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評價東吳孫堅、孫策、孫權3傑綜合能力。以周瑜在東吳特殊地位,與孫氏是否存在過齟齬不合?

如何客觀評價三國孫氏三傑的綜合能力。以周瑜於東吳的特殊地位歷史上周瑜與孫家是否一絲齟齬不合都不存在過?


@二十三年蟬 的文一如既往的錯漏百出,滿滿雞湯文的感覺。動不動就第一,試問天下間有個能做到?他不知道的事情,全等於沒有。

他也不是真的去讀史書的人,許多描述都是直接從百度百科複製下來,之前他關於戚家軍的文章就大量複製百度百科,這次別的不說,就描述孫堅的段落中,截圖裡這段評價是完全複製於孫堅(東漢末年割據諸侯)_百度百科,你就算認同這個觀點,也不至於如此吧?

上次他吹皇甫嵩是東漢末年第一名將,就在他文中評論打他臉。這次依然又說皇甫嵩是東漢末年第一猛將,孫堅僅次皇甫嵩?

請問《後漢紀》這段記載怎麼理解?大為李傕等所破。

《後漢紀》:牛輔遣李傕、郭汜、張濟、賈詡出兵擊關東,先向孫堅。堅移屯梁東,大為傕等所破。堅率千騎潰圍而去。

吹捧孫堅的文治就更讓人看不懂了,主要是說孫堅十七歲做縣吏很了不起,劉備和曹操連做縣吏都不成?我咋覺得少年充任郡縣官吏在當時是很尋常的事情?滿寵十八歲擔任郡督郵,王基十七歲擔任郡吏,公孫度十八歲擔任郡吏,公孫瓚先擔任郡吏才拜盧植為師傅,說明年紀也很小。姜維擔任天水參軍時二十六歲,那麼他擔任郡吏時也只是少年。就不說別的,就孫堅下面兩個老夥計程普、黃蓋都是郡吏出身,年紀再大也是二十齣頭擔任郡吏。黃蓋擔任郡吏後還舉孝廉。

重點是以上所列都還是少為郡吏,比孫堅的縣吏還厲害。劉備因為門第限制,少年沒有作為可以理解。曹操十九歲舉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你說曹操一個孝廉,怎麼比不上一個縣吏?

孫堅是地方豪強出身,說劉備有什麼家族勢力是說笑了。孫堅初舉兵,他弟弟孫靜就號召宗族五六百人為班底,侄子孫賁辭去縣長去追隨孫堅。

劉備的啟動資金皆由張世平、蘇雙所贈,劉備其麾下角色無一人是他的宗族。劉備全憑自己努力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至於 @二十三年蟬 給劉備舉出那些資本,還是自己去查查馬融有多少弟子,鄭玄有多少子弟,盧植的弟子也不會少於千個。為了抬高劉備出身,連公孫瓚就出身名門了,瓚以母賤這一句選擇性不提。

《三國志·吳書六·宗室傳》:堅始舉事,靜糾合鄉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為保障,眾咸附焉。

孫堅十七歲以一千郡兵與戰友討伐會稽叛賊許昌這段說的也相當迷離,《後漢書》把過程寫的很清楚,主要功臣隻字未提孫堅。主持這場討賊作戰的是揚州刺史臧旻,從征者還有丹陽太守陳夤,孫堅的部隊只是追隨臧旻征討有功。況且這場叛亂持續了三年之久,孫堅因功擔任鹽瀆丞怎麼就掌一縣軍政?那麼縣令幹嘛去了?

《後漢書·臧洪傳》:父旻,有幹事才。熹平元年,會稽妖賊許昭起兵句章,自稱「大將軍」,立其父生為越王,攻破城邑,眾以萬數。拜旻揚州刺史。旻率丹陽太守陳夤擊昭,破之。昭遂復更屯結,大為人患。旻等進兵。連戰三年,破平之,獲昭父子,斬首數千級。

《江表傳》一句【堅歷佐三縣,所在有稱,吏民親附。鄉里知舊,好事少年,往來者常數百人,堅接撫待養,有若子弟焉。】又讓他吹捧孫堅的文治才幹。

這分明是地方豪強的普遍做派,陳武十八歲隨孫策征戰,是不是跟孫堅一樣少年英雄?陳武仁厚好施,鄉里遠方客多依託之。是不是跟孫堅一樣的做派?全琮為父親運糧,結果他散糧救濟百姓。後中州士人避亂而南,依全琮居者以百數,全琮傾家給濟,與共有無,遂顯名遠近。

讓我們翻開《三國志 武帝紀》裴松之注《魏書》:長吏受取貪饕,依倚貴勢,歷前相不見舉;聞太祖至,咸皆舉免,小大震怖,姦宄遁逃,竄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初,城陽景王劉章以有功於漢,故其國為立祠,青州諸郡轉相仿效,濟南尤盛,至六百餘祠。賈人或假二千石輿服導從作倡樂,奢侈日甚,民坐貧窮,歷世長吏無敢禁絕者。太祖到,皆毀壞祠屋,止絕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姦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絕。

再看看我們敬愛的王司徒。孫堅擔任縣丞,工作量本來就有限。曹操和王朗治郡都有好名聲,《三國志》中的著名太守這麼多,孫堅區區一個縣級幹部,所在有稱就說【東漢末年的那些文治大臣們有幾個可以做到?】——這位同學請先看過一邊《後漢書》和《三國志》再說這樣的話。

《三國志 王朗傳》裴松之注引《朗家傳》:會稽舊祀秦始皇,刻木為像,與夏禹同廟。朗到官,以為無德之君,不應見祀,於是除之。居郡四年,惠愛在民。

孫堅討黃巾先登作戰確實勇猛,但踩劉備、曹操一腳怎麼回事?敢問趙昱算啥?他在黃巾作亂之時,與郡縣一同討賊。徐州刺史巴只表功第一,當受遷賞,趙昱深以為恥,委官還家。張超亦擔任朱儁別部司馬討賊。南陽太守秦頡擊斬張曼成,荊州刺史徐璆亦破黃巾有功。巨鹿太守郭典從皇甫嵩大破張寶。張郃亦是討伐黃巾出身。孫堅麾下就一千多人,在整場黃巾之亂中能發揮多少作用,心裡沒數嗎?

@二十三年蟬 解釋孫堅跨境討賊一事也是強行解讀。

孫堅是長沙太守,臨近的桂陽、零陵都屬於荊州,且由荊州刺史王叡率眾討賊,這是合情合理的。孫堅主簿勸說他不要跨境討賊,時間發生在孫堅討平三郡以後。宜春縣屬豫章郡,豫章書院聽說過沒?豫章郡屬揚州,兩者情況不同。

前一段把孫堅跨境討賊說的何其正氣,下一句還說孫堅殺王叡名正言順。天下大亂之時,好歹荊州原本有個刺史控制亂局。孫堅丟掉長沙不管也就罷了,孫堅這一殺王叡,導致荊州大亂,盜賊橫行。新任刺史劉表不能入城,孫堅的長沙被蘇代佔領,貝羽為華容長,各阻兵作亂。江夏賊張虎、陳生擁眾據襄陽。若非劉表、蔡瑁、蒯越、蒯良等人合力控制,荊州不知成什麼樣。孫堅跨境討賊真英雄,擅殺長官還只是公報私仇。二十三年蟬還黑宗親劉表隔岸觀火,人家當時才初入荊州收拾亂局,這亂局還是孫堅整出來的。荊州全憑劉表安定下來,孫堅後來到有臉進攻荊州。

孫堅殺南陽太守張姿只是想要軍資?弄死張姿分明是孫堅、袁術、劉表三人的默契,南陽是東漢大郡,誰看著不眼紅?

最後他說孫堅是被劉表軍一名普通軍士所殺,怎麼《後漢書》引《英雄記》寫的是劉表將呂介(公),且孫堅輕騎尋山討介,分明是指孫堅被誘敵而射殺,這並非偶然。

《後漢書·劉表傳》:初平元年,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叡,詔書以表為荊州刺史。時,江南宗賊大盛,又袁術阻兵屯魯陽,表不能得至。
《後漢書 袁術傳》:時,董卓將欲廢立,以術為後將軍。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會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咨,引兵從術。劉表上術為南陽太守
《後漢書·劉表傳》注引《英雄記》:劉表將呂介將兵緣山向堅,堅輕騎尋山討介,介下兵射中堅頭,應時物故。

孫堅確實是當世少有的英傑人物,卻只能說大吹似黑,用錯誤的理解和不實的說法去吹捧一個人物,只能適得其反。勸誡有心讀史的朋友,還是花點耐心去看史書吧,別老看百度百科。孫堅死則大漢亡........這是劉備存在感被剝奪最厲害一次。他的結尾句【若是給予孫堅好一點的運氣,恐怕也輪不到其他豎子稱雄天下。】

這話轉換過來就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這是曹操、劉備被黑的最慘一次。


先開坑,下次繼續吐槽 @二十三年蟬 如何評價孫策。

評價孫策一如既往,開頭就用了【完美到極致的璞玉】、【任何用語言可以形容的文字,恐怕都難以形容中國歷史上這位可以與大漢軍神霍去病並駕齊驅的少年英雄。】

中二病晚期.........

他開頭寫到,孫策在孫堅死後,孫賁帶著孫堅一部分部隊投靠袁術,無奈的孫策帶著父親的屍體與母親去投奔吳景。為了吹捧孫策少年有為,都開始發明歷史了。《三國志·吳書·宗室傳》記載:堅薨,賁攝帥餘眾,扶送靈柩。

就是說孫堅死後,統領部曲與後事都是孫賁主持完成,孫策在孝事完了以後,於初平四年才去向袁術討回孫堅舊部。而吳景是袁術的廣陵太守,後任丹陽太守。孫堅死後,孫策一家受到袁術所庇護不是很明顯的事情嗎?為了撇清孫堅是袁術部下的事實,真是用心良苦。

孫策的征戰時確實很精彩。孫策攻廬江陸康,史書上只有一句【策攻康,拔之】?

《後漢書.陸康傳》記載:「術大怒,遣其將孫策征康,圍城數重。康固守,吏士有先受休假者,皆遁伏還赴,暮夜緣城而入。受敵二年,城陷。月余,發病卒,年七十。宗族百餘人,遭離飢厄,死者將半。」

孫策進攻陸康兩年之久,且導致陸氏宗族百餘人死者將半。孫策攻陸康頗有乃父之風,先前王叡輕視孫堅被殺,孫策曾前往拜見陸康,陸康以主簿接待孫策,沒親自會見。若非孫權把孫策之女嫁給陸遜,由孫策統治下去,你說東吳日後還有沒有陸遜?

孫策軍紀確實是好,亦不過引兵渡浙江,據會稽,屠東冶,乃攻破虎等。在當時征戰中屠城常見的軍事行為,無可厚非,卻也印證了日後宇宙戰神郭嘉對孫策的分析。

孫策渡江前的實力被二十三年蟬過度壓低,似乎是壓低孫策的資本才顯示出其實力。但孫策原本的厲害之處反而被他黑了。

孫策在袁術麾下時甚得人心,袁術大將張勳對孫策甚是佩服。而十八歲的陳武在當時已慕名投奔孫策。尚有周泰、蔣欽已是孫策部下。呂范將自己麾下百餘名賓客交由孫策。呂范為孫策從事間諜活動,並跟孫河時常追隨孫策身邊。朱治就是在這時看出孫策的志向,才勸說孫策渡江。

孫策在袁術麾下時已經打下根基,所以隊伍一路行至歷陽,已有五六千之眾。為了吹孫策,把孫策用心積累的隊伍說成是弱旅.......這不是換個法黑孫策嗎?

接著說孫策【真可謂兵鋒所向,無人可擋。】唯獨不提陳登。孫策擊敗過的劉繇、劉勛、王朗、嚴白虎、黃祖等皆非當代名將,孫策再怎麼所向披靡,難道不都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他沒跟一流名將交過手么?強行要算,也只有擊敗太史慈算一例。

【曹操一生奪人妻女多了去了,可是,將自己的親人送出去許配他人的,真可謂屈指可數。】這話是什麼邏輯?曹操就六個女兒,三個送給漢獻帝劉協。其他三個女婿是夏侯楙、荀惲、何晏。如果沒有十幾二十個女兒,誰嫁女兒不是屈指可數?況且曹操只是給了孫匡一個族弟的女兒。

刺殺孫策的刺客真是偶然出現的嗎?宇宙戰神郭嘉可不這麼認為,他認為孫策佔據江東,誅殺了當地許多英豪雄傑,皆是能得人死力者,必然成為孫策的隱患,結果孫策果被刺客所殺。江東孫氏的劣勢在孫策死後才徹底爆發出來,廬江太守李術叛亂,廬陵太守孫輔暗通曹操,孫暠妄圖奪權,丹陽太守孫翊與宗室孫河遭部下殺害,豫章、會稽暴亂不止。劉表部將劉磐屢次犯境。

孫策如果說傳位給自己兒子,怕沒什麼人會服。張昭意圖擁護孫翊,孫暠也許會怕孫權、孫翊,但真的不怕一個小孩子。重點還是孫翊之死,其實孫策、孫翊兩兄弟性格過於剛毅,治下缺乏仁道,都極容易激起下面的反抗。

《三國志 郭嘉傳》:孫策轉鬥千里,盡有江東,聞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將渡江北襲許。眾聞皆懼,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臨江未濟,果為許貢客所殺。

並不是說孫策沒死這些事情就不會發生,這些留給孫權的事情就是孫策沒處理好的事情,若非孫權上位,進一步征討山越,又招募了顧雍、孫邵、陸遜、步騭、諸葛瑾、嚴畯等人,僅憑孫策留下的一群戰將,如何能夠穩固江東?孫策臨死前說:「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絕不是什麼安慰話,孫權這方面確實比孫策強。

孫策一舉而遂收江東,為鼎足之資,以他開拓疆土的實力,確實為當代英雄人物。但一個八十分的人物,硬是要吹成一百分就變成捧殺了。


終於說到我們敬愛的吳大帝孫權。

上來就是這麼一句【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當今的輿論上,吳大帝孫權與其所創建的吳王朝,卻始終都是一個陪襯物。】

不是「內地著名流行歌手」的許嵩著《建康實錄》,將吳、東晉、劉宋、齊、梁、陳列六朝,六朝逐漸形成文化的代名詞。六朝從孫吳發展開拓為始,奠定了南方經濟基礎,再到東晉形成士族文化,於漢唐之間有承上啟下的功。

很多人忽視的是孫權時期的航海活動開啟了南方海洋文化的先河,孫吳使臣遊歷中南半島,打開了由航海道往返中南半島、印度的航線。現在南沙群島有兩處島礁是以朱應、康泰命名。如果你只是喜歡《三國演義》和三國遊戲的吃瓜觀眾,那麼可以說東吳是陪襯物。

真要從歷史討論其孫吳帝國的意義,遠比二十三年蟬想像的重要得多。

下面幾段評價不知他從哪複製來,【再說荊州劉表,縱橫荊襄九郡,帶甲數十萬】,韓嵩、劉先都只說劉表擁兵十萬,哪來的帶甲數十萬眾?【再說益州劉焉,稱雄巴蜀幾十年——然其死後不過幾年,其子劉璋更是引狼入室】劉焉中平五年(188年)入益州,興平元年(194年)病死。劉璋統治益州就有十年,且任用王商為蜀郡太守,時政多有匡救之功。劉禪的統治時間才叫佔據巴蜀幾十年吧?

他又說孫權【初始之時,也不過是一普通的二世祖,然其為何,能夠雖不是開創之主】。

上文已經說過孫策死後,有孫暠奪權,孫翊、孫河被殺的叛亂,李術之叛亂,劉磐的入侵等種種問題。這樣的亂局,孫策自己都不見得能夠簡單解決,孫權能夠解決這些事情,居然只是個普通的二世祖?

又有陸遜、步騭、顧雍、諸葛瑾、孫邵、嚴畯都是孫權初上位就招募入府的角色。孫策開闢江東,所征討的也不過劉繇、王朗、嚴白虎之輩。孫權進一步討平山越,西擊黃祖,最終又命呂蒙襲擊荊州,步騭佔據交州,開闢的疆土真不比孫策少。孫權臨陣指揮不如孫策,沒有孫策的軍事才幹,不等於他不是開創之主,孫吳帝國的版塊不是充話費送的。

二十三年蟬還把孫權決心抗曹的原因歸咎到孫堅、孫策的影響上,請在去看一遍《三國志 諸葛亮傳》和《三國志魯肅傳》吧。

【陸遜可是東吳曾經的軍神孫策的女婿,有孫策的餘威壓著,陸遜再不行也能壓制住那些百戰之將門】,且不說孫策怎麼是軍神.........他這個女婿就是孫權在陸遜討伐山越以後,才嫁把孫策之女嫁給陸遜,以做拉攏。陸遜還得靠孫策的餘威壓著?

其後陸遜擔任右部都督,負責討伐勾結曹操的叛賊費棧,陸遜大破山越,遂部伍東三郡,強者為兵,羸者補戶,得精卒數萬人,宿惡盪除,所過肅清,還屯蕪湖。在夷陵之戰前,陸遜已獨立領過兵,為孫權掙了數萬精兵。更別說隨後陸遜從呂蒙征荊州,設計讓關羽奪取東吳糧草,在宜都、夷陵連挫蜀將。孫權就是瞎眼都能看出陸遜的才幹。我懷疑二十三年蟬是不是沒看過《陸遜傳》,憑《三國演義》來解讀陸遜?

【年輕的陸遜也正式用那場勝利向天下人展示了東吳王朝新一代名將的誕生。】陸遜在夷陵之戰擔任主將時已38歲,看起來似乎很年輕的樣子,孫堅死的時候不過37歲,周瑜死的時候也不過36歲。

合肥之戰與孫十萬也要闢謠一下,孫權在合肥之戰慘敗確實是軍事才能有限。但細節就不要以訛傳訛。張遼第一次率八百步騎襲擊孫權並沒擊敗孫權,只是部隊來去自如,奪取了孫權軍士氣。

隨後孫權強攻不下,下令撤退,由水路返回巢湖,再由巢湖返回長江。張遼襲擊孫權的時候,孫權的前部已經上船,走了幾萬。且張遼與樂進在戰場相遇,李典又從遼破敵,張、樂、李三將的部隊應該有一萬五以上,接近兩萬。事前劉馥進入合肥安撫,後孫權圍攻百餘日,足見合肥城原有兵馬,張、樂、李的七千人馬是後來入駐合肥。孫權犯的錯誤是被半渡而擊,又附水迎敵,都是《孫子兵法》中描述的大忌。

孫權在濡須口之戰跟曹操打的相持不下,軍事才幹還是有的,二十三年蟬不提,大概是覺得不重要,其實挺重要。

二十三年蟬最後評價孫權的三條功績都來自百度百科孫權(三國時代孫吳開國皇帝)_百度百科,並沒什麼自己的觀點,則不多說了。

吳大帝雖說是一代雄主,不過後期搞兩宮之爭,把孫吳的精英人才全部斗垮,政權又落入權臣手中,這一點他比曹操、劉備有所不及,曹操終究在生前確立了曹丕的地位,劉備聽從諸葛亮之言果斷殺了劉封。

如何評價孫權,諸葛亮說的最清晰:「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②今議者咸以權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

孫權的能力如何,可看賈詡、程昱、劉曄均對孫權的智謀最有印象,賈詡說他識虛實,劉曄說孫權見策知變,都是指孫權很擅於審時度勢,機敏應對。

孫權派船隊遠航遼東,弊多利少,使臣不是被公孫淵所殺,就是被田豫沿海阻擊。收穫最豐富的一次,大概就是船隊在旅順口擄劫了一些人口回去,跟諸葛直、衛溫去台灣那次差不多。陸遜等人已把利弊給孫權分析的清楚,孫權就是不聽,複製百度百科時,好歹也審視一下內容,別全盤照收。

他如何評價周瑜我就不吐槽,基本上是千篇一律、乏善陳詞,把光輝的事迹列出吹捧一番。


謝邀。結論寫在前:

  • 孫堅是漢末悍勇之將,軍事才能堪比小號劉裕,如果不浪死自己,軍事才能可排漢末頂尖。
  • 孫策的軍事才能就普通了,就比王朗王司徒、祖郎、嚴白虎、黃祖等人強點。
  • 孫權的軍事才能,弱於孫堅,而比爛強於孫策,政治能力更是完爆孫堅和孫策了。
  • 周瑜和孫氏是否有矛盾,只能說孫策時代,張昭、周瑜同樣升堂拜母,孫策更重用張昭。

孫堅

孫堅出身不是太高,其祖上【種瓜為業】(注1),而孫堅在成為郡司馬後,得以軍功入仕(注2),算是邊地武人了。184年黃巾之亂起,孫堅跟隨朱俊進攻宛城黃巾,孫堅【登城先入,眾乃蟻附】(注3),顯示其作戰悍勇,奮勇當先的特點。

而190年董卓之亂,已成為長沙太守的孫堅,追隨後將軍袁術,被任命為豫州刺史,【使率荊、豫之卒】討伐董卓(注4)。孫堅雖先敗於徐榮,但第2年就捲土重來,在陽人大破胡軫和呂布。董卓在漢陵親自與孫堅交戰,也被擊敗,然後孫堅在洛陽宣陽城門,又再次擊敗呂布(注5)。

孫堅不是沒有打過敗仗,比如敗給徐榮,但孫堅將兵除了本人部曲外,還是以【豫州諸郡兵】的中原郡兵為主,輸給邊地的並、涼精兵,也沒啥丟人的。但之後孫堅能夠連續、多次、反覆擊敗董卓和呂布的邊地精兵,這種戰績就非常可怕了。

可以說,孫堅打仗以弱擊強,極為悍勇,要不是最後浪死在襄陽,當為漢末頂尖之流。至於董卓長史劉艾所言,孫堅【自不如李傕、郭汜】(注6),屬於安慰董卓的胡說八道了。關於孫堅政治能力,孫堅為長沙太守時,能夠【任用良吏】,但還是偏武事,以【以盜賊付太守】(注7)。

  • 假定白起統御100,那孫堅5維:統御91 ;武力94 ;謀略73 ;政治68;魅力82。

(注1)宋書符瑞志:孫堅之祖名鍾,家在吳郡富春,獨與母居。性至孝,遭歲荒,以種瓜為業。忽有三少年詣鍾乞瓜,鍾厚待之。
(注2)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堅以郡司馬募召精勇,得千餘人,與州郡合討破之。
(注3)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俊表請堅為佐軍司馬,鄉里少年隨在下邳者皆願從......堅身當一面,登城先入,眾乃蟻附,遂大破之。俊具以狀聞上,拜堅別部司馬。
(注4)後漢書袁術傳:會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咨,引兵從術。劉表上術為南陽太守,術又表堅領豫州刺史,使率荊、豫之卒,擊破董卓於陽人。
(注5)後漢書董卓傳:時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郡兵討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齣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亨之......明年,孫堅收合散卒,進屯梁縣之陽人......堅追擊之,(胡)軫、(呂)布敗走......卓自出與堅戰於諸陵墓閑,卓敗走,卻屯黽池,聚兵於陝。堅進洛陽宣陽城門,更擊呂布,布復破走。
(注6)山陽公載記曰:艾曰:堅雖時見計,故自不如李傕、郭汜。
(注7)魏書曰:堅到郡,郡中震服,任用良吏。敕吏曰:謹遇良善,治官曹文書,必循治,以盜賊付太守。

孫策

說白了,所謂孫策平定江東,在先後投奔許貢、王朗的許靖眼裡,就是【迫於袁術方命圮族,扇動群逆,津塗四塞,雖縣心北風,欲行靡由。正禮師退,術兵前進,會稽傾覆,景興失據,三江五湖,皆為虜庭】(《三國志許靖傳》)。

真相就是袁術平定江東,孫策不過是袁術派遣的將領之一。劉繇是朝廷欽定的揚州牧,袁術卻【自置揚州刺史】,先後派遣吳景、孫賁進攻劉繇(注8)。但差不多1年沒有攻下,於是孫策勸說袁術【乞助景等平定江東】(注9)。

縱觀孫策在袁術麾下平定揚州的表現:當初袁術派遣孫策廬江陸康,【受敵二年】差不多1年才打下廬江(注10);打劉繇,是袁術先後派遣吳景、孫賁、孫策3人聯合打下的;打王朗,孫策【數度水戰,不能克】(注11)。

無論是陸康、劉繇、嚴白虎、王朗,這些對手都不算強。同樣是依託袁術,孫堅能夠連爆董卓、呂布,而孫策卻連碾壓這些人都不能,打的磕磕絆絆。不得不說,孫策與其父孫堅比,軍事才能相差太遠。孫策在平定江東能夠顯現的是,帶領孫氏一族背叛袁術,這點比他爹強。

孫策背叛袁術後,需要自己打仗了,先依靠【偽與勛好盟】(注12),假意與袁術部下-廬江太守劉勛結盟,偷襲奪取了廬江。這假意結盟,然後背盟,也算是孫策奇謀的體現吧。後來孫權襲擊荊州,莫非是向孫策學習的?

而孫策的巔峰,就是和劉表的江夏太守黃祖打,可當時劉表主力在平定張羨3郡叛亂(注13),看上去大勝,卻沒得到多少土地。孫策和一般的對手PK,打的順風順水,也能稱道一下,結果孫策打王朗打的磕磕絆絆,莫非要把陸康、劉繇、王朗、黃祖吹成身經百戰不成?

縱觀孫策26年的一生,孫策得到的武勇評價很高,什麼【猛銳冠世】、【與項籍相似】,結果孫策進攻祖郎,被祖郎吊打,靠程普救命(注14)。打獵被許貢的3個刺客就弄成重傷,靠部下來援救(注15)。只能說孫策之軍事才能,與其父孫堅相差太遠。

  • 孫策5維:統御80 ;武力90 ;謀略82 ;政治70;魅力90。

(注8)三國志劉繇傳:於是術乃自置揚州刺史,與景、賁并力攻英、能等,歲餘不下。漢命加繇為牧,振武將軍,眾數萬人,孫策東渡,破英、能等。繇奔丹徒,遂溯江南保豫章,駐彭澤。
(注9)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策乃說術,乞助景等平定江東。
(注10)後漢書陸康傳:術大怒,遣其將孫策攻康,圍城數重。康固守,吏士有先受休假者,皆遁伏還赴,暮夜緣城而入。受敵二年,城陷。
(注11)三國志吳宗室傳:時太守王朗拒策於固陵,策數度水戰,不能克。
(注12)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後術死,長史楊弘、大將張勳等將其眾欲就策,廬江太守劉勛要擊,悉虜之,收其珍寶以歸。策聞之,偽與勛好盟。勛新得術眾,時豫章上繚宗民萬餘家在江東,策勸勛攻取之。勛既行,策輕軍晨夜襲拔廬江,勛眾盡降,勛獨與麾下數百人自歸曹公。
(注13)後漢書劉表傳:三年,長沙太守張羨率零陵、桂陽三郡畔表,表遣兵攻圍,破羨,平之。
(注14)三國志程普傳:策嘗攻祖郎,大為所圍,普與一騎共蔽扞策,驅馬疾呼,以矛突賊,賊披,策因隨出。
(注15)江表傳曰:貢奴客潛民間,欲為貢報讎。獵日,卒有三人即貢客也。策問:爾等何人?答云:是韓當兵,在此射鹿耳。策曰:"當兵吾皆識之,未嘗見汝等。因射一人,應弦而倒。餘二人怖急,便舉弓射策,中頰。後騎尋至,皆刺殺之。

孫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959350/answer/170816205

講到孫權,其軍事才能被很多人黑慘了。孫權的軍事才能雖然不及其父孫堅,但明顯強於孫策。孫權繼位之初,缺乏威望而政局不穩,,叛亂多發。孫權舉賢任能,逐漸穩定局勢(注16),不久出兵廬江皖城,平定李術叛亂(注17)。

後面也不多說了,被很多人詬病的合肥之戰,實際上是孫權自己浪,是千餘人斷後(注18),吃飯不小心,被張遼數千人圍攻(注19),導致慘案。同樣是慘案,孫權被張遼吊打,孫策被地方豪強的祖郎吊打,誰更丟臉?

孫權一生把鬆散的孫氏聯盟,整合成東吳政權,其表現出來的政治才能,足以完爆孫堅、孫策了。

  • 孫權5維:統御85 ;武力80 ;謀略87 ;政治95;魅力92。

大內義興:為什麼劉表活著的時候,孫家沒把荊州打下來?

(注16)三國志吳主傳:是時惟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張昭、周瑜等謂權可與共成大業,故委心而服事焉......待張昭以師傅之禮,而周瑜、程普、呂范等為將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始為賓客。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
(注17)江表傳曰:是歲舉兵攻術於皖城。術閉門自守,求救於曹公。曹公不救。糧食乏盡,婦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梟術首,徙其部曲三萬餘人。
(注18)三國志甘寧傳:建安二十年,從攻合肥,會疫疾,軍旅皆已引出,唯車下虎士千餘人,並呂蒙、蔣欽、凌統及寧,從權逍遙津北。張遼覘望知之,即將步騎奄至。
(注19)太平御覽引江表傳:權與呂蒙、蔣欽、凌統等在後張幔飲食畢,垂當發。魏將張遼帥六、七千人奄至,圍遮數重。

周瑜

由於沒有提問周瑜才能,所以只說周瑜與孫氏家族是否存在齟齬,當然,這很難說明。

周瑜直到198年才【觀術終無所成】,徹底認定袁術沒有希望,才想離開袁術(注20)。而周瑜和張昭,都和孫策【升堂拜母】的關係,孫策對張昭可是【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注21)。周瑜只能從春谷縣長當起,然後等孫策想進攻荊州,才讓周瑜遙領江夏太守。

至於周瑜這個中護軍,勉強參考一下趙雲的中護軍。孫策死前對張昭託孤是【君便自取之】(注22),周瑜只能【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注23),擠進了東吳的領導階層。

(注20)三國志周瑜傳: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術欲以瑜為將,瑜觀術終無所成,故求為居巢長,欲假塗東歸,術聽之。遂自居巢還吳。是歲,建安三年也......三國志周瑜傳:以瑜恩信著於廬江,出備牛渚,後領春谷長。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
(注21)三國志張昭傳: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注22)吳歷曰: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注23)三國志周瑜傳: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綜合能力?這是玩遊戲么?

簡單點,孫權接盤時,六郡至少有四個郡出現了問題,然後孫權掃討不服,安撫內外,頂著孫策遺命投降及曹操席捲天下的壓力,六郡變二州半並開創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南北對峙案例,這個人,不論放哪個時代,都是毋庸置疑的。

孫堅的話,不熟,約莫就是一個邊地武人靠真刀真槍打上去,別的不談,驍勇善戰是真金白銀的。

孫策,一句話:得人死力,漢末第一,除此之外,你信?

都督儘力了,都督又被黑了,都督無非就是建安二年孫策背叛袁術,建安三年都督才選擇南下。外加孫權時期都督才真威震內外,其餘沒毛病。


謝邀。

第一個問題
孫堅:大漢忠臣,討董先鋒,是一代勇將而非割據雄主。
孫策:吳國的實際奠基者,弱冠年紀橫掃江東,軍事能力猶勝乃父,內政水平似不及其弟。
孫權:吳國的建立者,三國最牛逼的二代,沒有之一。擁有高超的政治手腕,但晚年有玩火嫌疑,且軍事指揮能力是短板。
結論,作為君主的話,綜合能力:權≥策>堅

第二個問題
應該沒有,至少絕不會像電視劇新三國里表現得那麼誇張和表面化。可以從三個時間段來分析。

一 孫策去世後
作為孫策的「總角之好」,周瑜在孫策去世雖然具有特殊的地位,但遠不足以威脅孫權的繼承身份。周瑜倘有異心,孫堅時代的老將程普黃蓋韓當等人能答應?文臣之首張昭能答應?需知,程普可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看不上周瑜的(注1),而張昭更是受孫策臨終託付,立挺孫權,穩定了局面。(注2)
事實上,在孫策去世後,周瑜和張昭一樣,認為孫權可成大器,盡心輔佐,並無異心。(注3)。所以周瑜將兵赴喪,當然不是奪位,而是幫孫權穩定地位。(注4)

注1:《江表傳》: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
注2:《三國志.張昭傳》:策臨亡,以弟權託昭,昭率群僚立而輔之。...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昭復為權長史,授任如前。
注3:《三國志.吳主傳》:張昭、周瑜等謂權可與共成大業,故委心而服事焉。
注4:《三國志.周瑜傳》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二 赤壁之戰後
赤壁之戰後,周瑜名揚天下,曹操派人遊說(注5),未能成功。後來劉備曹操都有離間周瑜孫權的小動作(注6),未見孫權有針對周瑜的行動。相反,周瑜死後,孫權極為悲痛。(注7)

注5:《江表傳》:初曹公聞瑜年少有美才,謂可遊說動也,乃密下揚州,遣九江蔣幹往見瑜。
注6:《江表傳》:昭、肅等先出,權獨與備留語,因言次,嘆瑜曰:"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瑜之破魏軍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後書與權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瑜威聲遠著,故曹公、劉備咸欲疑譖之。
注7:《江表傳》:及卒,權流涕曰:"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後權稱尊號,謂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三 孫權稱帝後
孫權其實是個小心眼的人,稱帝後就是不讓眾望所歸的張昭做丞相,還時不時地嘲諷一下老人家,但他卻始終感激周瑜(注8)。
另外,周瑜的兒子周胤不爭氣,犯下過錯,諸葛瑾等人為之求情,孫權的回答也顯示出他對周瑜功勞的感激和認可。(注9)。
如果當年周瑜真的對孫權造成威脅,和孫權不和的話,孫權大權在握後應該不會感懷周瑜並一直說他好話的。

注8:《江表傳》:權既即尊位,請會百官,歸功周瑜。昭舉笏欲褒讚功德,未及言,權曰:"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昭大慚,伏地流汗。
注9:《三國志.周瑜傳》:權答曰:"腹心舊勛,與孤協事,公瑾有之,誠所不忘。昔胤年少,初無功勞,橫受精兵,爵以侯將,蓋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後告喻,曾無悛改。孤於公瑾,義猶二君,樂胤成就,豈有已哉?迫胤罪惡,未宜便還,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漢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雖德非其疇,猶欲庶幾,事亦如爾,故未順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間,苟使能改,亦何患乎!"


算了,不罵了,那個人也就那樣了,以前或許我還會罵他一句瘋狗,但現在嘛,我也在慢慢成長,心態也更平和了,所以就不罵了,畢竟,罵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而從那次他和那群精日一起圍堵我的時候,我就把他們都屏蔽了,但也沒想到他還是這麼鍥而不捨。

不過,也著實難為他了,我這麼長的回答,他居然還都看完了,還進行逐條反駁,不錯,確實有恆心,真不愧是「好大V」,加油啊,繼續努力。

我估計玩知乎還得很久,有這麼個戾氣重的大V一直形影不離的跟隨我的腳步,挺好的,畢竟,能被一個「大V」一直追隨,也算是一件幸事,這可不是每一個知乎人都有的待遇啊。

至於我寫的文章和回答嘛,從來也都是我個人的一家之談,沒有任何權威性,這是我早就說明的。畢竟現代是個好社會,史籍資料就在那裡擺著,大家可以不信我說的,但請也別隨意相信別人說的,建議自己去查閱,自己去看,自己去思考,孰對孰錯?自己去慢慢感覺吧。

嗯,評論放開了,不過,有句話我放前面,大家請理性發言,不好好說話的,我一律都刪了。

————————下面是原答案————————————————————

先放結論,孫氏三傑的綜合能力皆為當世最強系列。準確的說,他們缺的不是能力,而是運氣。

下面分開說,

先說第一人,孫堅:

論軍事,孫堅可謂東漢末年除皇甫嵩外最猛的一員戰將。

論文治,孫堅能讓鄉民真心擁護,請問當時天下之人有幾個能做到?

孫堅,目前因為史料的缺乏,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背景,但是,寒族出身是肯定的,至少要比如曹操劉備等人的出身要低。很多人也別拿織席販履的劉備說事,那只是年輕時候的一段時間罷了,事實上劉備的家族勢力也不弱,劉備祖父和父親劉雄與劉弘,世仕州郡。劉雄更是官至東郡范令。而劉備年輕時候就與名門之後的公孫瓚為友,更拜得當世名臣盧植為師,其後仕途更是不斷幫襯,說劉備出身低下,好意思嗎?而曹操呢?更是妥妥的官二代,二十歲的時候就輕輕鬆鬆拜為洛陽北部尉,真是何等壕氣,可看看孫堅的履歷,相信會讓你們知道寒族的崛起是有多麼難?

孫堅,家世不清楚,吳書中沒有明確記錄,只是一句「堅世仕吳,家於富春」然後就沒了。

唯一說明孫堅有點出身的,就是十七歲就任縣吏,但,這隻能在一方面說明孫堅確實是少年英雄,不然,你讓劉備和曹操就任縣吏,能磨死他們,真以為縣吏是開玩笑的啊?

孫堅的十七歲,只發生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少年英雄暴起殺賊:

少為縣吏。年十七,與父共載船至錢唐,會海賊胡玉等從匏里上掠取賈人財物,方於岸上分之,行旅皆住,船不敢進。堅謂父曰:"此賊可擊,請討之。"父曰:"非爾所圖也。"堅行操刀上岸,以手東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羅遮賊狀。賊望見,以為官兵捕之,即委財物散走。堅追,斬得一級以還;父大驚。由是顯聞,府召署假尉。《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老實說,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總感覺這個故事就是編的。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和家人出去遇到了強盜,然後不顧家人的阻攔,一個人憑藉自己的演技不僅嚇跑了強盜,還一個人去追殺,並且斬殺一人,後平安歸來。大家說,你們信嗎?就算你是個身經百戰的軍人,一個人遇到這種事,至少也要懂得避敵鋒芒吧,何況就是這麼一個半大的孩子,而且不僅是嚇跑了強盜,還殺了強盜一人。而且同行那麼多的大人都不敢前去,偏偏就這小伙敢去。要知道,這面對的可是強盜,稍有不慎,則自身可就生死不論了。但是,事實上,這的確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因為,這不但是國家正史中一字一句記載的,而且這後面還詳細記載了,也就是因為此事,年僅17歲的孫堅便被官府直接招入軍隊,並成為了一名軍官。

第二件事,少年英雄平亂建功:

會稽妖賊許昌起於句章,自稱陽明皇帝,【靈帝紀曰:昌以其父為越王也。】與其子韶扇動諸縣,眾以萬數。堅以郡司馬募召精勇,得千餘人,與州郡合討破之。是歲,熹平元年也。《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面對叛亂,面對一夥規模數萬,縱橫幾縣的亂軍,孫堅不僅不避其鋒芒,而且勇敢的承擔自己作為一名帝國軍人應該肩負的責任。即如文中所說,孫堅以郡司馬的名義召集精壯勇士一千多人,然後與其他友軍部隊合力滅敵。關於此戰的具體細節我們已經無從得知,我們能知道的就是史書中記載的「破之」的結局。之後,刺史臧旻向朝廷上述有功之人,於是,孫堅又被朝廷任為鹽瀆丞,即掌管一縣軍政,而這一年的孫堅,則只有17歲。

這裡我就想問,很多人覺得年輕的孫策是靠著機遇崛起,那麼與曹操劉備同時代的孫堅在幹什麼?他們又在幹什麼?

下面提幾句孫堅的文治能力,很多人瞧不起孫堅的文治,覺得孫堅只會打仗,然而在事實上這只是因為那個時代造成的,可這不代表孫堅只是一個軍人:

刺史臧旻列上功狀,詔書除堅鹽瀆丞,數歲徙盱眙丞,又徙下邳丞。《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江表傳曰:堅歷佐三縣,所在有稱,吏民親附。鄉里知舊,好事少年,往來者常數百人,堅接撫待養,有若子弟焉。

這是兩處記載,但也只記錄了一件事,平亂有功的孫堅,被刺殺臧旻升遷為了鹽瀆丞,而後幾年便是一直就任文官。然而看看《江表傳》中形容孫堅的文治能力,「所在有稱,吏民親附」,就這八個字,東漢末年的那些文治大臣們有幾個可以做到?

對於某些異常傑出的英雄人物,我們也許真的無法隨意揣度他們的極限,或許只能用文武雙全來讚美他們。當然,或許對於孫堅來說,從熹平元年到中平元年這十二年里擔任文職的生活,應該也是他短暫的一生中最為平靜與安寧的日子吧。如果帝國就這麼一直的和平下去,或許,孫堅的一生也會如此下去。然而,帝國在孫堅29歲的時候,發生了一場巨大的動亂,則讓整個帝國都走向了另一個世界,同時,孫堅的命運也從此發生了巨大轉折。

所以說,一個人的成就往往不取決於他的能力大小,更取決於時代的變化,孫堅能文能武,但歷史賦予孫堅的使命,確實他的武勇:

中平元年,黃巾賊帥張角起於魏郡,託有神靈,遣八使以善道教化天下,而潛相連結,自稱黃天泰平。三月甲子,三十六方一旦俱發,天下響應,燔燒郡縣,殺害長吏。漢遣車騎將軍皇甫嵩、中郎將朱俊將兵討擊之。俊表請堅為佐軍司馬,鄉里少年隨在下邳者皆願從。堅又募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許人,與俊并力奮擊,所向無前。汝、潁賊困迫,走保宛城。堅身當一面,登城先入,眾乃蟻附,遂大破之。俊具以狀聞上,拜堅別部司馬。《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很多人動不動就所劉備曹操在黃巾之戰中如何如何勇猛,可是在孫堅的戰績面前,他們那也算功勞嗎?

在中郎將朱俊的親自舉薦下,原本從軍職進入文職的孫堅,再一次被重新啟用,任命為佐軍司馬。於是,孫堅再一次號召家鄉熱血男兒合計千許人,跟隨著中郎將朱俊的戰劍進行征戰,史書中的一句「所向無前」,代表了孫堅軍的銳氣,而後,宛城一戰,孫堅身先士卒,首先衝進城中,大破敵軍。戰後的孫堅,也以戰功被提升為別部司馬。

從此以後,孫堅也就再也沒有脫下戰袍的機會了,因為,整個帝國已經真正的亂了,既然帝國將要覆滅,那麼,就總要有人站出來,而孫堅,無疑就是那個時代有數的幾個試圖保全這個帝國的人之一。

邊章、韓遂作亂涼州。中郎將董卓拒討無功。中平三年,遣司空張溫行車騎將軍,西討章等。溫表請堅與參軍事,屯長安。《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應該說,那個時代的真正青年將才,眾所周知都是孫堅,所以各地名將大臣也都喜歡徵用孫堅為部署,正如涼州之戰時,車騎將軍張溫便也親自上請調用孫堅為部署,從征涼州。

溫以詔書召卓,卓良久乃詣溫。溫責讓卓,卓應對不順。堅時在坐,前耳語謂溫曰:"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溫曰:"卓素著威名於隴蜀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雲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受任無功,應召稽留,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庄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溫不忍發舉,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堅因起出。章、遂聞大兵向至,黨眾離散,皆乞降。軍還,議者以軍未臨敵,不斷功賞,然聞堅數卓三罪,勸溫斬之,無不嘆息。拜堅議郎。《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張溫帶兵平涼州亂,而中郎將董卓卻屢次為難,所以,孫堅便提議張溫可立斬董卓。然而張溫卻以董卓素來勇猛,不能殺。可孫堅是怎麼回復的呢?將軍你親率王軍征討,威震天下,怎麼能靠著一個區區董卓呢?董卓不聽從號令,此為罪一;飛揚跋扈,大戰之前遲疑不進,是為最二;無功卻任高職,是為罪三。何況名將從軍,歷來都是主張殺一儆百,從而以震軍心的。

可以說孫堅所言,句句在理,然而畢竟孫堅只是一個部署,不是領軍大將,所以張溫便遣走了孫堅,然而結果呢?眾人聽聞孫堅的看法後,又有誰不為之嘆息的?

當然,孫堅的傳奇故事,還在後面:

時長沙賊區星自稱將軍,眾萬餘人,攻圍城邑,乃以堅為長沙太守。到郡親率將士,施設方略,旬月之間,克破星等。周朝、郭石亦帥徒眾起於零、桂,與星相應。遂越境尋討,三郡肅然。漢朝錄前後功,封堅烏程侯。《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魏書曰:堅到郡,郡中震服,任用良吏。敕吏曰:"謹遇良善,治官曹文書,必循治,以盜賊付太守。"

關於長沙之戰,不光是吳書中的記載,連魏書也是記載了。

長沙有賊寇區星自稱將軍,有一萬多人,四處攻圍城邑。於是,朝廷以孫堅為長沙太守。由此數月之間,孫堅便率軍擊敗殺死區星,而同時期,周朝、郭石也統領盜賊起事於零、桂,與區星相應。事實上,本來孫堅就只是一長沙太守,沒有權利也沒有義務去保衛其他郡縣,其實也曾人因為此事勸誡過孫堅。正如吳錄中的記載:是時廬江太守陸康從子作宜春長,為賊所攻,遣使求救於堅。堅整嚴救之。主簿進諫,堅答曰:"太守無文德,以征伐為功,越界攻討,以全異國。以此獲罪,何愧海內乎?"

就憑著一句「越界攻討,以全異國。以此獲罪,何愧海內乎?」大丈夫既然立世,則定要保全國家,保全百姓,縱然以此獲罪,但也無愧於天下。於是,孫堅毅然主動越出自己的轄境出尋征討,很快,周邊三郡便一片安寧。

因此,戰後孫堅遂以戰功受封烏程侯。所以,為什麼即使是小說《三國演義》中,也要在十八路董諸侯的序列中是以烏程侯長沙太守的名號稱呼孫堅。

就是因為孫堅的戰功,孫堅的封侯,不僅代表了其人的威武,更代表了大漢帝國軍人在那時的唯一證明。

當然,歷史並沒有給予孫堅太多的休整時間,之後不久,靈帝駕崩,董卓禍亂朝政,橫恣京城。各地州郡全部興起義兵,想要征討董卓。孫堅亦舉兵。

靈帝崩,卓擅朝政,橫恣京城。諸州郡並興義兵,欲以討卓。堅亦舉兵。荊州刺史王叡素遇堅無禮,堅過殺之。《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在這裡,可以說孫堅歷史上少數的幾個黑點便是這個了,荊州刺史因為素來輕視孫堅,遂被孫堅所殺,但,真正原因如何,恐怕得看這一處記載:

案王氏譜,叡字通耀,晉太保祥伯父也。吳錄曰:叡先與堅共擊零、桂賊,以堅武官,言頗輕之。及叡舉兵欲討卓,素與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楊言當先殺寅。寅懼,詐作案行使者光祿大夫溫毅檄,移堅,說叡罪過,令收行刑訖,以狀上。堅即承檄勒兵襲叡。叡聞兵至,登樓望之,遣問欲何為,堅前部答曰:"兵久戰勞苦,所得賞,不足以為衣服,詣使君更乞資直耳。"叡曰:"刺史豈有所吝?"便開庫藏,使自入視之,知有所遺不。兵進及樓下,叡見堅,驚曰:"兵自求賞,孫府君何以在其中?"堅曰:"被使者檄誅君。"叡曰:"我何罪?"堅曰:"坐無所知。"叡窮迫,刮金飲之而死。

我們無法知道孫堅殺王叡之時,那份檄文的真實程度孫堅到底知不知道,但,孫堅殺王叡確實是名正言順。不過,這裡孫堅確實也有公報私仇的緣故,說是黑點也不為過,但要說此時的孫堅已經有了反心,已經是一個赤裸裸的自私自利的軍閥,那就純屬胡扯了。

比至南陽,眾數萬人。南陽太守張咨聞軍至,晏然自若。堅以牛酒禮咨,咨明日亦答詣堅。酒酣,長沙主簿入白堅:"前移南陽,而道路不治,軍資不具,請收主簿推問意故。"咨大懼欲去,兵陳四周不得出。有頃,主簿復入白堅:"南陽太守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出案軍法從事。"便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這裡應該算是孫堅歷史的第二處黑點了,但是,同樣也要看其他記載:

吳歷曰:初堅至南陽,咨既不給軍糧,又不肯見堅。堅欲進兵,恐有後患,乃詐得急疾,舉軍震惶,迎呼巫醫,禱祀山川。遣所親人說咨,言病困,欲以兵付咨。咨聞之,心利其兵,即將步騎五六百人詣營省堅。堅卧與相見。無何,卒然而起,按劍罵咨,遂執斬之。

歷史中有兩處不同的記載,但是一個結論是肯定的,孫堅這次殺南陽太守張咨,確實有軍閥作風,可,如今朝廷危機,孫堅率軍急速趕往勤王,自然軍需非常大,特別之時自然當行特別之事,所以孫堅為了儘快籌集到軍資,才會行此無理之事,雖是黑點,但也能理解。

下面且看孫堅的勇猛:

前到魯陽,與袁術相見。術表堅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遂治兵於魯陽城。當進軍討卓,遣長史公仇稱將兵從事還州督促軍糧。施帳幔於城東門外,祖道送稱,官屬並會。卓遣步騎數萬人逆堅,輕騎數十先到。堅方行酒談笑,敕部曲整頓行陳,無得妄動。後騎漸益,堅徐罷坐,導引入城,乃謂左右曰:"向堅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籍,諸君不得入耳。"卓兵見堅士眾甚整,不敢攻城,乃引還。《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前到魯陽,與袁術相見。袁術表孫堅擔任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孫堅遂領軍駐紮魯陽城。董卓聽聞孫堅到來,派遣步騎數萬人攻擊孫堅,董卓部下輕騎先到。孫堅談笑自若。而董卓部下見孫堅軍士多且嚴正,不敢攻城,於是引兵還。

堅移屯梁東,大為卓軍所攻,堅與數十騎潰圍而出。堅常著赤罽幘,乃脫幘令親近將祖茂著之。卓騎爭逐茂,故堅從間道得免。茂困迫,下馬,以幘冠冢間燒柱,因伏草中。卓騎望見,圍繞數重,定近覺是柱,乃去。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討伐董卓第一戰,孫堅首戰雖失利,可是而後重新整軍,陽人一戰,大破董卓軍,斬其都督華雄,由此威震天下。

然而,本來孫堅大勝可以乘勝追擊,可是,卻為他的名義領導袁術所忌憚:

江表傳曰:或謂術曰:"堅若得洛,不可複製,此為除狼而得虎也",故術疑之。

是時,或間堅於術,術懷疑,不運軍糧。陽人去魯陽百餘里,堅夜馳見術,畫地計校,曰:"所以出身不顧,上為國家討賊,下慰將軍家門之私讎。堅與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將軍受譖潤之言,還相嫌疑!"術踧唶,即調發軍糧。《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江表傳曰:或謂術曰:"堅若得洛,不可複製,此為除狼而得虎也",故術疑之。

江表傳載堅語曰:"大勛垂捷而軍糧不繼,此吳起所以嘆泣於西河,樂毅所以遺恨於垂成也。願將軍深思之。"

很多人往往拿孫堅是袁術的下屬說事,總覺得孫堅和袁術就是親密無間,可是史書中明確記載了,事實上二者之間更多的還是猜忌,尤其是袁術此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貿然停止分發孫堅的軍糧,他是想幹什麼?好在孫堅親自趕赴袁術軍營中才說明了情況,才讓袁術下發了軍糧。可在事實上也說明了,對於孫堅,袁術從始至終都未真正用為心腹。

堅還屯。卓憚堅猛壯,乃遣將軍李傕等來求和親,今堅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許表用之。堅曰:"卓逆天無道,盪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縣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豈將與乃和親邪?"復進軍大谷,拒雒九十里。卓尋徙都西入關,焚燒雒邑。堅乃前入至雒,脩諸陵,平塞卓所發掘。訖,引軍還,住魯陽。《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於是,孫堅便回到了軍隊。而由於孫堅的連番大勝,故而唯獨忌憚孫堅軍隊勇猛的董卓,遂派遣將軍李傕等來與孫堅求和親,並試圖誘惑孫堅,讓孫堅寫出想讓自己的親人擔任的官職,董卓都會一一任命。無疑,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然而,史書上則是這樣記載孫堅的回答,孫堅曰:"卓逆天無道,盪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縣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豈將與乃和親邪?"孫堅的意思很明白,你雖然執掌大權,可是你無惡不作,逆天行道,我今日如果不能殺了你,滅了你的三族,即使我死了,我也不會瞑目,我又怎麼會和你結親?之後,孫堅很快便進軍大谷,拒雒九十里。董卓懼怕,遂遷都西入關中,焚燒宗廟。孫堅乃前入至雒,修諸陵,平復董卓所破壞之地。而後,便引軍還,繼續駐紮魯陽。

平心而論,在討伐董卓的關東群雄中,孫堅軍可謂是唯一一支數次與董卓軍隊進行正面交鋒且取得大勝的軍隊,在曹操兵敗汴水、袁紹遲疑不進、酸棗聯軍瓦解、天下人駐足觀望之際,他的孤軍奮戰卻使藐視天下的董卓如芒在背、倉皇西竄。而當他的孤軍殺入京城,分兵函谷,兵戈西指欲對董卓趕盡殺絕之時,聯軍中的群雄卻各懷鬼胎,故意按兵不動,很顯然,天下之勢已經由一起對抗董卓,轉為開拓群雄自己的領土。即使此時的孫堅再勇不可擋,無疑也難以挽回脆弱的、分裂的討董聯盟。於是,規模宏大的伐董之戰就在沒有得到決定性勝利的情況下,便匆匆宣告結束。

事後正如孫堅的迷茫自嘆:

吳錄曰:是時關東州郡,務相兼并以自強大。袁紹遣會稽周喁為豫州刺史,來襲取州。堅慨然嘆曰:"同舉義兵,將救社稷。逆賊垂破而各若此,吾當誰與戮力乎!"言發涕下。

當這次討董之戰因為諸侯的不團結而徹底破裂之時,也就註定了這大漢江山,靠著孫堅一個人是永遠都無法撐起來的,所以,歷史便也選擇了讓孫堅結束了他的生命。

初平三年,術使堅征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

同年四月,暗恨孫堅的袁術則以長官的名義命令孫堅征討荊州,攻擊劉表。而劉表則派遣黃祖駐紮於樊、鄧之間。很快孫堅領軍便擊破黃祖軍隊,並追殺渡過漢水,而後圍襄陽,然,可悲的是,當孫堅單馬經過峴山時,偶然間卻為黃祖部下一普通軍士所射殺,終年37歲。江左孫氏一代雄傑,就這樣以命隕峴山的悲慘結局,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如此驚才艷艷的孫堅,如此文武雙全的孫堅,卻在大勝的情況下被人偶然射死,這是偶然嗎?這當然是偶然,但是,又怎麼能說不是必然呢?

正所謂孫堅死則大漢亡,遂有後人無數的悲嘆:

蕭常:「自董卓稱亂,四方倡義而起者非一,然皆負恃其眾,因之以自封殖,卒無一人嬰其鋒者;獨堅一戰而敗之,遂使西走,修復園陵,祗祀廟社,此其忠義奮發,豈袁、劉輩可同日語哉!惜其孤軍無繼,功弗克就,而其志有足尚也。」

王夫之:「孫堅奮起誅卓,先群帥而進屯陽人,卓憚之而與和親,乃曰:『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吾死不瞑目。』獨以孤軍進至雒陽,埽除宗廟,修塞諸陵,不自居功,而還軍魯陽。當斯時也,可不謂皎然於青天白日之下而無慚乎?故天下皆舉兵向卓,而能以軀命與卓爭生死者,孫堅而已矣。其次則曹操而已矣。」

郝經:破虜以雄才壯略,遭漢衰末,慨然有撥定之志。崛起吳會,陵蹈中原,討滅黃巾,勸誅董卓,識度遠矣。逮卓廢立劫遷,奮其忠烈,以偏師追亡逐北,使不敢東。修塞園陵,保完漢璽,威震函洛,向非袁術掣肘,扶義而西,漢未必亡。

的確,自董卓禍亂天下以來,各州諸侯自立者無數,雖也有多人敢於共伐董卓,然真正做到不顧個人榮辱,奮起與董卓直接對抗,而擊敗董卓者,則惟有江左孫破虜一人。旁人,哪怕是兵多糧足,譬如袁紹袁術,譬如漢室宗親的劉表,都是隔岸觀火,只求自保。只有孫堅,甘冒生死族滅的威脅,與董卓精銳的西涼軍進行對抗。甚至打到最後,即使擊敗了董卓,自己身邊的人又開始給自己捅刀,袁術僅僅因為孫堅打贏了,就不給孫堅提供糧草。可以說,帝國這艘大船到了如今破爛的時刻,也就只有孫堅以及曹操在內的數人還在試圖修補這艘大船。

而又或許,上天註定了這個帝國,已經徹底走到了結局,所以,所有真正一心為了拯救帝國的英雄,都將走向死亡,都要為帝國而殉葬。然,孫堅一生不負天下,而天下也終不負堅,孫堅雖死,但是,江左孫氏一門的輝煌卻才真正開始。

以上,就是孫堅的所有故事和評價,客觀與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總之,在我個人眼裡,孫堅就是一個真正的英雄。若是給予孫堅好一點的運氣,恐怕也輪不到其他豎子稱雄天下。

再說第二人,孫策:

如果說孫堅是一個英雄,是一個悲壯的英雄,那麼孫策,就是一片真正完美到極致的璞玉。而如果說唯一的缺憾,或許也就是運氣了。

孫策是何人?

他,十七歲喪父,剛剛崛起的家族就此衰落,一度泯然常人。

他,二十六歲病逝,他的家族卻已成為了江南的主宰。

他,是與他同時代並列爭霸的天下諸侯中唯一一位以弱冠之姿稱雄神州的青年領袖。

他留給後人的記憶,更是短短不到九年的時間。

而在他走過的那個時代里,他更是活的傳奇。一度恨不得殺了他的袁術,依然要讚歎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而作為那個時代北方最強者之一的曹操,也不由得感嘆道:「猘兒,謂難與爭鋒。」而被他擊敗的江左英豪王朗更是稱讚道:「策勇冠一世,有雋才大志。謀而有成,所規不細,終為天下大賊,非徒狗盜而已。」名士許貢更是將他與項羽並列,謂之:「策之驍雄,與項籍相似。」

任何用語言可以形容的文字,恐怕都難以形容中國歷史上這位可以與大漢軍神霍去病並駕齊驅的少年英雄。

策字伯符。堅初興義兵,策將母徙居舒,與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咸向之。堅薨,還葬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

漢初平二年,就是公元191年,當年幼的孫策還在與一眾同伴共同遊學於江南之際,可謂少年歡樂之時。奈何,大禍突臨。漢末一代名將孫堅命殞峴山,而作為家中的長子,年僅虛歲不過十七歲的孫策,不論他有沒有準備好,他都必須承擔起屬於他的責任,因為,就在他父親光榮戰死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毫無置疑的成為了那個家族裡的頂樑柱,不管他願意還是不願意,他都必須從他父親的手中接過孫氏的戰旗。然而,奈何時事艱難,孫堅一死,強悍的孫氏部屬只得暫時四散,其中一部也跟著孫策的族兄孫賁投奔了袁術,無奈,年少的孫策只能忍住一時憤怒,與他的母親,帶著父親的屍體,一起去曲阿投奔了他的舅舅吳景,並將他的父親暫時安葬在了曲阿。事實上已經失去一切的孫策,只得暗自努力,隱伏起來。

而就在孫策蟄伏的這一段時間,遇到的一個人,這個人的一番話,可以說,是對於孫策的最大鼓舞和激勵,而也正是從此以後,年幼雛鷹才真正張開了翅膀,正式準備開始翱翔。

吳歷曰:初策在江都時,張紘有母喪。策數詣紘,咨以世務,曰:"方今漢祚中微,天下擾攘,英雄俊傑各擁眾營私,未有能扶危濟亂者也。先君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卒為黃祖所害。策雖暗稚,竊有微志,欲從袁揚州求先君餘兵,就舅氏於丹楊,收合流散,東據吳會,報讎雪恥,為朝廷外藩。君以為何如?"紘答曰:"既素空劣,方居衰絰之中,無以奉贊盛略。"策曰:"君高名播越,遠近懷歸。今日事計,決之於君,何得不紆慮啟告,副其高山之望?若微志得展,血讎得報,此乃君之勛力,策心所望也。"因涕泣橫流,顏色不變。紘見策忠壯內發,辭令慷慨,感其志言,乃答曰:"昔周道陵遲,齊、晉並興;王室已寧,諸侯貢職。今君紹先侯之軌,有驍武之名,若投丹楊,收兵吳會,則荊、揚可一,讎敵可報。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豈徒外藩而已哉?方今世亂多難,若功成事立,當與同好俱南濟也。"策曰:"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以老母弱弟委付於君,策無復回顧之憂。

的確,年幼的孫策很清楚,單憑自己一人的能力,在此大爭之世,想要報仇雪恥,恢復家族的榮光,只能暫時投靠袁術,求得父親當年的部屬,再圖打算。但是,畢竟孫策還很年輕,始終都拿不住主意,何況自己的家人還無人照料。然,江左名士張紘的一番話,無疑是給予孫策了最大的肯定,同時,也徹底解決了孫策的最大後顧之憂。於是,雛鷹就要開始展翅了。

江表傳曰:策徑到壽春見袁術,涕泣而言曰:"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勛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術甚貴異之,然未肯還其父兵。術謂策曰:"孤始用貴舅為丹楊太守,賢從伯陽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還依召募。"策遂詣丹楊依舅,得數百人,而為涇縣大帥祖郎所襲,幾至危殆。於是復往見術,術以堅餘兵千餘人還策。

可以說,孫策的努力,真是一路碰壁,儘管後來,袁術迫於無奈,也才給了孫策一千多人。的確,袁術對於孫氏一族,始終都是抱有防範之心,儘管曾經的那個江東猛虎孫堅已經逝去,儘管袁術面對的這個少年,還不到二十歲。或許,對於袁術來說,當年孫堅縱橫九州的身影,已經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腦海里,即使是面對他那還未成年的兒子,他還是留有餘悸。

就這樣,孫策暫時在袁術這裡安身。此時的孫策,或許最缺的就是一場真正立威之戰。而孫策此時最大的願望,恐怕也就是希望能夠用一場大的勝利,來向天下展示,當年那個縱橫天下的孫氏又回來了。恰好此時,袁術與廬江太守陸康結怨,於是,袁術告訴孫策,只要他能夠擊敗陸康,那麼廬江就是他的了,此戰,史書上只用了一句「策攻康,拔之」說明了孫策的英勇與果敢,然而,袁術再一次失信孫策,並將廬江封給了旁人。或許,袁術以為,只有將孫策一直留在自己的身邊才是最安全的,並自信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是,這是真的嗎?

事實上,孫策也很清楚,就這麼呆下去,遲早都會被袁術給活活拖死,指望袁術撥給他大股軍隊,無異於痴人說夢。於是,孫策便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路途,頗有點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感覺。孫策直面袁術,並告訴袁術,自己願意領一小股部隊直下江東,憑藉父親的威望,招募軍隊,並幫助自己的舅舅掃平江東,然後再領兵幫助他征戰天下。袁術當然不是傻子,他很清楚這是放虎歸山,然而,袁術更清楚的是,如今的江東,豪傑並起,劉繇、王朗以及嚴白虎各佔一方,手握重兵,就憑他黃口小兒,就準備蕩平江東,他以為他是誰啊?既然你要找死,那我就答應你。

江表傳曰:策說術云:"家有舊恩在東,願助舅討橫江;橫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萬兵,以佐明使君匡濟漢室。"術知其恨,而以劉繇據曲阿,王朗在會稽,謂策未必能定,故許之。

於是,袁術就貌似大方的給予了孫策折衝校尉的職務,然而,卻幾乎是寸兵未撥。但是,孫策在乎嗎?孫策不在乎,此時的孫策知道,只能靠自己,也只有自己才是他最大的憑仗。於是,孫策召集其父當年投向袁術的部屬,然所聚之兵仍不過千餘,騎兵更是不過數十匹,而與孫策一起的賓客願從者也就只有區區數百人。然而,孫策依舊頭也不回的縱馬領軍開向家鄉。

沒錯,這支在當時看來不過是一支毫無用處的弱旅就這樣浩浩蕩蕩的開向了江東。然而或許不會有人想到,幾年後,就是這支誰都瞧不起的弱旅,竟然真的能夠橫掃江東,並成為了一支可以與天下諸侯爭雄的強軍勁旅。或許袁術更不會想到,就是這個他自以為註定一事無成的黃口小兒,短短几年之後,居然會成為了他最強大的敵人之一。

而關於孫策進入江東的戰況,史書是這樣描述的:

策軍比至歷陽,眾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於歷陽,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轉斗,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

可以這麼說,孫策入江左的戰鬥,可謂是真正的大快人心。一句「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就告訴了我們孫策軍遠遠不是袁術眼中的那支偏師弱旅;而另外的一句「軍令整肅,百姓懷之」則更說明了,孫策軍同時也是一支受到百姓歡迎的擁有良好軍紀的部隊。

至於孫策進入江左之首戰,則有以下記載:

江表傳曰:策渡江攻繇牛渚營,盡得邸閣糧谷、戰具,是歲興平二年也。時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依繇為盟主,禮據秣陵城,融屯縣南。策先攻融,融出兵交戰,斬首五百餘級,融即閉門不敢動。因渡江攻禮,禮突走,而樊能、於麋等複合眾襲奪牛渚屯。策聞之,還攻破能等,獲男女萬餘人。復下攻融,為流矢所中,傷股,不能乘馬,因自輿還牛渚營。或叛告融曰:"孫郎被箭已死。"融大喜,即遣將於茲鄉策。策遣步騎數百挑戰,設伏於後,賊出擊之,鋒刃未接而偽走,賊追入伏中,乃大破之,斬首千餘級。策因往到融營下,令左右大呼曰:"孫郎竟云何!"賊於是驚怖夜遁。融聞策尚在,更深溝高壘,繕治守備。策以融所屯地勢險固,乃捨去,攻破繇別將於海陵,轉攻湖孰、江乘,皆下之。

公元195年,年僅二十一歲的孫策在好兄弟周瑜以及其父原舊部的支持下,首戰牛渚營,奪得劉繇糧食和兵器無數。當時,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都依附劉繇,奉他為盟主,薛禮佔據秣陵城,於是,綜合戰況,孫策軍再戰縣南,斬殺笮融五百多人,笮融膽裂,緊閉營門,不敢妄動。於是,孫策轉而揮師攻打秣陵城薛禮,薛禮不敵,突圍逃走。當是時,樊能、於麋等人,又糾集兵士來反奪牛渚。孫策便迅速回軍,大破之,俘獲萬餘人。此後重新進攻笮融,打的笮融不敢出城半步。一連四戰,孫策軍幾乎是所向無敵,而孫策見笮融負險固守,一時難以攻克,便引兵南向,梅陵一戰,又一次大敗劉繇別部,接著轉兵連下湖孰(今江蘇江寧縣南湖熟鎮)、江乘(今江蘇句容縣北)等地。然後,又在曲阿與劉繇決戰。劉繇不敵,遭到慘敗,遂逃往丹徒(今江蘇鎮江市),於是,孫策便入據曲阿。

關於孫策軍作戰時的具體情況,又有下述記載:

江表傳曰:策時年少,雖有位號,而士民皆呼為孫郎。百姓聞孫郎至,皆失魂魄;長吏委城郭,竄伏山草。及至,軍士奉令,不敢虜略,雞犬菜茹,一無所犯,民乃大悅,競以牛酒詣軍。劉繇既走,策入曲阿勞賜將士,遣將陳寶詣阜陵迎母及弟。發恩布令,告諸縣:"其劉繇、笮融等故鄉部曲來降首者,一無所問;樂從軍者,一身行,復除門戶;不樂者,勿強也。"旬日之間,四面雲集,得見兵二萬餘人,馬千餘匹,威震江東,形勢轉盛。

正如史書所記,孫策行軍,於百姓秋毫無犯,一開始,百姓們聽到孫郎兵到,都膽戰心驚,唯恐避之不及,官長們也往往丟棄城池,竄伏草莽之中。後來,人們漸漸發現,孫策大軍所到之處,軍士嚴遵將令,不敢擄掠百姓,雞犬菜茹,秋毫無犯。於是,百姓便十分喜悅,爭著用牛、酒犒勞部隊。

所以孫策遂勞賜將士,發布文告,曉諭下屬各縣:"劉繇、笮融的鄉人和部下來投降的,一概不問罪;願意從軍的,可以從軍;如果不願從軍,絕不勉強。"文告發布後,來歸附者可謂四面八方雲集風涌,沒過多長時間,孫策就招得士兵兩萬多,徵集得馬匹一千多。

而遠在壽春的袁術,在得知孫策大勝的消息後,只能是悔之晚矣,便做了個順水人情,向朝廷表奏請孫策為殄寇將軍。而也就是從此以後,孫策之名才真正開始威震江東。不久,劉繇又放棄丹徒西逃,孫策遂東進奪取吳郡。於是,江左孫郎的威名,真可謂天下盡知,而此時的孫策,虛歲不過二十一歲。

在盡占吳郡之後的孫策,當然不會就此停手,同時,當此之時的江東,再也沒有誰能真正擋住孫策軍的兵鋒了。一年之後,也就是建安元年,孫策整齊軍備,正式開始了全面統一江東的戰役。史書記載:

吳人嚴白虎等眾各萬餘人,處處屯聚。吳景等欲先擊破虎等,乃至會稽。策曰:"虎等群盜,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江,據會稽,屠東冶,乃攻破虎等。

什麼叫做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就是,面對嚴白虎等人的精兵強將,孫策只是一句「虎等群盜,非有大志,此成禽耳。」便領軍直下浙江,東冶一戰,盡殺敵軍,於是,那些在袁術眼中不可小覷的一眾割據江東的豪強便就這麼被孫策滅了。

而後,孫策,乃各封賜部屬領江東諸郡縣,即策自領會稽太守,復以舅父吳景為丹楊太守,以族兄孫賁為豫章太守;又分豫章為廬陵郡,以孫賁弟輔為廬陵太守,父親舊部朱治為吳郡太守。同時,又有彭城張昭、廣陵張紘、秦松、陳端等為孫策謀劃。

而此時的孫策,虛歲不過二十二歲。距離當年離開袁術時所領的偏師弱旅,才短短不過兩年,天下,便又出現了一位可以爭雄的諸侯豪傑。

由此也真無怪乎後世劉克莊會以詩稱讚孫策:

霸略誰堪敵伯符,每開史冊想規模。一千掃眾橫江去,十七成功自古無。

的確,縱是前漢冠軍侯霍去病,也方才十八歲建功,而且,其又有整個帝國為其做後盾。而孫策,卻幾乎是以白手起家,以一偏師轉戰江東,真不愧是一代英傑啊!

關於之後的孫策,又先後絕袁術,攻黃祖為父報仇,敗劉勛奪取廬江。真可謂兵鋒所向,無人可擋。當此之時,袁紹兼并四州稱雄北方,而孫策又一統江東,對於孫策,曹操更是只能予以安撫。關於這一段,史書是這樣記載的:

是時袁紹方強,而策並江東,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章取賁女,皆禮辟策弟權、翊,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茂才。

曹操一生奪人妻女多了去了,可是,將自己的親人送出去許配他人的,真可謂屈指可數,就因為他是孫策,儘管他還是弱冠之年,就足以讓曹操如此敬重,當是時,天下青年俊傑,真可謂,獨策爭雄啊。

然,天妒英才,《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的最後只用了短短的一段話,就結束了孫策精彩而傳奇的短暫一生:

建安五年,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安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未發,會為故吳郡太守許貢客所殺。先是,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策單騎出,卒與客遇,客擊傷策。創甚,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並不是只有曹操才會用,年紀輕輕的孫策,就已經具有了遠超常人的戰略眼光,孫策很清楚,一旦擁有了漢獻帝,孫策的兵鋒,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開始兼并天下,也用不著現在事事都要曹操來冊封。值此之時,曹操與袁紹對峙與官渡,而許昌防守空虛,正是孫策發兵奪取漢帝的千古良機。然而,上天卻彷彿給年輕的孫策開了一個玩笑,當孫策還未開始發兵之時,偶然間出現的一小小刺客,就讓一隻才剛剛展開翅膀準備高飛的雄鷹就此折翼。沒有人知道那是怎麼樣的傷,能夠如此之快的讓年輕力壯的孫策就那麼乍然逝去,但是,孫策在即將逝去的那一刻,能夠以一種極為成熟的口氣吩咐他的部署,已經足矣讓我們對這位青年領袖抱以崇高的敬重之意了。

事實上,在那個時候,孫策已經有孩子了,只要那個時候的孫策說一句,讓他的好兄弟們來輔佐他的孩子,我相信,他們也一定會去輔佐他,然而,孫策放棄了,孫策比任何人都清楚,當此大亂之世,孫氏的未來,以及江東的未來,絕不能託付給一個還未懂事的小小孩童,哪怕他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也絕對不可以。

於是,病重的伯符遂以一句「公等善相吾弟」就完美的完成了江東的權力交接。同時,又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的鼓勵之意,來告訴自己那年齡也才不過十八歲的小弟,你能行,哥哥相信你。而後,帶著無限遺憾之意的孫策,便就此闔然逝去,終年二十六歲。

或許是因為同為青年人,所以也讓我更喜歡孫策,同時也更喜歡後世何去非的這句評語:

孫策壯武,術略過於其父,又有周瑜、魯肅之儔以輔其起。惜乎,堅之不善基也,使其不得奮於中原以競天下。然策一舉而遂收江東,為鼎足之資,使之不死,當為魏之大患。策之不得起於中原,非其智力之不逮,蓋袁紹已據河北,曹公已收河南,獨無隙以投之故也。以劉備之間關轉戰,至於白首,不獲中州一塊之壤以寓其足。而策乃能以敝兵千餘渡江轉斗,不數歲而席捲江東,此其過備遠矣。

下面,再說第三人,孫權: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此詞是來自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正如詩句所述,遙想當年,東漢末年,天下群雄奮起爭霸,無數英豪雄傑紛紛隕落,真可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然,那時天下,卻也有這麼三位最終的勝者。當然,或許從結局上講他們都不是勝者,因為,他們始終都沒有真正征服對方。但是,無疑,在他們並肩存在的那一時刻,他們都是那個時代最強大的男人。而這三人便是:魏武帝曹操(其魏武帝封號,為其子魏文帝曹丕稱帝後所追封得之),漢昭烈帝劉備,以及吳大帝孫權。

關於他,我相信只要是個中國人就都知道他,但是,很遺憾的是,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當今的輿論上,吳大帝孫權與其所創建的吳王朝,卻始終都是一個陪襯物。在國家正史上,如陳壽所著《三國志》,則將曹魏王朝列為正統地位,而在小說名著《三國演義》中,則是將蜀漢王朝列為正統地位,如此,則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作為那個時代,同時在正面大型戰場上分別擊敗過曹魏與蜀漢的東吳王朝,反而在歷史上和當今輿論上都淪為了一個陪襯者的地位,不得不說,這是很不應該的。

而關於東吳王朝的創建者孫權,人們也往往將其最後建國稱帝的功勞放在了其父孫堅與其兄孫策的身上。固然,孫堅與孫策是有功勞的,但是,殊不知,古人關於王朝興立還有一句更加關鍵的評價,即: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

縱觀東漢末年,打天下者,無不是一時豪傑,然其多且只能稱雄一世,後世之人,鮮有能夠再奮起者。譬如,北方最強者的袁紹,誠然,官渡之戰,袁紹一戰敗北,然其實力仍然是當時的最強者,可惜早死,其後,三子爭權,各自割據而立,終為曹操各個擊破,當年能夠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就此終止。再說荊州劉表,縱橫荊襄九郡,帶甲數十萬,然其一死,其子無能,一兵未發,便投降曹操,便是又完了。再說益州劉焉,稱雄巴蜀幾十年,巴蜀之地,天府之國,富家天下,可謂獨立王國。然其死後不過幾年,其子劉璋更是引狼入室,終為劉備所滅,則也是亡了。然孫權,其父孫堅為其家族奠定聲威,其兄孫策則是為其打下江東六郡,初始之時,也不過是一普通的二世祖,然其為何,能夠雖不是開創之主,卻仍能具備開創者之英氣,奮起而立,終為一國之主呢?

關於孫權這個人,我相信,大家應該也都比較了解。他十八歲坐領江東,的確,那個時候的他的確夠年輕。當然,天下也沒有誰會真的瞧得起他。誠然,你父親,十七歲起而殺匪,而後更是殺的天下風雲變色,夠牛逼;誠然,你大哥,十七歲起而爭雄天下,短短數年就能席捲江東,夠厲害;但是,這不代表,你也可以,你真當全天下的天才都去你們孫家了,一個完了,又來一個,還有完沒完了?

可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當然沒完。的確,論戰場殺敵,兩陣之間決生死,十個孫權都比不過他的大哥孫策,更別說他那以一偏師殺的董卓倉皇西逃的父親孫堅。但是,孫權不是他的父兄,所以,不是說他們要有的,孫權就都得有。

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短短數年便席捲江東的一代青年領袖孫策突然逝去。臨死之前的孫策,只留下了一個剛剛平定的江東六郡給孫權,以及一句「公等善相吾弟」的話語給自己那些好兄弟,就闔然逝去。於是,不論是能還是不能,不論他的部屬承不承認他,作為年僅不過18歲的孫權,只能繼承父兄的事業。

而或許沒有人會想到的是,這位少年,在這個江東之主的位子上隨便一坐,居然就坐了整整52年。這52年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這麼給大家說吧,首先,大家要知道,在三國鼎立時期,魏國的存在時間,從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到公元266年司馬炎篡位改魏為晉算起,總共才不過46年;而蜀國的存在時間,則是自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到公元263年為魏所滅,更是不到42年;而唯有吳國的國祚稍長,也就是從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到公元280年晉朝滅吳算起,也不過是51年。我相信,看完我說的這些數據,大家就應該明白了孫權執政的這52年真正意味著什麼了??

再具體說孫權的一些事迹。從戰爭層面來說,被當今輿論上公認的三國三大戰役,則就有兩場是和孫權有關。

一場是大家都熟知的赤壁之戰,孫權用周瑜為將,領三萬東吳精銳,協同劉備殘部兩萬,於赤壁大敗曹軍。

關於此戰,的確,在歷史上,東吳派去參於赤壁之戰並且指揮整個戰役的人,只是周瑜。可是,我們在這裡還要知道的是,赤壁之戰之所以能夠真正展開的最終決策者,則只有一個人,這個人,既不是劉備,也不是曹操,當然更不會是周瑜,而正是孫權。

一句話,如果孫權但凡有一絲懼戰之心,就會成為第二個劉琮(劉琮,荊州刺史劉表之子,曹操南下之時,因為懼怕,寸兵未發,舉全部兵力二十餘萬投降曹操)。但是,孫權不是劉琮,誠然,當時的孫權不見得就比劉琮大多少歲,而且,孫權的實力也就不見得比劉琮就強多少。可是,孫權偏偏就反抗了,而且還打贏了。過程我們姑且不論,單論此戰反映出來的一個關鍵所在,那就是孫權自身的態度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是的,你可以擊敗我,也可以殺了我,但是,卻沒有人有那個能力可以令我屈服,更沒有人可以讓我不戰而降。因為我是孫權,因為我是孫堅的兒子,因為我是孫策的弟弟。我的父親一生沒有怕過誰,所以在關東諸軍都停戰不前的時候,惟有他可以一戰再戰,打的董卓遷都避難。我的哥哥也從沒有怕過誰,所以他能以數年時間,一統江東,如今,縱然是面對曹操百萬大軍,縱然是以卵擊石,也要一戰。當然,最終的結果大家也都是知道的,東吳大勝。

至於這另外一場戰役,那就是著名的蜀吳彝陵之戰了,關於這場戰爭的起因和經過,我就不多做解釋了。我只說這場戰爭的關鍵點。事實上,此戰的初期,吳國幾乎是連戰連敗,但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恰在此時,孫權力排眾議,任命了39歲的陸遜為將,從而一戰定輸贏。此戰正如史書所記:

是歲,劉備帥軍來伐,至巫山、秭歸,使使誘導武陵蠻夷,假與印傳,許之封賞。於是諸縣及五谿民皆反為蜀。權以陸遜為督,督朱然、潘璋等以拒之。黃武元年春正月,陸遜部將軍宋謙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斬其將。三月,鄱陽言黃龍見。蜀軍分據險地,前後五十餘營,遜隨輕重以兵應拒,自正月至閏月,大破之,臨陳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劉備奔走,僅以身免。

而關於此戰的另一個關鍵點,那就是孫權對於陸遜的絕對信任。沒有人知道,此戰為什麼劉備會輸的那麼慘,當然,也更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孫權竟然會啟用年僅39歲的陸遜為將,但是,結果卻是吳國大勝。

要知道,當年赤壁之戰用周瑜,好,那是孫權年輕,算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何況周瑜還是自己的兄長臨終囑咐的人才,所以用周瑜,我們就不說什麼了。但是,用陸遜,就不能不說是孫權膽大至極,用一個從沒有真正打過大型戰役的人來擔當如此關鍵戰役的主帥,也就是孫權有這個膽子,其實,孫權在這裡也是耍了一個巧,要知道,陸遜可是東吳曾經的軍神孫策的女婿,有孫策的餘威壓著,陸遜再不行也能壓制住那些百戰之將門,然而事實上,孫權也的確沒有看錯人,年輕的陸遜也正式用那場勝利向天下人展示了東吳王朝新一代名將的誕生。

當然,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孫權用人識人的手段太過高超,真是叫人忍不住拍案叫好。而先將這兩大戰役放一邊,再說孫權奪荊州一戰,用呂蒙為帥,白衣渡江,一戰斬殺蜀漢大將關羽,可謂震動華夏。而縱觀孫權一生,其實孫權本身的軍事指揮能力,客觀上說,真的很差。說白了,要不是屬下的英勇,孫權能活那麼久,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別的不說,就單論合肥之戰,孫權擁軍十萬,卻被張遼數千精銳打的差點逃不出合肥,就足以證明孫權的軍事能力的確不及父兄的十分之一。

然而,這隻能證明孫權軍事能力的不行,可是對於一個君王來說,這個缺陷重要嗎?一個真正的君王,必須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但不一定就非得是一個好的軍事家。而恰好,孫權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戰略家,恰好,孫權又會識人用人。所以,縱然他的能力註定他不能親自披甲上陣,但是,他卻可以做到,用周瑜,赤壁擋曹操。用呂蒙,荊州殺關羽。用陸遜,夷陵敗劉備。所以,最後的孫權,才可憑藉三州之地,成君王之業,建孫氏之王朝。

而關於孫權的故事,其實還有很多。正如,國家正史《三國志》中可是給孫權專門列了一篇來記錄。所以說,真正要講明白吳大帝孫權的整個一生,非數十萬字不可以完成,故此文就不多做探討了,餘下內容,僅對孫權其他方面的一些能力與成就進行表述。但是,足下以為,以下的這些成就,恰恰說明了孫權的獨特之處和英武之處。

關於三國時代,準確的說是關於三國那個特殊的年代,戰爭,始終是一個主流,所以,人們也往往以戰爭的勝敗,來評價那個時代的人物。譬如人民所熟知的蜀國五虎將,誠然,有小說演義的虛擬成分,但是,又何嘗不是以戰爭的成果來說明那些人物。

而對於孫權,我前面就說過,他活的很長,準確的說,他是那個時代活的最長的一個諸侯。同時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諸侯。當然,說到這,肯定就會有人拿蜀漢的劉禪來說事,那我就多說一句,他除外,他那皇帝當的,還不如不當。

所以說,孫權一生所經歷的事件又是非常之多,而戰爭又不能天天打。畢竟那個時代的江左之地,自從孫策平定之後,也基本上是相當和平穩定的。所以,與評價孫堅孫策不同,要想看清楚孫權的能力,就必須了解孫權當政之時的其他,下面,我就舉幾件孫權在位的時候,所做的一些事情:

其一:對江南的開發

孫權在為期間,尤為注重農業的發展,並且曾在東吳進行了大規模的屯田活動。而東吳屯田則又分軍屯和民屯,同時又設典農校尉、典農都尉、屯田都尉等職官進行管理。其中,屯田兵且耕且戰,而屯田戶只須種田,且免除民役。而東吳的屯田地區分布也很廣,各地屯田的軍民也是多少不等,譬如皖城的屯田基地則只有屯兵數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則足足有男女數萬口。當然,東吳的屯田不但規模相對可觀,而且多用牛耕,耕作技術也較先進。據史書記載:黃武五年(公元226年),陸遜以所在少谷,上表孫權請令諸將增廣農田,並開拓屯田。於是孫權回報說:「甚善,今孤父子親自受田,車中八牛以為四耦,雖未及古人,亦欲與眾均等其勞也。」孫權的意思也表現的很積極,不但同意擴大屯田面積,並將駕車的牛改作耕牛,而且親自耕田,並鼓勵將吏都進行屯墾。

而孫權在重視農桑的同時,則又免不了對於水利的修築。據史書記載:孫權分別在黃龍二年(公元230年)築東興堤,以遏巢湖水,又於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作堂邑塗塘(即今江蘇六合縣互梁堰)。此外,還多次開鑿一些運河,而在那個年代,那些運河既是內河航道,又有灌溉作用。之後後,孫權為了疏浚和擴大秦淮河水道,又相繼開破崗瀆、運瀆、東渠、潮溝等。也就是說,後世南方之所以能成為江南米鄉,也有一方面是孫權之功勞,這正是我們現人不可忘記的。

在建設好了基礎設施後,孫權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則又多次寬賦息調。尤其是在奪取荊州後,一道「盡除荊州民租稅」,可謂是傳遍荊楚大地。同時,孫權還多次下令諸將要居安思危,加強武備,崇尚節儉。據史書記載: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孫權下令:「軍興日久上民離農畔,父子夫婦只不能相恤,孤甚愍之人今北虜縮竄,方外無事,其下州郡,有以寬息」。其後,孫權又於黃龍三年(公元231年)正月下詔:「兵久不輟,民困於役,歲或不登」。這道詔書的意思,就是要求各地官府能夠放寬催收農夫所欠租稅,並不要再征租賦。而後孫權又於赤烏三年(公元240年)正月下令禁止「當農桑時,以役事擾民」,從而以保證春耕能夠正常進行。

其二:對航海重視,南下西洋,北達遼東

據史書明確記載:黃龍二年,也就是公元230年,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東吳甲士萬人,出海尋找夷洲(台灣島)、亶洲。不久,吳軍勢力就進入了夷州,即今天的台灣島。也就是從此刻開始,正式揭開了中國大陸與台灣島交往的歷史序幕。

同時,孫權還進一步鞏固了對於交州的統治,並且積極派人與境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諸國建立友好關係,之後,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諸國,與印度建立了外交關係。

據史書記載:吳赤烏六年,也就是公元243年,扶南王范旃遣使獻樂人及方物。也就是范尋為扶南王時,孫權又派宣化從事朱應與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和南海諸國。據記載:其所經及傳聞,則有百數十國。而兩人歸國後,朱應撰《扶南異物志》,康泰撰《吳時外國傳》,其實,這都是研究東吳與外國交往的重要資料,可惜的就是二書均已遺佚,目前僅在《水經注》、《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通典》、《太平御覽》、《文選注》等書中殘存一些片斷引文。

而據三國時期吳韋昭所寫《吳鼓吹曲·章洪德》中的記載,對當年東吳與南洋諸國的來往則有如下描述:章洪德,邁威神。感殊風,懷遠鄰。平南裔,齊海濱。越裳貢,扶南臣。珍貨充庭,所見日新。海南諸國,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遠者二三萬里,其西與西域諸國接壤。

並且,在孫吳時代,南洋諸國和東吳的海上貿易更是絡繹不絕。正如史書中所記載東吳的船隻如:弘舸連舳,巨艦接艫,飛雲蓋海,制非常模,疊華樓而島跱,時彷彿於方壺。

可以說,各國商船往返兩地,也是東吳航海獲利最大之處。而又據萬震《南州異物志》上記載,當時在南海上還有波斯(伊朗)、天竺(印度)大海船遠來貿易,而在吳「黃武五年,有大秦(古羅馬)賈人秦論來到交趾,交趾太守吳邈遣送詣權,權問方土謠俗,論具以事對。時諸葛恪討丹陽,獲黝、歙短人,論見之曰:『大秦希見此人』。權以男女各十人,差使會稽劉咸送論。咸於道物故,論乃徑還本國」。客觀的說,猶如史書記載,孫權既然能派遣使者送秦論回國,則充分表明了東吳也有能力到達大秦。而且,康泰的《吳時外國傳》也記載的「從加那調州,乘大海船,張七帆,時風一月余,乃入秦,大秦國也」又一次證明了此事的真實程度。要知道,大秦即是羅馬,也就是位於歐洲地中海的那個古老帝國,由上述可見,孫吳的泛海遠航已影響到歐洲。

平心而論,在孫權領導下的東吳水軍,作為那個時代的海上最強者,不但南下南海諸國,還北達遼東朝鮮。真可謂揚威亞歐、享譽海內外啊。

而關於孫權的最後,則如《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

二年春正月,立故太子和為南陽王,居長沙;子奮為齊王,居武昌;子休為琅邪王,居虎林。二月,大赦,改元為神鳳。皇后潘氏薨。諸將吏數詣王表請福,表亡去。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謚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蔣陵。

所謂的神鳳元年,也就是公元252年,年至古稀的孫權,在交代完所有的事情後,便默然逝去。終年七十一歲,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於是,後世則多稱孫權為東吳大帝。

關於孫權,我只能說,他的存在,也是如其父兄一般, 是個奇蹟,作為一名繼承者,無疑孫權是一名非常優秀的繼承者,但是,孫權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縱然不能決定他的生死,但是,也的確讓他的一生也僅僅是局限於江左之地,始終不能北上半步,不得不說很無奈,至少這一點是不如其父兄,可是,儘管如此,孫權也一樣是卓越非凡,他靠著自己才智,與那些名聞天下的諸侯周旋,靠著次於曹魏很多的實力,卻做到保境安民,禦敵於國門之外,可謂雄武。

當然,如果通俗了說,孫權作為一名繼承者,無疑是漢末三國時代最牛逼的一個。

正如郝經的評論:

東漢之衰,孫權承父兄之烈,尊禮英賢,撫納豪右,誅黃祖,走曹操,襲關侯,遂奄有荊揚,今年出濡須,明年戰合肥,嶷然勢常北向,而以守為攻,稱臣於魏,結援於漢,始忍勾踐之辱,終為熊通之譖,保據江淮,奄征南海,卒與漢魏鼎峙而立,先起而後亡,非惟智勇足抗衡,亦國勢便利然也。

總的來說,孫堅孫策孫權三人,綜合能力都是非常的強大,只能說具體能力有所差距,但總的來說是無所謂區別第一第二第三的。其實還是那句話,一個人的成敗,更多的還是靠著歷史機遇,而不是個人的能力。

孫堅之時,漢帝國依然健在,雖然病入膏肓,可卻餘威還在,所以孫堅選擇了作為一名大漢保衛者而生,而死。

孫策之時,漢帝國已然日薄西山,不可修復,遂有區區童子,攜帶一千部署,南下江左,橫掃群寇,以創建其不世之功業。

孫權之時,天下諸侯鼎立局勢已定,北方曹操一強稱霸,南方更是劉表劉璋鼎足而立,所以孫權選擇了保境安民,盡自己的能力,逐漸壯大自己的實力,以觀天下之變。

最後,因為題主提了一句周瑜,所以我就將周瑜的故事,也一併說一下吧:

一管妙清商,纖紅玉指長。雪藤新換束,霞錦旋抽囊。 並揭聲猶遠,深含曲未央。坐中知密顧,微笑是周郎。

這是唐代詩人張祜在其《觱篥》中的詩句。優美的詩句,告訴了我們一個直到今天看起來都依然如此傳神的故事。人人都說知音難覓,而能夠得到周郎的聆聽,竟是如此的令人高興。佳人弄曲,才子賞聽,一副羨煞旁人的美景。

但或許不會有人想到,這位詩中善於音律的周郎,可不是什麼文雅的書生才子。而與之相反的,這位周郎卻是一位沙場征伐的將軍。而且,還不是一位普通的將軍,而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的千古名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其實,在後世來說,人們對於漢末人物中最為誇讚的,還是周瑜。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從祖父景,景子忠,皆為漢太尉。父異,洛陽令。瑜長壯有姿貌。《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正如正史中的記載,作為世家豪門公子的周瑜,出身顯貴,祖上也有數人都是朝廷中央大員,而他的父親,更是洛陽令。至於周瑜本人,用史書上的話講就是,不僅長的健壯,而且長的很英俊。好吧,我們都沒有機會見過真正的周郎長什麼樣,但是從歷史中的記載,我們應該可以得出周郎是一個大帥哥的基本認識。當然,那個時代,有背景,長的帥的世家子弟,也不在少數,而且,亂世將要來臨,長的帥沒用,會打仗才是王道。但是,出身富貴的周郎可以嗎?

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於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正如史書所記,正是在那個偶然的時刻,兩個不過才十六七歲的少年,就這麼偶然的相遇了。或許就是那麼偶然的相見,兩個同歲的少年,竟然就一見如故。什麼是朋友?不過是剛剛相見,年幼的周瑜便主動把自己家的一座房子送予孫策和他的家人居住。而正是從此以後,周瑜與孫策這兩位在那個時代還很普通的少年就這樣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然沒有人會想到,或許他們二人也不會想到,正是他們二人的友誼,竟然幾乎締造了一個王朝的誕生。

什麼是朋友?我相信,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觀點。但是,朋友重要嗎?當然,是個人都會回答說很重要。那麼,請問,你敢推心置腹的信任你的朋友嗎?你敢將你的一切都託付給你的朋友嗎?或許,你會,那麼我恭喜你;或許,你不會,我也理解你。接而下來,孫策和周瑜的這個故事,就能準確的告訴你,在那個時代,什麼叫做真正的朋友之情。

隨著時間的推進,天下轉眼大亂,人心浮動,而曾經的兩位少年,也是各自經歷自己的人生。略微年長的孫策,在其父孫堅去世後,便去了袁術麾下。而略微年幼的周瑜,則在其父去世後,投奔了他的從父丹陽太守周尚。看似年幼的二人彷彿再無交集,然而,世事難料,原本在袁術麾下的孫策,自然不會久居人下,所以找了一個機會,便帶領舊部來了江東。

而關於這次回到江東的事,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遂從攻橫江、當利,皆拔之。乃渡江擊秣陵,破笮融、薛禮,轉下湖孰、江乘,進入曲阿,劉繇奔走,而策之眾已數萬矣。因謂瑜曰:"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丹楊。"瑜還。

什麼叫做朋友,這就是朋友,在孫策最需要幫忙的時候,只是書信一封,周瑜便馬上提軍前來相助孫策。而後,兩人真可謂猛虎下山一般,連戰連贏,周瑜一舉幫孫策打下了根據地。而後,在孫策已然獲取一定力量的時候,周瑜便聽從孫策的勸說,領軍回鎮丹陽。

當然,看到這,或許會有人會以為是孫策容不下周瑜,在其成功之時,便讓周瑜回去,這顯然是錯誤的。一代青年領袖孫策的度量豈能如此之小。真實的原因是,孫策自己很清楚,周瑜帶領的軍隊在事實上還是周尚的軍隊,畢竟不是周瑜的,況且自己已經有了足夠的力量,再麻煩周瑜,就不太好了,而若再有損失,豈不是會讓周瑜挨罵,所以孫策才會主動要求周瑜帶兵回去。當然,真正的朋友之間是很清楚對方的意思的,所以更不會存在什麼誤解之意。

事實上,之後發生的事情,也證明了孫策與周瑜之間的友情是非常要好的。如史書所記:

頃之,袁術遣從弟胤代尚為太守,而瑜與尚俱還壽春。術欲以瑜為將,瑜觀術終無所成,故求為居巢長,欲假塗東歸,術聽之。遂自居巢還吳。是歲,建安三年也。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

在袁術罷去周尚的官位後,周尚與周瑜便一起去了壽春。雖然根據史書上的記載說,周瑜是因為看到袁術沒有潛力,所以才回到江東的。但我個人以為,這完全是一種不合情理的記錄,因為在當時,袁術雖然不是最強的,但是論兵多糧足來說,袁術勢力絕對是首屈一指的,而且,袁氏一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謂之除皇族外天下第一豪門,也絕不為過。然而,偏偏周瑜捨棄了強大的袁術,跟隨了當時還弱小的孫策,如果說不是因為與孫策之間的友情,恐怕也是解釋不通的。同時,也如史書的記錄中所述,在孫策聽聞周瑜隻身回到江東投奔自己之際,不僅親自迎接周瑜,而且,直接就授予了周瑜建威中郎將的職位,並授予其相對大的軍權。要知道,當時的孫策也不過是一雜號將軍,如此,二人之間的友情可謂厚重。

當此之時,周瑜與孫策同為二十四歲。恰好也發生了一件足矣為後人所驚羨的雅事。如史書所記:

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在孫策準備攻取荊州之時,兩位才不過二十年華的青年才俊,同時邂逅了兩位國色佳人。真可謂,英雄美人齊聚江左啊。兩位同為少年相交的好友,又同為江左首屈一指的青年俊傑,又同時領軍征戰四方,又同時迎娶國色美人。如此之天作之合,真可謂千古難覓啊。

令人可惜的是,就在二人志得意滿將要攜手共戰天下之際,略微年長的孫策,突然的逝去,卻成了永久的遺憾。

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如果說,孫策的突然逝去,對於江東甚至是天下都是一場大地震的話。那麼,那個最難以釋懷的人,或許就是周瑜。

想著曾經發生的種種,或許那時的周瑜,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仰天大問,為什麼?為什麼在他們剛剛才有所成就的時候,就奪取了孫策的性命。如果說曾經還有人在懷疑孫策與周郎之間的友情的話,那麼在看完孫策死之前所做的最後布屬之後,恐怕就沒有人會再有所懷疑了。

臨死之前的孫策,將文政交給了江東大才張昭,這無人質疑。但是,孫策卻將最那個時代最重要,最能決定一切的軍事統帥權,交給了周瑜。而偏偏,那個時候的周瑜還遠在他方,也就是說,到死,孫策都未能和周瑜再見一面。但是,孫策就只是留了一句遺囑,便闔然逝去。

什麼叫做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之間,不是說兩人非要有多合脾氣的話,也不是說二人要時時能夠再一起。或許在那個時候的孫策與周瑜看來,真正的好朋友之間,是不需要說任何廢話的,只要他交代了,不用說,他都會如約做好的,這就是朋友。沒錯,孫策毫無疑問的信任周瑜,所以,他甚至都沒有機會親口和周瑜說話,便託付了他想託付的事,因為他信周瑜可以辦到。至於周瑜,既然朋友說了,那麼我做就行了,因為我們是朋友。是的,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朋友之情,這就是那個時代年輕人之間最真摯最誠意的友情。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孫策與周瑜才不過26歲啊。

當然,周瑜也從沒有辜負孫策的託付,年輕的周郎,更是用他的一生,完成了守護江東的職責。

江表傳曰:曹公新破袁紹,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書責權質任子。權召群臣會議,張昭、秦松等猶豫不能決,權意不欲遣質,乃獨將瑜詣母前定議,瑜曰:"昔楚國初封於荊山之側,不滿百里之地,繼嗣賢能,廣土開境,立基於郢,遂據荊楊,至於南海,傳業延祚,九百餘年。今將軍承父兄餘資,兼六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汎舟舉帆,朝發夕到,士風勁勇,所向無敵,有何偪迫,而欲送質?質一入,不得不與曹氏相首尾,與相首尾,則命召不得不往,便見制於人也。極不過一侯印,僕從十餘人,車數乘,馬數匹,豈與南面稱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觀其變。若曹氏能率義以正天下,將軍事之未晚。若圖為暴亂,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將軍韜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質之有!"權母曰:"公瑾議是也。公瑾與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質。

建安七年,孫策才去世不過兩年,剛剛攻破袁紹的曹操,便憑藉著大勝的威風,仗著孫策去世,竟然直接向江東要求向朝廷送質子。殊不知,就在幾年前,孫策在世之時,曹操為了討好孫策,可是把自己的親族女兒送給孫策的弟弟為妻。如今曹操這樣,不就是擺明了要欺負江東無人嗎?

可是江東真的無人嗎?只能說,曹操小看江東了。是的,孫策去世了,但是周瑜還在。就在孫權難以做決斷,而各大臣包括張昭在內都猶豫不決之時,周瑜站出來了。看著年幼的孫權,周瑜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內容我就不一一翻譯了,周瑜的大體意思就是:「當年的楚國在建國之初,才那麼大點地盤,尚且能夠征戰四方,最終甚至傳承達九百年之久。而東吳如今腳踏六郡之地,手握精兵強將,怕什麼,大不了打就是了。況且,一旦送質子,就會為曹操所牽制,只會更加危機,還不如不遣,以觀後效。」於是,最後孫權決定不送質子,就這樣,東吳的面對的第一次小危機,在周瑜的寥寥言語中便化為烏有。

之後的周瑜便帶領著江東子弟,四處征戰,如史書所記:

十一年,督孫瑜等討麻、保二屯,梟其渠帥,囚俘萬餘口,還備宮亭。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將兵數千人入柴桑,瑜追討擊,生虜龍送吳。十三年春,權討江夏,瑜為前部大督。

就這樣,時間很快便到了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如史書所記:

其年九月,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將士聞之皆恐。

是的,這就是決定了漢末歷史的赤壁之戰。當是時,天下諸侯,破敗者無數,而能夠直接對抗曹操的勢力,唯有江左孫氏了。但同時,江左內部,也是爭論紛紛。正如史書中所記錄的,儘管害怕者無數,然而周瑜卻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列出了曹軍必敗四條:一說,曹軍善騎射,不善水戰;二說,北方疆土尚未平復,關西馬超與韓遂還在不斷侵擾曹軍後方;三說,曹軍遠來,且冬季無戰馬所食用藁草;四說,曹軍皆北方兵卒,遠來南方,必然水土不服,定生瘟疫。

而後,孫權便向群臣下表決心,準備迎戰曹操。於是,孫權便任命周瑜為都督,領軍三萬以破敵。

而關於這場大戰,如史書記載:

時劉備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與魯肅遇於當陽,遂共圖計,因進住夏口,遣諸葛亮詣權,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沖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備與瑜等復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徑自北歸。

是的,這場戰爭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孫劉聯軍以完勝之姿,大破曹軍。但是,歷史上的赤壁之戰,其實並無《三國演義》裡面的那些奇謀怪計,當然,也就更沒有什麼所謂的「草船借箭」「借東風」之類的故事。真實的赤壁之戰正如史書的記載,水戰確實是曹軍短處,開始交戰,曹軍便首戰不利,而後,周瑜又用黃蓋假降之計,火燒曹營,就這樣,周瑜得以率軍一戰而勝。

當然,表面上看,此戰並不複雜。然而,事實上,卻遠非如此輕鬆。首先,敢打是一回事,能下命令去打又是一回事。要知道,此戰對於曹操來說,或許就只是一次較大型的戰役,但是對於周瑜來說,那就是生死大戰,只能贏不能輸的戰爭。所以,不管是面對任何戰機,周瑜都只有一次機會,故而周瑜必須具有極其非凡的卓越眼光,能夠準確的抓住那個最關鍵的戰機,從而一戰而下,取得最終的勝利。慶幸的是,周瑜不僅抓住了,而且打贏了。

正如後世梁肅對於此戰的評價:

昔漢綱既解,當塗方熾,利兵南浮,江漢失險。公瑾嘗用寡制眾,挫強為弱,燎火一舉,樓船灰飛。遂乃張吳之臂,壯蜀之趾。

當然,或許會有人疑問若無此適宜東風,若無黃蓋其謀,周瑜不一定會勝。我們權且可以品讀洪邁對此戰的看法:

說者謂天無大風,黃蓋不進計,周瑜未必勝。此不善觀人者也。方孫權問計於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將軍擒之,宜在今日";劉備見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正使無火攻之說,其必有以制服矣。

是的,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但也不能改變其最終的結果。而周瑜註定會以此戰的威名,而名流青史。

赤壁之戰後的周瑜則率軍進入南郡,與曹仁對峙於大江,而後互有勝負,但最終的結果是曹仁率軍後撤。事實上,此時的周瑜因為在與曹仁的作戰中受到戰傷,身體已經有危,但是,因為此時荊州的局勢更為複雜,所以周瑜只能拖著病進行謀劃。在此期間,周瑜則又分別向孫權出了兩條奇謀,一是控制劉備,瓦解劉備軍,但最終因為孫權的固執己見,未能實施。其二便是遠征巴蜀。可惜,蒼天終究妒英傑,江左男兒終究還是無法逃避命運的詛咒。

是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曰:"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戚操,北方可圖也。"權許之。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權素服舉哀,感動左右。喪當還吳,又迎之蕪湖,眾事費度,一為供給。

原本,已經打算西征巴蜀的周瑜,終究是再也支撐不住了,倒在了行軍的路上,再也無法站起來了。十年前,二十六歲的孫郎闔然逝去,十年後,三十六歲的周郎依然是以年輕之軀戛然逝去。而事後,孫權也是親自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其實正如之後孫權所言的:「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十多年了,或許已經有人忘記了周瑜曾經最喜歡的是什麼了?是戰爭嗎?不是的,年輕的周瑜,從來不是為了戰爭而活,他只是為了完成當年的那個諾言,以全朋友之義。所以,史書在記錄周瑜逝去後,卻偏偏為周瑜穿插了這麼一段話: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他是才子,他也是將軍;他弄過琴,他也殺過人;他能夠分辨出各種音律,他也能夠尋找到各種有利戰機。

這就是他,那個複雜而又迷人的周郎。

而有人居然質疑那時江左的君臣關係,只能說,不過是後人的小人之心罷了。

最後的最後,瑾用范成大的那首詩來紀念曾經那位年輕的周郎:

年少曾將社稷扶,三分獨數一周瑜。

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功跡巍巍齊北斗,聲名烈烈震東吳。

青春年紀歸黃壤,提起教人轉嘆吁。

注,本回答來源:

【漢末篇】江左孫氏三雄之孫破虜傳

【漢末篇】江左孫氏三雄之孫伯符傳

【漢末篇】江左孫氏三雄之孫仲謀傳

【漢末篇】曲有誤,周郎顧


綜合能力?

不存在的,又不是考試打分。


最強很明顯是孫堅,其次是孫策,但是比鬥心眼都不如孫權。也就僅此而已了。


大帝的確是狹義的最強二代,這點是沒毛病的。但問題是二代里的曹丕、劉禪都是和親爹差了十萬八千里,指望自己都是絕無一絲絲可能創業成功。
比這種人強,似乎並沒什麼特別之處。


相比之下,孫策有勇有謀,善於用人,堪稱雄傑。而且最起碼, 他創業成功了。


不吃瀉藥。
第一問,吳書傳一傳二可以給你一個滿意的回答。
第二問,周瑜的地位沒你想的那麼高那麼特殊。陰謀論什麼的拒絕探討。


兩個問題分開回答:

1、關於孫堅 孫策 孫權陳壽的評價已經很到位了,不再複述。從綜合才能來看,孫權最好,孫策次之,孫堅第三。理由很簡單,作為君主,孫權對於政治格局的把握,對於權利的把控,對於人才的選用上體現的才能,遠超過父兄。

2、周瑜於江東孫氏,並不存在所謂特殊的歷史地位。他的身份至死都只是江東孫氏的一員重要的部將。並不存在品三國里所謂張昭正周瑜副的情形。首先就是孫策並沒有託孤給周瑜,周瑜在孫策死後,也並不是江東地位排名第一將領。朱治 程普 太史慈 呂范 陳武 以及孫靜孫賁等宗室都或者與他地位相當,或者高於周瑜。中護軍(曹操改制前)也僅為中軍輔佐職務,雖然重要,但是卻沒有兵權。即便是赤壁之戰後,周瑜也僅僅領一個郡守,偏將軍在當時孫氏諸將中,也不是什麼排名數一數二的軍號。孫氏兄弟重用周瑜則有之,但是周瑜終其一生都只是一個部將,並不是什麼統帥級人物。當然也不存在特殊地位。


孫權》孫策》孫堅

還有周瑜和孫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為什麼會要有齟齬?都是外來的淮泗人士,是孫氏拉攏制衡江東土著的對象


在這真正三國中孫堅討伐董卓、黃巾很成功願為先鋒又斬了華雄應該是很好的一個將


一桃三血不是吹的。


格局上,權&>兄&>父是無疑的。

其中,孫權上位以來所管理的對象一直是國家級別,而且是內部關係相對最為複雜的江東。孫策只是後期短暫地達到這個級數並且處於託管狀態(張昭),他大部分生涯的領導對象只是軍隊層面。孫堅則自始至終都只是地方官,太守層級的軍政範疇,甚至稱不上諸侯二字。

當然,這種格局差異也本就是時代背景所推動的。孫堅那個時候,漢政權還沒有徹底分崩離析,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孫氏集團政權的建立。後來經過孫策時期天下已亂各自為戰,憑藉伯符氣吞江東,才有了大背景下允許的割據一方。孫權正是趕上了「好」時候,多虧父兄的基業才能夠正好發揮自己治理的長處。

所以,要論起所謂綜合素質,只能說孫堅並沒有條件展示自己的治國能力,孫策則壓根兒無心從事這方面工作,自然就顯得被仲謀完爆。然而反過來,以孫權已經暴露出來的軍事能力,放到父兄的歷史環境下,很可能江東孫氏,也就歷不了三生三世了。。。

周瑜與孫策就算登堂拜母,也只是兩人私下關係好。假想你的鐵哥們兒加入你的家族企業,也未必會給他什麼實際的特權吧?至於和孫家的嫌隙,記載里沒有所以無從得知。不過相關的陰謀論知乎上不是有嗎,搜一下還挺有意思的。


孫堅略遜於曹操,孫權略遜於曹丕,孫策不好評價,雖然地盤上他打的,但是身為君王能力高不過孫權去,可以參考一下馬超。

孫家和周瑜都是江北的勢力,屬於一起去江南打天下,屬於核心勢力,被拉攏打壓東吳四大家族屬於次核心勢力,劉備屬於盟友,曹魏屬於敵人。所以周瑜與孫家理論上不存在分歧問題。


推薦閱讀:

周瑜為何在《三國演義》中變成既生瑜何生亮的小氣鬼?
三國殺里如果加入嵇康,他應該有什麼技能?
孫策與周瑜 孫權與周瑜 哪對情誼更深?

TAG:東吳三國 | 周瑜 | 孫堅 | 孫權 | 孫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