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連年亂戰但主要大國的綜合國力為什麼卻是不斷加強的?
原因有三:
1、生產方式改進,科技革命。如鐵器的大規模應用,水利設施的大量建造。2、生產資料整合。這某種程度上依賴國家的兼并,但國家兼并並不能天然實現生產資料的整合,必須建立一套新的制度來與之匹配。如果一直是簡單的兼并,無非增加采邑、不斷分家而已;但管夷吾之治、楚國華夏化、公孫僑之治、三家代晉、李悝之治、商鞅之治、齊威王改革、國君之縣與軍事郡縣的設置等各國參差不齊的變革,逐漸終結了中國的封建制,將幾乎全部資源都統一到以君主為代表的諸侯國的旗下,客觀上給使各種思想制度革命與科技革命發揮作用提供了土壤。
3、戰爭的破壞力在大部分時間裡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大。
雖然春秋戰國通常連稱,但春秋從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到前403年三家分晉(春秋這本書終結於前481年),近400年,其間豪傑輩出、義士紛紜,君臣咸以賢人自期,戰爭如藝術似遊戲,脫離底層人民,還沒有發展到「整體戰」的階段。
戰國時期從前403年到前221年秦始皇一統,182年,幾乎年年絞肉,比以法國為代表的西方早兩千餘年進入整體戰時代;民有菜色、野有餓殍,這段時間華夏大地的生產力總體是衰退的。這也揭示了始皇帝能完成一統的民意基礎:人人厭戰!
這個問題你要反過來想:
為什麼漢唐那些大王朝沒有戰爭反而越來越衰落的?
就是人口問題。人越來越多,生產力沒有提高,人均收入越來越低,國家越來越衰弱。
有個希臘的哲學家說過:戰爭是萬物之源。
戰爭不但促進技術革新,還能減少人口,是人類發展的動力啊!
這樣說是不是在歌頌戰爭,不過現代流行冷戰啦,不用怕。
生產力和組織效率的進步是墜重要的,至於國家數量越來越少所以單個國家越來越強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造成國家國力的增長其實也沒有什麼別的,主要就是三件事。
第一就是廢井田開阡陌盡地力之教增加人民的生產熱情;第二是普及鐵犁牛耕提高人民的生產效率;還有最重要的第三件就是這個郡縣制,大大加強了中央決定權的重要性。如果說還有一點成績,那就是改革兵制,不再局限於貴族打仗上升至全民皆可當兵,這對軍隊命運有很大影響。當然廢除貴族奴隸制也是很重要的,不過那個隨著歷史行程發展早晚會被人民踩在腳下,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那三件事。
很慚愧,推動了一點微小的進步,謝謝大家。
若要論綜合國力,我們先來說一下什麼是綜合國力。
用當代的理性方法分析一下就是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水平。
大概就分為這五類來先說明一下,不具化到八類資源二十三個指標了。
我們先來說政治。
首先是集權。
春秋戰國合稱東周,西周時期天子還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嚴,但自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王朝式微,只徒有其名,而不再擁有實際的約束與統治能力。除此之外,少數偏遠地區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響與融合之下發展迅速,逐漸擁有了一定的實力,這就給群雄並起,諸侯爭霸做了一個完美的鋪墊。
當年周王朝武王伐紂推翻了帝辛的殘暴統治,將天下的廣大土地分給了王室宗親,戰略盟友,商朝舊裔乃至地方豪強,於是到了所謂的春秋時期,中華大地被劃分為大約170個政治體。當然,除了春秋五霸,絕大多數國家是很小的,甚至在這些很小的國家或者政治體內以內,還通過采邑再將土地人力分給宗親與官員,導致政治權利的再度分割。
這段時期內,土地成了各大諸侯國爭奪的目標,於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與兼并此起彼伏,連年紛爭也使強大的國家更加強大,弱小的國家更加弱小乃至走向滅亡。於是到了戰國時期,除去羸弱周王朝本身,只剩下了七個大國,就是我們所謂的戰國七雄。至於公元前770年周王朝遷至東都洛邑,七國逐漸完全脫離了周王朝的統轄,成為政治上完全獨立的國家。
所以自周朝以來,分封制將權力弱化分割下去,而到了戰國時期,權力又在大環境下逐漸的集中與統一,這一點無疑對各國的國力影響是積極正面的,後來始皇帝君臨天下將中央集權發展到巔峰,集權與秦王朝的強大也脫不了干係。
除去集權,如同 @Neon Yasushi所說,生產資料的整合也是政治發展的一項重要原因,我姑且把這歸為改革。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改革與變法對各國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否則真的如上所述,無非是增加采邑不斷分家而已。
首先,管仲改革對齊國的影響是巨大的,齊桓公的霸業里缺了他的改革可能就是黃粱一夢了。所謂「 相地而衰征」,除變相承認了田地的私人所有權,逐步瓦解井田制,對齊國經濟的發展也是功不可沒。然後政區和軍事的劃分,鹽鐵官營,改變選拔人才的制度等等,雖然沒有觸及世祿世卿制本身,但也是管仲作為一個奴隸主階級能做出的最大的貢獻了。這也是春秋時期變法的一個局限性。
而到了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逐漸都開始觸及統治階層,對政治上的調整也為中央集權和走向封建制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李悝吳起申不害,趙武靈王齊威王燕昭王在各自的特定時期內,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對自己的國家產生立積極的影響,除了對政治制度的動搖,經濟和軍事上也都在探索中發展和前進,實現了生產資料的合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祛除了政治制度和兼并遺下的流毒,以至於能雄霸一時。
最後,說到變法不得不提一個人,商鞅。
在秦孝公時期,商鞅的兩次變革無疑將秦國推向了諸侯之巔。廢除世祿世卿制,獎勵軍功,劃十二爵,廢井田立郡縣,這是是奴隸制社會走向封建集權邁出的一大步。重農抑商,推行小戶口家庭,這給秦國的生產經濟和軍事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雖然商鞅下場慘烈,但是變法在他死後還是得以繼續實施,秦國逐漸走向富強的道路,成為了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然後簡單說說經濟吧。
首先,農業的發展為國家的強盛提供了堅強的後盾,春秋時期鐵器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生產力;壟作法的推廣也使農業生產趨於穩定;另外各國重視水利發展也為農業生產提供了便利。井田制破壞,土地私有制的確立也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小農經濟的形成。
其次,民間手工業的興起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在官營手工業繼續發展的情況下,以紡織為代表的家庭手工業和民間私營手工業的發展也極為迅速。
再次,商業突破了政府的控制,發展繁榮,各大城市內的市熙熙攘攘,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接著是軍事。
在周王朝宗室覆滅,王權陵替的當口,列國普遍擴軍備戰,自開始的「諸侯一師」到後來「晉六軍」,乃至到後期連鄭國都「有兵車六百乘,兵力四萬五千餘」。當時農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經濟,也給軍事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資基礎。而列國實行普遍實行的「令男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的獎勵政策也大幅度的促進了人口的增長,這也是各國擴軍的基本條件。於是,普遍的擴軍備戰加速了各諸侯國兼并與爭霸的進程。
自平王遷都後,鄭武公吞十邑,庄公攘內平公叔段,安外攻陳伐宋入許敗息救齊,而後敗周桓王稱小伯起,齊楚秦晉也相繼依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卓越的軍事才能稱霸一方,成為東南西北各自諸侯之長,後齊桓公尊王攘夷會盟葵丘霸業乃成。到後來三家分晉,七國爭雄,各地爭霸不斷戰亂不息,間或蠻夷戎狄也與華夏爭鬥融合,致使各國在不斷吞併與集權的路上使各自的軍事實力不斷攀升。
另外,春秋戰國時期「兵農合一」「賦役合一」的軍事制度也給軍事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是的軍事與農業互補,軍士與農戶合一,自給自足。這段時期內戰車步兵相結合的軍隊編製也是一大特色。到了春秋後期,南方諸國如吳楚越三國都形成了名為舟師的水軍,也是利用地理條件發展軍事的一大創舉。
最後,軍事理論的形成和軍事著作也大幅度的提高了軍事水平。周朝早期已有《軍志》《軍政》《司馬法》以供為用,而春秋戰國的軍事思想和著作卻更切合時宜的為諸侯提供了軍爭要略,因為這些著作大多數實在連年的爭鬥中產生的,是戰爭實踐中磨礪出來的真理,之前的兵書大多瑣碎,而《孫子兵法》卻將軍略和戰術推向了系統化理論的高度。
思維已經有點混亂了。。。
最後說說科技水平吧。
要說科技的話,少不得提到諸子百家,少不了文化發展,那就跟文化一起說了吧。簡單一提,作為中國文化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諸子百家鬥豔爭鳴對整個中國文化發展都是意義深遠的,勿論當時。在其後兩千年里,也不曾有任何一個時代能與之相提並論,這個時期的思想,幾乎是如今中華文化的源泉。他的歷史意義,也絕對不遜於文藝復興。
諸子百家當然是虛指,常說的也就十家。儒墨道法名雜農縱橫陰陽小說。拋去小說家不論,各個流派都留下了深遠的思想。儒家自後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成為了華夏國學,兩千年來影響絲毫不減,如今更是傳播的了世界各地,影響力頗高。
而說到科技水平,墨家在其中的影響不可忽視。墨家常年與工匠平民為伍,乃至親操其業,墨家弟子本身就是精工良匠,所以在科學上的建樹也最高。墨子作為墨家領袖,更是全才,除了任俠天下,還要勤思慎學,《墨經》中留下了無數包括貴的科學成果,涉獵廣泛,開掘度深,特別是光學和力學上的成就,小孔成像,凹凸平面三鏡成像,拉力壓力彈力,槓桿滑輪斜面諸多領域都有研究和建樹。
除此之外,建築上魯班也作出了突出的成就,而醫學方面,扁鵲創四診法也促進了醫療水平的發展。
=。=over
快早上七點了,困的都快說胡話了。。。
總結一下,究其原因還在於政治改革,其他的都算輔因,只是從各方面簡要剖析一下,不同角度看看他是如何強大的。
才疏學淺,還需要大家批評斧正。
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國家兼并帶來的有益影響。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鐵器的出現和使用絕對導致了生產力的進步,從而也會影響社會結構和思想,這也就是天時吧,老天給了我們發展的機遇。
社會轉型期帶來了思想上的的進步。
很多時候戰亂帶來的不僅僅是災難,還有科學和思想進步,或許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人們窮則思變,從而給了大量人才以機遇,這也就是人和吧。
氣候大環境使然
春秋時期正值全球氣候的溫暖時期,這一時期的中國的黃河流域溫暖濕潤適合人類發展生存。這也就是地利吧。
企業兼并的作用有:
1.高資源效率
2.實現規模化,提高宏觀調控的效果
我想這兩點也適用於國家之間的大戰以及最後的兼并。
大國不斷吞併土地,接收人民,還有戰爭賠款。
當時技術差距不大,國家實力和疆土面積,人口數成正比。
國土代表資源,去鹽鐵糧食產量
人口是兵源和勞動力。
大國必然越打越強。
首先,蛋糕切得塊數是越來越少的。雖然連年亂戰,但是國家總數是變少的。周王室初期分封國家大小百餘個,春秋時期的千乘之國就只剩十個左右了,在這個過程中資源雖然有損耗,但從每個國家的實力上來說,是在不斷整合併加強的。
其次,蛋糕是越做越大的,生產力是在發展的。連年征戰對各諸侯提出了生存的殘酷要求,迫使他們想方設法提高國力,建立效率和資源更豐富的統治。所有才有名相管仲,楚莊王一鳴驚人,秦穆王西向拓土千里,還有各國紛至沓來的變法。在這個過程中,原有的井田制被破壞殆盡,對生產資料更有效率的整合方式與政體逐漸興起,這些上層建築的變化對生產力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長平那種大規模屠殺平民的戰爭,戰國後期才普遍
戰國官吏食的是多少石的稅收,動力是陞官。
而西周西漢官吏都是有供養自己的具體的田,動力是擴地。
因為兩點:
1.科技和人口這兩個生產力的基礎是不斷增長的。
2.國家機器越來越強大。小國寡民的話,人們滿足生活所需之後就會閑下來。但是大國之間的競爭迫使國家必須不斷組織人們生產,征伐……
良性競爭
春秋大小國家二百餘到了戰國也就那七八個了……你說呢?
其實我不是很明白你說的越來越強的綜合國力的標準是什麼,只不過是國家越來越少而已,因為數目少而顯得強?再其次,國力的強大都是在比較中出來的,這些國家都有過盛而衰的過程,如魏國,先變法,生產力上升,後來不:也下來了么,後:來秦統一了之後,只是因為中央集權,或者說資源配置的方式優化了資源的使用效率。再後漢朝,不是說百姓疲敝么
推薦閱讀:
※邯鄲曾經到底有多繁華?
※明治維新前後日本為什麼在人才方面源源不斷,出現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李白是個文武雙全的人嗎?
※如何看待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
※某些青銅酒器上(如斝,爵)口沿上的兩根柱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