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劉鄧大軍以領導人名字命名,而四野之類的從不這樣?是否劉鄧是解放軍序列最著名的軍事家的原因?

因為林彪和彭德懷都未獲得這個以自己姓氏命名領導部隊的資格,特別好奇!


恰恰相反,當時中央聯絡所有野戰軍、軍區和獨立軍團、敵後縱隊,都慣用領導姓氏代稱整個單位:

比如說人民網黨史頻道的記錄:

開國上將紀念館--劉亞樓--中國共產黨新聞--人民網

遼瀋戰役期間,來往於黑土地和西柏坡之間的幾十份電報,篇末和篇首大都是「林羅劉」,有時是「林羅劉譚」。「譚」,指的是老資格的政治部主任、後來被授予大將軍銜的譚政。把參謀長與司令員、政委並提,這在其他野戰軍中是絕無僅有的。

建國後曾擔任大軍區和省、部一級領導的一些四野老人,都說自己當年在「林羅劉」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在戰鬥作風、工作方法上彼此共同的烙印很多。而「林羅劉」在一般軍官和士兵中口碑更好:戰爭年代攤上個能打仗的指揮員,那是福氣,打勝仗,少流血,還能學本事,否則,窩囊不說,死都不知是咋死的。兵有強弱,將有巧拙,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支軍隊能不能打,首先還是取決於為將者的水平。在這點上來說,「林羅劉」堪稱強將。強將手下無弱兵。

無論這裡的「絕無僅有」是否屬實,都說明領導人姓氏是中央對各戰略單位的代稱:

又比如下面的電報:

劉鄧,陳粟

(一)佳辰灰申兩電均悉。

(二)劉鄧部署很好。前已通知你們所有山東全軍統一歸劉鄧指揮,一切決策臨機處理,不要請示。我們儘可能幫助你們。

(三)六縱似宜開至聊城,相機與宋王會合,直接策應隴海南北,不宜分散使用,望按情酌辦。

軍委真午

中工委轉林羅,陳粟,許譚,劉鄧,榘唐,陳謝,向前,彭張趙,楊羅楊

最近除陳粟三個縱隊抽至河北整訓外,其他各野戰兵團均在攻佔與將要攻佔一些城市,因此,在攻城戰中及城市政策上,我們已取得與將取得一些經驗。中央軍委特責成我各野戰兵團首長和前委於最近休整期間收集和研究好壞典型,總結下述兩項經驗電告:

(一)攻城戰的經驗,包含敵人城廂內外的防禦系統,工事的種類、構造、強度及其特點和弱點;工事守備的兵力火力及敵人防守的戰術、指揮及其強點和弱點;我方破壞敵人防禦系統奪取敵人工事的整個過程和戰鬥要領(從偵察、計劃、部署兵力、配備火力、近迫作業、爆炸攻擊一直到摧毀佔領),特別是政治動員、群眾創造以及戰術戰鬥中之得失等等。

(二)城市政策的實施經驗,包含攻城前的政治動員、政策討論、組織準備、命令下達;入城後的臨時政權組織,軍隊紀律,對國民黨及其政府、特務、警察、監獄、報紙,對各階級及其團體,對工商業、學校、醫院(據劉鄧報,漯河一個很完備的美國醫院被燒,群眾不滿意。據粟電,在他們接收前已燒掉。陳謝應檢查此事經過教訓)等等的政策及其實施的經過和效果,特別是人民中的反映及我們政策實施的得失和偏向等等。

中央軍委寅哿

可見除了劉鄧之外,其他領導人的姓(名)也是自己所屬部隊的代名詞,甚至宋時輪、楊成武、陳士榘、許世友等二級單位的領導人也有這個資格。

又比如:

彭、習:

……合水攻城打援均告失利,影響整個戰役,我有責任,唯青馬慣打英勇善射能戰,行動迅速膽大,實非誇大以掩過錯,亦非認識為不可消滅敵人,青馬特點可供今後行動方針之資料。戰役共傷亡八百餘人,幹部傷亡嚴重,彈藥消耗特大(九旅近乎打光)必須移至一個地區整頓幾天。

王震 6月1日未時

不止是軍委,其他領導人之間也會以姓氏代稱部隊。

最典型的是這一封電報:

陳鄧,粟譚:

(一)黃維兵團〔2〕殲滅後,請伯承同志來中央商談戰略方針。估計黃維數日內可全殲,邱李〔3〕則尚須較多時間才能全殲。黃維殲滅後,請劉、陳、鄧、粟、譚五同志開一次總前委會議,商好在邱李殲滅後的休整計劃,下一步作戰計劃及將來渡江作戰計劃,以總前委意見帶來中央。如粟譚不能分身到總前委開會,則請伯承至粟譚指揮所,與粟譚見一面,了解華野情況,徵詢粟譚意見,即來中央。我們希望伯承能於亥哿至亥有間到達中央會談。

(二)我們對今後作戰方針大致意見如下:
甲、在全殲黃、邱、李諸敵後,華野中野兩軍休整兩個月(分為四期,每半月為一期),並大致準備好渡江作戰所需諸件(雨衣、貨幣、炮彈、治療藥品、汽船等)及初步完成政治動員。
乙、在江淮間現有諸敵未退至江南的條件下,兩軍協力以一個月至兩個月時間舉行江淮戰役〔4〕,殲滅江淮間諸敵,佔領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平漢〔5〕以東、大海以西諸城鎮,主要是安慶至南通一帶諸城鎮,控制長江北岸。
丙、然後再以相當時間,最後地完成渡江的諸項準備工作,即舉行渡江作戰。其時間大約在明年五月或六月。
丁、華野中野兩軍協力經營東南,包括皖南、蘇南、浙江福建兩全省、江西一部,並奪取蕪湖、杭州、鎮江、蘇州、南京、上海、福州諸城而控制之。
戊、東北我軍協同華北主力,於明年一二兩月完成奪取平、津、張、唐〔6〕任務,三四兩月休整,五月沿平漢南下,六七兩月執行江漢戰役〔7〕,並完成渡江準備工作,八月渡江。第一步經營湖北南部、湖南全省及江西一部,包括奪取武漢、岳州〔8〕、長沙、常德、寶慶、衡州〔9〕、郴州、九江、南昌、吉安、贛州在內;第二步奪取兩廣。
己、華北主力協同東北我軍奪取平、津、張、唐後,如那時太原尚未攻下,則協力奪取太原,然後以楊羅〔10〕及楊成武〔11〕兩部奪取綏遠〔12〕、寧夏,與彭賀〔13〕會合。徐周兵團〔14〕則早日與彭賀會合,先肅清蘭州、潼關線上及其以南以北諸敵,並奪取潼關、西安、天水、漢中諸城,然後入川。
庚、爭取於明年秋季至遲冬季修好津浦〔15〕、平漢、隴海三路,以津浦供應你們,以平漢供應林羅,以隴海供應彭賀。
辛、上述計劃是就現時敵我形勢,及將來敵方可能部署為基礎來考慮的。在你們當面之敵及平津之敵被殲後,估計敵方部署將以較多的兵力位於江南,以第二部兵力位於湘鄂贛,以第三部兵力位於川陝。
壬、上述計劃是從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許多考慮出發,採取穩紮穩打方針,和我們過去與陳、鄧、粟三同志所談者有些不同,請你們於伯承動身前加以考慮。

(三)此電只發劉陳鄧,請小平負責於粟譚至你處開會時,給粟譚二人一閱,閱後焚毀,保守機密。

中央軍委 亥文

注釋
〔1〕 這是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的給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第一副司令員陳毅、政治委員鄧小平和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粟裕、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的電報。
〔2〕 黃維兵團,指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兵團司令官黃維。
〔3〕 邱李,指邱清泉、李彌,當時分別任國民黨軍第二兵團司令官和第十三兵團司令官。
〔4〕 江淮戰役,參見《截斷宿蚌路殲敵於淮河長江以北》注〔10〕(本卷第183頁)。
〔5〕 平漢,即平漢路,指北平(今北京)至漢口的鐵路,今京廣線一段。
〔6〕 平、津、張、唐,指北平、天津、河北張家口和唐山。
〔7〕 江漢戰役,因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渡江作戰的勝利、江漢(漢水)地域之敵,懼於被殲,紛紛向長江以南撤退,故預計的此次戰役未進行。
〔8〕 岳州,即今湖南嶽陽。
〔9〕 寶慶、衡州,即湖南邵陽和衡陽。
〔10〕 楊羅,指楊得志、羅瑞卿,當時分別任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11〕 楊成武,當時任華北軍區第三兵團司令員。
〔12〕 綏遠,舊省名,轄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一九五四年撤銷。
〔13〕 彭賀,指彭德懷、賀龍,當時分別任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
〔14〕 徐周兵團,指華北軍區第一兵團,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徐向前、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周士第。
〔15〕 津浦,即津浦路,指天津至浦口的鐵路,今京滬線一段。

總之,以軍政領導人姓氏冠名部隊,是解放戰爭期間常見的簡稱,甚至連敵方兵團也會被如此稱呼,劉鄧部隊並未享受特殊待遇。至於為什麼「劉鄧」比「林羅」、「彭習」、「楊羅」、「陳謝」兵團更有名……我想有兩個原因。

  • 首先,野戰軍級單位的最常見名稱是序號或方位命名,比如說一野、三野或「華野」、「東野」,所以「林羅」、「陳粟」部隊的說法雖然也有,但往往直接用野戰軍的名號替代。至於二級兵團,如「楊羅」、「徐周」部隊又沒那麼出名,對於一般泛泛了解戰史的人來說,不會了解那麼細,當然也就不會用領導人的姓氏稱呼。

挺進大別山期間的劉鄧野戰集團則無法歸入前面兩種情況。這支部隊一方面是直屬中央的戰略力量,是(准)野戰軍級的部隊,另一方面又不是野戰軍的全部,西面的太岳兵團、47年被打散的中原局部隊、留在黃河北岸的部隊都屬於中(原)野(戰軍)或者說廣義的中原軍區,1948年劉鄧轉出大別山之後,和其他六七個單位合編,才是後來的第二野戰軍。所以劉鄧部隊既不能用「二野」、「中野」簡單概括,也不是可以忽略的二級單位,必需用「劉鄧」代指,並以此稱呼登上歷史課本。其實,二野除了劉鄧大軍之外,陳賡、謝富治部隊很長時間內不受大區級單位指揮,直屬中央軍委,在江漢地區撐起了半個戰略方向,算是一個副大區級單位,所以陳謝兵團也很有名,但謝富治同志一度比較敏感……

  • 其次,劉鄧帶幾個主力縱隊脫離後方作戰,不像大多數野戰軍那樣和軍區單位長期合署辦公。其他戰略方向除粟裕丟了蘇北外,都在大決戰後期才需要區分野戰軍和軍區,但劉鄧直屬的十幾萬人,在戰略上已經和華北的後方部隊分離,軍區和野戰軍並稱已不合適。後來邯鄲方向的許多單位併入了華北軍區,不再屬於二野。所以,用劉鄧指代部隊,可以區分原有的晉冀魯豫戰略區部隊。

  • 第三,普通人對解放軍戰史細節重新萌發興趣,是在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期間,和《大決戰》電影有很大關係。大家都知道這電影的問題,對某人有特殊的拔高,還要刻意迴避某兩人的矛盾,劉鄧部隊的名氣因此明顯上了一個數量級,這也是「劉鄧」成為標誌性名稱的原因。

相關回答:

抗日戰爭後的國共內戰開始時遠弱於國軍的共軍,是如何在兩年內變強的? - 馬前卒的回答

讀史時,哪些故事讓你動容? - 馬前卒的回答

47年中央敢於在西北和胡宗南兜圈子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 馬前卒的回答


同意@馬前卒的答案,督工解釋了兩個方面問題,一個就是除了「劉鄧」這一稱呼之外,歷史上我軍還有
代指東野和四野的「林羅」(林羅劉)
代指西野的「彭習」
以及「楊羅」、「陳謝」等稱呼。

但後半部分我覺得督工可能說的不是太清楚,我結合督工的解釋和我自己的理解談一下。

首先要搞清楚為什麼「劉鄧」、「陳粟」這種稱呼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因為這種說法主要來自於【毛澤東以共產黨最高統帥部的名義,通過機要電報形式,與主要戰略軍團指揮員進行通信聯絡時的稱呼方式】。人們研究歷史時,這些戰時的作戰文書是很重要的研究史料,於是人們發現那時的作戰文書有很多是以指揮員名字代替部隊番號的發文。

那為什麼會有這種稱呼呢?因為這是一種特殊的文書形式,也就是:【機要電報】

公文文書有多種發文形式,比如:紅頭文件、傳真電報、機要電報、電話通知……

與其他文書不同,機要電報一方面保密等級最高,另一方面他的承辦流程也是與其他文書不同的。其他文書是由業務機關主辦和承辦,而機要電報是由機要部門直接向主要首長承辦。

舉個例子:比如中央軍委指揮華東野戰軍發起一次戰役

那麼作戰命令作為普通的公文,制發流程就是:

中央軍委作戰部根據毛主席的作戰意圖擬製作戰命令=》毛主席簽署命令=》軍委作戰部把文件發給華東軍區作戰部=》華東軍區作戰部收到文件,提出承辦意見,然後呈給華東野戰軍首長閱示。這封文件上,主送機關就是【華東野戰軍】,落款是【中央軍委】。

而對於這場戰役該怎麼打,毛主席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於是他決定給陳毅粟裕寫一封信談談自己的戰役構想,這就是一封【機要電報】,制發流程是:

毛主席寫好這封信=》軍委機要局把文件發送給華東野戰軍機要處=》華野機要處直接呈給陳毅粟裕閱示。
這封文件的主送寫的就是:【陳粟】,落款是【毛澤東】。

簡而言之,普通文書其實是機關與機關之間的交流,而機要電報是首長與首長之間直接進行正式通信的發文方式,理論上是不經過業務機關承辦的。

因此我們就搞清楚了,之所以有很多作戰文書題頭寫的是「劉鄧」、「陳粟」、「林羅劉」,而不是「二野」、「華野」、「四野」。是因為這類文書主要是毛主席直接發給這些戰略軍團指揮員的機要電報。因為通常機要電報都是首長本人親自擬制,更能體現首長自己的作戰意圖,所以廣泛被用來作為史料研究戰史軍史。

而之所以「劉鄧」、「陳粟」、「林羅劉」要比「楊羅」、「陳謝」有名,顯然是因為前面幾個都是主要戰略軍團,是軍委直接指揮的戰略方面軍,而且還是在解放戰場上發揮了關鍵作用的幾個主要戰略方向,所以毛主席對他們發的指示肯定要多一些。而且很多指示直接事關解放戰爭的全局。而「楊(得志)羅(瑞卿)」、「陳(賡)【糾正】謝(富治)」都是獨立的戰役兵團,戰略地位肯定不如戰略方面軍,當然類似機要電報的數量和重要性要少一些。


問這個問題屬於對歷史完全不了解,看得太少,想得太多。

隨便舉兩個例子:

陳謝兵團(陳賡、謝富治)

陳粟大軍(陳毅、粟裕)


大家都說了很多,說的也挺對。不過我有另一個角度。
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我之前也發現過,並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西北野戰軍(一野)司令員、政委還有西北局書記,三大要職彭德懷一肩挑。

東北野戰軍(四野)司令員、政委還有東北局書記,三大要職一開始彭真插了一腳,當時仗也不好打,彭真林彪脾氣不和。七大之後的彭真青雲直上,林彪卻好多年沒打仗了,初到東北仗也打得不好,於是太祖毫不猶豫地把彭真調離,三大要職林彪一肩挑。

彭德懷、林彪這兩人怎麼會去干政委的活呢,所以當時政委的活都是習仲勛和羅榮桓這兩個副政委在干。但是正職一定得是彭和林坐,所以這種情況下不會出現合稱,尤其四野,四野有首軍歌《我們是林彪的戰士》。(當然四野到了後期羅帥升了半級,做了正職,不過國民黨一般還是稱呼林彪大軍。)

華東野戰軍(三野)。說起三野,其實是四大野戰軍里組成成分最複雜,很多歷史也最破朔迷離的。華野初期兩大塊,江蘇的新四軍和山東的八路。後來到了山東之後,因為戰略需要,多次分分合合,如華野外線兵團和內線兵團之分,陳唐兵團許譚兵團之分。
三大要職中的司令員和政委陳毅一肩挑,至於華東局書記,小姚同志現在依舊很敏感。(沒辦法,這案子286涉身其中,欽定了)陳毅的指揮能力是不如粟裕的,但是司令的位置必須陳毅來坐,不然下面葉飛、許世友、王建安、宋時輪這些刺頭粟裕對付不了。直到打淮海戰役的時候,還得把葉飛和許世友兩人支開。

中原野戰軍(二野)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中原局第一書記鄧小平,第二書記劉伯承。

東野和西野那兩位可是三職一肩挑,名副其實的東北王西北王。華野的歷史混亂,可司令員和政委也都是陳毅一肩挑。
至於中原野戰軍,光看部隊里,劉和鄧是一字並肩王,從黨組織上看鄧高劉半頭,兩個人都沒有形成絕對的權威,所以這麼稱劉鄧大軍也是沒有錯的。(這就是差距啊,這就是太祖的將將之道啊。)


其他答友的答案里也提到了朱毛紅軍,朱是軍長,毛是政委,一字並肩王。當然紅四軍當時還有總前委一職,毛擔任過。再多說一句,紅軍一大公案,就跟這個總前委有很大關係。


朱毛紅軍表示不服


估計是因為你只知道「千里躍進大別山」吧。


@馬前卒 是這封電報么


林彪犯錯誤了


年輕一代這麼覺得很正常,劉鄧大軍名號響,主要是鄧公掌權後的宣傳,樹權威嘛。你問問老一輩參加革命的,他們肯定覺得打仗那會兒,林彪的名頭響得多。20多萬人的二野不過別稱劉鄧大軍,100多萬人的四野可是都唱起《我們是林彪的戰士》《林總的命令往下傳》了。題外話,林總的政委可是不好當。林才高、氣傲、主席寵(當然,主席也寵小平啦:),聶帥當年就被欺負了很久,而羅帥一直是出了名的寬厚忍讓。中央發電報,林、羅並稱也就罷了,你叫林羅大軍,林總沒準第一個不同意。

至於挺進大別山,我們的教科書說是戰略轉折,但實際上說成「戰略牽制」更合適。當時國共雙方都知道,東北戰局才是真正決定性的。這方面,毛、蔣的講話、電報不要太多,翻一翻就知道。以至於國民黨(包括蔣自己)那邊認為,四平戰役後的「六月停戰令」應該為整個內戰的失敗背鍋。

至於鄧公,淮海戰役「總指揮」又是另一樁公案。粟總公開說過:「淮海戰役這個大題目要請小平同志來講」,又一再跟夫人楚青說,淮海戰役的文章他不寫,淮海戰役的書他不讀,淮海戰役的電影他不看。給粟總平反的時候,這事也是個梗。政治啊。。

說了一堆,你們以為我是林粉、粟粉?其實我是鄧粉。但是啥粉也得實事求是嘛。鄧公千古!


反對@馬前卒的答案。用電報來答這個問題,是緣木求魚。
「劉鄧大軍」是公認的代稱,來自於報紙,廣為民間所知。

這份遼南日報里,劉鄧大軍和陳謝大軍都提到了。

而電報中的林羅劉只是電報抬頭,用來限定閱電範圍,並非部隊的代指,而且那些電報當年都是絕密,並不為外界所知。

東北作戰方針及關內戰局(一九四七年五月二十日)
林高〔1〕並告朱劉〔2〕:
  高卯號電,林辰巧、辰皓兩電〔3〕均悉。出師順利,甚慰。東北在你們領導之下,改革了土地,發動了群眾,建設了一支強有力軍隊。在全國各區中,就經濟論你們占第一位;就軍力論你們已佔第二位(山東為第一位)。目前你們以八個師南進,希望能於夏秋兩季解決南滿〔4〕問題,爭取於冬春兩季向熱河〔5〕、冀東行動一時期,殲滅十三軍、九十二軍等部,發動群眾,擴大軍隊。該兩區共有人口一千五百萬,為將來奪取長春北寧兩路〔6〕、長、沈、平、津〔7〕四城必不可少之條件。奪取兩路四城必須準備的條件有三:你們已在北滿〔8〕建立了強大根據地,解決了第一個條件;現在正向南滿作戰,估計不要很久即可解決第二個條件,建立強大的南滿根據地;第三步還要解決冀熱遼地區的根據地問題。關內方面,我蘇魯軍〔9〕負擔最大,在他們面前,集中了三十二個整編師八十五個旅(包括被殲者在內),直至此次殲滅七十四師,才使敵人進攻發生了困難,今後再殲二三個師(軍),即可轉入全面反攻。我劉鄧軍〔10〕現攻安陽,六月間可以十萬人渡黃河向中原前進。我彭習軍〔11〕(只有六個不充實的旅)對付胡宗南〔12〕三十一個旅的進攻,兩個月作戰業將胡軍銳氣頓挫,再有幾個月必能大量殲敵,開展局面。陳賡〔13〕部四個旅擬使用於西北。聶蕭羅〔14〕軍上月正太作戰〔15〕殲敵三萬餘,繳槍一萬五千以上,現須休息半月,約下月中旬擬打津滄線〔16〕,配合你們作戰。總觀全局,目前大部分地區已轉入反攻作戰。只待山東再打一二個勝仗,即可轉入全面反攻。
  毛澤東
  辰號

看上面這份電報,抬頭很明顯,發給林彪高崗看,還要轉達給不在一處的朱德劉少奇。電報中還出現了蘇魯軍、劉鄧軍、彭習軍、聶蕭羅軍的叫法,這些都是絕密電報里的簡稱,並非民間的俗稱。

東野或四野,歷史上從未被稱作林羅劉大軍。陳粟大軍倒是在報紙中出現過。

報紙還是稱「我軍」較多。

注意上圖這是晉冀魯豫軍區報紙

我發現了一點規律:以上稱呼劉鄧、陳粟、陳謝大軍的報紙,為遼南日報、東北日報,是東北局之下報紙,那是尊稱友軍,它們報道東北戰事,則都用我軍,但這還是取決於編輯個性,不是通例,上面晉察冀日報稱呼友軍就用了民主聯軍、華東我軍和我軍,大眾日報則稱冀魯豫我軍;新華日報是全局性報紙,全稱我軍;晉冀魯豫軍區報紙名為人民日報,是現人民日報前身,稱呼自己部隊就叫中原人民解放軍,不稱劉鄧大軍。東北解放區比較穩定,而且那種叫法老百姓喜聞樂見,所以流傳較廣。等到解放軍番號統一,官方報紙就不再有俗稱叫法。
以上推測試圖提供一種合理解釋,證據並不充分,歡迎糾正或支持。


為什麼是著名?
1.歷史教科書的教學作用。9年制義務教育必學的知識點,也是中考歷史一個考點。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向戰略反攻的標誌。
———————————————————————
關於解放戰爭知識點,總共是 重慶談判的史實,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三大戰役。
———————————————————————
而在這些知識點中三大戰役主要都是用人民解放軍代指具體部隊,而只有劉鄧大軍是用的劉鄧兩字。對於這個辭彙自然比其他的要著名的多。

————
2.就是督公說的電影影響了。


不過我覺得對這個問題最大的影響還是來自於教科書影響,畢竟是必考的知識點。知乎的年齡結構和學歷決定對這些知識點掌握想必是不會忘得。


當然是由於某人後來掌權下邊人要吹捧一下
同時,你看看解放這部劇,就知道陳粟陳謝叫法也普遍,林彪好像叫東總


這麼年輕的問題居然有這麼多大V解答。知乎學風真好!


用名字來代替的叫法很普通,絕非劉鄧獨有
劉鄧只是看上去叫的更響亮知道的人更多而已,更扯不上用名字來命名,
人家正式的名字一直是晉冀魯豫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


上面一些人以為是鄧公當權造成的,實際上文革前就稱劉鄧大軍。


陳粟大軍也很有名啊


因為鄧是總設計師吧


無他

很常見的稱呼

因為鄧公近年被提到得較多而已


101


京港澳直觀還是G4直觀


推薦閱讀:

是否應該客觀公正地評價柯爾特斯和皮薩羅?
為什麼巨型人形機甲這種根本不具備武器美學的東西卻依然讓人覺得很有戰爭的美感?
《血戰鋼鋸嶺》中的密集作戰隊形是否符合史實?

TAG:政治 | 戰爭 | 中國軍事史 | 劉伯承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