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劉備三顧茅廬是真的,還是諸葛亮主動見劉備才是真的?

三國志和魏略哪個才是真的?


謝邀。其實關於陳壽《三國志》的劉備三顧茅廬和魚豢《魏略》中的諸葛亮主動投奔劉備的矛盾(1),純粹是受到裴松之的誤導而作出來的。《魏略》里諸葛亮【北行見】劉備的會面,估計就是發生在三顧茅廬之後。


1,《三國志》里三顧茅廬只是劉備拜訪諸葛亮,無任何詞語描述是劉備徵辟諸葛亮。

2,《魏略》里劉備與諸葛亮【非舊】關係無法得出是雙方第一次見面,而是雙方關係淺。

3,《魏略》里從諸葛亮【北行見】劉備的方向來看,諸葛亮肯定不是從隆中出發。

4,《魏略》里諸如劉備【知亮非常人】、【由此知亮】等細節,說明劉備已經認識諸葛亮。

5,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就是個賓客身份,並非很多人以為馬上就有了官職。

6,直到劉備吞併荊南4郡,諸葛亮才有第一個官職【軍師中郎將】。

7,《魏略》沒有像陳壽《三國志》那樣,美化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感情,而是從零開始。

8,【情好日密】可概括從【諸生意待之】轉變成【猶魚之有水】的感情升溫的時間。


仔細看《三國志》諸葛亮傳,就會發現三顧茅廬過程的記載十分蹊蹺。在劉備【凡三往,乃見】(2)諸葛亮詢問【當世之事】(3),而諸葛亮以【隆中對】回答完畢後,劉備就只說一個【善】字就沒下文了,什麼表示都沒有,隨後直接就是劉備和諸葛亮【情好日密】(4)了。壓根就無法明確諸葛亮是否答應劉備邀請而出仕。

如果劉備的三顧茅廬是親自上門徵辟諸葛亮,那起碼要做到各種禮節。比如事先把徵辟的禮物準備好,還有要擔任左將軍府的何種官職也需安排好,結果什麼都沒有,【三顧】行動就以劉備的稱【善】一字而告終了。這可能說明劉備三顧茅廬只是拜訪諸葛亮而已,或者說【三顧】之後,諸葛亮並非以劉備屬下官吏的身份為劉備效力。

實際上,所謂諸葛亮出山後,開始並無任何官職,對比簡雍、麋竺和孫乾3人很早就擔任劉備的左將軍【從事中郎】(5),諸葛亮此時就是【賓客】的身份,直到劉備【遂收江南】以後,才有第一個正式記載的官職【軍師中郎將】(6)。當然,千百年來,人們總習慣性地認為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後,就立馬就受到重視當了官。

要知道在兩漢魏晉時期,主君徵辟某人為正式下屬,那就說明建立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君臣之好 】(7)的關係。而在諸葛亮在出使東吳的時候,由於劉備並沒有徵辟諸葛亮為府下官吏,只是賓客身份,張昭才能毫無顧忌地【薦亮於孫權】(8),來挖劉備牆角。又如魯肅、諸葛瑾為孫權效力時也是【 始為賓客 】的身份(9)。

有趣的是,在諸葛亮以賓客身份去遊說孫權前,魯肅也是以賓客身份來弔喪劉表的(10)。因此先認知到諸葛亮只是劉備的賓客身份,再回頭看《三國志》和《魏略》的區別,至少在諸葛亮的身份職位上,兩者並無矛盾,無非是《魏略》里劉備和諸葛亮【非舊】的關係與一般人認知的不同。

而恰恰是裴松之可能認為三顧茅廬劉備和諸葛亮的第一次見面後,雙方關係就應該好的像蜜一樣,才會把諸葛亮一次【北行見備】的行為,和【備與亮非舊】(11)的關係,誤認為是諸葛亮主動投奔劉備的第一次見面。其實無論是【北行見備】,還是【備與亮非舊】,這2個用詞都無法得出這是雙方第一次見面的結論。

在【備與亮非舊】的【非舊】一詞里,【舊】解釋為:故交老交情。因此【非舊】解釋為兩人是新交,並非熟識,關係比較淺,這說明諸葛亮在【北行見備】前已經和劉備認識。畢竟三顧茅廬兩人就見了一次面,關係自然不熟,當然是【非舊】了。就如同皇帝的新裝一樣,一旦戳破,就會發現《三國志》和《魏略》之間並沒有無法調和的矛盾。

之後,裴松之可能還認為《魏略》里劉備對諸葛亮【諸生意待之】(12)和【上客禮之】(13)的待遇,就是侮辱了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感情。但任意兩人之間的親密度都不可能剛開始就是100%的滿值。即使陳壽也用了【情好日密】一詞,來說明雙方關係是通過時間的沉澱,來逐漸升溫的。

要知道不但《魏略》這樣記載,司馬彪的《九州春秋》也是同樣記載(14)。而司馬彪寫《九州春秋》的時候,蜀漢都已經滅亡了,他作為晉朝宗室,拿到蜀漢的史料書稿信件不會太難,加上諸葛亮怎麼也是個名人,不太可能搞不清是誰先見誰的面。當然,《魏略》和《九州春秋》作為魏晉史書,自然不會刻意美化劉備、諸葛亮的君臣感情。

其實詳加分析《魏略》的這段記載的每句話,就會發現其中的很多細節,早就顯示諸葛亮已經認識劉備了。首先,《魏略》提到諸葛亮因為出於【荊州次當受敵】而【北行見備】,之後又提到【劉表性緩,不曉軍事】(15)。諸葛亮為什麼要為此特意去見劉備,又為什麼要特意提到劉表呢?

前文已提到,劉備在三顧茅廬後,對諸葛亮並沒做什麼具體安排,諸葛亮也沒具體答應什麼,僅是雙方【情好日密】,諸葛亮只是劉備的賓客。在赤壁之戰出使東吳時,還曾被張昭挖牆腳。這說明在客觀上,賓客身份對諸葛亮需要忠誠劉備來說,並沒有強制約束力,隨時可以想出仕劉表或者孫權。而諸葛亮以賓客身份為劉備而擔憂荊州,也並非難以理解。

而諸葛亮作為劉備的賓客,能夠活動的範圍也是很大的。在《三國志》諸葛亮傳里,劉表長子劉琦可是【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16),還發生一次諸葛亮和劉琦【游觀後園,共上高樓】後,被劉琦【令人去梯】(17)的事件發生,這說明諸葛亮並非一直與劉備待在新野,而是隨時可以出遊,比如經常待在劉琦當時的所在地襄陽。

第二,《魏略》記載諸葛亮【北行見備】時,劉備【屯於樊城】(18),這與《三國志》諸葛亮傳里,劉備在三顧茅廬時正【屯新野】(19)產生了地點矛盾,但前文提到了諸葛亮已成為劉備的賓客,而且賓客活動範圍很大,那麼地點矛盾就不成立了。只不過諸葛亮【北行見備】的方向卻有些問題。

眾所周知,襄陽、樊城僅隔漢水南北相望,經常一體並稱襄樊,而諸葛亮的隆中卻【在襄陽城西二十里】(20)的南陽鄧縣,如果諸葛亮從隆中出發去樊城,似乎用【北行】不妥,用【東行】更為妥當。如此說來,諸葛亮很可能正是以劉備賓客身份在襄樊以南附近活動,得到某些荊州危機的消息後,緊急北上樊城面見劉備。

第三,劉備與眾賓客集會時提到【備與亮非舊】。前文也提到【非舊】只能說明兩人關係不熟,不是【舊交】,而是【新交】,屬於最近認識或者剛認識不久,不可能論證出這是劉備和諸葛亮的第一次見面。如果裴松之僅憑【非舊】一詞,就把諸葛亮【北行見備】當做雙方第一次見面,那就實在有些武斷和牽強了。

第四,當賓客見面會【坐集既畢,眾賓皆去】後【而亮獨留】(21),排除諸葛亮自來熟的可能,這似乎也不像是其接受劉備面試,即雙方第一次見面時諸葛亮所能夠逾越干出的唐突事情,類似情況也發生在孫權和魯肅身上。周瑜向孫權推薦魯肅後(22),孫權即會見魯肅,這場合也是一場眾賓客集會。

同樣是【 眾賓罷退 】,然而與諸葛亮不同的是,魯肅卻是【亦辭出】表示告別了(23),然後被孫權叫回來。這說明諸葛亮既然能夠自動留下,而劉備又能夠在其面前很自然地【結毦】(24),顯示了兩人互相之間已經有了一定熟悉感,更反證了諸葛亮對於劉備來說不屬於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

第五,而後諸葛亮開始對劉備提問時,劉備就突然【知亮非常人也】(25),這顯然說明劉備已經多少了解諸葛亮。在劉備納其策實施後,又出現【備由此知亮有英略】(26),其中這【由此】一詞用得非常巧妙,顯然又喻示雙方已經認識一段時間。最終劉備【乃以上客禮之】,說明這一獻策改變了劉備對諸葛亮的賓客的待遇級別。

估計最令裴松之不爽的就是在《魏略》的記載中,劉備對於諸葛亮的態度僅是【諸生意待之】,以及【上客】之類的賓客待遇,似乎與《三國志》諸葛亮傳的【猶魚之有水也】(27)有著矛盾。前者【諸生意待之】在前文已提到,即使在《三國志》諸葛亮傳里,陳壽也是用【情好日密】來說明劉備與諸葛亮關係是通過時間的沉澱,來逐漸升溫的。

通俗的說就是諸葛亮說完隆中對出仕後,雙方的感情是1日好過1日。那麼諸葛亮出仕之後與劉備,也就是【日密】的第1日的感情是怎麼樣的呢?在缺乏史料記載的情況下,諸葛亮出仕後【日密】的第1日,劉備對其感情完全可能是一張白紙。因此《魏略》用【諸生意待之】來描述劉備在初始階段對待諸葛亮的感情,並不能說錯。

當然,這【情好日密】中的【日密】具體日數也不太清楚,直到【關羽、張飛等】開始【不悅】了(28),劉備便以一句【猶魚之有水也】擋了回去。因此【情好日密】一詞完全可以概括劉備對諸葛亮從如同白紙般的【諸生意待之】,轉變成濃密的【猶魚之有水也】的這段美好的君臣感情培養升溫的時間過程。

對於諸葛亮【上客】之類的賓客待遇,前文已提到即使在《三國志》里,劉備的三顧茅廬只是拜訪,並非徵辟,對諸葛亮的待遇沒做具體安排,諸葛亮完全可以自由出仕其他勢力。而在劉備和諸葛亮【情好日密】後,【關羽、張飛等】依然【不悅】,說明對諸葛亮不滿的人除關羽、張飛外,大有人在。可見諸葛亮當時的賓客待遇是完全符合規格和情勢的。

而諸葛亮在207年劉備拜訪時提出的隆中對,再怎麼吹也只是個畫餅,畫餅總歸是不能飽飢的,劉備不可能以此來給予諸葛亮高待遇。何況諸葛亮作隆中對還是【因屏人曰】(29)的密室會談,轉化成文字記載則要靠後來補記了。因此當時只有劉備知道隆中對的內容,在其他人不知道的情況下,諸葛亮即無功勞,又無資歷,自然無法服眾了。

當然,《魏略》記載的諸葛亮向劉備獻策雖然也可能屬於密室會談,靠後來補記,但至少內容里建議清查戶口、增加兵力(30)是實打實能夠現用的謀略,而且務實,能夠緩解劉備的燃眉之急,比隆中對這個當時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實現的畫餅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劉備把它當做功勞,作為給予諸葛亮上客待遇的獎賞理由,也說得過去。

因此劉備的三顧茅廬雖然並非徵辟,而只是拜訪,但至少和諸葛亮建立起了關係。諸葛亮以賓客的身份為劉備效勞,按照出師表的原話就是【遂許先帝以驅馳】(31)。隨著時間的深入,諸葛亮逐漸展露才華,不僅能畫餅,還能務實獻策,劉備自然愈發看重諸葛亮,感情和待遇也自然提升,從【諸生意待之】轉變成【猶魚之有水】的【上客禮之】。

而後人認為的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劉備對諸葛亮就有【猶魚之有水】的君臣感情,這完全是受到陳壽的三顧茅廬對這一美好事件,所進行刻意渲染氛圍的影響。陳壽的溢美導致後人沉浸在劉備和諸葛亮君明臣賢的美好情感之中,完全忽視了陳壽筆下的【情好日密】是一個經過精心編織,而是需要通過時間來沉澱感情過程的文字陷阱。

對比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本傳全篇專美諸葛亮和劉備的感情,《魏略》可以說是用先抑後揚的手法來表述雙方的感情。從劉備三顧茅廬,到赤壁之戰前夕能夠出使孫權(32),說明諸葛亮即使沒有官職,也已經憑藉才華成為劉備集團中極其重要的一員。當然,直到劉備【遂收江南】以後,諸葛亮才有第一個官職【軍師中郎將】。

其實《魏略》和《三國志》的用意都差不多,都是表明諸葛亮是通過顯露才華來博得劉備的青睞和信任,《三國志》是通過隆中對,《魏略》則是用募兵之計。只要知道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只是賓客的身份,就很好理解《魏略》的記載事件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發生的。將《三國志》諸葛亮傳和《魏略》結合起來可以將過程敘述如下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以賓客的身份為劉備效力。作為賓客,諸葛亮能夠活動的範圍是很大的。當時諸葛亮並非在襄樊西面的隆中,而是在南面活動。當諸葛亮覺得荊州受到北方威脅越來越大時,臨時起意而北上,向正駐紮在樊城的劉備獻策。劉備從此覺得諸葛亮有真才實學,在納諫後將諸葛亮升為上級賓客。


引用史料

(1)裴松之:臣松之以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2)三國志諸葛亮傳: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3)三國志諸葛亮傳: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4)三國志諸葛亮傳: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5)三國志簡雍傳:先主至荊州,雍與麋竺、孫乾同為從事中郎,常為談客,往來使命。

(6)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7)晉書向雄傳:雄初仕郡為主簿,事太守王經。及經之死也,雄哭之盡哀,市人咸為之悲。後太守劉毅嘗以非罪笞雄,及吳奮代毅為太守,又以少譴系雄於獄......時吳奮、劉毅俱為侍中,同在門下,雄初不交言。武帝聞之,敕雄令復君臣之好。

(8)袁子曰:張子布薦亮於孫權,亮不肯留。人問其故,曰: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9) 三國志吳主傳: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始為賓客。

(10)三國志魯肅傳: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

(11)魏略曰: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

(12)魏略曰: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13)魏略曰:乃以上客禮之。

(14)裴松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15)魏略曰: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

(16)三國志諸葛亮傳: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

(17)三國志諸葛亮傳:琦乃將亮游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

(18)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

(19)三國志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原見之乎?

(20)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21)魏略曰: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

(22) 三國志魯肅傳:瑜因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不可令去也。

(23)三國志魯肅傳: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

(24)魏略曰: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

(25)魏略曰: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

(26)魏略曰:備由此知亮有英略。

(27)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原諸君勿復言。

(28)三國志諸葛亮傳: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

(29)三國志諸葛亮傳: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

(30)魏略曰: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游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

(31)三國志諸葛亮傳: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32)三國志先主傳: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我很喜歡上面答主的學識,但是這個問題肯定不能同意。

1 三顧茅廬是出師表裡說的,肯定是真實的。(出師表是諸葛亮給皇帝寫的,編造貌似是欺君啊,諸葛亮這麼重視封建禮儀的人,當然知道這個道理。當然某些腦洞帝說諸葛亮權力比皇帝大,想說啥就說啥,這我也無言以對)

2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說明隆中對是三顧時候諸葛亮在家裡獻上的,根據三國志,劉備對隆中對這麼一個有思想有戰略有眼光的策略反應都是冷淡的一個「善」,而根據魏略,對於荊州招兵一個小事卻瞬間覺得此人不一般,我覺得如果劉備智商沒啥問題的話,應該是三國志記載冷淡了,或者說三國志的風格就偏冷淡,對比魏略來說。

3 劉備沒給諸葛亮安排職位是真,諸葛亮能自由出入也很可能是真,但是並不表明劉備不看重諸葛亮,跑3次去看一個布衣,不管遠近已經是巨大禮儀了,而且直接就問天下大事,聽到了他的隆中對,還能不看重就沒有邏輯。所以,這種事情不能單純依靠幾本史書幾句話,強行穿插,強行建立邏輯,推斷情節,史書漏記或者不同作者的書寫作風格不一樣都要考慮到。看情景猜想,沒安排職位也極有可能是劉備當時軍隊人少,有職位的更少,編製混亂,而諸葛亮只是一個「布衣」,不方便安排,直接插到本來就沒幾個的有職位的上面不太合適,安排到有職位的下面,又覺得會不重視孔明,和不信任看不重沒有關係。

4 沒職位的人,被派去做結交孫權這件驚天大事。孫權看到劉備派個沒職位的人來和他談判,是不是覺得劉備不誠心?而任何史料中也沒記載孫權有這個想法,說明諸葛亮即使當時沒有官職,也有名聲在外,至少是很多人知道的名士。因此,職位對於諸葛亮這種人不是必須,對於劉備和孫權,誰也沒把諸葛亮沒有官職這事太看重。赤壁之後諸葛亮直接受封「軍師中郎將」,從沒職位一下成了有軍政大權的一個職位,和關羽一個檔次,至少說明劉備和孔明之間,職位不職位雙方都沒有放在心上,根本不是看上看不上諸葛亮的問題。

5 我就不帶著黑易中天了。


出師表背200遍,說你吶,易中天。


就看你信不信出師表是不是真的了


筆者對於這一問題的看法是:在沒有新史料發現的前提下,當今並不能夠對於諸葛亮「北行見備」還是劉備「三顧茅廬」做出準確判斷。
我們對於這件事情的討論首先要基於史料。從現存史料來看,記載這一件事的史料都見於《三國志》及其注(《魏略》一書亡佚,今見者為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所引),首先是《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前出師表》,諸葛亮自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其次同樣來自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陳壽所云「由是先主遂詣亮, 凡三往, 乃見」;最後,則是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所引魚豢《魏略》「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三段文字,諸葛亮自己和陳壽所說一致,認為劉備曾「三顧茅廬」,魚豢《魏略》與之相反,認為是諸葛亮見劉備。正是三段文字的矛盾引發後世爭論,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易中天借《百家講壇》所云「諸葛亮先去找劉備,劉備也接受了他的建議 ,但仍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於是諸葛亮就又回去了」,其實這也只是一種推測,缺乏直接史料的必要支撐。
這一問題也並非今人才發現,在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時,就提出了自身看法,他雖然引用了魚豢《魏略》,但卻反對這一觀點,認為「三顧茅廬」可信,「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 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見聞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 良為可怪。」
其實到今天《魏略》失傳,也沒有其他的史料,不同學者有不同判斷,很正常,都缺乏相應的有力支持。當然,這首先出於自幼對《三國演義》的感情,傾向於「三顧茅廬」說,願意相信這麼一段君臣魚水的佳話。其次,我們可以看一下,在裴松之注《三國志》引用《魏略》,其中單純關於蜀國的部分只有6條,其中5條裴松之或是指明其錯誤,或是認為存疑,這本身就說明了《魏略》關於蜀國記載由於地理、政治原因的一種不可靠性;最後,三段文字分別出於諸葛亮、陳壽、魚豢,這三個人其實都可能作偽,比如諸葛亮可能美化君臣關係,陳壽則是相隔久遠,不明真相,魚豢則是魏國政敵,難免歪曲蜀國歷史。
所以今天對待「三顧茅廬」,最好的方法依然是存疑,直待有新的史料發現才能肯定。但是對待這樣一段千古佳話,我們不妨相信它是真的,它的美好。
其實這三十年來有很多文章問世,個人推薦一篇余鵬飛2008年發表在《襄樊學院學報》的《近十年三顧茅廬、隆中對綜述》,對於這一問題的討論進行了總結。


糾結這個幹什麼呢?有可能是諸葛亮先找的劉備,劉備沒看上他,諸葛亮就走了,後來劉備醒悟了,馬上去賠罪請了三遍,再把諸葛亮請出山,這也是個很美好滴事情嘛-.-


出師表中諸葛亮不是已經親口說了嗎?


推薦閱讀:

康熙與赫舍里是青梅竹馬么?
唐朝(最好是武則天統治時期)的文官官職等級名稱是什麼?
如果郭嘉不死,三國歷史又會如何?
朱元璋北伐為什麼會成功?而其他的北伐大多都不成功?
為什麼皇帝沒有字?

TAG:歷史 | 諸葛亮 | 三國志書籍 | 中國古代歷史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