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大陸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始,有幾個區域性的土著文化互相連鎖形成一個更大的文化圈,他就是華夏文化圈嗎?

公元前四千年前左右,華北和華南這些各有特色的文化開始顯露出來一種互相連鎖的、程序的、不可動搖的證據,而這個程序在華北在這以後一千年內,在華南在這以後一千五百年之內繼續深化。

在華北之內,相互的關係在仰韶、大汶口、紅山和土珠山(長山列島)各類型之間開展。

到了公元前四千年前,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已經大致形成,而仰韶與大汶口之間的陸上交往必由這個空隙的變究終於消失所促進。

華北的大汶口文化與長江流域和東海岸文化連鎖關係的連鎖證據就是所謂『龍山形成期』的成形;龍山形成期在第四個千紀的中葉在華北和長江流域出現,然後沿著東海岸直到台灣和珠江三角洲一直到第三個千紀的中葉。

一條路是自馬家浜轉向西而沿長江向上流走。在這條路上我們先碰到安徽的薛家崗文化,然後在江西又碰到跑馬嶺文化(或稱山背文化)。

從這裡我們可以再向上遊走到湖北的大溪和屈家嶺文化,或沿贛江轉向南方走入粵北和石峽文化。

中國文獻中夏文化是真實存在的。我認為,考古學上的夏文化,是以某種或者多種形式的考古文化存在著。比如,當今就有二里頭文化,齊家文化,石家河文化,遼河的紅山文化,山東龍山文化,良渚文化,古蜀國的三星堆、金沙文化,被認為是夏文化。因為在古文獻中,大禹的足跡是遍布上面文化所在地理區域的。


之前的回答多少讓提問者發明的華夏文化圈帶歪了,因為張光直的原文說得很清楚,是 「自公元前4000年左右開始,有土著起源和自己特色的幾個區域性的文化相互相連鎖成為一個更大的文化相互作用圈(sphere of interaction)」。 其他問題描述(除了最後一段關於夏文化的)也都是引述張氏著作,唯獨換了一個詞

劃這個圈不是因為圈內文化有足夠大的共性可以從客位上認為是一個文化圈(一般這樣的劃分用的是文化、類型等概念,而不是文化圈;或者說那種劃大圈的思維早已過時),更不是因為圈內人群存在主觀上的同一文化認同,而是因為圈內諸文化之間的相互作用大於圈內和圈外之間。

這個圈為什麼不是提問者所言的「華夏文化圈」,木木老師的回答講得很明白。

那麼假定周代確實存在一個華夏文化圈的話,張光直所謂相互作用圈和後來的華夏文化圈有什麼關係呢?張光直自己的說法是:

「這個在公元前4000年前開始形成,範圍北自遼河流域,南到台灣和珠江三角洲,東自海岸,西至甘肅、青海、四川的「相互作用圈」,我們應當如何指稱?我們也可以選一個完全中立的名詞而稱之為x,可是我們也不妨便徑稱之為中國相互作用圈中國以前相互作用圈——因為這個史前的圈子形成了歷史期間的中國的地理核心,而且在這圈內所有的區域文化都在秦漢帝國所統一的中國歷史文明的形成之上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個相互作用圈的建構色彩非常強烈,這是現代科學研究加給古人的。當時人不會意識到他們的行為、信仰乃至與其他人群的交流等等——和後來的中國有什麼關係。甚至於,假使我們穿越回一個仰韶文化的村落,當地人人是否認為自己和外村仰韶人、和紅山人、和大汶口人的關係就一定比某些圈外人群(比如某些邊緣地區尚未定居的狩獵採集者)更密切?這恐怕也不見得。

但這是不是說現代研究就沒用呢?當然不是。

我們追溯中國或華夏文明、或某個具體人群的起源,一般是把它當成客觀存在的問題,先找一個基點,比如文獻中最早最可靠的中國或華夏是什麼,或者其特徵是什麼,然後我們根據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生物人類學、歷史語言學等多方面的證據,去追溯這個人群或其文化更早的來源。而類似華夏這種認同觀念在歷史書寫中毫無疑問是有主觀性的,當時的人不是根據DNA或考古這種現代標準來區分自己人和他者,他們對自己祖先的起源肯定也有一套想法(在未被文獻記錄併流傳下來的情況下基本是不為人知的)。

所以,一旦我們找到現代的「科學復原」和古人的真實觀念之間的偏差,個人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發現。比方說,東周人已經對周邊的狄戎蠻夷產生了文化歧視,認為四裔人群非我族類。然而,現代考古學發現,不僅當時的狄戎蠻夷有一定的文明程度,而且這些土著各自的祖先,多多少少在文化上對周人的祖先(或祖先的祖先)有一定影響,不排除有時候這種「影響」可能構成了周文化或人群的主要來源。也就是說,在張光直所說的中國相互作用圈、蘇秉琦所說的六大區系之內的文化,實際上都對後來中國的歷史文明形成有所貢獻,但是這種客觀上的貢獻被歷代主流的歷史話語所遮蔽了。當然,這裡所謂「客觀」也是站在現代研究的立場上——我們認為自己足夠客觀。中國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被塑造成華夏一元且不斷向外擴張同化非華夏人群的模式,現在我們可以肯定這不代表全部歷史真實,至少新石器時代不是。


木木老師來了~

首先先上結論:

如果把華南也包括進去的話,這道題基本上可以得出完全否定的答案。

如果僅稱華北的話,這道題的答案是:目前尚不明確,但趨向於否定。

那麼,理由是什麼呢?

小夥伴萌不妨先看一看什麼是「文化圈」。

「文化圈」這個術語源自德語Kulturkreis,最早由德國人Leo Viktor Frobenius在1898年提出,隨後為維也納學派所繼承。這個概念直到上世紀30年代都在德語民族學界佔據統治地位,但是從上世紀40年代以來就飽受批評,因為這一學說無視了語義的多樣性,往往將後來的觀念強加到前代,進行非歷史的建構——換句話說,至少在「文化圈」學說在其發源地受到了長期的批評,從學術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已經被淘汰了;但是由於政治等等其他方面的原因,還有一些人推崇「文化圈」的學說。(其實木木老師有一個懷疑:就是「文化圈」學說的興起是否跟德意志民族主義的興盛有所關聯?目前尚不明確)

那麼,小夥伴萌再來看一看「華夏文化圈」。

木木老師先要提一個問題:從現有的文獻來看,「華夏」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何時?就木木老師所掌握的情況而言,商朝甲骨、周原甲骨以及商周的金文中都沒有出現「華夏」的說法,而在《尚書*周書*武成》中,我們或許看到了最早的「華夏」的說法:「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

按照《武成》的描述,這句話是武王伐紂之前所作的陳詞(木木老師不確定《武成》是不是後人所作),其中「華夏」和「蠻貊」是一組不同的概念。那麼,至少在《武成》誕生的時代,在華北地區形成了一種族群認同,有一波人被認為是「華夏」,另一波人被認為是「蠻貊」。

而在《左傳》中,華夏的概念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楚失華夏」,「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兩方面的內容:

一、在華北地區,存在著一波人自稱「華夏」,他們有著華夷之辨,將華夏之外的族群視為「夷」、「戎」等等,帶有一定的歧視性。

二、族群區分的標誌至少有四:飲食、衣服、贄幣、言語

也就是說,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把上述四點看成是區分「華夏」與異族之間的一個標準。


那麼高能來了:

1.假設泥穿越到春秋戰國時期,成為華南族群的一員,然後泥跑到北方去,泥覺得「華夏」人會腫么看泥?

2.假設泥給他們普及了「文化圈」的概念,他們會認為泥跟他們屬於一個「華夏文化圈」嗎?

3.假設泥穿越到了更早的年代,比如商朝,泥成為了華南族群的一員,然後泥跑到「殷墟」(當時叫啥不知道)那個地方去,問你萌是華夏人嗎?泥覺得對方會有神馬反應——一個可能的反應是他們不知道華夏是什麼(因為現在商所留下的甲骨、金文中木有發現「華夏」一詞),另一個可能的反應是他們知道華夏是什麼——但是他們會覺得泥是華夏的嗎?

4.假設泥穿越到了更久遠的時期,成為了華南族群的一員,比如良渚人,然後泥跑到北方去,問同樣的問題——也會存在類似的兩種情況——但是他們絕對不會認為,泥也是「華夏」人。

所以,認為公元前2000年前,南方北方都是「華夏文化圈」的說法是非歷史的,窩萌不能把現代人追求的美好願景投射到古代,因為在古人的心中,並不存在著這樣一個南北共同體;至於二里頭人神馬的是不是也稱華夏——二里頭人表示,窩連字都木有留下來,泥怎麼知道。。

最後木木老師給大家推薦一首有趣的歌,這首歌的漢語翻譯是: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首歌的原始版本在越人之間流傳,大家感受一下它的奇幻色彩:濫兮抃草濫予昌枑澤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逾滲惿隨河湖。。。。

如果泥唱著這首原始版本的《越人歌》,然後說自己就是「華夏文化圈」人

窩就懷疑,左丘明是被亮瞎的。。。

窩也想知道,越人會腫么看泥。。。


雖然邀請我了,其實我不太想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兩層涵義:
1、上面提到的良渚、大汶口等等文化是否包含在這個華夏文化圈中。
2、良渚、大汶口等文化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這個是埋的暗坑,如果只回答了上面那個問題而不考慮下面這個問題,那麼就會產生一個這些文化和我們無關的錯覺。
可以說,提問者這個問題非常雞賊。


既然來了還是回答一個吧:
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華夏文化圈」。
直接抄百度「文化圈」的概念:文化圈cultural circle 社會學與文化人類學描述文化分布的概念之一。它涉及的地域範圍比文化區和文化區域更為廣泛。文化圈概念是由文化人類學家萊奧·弗羅貝紐斯首先提出的。弗里茲·格雷布內爾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學方法論》一書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為研究民族學的方法論。他認為,文化圈是一個空間範圍,在這個空間內分布著一些彼此相關的文化叢或文化群。
奧地利學者W.施密特主張,文化圈不僅限於一個地理空間範圍,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連成一片的。世界各地可以同屬一個文化圈,一個文化圈可以包括許多部族和民族,是一個民族群。在一個文化叢相關的不同地帶,只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是相符的,它們就同屬一個文化圈,如東亞文化圈、北美文化圈等。文化圈是獨立持久的,也可以向外遷移。一個文化圈之內的整個文化,包括人類生活所需要的各個部分,如器物、經濟、社會、宗教等。向外遷移的不僅是整體文化的個別部分,也可能是整個文化模式。


注意,上面定義中文化圈是一個「空間範圍」,它比文化區更廣泛。其次文化圈可以「包含許多部族和民族,是一個民族群」。最後「一個文化叢相關的不同地帶,只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是相符的,它們就同屬一個文化圈」
上面三點可以看出,文化圈特點:可以不是一個民族的,可以不是一個地域,需要有一部分文化元素相符,也可以不是一個文化區。

那麼以這個標準看可作性就多了,比如用「玉」這個文化因素,那麼玉文化圈就可以包含上面仰韶、大汶口、屈家嶺、良渚、紅山等文化。

但是,提問者這裡給文化圈的限定詞為「華夏」。這就有大問題了,因為「華夏」是民族概念,不是簡單的文化因素。也就是說文化圈至少要承認屬於「華夏族」。

我們看看什麼是華夏的概念吧,懶得打字直接截圖了:

從上面也可以看出幾點:
1、華夏的名詞出現得很晚,周代才見於文獻。當然這裡並不代表華夏這個概念出現得晚,但是也可以看到這個概念現在還並不能判斷在仰韶時期是否已經出現了。
2、華夏作為一個概念在西周尚且並沒有完全融合,華是渭河平原的部族,夏是河洛地區的部族。
3、華夏這個概念是在不斷擴大的,到了東周就已經泛指中原諸國了,後來還有所謂的華夷之辨: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華夏而夷狄者,則夷狄之。

那麼具體到良渚等文化,良渚文化目前是不能判斷為華夏族的(良渚滅亡時華夏族的概念還未必形成),那麼僅僅以這一點來看,似乎良渚是不能歸入「華夏文化圈」的(這不是我最終答案,要知道最終答案可以先看最後)。

但是,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華夏文化圈」是怎樣形成的,它的特徵是什麼?

我們不能直接說良渚時代華夏族是什麼樣子的(目前誰也不知道),關於華夏文化特徵只能從後世分析。
衣:華夏自古為「絲國」,與西方亞麻作衣服相比,絲綢絕對算華夏文化的一個主要特徵。
食:排除後世出現的各種傳入的東西和八大菜系等,華夏文化圈北方主要食粟,南方主要食水稻,而西亞歐洲吃小麥,美洲玉米。這裡其實一直在改變,但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住:與西亞歐洲比較大的區別在於中國建築木製、榫卯、夯土等。而西亞是泥磚、歐洲是蠻石、印度是燒磚。
行:這個沒啥特殊能比較的,不提。
禮器:中國是玉(玉牙璋-玉璽)、青銅酒器等,埃及是權杖(黃金),西亞歐洲是青銅劍等

從上面我們可以大致看到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區別。
我們再對比良渚:
衣:這是良渚文化發現的絲綢

食:吃大米的

住:夯土就不用說了,莫角山夯土堆約有阿旁宮前殿夯土堆一半大。下面的圖是良渚榫卯,良渚莫角山宮殿建築分布和紫禁城平面圖,這裡我專門把故宮的地圖拿來,觀者可以對比一下二者型制上的聯繫(我已經把莫角山的區劃以及中軸線畫出來了)。

禮器:看這幅圖就知道玉器在中國的聯繫和玉文化的形成了。

看完這些,不知道會不會還有人一口咬定良渚和後來的華夏文化沒有關係呢?上面都是華夏文化的核心特徵。

那麼這裡是否又和上面不是「華夏文化圈」相矛盾呢?也不矛盾,因為上面提到的「華夏」僅僅是作為血緣民族關係的提法,而前面也說了,「華夏」的概念是變化的,而華夷之辨也明確可以看出「華夏」是文化概念(也許有人不認同,不過華夏文化圈本身就是文化概念,內指的是文化上的華夏化),良渚既然有華夏的主要特徵,那麼說是「華夏文化圈」也沒問題。不過,此時「華夏」的概念可能尚未形成,自然也就不能簡單的這樣說。

這裡就需要修改一下提問中「華夏文化圈」的概念了。

王巍提出中華文明「萬年奠基、八千年起步、六千年加速、五千年進入、四千年過渡、三千年鞏固、兩千年轉型」等七個階段。雖然各地區文明起源、形成與發展存在不平衡性——時間有早有晚、進程有快有慢、結果有盛有衰,最終推動形成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


那麼以此可見,良渚文化是後來「華夏文化」的重要來源與組成部分(前面衣食住行分析過)。那麼套用這個時間表,我們可以看到「華夏文化」的主要因素在5000年就形成了,不過此時是分別屬於多個不同的社會(如石家河的鳳、紅山的龍),而到了4000年前「華夏」這一概念形成的時候,整合了包括良渚、紅山在內多種文化因素,最終形成的我們的華夏文化主幹。
也就是我們可以用「初始期華夏文化圈」和「成熟期華夏文化圈」分別指代「華夏」概念形成前後的情況。(中間從夏-東周為形成期,東周關於夷夏問題思辨標誌著華夏文化概念的成熟)
在「初始期華夏文化圈」概念中,良渚、紅山、石家河、陶寺等等毫無疑問都是這一文化圈的。
至於良渚人是否認同,他們可能不認同「華夏」(概念形成太晚了,你去找商代人提中國,商人可能都不知道中國是啥,但並不是說商人就不是這一系統,命名是後人根據文化特徵總結的,特別是像這種明顯有時間錯位的定義),而良渚卻一定會認同「絲綢」、「榫卯」、「玉器」這些文化特徵的。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良渚屬於廣義上的「華夏文化圈」(廣義包括初始期、形成期、成熟期等,良渚紅山等為初始期)。
不屬於狹義的「華夏文化」(特指華夏概念已經形成之後,即形成期(夏-東周)和成熟期(秦-清)的華夏文化)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436405/answer/156258156 國外考古學為什麼不承認夏朝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380636/answer/156839344 中國最早的文明以及文明的定義


本文核心思想

在4000年前,石家河文明圈與二里頭文明圈,已構成華夏文明圈的核心。

東北的原住民不僅僅有漢族,還有-鮮卑、契丹、-蒙古、女真、滿族,等等民族,各民族自8000年以前就生活東亞大陸的東北地區。各民族都為華夏文化圈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貢獻。

自公元前四千年左右開始,有土著起源和自己特色的幾個區域性的文化互相連鎖形成一個更大的文化相互作用圈。

這個在公元前四千年前開始形成,範圍北自遼河流域,南到台灣和珠江三角洲,東自海岸,西至甘肅、青海、四川的相互作用圈,

東亞大陸境內,史前的圈子形成了歷史期間的【華夏文明】的地理核心。

【華夏文明】的地理核心圈內,所有的區域文化,都在秦漢帝國所統一的【中國歷史文明】的形成之上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這個史前的【華夏文明互動圈】,是有文字的歷史時代之【中國文明】的地理區域基礎,【華夏文明互動圈】中所有的區域文化,都是文字的歷史時代之【中國文明】的源頭。

=============================================================

20世紀50年代以後,「中國文化起源」這個論題成為熱點。

我們發現中國古代考古文化是不止一個系統的,於是在70年代開始了對所謂「區系類型」這個概念的探索。

在1981年,蘇秉琦指出中國古代文化至少可以分為六個不同的區域來討論:

(1)陝豫晉鄰境地區;

(2)山東及鄰省一部分地區;

(3)湖北和鄰近地區;

(4)長江下游地區;

(5)以鄱陽湖、珠江三角洲為中軸的南方地區;

(6)以長城地帶為重心的北方地區。

這六個地區都曾起到民族文化大熔爐的作用,很多地點考古文化面貌上反映的我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文化淵源的連續性;

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

中國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本來不是一個新穎的說法。

林惠祥在30年代討論中華民族的起源時,指出中國文化蓋以上古時華夏系之文化為基本要素,此種文化依次與其他文化接觸而吸收之,吸收以後經一番錯綜混合而歸於融化。

這些為華夏系所吸收的其他文化,有黎苗文化、東夷文化、荊蠻文化、百越文化、山狄文化、氐羌文化等。

李濟也早指出「殷虛文化來源的複雜」:

(1)一部分的文化顯然受過西方的影響,同時帶著濃厚的地方色彩,如文字、一部分的農業及陶業;

(2)一部分完全是在中國至少是東亞創始並發展的,如骨卜、龜卜、蠶絲業及一部分的陶業與雕刻的技術;

(3)一部分來自南亞,如水牛、稻米及一部分藝術。

殷商文化只是把這些成分調和起來,加了一個強有力的表現。

在李先生的《中國文明的開始》再一次被強調:「商代的文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現象,它代表許多文化源流的融合。」

安志敏、鄒衡、蔡鳳書、李先登等的看法,要說中國文明的「起源」,就一定要找到符合文明條件的最早的考古文化,亦即二里頭或夏商周三代的中原文化。

==================================================================================================

中國文明起源這個課題是研究中國文明史、中國考古學的一個基本問題

「文明」的定義

集中在「文明」這兩個字的定義上的爭論;

例如有人說紅山文化有玉器、有女神廟,證明中國文明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遼河流域;

有人說紅山文化還沒有發展到文明階段,還不具備文明的條件,講中國「文明」的起源還談不到紅山文化

文明下定義有兩條入手途徑。

第一條是先決定文明這個概念之下,包括什麼具體的成分,然後再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中找尋這些成分在哪一個段落中出現。

如果找到,便知道文明在中國是在什麼時候、哪一個階段出現的。

如鄒衡分析「文明」的標誌是:文字、鑄造和使用青銅器、城市的形成與發展。

例如二里頭文化中成組宮殿群建築的出現和都城的形成、青銅器中禮樂兵器的產生、文字的發明等等。這些又都是商周文明所共有的。

龍山文化中沒有這些因素,說明當時尚未跨入中國古代文明的門檻;

二里頭文化有了這些因素,說明已同商周文明直接掛鉤。

這樣,我們就在考古材料中找到了中國文明的源頭,這就是二里頭文化即夏文明。」

李先登也「認為中國古代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主要標誌是文字、青銅禮器與城市」。

另外一個給文明下定義的途徑,是從個別區域具體史料與具體史實的分期出發。

先將「文明」的內容列舉出來的方式,需要做這樣一個假定,就是在每一個區域史裡面,如果有文明這個階段出現,就一定有這些成分的出現,

但這個假定從實際上說是不能成立的,就用中國文明的三個必要成分來說吧:文字、青銅器和城市是不是所有的「文明」都有的成分呢?

中國有,兩河流域有,但中美的古代文明沒有青銅器,南美的古代文明沒有文字。

是不是這樣說來中美與南美古代文化史上都沒有「文明」這一個階段呢?

便是說,在人類社會文明演進史上,有的地區(尤其是先經過研究的地區)比較重要,它的成分便應當做文明定義的標準。

如果用中美、南美的文化史當做文明界說的標準,那麼中國與兩河流域的發展便不盡合它們的標準,豈不是反過來表明中國與兩河流域的文化史中沒有文明這一個階段嗎?

我們要將每個地區的文化社會發展史個別看待,檢討它的發展過程經過什麼樣的程序,在這個過程中有幾次飛躍性或質變性的變化,然後根據這個歷史本身內部所呈現的變化把它分為若干階段或時期。

發展程度較高的一個階段或時期,便相當於我們觀念中所謂「文明」。

在比較了許多地區的發展分期以後才能決定的。

全世界許多地區的文化社會史,把它們發達程度最高的一段來比較綜合。

它們之間有許多基本上的類似性,我們可以達到一個真正有普遍性、有世界性的「文明」的新的定義。

從這種觀點看中國文明起源問題,我們很客觀地要採取第二種途徑,即先將中國古代文化社會史作一番客觀的分析,看看應該分成哪些階段,再看看到哪一個階段我們可以談到「文明」的出現。這樣做法所得到的「文明」階段是客觀產生的,不代表先入為主的成見。

中國史前史到古代史這一段連續性的考古史料,在黃河中遊河南、山西、陝西一帶比較完整,主要是陶器的變化上看可以排成下面這樣一個文化序列

   1.以裴李崗、老官台等遺址為代表的較早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約7000~5000 B.C.)

   2.仰韶文化(約5000~3000 B.C.)

   3.龍山文化(約3000~2200 B.C.)

   4.二里頭文化(約2200~1500 B.C.)

   5.殷商二里岡和殷墟期文化(約1500~1100 B.C.)

1.從裴李崗、老官台文化到仰韶文化的階段:

自給自足的農村生產階段,手工業沒有專業化,金屬工業缺如或小規模,沒有顯著的戰爭或經常使用暴力的證據,在財富分配上沒有顯著的分化或階級分化,沒有真正的文字。

2.以龍山文化為代表的階段:

中原社會到了龍山時代,夯土城牆的建造與戰爭和人牲遺迹的發現都指向一個用於戈、有甲兵的新的社會秩序。

龍山與下一個階段的二里頭文化之間是有一道很深的鴻溝的。

3.從二里頭文化到殷商文化的階段:

有宮殿建築、大規模戰爭、殉人、用人牲與鑄造青銅禮器的階段。

二里頭文化中雖然還沒有文字發現,但它的宮殿建築與青銅禮器表示它與殷商近,與龍山遠。

如果說階級社會便是文明社會,龍山時代至少可以說是初級的文明社會,而二里頭、殷商文化可以說是高級的文明社會。

以第二個階段龍山文化為「文明」還是以第三個階段二里頭文化為「文明」,這都只是中原地區的歷史現象。

中國其他地區的史前史與歷史時代早期文化,也需同樣的分析、分段,各地區可能各有它自己的文明階段。

各地區的文明階段是不是一樣的,把它們比較了以後能不能在中間划上等號,或把它們合併起來歸納成一個「中國」文明起源階段。

要在分析研究以後才能答覆的問題。

===============================================================

遼河上游的老哈河、西拉木倫河、烏爾吉木倫河一帶,公元前五六千年生活著一些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氏族部落,其中有以農業經濟為主的興隆窪文化諸氏族。

興隆窪文化是北方三大文化系統之一,它的發現表明內蒙古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自有淵源。解決了紅山文化的源頭問題,進一步揭示出長城地帶東段新石器時代文化極富特色的土著性和連續性,確定了該地區與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平行、相互影響的歷史地位,同時對整個東北地區的文化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興隆窪文化的年代為距今8200—7400年,興隆窪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國年代最早的玉器,開創中國史前用玉之先河。

紅山文化發源於東北西部,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

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前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遼河流域紅山文化考古獲得重大發現,專家們在遼寧省西部山區發現一處原始社會末期的東山嘴大型石砌祭壇遺址,隨後又在與其相距50公里的遼寧省凌源市、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村發現一座女神廟、數十處積石大冢群以及一座面積約4萬平方米類似城堡或方形廣場的石砌圍牆遺址。經碳十四測定和樹輪校正,確定這些遺址距今已有5500年。

郭大順說,中國傳統史學一向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但象徵中華5000年文明的考古證據在遼河流域一再被發現,證明中華文明起源不是一個中心而是多中心,包括遼河流域在內燕山南北長城地帶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夏家店下層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的青銅時代文化。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和遼西及內蒙古東南部地區。年代為公元前2000~前1500年。

夏家店下層文化屬早期青銅時期。此類文化基本分布於內蒙古赤峰地區,遼寧、河北等省也有發現。文化遺存以分布在丘陵山地的較大城寨或小城堡為代表,大多數都修築有城牆,甚至多達三重。代表性的遺址有赤峰市松山區遲家營子村城堡、水地鄉八家子北梁石城、大五十家子鄉楊樹灣石城、孤山子鄉西的北城子山城堡、敖漢旗百塔子鄉趙寶溝村的城堡群等。

從地理範圍上講,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分布區域如果按水系劃分包括西遼河流域、大凌河流域、灤河流域、海河北部;按地形劃分包括遼西丘陵、熱河山地、壩上高原、太行山區北部和京津平原的一部分。夏家店下層文化的遺址主要分布在河流兩岸的近河台地上或坡地上。

西周時期,燕山北麓到西遼河一帶活躍著以夏家店上層文化為代表的部落。從考古學材料分析,夏家店上層文化並不是從夏家店下層文化發展而成的,也就是說夏家店上層文化的直系遠祖並非夏商時期當地氏族部落的後裔

跡象表明,從下遼河北部地區向東南遷移的一支古老部落,征服並逐漸控制了西遼河流域至燕山一帶,在春秋早期其勢力已完全統治了燕山北麓。

夏家店上層文化,是為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3世紀之青銅文化,分布地點為內蒙古、西遼河一帶。在特徵上,夏家店上層文化的陶器技巧已經明顯純熟,戈、矛、短劍、 鏃、飾牌青銅器常常於墓葬品中發現,因此被視為青銅時代的晚期。

夏家店上層文化諸部落,經濟生產是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生產和制陶技術都不如夏家店下層文化那樣發達。

目前發現的西周時期夏家店上層文化遺址主要有朝陽魏營子、赤峰夏家店上層和紅山後、寧城南山根等。大、小凌河流域的這類遺存,其時代已延續到春秋時期了。

在東亞大陸的東北地區,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夏家店上層文化,已經是完整的考古文化體系與鏈條,它既獨立於中原文化,又不斷與中原諸種文化互動,紅山諸種文化一直延續到東胡文化---鮮卑文化---契丹文化---蒙古文化---女真文化--滿族文化,所以東北的原住民不僅僅有漢族,還有-鮮卑、契丹、-蒙古、女真、滿族,等等民族,各民族自8000年以前就生活東亞大陸的東北地區。各民族都為華夏文化圈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貢獻。

==================================================================

高廟遺址位於湖南洪江市,地處沅水北岸台地上, 高廟遺址的發掘以及高廟文化的確立,使人們對湘西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

高廟文化所在的沅水中上游地區始出白陶的年代比洞庭湖區更早,2005年在高廟文化最早一期遺存中新發現了精美的白陶罐片,時間已在距今約7800年左右。

洞庭湖區白陶的興盛是在皂市下層文化之後的湯家崗文化時期,而湯家崗文化遺存中最具代表性的白陶製品如斂口圈足盤和內折沿圈足盤等,器形均源自高廟文化,它們與高廟文化的親緣關係一目了然。

彭頭山文化 長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8300—9000年(質譜法測得)。得名於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分布於長江中游地區。彭頭山遺址的文化面貌,與以往所發掘過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在彭山頭,科學家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痕迹——稻殼與穀粒,為確立長江中游地區在中國乃至世界稻作農業起源與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奠定了基礎。

湯家崗文化遺址,是介於皂市下層文化與大溪文化之間的中期晚段文化,具有多種文化標杆性文物,考古價值重大,

大溪文化中國長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分布東起鄂中南,西至川東,南抵洞庭湖北岸,北達漢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長江中游西段的兩岸地區。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發現,揭示了 長江中游的一種以紅陶為主並含彩陶的地區性文化遺存。

1996年12月至1997年在澧縣車溪鄉城頭山發掘出一座古城址,清理出一批骨耜、骨鑽、骨鑿、木刀以及陶器、玉器等遺物。

通過對西南城牆的解剖,確認古城曾四次修築,其中第一期城牆建於大溪文化時期,距今6000餘年,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古城址之一。

在東城牆下發掘時,還揭露出一片100多平方米、距今6500年前的湯家崗文化水稻田,田埂、水溝清晰可辨,還發現有大量炭化稻穀、稻葉、稻莖等。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田,對研究水稻栽培史具有重要意義。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是中國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時期的遺址,也是迄今中國唯一發現時代最早、文物最豐富、保護最完整的古城遺址,被譽為「中國最早的城市」。

城頭山發現和揭露的是一座時代最早的完整祭壇和眾多的祭祀坑,是大溪文化早期從事祭祀和宗教活動的大型祭壇。在同時期的各地發現中,它是最大、最完整也是揭露得最清楚的一處。

屈家嶺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前2600年。 中國長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發現於湖北京山屈家嶺遺址而得名。其年代上承大溪文化末期,下接石家河早期,相當於公元前3500年至前2600年之間。分布地區以江漢平原為中心,西至三峽,東到武漢一帶,北達豫南,南抵湘西北常德一帶。

屈家嶺文化的發展去向現已明確,是鄖縣青龍泉上層(即第三期文化)、房縣七里河、天門石家河、當陽季家湖下層、松滋桂花樹上層一類文化遺存,

現經發掘的重點遺址還有:湖北鍾祥六合、京山朱家嘴、天門石家河、武昌放鷹台、枝江關廟山、松滋桂花樹(中層)、公安王家崗,湖南澧縣三元宮、安鄉劃城崗、華容車軲山,河南淅川下王崗和黃楝樹等(見關廟山遺址、三元宮遺址)。

屈家嶺文化的北部外圍分布區,已到南陽地區伏牛山南麓一帶,這裡原是仰韶文化的分布範圍,後來屈家嶺文化擴展及此,並與黃河流域腹地的末期仰韶文化和早期龍山文化先後發生接觸和交流。

石家河文化是青銅時代文化 ,距今約4600─4000年。因發現於湖北省天門市石河鎮而得名。此地有一個規模很大的遺址群,多達五十餘處。該文化已經發現有青銅銅塊、玉器、祭祀遺迹、類似於文字的刻劃符號和城址,表明它已經進入文明時代。

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帶,最北處可擴展至黃河南岸的鄭洛地區。為承襲屈家嶺文化演變而來 ,年代距今約4800~4200年 。該文化出現如石家河遺址群那樣的中心聚落,由鄧家灣、土城、肖家屋脊等數十處遺址組成。

當時的經濟生活以稻作農業為主。在鄧家灣遺址發現了青銅銅塊和煉銅原料孔雀石,標誌著冶銅業的出現。

石家河文化的刻劃符號最早發現於1987年,此後隨著田野發掘和室內整理的進行,陸續有新的符號發現,在肖家屋脊、鄧家灣兩個遺址上共發現符號約60餘枚個體,其中肖家屋脊經過8次發掘,共出土符號約43個;鄧家灣經過4次發掘,出土比較完整的符號約12個。

在東亞大陸的長江中游地區,高廟文化---彭頭山文化---湯家崗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距今8000年前開始獨立起源,獨立發展,已構成了完整的考古文化體系。

在大溪文化期間,已發現中國最早的城市-----城頭山古文化遺址。

城頭山遺址復原圖

在屈家嶺文化期間,他的文化輻射範圍,北部外圍分布區,已到南陽地區伏牛山南麓一帶,這裡原是仰韶文化的分布範圍。

屈家嶺文化,與黃河流域腹地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先後發生了互動。河南淅川下王崗和黃楝樹等,考古史料以充分證明了這點。

在石家河文化期間,他已經完全達到國際考古界通行的文明標準,石家河文化已遠超二里頭文化。該文化已經發現有青銅銅塊、玉器、祭祀遺迹、類似於文字的刻劃符號和城址。

關鍵是石家河文化輻射範圍,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帶,最北處可擴展至黃河南岸的鄭洛地區。就是已達到二里頭文化區域。

華夏文化的核心,現在的考古發現已找到石家河文化中心。二里頭文化中心。而且石家河文化與二里頭文化的輻射範圍,相互交叉,文化互動。在東亞大陸的中心地區,黃河中游地區與長江中游地區,在公元2000年前後,地理環境具有巨大優勢,主要是丘陵與平原交叉,靠近大湖大山大江流域,但又不被洪水淹沒,氣候特別適合農業發展,加之青銅器技術已把握,古城建造技術成熟。

在4000年前,石家河文化文明圈與二里頭文化文明圈,已構成華夏文化文明圈的核心。

==========================================================================================

「東亞大陸文明」起源的一元與多元

一方採取所謂「滿天星斗」的看法,主張東亞大陸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因為上述新石器時代六個區域文化都是華夏文明的祖先。

另一方則以文字、青銅器與城市為界說文明的標誌,指出東亞大陸文明最早達到這種標誌的是中原的二里頭文化,所以華夏文明的起源還是自中原開始的。

前者用廣義的界說,相當於「華夏文明」的文明,在時代上是連續性的;

後者用狹義的界說,以最早的文明相當【中國文明】,亦即把華夏文明當做【最早的中國文明】的代表。

「華夏文明」的文化在考古材料中如何辨認?在什麼時代可以開始辨認出來?

這是中國考古學上的一個關鍵問題,但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華夏文明」這個名詞的界說也像「文明」一樣有兩個不同的途徑:

一是先決定它該有些什麼內容,再到考古資料中去辨認;

二是在考古資料中去看文化分類的趨勢,然後在所分的諸文化中尋找華夏文明的祖型。

東亞大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第一項是東亞大陸有好幾個新石器時代文化,各自獨立發生髮展;

第二項這些個文化在發展途徑中在地理空間中擴張而彼此發生接觸,產生交流互動關係。

東亞大陸範圍內所包括的許多地區文化彼此之間構成一個大的文化系統,而各個個別文化都不能把它孤立看待。

中原文化雖然目前在年代上有優先地位,它的發展並不是孤島式的,而必須作為較大的文化系統的一部分來加以分析和討論。

東亞大陸新石器時代早期各區域文化彼此獨立、各自發展的時候,每個文化是一個獨立的系統;

到了它們彼此接觸交流、互相影響的時候,這些區域文化便形成許多子系統,而它們共同組成的大的文化體系便形成一個主系統。

東亞大陸史前文化的系統論不是社會科學理論的套用,而是根據紮實的考古材料所建立起來的文化歷史。

在早期農業文化的基礎上,到了公元前五千年前左右,

東亞大陸境內可以辨別出來的區域性農業文化有,

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

山東半島的大汶口文化

遼河流域的新樂文化;

在南方有

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

長江下游的馬家浜文化、

河姆渡文化

東南海岸的大坌坑文化。

東亞大陸境內,這些文化雖有相似之處,它們是各有來源各有特色的區域性的文化。

在全新世大暖期,末次冰期結束,地球氣候開始變暖,冰川消融後退,大洪水盛行,海平面上升,大約7000年前(約前5000年)東亞區發生最大海侵,古華北平原基本都在海平面以下,整個中國北方只有黃土高原地區還是陸地,南方長江的入海口向西大幅縮進,但整個長江以南的丘陵地區還是陸地。

距今大約8000多年前(圖中磁山文化年代不知是否有誤,因為此時古華北或在海平面下):

距今大約7000年前

大約距今5500年前

大約5000年前

大約4600年前龍山文化擴展時期

4200 -3000年前:轉換期。青銅文明從西南和西北兩條線差不多同時傳入中國,中國土著新石器文化被青銅文明取代,中國區華夏文明形成。

五個小階段,其中1和2為現代人類擴散和部落聚居期,3、4、5都為中心古典文明影響期,之後走向獨立發展。

過了1000年以後,即到了公元前4000年左右,東亞大陸境內,這些文化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彼此之間發生了連鎖關係:

到了公元前四千年前左右,華北和華南這些各有特色的文化開始顯露出來一種互動過程、不可動搖的證據,

這個互動過程在華北在這以後一千年內,在華南在這以後一千五百年之內繼續深化。

東亞大陸境內,這些文化到了公元前四千年前,在考古史料中的表現才顯得清楚而且強烈。

在華北之內,相互的關係在仰韶、大汶口、紅山和土珠山(長山列島)各類型之間開展。

到了公元前四千年前,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已經大致形成,而仰韶與大汶口之間的陸上交往必由這個空隙的變究終於消失所促進。

整組的大汶口陶器在河南數處遺址中發現,最西達到了偃師,而且典型的大汶口器形見於豫西類型的仰韶器組。

仰韶對大汶口陶器尤其彩陶的影響也很顯著。

仰韶和大汶口所共有的石器、骨器和陶器類型的單子是很長的,而兩者之間的互相作用、互相影響是不容否認的。

紅山和仰韶,它們在河北北部以及北京地區彼此之間有直接的接觸。

華北的大汶口文化與長江流域、東海岸文化互動關係的連鎖證據,就是龍山形成期。

龍山形成期,在第四個千紀的中葉在華北和長江流域出現,然後沿著東海岸直到台灣和珠江三角洲一直到第三個千紀的中葉。

今天龍山形成期概念,已經不復存在了。

在好幾個區域中今天也已經有了完整的或近乎完整的發展系列了。

東亞大陸境內,這些文化龍山形成期的互動關係——是真存在的。

自大汶口開始。沿著海岸平原向南,走入馬家浜文化的領域,

有兩條路線可繼續互動下去走:

向南穿過杭州灣到河姆渡的領域及其更南到東南海岸

一條路是自馬家浜轉向西,沿長江向上流走。

有安徽的薛家崗文化,

有江西山背文化。

到湖北的大溪和屈家嶺文化,

或沿贛江轉向南方走入粵北和石峽文化。

東亞大陸境內,華南還是華北我們都可以提出一個假說,

自公元前四千年左右開始,有土著起源和自己特色的幾個區域性的文化互相連鎖形成一個更大的文化相互作用圈。

這個在公元前四千年前開始形成,範圍北自遼河流域,南到台灣和珠江三角洲,東自海岸,西至甘肅、青海、四川的相互作用圈,

東亞大陸境內,史前的圈子形成了歷史期間的【華夏文明】的地理核心。

【華夏文明】的地理核心圈內,所有的區域文化,都在秦漢帝國所統一的【中國歷史文明】的形成之上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這個史前的【華夏文明互動圈】,是有文字的歷史時代之【中國文明】的地理區域基礎,【華夏文明互動圈】中所有的區域文化,都是文字的歷史時代之【中國文明】的源頭。

所以論【華夏文明互動圈】起源,作為文字的歷史時代之【中國文明】定義的時候,不能不考慮這東亞大陸大系統的整個範圍。

中原文化只是東亞大陸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中原文化有它自己的歷史,也有它作為東亞大陸大系統中一部分的歷史,即影響其他文化與接受其他文化影響的歷史。其他地區文化也有同樣的歷史。

======================================================================================================================

「青銅文化」是三元。三個銅礦,有一個是最早的,而另外兩個也是獨立的。青銅礦料有三個來源,每個地方都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在組成一個大的「中國」的同時,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參與者。
【夏文化】,最可能也最符合的地方就是漢水下游,《水經注》中就將這兒稱之為夏水。

上古傳說的那些故事也能在這裡尋到蹤影,例如大家熟悉的大禹之水。到了夏晚期,國家政權擴散和內鬥也可以在石家河地區看到痕迹,就連商人的發跡也能在盤龍城裡找到蛛絲馬跡。

上古「中原」的概念,應指以大巴山和大別山為西、東界的平原地帶,北到黃河南岸,而南經江漢平原,直達澧陽和洞庭平原。

即便是在【夏文化】的時代,夏朝也不能指稱全國,。鄭偃(鄭州和偃師)地區是獨立的國家;其他的地方比如山東龍山、東北夏家店都有自己的國家,他們有著自己的發展區域,其中有一些完全滅亡了,有一些因為不同的原因而中斷了,當然有一些是發展比較久的,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發展都不是同步的。
【夏文化】是一個很複雜的歷史地圖,不能直接說夏商周就完了。

因為目前的夏商考古研究中並沒有擺脫「鄭洛中心觀念」的影響,一開始就預設了核心區與邊緣區,把黃河流域與其他地區諸如長江流域對立來看待,這是不對的。

二里頭與廣漢三星堆文化之間,應具有相當程度的來往或傳承關係以及交互影響作用 。 大多數學者也都認為,這是偃師二里頭文化向成都平原地區的傳播,甚至認為「夏人」從偃師地區南下,再經過三峽西遷,但卻無法解釋這種向西南遷徙的動機和背景。

這些關係只有以江漢為中心環節去理解才不會造成很多解釋不了的問題。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鄭洛與成都平原地區的文化傳播,可以發現其中皆隱含有江漢地區文化的影子。長江中游發現屈家嶺至石家河時代的二十餘座古城構成聯合城邦古國。 成都平原也發現了八座與石家河文化晚期同時的城,應也構成聯合城邦結構, 其與鄂西石家河文化有密切往來 。

到了石家河晚期、盤龍城早期時代,長江上游也進入聯合城邦古國階段。這種情況當時在鄭洛地區還未發生,說明鄭洛地區的發展無疑在長江中上游之後。當時尚未那麼發達的鄭洛政權,難以大量影響發達的古國。

鄭洛、江漢、成都平原的文化中,擁有許多共同主題,因此造成遺址中經常存有一些相類似的陶、玉、銅質禮器。 在青銅時代,此三地不同的族群、文化與社會機體一直有些來往、交易的關係,甚或在某些時段中處於鬥爭、協盟或通婚的狀態。

有些特殊代表性的器物,恰好同時出現在江漢、成都與鄭洛地區,如帶有眼形符號飾周索狀堆紋的陶尊:

見於江漢荊南寺遺址,

同時期的三星堆二期

和偃師二里頭。

鄂西路家河二期硬陶上,也出現了眼形符號

江漢地區石家河文化玉面像,其眼睛形狀,與青銅早期豫、鄂、川三地的眼睛符號完全一樣

在殷墟小屯發現的玉人頭像,咸被學界認為是石家河文化系統的遺產,其眼睛形狀亦是如此

新砦二期器蓋上龍面眼形亦復如是

在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兩件綠松石眼形飾,其形狀也是相同的

金沙遺址,出土了25件大型銅眼睛形器,長度從17到26.3公分都有,形狀與本符號完全相同

這個線索也值得我們思考:或許此一現象便象徵著鄭洛、江漢、成都平原這塊三角形地區自青銅時代早期以來已有較強的文化傳播及相互影響關係。

此類眼睛的形狀,恰好與商文明中饕餮的眼睛形狀相同。

此條線索頗為關鍵,或許能夠補證饕餮構圖的基礎,可能是逐步形成於青銅初期的江河平原範圍內的精神文化之中。

江漢石家河文明的貢獻,或可以被我們視為信仰之源頭,對饕餮眼睛的特殊形狀進行系統的研究,顯示其源自石家河晚期高等貴族的信仰脈絡。

荊南寺硬陶饕餮形的神紋,亦指向同樣的來源,其與二里崗陶器饕餮紋飾十分近似 、

上述史料, 若我們僅以【二里頭的文化傳播】來解釋這些現象,恐怕將會出現以下幾點疑問:

第一,從地理的脈絡思考,與其認為文化的傳播可能從遠北角落通過漢水、長江而發生影響,我們還不如思考:是否從某文明中心之地,同時傳往北、西方向的可能性較大?

第二,學界早已發現,石家河文明對早期三星堆文明的演進影響很大。

第三,兩湖與渝川之間的關係頗為古老,在新石器晚期時,大溪文化已跨至峽江地區,因此重慶巫山大溪遺址的文化類型,被考古界歸屬到長江中游大文化體系。

第四,時間的脈絡和地理的關係,都使我們否定其來源為鄭洛地區文化所創建的可能。

第五,若我們非得推論鄭洛地區具有龐大的影響力不可的話,則必須解釋其基礎和勢力來源。但資料卻顯示:鄭洛地區各族群文化的基礎較薄弱,難以產生強權勢力。

如果我們接受以江漢地區和江漢文化為中心環節,則不僅能脫開以上疑慮,且能解決其它文化關係的問題。


啥是華?日本貴族為啥都用花做家徽?啥是夏?為啥彌生人大和朝廷要征討蝦夷人?
搞清楚華夏名稱的來源,才能確定上古東亞文化圈是否承認華夏概念


我們現在談論華夏文化圈,是從之後相對完整的華夏文明向前追溯起源,定義的概念

也就是先假定了結論,再去尋找證據,這樣在研究問題時難免有些牽強附會

這裡我個人意見是,這些文化多是單獨形成的,不必要為了論證華夏而揉在一起,除非找到他們相互之間來往的證據


某老師批評的也有道理,我得修正一下。

首先回答,是的,但是也不是。

說是是因為正是這些文明融合衍生出了後來的諸夏中華文明,而且他們的活動範圍也不出華夏的疆域。

說不是,是因為當時沒有「華夏」之名,這些早期文明肯定也不會自認「華夏」,畢竟華夏概念的誕生還在之後很久。

所以個人認為,可以稱他們構成了華夏文化圈的雛形。

但是要注意,華夏文化圈成型不久,文化禮儀標準就統一的相當穩固了(見下文),從這個角度來看,各組成融合的很不錯呢。

以下原文。

某個自稱老師又喜歡對中國文化和考古大加評判的的人顯然是沒看過《論語》和《孟子》的。

子曰:有教無類。
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后聖,其揆一也。

我知道你這樣德性滿分的人應該是不屑於儒家典籍的說教的,那麼有勞不要引用《春秋》好不好。

來看看以老師自居的人怎麼定義的。

廢話太多,重點也就這麼一些,那麼你來說說,在亞聖看來,舜帝文王都是夷狄了,你定義的「華夏人」是怎麼看待他們的唄?

是不是像你定義的那樣,「你也配當華夏人」?恩?


另外,你這個就好玩了。

結合上一張截圖,你的言論無非就是「當時沒有華夏這個名字所以他們不能算華夏人」

你可以否定,反正截圖在這,大家可以自己分析,而且其實這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不過我就想問問你,

古希臘時代有Greece之名么? HELLAS又是怎麼看待現在被你們划進圈子裡的那些泥腿子野蠻人的?

以及古埃及時代有Egypt之名么?

還有破譯過程莫名其妙的楔形文字,有名Babylon么?

然後《尚書》之前就沒有華夏了是吧?

妙哉!


周公捏造了華夏概念(包括三皇五帝序列)以掩蓋篡權奪位事實,虛構政權合法性解釋。司馬遷專門有一小段提到,諸子時代有文化的人大多對黃帝印象不好,「只是擇其善者而記錄,採信吃瓜群眾,不代表本人觀點」。

武王伐紂純屬政變,號稱十月革命。甲骨研究表明,當時紂王帝辛出去平叛(俘虜十幾萬,可見氣勢如虹),凱旋,回家先睡覺(大部隊晚些時候到達),京城防衛空虛,家賊出賣內外勾結引狼入室,悲劇發生。帝辛大義凜然從容就義。毛主席很欣賞帝辛才幹,同意我的觀點。

李鴻章曾提到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意即周公華夏歷史至今三千年。商周之變乃巨變,甚至超過春秋戰國到西漢的變化(本文獨家專利觀點)。因為儒家思想的淵源自周公(秦暉),由周至今在文化上的連續性遠遠大於商周之間的連續性。這是為什麼在殷墟發現以前,很長時間中外史學家有不少懷疑殷商是否真的存在過。周公還抹掉了三星堆,三星堆帶給我們顛覆性的認識。(注意,同期在西亞兩河流域也發生了嚴重的文明毀滅巨變。)

周是蠻族,毀滅了強大而爛熟的商文明。即使是文明的灰燼,也深深影響並滋潤了西周。

周沒有文字(「唯有殷祖有冊有典」),周原甲骨數量少得可憐,內容大都來自商王,與殷墟甲骨不可同日而語,在殷墟甲骨絕大部分已經遺失毀壞的情況下。

西周的原始青銅器水平很差,代表作品寶雞的幾個窖藏,其實大都來自商族後裔(商文明太強大了,滅不了,所以只好進行勞動改造,收為己用),並且在近八百年時間幾乎沒有大的進步,戰國晚期有一次小輝煌,那是因為實在對不起「軸心時代」的繁榮,東周室早已是花瓶。殷商前後幾百年的青銅水平在那個時代是登峰造極,西亞兩河流域都上不了檯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謂的蘇美爾人青銅刀不是出土文物,屬「搜集品」,孤品。),並且還以同樣望塵莫及的水準波及到三星堆和江西。可見商文明影響之寬遠超我們認知。

還有玉圭可以佐證這種影響力,甚至是早商時期。現代考古發現,玉圭已經遠播雲貴四川,越南河內,香港,甘肅,內蒙以及東北,似乎是軍權信物,商以前就有。

商以前,中原不是文明的中心,而是文明爭鬥的中心,就像今天的中東地區。商湯首先平定了中原,從此開啟中原文明中心的輝煌,秦始皇幾代人,所有的思想技術文化,尤其是風雲人物均來自中原,商鞅變法內容也來自中原。中原考古做得最細緻最廣泛,但是所有證據表明鄭州商城稍早以前的中原遺址都表現出暴力粗糙野蠻以及不富裕,包括二里頭和陶寺,遠不及時代還稍早的其他地區,如龍山的黑陶,石家河的玉器,良渚的玉琮。陶寺有代表作品是彩繪而不是彩陶。這就是為什麼二里頭論證為夏都總是那麼擰撥,爭議很大,甚至需要動用學術霸權。

還有,待續。


勞駕借這個題問一下怎麼能讓知乎不在主頁顯示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實在是被煩的不行不行的了……


不是


華胥國?


推薦閱讀:

杭州出土的水晶杯真的是戰國文物嗎?
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晉代騎馬俑手拿的是什麼?
挖出文物歸為己有為什麼不可行?

TAG:考古 | 夏朝 | 漢字文化圈 | 中國上古史 | 新石器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