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意攝影和現代主義攝影的區別是?

畫意攝影向現代主義攝影轉變,是因為什麼?


總體來說,變革的核心根源在於技術進步——但是這種答案會顯得比較萬金油,任何社會和人的變革你都可以很簡單地拋給技術進步,但是可能這樣的答案會顯得稍微缺失了一些中間環節。

押井守談及攻殼的時候說,他關注的其實是那些「從兩百年前到現在就沒太變化過的東西」,也許也是對剛才觀點的補充罷。

兩個問題:區別,和如何演化。

我們先嘗試稍作定義,在同一個定義的框架內來談這個話題,會顯得比較容易理順一些。如果對定義有其他的意見,可能後面的東西就沒什麼意義了。另一方面,定義明確了,第一個問題也就自然地解決了。

首先解釋畫意派(pictorialism)。通常來說,認為這是一種在1860-1910年之間佔據比較主流地位的攝影審美取向,這個流派強調朦朧感、構圖、影調,體現了當時作為黑科技出現的攝影,被使用這項技術的人向藝術靠攏的努力。畫意派這個名字的來源,一般認為取自Henry Robinson於1869年發表的著作 Pictorial Effect in Photography

但是對現代主義(Modernism)的定義,可能會遇到一點點問題。我們如果從廣義的 Modernism 自身來定義,19世紀下半頁一直到二戰後後現代主義興起前的這段時間,似乎都可以視為 Modernism 的適用時間範疇——當然從攝影的角度來看,可以縮短為1910年連環會(Linked Ring)解體到達達主義興起之前的這一段時間(歐洲)和攝影分離派宣言發表或者291畫廊成立(美國)起算,這裡的具體時點是比較有爭議的。總體來說,畫意派衰敗的同時,正巧世界也經歷著世界大戰和藝術中心轉移,所以在地理分野上容易出現這種時間的不一致。

但總體來說,此處我納入的 Modernism 攝影概念,可能是由直接攝影、現實主義、客觀等辭彙所形容的一個客體。這個客體里,可能比較強調「記錄」和「還原」,強調「真實性」和「直接性」,反對過多的對拍攝客體和畫面「內容」的人為干預的一種觀念。這一點上,似乎攝影的現代主義,和更廣泛的視覺藝術、文學和哲學的現代主義,存有一點差異。

但實際上,現在時興的極簡主義、後極簡主義攝影作品上,多少也都留著曾經的 Modernist Photography 的痕迹。


第二個問題,如何演化。

我個人的理解,這裡需要分兩塊來講。

一塊,很重要的,技術演化。

早期的顯影技術是比較複雜的,銀版法、卡羅法、蛋白法,工藝也不太一樣;後來出現了濕版法(細分為安布羅法、錫版法等),最後在進入了干版法之後有了一家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伊士曼干版公司,也就是後來的柯達。具體到干版快速擴張自己的領地,大約是在1880-1910年間的故事,(一如今天索法一桶漿糊)。下一次再有顛覆性的感光介質變化,可能就要算晚近的 CCD 和 CMOS 了。毫無疑問,便攜性和易用性更佳、曝光時間的縮短、工序的簡化,確實讓攝影越來越多地具備了「走出戶外」、「普及」和「快速」的屬性,也為之後的攝影實踐發展打下了最關鍵的基礎。當然,相機方面也陸續開始有了變化——但大多還是一些對今天的玩家,哪怕是大部分發燒友而言都不太熟悉的一些東西。但總體來說,每當新的技術出現之後不久,藝術就會很快地跟進出一些新的花樣,也算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老傳統了。

另一塊,同樣重要的,是審美品味的變化——畫意派強調的人造感、氛圍、靈光之類的東西,經過了比較長時間的實踐之後漸漸開始讓大家感到了視覺上的疲勞。通篇展開來說會顯得太冗長,講一兩個比較關鍵的節點。這裡我們需要引入一個人: P.H.Emerson 。在1889年,他著作的 Naturalistic Photography 一書對當時還在從事畫意派攝影創作的 Alfred Stieglitz 和 Edward Steichen等攝影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些當時的先鋒攝影家在實踐上的新嘗試使得攝影創作進入了介於畫意派和分離派之間的自然主義派階段。這一階段,攝影者們開始質疑畫意派的思路和審美,強調「減少人為干預對畫面的影響」。適逢第二次工業革命後整體社會結構的變更和其他的藝術形式更多新鮮的嘗試,包括當時歐洲的德奧地區分離派(Secession)運動對幾位後來的攝影分離派創始人的影響,最終促成了攝影分離派和連環會的分道揚鑣,並開始進一步向現實主義靠攏。在291畫廊和 camerawork 雜誌掌握了輿論的主導權之後,這種跡象愈發明顯。當然,攝影實踐從來也不是一刀切的——在美國,實際上一直到1920年代中後期,畫意派才慢慢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裡。至於之後出現的F64小組,那就是另外一個新的故事了。

大體來說,與攝影的物質技術進步那樣有一個又一個切實的物證不太相似,攝影想法和時代潮流的演化,更多時候可能是因應了某一些特殊的「人」這一個體,因而顯得更模糊和非線性一些。

祝好。


謝邀
實際上這種轉變並不能說是轉變,只能說是技術和效率發展的結果
視頻技術也經歷過同樣的發展歷程,只不過視頻工業的流水化要比靜態攝影晚一些
記錄為主體大行其道的攝影形式,實際上是隨著兩次世界大戰和徠卡的崛起開始的,這個時候人們發現相機可以作為一種實時的記錄媒介而不是僅僅是笨重的「畫筆」而存在,當一種事物的迫切的工具性被開發出來,那麼它的創作性就是要退居二線的,而這種工具性意義會浸淫到創作性當中去,反過來,創作性也在改變工具的可能性,你也不能說現在的商業攝影就沒有畫意創作性
而後現代攝影方式就非常強調剝離實效的純粹的藝術重構性,雖然這種構建建立在更快捷,更豐富的獲取方式本身之上

實際上這個發展歷程和很多近代技術產物都很類似,比如火車,比如鐘錶,比如音響,都是開始是高大上的產物,後來變成泛化工具,最近技術足夠豐裕了又有些人開始玩兒復古


謝邀。題目問的和內文不一樣呢。

題目說的區別,這個不需要解釋,網上都有定義,我肯定沒專家說得好。

但轉變的原因,我個人覺得覺得歸根結底只和攝影科技進步有關。

如果拍一張照片非常麻煩、成本很高、或者能實現的東西比較少(例如以前拍張照片需要人一動不動很長時間),即使是創新的技術,也未必能代替舊有的手法啊,攝影術剛誕生時,那張模糊的窗外景色,是肯定不夠繪畫清晰的。當一張照片的成本非常昂貴時,人們自然會珍惜每一次快門,精心準備前期每一個細節,不確定的「捕捉」自然不會流行,「營造再定格」才是主流。

但當技術進步了之後,人們才發現了攝影術更大的可能性,原來可以很簡單記錄下跳起來的人,原來拍一張照片也不會很貴,人們就會嘗試更多的可能性,更便宜的成本令「捕捉」漸漸成為主流,高速記錄帶來更大的創作空間,光學的進步帶來更好的影像精度,各種隨著攝影術進步誕生的特技例如長曝、重曝誕生了新的創作形式。這個時候,攝影才算真正獨立出來,現代主義攝影是誕生在技術的發展上的。

汽車剛誕生時肯定跑不過馬,所以那時的汽車和馬車長得很像,但當汽車快到一定程度時,流體力學的進步一定會迫使汽車的外形越來越不像馬車,這是一樣的道理。

這種轉變其實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個作品帶來的,我們總以為我們在掌握越來越深的科學知識,但其實,科學就是一種生物,它一直在自我進化,通過我們人類的大腦和雙手。它要改變世界,改變我們人類,我們不可預知,也阻止不了。


推薦閱讀:

公立的博物館可以出售藏品嗎?
為什麼臨時成為藝術生錄取線也可以低?
在山東藝術學院學習是種什麼體驗?
欣賞那些難懂的藝術,如油畫/古典音樂等,關鍵在於理解創作的難處嗎?
怎樣評價伊藤潤二的作品?為什麼?

TAG:藝術 | 攝影 | 人像攝影 | 攝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