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建築系學生,怎麼欣賞、解析一座建築物,以作為自己的見識儲備?
(為了更便於閱讀理解,我補充了幾張圖~)
怒答一記~
作為設計院和開發商都做過,方案投標和施工圖都做過,大型公建和住宅都做過的一名建築師,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題主應該是建築學學生,我說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供題主借鑒,
那就是:
「不要把建築當成建築!」
「不要把建築當成建築!」
「不要把建築當成建築!」
具體下來慢慢解釋……
建築學學生,特別是好學的學生,容易陷入所謂的「哲學陷阱」,這是我自己創造的辭彙,描述的是: 在還沒有對建築有本能上的樸素理解的時候,過早的深入探討設計理論甚至設計哲學,從而產生的一種「貌似懂很多,其實不理解」的結果。
這種情況一旦出現是很難逆轉的,很快你就會發現,這些理論哲學對於你評價一個建築毫無用處,只能勉強套用一個設計主義標籤,設計者是名人的話再評價一下設計師本人,然後……就沒有了。對於這個建築的評價,很難提出有自己觀點的看法。除了不夠裝逼,更不夠自我提升。
那麼如何避免陷入「哲學陷阱」呢?那就要回到「不要把建築當建築」這句話。建築師,特別是充滿理想的學生階段,總喜歡把建築的概念拔得很高,上升到哲學甚至神聖的高度,
(這是你們理想中的建築,屌爆了有沒有,這才叫建築是不是?)
對世俗的建築不屑一顧,
(這是現實中的建築,啥跟啥對不對,這生硬的拼湊感,蹩腳的設計感,這只是房子不是建築是不是?)
這種傾向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不把建築當建築」就是說要避免這種傾向。
題主若是建築系學生,應該已經注意到那些耳熟能詳的大師們,幾乎都不是科班出身,木匠拳擊手什麼的可謂無奇不有琳琅滿目。
這是為什麼呢?我想是因為他們在入行之前,已經對空間、功能、設計邏輯甚至設計原則有了自己的樸素的理解。他們並不是張口設計主義閉口設計哲學,而是通過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風格。
而其中的基本功,是對人所活動的空間的深入理解,或者說是對人的深入理解。
如果題主不是設計世家,沒有從小就受過熏陶的話,建議儘可能多的外出活動,逛商場、寫字樓、參加派對、去醫院、博物館、公園、機場車站等等,多到人多的公共場所,留心觀察人們的行為,感受建築劃分出來的空間和人們的行為之間的相互關係,甚至是在家裡,也從另一個角度感受一下客廳廚房卧室衛生間陽台和你的活動之間的相互關係。
這個非常重要,因為一般來說,我們已經習以為常建築為我們劃分的活動空間,就像空氣一樣不會有什麼感覺,而你作為建築學學生,就要靠自己抓住這些感覺。
等你能憑自己感受到:
空間尺度的變化對心情的影響,
(一時搜不到很好的能說明問題的照片,就用一本老書的圖來示意吧)
虛與實的圍合對行為的引導,
不同的材質給人不同的感受,
空間序列的節奏感,功能分區的合理性,等等人與建築的互動情形。
這時再開始看一些圖紙,看那些你平時走不到的地方:
機場、商場、醫院、博物館、寫字樓等公共建築的後勤通道,
了解那些普通人眼中的建築的「里世界」,
甚至商場這種的後勤通道管的不嚴,也可以去鑽一鑽,(之前工作中是經常去鑽的)。
以及不同材質的立面做法,這個很容易忽視,不要被截點大樣圖的精細度嚇到,初步就只要知道什麼材質的立面是怎麼做的就行了。
等你把這些都看了比較多了之後,出去逛的時候能感受到公共建築的外部流線、內部流線以及內外交界處,以及能理解玻璃、石材、鋁板、砌體、甚至夯土吧(永和大叔您好)不同種類的材質時,可以開始讀一讀理論書籍了。
這時候你會發現,你對這些理論的理解不是停留在字面上的,而是能夠糅合在自己的本能的樸素理解中。
於是,當你評價某個建築的時候,你能真正說出它內部功能和外部表皮甚至是結構選型方面的可取之處以及不足之處,乃至設計理論的追溯和異化等等。裝逼功能爆表,並且對自身的提升是巨大的。
另外很贊同有一個答案中說,去看工地,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體會一棟建築是如何從無到有,紮根成長的。
並且有可能的話,和需求方多聊一聊,這個可能對學生來說有點難,參加實習是個好方式,最好是大院或者境外事務所更好,能接觸到功能複雜的公建項目,以及這些項目的甲方,否則你就算看了再多的書,
你也不知道一個醫院的擴建需求,
(比如上圖這種奇怪的形體組合,只從設計和美感上分析,完全看不懂)
一個商場項目的現金流平衡需求,
(比如上圖這座三線城市的商業綜合體,裙樓和塔樓沒有什麼檔次感就不說了,後面的住宅和前面的商業在設計風格上完全不像同一個項目,如果純討論方案,幾乎沒什麼好評價的)
一個機場的遠機位擺渡需求。
(比如上圖中間偏下的位置伸出來的那個小盒子,那應該是一個加建的遠機位候機樓,從設計美感理念上也沒什麼好說的)
當你評價這些向現實妥協的建築的時候,你就不會覺得不可理喻,你將能說出需求方在使用上、經營上、發展上會遇到的問題,最終導致了這些建築的出現,這樣的能力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也逼格滿滿。
不知不覺說了這麼多,不由得有點感嘆,這些都是本人實踐多年後,回想當年應該如何。
建築師是一個貌似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知的全能角色,但其實是「戴著鐐銬的舞者」,
而建築也不會是完美的作品,而是「遺憾的藝術」。
這兩個形容都是當年我的老師所授,寫在這裡,希望能對題主有些啟發。
以上。
打完才發現是跟著挖墳了……題主估計是有點來不及看到了,希望其他建築學生能儘早看到我的建議吧……1,先要明確欣賞,解析建築物作為知識儲備的目的。
如果僅作為一個建築系的學生,比較明確地一個目的就是「應用」 -&> 體會並理解掌握建築的空間和結構並且在自己今後的設計中應用這一項知識。
把這個目的分解,以下事情就非常重要:
a. 理解空間形態和其原理。(比如,這個空間形態,是通過怎樣的構造來實現的?技術上有什麼難度?有什麼創新?)
b.理解空間形態給人帶來的感受。(比如,它對人聽到的聲音、感受到的光影、視覺的影響是怎樣的?)
c.理解空間形態對人的行為的影響。(建築整體的流線是怎樣的?通過這個細節,對人們走到這裡採取的措施以及之後的行為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d.理解這一做法的缺陷。(是否為了其他方面的完整性而犧牲了交通的便利?是否為了造型而讓某些用途變得模糊或者不便?)
我覺得如果能完全把以上條理整理清晰,便是把一個建築吃透了。
他人的理論,他人的評價只能作參考。一個建築,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我認為就是你作為一個使用者,實際站在裡面,走在裡面的使用感受。這一點只能由你自己去體驗和觀察得出。
人最重要,人最重要。
2,感受方式。
實地考察永遠遠遠大於非實地考察。總有些建築和周邊的環境關係,當地人的行為,那裡的空氣和聲音,是不到那裡就感受不到的。完全不同。
實體模型其次。越接近原物大小越好。
電腦上的模型再其次。只能說是輔助空間想像的用具。
圖面對於空間的體驗輔助比較差,要具有很強的集中力和想像力才可以。但是圖面對於理解構造和建築全體的空間結構很有幫助。
最佳的方式是前期研究+拿著圖面實地考察+拋棄圖面實地考察。
有的同學可能想說,那麼多名建築,還都在國外,我沒有條件去挨個看啊?
如果能努力攢錢出國實地看,當然是最好的。但如果很難實現,僅僅去國內一些優秀的作品那裡參觀以及去古村落、有年頭的老建築看也是不錯的。重要的是不要光看當代千篇一律的作品,而是把年代和風格拉開距離。 這樣才能豐富知識,才能通過比較把理解加深。
3,記錄方式。
我覺得以前相當長一段時間被國內的建築學教育誤人子弟,是因為老師只說表面的東西,而沒有真的教給你「這麼做的目的」。
比如老師說「你們要練手繪!手繪很重要!」「空間很重要空間很重要!」「要均衡!還要有變化!」
這都是廢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理解力特別高的同學可能當時就看透了那後面的本質,但是僅僅有少數精英才能理解的教育方式並不是一個合格的面向大眾的教育方式。
記錄方式同樣是服務於你的目的。這麼看的話,啪啪啪把每個角度都照了照片然後回去一眼也不看或者看了也不知道所以然,或者光感覺很酷的在那裡畫鋼筆手繪,還不如空手去僅僅思考體驗一個小時。看人,看細節,看一切,記在腦袋裡可比記在本子上和硬碟上靠譜得多。
記錄方式最好就是自己的腦袋和內心。你走過一個優秀的作品的走廊和走過一個沒有任何靈魂的作品的走廊,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而這種感受才是每一個建築師想要追求的。是照片和手繪都無法告訴我們也無法記錄的東西。它們只是一種輔助記憶的手段,可以幫助你記錄一些比較複雜的構造節點或者景象,用於查閱,但是如果你不能把這些東西的印象首先放到大腦的目錄里,那麼到該用的時候往往是被遺棄在一邊或者僅作蹩腳的模仿。
當然了就現在國內的建築設計的大環境,也許上邊那些你都不需要。只要記住一些個風格的名字,一些大師和作品,一些常用的實用的構造節點並且能快速畫出細部圖,手繪賊牛,渲染圖跟真的一樣,能打導師的溜須,就夠了。
建筑後進生。僅發表個人意見。
作為一個已畢業並且投入方案設計中的上學時非常排斥本專業的人,我就結合我的一些實際感受來說
讀書是一方面,我不做太多贅述,畢竟我的書讀的相對較少。有可能的話盡量多讀,同時在每一次專業作業,抓緊時間不要拖圖,認真對待認真查閱資料,其過程就是一個帶你入門,讓你積累知識儲備,教你欣賞解析的過程。說一千道一萬,網上大牛給你再多意見,也不如身體力行的看書做專業作業,向老師請教問題。如果有可能的話,找設計院實習,或者給老師打工。
我之所以如此強調專業作業以及儘可能的接觸實際項目的操作過程,首先,在做專業作業的過程中,如果你認真對待,認真看書認真請教老師,經過一段時間積累,那麼你就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個系統的體系,可能是個相對混沌的不完善的體系,這個階段很難形成你自己的成熟的理解,沒關係,總有個啟蒙過程,就像我們小時候寫作文,啥也不會,總要有個過程。
書,盡量多讀,書中的主義,不理解也就不理解罷,對於目前的大部分學生來說,是不需要完全的理解,你也不可能做到一個完全的理解。我為什麼這麼說,建築設計,這個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假定你是有追求的想成為大師的,那麼你對於這個社會的各行各業時都要有相當的了解以及涉獵的,是一個雜學博志融會貫通的專業,更是要對你的作品的使用者有相當深入的了解。作為一個學生,很難有這樣的儲備和積累。你記住了書中的主義,書中的範例,短時間內是難以消化理解的。但是多讀書是絕對有利於你的成長的。
接下來,我要強烈建議你,多走多看,我個人以為,實際項目的體驗帶來的意義與書本所教給你的知識道理同樣重要,甚至於意義更大
舉一個簡單例子,教堂。我並不信教之前也沒有去過教堂,僅僅是上學時從書本上簡單的膚淺的了解到了宗教建築,看了一些圖片,了解了一些教堂的特徵,僅此而已。直到有一天,我陪當時的女朋友,去濟南的山大洪樓校區,正巧洪樓開放在做禮拜,在女朋友的建議下我們進去看了一下(她非本專業僅僅是好奇而我由於上學時極度排斥本專業而從沒去過),進去之後,在一瞬間,完全體會到了書中語言所描述的建築場景建築特徵,以及其給人帶來的感受還有宗教建築的常用手法究竟是為什麼用這種手法用了這種手法能夠給使用者帶來什麼樣的感受,並且通過建築影響使用者。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布置專業作業,都會有調研任務,要求大家前期工作做到位,去實地考察建築,去感受建築。建築這種東西,你不去使用不去作為一個使用者實際體驗,空做方案,永遠沒有意義而且你也不可能做出好東西來。
別的也沒啥,就兩條意見
1:認真做專業作業,在作業過程中認真找資料做準備,有可能的話多接觸實際項目。2:有閑工夫別窩著看劇打遊戲吹牛,多出去走走,多實地考察
去實地看它!
占坑,總的一句話,分析師一種學習方法。
分析的關鍵在於明確的目的,然後才能得出用什麼方法分析,要準備哪些
提供一種思路,用數據解析,圖形記憶.
1分析建築的屬性,比如功能,體量,佔地,容積率,面積,空間尺度,細部尺寸以及實際使用,經營情況等等
2以外形為標籤記憶,以後遇到屬性相似的能夠及時回想出,作為新項目的參考
額,找個工地,從挖土開始看到竣工,感覺就會很不很不一樣了
描描大師作品的平立剖對自己啟發蠻多的
好吧,作為學生,對培養自己的設計能力上來說,我覺得吧,老是考慮主義概念性的太虛了,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則是思考這個建築好不好,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從最基本的要素出發(比如三要素),從最簡單的形式與功能出發。
作為一個建築學的學生來說,我覺得手繪,用筆記錄你是所看到的東西,會對一棟建築有更好的理解。在記錄的時候我們就會把自己的主觀思想加入到我們所看到的建築物中。自己從一個繁雜的畫面中有所刪減。同時會理解一些肉眼所不能看到的東西。
強烈推薦彼得卒姆托的思考建築和建築氛圍兩本書,結合他的作品一起去看。
上面說的太虛了
1平面功能流線
2建築的風格 線腳 立面形式
3材質 施工 我要是工人我會怎麼做他 還有空調機位,其他專業怎麼去做他
要想著怎麼去營造這樣的建築 而不是畫圖
隨便欣賞還是憎惡,隨便解析。
因為你是學生,你的知識體系尚不齊備。按照國內的常規,沒準你也沒怎麼『見過世面』(只是說閱歷少)。總之,我不認為你在20上下的時候三觀就很體系化很堅固。就這樣的軟硬體條件,沒人指望你能夠一針見血的講得頭頭是道並且自願其說。
只是,做好記錄。影像的、文字的,紙質的或者電子的。並且一直保存到你孫輩圍在你床前聽你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在這之前,你可以反覆的拿出來研讀,反思。隨著你的閱歷的增長,對一開始堅定不移地相信的東西、座下的判斷會變化的,接著記下來。過幾年再看,還會有不同認識的。什麼時候你覺得就是這麼多了,我想,你差不多到極限了。
我搬家、硬碟誤操作丟了不少資料,悔恨不已。有一種生命中一段時光不翼而飛的感覺。
感覺太不好了,去再買包煙。
昨天帶著在讀建築學的弟弟去了上海書展。有意識地在各種藝術類,思想啟蒙類書籍處逗留,發問,感嘆藝術的魅力。但他隨手漫不經心的翻閱,和眼神中透露出的無所謂,一直提醒我他對這些不感興趣。
既然如此,我又帶他來到同濟大學出版社這邊,在這個展位停留了超長時間。我小心觀察著他對哪些內容的書籍感興趣,可結果還是草草翻閱,最多提到一句,這本院老師寫的書提到了「里弄」,我們設計課研究的。
我看他一點想多看幾眼的慾望都沒有,整個人睡眼惺忪的感覺。我只好挑了幾本吸引我的,大致翻閱找到切入點向他提問。比如我翻開一本**作家的速寫(名字忘記了)問了他很簡單的一個問題,這速寫想表達的重點是什麼。他也說明了,我這個外行聽起來感覺還不錯。然後我又借著速寫旁邊作者的文字問他,作者寫他的速寫在表現各種關係,有聯繫有區分,還有重點。你的速寫有這種體現嗎?你速寫的時候想到什麼了?然後。。。最嚴重的事情被我猜中了,他說他當時什麼也沒想。
所思即所想,所想即所現。
他的建築啟蒙還沒有發生,又怎麼談興趣,又怎們可能熱愛之,投入熱情啊。
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而不是一個上帝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會好很多,美醜,風格,都只是一個建築的標籤,主管影響太強,而一個建築好不好用才是建築師首先要去考慮的,單純談各種注意,各種風格,都是扯淡,精神食糧是要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高校學生剛畢業無經驗無資歷無實戰,直接就要追求什麼柯布,賴特,參數化完全沒有意義。從基礎建築學起,一步一個腳印!就醬!
最近看到的,可以分享給大家,城市筆記人老師寫的讀圖一二:
讀圖之一:找出最微小的改動
讀圖之二:去改別人的圖
朕只是個搬運工
在美國理論派學校學的和國內有點不一樣,一般我開始會從成型逆推設計的思路。再複雜的設計也是從基礎開始的,設計思路不同,著手點和著重點也會不同。比如Koolhaas的CCTV大樓,雖然被戲稱為大褲衩,但從形狀分析的角度來講我看到的是一個長方形分別把兩端往外翻折了一下,然後通過各種誇張的結構計算讓頂部那一大塊懸空結構自己支撐起來。很多結構你看著簡單實際上是很難做到的,這一點建築學生會比你懂得多。繼續講CCTV,你也許看到的就是個大褲衩,但你注意過他外部的各種」X」型的」皮膚」么?這是通過參數設計(Parametric Design)達到的效果,現在非常主流的表面設計方法。你還會看材質,表皮是什麼材料,結構是什麼材料,支撐結構是什麼材料等等。還有你如果見識比較廣,你會一眼就看出來這是什麼風格的建築。比如王澍大師的大部分作品(寧波博物館)在我眼中就是典型的現代中國風;再比如建築女帝Zaha Hadid的作品非常有柔韌性,以曲線為主,也是一眼就看得出(廣州歌劇院,北京望京soho等等);這些太多了我可以給你講上好幾天,國內優秀的建築其實大部分都是國外設計的,風格都受西方影響比較大。由於政治原因我國相較國外起步很晚,現在建築在國內其實還在起步的階段,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內我國自己的設計肯定可以有很大的突破。對建築有興趣可以先學習一下幾個著名的現在建築大師,Le Corbusier, Frank Lloyd Wright, Mies van de Rhoe, Walter Gropius,理解下人家基礎的理論,這些人都是在20世紀就預見了今天建築的主流的現代建築之父。我好像跑題了,將就著看吧。。
樓主的問題,其實也一直困擾我很久,主義流派、大師地域之類的書也看過幾本,但個人覺得首先有幾個概念需要重提。
建築從廣義上來講,即是為人的各種活動提供支持的一個人工場所。
建築設計要分開來理解,建築是做一個概念,比如你想要表達的精神、意境,或只是單純的功能;設計是完成建築的一系列手法。
(以上兩種解釋純屬個人理解,或個人贊同的解釋)
有了建築設計的基本概念之後,再去評論某個大師的某個建築,就相對來說容易了。拿朗香教堂舉例。
1.了解項目背景和建築師生平。項目構思開始於1950年,大家要注意,這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第五年,受二戰的影響,勒-柯布西耶建築風格在戰後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戰後他的建築設計風格明顯起了變化,從注重功能轉向注重形式;從重視現代工業技術轉向重視民間建築經驗;從追求平整光潔轉向追求粗糙蒼老的有時是原始的趣味。」而此時的柯布已到晚年,個人覺得相比戰前,這個時期柯布的建築少了些功利之心。
2.就建築設計中,建築的這個概念來解讀。作為宗教建築,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為彰顯教派威嚴,突出教派權勢而建,另一種是為自我修心而建。朗香教堂屬於為自我修心而建的更貼近平民的教堂。
3.建築設計的設計手法。宗教建築常用的彩色玻璃窗、北方建築厚實的牆體是比較平庸的手法,而平立面的自由曲線,以及立面隨機的窗位,都表達出一個貼近自然想法,厚重的屋面靈感來自於螃蟹殼,為使建築更加穩重。
4.個人偏好評價。在經歷過二戰和歲月的蒼老,柯布的朗香教堂,不再有教派之分,不再給自己設定一個宏偉嚴肅的目的,在滿足建築基本功能的情況下,大師的建築更顯童真,不僅立面生動活潑不受約束,而且一反往常,用了複雜的結構系統,而且形式也與以往的教堂截然不同。不足之處:a太過於新奇的建築,在一開始總是趨向於被排拆的;b完全自由的曲線難以施工,且造價過高,難以普及。
很簡單啊,你要思考理解設計師意圖,首先從使用功能方面解讀,然後從外觀風格解讀,還要從規範要求方面思考,你就能明白這個建築為什麼這麼設計,看的多了,做的多了,一看就知道,哪些是甲方要求,哪些是規範強制,哪些是設計師思想。
推薦莫內歐的那幾本書
台灣出版的,淘寶有售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建築師馬岩松的設計以及他的建築觀?
※以現代科技重造大金字塔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除了 Apple Store 零售店,還有哪些品牌的門店設計獨具一格?
※如何看待「我在這個設計院每年才拿十幾二十萬,你憑什麼讓我負責這個建築一輩子」?
※為什麼部分建築學學生有莫名的優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