰


鎚子科技帶來的Big Bang和One Step兩項功能,並且這兩項功能已經開源免費提供給開發者。想想以後能通過手機進行那麼簡便的文字和文件處理,就不得不給鎚子科技和它的這兩項創造提個名。


謝邀

在下特意翻了自己的小筆記,回顧過去一年的隻言片語,各種形態的產品都有一些,排名不分先後:
1.貴州射電望遠鏡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借我借我一隻大眼】

2.墨子號衛星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我有一句話,只說給你聽】
方便科普的鏈接: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上天都要忙些啥? | 科學人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3.摩拜單車 【在風口上觸手可騎,讓自行車回歸城市,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胡阿姨加油!請一定更穩定更輕便】

4.papi醬 【請繼續有趣下去】
5.陰陽師【網易出品,看著周圍的人為了 SSR 畫了各種奇怪的符號 :D】
6.皇室戰爭【SUPERCELL出品,AppStore 年度最佳遊戲】

7.守望先鋒【這個世界需要英雄】
8.三星Galaxy Note 7 【8月發布,10月停產,「Fire in the Note 」】
9.殲-20戰鬥機 【終於服役了,成飛秋山澪】

10.遼寧艦 【遠海訓練,不是宅男!】

11.借貸寶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不是什麼好的印象】
12.大弓 【……請繼續創新】
13.即刻 【個人的首席信息官 】
#不行,我一定要給即刻貼一張圖#

#心滿意足貼了圖#

14.快手 【從那篇殘酷底層物語發現了快手,一個悶聲大發財的產品浮出水面,雙擊666】
15.快播 【一審的直播精彩絕倫,彷彿現實版的逆轉裁判和Legal High……不過終於還是……】
16.各路直播產品 【映客目前估值70億】
17.春雨醫生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大家珍重】
18.特斯拉 【無人駕駛終於來了】
19.北京摺疊 【獲得雨果獎,在豆瓣上看完,配合評論更好(笑)】

20.百度貼吧 【……】

21.SpaceX 【收放自如,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2.iPhoneSE 【把 6S 塞進5S ,小手用戶的福音】
23.滴滴出行 【網約車合法、不知道和 Uber 到底誰收購了誰、京人京牌】
24.Apple pay 【付錢刷手機】
25.AlphaGo 【看直播的時候是震驚的,柯潔要加油呀】
26.豌豆莢【一直很欣賞的產品和公司,目前手機里還常駐著 開眼和輕芒】
27.Pokémon Go 【 掛代理四處探險,等國服望眼欲穿】
28.烏雲 【有幸參加了烏雲大會,然後就……與其相信XX,不如聽信XX】

29.巴鐵 【動畫多流暢】
30.神舟十一號 【中國目前留空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好想嘗嘗太空種的生菜】
31.Smartisan M1【入行4年,羅永浩終於拿出最誠意的兩款手機】

32.訊飛輸入法 【鎚子手機發布會上的意外驚喜】
33.微博 【越來越神奇的時間線,越來越難的取關】
34.一下科技 【秒拍,微博伴侶】
35.iPhone 6S 【天太冷了,關機……如果綁一個小米會不會變好?(笑)】
36.小米筆記本 【比一分錢還薄 】
37.支付寶校園日記 【錯了就是錯了……可是我好心疼搶月餅的工程師】
38.新 MacBookPro 【Touch Bar 看完之後不想買】
39.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大不同】
40.李叫獸 【一個成功的公眾號】持續更新……


陰陽師……
垃圾遊戲,毀我青春,敗我錢財。


共享單車,部分城市遍地都是
手游的全面突破,出現了很多優質手游
小米,華為,成功洗刷身上的恥辱


推薦閱讀:

為什麼《機動戰士高達》(早期UC作品)的世界沒有誕生出互聯網--現實世界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為什麼有【某某科技領域,中國和x國有xx年的差距】這個說法,能不能砸錢瞬間彌補差距?
繪畫遇到瓶頸期了怎麼辦?

TAG:互聯網 | 生活 | 設計 | 產品 | 2016年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