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為了接受自己還是為了改變自己?

要是最終你發現的自己就是有很多不好的品質,類似懶惰,妒忌,玻璃心。是改變自己呢還是接受自己?


提供一個外行的理解,不一定對,只作參考:


1. 了解自己不是指了解那些「不佳的品質」,而是了解自己對這些東西的真實看法,進而了解這些東西的由來,和自己的期待。

2. 了解自己不是通向「更好的自己」,而是要和自己更好地相處,讓自己和外界更好地相處。

3. 很難說你了解了自己,也很難說你了解了現在的自己。即使真正了解自己,也要作好準備:它不一定有幫助。很多時候,你知道前面是個坑,然後你知道自己就是想跳。跳了才更舒服。以前你是自欺欺人地跳,現在么,也只是你就知道自己一定會跳。摔還是會摔的,疼也一樣疼。

4. 生活就是這樣。不會有更好的版本。只有更能為自己減輕些負擔的版本。

5. 了解自己這件事到底有沒有意義,不過是一種心理上的信念。你不看那朵花,它就和你的心同歸於寂。但我們也總是需要一點信念的。這是人性。

PS:我對那些明確指向「了解自己-改變自己-獲得更好自己」的路途都是有警惕的,如果還有人告訴你這條路不僅明確可見,還有捷徑,就更是警惕。

那和我對於這個領域的認知嚴重不符。


應邀!
記得中學的時候有段時間答順其自然答的同桌狂吼我。
但是…… 了解自己,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為了更好愛自己,無論是接受還是改變


了解自己就是清楚了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和要過什麼樣的人生。而接受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改變自己。

一、契機:

今年某天,從瀟洒姐博客上看到了7年大換血這個詞,當時的我立馬感到糾結和惶恐,之後醞釀了將近半年,不停梳理,終於接受了當下的自己,在此記錄下過程。也因為最近接觸到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不喜歡自己,也想借用我的故事證實,接受自我的過程以及益處。

咱們先來了解一下7年大換血的定義:中醫養生書籍《不生病的智慧》裡面也提到,女性的身體周期是七年。女性會在7歲、14歲、21歲、28歲等的逢七歲數邊際開始生理的巨大變化,這變化與前7年的修養狀況息息相關。男性的周期稍微滯後,大概是八年。從醫學上說,每七年,人的全身骨骼、細胞和血液都會重新自我更新一次。如果你想脫胎換骨,再世為人,要以七年為周期來塑造自己,這是可以做到的!這個神奇的說法先看到這裡,理論聯繫自身,看看每一個7年都是怎麼渡過的吧。

二、梳理:

過去沒有關注過7年的門檻這個概念,通俗說就是從1到7歲,8到14歲,15到21歲,22到28歲,29到35歲。我於是冒出了個念頭開始逐年回憶過去。最初完全是反感和不願面對的,在不斷的鼓勵自己和嘗試往回看,才慢慢將過去人生拼圖組合了起來。

1、從出生開始梳理,肯定自我:

第一個、第二個7年,1歲到14歲都做的不錯。從小我是個很乖巧的孩子,一直在一步一個腳印學習各種文化知識和才藝,靠努力從贊東小學考到區重點中學五十中讀初中,這前14年時間完全沒有浪費,我知道要完成小學學業,畢業後要去一間好中學。在回憶這段時心裡即踏實又滿足。

2、接受不夠好的部分:

第三個、第四個7年我覺得過的不夠好,平時也不願意提起高中、大學、上班時期發生的各種事。這14年間,我無目標,無計劃,無行動,無檢視。

第三個7年,15歲到21歲,高中與大學

逆反的高中階段:因為中考成績很好,15歲初中畢業暑假結束後,直接開始了在五十中高中部的學習。高一,不少同學帶著崇拜的眼神和我主動聊天的,我剛開始挺不明白,後來才知道我在初中時學英語的勁頭被很多同學知曉,我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心裡瞬間想過:原來學習也會讓人出名啊。但是高一課程難度上來了,我以為延續初中的學習節奏就能適應。但因為一個事件,人生一下子發生變化。

從小我是在奶奶家長大的,當時奶奶家要拆遷了,我不得不從習慣的生活、學習環境離開,搬回到父母家裡去。還沒來得及適應高中的課程內容、學習方法、新同學人際關係,就已經要去處理和父母一起生活出現的各種矛盾了,其實問題只出現在和我爸之間關係的處理上。我爸似乎永遠都對任何事情不滿意,回家後吃飯原本應該是放鬆的事兒,當時他工作壓力大,每次吃飯面對新聞聯播時,他永遠用謾罵來表達,導致我學得脾氣很大,像他一樣習慣性皺眉頭,不開心,即使在學校表達意見也是在和別人較勁,抬杠。我爸尤其喜歡在吃飯的時候罵我,因為這個時間段是一天當中他唯一看到我的時候,被罵的急了,我就拒絕吃飯,現在接觸的人多了,有的人會說自己小時候都吃不飽飯,我聯想到的是,我小時卻因為情緒太差,根本吃不下,所以人的命運並不在於他家裡是否有錢,很可能感受都是一樣的。後期因為這件事,我很後悔,錯過了身體發育的最佳時間,現在依然很瘦,吃什麼都長不胖,羨慕我吃什麼都不胖的姑娘加起來前前後後得有50人了。在我看來,我寧願不要有這個優勢。

當時,我想吃話梅,我爸看見就讓我給扔了,說不衛生,我想看電視,他不讓看說你趕緊去學習去,我想看漫畫書,他把我收集了3年的一箱子珍貴的書都賣廢品了,關鍵是當天回家後我才知道書都沒了,就換回來十幾塊錢。就覺得我任何想法都不能有,否則都是被打擊。我那時候憎恨爸爸,他也發現我很不順從,高一的時候還會打我,後期因為我畢竟慢慢長大了,才不打的。在這期間,我媽在每一輪爭吵中從不調停,她不善言辭,只希望最後吵架能自然平息。在這個過程中,我十分自暴自棄,逆反心理達到頂峰,把全部的精力都用來玩電腦遊戲去逃避生活不愉快的部分。那時候每天面無表情,路上帶著耳機,蓬頭垢面的騎車去混過高中時期的每一天,恨不得一天快點過去,晚上就能回家繼續沉浸在遊戲世界了。上學已經變得像一種無聊的工作一樣。我不像別的同學那樣關注自己今後的學業生涯規劃,我不知道高中畢業後是要上大學的,我也不知道上大學是幹什麼的,我對一切都漠不關心,但覺得日子過的太慢。後來我才明白,不開心的日子,總是給人特別漫長的感受。

迷茫的大學階段:好不容易,挨到了高三畢業,2000年千禧來到了。大學的前兩年,我過的很糊塗、盲目,沒有好好學習、延續了高中時破罐破摔的頻率,沒有積累下來任何美好回憶,也沒有任何日後可參考的經驗,我在同學中依然是一個畏手畏腳的小毛孩。2003年大三時,因為出了非典這個事件,家在外地的孩子都趕著回家躲起來,我很自然的回到家中,每天沒事可做,就買了個數據機,俗稱「貓」,每天在貓的叫聲陪伴下,開始天天對著電腦「衝浪」,那時候上網可以做的事情很少,只能上固定的幾個網頁,看看郵件,上QQ,有一天隨便翻著,就接觸了易趣網,我靈機一動的把幾件閑置物品拍了照片上傳到網頁上掛著,結果才2天功夫就有人拍下約見面交易,於是我當天就帶著個大口罩,坐著一輛空空如也的大公共汽車直奔天壇東門,和一位開著黑色桑塔納如約而來的姐姐以50元現金成交了,我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姐姐拿到東西後轉瞬離去,留下我手裡攥著一張50元鈔票。這一幕我一直記得特別清楚。非典結束,又回到學校,一邊找各種貨源做網店,一邊上課。這期間把易趣網店做到5鑽。當生意做的比較順手的時候,不知不覺到了2004年畢業。

第四個7年:22歲到28歲,工作了。

外企時期:網店剛剛做到月流水達到6000塊,稍微樹立了一點點自信,當時我想做生意,父母非讓我去有能上保險的正規公司上班,就這樣,我接受了一個諾基亞北京總部的面試,那份工作很急,直接讓我過去上班。我把生意胡亂一收攤,就從2004年8月起在諾基亞當上了秘書,直到2006年4月,這不到2年的時間,我天天騎著電動自行車,早晚來回3小時穿梭於東二環到東三環。這期間有很多收穫,天天卻快要累死了,在五星殿堂級公司做體面工作,卻拿著不體面的低薪水。這個期間,我沒有實現太多自我價值,沒有娛樂,只有工作,也太年輕。

國企時期:2006年5月到2012年9月,我泡在手機通訊行業的國企工作,做著各類市場推廣、市場策劃及培訓管理工作。想我的人生最浪費的階段是高中和在國企上班,驚人近似的都是回家後扎在遊戲和光碟的堆積中。我的第4個七年就這麼結束了。回頭看時,可以說是完全浪費的。我不喜歡這種工作,但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內心混亂,不懂表達,只剩抱怨。

第五個7年:29歲到35歲。

經歷過不愉快的14年,我不能再忍了,終於迎來了心智開啟。有人問什麼是心智開啟,就是你突然開始為過去蹉跎歲月感到著急了。好像一陣風吹過,把一層烏雲推開,讓你看到了遠方的燈塔,知道了原來還是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去追求一些幸福的目標的。從29歲起,我有所進步,能去關注每天的個人成長了,去年30歲時尤其努力,我用著小學、初中的學習勁頭來推動前進的步伐,不斷作加法。今年31歲,更是進入到一個逐步活的明白的狀態。第5個7年還剩下31歲的一半、32歲、33歲、34歲、35歲這5個年頭。當我35歲時,會成為一名什麼樣的女性呢?看到這個問題,我終於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我相信那個時候的我和周邊發生的一切,一定是溫暖靜好的。第五個7年起,我在做的是為過去的不作為買單,從外貌到內涵全部更新一番。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好好的改造自己,脫胎換骨!

三、反思:

對自身再認識,再複習後。知道了哪些年是努力的,哪些年是減分的。也許我的經歷算是比較典型,和一道算術題一樣,前14年得14分,後14年得負14分,29歲開始每年加1分。。。

人生得分=14-14+1+1=2。。。好吧,我現在就是一個頭上頂著2分的人。那又怎樣,這就是真實的我呀。這篇博文寫著寫著,居然已經想出了方法去量化人生質量度了!方法還是極其簡單的,真是件好事!現在是2分,堅持下去吧,每認真的過一年,就給自己加上份量滿滿的1分,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會知道,每1分都是怎麼獲得,而每1分又是怎麼失去的。

看著計算公式,有滿足、有遺憾、有感動。但開心的是,通過梳理每7年的人生經歷,我終於逐漸清楚了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和要過什麼樣的人生。有人說,人一生的眼淚是有定數的,貌似我流淚最多的是第三、四個7年期間,希望該流的淚已經差不多流完,從現在開始都是笑對人生了。該走的總會離開,該來的總會到來。

總結:接受自我要趁早。大家都來算算人生得分吧。早算早踏實,我不騙你。

http://weixin.qq.com/r/DUzl-YHE_NyHrcWe9xkf (二維碼自動識別)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很多事。
但還是簡單的答。

最開始我們是不了解自己的。從沒產生過要了解自己的想法,就這麼一直過著。

後來,我們開始慢慢的了解了自己。在心中建立起一個自我的形象。

直到有一天,你經過某些事情,突然發現原來自己是那麼貪婪/狹隘/自私/不願意承擔責任之類。你會不願意承認這些,拒絕接受自己是一個這樣的人。

然後,很多人就停在了這裡。

有一部分人慢慢的承認了,對,我就是這麼貪婪。這麼自私。
但這就是我。

之後產生的就是可是我不想這樣,儘管我很自私,但我要變得更好。

於是他們就改變了。

所以我覺得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只是大前提。你得先知道自己是什麼樣才能決定要不要改變才對。
而至於能不能走到改變這一步,就要看你願不願意承認以前的那個自己是一個醜陋的人了。
大部分人都是不願意承認的。恩。

------------------------------------------------------------------------------------------------------------
給,你們要的故事。
明明結論都已經說了,還要講。
不過可能不如你們想的那麼有意思。
@Sasuke the@卷吃
這個故事我其實在知乎已經講過一次了。只不過沒人知道。
感覺故事說的太細了。。。。
你的人生轉折點是什麼?它在哪些方面改變了你,讓你變成今天這樣? - 匿名用戶的回答
-------------------------------------------------------------------------------------------------------------
不請自來,故事略長,只是自己想說出來。

故事是這樣的,從小時候開始我就是一個外向的孩子。在小學因為愛上課說話被老師解任了大隊長變成小隊長,初中在學校裡面呼朋喚友邊走邊唱歌,在高中憑藉吉他參加各類學校小活動,並且從小學國旗下講話開始一直到初中當主持人再到高中組織升旗儀式,非常喜歡與人交往。

大學的時候,加入社團,在社團裡面認識學姐學長,和他們打成一片,還追到了一個學姐做女朋友,大二的時候到另一個校區,從0開始重新混這邊的社團,再做到這個社團的主席,繼續做主持人,通過主持認識學校各大社團頭目,通過學生工作參與學院生活,在班裡是班長,基本上在學校裡面一路都要打招呼。然後向校外發展,去肯德基打工升訓練員,和店長到經理到周圍的同事搞好關係。

那個時候的我十分外向,我討厭自己一個人呆著,喜歡和別人湊在一起,熱愛交朋友。每天都是局,約了肯德基的打牌,和社團的唱歌,和其他的主席吃飯,做學院評比...

每天沉浸在這樣的虛榮中無法自拔。

這就是我說的,我們做著自己自以為對的事情,卻從來沒有對自己為什麼這麼做,有過一點點的思考。
那個時候我們只是努力扮演著自己希望的樣子。

後來事情開始慢慢出現了變化。

第一件事是,我朋友的抱怨。

我的朋友,在上課的時候和我說,你知道嗎,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我,我一直覺得你人很好,我願意把你當做我一生的朋友來看待,可是你呢,我在你那裡完全感覺不到你重視我。我覺得我把你當做我人生中十個最重要朋友之一,可在你那裡我覺得我是你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我覺得不公平,這樣我也不會再認為你這麼重要了。

這些話讓我第一次覺得醍醐灌頂。我自以為每個朋友交到了,就一輩子都是我的好朋友。就好像口袋妖怪一樣,抓到了就算我把它放在電腦裡面一萬年他也沒有任何怨言。但其實不是。

那時我才想到,是啊,我過於重視朋友的數量,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很有能力,與誰都可以成為朋友,我可以在學校裡面打一路招呼,可是卻沒有真正可以互相扶持互相交心的人。

可能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有幾個人,你們會變成無比好的朋友,可如果你有好多人,平均下來全部都是點頭之交。

沒錯,維護一段感情是需要精力的,與其分給一百個朋友,不如只給一兩個,那可是過命的交情。
之後,我注意維護和她的關係,現在也是我二話不說立馬就到的鐵哥們(但其實是姐們,因為沒有什麼別的感情可以視為哥們)。

在我這次編輯答案的時候,我其實又對他有一些冷落了。但是我和最開始寫答案的時候也有了變化,在現在的我看來,真正值得我去維護的關係只有少數的幾個。至於點頭之交真的在畢業之後都已經在沒有任何來往。那時候我認識了多少人,都沒有用。只是讓自己沉浸在交友廣泛的感覺中。

這就是我說的第二個問題。

第二件事是,認識人多帶給自己的虛榮。


在學校里,和同學一起走。總有人和你打招呼,不乏大白腿妹子和跑過來甜甜的叫著學長的學妹,在同學中是怎樣的優越感肯定不用說。在工作上也順利,於是虛榮就開始慢慢發芽了,出席會議的時候,如果沒有被發請柬邀請心裡會不舒服,如果位置擺的不好會不舒服,如果念錯了名字會不舒服,如果別的社團的部員對我吆五喝六會不舒服,總之就是開始端起了架子。認為自己大學無比成功,生活無比圓滿,照這個情況將來到了工作崗位隨便一交流就能順利的很,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對象,當時的那個學姐,都大四了怎麼找個工作這麼難啊,有時又不上進。於是就事情就蔓延到了感情上。

第三,對於感情的欺騙。

自我膨脹之後帶來的就是對於當前對象的不滿意,有時候總會想,這樣不上進的女生也不能帶給我一點希望啊真是拖後腿。這時候社團裡面又有年級第一清純可愛的妹子即使知道我有對象也說喜歡我,暗送秋波,這一來二去的,雖然知道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也就玩玩鬧鬧起來了,那段時候是我虛榮到了頂峰的時候,熟悉的人知道自己同事在和一個妹子一個學姐兩邊玩,我也開開心心的在兩個女人之間左搖右擺起來。那時候我完全沒有考慮到他們兩個的想法,就是自己覺得我真是太TM人生贏家了。

真的,我現在都覺得自己非常對不起妹子。明知道自己接受不了那樣的性格,卻又不放手主動送上門來的,覺得很刺激。很心動。更對不起學姐。現在想起來真是悔恨。

然後,來事兒了。

有一次兩邊同一個時間找我,學姐這邊不放人,妹子那邊催得緊。妹子說我在操場堆著雪人等你。我想快點把學姐送走回去找妹子,結果學姐喝的有點多突然也想和我逛操場。結果就是妹子看著我牽著學姐走過她面前,然後就默默地回去了。我心裡非常不忍,並且把這一切都怪給了學姐,居然讓我傷害妹子這麼深。不行,得分。
但是分的時候也沒有那麼順利,還是在操場上,我說分,她哭。轉到了12點多,我說我送你回去吧,她說不。我們就出去了。在社團裡面過了一夜。
然後聊,哭,突然心一軟,一抱,一親,就沒分成。
第二次終於是分了,但是分是分了,和學姐分了的事如果讓妹子知道的話,肯定就要被要求在一起,所以我也就一直作為秘密,不和妹子說我已經分了的事。

然後,分了之後,我突然覺得不知所措了。
好像最開始我以為學姐離開沒什麼,但事實不是這樣。
空虛,寂寞,和哪個圈子出去他們一問對象就心裡一疼。
還得躲著妹子。

後來妹子打電話,說有人跟她表白了,怎麼辦。
這是逼我啊,我想,我覺得他挺不錯的,我說。
你挺好的,但我覺得我們不能在一起,我說。
那邊沉默,你TM半年前怎麼不說,她說。
對不起。

掛了電話坐在宿舍樓的樓梯上,感覺整個人,徹徹底底的不行了。

走在學校里,不知道應該想著哪個,社團裡面也是沒法和人說,和好哥們說好哥們也只是罵我一頓,恨不得自己去撫慰一下人家兩個。


但我現在特別感謝他們兩個。

那是我整個大學思考最久的一段時間。

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在思考,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到底做了什麼樣的事。
朋友到底怎樣才重要。
怎樣從現在這種狀態中解脫出來。

在這段時間,我認識並接受了自己。
談過多少的對象,都是一半的時候我有看上了別的,可從不說是因為自己不知足,怪對方沒有吸引力。
濫用冷暴力,讓對方忍不了然後離開,這樣責任就不在我了,我還可以裝裝可憐。
永遠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自卑和自私。
因為自私所以交朋友只想別人能為我做什麼,自己卻從不去維繫感情。
因為自卑所以拚命的證明自己努力的很多獲得了很多可是還是不能讓自己相信自己優秀所以還要更多。

我的姐姐說弟弟你不能給別人幸福。
弟弟你很優秀,你用盡各種辦法獲得各種獎來證明自己很優秀。
讓自己相信你很優秀。但你自卑,你自己永遠都不信。
所以你只能尋找更多金燦燦的東西證明自己。
於是你越來越明亮。但這都是外在的。
你自己卻沒有辦法發出光芒。
但當別人想從你這裡獲得能量的時候,你一絲一毫也給不了別人。
因為你自己不會愛別人。

當頭棒喝打得我渾身發顫。

對啊。姐姐說的太對了跟看透了我一樣。
我就是這樣的。
我接受了自己是醜陋的,是不完全的,是自私貪婪的,
或者說我正是我自己最不想成為的那種人。
但是我不再梗著脖子否認了,
也不再怪她們了。
就是因為我不好。僅此而已。

我就是這樣醜陋的,自卑的,自私的。
我因為自私自利,又不願意承擔責任,所以連分手都要冷暴力到對方忍不住說,讓自己成為被害的一方。
我善於追逐別人,追到之後就成功了繼而轉到下一個目標,這其實不是喜歡,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優秀的。
我朋友眾多,可是又從不和人交心,只重量不重質。

但是。


我不想變成我最討厭的人。

所以說接受了之後才可以改變。如果你永遠不承認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你也就永遠不會發自內心的厭惡自己,從而獲得改變自己的動力。

於是我開始學著承擔責任,不管是生活上還是戀愛上,逃避責任就是不想長大。
如果在追逐,就等自己真心喜歡的那個。
朋友,刪,只留最重要的圈子。
我要做我喜歡的事,讓自己變得不再這麼醜陋。

這就是我感謝的原因,因為我現在看著太多人還不願意承擔責任,不願意承認那個不完美的醜陋的自己。

沒有接受,永遠不可能改變。沒有她們,我不會懂的這些。


故事就到這裡了。


------------------------------------------------------------------------------------------

所以認識自己只是第一步。

如果你不承認自己的問題,不面對,還賴別人。你就沒辦法長大。

這就是接受自己。清楚的明白自己哪裡好,哪裡不好。

然後相信自己想變成的樣子。你厭惡的,就是你要改變的。

所以題主的問題我沒法回答。認識自己,既是為了接受自己,也是為了改變自己。

我個人覺得讓自己低下頭承認自己的醜陋,可能是最難的一件事。


怎麼說呢,要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包括它們的成因。

比如善良溫和以及自卑妒忌,了解了它們的成因,善良溫和就有了更自信的表達方式,同樣也會接受自己的自卑妒忌。

題主說的,正好是兩步走。了解自己第一步就是為了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優點,接受自己的缺點,直面自己的缺點。可是接受自己的缺點,並不是保留自己缺點的借口。認清自己才不會自大或自卑,明知道是錯的,為什麼不改?了解自己是為了更好的改變自己,完善自己。


為什麼要了解自己?因為為了接受自己,更好的跟自己相處。


為什麼接受了自己才能更好的跟自己相處?
每個人的情況各異,當你接受自己是個性格內向不善交流的人,你才能在與人交流中不至於過分緊張刻意尋找話題參與,不會做出怪異的舉止吸引注意力。當你接受自己外在不吸引人注意,也會接受了身邊的男人總是圍著某個美女轉而忽略了你,你才不至於產生過多的嫉妒厭惡。當你接受了自己只是個普通人,能力有限,才會坦然面對工作中某個高難度挑戰的失敗,不至於過分懊惱失去信心。


但是接受自己,絕不是自暴自棄,你不能因為知道自己內向了就不再主動開口與人交流,不能因為覺得自己長相平平就產生自卑不敢與異性接觸,不能因為判斷自己工作能力一般,就不再接受挑戰。準確的說,接受自己只是接受目前的自己,最重要的是了解為什麼現在的自己是這樣的,才能做出改變,變成更好的自己。

還是上面的例子,你知道自己內向是因為自己平時信息收集太少沒有談資,你才會多讀書多留意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你知道自己外在不吸引人注意,是因為除了相貌普通還因為沒有氣質,魅力,你才會學健身學化妝學搭配提升。你知道自己工作能力不夠是因為經驗太少,實踐不夠,你才會主動去彌補短板。

知行合一。


人本身就有很多奧秘,來自於身體上和精神上。了解自己,可以讓你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什麼,什麼又做不到,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可以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大多數人對這些問題自己心裡都沒數。包括我也沒有。不過在了解自己的過程之中,會發現自己一系列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壞毛病。這肯定是要改的,了解自己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發展自己,向別人展現自己。因為人是群居動物,對於習慣的好壞都是由同一界定的,基本上把對自身或對他人有害的都歸為壞毛病,這也是改變自己,或是說改善自己的必要性,如果實在是改不了的還可以有兩種方法:第一,發展與之相反的心理品質,例如你記恨性強,那就發展自己的包容性,讓他們相互中和。第二,隱藏自己不好的品質,不讓他人知曉,並發展一種合理的發泄方式,不然一直壓抑也不好。
當然,除非你的優點強大到可以讓所有人都可以無視並包容你的壞毛病,或者你決定此生再也不想有發展,不和他人有更好的交流,你完全可以對自己不好的品質視而不見。


據說在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寫著這樣一句話:人啊,認識你自己。
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從出生到死亡,這個命題無處不在。題主的問題換個角度可能更好理解:如何跟好的接納自己。
知道了當下自己的長處、短處、有點、缺點,依然能夠坦然面對,不因怯懦嫉妒而自備;
發現未知的自己的潛能、勇氣、智慧、才能,心存一份不驕不躁,不因一時出眾而自大。

不要強行改變自己,試著接受這個並不完美的自己,當你正真悅納自己的時候,改變也就自然而然的發生。


我以前每次考試前都都把所有複習資料帶回家,可是也不會看。當我再把它背回學校時,我都會發現我不夠了解自己,現在我終於不再背一堆書回家了,因為認清了自己了。所以說,就我的經歷而言,了解自己只是更好(心安理得)的接受自己(的臭德行)啦。


27年全都白活了,現在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前只是一味地隨波逐流。


了解自己……這是個很大、很有意思的話題哇。

受當初看過的一丟丟希臘早期哲學書的影響,我一直毫不懷疑地認為,了解自己,或者說認識自己是世界上最難的問題之一。

因為了解自己這個命題一旦提出,便不可避免地涉及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等三大基本哲學問題,而後面三個難題即便再爭論幾千年恐怕也不會有一個統一而完美的答案。這是我認為了解自己是件很難的事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不管何時何地,我都堅信不疑地認為,人是複雜的,是多面性的,是自相矛盾的,既有遵循本能的動物性,也有超越自我的神性,既有崇高的一面,也有卑鄙的一面,有陽光善良的一面,也有陰暗兇惡的一面,就像每個人既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感性的。

每當我們提及了解自己時,被剖析的對象也就是我,而每個我都是一個具體的人。所以,從某方面說,了解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了解人,只不過在了解自己時,我們除了會考察我作為人的共性,也會注意到我作為人的特性。

而實際上,當我們把擁有許多不同特性的人加以分門別類而放到一起時,特性便可能不再為特性,相反更從反面證明,人之所謂特性根本不存在,只是每個具體人身上體現的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結論就是,你身上的所有所具有特徵,別人也都有,或者說總有很大一部分人有,更進一步地說,從人性角度來看,所有人既是所有人,也是同一個人。

最後,我還堅信人是不確性的。這種不確定性可以往大了說,如我們很多人也許都曾在年輕的時候,狠狠地告誡過自己,長大成年後一定不要變成自己當初討厭的那種人,事實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被改造了且渾然不覺,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一以貫之。

往小了說,即便面對同一件事情,不同時間、空間,我們的反應都可能不一樣。至於讓我們反應變得不一樣的是什麼,這並非一個簡單的問題。

既然是這樣,那我們就真的無法了解自己了嗎?

我傾向於這樣一種說法: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理性,最大程度地了解自己,但要做到真正而徹底(客觀)地了解自己,幾乎是一件不可能事件。

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理性有時候並非我們認為的那麼可靠。

甚至就像此刻,我的理性告訴我,所有的所謂理性、客觀,在某種程上都是一種主觀,或者說一種個人偏見(此處取廣泛層面的意義)。只不過是說服與被說服罷了。

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

途徑有很多,比如做各種心理測試啊,比如審視自己做一件事的過程啊,反思自己的行為啊,剖析自己的靈魂啊,面對他人詆毀,自己的心理變化啊,最終的行為舉止啊等等,所有這些歸總起來,我喜歡用的一個詞叫:自我意識。自我意識與自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自己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在想什麼,後者則可能更多與自私之類的詞相關。

一般來說,一個有很強自我意識的人,都是比較了解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要稍稍偏強一些,因為由於這種自我意識的存在,他時刻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哪樣做對,哪樣做不對,就像有的人明知自己這樣做是錯的,還是會這樣去做,這一方面可能是此人處於失控狀態,一方面可能是自身性格問題。

當然,建立自我意識有一個很大的前提,那就是對自己要誠實。這好像是句廢話,實際上自欺欺人的人大面積存在。其他故意欺騙別人不在此討論範圍。

啰嗦這麼多,總結起來大概就是,了解自己就是誠實地看待自己對於外界的一切反應(包括心理和思想,甚至生理),然後從這些反應慢慢尋找到一些相似的、長久不變的東西,自我反思、自我審視、自我剖析得多了,對自己自是會了解更多。

人可以被塑造,這是一定的。但這一般都是在外力的壓迫下,絕大部分的人很難無緣無故由內而外生出一股強大的力量,來改變自己。

換句話說,沒有足夠的外界刺激,僅憑自我意識試圖改變自己,這幾乎是不可能事件。而且,我並不認為改變自己是一件多麼好的事兒。誰知道你是變好,還是變得更糟呢。

或者,我們不如換一種說法,了解自己不是為了改變自己,而是為了超越自己,或者說克服自己。有些東西,像自私,嫉妒,貪婪等這些都是植根於我們人性之中的東西,你想要去改變?我只能說,我還是看新聞聯播吧。

而且在我看來,只要我們表現出來的自私、嫉妒、貪婪等沒有對除自己以外的人造成任何傷害,都是無可厚非的。在不傷害別人情況下,你無私你的,我自私我的,我樂意,誰也管不著。

當然,咱還得說,自私沒有無私格局大這也是一定的。只要你願意承擔自己自私帶來的後果,愛無私自私,悉聽尊便。

於是,又啰嗦了這麼多,總結起來,無非還是了解自己不是為了改變自己,而是為了超越自己,克服自己,或者說當我們試圖去克服自己的某些缺陷時,其實已經是一種改變了。

以上純屬胡說八道,謝謝。


大學以前的自己總是把目光放在別人的身上,我要怎麼做才能獲得別人的喜歡,做別人眼中的自己。上大學以後,突然有一天如醍醐灌頂一般,原來自己一直都沒有真正的去面對過自己內心的感受和需要,真心覺得發現和了解自己真的是門大學問啊!
以前我會因為自己的懶惰,嫉妒,得意忘形,不努力等等,而討厭自己,一直不去面對這樣的我,後來學會接受不好的自己,並且分析自己,逐漸接受她,改變壞的她,再重新接受出現新問題的她,不斷的反覆反覆,至今仍在思考,接受,改變,再接受,再改變。。。。。。。
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題主說了解自己,最終卻發現自己很醜陋的一面該怎麼辦?


我想以我的經歷來說,發現自己丑陋的一面不是最終的結果,應該只能算開始。因為了解自己這個過程是痛苦的,發現自己丑陋的那面是正常的,但是產生難堪,痛苦的原因是因為還不能接受真實的自己,為什麼不能接受真實的自己?就這樣深入的去了解自己的意識層次,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潛意識層次的東西。


看到這個問題只有幾十個人回答,而且很多的回答得很好的評論也較少的點贊。說明只是少數人有想要了解自己的想法。


我有這個想法是在高中的時候,當時我發生了面具的膨脹,就是我所以為的我是很多方面很優秀的,但實際不是這樣的,如果沒有我的朋友告訴我真實的我是如何的,也許我也不會開始對真實的自己產生了解。

其實當一個人有了解自己的想法,這就是一個開始。了解自己是個痛苦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自負、自我、自卑。都是因為不了解真實的自己,所以把自己看得太好或者是太差。而且了解自己需要沉靜下來才能進行,但內心浮躁、喧囂的時候,是很難聽到內心的聲音的。但孤獨、獨處時,就能慢慢與自己對話。

這是個喧囂的時代,由於電視,電腦,手機,太多的娛樂消遣方式讓我們樂此不疲。如果什麼時候一個人能放下這些娛樂,時常獨處,沉思,與內心對話,那麼就能慢慢的開始了解自己。


自古以來人們都說讀書的好,為什麼?這裡的讀書不是指學校上課的教科書,也不是指看小說等娛樂消遣的書,更不是目的性很強的專業書。而是指讀的一些有助於培養思考的書。讀書會讓人靜,靜下來後就會思考,思考力就慢慢培養起來了。


我高中聽過一句話,蘇格拉底:「認識自己是智慧的開始」。我一直引以為戒


了解自己是為了更好的和世界相處,更自己相處,是為了能讓自己在人群中感到寂寞的時候,也依然坦然舒適,安穩知足。


了解自己始終是為了接納 接納內心深處的那個不完美卻真實弱小的小孩子 而一切改變的起點也同樣是接納 帶著這個殘缺的自己上路 去變得美好

我們真正不了解的始終是我們自己

潛意識的迷霧迷惑著我們的判斷 意識層面的「自以為了解」又反過來試圖催眠潛意識

不得不承認每一次嘗試去觸碰潛意識層面的那個「我」勢必要經歷真實的 強烈的痛苦 也能說 如果比較輕鬆就了解到了那個「我」 只是由於渾然不知自己正身處假象之中

這個「我」比想像中更殘缺和丑 但那一刻專屬於ta的真實的美感又就此生成了

去見ta 大概是每一個人真正獲得成長的永恆動力(不論是有意識的或是無意識的) 即使我們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可能也只見到了朦朧的影子 但邁出的每一小步都帶給意識層面的自己巨大的成長和力量

感謝在痛苦中堅持著 勇敢走出每一小步的我們

每個人


其實了解自己,就是知道自己當下的境界和當下的感受,其實我們都在用應該怎樣而虛偽而分裂,我們真實的想法和態度被意識壓抑和掩飾,在潛意識中掙扎痛苦,因為我們沒有尊重自己,活在他人的評價中,被牽著鼻子走,我們很累,這個時候我們發現了解自己很重要,自己是虛偽還是真誠,美麗還是醜陋,善良還是邪惡......我們不敢面對又不得不面對,這就是接受,我們敏感多疑那就這樣感受內心的痛苦,這就是自己,感受多了自然會春風細雨潛移默化的改變


了解自己包括多個維度,包含性格、喜好、優缺點、特長等等。最終都是為了以令自己感到舒服的姿勢走完這一生。

拿自己來說,在讀書和工作的早幾年有個誤區。那時會很在乎別人的看法,也會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好像合群的才是好孩子。

後來漸漸發現其實不是這樣,特別是在工作中遇到逆境之後,為什麼我迎合了別人還是會出現問題?為什麼我去溝通了還是沒有達到好的效果?後來我看了很多心理學和性格人格方面的書,就是為了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擅長做什麼,什麼是自己的弱點,什麼才是對於自己最重要的。(比如我以前經常忙於交情泛泛的同事間的社交而和長輩的相處的時間大幅變少)

在這個過程中,好像是我跳出了框框,以第三者的身份審視自己和曾經的逆境,坦然接受自己做錯的地方,總結自己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那段時間,血淋淋地剖析自己還是蠻痛苦的,但直到今天我都認為是值得的,敢於直面自己並且敢於做一些改進,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對自己的勇敢表示肯定。


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必須接受的。其實,我個人認為,我們能做的是打造一個更好的自己,最起碼自己看來如此。


題主問了兩個問題,因為第二個更簡單,就先回答第二個。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了解自己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

對少部分有信仰者,了解自己是為了此生不斷邁向更高的人生境界,甚至是為了讓自己這段生命歷程結束後能去往更好的地方。

所謂接受自己,這是必須的。如果不接受自己,那隻能在精神上虐待或在肉體上傷害自己,顯然是很悲慘的境地。所謂改變自己,其實人時刻都在改變,變得更老,變得更有經歷。

綜上,這兩者跟了解自己並沒有直接關係。

第一個問題很宏大,嘗試分解一下。

特地說明:以下名詞都是自己的理解和定義,並不完全遵從哪門學科。

「自己」大概分為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兩類。物質上的可簡稱為動物性,精神上的可簡稱為人性。也有一些學科稱為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這兩者很難絕對分開,有時還會互相轉化,這有點類似一對矛盾體。從另一個維度看,關於」自己「的問題大概可以分為特徵和需求(慾望)兩類,簡單說就是自己是什麼和自己要什麼。

從了解自己的角度看,動物性特徵相對比較好了解。比如,醫學、生理學、遺傳學、動物學、部分心理學等等都是相應的理論工具。而且,這可以從他人哪裡加以了解,比如醫生或養身健身專家等。動物性需求是與人的基本生存相關,滿足動物性需求屬於生命的基本需求,出了問題就很難活下去。比如溫度、空氣、水食物、空間自由等。

人性問題就比較困難了,它並不屬於人的動物或自然屬性,它是發於先天成長於後天的一系列不停變化的內心思維情感集合體。比如說,題主嘗試了解自己,在知乎上提問學習,這之後題主可能變得更成熟更加自省,也可能更幼稚更加困惑(受了誤導)。問了之後,題主已經改變了。所以,了解自己似乎是一個終身的任務。人性的總體特徵是與特定個體的慾望相關,人性慾望的滿足不屬於生命的基本需求,大部分人大部分時候得不到滿足也很正常。但是,如果長期慾望受到壓抑或挫折那麼就會對人身產生傷害。

從其他帖子的回答看,很多屬於人性慾望範疇。我認為,人性慾望與後天的教育、經歷、社會影響密切相關,也有說法提到天性是重要內核(這我難以判斷)。要了解自己的人性慾望,就要嘗試回顧自身的教育、經歷、社會影響,以及自己過去的一系列重大決定或行為。

從研究人性慾望的方法看,其實至少有兩條路:一就是像題主這樣刨根問底的追問方式,可能需要的是追本溯源的研究方法,另一個是很多人尤其是女人採取的方式,那就是「不問為什麼,只問別人有沒有,我有沒有「。我們經常看到女人們扎堆聊天跳舞唱歌上街購物等等。這些行為其實是她們對自己人性慾望的了解方式。考慮到女性壽命更長,也許活得更輕鬆。那麼這種簡單直白的方法是有其合理性的。邏輯上說,你周圍身邊人的關注點欲求點往往是社會現實環境下人性慾望的極大值和邊界。朝這些點奮鬥,有實現可能,也容易有成功的快感。


我毫不誇張的說我曾經每天十二小時以上的坐在電腦前,敲代碼。當時我還是個學生。當時的我認為努力,勤奮就一定有收穫。沁入我心。我偏執了,只知道敲不加思考,給人一種是的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感覺,自己也喜歡上了這種感覺。但效果只是事倍功半。

所以要走出這種自我認知的誤區,舒適誤區,是的每天沒日沒夜的努力,很勵志很熱血,但是這是一種 重度的中了雞湯的毒。


推薦閱讀:

安慰等於大道理?如何區分安慰和大道理?
我不喜歡自己,怎麼辦?
被騙錢後心理該如何調整?
對東北出身的女孩子有偏見,怎麼扭轉過來?
怎麼做一個快樂的人?

TAG:心理學 | 心理 | 心理調節 | 了解自己 | 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