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留學怎麼選專業?
馬上就要申請美國大學了 但在猶豫選什麼專業好 方便以後找工作 現在考慮建築設計 數學 金融還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嗎?求答
專業選擇中的兩個重要因素:明確務實的職業規劃和濃厚的個人興趣。當然,具體申請時也要考慮自身背景的相關性和錄取學校的可行性分析。
專業的選擇首先要有明確的職業規劃,起碼有個大概的思路,不能過於脫離實際而形而上。曾經有個人找到我時信心滿滿,他早就做好了周密的計劃,和我交流時甚至想到了將來出國後會達到怎樣一個生活水平。其實那個專業在國外就業率超低,工作都是問題,就更別說豪車花園獨棟別墅了。從就業角度,每個學科基本都可以分為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申請的時候,有可能是熱門專業門庭若市,冷門專業門可羅雀。其實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職業周期,比如當年的MBA,國人的報名熱情對學校形成了倒逼機制,很多不具備條件的學校也匆匆上馬。經過幾年的滌盪,就業市場冷靜了許多,水落石出方知含金量。
專業選擇也要看自己的興趣追求。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而且每個行業也都能做出自己的事業。過於功利化地去選擇專業,即使能賺到錢,也不見得是幸福的,就像本章開頭講到的那個賣唱的小夥子。所以也不要忘記自己的內驅力和未來的幸福。國外尤其是美國教育很注重個性的塑造,學生在選擇專業時,背後的驅動因素很多是出於興趣和熱愛,如果你對選擇的專業真沒什麼興趣,你要做好更加痛苦的準備,周圍興緻勃勃的求學者可能會讓提不起興趣的你感覺非常不舒服。人總是要有夢想的,如果後半生都在一個你不喜歡的領域裡奔波,有了很好的物質收入也不見得是好事。
還要考慮自己背景的相關性,基於背景銜接性做出專業定位。以學生自己的實際課程設置及相關背景為參考,選擇最適合的申請專業,把握更大一些。比如東亞研究專業,關鍵是要有與對方匹配的研究興趣以及學術背景;再比如電影這個專業的申請,不同的學校要求完全不同,要準備的材料特別多,這時就需要認真對比,看看自己的條件有多高的契合度。談到學科相關性,我們常有一些認知上的誤區,比如經濟系,它其實在文理學院,而美國的金融也與國內的金融有很多不同。國內更偏重理論,美國的金融教育更加「短平快」,直接對接股市、理財、精算等操作性強的專業性領域,數學、統計等專業背景成為該領域「殺出一條血路」的利器,所以理科學生學習美國金融比較順手,文科學生恰恰缺少這樣的素質和能力。
最後是申請可行性分析。中國和美國教育體制不同,與美國本土學生相比,國內學校的背景在申請時被認同度相對要低一些,如果申請競爭激烈的專業,難免會落入下風。所以在專業選擇上,要考慮自身條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比如下面的案例。
Jane是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的學生,她在傳播學方面有著紮實的基礎,尤其是新媒體這個領域,發表了相關的專業論文3篇。但是令人擔憂的是學生的GRE僅有1110+3.0,這對申請獎學金非常不利,同時,美國的傳媒專業的PhD對於申請人的GT成績要求非常之高。很明顯,Jane的情況是完全沒有機會的。
通過分析,我建議Jane避開火熱的傳媒專業選擇相對容易申請的社會學,雖然說是社會學,但是社會學下也有研究媒體方面的導師。同時,有著傳媒背景的學生倘若申請社會學更具優勢,化劣勢為優勢,那麼在不放棄自身興趣的同時又能保障申請成功率,不是兩全其美嗎?
整個申請是以傳媒專業基礎這個大的背景來申請社會學,所以在選校這個環節我做足了功夫。由於我們申請思路的準確性,Jane順利獲得了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全獎。這所院校儘管在TOP120左右,但是它的社會學專業卻排名TOP30左右,Jane對這個結果相當滿意。雖然這不是頂尖名校的成功案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避其鋒芒的道理。
對中國學生而言,各專業二級分支在申請難度上有可能差異很大,大家應該通過深入的分析對比,做出準確可行的專業定位。申請過程中,學生自己也可以製作分析表,有些特定情況可以標註出來,分析哪些專業學院更容易找到血緣相近的或者退而求其次的專業。
(節選自本人發表在搜狐自媒體頻道的文章 美國留學:如何找到適合你的專業?)
近來發現很多人陷入一種如果不讀CS就沒有就業希望的論調中,而且很多願意讀第二學位的人也都不約而同的選擇CS。我知道目前整體最好就業的肯定是CS這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想給大家提供另外一種思路,選擇專業的時候思路開闊一些才是正確的做法,你永遠無法預知未來什麼專業最吃香。
選專業的思路:選專業應該與申請者的職業規劃相匹配。
所選的項目應該是為實現你的職業規劃服務的。因此,申請者在選專業時首先應該考慮清楚自己以後的職業規劃。
為了實現這樣的職業規劃,你需要學習什麼知識,積累哪方面的技能,接觸哪方面的資源,哪些機會會對你有利,把這些問題都想清楚之後,便很容易就能做出判斷,一個項目是否是你所想要的。
以理工科為例,一個打算畢業後進入學術界和一個打算畢業後進入工業界的人對於項目的需求,需求肯定是不一樣的。
對於打算進入工業界的人來說,項目如果注重應用,與工業界聯繫緊密,實習機會很多,做project的機會很多,這無疑是很有幫助的;
對於打算進入學術界的人來說,如果學校學術氛圍濃厚,專業科研經費充足,相關的教授也很多,前沿的研究也很活躍,這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如果你是純文科背景,數學也不好並且沒有CS的興趣和知識。強烈不建議你去轉行讀CS第二學位,一個過程之艱難,二個發展前景有限因為能力上我並不為你能趕上那些本身就讀CS或者CS天賦就很好又有相關背景的人,你頂多成為一名合格的碼農。
文科專業是不是就業就完全沒有希望了,我負責的說大多數文科專業很難找工作,但不意味著你努力去找還完全找不到,只是說你可能職業道路比較曲折,開始只能做跟你專業不太相關還比較費力的活(比如銷售,營銷,文員在華人公司),但是也不是說前景一片灰暗,你只要英語足夠好,熬過來以後你一樣有很多路線可走。
關於文科背景選什麼專業好就業,我這裡冒風險推薦一個相對靠譜的專業那就是HR(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雖說肯定跟CS找工作難度比起來不值得一提,但在純文科專業裡面這個專業絕對是相對好找而且發展前景比較大的。首先這邊很多華人公司必須要HR,你有優勢,其次哪怕很多大企業一樣需要那麼一位懂中國人的HR,因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要求一些大型企業必須招一定比例的亞洲人之類的,所以如果你是亞洲背景的HR會更受歡迎, 最後如果你英語非常不錯,那麼你的發展前景將非常好甚至超過CS,因為各大諮詢公司常年都招有經驗的HR作為人力諮詢師,如果你真的足夠優秀,去MBB三大諮詢做HR諮詢並不是夢想。
如果你是理工背景,但不是CS相關的專業。這種情況下看你個人興趣和意願,如果對CS本身就有興趣,並且比較內向點的,那麼選擇CS是很好的選擇。如果你不喜歡CS,並且對數學方面不排斥,那麼你的選擇就很多了,這裡我強烈推薦的是統計專業。
如今數據科學是大熱,各種崗位層出不窮,專心走應用統計方向,出來就業基本不是問題,很少遇到說統計專業出來的認真找工作還找不到的(前提,統計至少需要碩士,本科統計只能說給你打個好基礎,以後申請專業方向多點) 。千萬不要讀精算,這個專業遠非你想的那種金領般生活,而且需求量極小,只有大型保險公司和銀行需要那麼1-2個就足夠了,並且你2/3的生命要用來考試了。
確定了思路之後,在了解學校、了解專業、了解項目時,首先應該關注的是一個項目的degree requirement。關於課程,如果想要拿到這個學位,你需要修多少課,需要修夠多少學分,哪些課是必修的,哪些課是選修的,可選的課又有哪些。
關於科研,能否做科研,需不需要寫論文,project的機會多不多,系裡的研究方向都有哪幾種,哪些方向教授比較多,有哪些實驗室,最新的研究是什麼,分幾個concentration,這些concentration之間的不同是什麼。
這些信息,都可以在degree requirement里找得到。尤其是對於理工科專業學生來說,大家都知道,在美國為了好找工作,大家都希望能夠學一些偏軟的東西,那麼如果你讀的不是CS的項目的話,項目選課的自由度就非常重要了。這直接決定你能夠選多少CS相關的課。
修建了一個留學申請交流群,分享備考資料、頂級名校申請經驗、答疑等,歡迎感興趣的同學加入。
另外,對於那些明確的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在哪方面補強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學生,課程設置及選課的自由度也是在看一個項目時首先應該關注的。
其次,系裡或者學校所能夠提供的相關的資源有哪些。比如,一個學生如果打算以後進入工業界,那麼一個系的career center的服務怎麼樣,往屆畢業生的去向,薪資水平等大致是怎樣的分布就顯得非常重要。這些數據在有些學校的官網上都會有。
再比如,如果一個學生打算讀PhD,那麼跟你背景非常匹配的教授有多少,學校有幾個相關的研究團隊、實驗室等,最新的研究集中於哪一塊兒,有沒有知名的大牛,最新的funding是否充足等這些信息都是你需要關注的。上面所說的兩個因素是最接近於我們留學申請本質的因素,它直接決定了你留學能學到什麼,直接決定了所選項目能否契合你的需求。
但是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就是這些數據,這些信息從哪裡來。其實,這些信息最主要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學校官網,一個是套磁。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好好利用學校的官網,美國學校的官網通常都十分完善,你想找的各方面的信息基本上都能夠找得到,所以建議申請者在了解學校時一定先把官網吃透。
另一方面,對於一些官網上沒有,但是你又特別想知道的信息,比如往年的錄取數據,要敢於大膽套磁。有些學校的小米會願意把這些信息透露給你,有些項目甚至直接就會在官網上寫明往年的錄取數據,比如UCLA.即使別人不願意告訴你,你也沒有任何損失,所以,一定要大膽套磁。尤其是對於英聯邦的國家的學校來說,學校官網相對沒有那麼完善,一定要利用好套磁。
最後希望以上內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選校定位有疑惑,測試自己的軟硬體可申請的院校段位,根據申請方向進行選擇。
理工碩博留學定位測試
商科碩博留學定位測試
文科碩博留學定位測試
會計(Accounting) 會計工作是將財政、經濟的數據進行搜集、處理、總結,並將之作為指導商業管理決策的科學根據。會計學與商業管理都有著多方面的聯繫,如成本、稅務、利潤、預算等都是商業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專業會計師是商業管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人才。 基礎知識:數學;快速及精確的分析、比較數值圖表的能力,書面和語言交流能力,耐心、細心。
就業:就業市場需求量巨大,商業和工業機構都需要會計師。剛畢業的學生可能當成本會計、查稅員等。大部分學生畢業後進入私營公司工作,如大、中會計師事務所;15%的畢業生自行開業提供報稅服務及財務諮詢。工作流動性較大,資深人員可成為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你知道嗎:許多大公司的財務總監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都是學會計專業的。
精算科學(Actuarial Science) 對商業風險進行精確評估的學科叫作精算科學,與其相近的專業是風險管理專業。精算專業學習對商業風險進行精確的計算,為投資、保險提供依據。例如,在某地投資設廠生產某種新產品的風險;保險公司對保險客戶收取多少保費才能既保證贏利,又不因價格太高而使客戶流失;等等。基礎知識:數學、應用數學;商業知識,與人交流的能力。就業:市場需求量不大,但該專業的學生數量較少,就業情況尚好。畢業生多在保險公司、投資銀行工作,成為精算師、會計師、投資銀行家、風險投資家、銀行職員、統計師等。「升級」與發展:經濟碩士或MBA。有經驗的資深精算師年薪遠高於10萬美元,公司高級主管的薪水常常超過百萬美元。你知道嗎:精算專業的畢業生雖然市場需求量較少,但在商業管理類中是平均起薪最高的。
經濟學(Economics)經濟學是研究資源配置、生產、分配、產品交換、消費,並分析、預測和激勵經濟發展的學科。近年來,經濟學較多地使用數學及統計模型進行研究。大學本科要求學會使用經濟學原理與方法,精確地進行數據處理,為經濟管理提供理論根據。基礎知識:數學、統計學;與人交往的能力,領導才能,文字、語言表達能力。就業:未來10年職業市場需求量超過100萬;在企業管理、財政、金融、保險、銷售等部門工作。「升級」與發展:經濟學主要培養的不是企業管理人才,但該專業的畢業生可以通過讀MBA成為專業化的企業管理人才。
你知道嗎:經濟學專業完全不同於工商管理專業,但是常常有人將其與商業管理專業相提並論。
金融(Finance) 金融專業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專業,個人、公司、政府和私人機構越來越依賴專業金融人員進行有效的金融管理。基礎知識:社會科學、數學、數值分析、計算機;批判性思維與閱讀能力,研究精神,團隊合作精神。就業:公司的金融部門,保險、證券、房地產業,政府的財政管理部門等。許多人的理想是去投資銀行工作。一般初級人員的工作強度很大,工作時間很長。不同的工作單位,薪水待遇相差極大。你知道嗎:雖然有的畢業生到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工作,可以拿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高薪,但是,大多數畢業生只能在小銀行或機構工作,兩者待遇相差極大,並不是人人都容易「暴發」。
商業管理(General Business) 幾乎每一所大學都開設有商業管理課程或商業管理專業。雖然職業市場的需求量巨大,但是人才的供應也非常充裕。基礎知識:數學、計算機、英文;具備很好的口頭、書面表達和溝通的能力。就業:市場需求量巨大。該專業畢業生可以在許多公司或者政府部門工作,從事公司管理、會計、稅務、財政管理、銷售工作等。
市場開發(Marketing) 市場開發專業學習市場研究、市場策略、宣傳、銷售、價格、產品開發、公關等。基礎知識:數學、統計、寫作、計算機;書面、口頭表達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就業:市場需求巨大。絕大多數畢業生在公司工作,如保險、股票、證券、房地產業,主要從事銷售、市場和管理部門的工作。你知道嗎:市場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具備廣告和銷售技術、市場策略知識,還要深入了解經濟、會計、金融管理和信息技術等知識。
公共管理學(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學培養的是管理人才,但與商業管理不同的是,它是為了培養政府管理人員。基礎知識:英文、寫作、人文學科、計算機;書面、口頭表達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就業:政府工作人員,公司的管理人員或經理,保險、證券、房地產、銷售、社會工作者等等。 正文內容可以多行編輯喲!全形輸入兩個空格就可以做到首行縮進了。
自然科學生物/生命科學(Biology Life Sciences) 生物是一門傳統的學科。近年來,由於基因和分子生物學,以及與之相關的生物技術的高速發展,生物學產生了很多新的分支,如微生物學、微化學、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生物醫學等,但目前都沿用生物學這個傳統的名稱統稱它們。基礎知識:化學、物理、數學、計算機,研究精神、分析能力、耐心。就業:市場需求很大,遍地開花的生物技術公司和極其活躍的生物研究所需要大量的生物研究技術員。收入較低,「瓶頸」狀況普遍,如不「升級」,薪水增長很慢;除了當研究技術員外,管理和銷售工作也是常見的畢業生就業去向。
「升級」與發展:攻讀醫學博士MD是部分大學本科讀生物專業的學生的初衷。
化學(Chemistry)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成分、結構、性質和反應及其在這個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學科,是一門實驗性的科學。基礎知識:化學、物理、數學、計算機;耐心、認真的研究精神,較強的動手能力。就業:隨著市場需求量的逐步減少,化學是傳統科學學科中職業市場萎縮最大的專業之一。未來10年的市場需求增長率為18%,低於全美各專業大學畢業生需求增長率平均值的22%;可能的職業為研究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工程、教師等。
地質學、地球物理學(Geology Geophysics) 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是兩個相關的不同專業。地質學研究地球外殼的組成、結構、歷史形成和演變過程。地球物理學不僅研究地球的表面,還使用物理和數學方法研究地球的內部組成,如地面,水,大氣,海洋,地球的電、磁場、向心力,等等。兩個專業都與開發自然資源、保護水資源、垃圾掩埋、廢料處理等有關。基礎知識:物理、數學、化學、計算機;野外工作、生活能力,研究精神。就業:市場需求量較少,大多數畢業生在公司或政府工作,從事與本專業並不密切相關的工作;可能的工作環境和職業為地質、環保諮詢,公司管理、銷售、保險業等。你知道嗎: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屬於敏感專業之一,如果考慮讀同專業的研究生,往返簽證是應該納入考慮的問題。I have good news: as a high schooler, you are NOT expected to know what sort of career you want to have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Chinese students tend to have two major misconceptions about majors in American colleges:
1. Your major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your future career
A lot of high schoolers get really stressed out worrying about what major they should pick. They want something that pays well and that they are good at, but isn』t boring. They are concerned about what their parents want them to study, what their friends will do, and what society thinks. They treat their college major like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choice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fe, second only to which university to attend.
All of this stress is unnecessary. Yes, your major will determine what you learn in college, but for the most part, your major does not have a big impact on your future career. In America, the primary value of college is demonstrating your academic ability, rather than the actual material learn. No matter where you work, or in what field, nearly everything you will need to learn for the job will be taught to you at the job. You will not be expected to completely understand how the American financial system works to work at a bank, or how to build a building to work as an architect.
I was a history maj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most of my history major friends went on to be lawyers or work in finance. I also knew plenty of anthropology, sociology, and humanities majors who have similar careers.
As long as you go to a good school and get good grades, your major doesn』t impact your future career prospects in any significant way.
The only exception to this rule are specific, highly technical majors, like engineering.
2. At American schools, you need to choose your major right away.
The vast majority of American colleges don』t require you to pick a major until your junior year. Some make you choose in your sophomore year, and a few schools with very narrow specialties make you choose before entering, but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well-known top 100 rank universities, you don』t need to know what you want to major in before applying.
Additionally, you can declare your intentions to major in one subject in the application, and then major in another subject entirely once you get into the school. This is a good way to avoid competition by not applying as a prospective student in a very popular major like economics.
So in summary, don』t worry about this right now. You have plenty of time to figure out your major. Go to the university, explore classes in subjects you』re interested in, and then take whatever major you』re best at to get the best grades possib
美國什麼專業好就業?
論學校的地理位置對就業的影響
留學美國:什麼樣的地理位置算好位置?主要還是看自己的興趣和最終目標。不要跟大溜。不要為錯過什麼機會而可惜。也不要由於好像比別人更順利而得意。自己想好自己想要什麼,然後一點點的去努力就好了。其實選專業,選學校,選工作,很多都是有可比性的。我來分享一兩個小故事。都是我這些年親身經歷的真事。
1. 讀經濟學博士第二年,也就是2007年底,我一位同屆同學在Facebook找到一份工作.當時還可以兼職,待遇不錯,給不少股票.我們都是學經濟的,還是同屆,所以一次聊天時他提到他們組還需要經濟背景的人,感興趣的話可以推薦我,應該沒什麼問題,畢竟小公司么,找人還在靠關係階段.當時真的沒想到Facebook能發展的那麼好,認為只不過是一個小創業公司.矽谷多了去了,沒啥前途.而且我的方向是宏觀,也就沒怎麼在意.可惜錯過了.後來那位同學放棄PhD,在Facebook一直工作到上市之後.現在想想,如果當時去了,可能現在的凈資產會高很多.
2. 2010年暑期,我正要去世界銀行做顧問,收到一個電話.是Citadel(一個在圈兒內還算有些規模的對沖基金)打來的.問我有沒有興趣考慮/面試他們首席經濟師的職位.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他們打錯電話了.但是經過確認說沒錯,就是找我,就是首席經濟師的職位(Chief Economist),然後就安排我去鈕約面試.到了後經過了解,是Citadel當時想抓住Lehman倒閉和金融危機在投資銀行界留下的真空,進軍投行界.班子大部分是來自Lehman.想建立經濟組需要我這種名牌學校的充門面.然後壯大.所以當時所謂的首席經濟師還只是唯一經濟師,就看你是否願意賭一把.我當時的態度是雖然有風險,前景好象不錯,還算靠譜.可惜在一些細節上沒達成一致.我當時覺得非常可惜.一年後,和一位在Citadel工作的同學聊天,告訴我那整個組都被放棄了.所以我要是真去了,可能風光不到一年就失業了.
我只是想用這兩個真實的小故事提醒大家,有些事不是我們在局內的人能看清楚的.誰都不知道哪個專業或學校是看上去風光但風險極大Citadel首席經濟師,哪個又是不留意間錯過的Facebook.
當然了,如果你的近期目標是就業(這是你想要的),你可以知道有很多專業就業機會不多(什麼東亞研究啦,哲學啦,文學啦,藝術欣賞啦)。所以還回到上面那句,想好你最終目標是啥。目標可以變,也可以有新目標。但最怕的就是沒啥目標,或者是大家都說這個好,我為了證明我牛我一定要去。這種心理很坑爹(這麼活著我想應該也比較累),但是好像在中國長大的同學中還非常常見。打個比方,「牛人都去學。。。,那我也要這樣。」 」牛人都去申請McKinsey,我也要去。」 最後你問他們為什麼?他們說,這樣才能證明我很牛。咱們能換個方式證明自己牛叉么?比如說高高興興的生活。
---------------
可能我需要澄清一下。我並不反感"證明自己牛叉!"在這個過程中也的確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兒。我反對的是某種證明自己牛叉的方法(我們都應該承認方法有很多)。首先,出了傳統上說的"下九流"行業,專業上應該沒有什麼某個專業比其他專業更牛叉的概念。其次,如果把證明自己牛叉作為目標(這個沒啥不好),但選擇證明自己牛叉的方式應該是根據自己的特長以及愛好。說白了就是根據相對優勢和邊際效益來選擇,而不是盲目的選擇一個聽起來比較高大上(或者某些人覺得高大上,如果不這麼做你就是一loser)的方式。打個比方,我在大學的時候非常流行去投行。很多中國同學的圈子裡出現了"你不去投行你就一loser"的傻叉觀念。好像只有去投行才能證明你牛叉。弄的好多人根本不適合做這個也去做。後來讀博士的時候,又有一幫中國留學傻叉(只是一部分,不代表所有留學生哈)。不管自己是學啥專業的,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偏說"牛叉人都去做管理諮詢!"注意,這個和"我喜歡管理諮詢",或者是"管理諮詢可以改善我的生活所以我想去試試"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是不是覺得前者很狹隘?很不可理喻?我反對的就是這種心態。路應該自己經過思考去選,這並不妨礙"證明我牛叉。"但是咱們不應該把通往牛叉之路定義的太窄,更可悲就是這個窄定義還是別人添加在咱們身上的。那不是牛叉,是裝叉。你怎麼看?謝謝邀請!
如果是申請美國碩士,選擇專業主要看你的國內本科所修的專業和課程,以及你已具備的工作經驗背景,一般碩士需要選擇跟你已有背景相關的專業就讀。另外,美國的一些職業研究生院則對你的專業背景或工作背景沒有嚴格要求,例如法學JD,或者是針對應屆生的MBA等。
這裡重點說一下美國本科專業選擇。美國大學教育以通識教育為主,即我們常說的Liberal Arts Education,側重思辨能力的培養,重視綜合人文社會科學的訓練,專註於對人的塑造。美國大學一般在前兩年都不需要選定專業,鼓勵學生做各種嘗試,在第三年再確定專業,修滿該專業所要求的學分即可。並且,美國很多大學選課和選專業也非常靈活,在四年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際情況隨時做調整。所以,美國本科「專業」概念較淡薄,在申請的時候只需要考慮大概的方向(這樣從申請策略來講對你更有利),然後入學後再進行繼續探索即可。
美國大學裡招收本科的學院以文理學院為主,該學院集中了文、理、社科類的眾多課程,例如語言和文學、歷史、心理學、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國際關係、數學、統計、生物、物理、化學等等。還有些大學同時有例如商學院、工程學院、傳媒和新聞學院、建築學院招收本科生。同一學院的專業轉專業很容易,學院之間的轉專業就會有一定難度,對GPA也會有不同要求。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可以主要考慮所選擇的學院,一般來說,除了文理學院之外的學院申請相對會更難一些,以後轉入也不容易,如果感興趣,建議優先考慮直接申請該學院課程。
理想的專業結構和搭配舉例:1)本科選擇文科類課程,例如哲學、歷史、亞洲研究、經濟學。大學畢業後可以選擇工作或者申請法學院、商學院和醫學院。2)本科選擇基礎商科類課程,例如會計,當然也可以選擇經濟學(很多大學本科沒有會計專業,且會計專業相對難申),大學畢業後可以選擇工作或者碩士讀金融,這是不錯的搭配。3)本科選擇工具和分析類課程,例如應用數學、統計學等。大學畢業後可以選擇工作或者碩士讀金融,也可以申請法學院、商學院和醫學院。
留學選專業基本上算是留學申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了,通過我們AdmitWrite留學申請的同學,可以在了解專業情況的留學生導師的幫助下做出正確的選擇,但如果是自己diy,那麼選專業就需要自己理解其中的原則,避免選錯專業,影響今後的學業和發展。
首先強調一點,選專業不能任性而為,而需要理性地去查資料,對比,篩選。盡量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的就業出路和前景、該專業在某校的教授水平、科研投入等等相結合,切勿因為某個單一的原因就輕易決定。
一、興趣愛好和就業之間的矛盾
興趣愛好是驅動大家去學一門專業的內在動力,如果不是出於興趣愛好,那麼將來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學得非常痛苦,無法發揮創造力和積極性。也會影響將來發展高度。
但留學畢竟是一件高投入的事情,某種程度上來說,留學就是父母或者自己對自己的投資,而投資是要考慮收益的。於是就業就是不得不考慮的事情,現實就是大多數人留學都會考慮畢業後的幾年中能不能收回留學的成本。這也就是為什麼目前那麼多人學CS的原因(就業好,待遇高)。
我們的導師給出的建議,選專業首先要有明確的職業規劃。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追求留學的實際(金錢、地位)的收益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學習的專業應該和自己將來的職業進行銜接、結合。之前有學心理學的同學在諮詢我們的時候講起自己的職業規劃,將來要在美國安居樂業,信心滿滿,但實際上這個專業在美國的就業並不樂觀。有些就業不好的專業,相當於你學了一身縱橫捭闔之術,終於出山了,想著終於可以成為一方霸主——
Ad仔是Admitwrite留學最近出的Q版吉祥物,希望大家喜歡~
但是……現在是太平盛世。現實是就業形勢不好,需求太少。
其次也不要放棄對興趣愛好的追求,相信這一點每個人都有切身的體會,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人總是要有夢想的,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呢?
二、專業和學校的矛盾
這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學生們總是會問專排重要還是綜排重要?一般來說,如果是打算畢業回國就業,綜排更加重要,也就是學校的reputation更加重要。但如果是務實考慮,在美國就業,那麼專排可能更加重要。在學校個專業之前,應該從目的出發,來進行取捨。
另外,也不要因為某些專業好申請就選擇這個專業,很可能這個專業跟你的職業規劃和興趣愛好都不搭邊。
三、轉專業申請和自己本專業相結合
理工科在申請的時候可選專業相對而言更多,因為理工科轉文商科相對而言更容易,而文商科轉理工科由於基礎背景不夠,申請成功的幾率很小。申請要考慮自己的背景是不是和目標專業契合,如果達不到目標專業的要求,一定要謹慎選擇。
最後,綜合所有因素,考慮申請的可行性。
這個問題主要出現在申請美國本科的時候,由於高中階段並未確定專業,因此可選的選項很多,同學們也容易陷入迷茫。這個時候非常需要理清思路,想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興趣愛好、特長,綜合考慮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專業。最近這段時間有很多在讀高中或者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同學私信我,也會提到選專業的問題,希望這篇回答能幫到大家。
你留學的目的是什麼?我想大多數人的目的其實還是就業,如果以就業為出發點,那麼STEM之類的專業無疑是比較好的。如果是因為興趣想在專業領域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那麼選擇你喜歡的專業即可。
但是,你選擇什麼專業,和你將來能不能取得比較好的成就並沒有直接的聯繫。就算是以就業這麼直接的目的,也並不代表你就會在將來的職場中做得更好——也不代表你就真的會取得多高的成就。
雖然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很多人還是會一股腦兒地選擇「別人覺得好的選擇」,因為他們自己缺乏選擇的勇氣——總是想著選一條更加保險的,已經有人走過的道路。說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那就是你買東西會看評價,會被其他人的評價所影響,對吧?用別人的經驗來幫自己做出選擇。其實這並沒有問題,那麼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
我覺得問題出在,他們並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這個產品,也不清楚這個產品是不是真的滿足自己的需求。
不光是選專業上不清楚自己的目的,甚至在是否留學這個問題上也很迷茫。
另外一個問題,你想選擇的專業(無論是自己喜歡還是跟隨別人的選擇),並不一定是適合你的專業。人一輩子會做很多次選擇,我們總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很多時候這些事情並不是適合自己的。因為人的能力有限,並不是什麼事情都擅長和適合。就比如我的一個侄子,他很喜歡籃球,想要成為NBA球星,但是他只有一米6幾,雖然只是十幾歲,他的家庭里也沒有高個子基因……這些都還是先天因素,關鍵是……他其實也沒有籃球天賦,雖然很熱愛,但打得實在一般。
大多數人都只能稱作普通人,只有少數的天才能夠在多領域取得傲人的成就,大多數的普通人能在某一領域取得不錯的成就其實就已經很不錯了。我不是否定大家的可能性,只是這個是個普遍的事實而已。
我們做一個選擇,要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先想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再想想自己的特點和長處,能否支持自己在所選擇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選專業是這樣,其他的選擇也應如此。
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選專業要考慮的因素:
一、就業考慮。就業是留學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因此在選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包括就業率,薪酬水平,晉陞渠道等。美國大學有很多熱門專業,但也有很多冷門專業。你申請的時候會發現熱門專業門庭若市,冷門專業無人問津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熱門專業意味著申請人數多,難度大,也可能就業市場飽和,等你畢業的時候會發現就業難的情況。近兩年比較熱門的金融專業,在就業上就處於比較尷尬的情況。
另外就業要分兩種情況,一是在美國就業,一是回國就業。
國際生在美國就業的形勢一直都不太樂觀,少數成功留在美國的留學生,除了實力,還得靠背景和運氣。實力自然是指自身的實力,但對國際生在美國就業而言,實力可能會給你帶來面試機會,但真正起決定因素的,還是h1b簽證。我所在的Admitwrite留學平台之前的一個導師,學校top30學霸,拿到了十多個面試機會,但無疑例外在h1b簽證的問題上被果斷拒絕了。我甚至見過面試順利,拿到offer甚至連h1b簽證都抽中了的前輩,被移民局審核的時候給拒絕了。所以說有的時候留美就業其實就是個玄學,我從來都是抱著儘力而為的想法。
至於背景,無外乎是陸本美本和美國本地人的區別,陸本和美本的區別其實就是溝通能力,而溝通能力最基礎的就是英語水平。美本相對於陸本的學生在這方面優勢明顯,但在美國本地人面前,一切都是渣渣。我就講一個事情,同一個公司,學霸陸本學生沒拿到offer,美本背景的學生也沒拿到,一個平時成績平平,也沒有耀眼經歷的美國人拿到了。為什麼?因為他不需要辦h1b簽證,就是這麼簡單。
所以,對於那些還在糾結選什麼專業的同學,不管你是想拿綠卡也好,還是積累兩三年工作經驗也罷,只要你想留在美國,選STEM絕對是最有保障的。我不是說其他專業沒機會,只是說,如果僅以留在美國就業為目的,這就是最優方案。
而國內發展速度很快,就業環境一直在改善,回國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求職的過程中,學校的意義遠大於你讀的專業。因此選一些國內就業比較熱門的專業+一個大眾化的名牌學校可能是最合適的。
二、興趣特長。實際上我不贊成純粹以就業為目的進行專業選擇,舉個例子,這幾年選擇讀商科的同學越來越多,很多人選擇讀商科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的就業,但是也有很多原本興趣特長在科研,在藝術,在文學等等領域的同學也選擇讀商科,那麼結果有可能是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商科,於是開始混日子。另一種情況是對自己高估選擇了相對艱深的專業,比如理論物理,這種專業將來的出路一般都是沿著碩士讀下去讀到PhD,如果不是特別有興趣並且有能力,你會發現自己會讀得越來越艱難甚至會懷疑人生。所以選擇專業而定時候既要考慮興趣,也要結合自己的能力、特長。
三、申請的可行性。除了就業和興趣考慮,其實就要考慮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我選擇這個專業好不好申請,申請成的幾率高不高?
1)注意專業要求。一般來說每個大學的專業申請要求可以通過去年的申請情況,官網的要求等獲得一些信息,注意自己的條件和要求是否匹配,如果有不足那就盡量彌補。
2)相關性。選專業還是盡量和自己的學術課程以及課外活動結合,本來像課外活動這種東西就是為了增加你的錄取幾率的,結果你的課外活動和你要申請的專業毫無相關性,等於白白浪費了這些資源。另外如果沒有相關性,在你的個人陳述以及簡歷中,也沒有相應的素材可以補充。例如你明明參加了物理競賽並獲獎,你也在個人陳述中寫了,但你要申請的卻是有個歷史專業,那麼你的活動對你的申請毫無幫助。
這種情況絕非不可能出現,我接觸的很多高中孩子就屬於這種情況。我覺得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有所取捨,除非特別堅持自己想去的專業,都應該重視學術課程、課外活動和申請專業的相關性。
四、選專業中容易陷入的誤區
1)不要為了錄取而選擇不適合你的專業。這些專業有可能是冷門專業,有可能是你壓根不喜歡不擅長的專業,千萬不要為了被學校錄取而做出這樣的選擇。有的專業確實非常熱門,競爭大,申請難度高,這種情況下我的建議是你可以選擇一些大類的專業,比如比較基礎的數學、物理、統計等等,一個是大類專業,你仍能夠從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而且將來轉專業也會容易很多。
2)不要因為學校的某個專業排名高而選擇。選專業是一件需要綜合考慮的事情,專業再好,你不喜歡也不擅長也毫無用處。
3)不要單純因為某個專業的教授是大牛也選擇這個專業。理由同上,而且一個教授牛並不代表整個系都質量高。
4)不要因為專業錄取要求低,容易申請而選擇一個專業。
其他待總結……
關於題主描述的回答
首先好就業和就業發展好是兩回事,看題主的三個選擇,其實都還是不錯的。個人比較喜歡建築設計,跟就業沒什麼關係~
數學的話,將來可以去金融,保險,銀行,地產,信用卡,製藥等行業。優秀的數學博士很多可以不用做博士後就直接做助理教授,一切在美國都是供求關係決定的。金融的話,US news綜合排名前50的學校里,開設這個金融碩士(MSF)項目的學校不多,而且牛校一般不開設MSF這個項目,而是把Finance作為MBA的一個方向——然而MBA申請已經是另外一回事了,在校生們沒有工作經驗,也很難申請到MBA的名校。而且這個項目畢業找工作並不好找,如果回國那是另一回事,但在美國找工作,留過學的人都知道難關重重。
就業考慮?果然還是CS大法好啊!本科畢業就可以找工作,需求比其他行業大,起薪高等等,如今留學最熱門的專業,沒有之一啊。要知道15年的時候美國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專業的入學國際生達到了141,651,即便這麼多人學CS,CS仍然是最容易留在美國的專業。再來看看17年有關h1b的數據,基本上就是CS的天下:
來源:http://www.myvisajobs.com/Reports/2017-H1B-Visa-Category.aspx?T=IN
而且看走勢也沒關係啊, Georgetown University 教育與勞動力中心發布的18年就業走勢預測是這樣:
來源:http://logos.cs.uic.edu/recruit/csstatistics.htm
等你畢業之後計算機相關的行業也許可能大概會飽和,但目前看來CS相對於其他專業有著絕對的優勢。
所以如果單純考慮留美就業,CS絕對是性價比最高的專業,如果回國就業,本科相對要吃虧一點,博士發展前景會更好。
可選專業咱不能只考慮找工作啊?
你喜歡這個專業嗎?有興趣深入學習嗎?
你想像一下,選一個你最不喜歡,上課的時候最容易昏昏欲睡的專業,你覺得有沒有學下去的動力?
所以,興趣愛好也是選專業必須考慮的因素啊,千萬千萬不要單純因為好掙錢就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好了,再來簡單介紹一下題主你說的其他幾個專業。
數學專業本科是萬萬不夠的,如果你今後轉CS這種應用型的專業那是另外一回事,出路的話基本上還是CS行業、金融、統計或者繼續讀PhD然後找一份教職。數學這個專業對學生的天賦要求比較高,所以題主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如果讀到PhD,就業的問題不會太大,因為能轉的行業還是比較多的。很多行業對數學PhD都比較青睞。
建築設計的話,美國的房地產也就那樣,對於建築設計的大家是不太友好的。而且也因為房地產的不景氣,美國建築設計的水平其實也比較一般(當然不是指大學的教育水平),整個行業都比較慘淡。這幾年經濟回暖,而且川普上台之後一系列「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政策可能會讓某些地區的房地產重新熱起來,會有一些機會。當然很多事務所都是全球都有業務的,倒不用擔心局限在美國本土。相比美國,國內的就業機會相對要多一點,不過也在逐漸趨於飽和,美國留學的同學回國可能更有優勢,不過優勢也不會太大。
如果是MSF的話說實話不是很建議選擇,讀的人多,但就業並不理想。好就業都是比較偏quant的職位,MFE或者數學、物理博士其實更容易。而且金融行業是非常看重名校這個因素的。不過如果能找到工作薪資待遇會比較不錯。
一定要選與自己的學術課程和活動最吻合的專業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選專業一定要選和自己的學術課程和活動最吻合的專業,比如你高中期間學了很多的科學課,然後你寫了很多關於科學方向的PS(個人陳述),最後告訴學校你要學語言學專業,這會讓學校覺得你很奇怪。
一定要選自己真心喜歡的專業
其次,一定要選自己真心喜歡的專業。很多時候,學生如果是為了進入這所學校,或是聽從家長而選擇的專業,那這樣的學習生活並不會讓你獲得快樂。如果你選擇了自己非常想喜歡的生物、金融或者商科,那你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努力學好這個專業,結識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學習夥伴。
一定不要為了進學校而選冷門專業
接著,不要為了進學校而選擇冷門專業。有很多學生選擇冷門專業,不僅自己不喜歡,而且還會因此擠掉真正喜歡這些冷門專業的學生,未來還會面臨不能轉專業的問題。但是,如果你發現你想報的專業競爭非常激烈,你可以選擇一些大類的學科專業,比如數學、物理,也可以學統計,要相對選擇一些比較好進的專業,保證選擇的專業還是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內。比如學生想學商科但自身競爭力不夠,那可以選擇經濟學、統計學或者公共政策等等和商科有聯繫的專業,這樣也有利於未來轉專業。如果學生想要學醫,但申請生物專業被錄取的可能性太小,建議申請公共衛生、公共政策或者環境科學等專業,之後可以選擇轉專業,可能有人最後也會喜歡上這些新的專業。
除非文理均衡,全面發展,不然最好不要undecide專業
最後,除非文理均衡,全面發展,不然最好不要undecide專業。雖然undecide專業可以讓學生有緩衝的餘地,但這會造成文書上沒有確定的方向,而文書正是要凸顯學生是否喜歡申請的專業、是否適合這個專業,這種情況的文書不容易寫得很出色。但學校還是希望學生有個確定的大方向,至少知道自己是想學文科還是理科,偏理科可以報考生物、化學、計算機、物理或者數學專業,偏文科可以報考英文、歷史這些專業。這會幫助大學更好地對學生做出定位,有了定位,可以幫助招生官在看學生材料的時候考慮把你放到哪個學院。所以,建議學生選好專業後再去做所有的申請工作。
本次回答來自棕櫚 美本團隊
轉一張美國TOP100大學開設的優勢專業表,大家在選擇專業或者學校時,可以對應著做個參考(由於答主比較懶,截圖有限,查看全部排名請移步選校選專業全靠這一張表)
------END-------
更多留學好料都被塞在這裡
【美國本科留學】文章目錄
專做美本留學知識分享的知乎專欄
個人覺得去美國留學跟在國內選專業差不多,不過選擇相對多一點點。
1.自己的興趣。畢竟是自己接下來幾年都要學的專業,要是沒有興趣就很難學好了,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嘛」,有興趣才肯學、愛學、肯鑽研。學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真是有種別人拿刀架在脖子上的感覺, 每走一步都是被逼的。(本人就學了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深受其害呀/(ㄒoㄒ)/~~)
2.專業未來的發展。除了興趣當然還要考慮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未來的發展問題。這個專業怎麼樣?將來的就業前景、發展前景、薪酬待遇?
3.個人的發展方向。比如說你是準備走科研路線/實戰路線。
最好選你有一些得獎作品的專業,這樣比較容易申請到好的大學。
嗨~
選專業這個問題需要考慮哪些問題呢?我認為,一我你自己的興趣意願,二是考慮就業方向,難易。
就第一點來說,從題主的描述中,我發現你似乎沒有打算,自己沒有中意的專業。這種情況其實非常不好,因為如果隨著你深入學習下去,你會發現,如果你對自己的專業沒有興趣,是很難堅持到底,而且過程也會非常痛苦,時常迷茫。第二點,以就業為目的,選擇一個就業好的專業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議建築設計和金融,數學的話可能還要結合其他專業才更有優勢。就我更了解的金融這塊,你畢業之後可以進入投行工作,工資高,但會犧牲很多個人時間,工作壓力大,在大的投行上升空間也小。往往要干好幾年才能出頭。而且你的性格是否適合也是一個問題。如果你不喜歡頻繁的社交,建築設計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建築設計專業就很不錯:
研究內容
建築專業,有的學校注重工程建築方向與圖形架構,有的學校偏重圖形設計,有的則兩種課程兼備,由學生自己自由選擇。學習內容主要有建築繪圖,設計學,建築史,建築理論,工程項目和建築場地規劃,施工工藝和技術,建築專業標準,以及相關文化,社會,經濟和環境問題研究等。津橋留學網提示本專業主要課程設置:Architectural history,Architectural graphics,Design fundamental,Architectural design,Architectural theory,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Structural design,Environmental controls,Site design,Engineering mechanics,Computer-aided design (CAD),Construction economics
就業情況
建築師
城市規劃者
園林建築師
建築學史學家
畫圖預設職員
工業預設職員
施工項目經理。
申請說明
作品集
作品集(portfolio)集中反應著申請者的建築專業素質,因此在申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占錄取評審三分之一以上。準備時間長短不是關鍵,重要的是質量和設計風格。作品集要有四五個作品為宜,設計意念(concept)要表達明確、具體,不宜太長,三四句就夠了。各個項目可以各有側重,但由一個明確的主題貫穿。美國建築學校很注重意念,思想要鮮明,張揚個性。
成績
成績硬體條件與其他專業申請類似,向衝刺名校可觀的分數可提高錄取率,但是作品集有突出表現的可以相應的降低對硬體分數的要求,很多學校多是通過硬體分數來定獎學金額度。
申請文書
CV、RL和PS整體來說要與申請者的作品集呼應,尤其是PS,可將作品集的設計主線考慮帶進PS中,兩者相互對應,有的學校要求的PS偏設計研究方向。對於推薦信,也可以讓推薦人結合你的申請理念來表達你的理解與造詣。
合理的人生規劃先於留學規劃哦,來美國前先需要考慮自己職業方向再做選校選擇專業以及大學所在地域會更加清晰。首先就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專業方向以後的就業前景做基本的了解,畢竟在美國很多行業要進入的話對你的教育背景是有要求的。所以盡量不要走彎路,特別是在這個關鍵的選擇節點上。
這個問題實在是有點太大。在我不知道你具體的背景、優勢和長遠規劃的前提下,很難給出具體的額建議。
我在我的公眾號里有做過細緻的每個專業的分析,主要是從將來就業的角度考慮。從就業方向、提前準備以及有哪些坑等。
文章巨長,但也都涵蓋了大部分的中國留學生所學的專業,希望你能全部看一遍。
以始為終,這樣就會對選擇專業有個更清晰的判斷。
-------------------
先申明:本人身在北美的人力資源和教育領域工作很多年,目前也在運營一家類似的公司,算是北美最大的之一了,不過這裡不打廣告。
這麼多年,見過的學生案例和面試過的留學生們成百上千,也幫美加的很多科技、金融和傳統行業公司做過招聘項目。所以不管是從親身經歷還是專業角度,我說的都是實打實的一手信息,絕不會利用信息不對稱販賣一些毫無意義的垃圾信息。每個專業,肯定都有比我更專業的insider存在。但毫不謙虛的說,在整體把握上,我應該是對於留學生在海外職業發展這個話題最有發言權的之一了。
我對美加這兩個國家最了解。但是對於英澳新的學生,因為幾個主流的英語國家無論是從Job market還是行業發展階段都是類似的,所以絕對是大部分都適用的,請放心閱讀下去。
我反覆強調,留學不是目的,而只是人生躍遷的第一步。對於長久個人增值的最好辦法,第一步就是留學後在當地開始職業生涯。所以希望這篇文章能給每個即將要留學或者已經在留學的,對職業發展有期待和疑惑的學生提供方向指引,避免犯錯,從而順利的邁出第一步。
我也在寫公眾號,每周會創作一些深度的關於留學、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猛料和奇招,歡迎關注(西蒙哥, ID: iximengge),希望能幫助你們通過留學順利完成人生的躍遷。
最後,要轉載請先微信聯繫!
-----------------
導語(請一定要看):
- 每個專業我會按照就業方向、提前準備和注意事項(坑)三大塊去梳理。
- 我這裡說的都是整體情況和趨勢,樣本足夠大!裡面所有的信息,都是我這麼多年累計下來的一手信息,數據都是來自諸如myvisajobs, IIE, Stats Canada等權威渠道,如果你不信,你可以自己去查。所以請不要拿某個案和我說事兒,沒意義
- 涉及到我不懂的專業都會和至少1位該專業畢業生深入請教過,肯定不會亂寫。
- 不管什麼情況請不要忽視英文和軟性能力的提高。溝通不行就是死路一條,英文的弱勢會讓所有專業努力化為泡影,就算是碼農,也會成為制約你發展的瓶頸。
- 不是所有專業都有統計數據,我這裡只能列出最主流的一級學科。比如生物,而不會列出底下的生物化學、生物統計等等。
- 本科和碩士我都涵蓋了,不管你是哪個,看下去,肯定有收穫。
商科-Business
---------------
會計 (Accounting)
就業指數:0.27
平均薪資:$67,426
H1B列表對應崗位:8
就業情況:
作為LCA前十名中唯數不多的非IT類,會計/審計目前市場需求量還算穩定,17年大約出了11000多個LCA名額,被四大就包了一半。前兩年我所認識的本科和研究生,學校稍微好一點,有點實習經驗的,都能找到不錯的full time. 有的去industry (甲方) 有的去firm(乙方). 好一點的學校大概10-20%的中國學生能去四大。
在美國和加拿大,主要求職方向有兩塊:審計(Auditor)/稅務(Tax Associate)/風控(Risk)/和會計(Accountant)出納(Clerk)、記薄員(Bookkeeper)等。
前三種在會計事務所比如四大這種會比較多,後幾種主要在企業內部。
國內現在比較吃香的應該是先乙方後甲方的這種路線,典型的是先四大/諮詢/券商(難度遞增)---後企業財務高管。具體可以參考阿里的張勇等例子。
如果考慮以後回國的話,這是條普通人也可以走出來的好路子。
提前準備:
- 北美是個學會計的應該都會準備CPA,不用擔心這個考試美國人通過率大概是50%,但據我觀察中國學生是90%左右,因為涉及到學分認證所以建議能早著準備就早準備,畢業的時候最好能滿足考試資格。另外請掌握一些基本會計軟體諸如Quickbooks等。
- 還有就是,大家應該知道北美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稅法都超級複雜。所以稅務會比較有意思。如果你拿到了EA(註冊稅務師),主攻稅務方向,也是不錯的。不過每個國家的稅法都差異很大,如果想今後回國的話,這塊慎重,能transfer的可能不多。
- GPA盡量保持在3.5以上吧,聽我一個進了DC普華的同學告訴我,四大是喜歡3.7以上的。
坑(注意事項):
1 在國外沒必要特別執著於進四大這件事情,一些boutique firm不管是項目水平還是年薪都比四大好。行業很多朋友告訴我,能找到一個好的老闆帶你做好的項目更重要。而不是只給你臟活累活干。
2 會計是個很接地氣的行業,在北美算是比較有溢價的行業,但在國內基層卻不盡然,每年大量的會計畢業生,四大起薪也才五六千。所以早回國還是晚回國,利弊都有。回去太早面臨國內畢業生競爭開價高不了,回去太晚可能和國內市場就脫節了。同樣四大的,你和國內幹了三年的比起來有優勢嗎?本地業務肯定還沒人家熟練。
3 這行能去大城市當然好。選校也盡量靠近這些都市圈,具體可以去查專業排名:推薦城市:NYC, LA, Chicago, SF, Boston, DC.還有Toronto, Vancouver(加拿大基本上只推薦這兩個城市)
4 北美很多大學現在大量招收來自中國的會計Master項目學生,我覺得有點供大於求了。所以我建議大家還是盡量去好學校,太差的學校(100名以後)的,慎重吧。如果一心想進四大的話, 可以去他們官網查一查每年校招的target school有哪些。
5 還有一點我想提出來一下,答案我還不知道,你們可以自己去考慮:德勤現在已經開發出來能獨立做分析的機器人了,在這樣一個規則極其固定的行業,AI最終能不能代替人類?會計師的職位會不會被取代?值得思考一下。
---------------
金融 (Finance)
就業指數: 0.20
平均薪資:91,702
H1B列表對應崗位:7,11,13,14,40
就業情況:
金融一向是個非常有話題感的專業,因為它總是伴隨著投行/券商/trading/HF這種熱門字眼,眾多學生也會被XX機構誤導趨之若鶩,其實呢,我只想呵呵。MSF在北美整體就是雞肋一般的存在。
金融本科還好一些,但一年master很非主流。因為很多市場上不會有專門為金融master開設的職位。要麼本科就夠了,要麼就是MBA類的(MBB, 投行類)或者就是phd做trading, quant這種。
據我觀察,每年美國大概有10%的MSF能留下來,大多是FA(Financial Analyst)。今年H1B報了9600多的FA名額(德勤、高盛、花旗、JP、德意志、UBS等),但你也面臨其他專業學生的競爭,包括學數學的,這些都不是只有Finance學生才能幹的活。加拿大留下比例高很多,但有些會做著不那麼對口的工作,比如銀行的teller.
美國MSF就業最好的學校是Princeton, Vanderbilt, WUSTL (C track), UT Austin和哥大的Financial Economics. 如果你進了這幾個,恭喜,留下幾率大很多,雖然他們每年招收的中國學生屈指可數。
北美最熱門的方向無非那幾個,IBD, trading, risk這種。但每年招幾個中國人?我覺得全部加一起一隻手都數的過來。。。醒醒吧。倒是最近轉行去做data analytics的增多,Python和R玩的不錯的可以考慮一下。
回國面就寬很多,四大、投行/券商/銀行總部、PE/VC, 企業Analyst都有。畢竟國內看學歷看牌子現象嚴重得多,而且國內金融體系還在發育期,機會多得多,除了quant這種高階的。總的來說這專業回國還是比較吃得開的,當然要是比較好的學校了(美國top 30+UT, UBC這種吧)。一般的項目回國和國內研究生沒什麼差別。
提前準備:
- 美國想在這個圈子裡混好,最重要的無非是兩個:人脈和個人魅力。人脈搞定內推和deal,個人魅力搞定同事和上級。個人魅力裡面當然包括英文、溝通、領導力這些。說白了,你能不能跟一幫美國人喝著Jameson在pub里看著棒球談笑風生?
- 如果一定想留在北美做finance, 實習經驗必不可少。因為大多數MSF不是STEM專業,你只有一次H1B抽籤機會,一定要提前把握好。
- 當然如果你想考CFA往Financial analyst方向轉也可以,FA每年LCA數量排第十一,大約9000多個名額。
坑(注意事項):
- 如果是以留美就業為目的的話,MSF是個很差的選擇,相比之下,會計更好,因為需求是穩定大量的。或者就工作幾年MBA. 要麼就走MFE技術路線,如果數理功底好。至少你應該選擇STEM學科的finance項目OPT拿久一點。
- 相比之下,MSF還是回國吃得開,我一個同學哥倫比亞的MFE(金融工程), 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了吧。最後華爾街試了一圈也沒拿到summer intern, 回國幾大投行投了一圈一大半都給offer了。
- 至於留在北美做IBD或者trading/quant這種?金融本科的ABC們還有點戲,靠一個master還是別想了。幾率接近於0. 回國攢幾年好的經驗回美國讀top MBA要靠譜得多。
- 大家警惕John Hopkins的MSF項目,學校雖然是大牛校,但這個項目是非常的水。他家目前每年招的中國人比其他top 30 MSF加起來還多幾倍
---------------
經濟學 (Economics)
就業指數: N/A
H1B列表對應崗位:7,11,13,14,40
就業情況:
Econ的就業情況略尷尬,說好聽一點就是「萬金油」,有廣泛的工作選擇,較為對口的包括banking/insurance等,其他的也不乏做Marketing, 會計的等,但這些方向明顯會比科班出身的競爭力弱一點點,大多是靠一個實習定方向。前十名最對口的就是MA (management analyst)了,H1B今年排第七,今年出了15000多個職位。最大戶是EY, Capgemini, Accenture等。不過也要面臨大量Finance, Business和Math學生競爭。
所以在Econ的本科畢業生中,除了不少進入銀行外,還有很多繼續攻讀master,轉到金融數學/金融工程、數據分析,甚至會計等更具體的方向。
提前準備:
經濟學雖然冠得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其實說到底還是屬於服務業,所以除了學業成績要好到足夠可以賣弄專業之外,客戶服務經驗也不容忽視,最好就是:
1 鍛煉語言魅力,尤其在銀行、保險、諮詢公司需要時刻直接與客戶溝通的崗位,能搞定deal
2 說到底還是屬於服務業,就算沒有專業相關的實習經驗,也得有客戶服務的經驗,哪怕是在零售店當過服務員。沒特別的背景,銀行前台都是從teller做起
3 GPA要高,畢竟沒有其他方式檢驗你的能力了,你的GPA至少需要可以證明你足夠聰明認真
5 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熱門考試,如加拿大銀行業必備的CSC證書,北美都認可的CFA,CFP,FRM,CIPM等;
坑(注意事項):
- 1.北美本科尤其是文理學院的經濟學太基礎,換句話說是「比較水」;
- 2.如果你潛心做學術,熱衷於研究人類社會的各種經濟活動和規律,並有志氣繼續攻讀經濟學研究生,很殘忍地告訴你,在美國經濟學專業排名前50的大學中,只有27所提供master課程;
- 3.如果對經濟沒有非常執著的興趣,倒不如主修一個數學更實際(前提是你也對數學有興趣),畢竟數學就業面更廣,而且還有STEM的優勢(所以很多留學生都double經濟和數學)。
---------------
工商管理/國際貿易
就業指數: N/A
H1B列表對應崗位:7,11,13,14,40
就業情況:
- 對於國際學生來說,這應該是毫無爭議的最輕鬆專業了。基本上學的都是整個商科中的最簡單的部分,念書的時候這個專業的大家都很閑。
- 除非你進的是top 10那種的本科program, 或者是家裡有個公司繼承的,或者一畢業就打算回國,否則真的不推薦。Master的話更不推薦。實際上大部分decent school都不會開設international business這種master. 因為和MBA重疊了。MBA才是master level商科教育的核心。
- 因為你要和local競爭,最好肯定是拿我們的強項(數理和邏輯等)和別人的弱項競爭啊,如果你拿自己弱項(語言、文化、社會、溝通類)去和別人的強項爭,不是不行,只是你在給自己添堵。(比較功利的去看哈)
- 這個專業case做的好的,數理好的,倒是可以直接和Finance和Econ學生競爭FA和MA的職位。
提前準備:
如果實在感興趣,可以花多點時間在networking和實習上。爭取在畢業的時候能有一批Mentor願意refer你,同時有很有分量的實習經歷,這樣就把這個專業的效用發揮到最大了。
如果一定想讀的話,建議
坑(注意事項):
- 我覺得不是特別執著的盡量avoid吧。不是說工商管理/國際貿易不好,你學了找不到工作,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覺得他性價比低,你可以利用幾年時間學個壁壘更高的專業,同樣不妨礙你掌握絕大部分的工商管理/國際貿易知識。
- PS:好的MBA一定都是要工作經驗才能申請的,那種一大把fresh grad就能進的MBA program. 趁早遠離。
---------------
市場營銷 (Marketing)
就業指數: N/A
H1B列表對應崗位:7,13
就業情況:
- MKT雖然可以細分很多方向,但主要還是圍繞brand marketing和data analysis兩方面。本地人會相對喜歡brand marketing,畢竟有得天獨厚的語言和文化優勢,做起presentation, campaign, advertising時人模狗樣的,雖然數理能力一塌糊塗
- 而中國學生往往會更選擇更具現實意義的data analysis方向,畢竟我們數學好啊,英文不夠用的時候,就用數據說話,不要以卵擊石那我們弱項去和別人強項拼。如果你英文和數學都不錯,同時計算機能力強,digital marketing相信會是最佳的選擇。
- 而現在,有一定規模,尤其有國際市場開發需要的公司,也會聘請有中國背景的人加入其MKT團隊做brand marketing。特別要玩轉微信微博這種,對老外太難了。
- 對口的是13名的Market research analyst(MRA), H1B今年報了8000個,不過大戶都是科技公司,讓我懷疑他們是要招IT背景的。
提前準備:
1.如果你要做brand marketing,積累多一點case,培養自己的對比分析能力,在面試的時候可以旁徵博引;如果你要做data analysis,培養自己對數字的敏感性和分析統計能力。
2.MKT工作的門檻較低,很多學生剛上大學就可以開始著手找相關實習,各大中小企業,尤其是FMCG行業都會願意招較多的MKT的實習生,如果沒有找到直擊MKT要點的,也可以從sales入手。無論是積累社會經驗、積累案例還是積累人脈,都非常重要;
3.MKT的課程會有不少小組projects,挑好的隊友選好的題目,會給日後加分。比如我在UW的同學幫微軟做project最後也被微軟MKT收編了。
坑(注意事項):
- 很多學商科的不知道做什麼的都說啊我要做MKT. 請不要以卵擊石好嗎?你一個外國人真的懂北美人的消費心理和品牌習慣嗎?你分分鐘能噴出來一個brand strategy嗎?拿我們弱項去和別人強項拼真的不明智。請鍛煉自己的Niche, 獨門武器。可以是數據分析,可以是微信微博運營,可以是Excel. 但請別說我想做MKT然後除了PPT什麼也不會。
---------------
Science-科學
---------------
數學和統計 (Mathematics Statistics)
就業指數: 0.48
平均薪資:$90,618
H1B列表對應崗位:所有IT類+7,11,13,14,21
就業情況:
我覺得數學是留學的時候超級被低估的專業。原因是由於國內的發展階段限制,數學還沒有到大施拳腳的時候,很多學數學的都挺悲劇。但北美不是這樣。一般有人不知道出國該學什麼專業的時候,我總是勸學基礎的通用的學科,數學就是這其中被我安利最多的。在北美學數學,你起跑就贏了,等於是獲得了一生的潛在優勢。
這也是出國性價比最高的專業。還是那句話,要和local競爭就要走差異化路線,最好拿我們的強項和別人的弱項競爭。
求職方面,我知道美國學數學的差不多有一半進入了Business+Finance,大約10%去了IT,10%去當數學老師了。還有大概20%會繼續深造。比如讀個MFE啥的。
如果你能學好數學建模、數學軟體技術、統計計算這三塊,基本是不用愁留不下來的,尤其是AI當道的今天。矽谷和華爾街你可以通吃。
華爾街最喜歡的兩個專業就是物理和數學,據說分別佔了招聘的1/6和4/6. 主要是精算,quant, 買方基金, MBB這種。即使你沒這麼top, 全北美也有大量的大數據/演算法/machine learning, 還有統計類/BA/Market analyst的職位在等你。
提前準備:
- 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求職競爭力,一定要加修一點的統計課。同時廣泛學習編程語言。
- 如果想做AI類的工作的話,可以去coursera把Andrew Ng的課程還有stanford的幾門數學課學紮實了。
- 數學是個特別硬的學科,但如果你想長期走得遠的話,我建議也別忽視「軟」實力的培養。比如presentation啊,writing啊,leadership等。這才是長期set you apart from others的因素。
坑(注意事項):
沒啥坑。實在要說的話,就是別畢業就回國吧。北美對數學好的人才,獎賞的還是蠻狠的。
---------------
物理學 (Physics)
就業指數: N/A
H1B列表對應崗位:部分IT類+23
就業情況:
很好玩,我在美國倒是沒看到過本科物理系的中國畢業生,master也沒見過,全是phd. 應該是master的都轉行去學CS, EE這種了。物理科研里的代碼量越來越大了,基本上搞理論的不會編程根本玩不下去。最著名的物理Phd就是張朝陽了哈哈。
所以針對phd的話,我就不在這班門弄斧了,說點感想。
越是基礎性的學科,越是能作為一個國家發展階段的試金石,比如物理這種。
國內的物理本科畢業生,我實在不知道能幹啥。但是在北美和英國這種,基本上本科level的就有很多能去金融行業,據說oxford是50%. 而且學位越往上,比例越高。最近這幾年,我感覺物理phD轉行越來越多了,我知道美國 top physics program基本上就是在為華爾街輸送人才,不過是top哦。
所以這是一個很適合出國繼續深造的專業,轉行或者不轉行都可以。因為物理學生的優勢在於既有不錯的數學成績,又會點編程,通常又很聰明。IT, 金融,或者aerospace, mechanical, electrical都能進。
坑(注意事項):
- 別搞成Sheldon那樣就行,否則沒朋友!
- 沒事修點Arts之類的課程,否則沒女朋友!
---------------
化學/化工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就業指數: 0.16
平均薪資:$80,704
H1B列表對應崗位:23,25
就業情況:
哎,寫到這裡又要保持絕對客觀了。我最好的一個大學同學去的美國讀的化學phD,這幾年就在一直和我說有多慘淡多苦逼。生物和化學10年前可能還相對挺不錯的,現在就真的江河日下了。
他告訴我,理科在美國分兩種,數學統計物理這種fancy的,和生物化學這種苦逼的。。估計和MSF差不多的那種苦逼。去MITBBS上看了看,確實挺慘的。
究其原因,我想應該還是產業發展的趨勢問題吧,很多製藥和化學公司都把研發放到了中國、印度這些國家,降低成本。並且相關產業還是比較傳統,比如塗料啊、輪胎啊、日用品之類的,沒有太能趕上這一輪的智能產業革命。
這裡只說Phd了,因為MS基本可以參考產業部分,起薪可能就會低點。Chemist+engineer加起來, H1B今年報了3500人,基本都是一些我沒聽過的中型葯企還有一些大學。
採訪完後他告訴我,基本上在美國的就業方向分為產業界的無機、有機、材料和化學工程,以及學術界。
先說學術吧(留校做post-doc或faculty)。首先就是找post-doc項目難,這種學科不像CS一樣能一兩年就搞出什麼重大paper出來,funding也少。好的學校進展還特別激烈(我朋友UMinnesota).
如果是faculty的話,所以需要一輪二輪的做post-doc. 如果你是特別熱愛這個學科的,這條路還不錯。但我哥們不是,所以他認識的多半選擇了回國,爭取進高校(他告訴我能進二本就很好了),或者完全轉行。
再說產業界,化學周邊方向,應該是化工和材料相對好找一點,可以做chemical engineer和process engineer,跟工業界對口一些。尤其是高分子,比如Dupont, Dows, 3M之類的。不過製藥的已經輝煌不再了,因為研發成本實在太高,早就遷移到海外了。
提前準備:
- 可以考慮去加拿大。石油化工產業在加拿大已經開始復甦了(Alberta省)
- 學好數學,學點編程吧。很多學化學和生物的其實都是當年高考分數很高的,想轉CS還是可行的,我看過成功案例,只是會比較苦。
- 按照產業分布去選校。建議有機、材料和化工方向的盡量去東部的學校,因為大的chemical和日用品研發都在東部,比如3M, Dupont, JJ, PG這種。
- 或者就是Focus在能源這一塊,高分子催化劑什麼的,可以去南部的Texas, Oklahoma這種石油公司多的州。
坑(注意事項):
我覺得除非你特別熱愛化學這一行,不然還是謹慎點吧。不是那種隨便努力一下就能成的專業。
---------------
生物/生工 (Biological Sciences/Engineering)
就業指數: 0.18
平均薪資:$60,754
H1B列表對應崗位:31, 49
就業情況:
記得很早以前一畝三分地網站的創始人Warald做過一個就業難易的指數,大概方法就是用那一年申請H1B的各職業人數(LCA)除以對應專業3年前入學的國際學生的數量(為什麼是3年前,大家想一想我就不啰嗦了)。算下來之後生物排倒數第一,化工排倒數第二。數據有點老了,不過還是從側面反映出了生化這一對難兄難弟。
當年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我想很多人都誤會了。我就記得我高考那一年生物和生工的錄取分數線都是最高的。
在北美我說生物指的是biological sciences這個大類,裡面可能會包括 biochemistry, biophysics, biostatistics等,有些學校會分的比較細。
去年H1B報了6000多人,主要是大學和國家實驗室為主。Biochemist, biophysicist, biological scientist這三個title. 曾經輝煌的各大葯企,現在都啞火了。
研究基礎生物學的,畢業出來就業面就很慘。聽說出路好的能去葯企公司(我是在H1B報告中一個沒找到),剩下大部分就是去做博後,積累經驗,期待以後能找到教職(我聽過一個系100多個人申請,幾乎人人都有science, nature, cell的paper,但只有個位數個人拿到了面試的機會),成功率不足5%. 實驗室里亞洲博後居多,中印韓為主。沒有Faculty做,那就只能做博士後再博士後(在Mitbbs上俗稱千老)
提前準備:
- 這一行業的創投圈還是挺火的,新興的生物公司大部分都是採取教授型企業家創業+風投融資的形式。所以如果運氣好,趕上一個有牛Patent的想下海的教授的話,可能就翻轉了。不過要小心遇到不靠譜的,比如Theranos...國內前兩年最火的騙局就是生物科技公司了。。。
坑(注意事項):
- 我特地採訪了幾個美國和加拿大學生物的學生,本科Phd都有,基本都是準備轉專業或者quit了。給我的建議是:學好數學和編程,早日轉行(心酸)。或者就安心做Post-doc,老老實實拿綠卡,拿到後轉行會容易些。
傳統工科-Engineering
機械工程:
就業指數:0.41
平均薪資:$80,632
H1B列表對應崗位:31, 49
就業情況:
像ME這種從工業革命就屹立不倒的學科,自然有它的道理。任何時候只要有水平的ME都是不用愁的,而且是越老越吃香,想想還是很幸運的。一個IT公司可能只有幾年生命,但要說哪天波音不造飛機了,福特不造汽車了,Cummins不造發動機了,這是難以想像的。
之所以在就業指數上偏低只有0.5,是因為這行業很多軍工和航空企業只招收綠卡生,國際學生吃這個虧。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分兩步走,先利用中小公司積累經驗換身份,然後再去大公司。這些中小公司大多也都是波音、LM這種企業的contractor. 學到的技能完全是可以遷移的。
中小企業自然起薪就低一點,但拿薪資換時間和經驗。等到攢夠了,跳去大公司,很多有經驗的ME,待遇一點不會比軟體工程師差。而且所在行業特別穩定,基本不會經歷太大的動蕩。
近兩年不少ME的小碩會選擇轉行去CS,我一個好朋友就轉行後來去了亞馬遜。如果你編程玩的溜,這完全是可以的。ME是所有工科里和CS第二接近的了(僅次於EE)。
這個專業的本碩比博士好找。原因是工業重應用和經驗,而不是學歷,phd的路子就會窄一點。
提前準備:
- 中國ME學生在北美找工作主要靠三大技術:有限元分析FE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流體力學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和NVH(噪音振動),其中前兩個是大頭,基本所有公司都要。所以,掌握幾個軟體是必須的,比如ANSYS/ABAQUS,還有Matlab.
- 在工作初期,不要太看重薪水,因為大公司你進不去,這時候就是拿時間換空間。一定要多看多學,最好的就是找個senior engineer帶著。機會成熟了就可以跳去更好的機會了。
- 搞清楚自己目標行業的公司分布在哪個區域,比如航空在華盛頓和加州, 汽車在鐵鏽區等。加拿大的溫莎和魁北克,然後有針對性的去投簡歷和做networking.
---------------
土木工程
就業指數:0.20
平均薪資:$74,236
H1B列表對應崗位:31, 49
就業情況:
哎,土木在北美屬於很典型的夕陽行業。倒不是說他們不要蓋樓修橋打隧道,只是發達國家這一塊該研究的早就研究清楚了,大部分現有的工程師都能做到退休的那種,對新的人才需求量沒有那麼大。
不過我預計未來幾年時間CE學生的就業前景應該會好轉一點,因為川普說是說上台後準備進行大筆的基礎建設投資,能不能兌現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調查了一下,基本大頭是回國的,佔到70%吧。還有一些轉了CS/EE,還有一批做了不相關的金融/諮詢之類的。很多還是同濟的。。。博士可能就極端一點,可以去石油/礦業企業之類的做結構。
土木在北美分幾塊,主要是Structural/Bridge、Geotechnical、Transportation、Environmental,還有做Land Survey. 不過據說工資都不怎麼高,對國際學術最友好的幾個僱主是Aecom和DPR Construction.
話說這行業,回國明顯前途更好,畢竟房地產在國內的地位不是開玩笑的,比如地產公司的管培之類的。或者各大設計院,中國基建項目的規模和量都擺在那裡。
提前準備:
- 國外的基建不管是規模還是數量和中國都沒得比,所以這個行業確實屬於沒太多想像空間的那種。特別熱愛的當然另說,否則的話建議可以考慮回國發展或者往CS以及別的方向轉。
- 如果要來的話,求職方向定位資源行業比建築行業好得多,所以盡量去石油或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念書,比如科羅拉多、內華達、德州。
- 加拿大的話,Alberta省很好,我有幾個Civil的朋友在那邊的石油/礦業公司,或者一些EPC Firms(SNC Lavalin這種), 小碩也能拿到近十萬刀一年。
---------------
電子工程
就業指數:1.01
平均薪資:$92,209
H1B列表對應崗位:所有IT類+17
就業情況:
在各類留學論壇上,關於EE的就業情況的討論可以說是非常豐富了,所以在此我也不需太啰嗦。
我們知道EE專業下的方向很多。這些方向之間差異較大,因此就業方向也不盡相同。基本上在北美分兩塊:強電(power system)弱電(Analog和digital)以及轉計算機系統的(跟ECE有很大交集,主要是貫穿軟硬體搞系統)。還有一些小眾方向比如控制、生物醫療、圖像處理、光電等。
不管是digital還是analog,電路設計(弱電)都是EE就業的龍頭方向,畢竟後面有一些規模巨大的硬體公司支撐。Power system(強電)這一塊確實很好,很多老工程師退役,但好像不怎麼招國際學生。
控制這種太注重理論的方向出路不好,很多工作機會是軍工行業的,對國際學術也不開放,同樣的還有圖形處理方向。生物醫療(Biomedical)的話,如果你的研究方向是GE,Phillips,Boston Scientific等這些公司需要的技術應該就沒啥問題了。
總體還是硬體不如軟體好找,越和計算機靠的近的,機會越多。連搞硬體的phd最後都是去了谷歌和微軟這些金主。
但是,再怎麼說這也是個含金量非常高的專業。因此即使目前EE超過一半的學生都會轉場去CS,傳統的EE學生的就業仍然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只要你學校還算decent, 技術還算紮實,去一些大型的硬體公司,諸如Apple, Qualcomm, Broadcom, Texas Instrument,GE,西門子這幾個招人大戶都是可行的。
總結一下,事物都是相對的。EE再難找工作,跟機械比還是強一截的,和化工/生工/土工比,那就是天堂級的了。
所以如果你是EE專業的話,沒啥好擔心的,想好要不要轉CS然後就放心大膽的來吧。
提前準備:
- 學好VLSI, Computer architecture, Verilog. 可以應聘的大小公司就很多了,算是EE里最好就業的裝備組合了。
- 加拿大的EE也是很不錯,其中Waterloo最好,UT、UBC、McGill都不差。圍繞在整個Toronto/Ottawa地區有數不清的IT和科技公司,西海岸的溫哥華還有微軟亞馬遜等。很多人會選擇先去加拿大搞定身份,然後再藉機跳去美國發展(或者太安逸的就不跳了),以避免H1B的抽籤之苦。算是一條很穩妥的路徑。我個人是比較推薦的。
坑(注意事項):
別去玩電磁(EM,electromagnetic)、雷達、微波這些,因為職位不多,基本都是軍工性質,不是公民或綠卡沒什麼出路,類似的還有圖像處理(Image processsing)和控制(Control System).
---------------
計算機(CS+CE)
就業情況:
雖然現在不像三四年前那麼誇張,但仍然是毫無爭議的北美求職第一專業。在我之前的統計里,平均每個國際生能拿到3.5個offer,當然我沒辦法算出其他專業轉行去競爭CS職位的數量,所以這個數據可能有點偏高但絕對不算誇張。
最近有一些論調是說CS的就業正在日漸慘淡,我覺得最多只能算回歸正常。什麼叫回歸正常,就是只要你認真準備,提早進入面試流程,有拿得出手的實習,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不一定是FLAG,或者是傳統企業/start-ups或是銀行。
今年矽谷+西雅圖這邊的公司看來,各大公司的確有不同程度的縮招,過去那種刷刷題就能隨便拿offer,不用onsite就能拿FLAG+MS包裹的時代肯定是過去了。不過因為AI這一波以及2017科技股的再次大漲,大環境依然算樂觀,公司headcount都不少只是競爭更激烈,fill的更快了。
對於牛校(我認為CS Top 50的都算)的bachelor/master/phd來說都沒什麼要擔心的,我擔心的主要是這一波master的大規模擴招的學生。尤其是其他專業轉的,之前沒有CS背景的學生來說,請儘早啟動校招準備,另外多找實習,哪怕是start-up也行。
因為各大公司普遍開始傾向於招有實習經驗的發麵試邀請,尤其是自家的實習生比如FB, Linkedin和Apple. 其他明星公司,Snap上市後股票猛跌,Uber醜聞不斷,我預計針對fresh grad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了,轉而招senior的為主。
提前準備:
- 實習、實習、實習,眾多經驗告訴我這條路最穩妥,即使你是CS水校。Intern的待遇和公司名氣在某種意義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從這段經歷中拿到多少實戰經驗。有了實習後電面和on-site數量都會大增。
- 上GlassDoor看看別人面試經歷,尤其是失敗的,網上免費的面試資源大把大把。做幾個完整的Project放Github,或者是想辦法contribute一些開源項目。面試的時候這些都是很好的加分項。畢竟公司要招的不是會做題的,而是會幹活的。
- 網上很多刷刷題就成功的案例,讓你產生一種手到擒來的錯覺,其實這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人家背地裡看了幾大本書,熬了多少個夜,發了多少paper, 做了多少項目,你都一無所知。所以不要太理想化。
- 最後跳出來看給個建議,我不覺得碼農是個可以終生去做的事情,一方面越老越苦(新人永遠比你拼比你懂新技術),一方面未來走向還不明朗,因此有機會還是建議多學點Project management和運營的知識。
坑(注意事項):
- 我們即使假設美國科技行業仍然保持每年30%的高速增長,但按照這幾年double的擴招步伐,隨著求職人數的每年翻番,就業率也會被腰斬。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所有人都在追逐一個東西的時候,這個東西一定會變壞。基本的供需平衡理論,從來就不會錯。
- 有些學校的CS項目申請門檻很低,甚至不需要CS的課程經驗。這種請謹慎,首先你去了後會和一幫同樣不明所以只是聽說CS很好就業就來的學生為伍,其次你很可能處於CS的最末梯隊(最後30%),隨著就業門檻的不斷提高,可能你2年後連電面都拿不到。
- 看待一個行業,並不能夠只看它輝煌的時期,而是應當從一生的角度去考量。所以,是否要轉行CS,不是看你眼前是否能找到個10W+的工作。而是你是否有持續學習的驅動力,是否有不斷精進的毅力。如果沒有的話,你能接受一次次的熬夜加班嗎?你願意用下半生的suffer和去交換嗎?
---------------
人文及社科-Arts Social Science
教育學 (Education)就業指數:25分
就業情況:
讀教育然後找一份做教育的工作,難度係數極大,總的來說,教育學不是你想讀就能申,證書不是你想考就能拿,「教師」也不是你有證書就能當……教師這個職業在北美也算是個鐵飯碗,本地人之間都爭得頭破血流,自然也不會輕易對那些從小沒有接受北美教育系統熏陶的外國人敞開大門。
教育專業的具體分支大概有這麼幾類:TESOL/ESL(對外英語)、ECE(早期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小學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中學教育)、Special Education(特殊教育)、Education Administration(教育管理)等。因為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系統真的很難擠進去,很多中國學生也變得明智,會選擇就業需求比較大的ECE和有母語優勢的TESOL,當然也有一些被中介忽悠進去瞭然並卵的教育管理專業。
只要你當教師,都需要行業協會頒發的執業證書(高校講師除外)。考證對中國學生來說倒不會很難,修完指定項目的必修課程,通過考試和並完成要求的實習就可以了。實習機會倒不需要太擔心,一般情況下,這個實習的機會學校會有提供。只是這種實習歸實習,能轉正的機會幾乎為零……
在北美讀教育的留學生畢業都去幹什麼了?絕大部分去了各中小型本地的語言培訓機構,不得不說的是,補習社和語言培訓班在有中國人的地方都特別火。還有一些去了非營利性組織、社區服務機構和學校中當行政人員。對於教育的碩士畢業生來說,去高校任職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而招生部門是高校中最歡迎中國留學生的部門。
提前準備:
1.如果你以後想當老師,因為每個州的教師認證程序和要求都不同,先定好你想要申請認證的地區、所教的年級和科目,從當地選一個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可從網站http://TEACH.org瀏覽), 根據要求進行準備。登錄行業認證協會的網站了解清楚教師資格執業證書所需的條件,切記:不要以為教育學專業畢業就等同於獲得教師資格;
2. 從NBPTS Standards中了解美國國家認證的教師資格標準。
坑(注意事項):
1.報名證書課程的報名條件也挺苛刻的,以中小學教育的教師資格證為例,大部分學校需要學同時有另外一門學科(如數學、科學、音樂藝術等)的主修,才能報名,又或者要完成一個本科學位,並在教育行業有一定工作經驗,才能報名。很多大學的Bachelor of Education實際上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本科學位,而是教師資格證書的項目,價值等同於一個本科學位,因為這種項目往往需要申請人本身已經獲得一個本科學位或通過修其他課程滿足本科學位的要求
心理學 (Psychology)
就業情況:
心理學這個高大上的專業,畢業之後最為對口的兩個方向可以大體分為心理諮詢師或治療師(counselor/therapist)和精神科醫生(psychiatrist),前者通常需要碩士或博士學歷,沒有處方權;而後者需要醫學博士學位,擁有處方權。想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就要進醫學院了,而美國的醫學院給國際留學生的名額極少,而加拿大大部分醫學院乾脆直接拒收國際留學生(收國際生的醫學院有MCgill, UT, U Montreal等,但名額就一兩個吧……)。如果在機構做心理諮詢師,可以不考取執照,但其他絕大部分還是需要執照的,美國的可以了解心理協會APA和LPC/LMHT (licensed Professional Counselor/Licensed Metal Health Therapist),加拿大了解一下CCC(Canadian Certified Counsellor)。
如果你想本科畢業就找心理學相關的工作,難……心理學涉及的實驗、統計方法和最前沿、更專的課題,都不會在本科階段的學習中有好的體現。哪怕是PhD也不一定找到十分對口的工作……有不少到大企業或諮詢公司做HR,到教育機構做學生工作,也有到企業做普通admin,到社區或NGO當社工,也有因為心理學專業中統計學學得好,到公司當數據分析的……
提前準備:
1.如果你以後想考臨床治療或醫學院,就多點爭取practicum的機會,為日後考取執照累積學分;
2. 心理學本科畢業生可以是BSc也可能是BA, BSc的項目會和理學知識更搭(也更實際……),所以不妨借著這個項目機會學多點數學統計、計算機編程和現在炒得很熱的神經科學等,那你就容易出挑了。
坑(注意事項):
1.「一入Psycho深似海」,我希望每一個選心理學的人,都對這個專業有深沉的愛,如果你沒有在這個專業深耕的心(讀PhD),我還是奉勸你轉專業;
2. 如果你的職業規劃需要進醫學院,那就要衡量一下你的留學生身份帶給你進醫學院的機會有多渺茫了。
社會學 (Sociology)
就業情況:
去北美讀社會學,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典型的要理想不要麵包的專業。如果你選專業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我真心奉勸你,換一個或者double major:社會學的工作出路太差,畢業很難找工作。
但也不用太悲觀,我在這裡提供幾個比較有可能的方向:NGO社會工作者,學校行政人員,醫院或診所里處理醫患關係的員工,其他的office admin。而IB,諮詢,會計師事務所會招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且對留學生較為開放,可以試試。
提前準備:
1.多點參加volunteer,簡歷上的社會服務經驗不嫌多。
坑(注意事項):
1.不要試圖利用你的社會學學位去謀求一份社會學家一樣的工作,社會學是一個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的學科(等同於讀哲學和英語),當中最有價值的知識可能就是capital和resources,教會你如何把握好身邊的資源,然後好好利用他們。
傳媒 (Communication)
就業情況:
對於讀傳媒的留學生來說,營銷類傳媒方向(市場,廣告,公關,銷售)就業機會還是挺樂觀的,其他的(新聞、出版、攝影/攝像、導演、視覺設計等)都是瞎扯。那些抱著遠大的新聞理想的同學,不好意思,北美恐怕沒有給你的位置。而文藝青年熱衷於的攝影攝像、視頻製作、寫作的,有點本事的話,最後或許可以成為freelancer,自給自足,但如果你想通過僱傭關係申請H1-B或者加拿大的EE,那就沒門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選校就先選經濟發展好的地區,畢竟文化產業百家爭鳴的景象不是哪裡都有。在校期間在校外混個實習,回國的時候還是可以吹牛逼。
提前準備:
1.英文!英文!英文!
2.如果你想畢業之後留下,轉MKT。
坑(注意事項):
1.不要以為哪位名人出身某某大學傳媒專業,就以為某校養人才。與其擠破頭去哥大中國班,不妨考慮NYU, UChicago, Emory,如果夠厲害,也可以沖沖哈佛和普林斯頓,肯定沒有人敢質疑你的項目水……
2.你可能會去到不錯的媒體公司實習(媒體行業的廉價勞動力已經不是新聞了),但畢業之後你最大的可能還是回國發展。
我也在寫公眾號,每周會創作一些深度的關於留學、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猛料和奇招,歡迎關注(西蒙哥, ID: iximengge),希望能幫助你們通過留學順利完成人生的躍遷。
最後,要轉載請先微信聯繫!
你看看我的回答對你有沒有幫助。
1、家庭和消費者學(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家庭和消費者科學又稱為家庭經濟學,這項專業背景會教導學生所有關於組建家庭的知識與要素,學生畢業後能夠成為兒童發展、家庭關係、消費經濟學、個人理財、服裝設計、住房和營養學等領域的專家。接受過這一專業學習和訓練的學生在展開職業生涯時,擁有相當多的選擇。相關職業包括教師、健康教育工作者、財務顧問、教育管理者。
2、語言學(Linguistics)
語言學專業簡言之就是學習語言,包括語言的結構、形成、歷史、以及人們如何使用語言等等。隨著全球化持續作為新興商業趨勢,具有語言學背景的專家在許多領域中將會更加受到重視。從這一專業畢業的學生可從事的相關職業包括人類學、考古學、計算機科學、口譯員、語言學家、語言病理學家、聽力學家、翻譯、市場營銷。
3、娛樂管理(Recreation management)
主修娛樂管理學的學生將學會如何管理員工、計劃和執行活動、設立預算、並按照安全規章管理娛樂場所。相關科系的畢業學生大多在公園、度假村、體育設施、營地、老人中心、主題公園等行業發展。從這一專業畢業的學生可從事的相關職業包括娛樂公園服務員、救生員、滑雪巡查員、各種娛樂活動的保護服務、娛樂工作者、教練員、裁判員和公園護林員。
4、食品科學(Food science)
這一專業對於自認為是「美食家」的食物愛好者特別適合,食品科學專業專門研究食物裡面的生物和化學成分,了解生產、運輸和淮備食物的方式,並學習如何讓消費者獲得安全的食品產品。大學畢業生可從事得有關工作包括農業和食品科學家、食品風味化驗、飲食技術員、營養師、工業生產管理人員。
5、包裝學(Packaging)
如果你對於綠色環保有所興趣,這可能是一條很好的道路。大部分的包裝產業都與健康和安全需求相關,因此這個產業不太可能有消失的一天。目前包裝學專業的教育重點在於如何使包裝學更加實用和環保。畢業生可從事的相關工作有保鮮工程師、工業設計師、農業和食品科學家。
6、犯罪學(Criminology)
如果你有能力破解電視劇「法律與秩序」中的案例,那麼犯罪學的專業正適合你。犯罪學專門研究一個人犯罪背後的心理、犯罪情況、犯罪預防、以及犯罪成因的理論。犯罪學專業畢業生可從事的職業很廣泛,包括臨床心理學家、監獄執法者、政府律師、犯罪矯正治療專家、心理學研究專家。
7、社會工作(Social work)
社會工作專業適合喜愛幫助他人的人,如果你有志希望世界變得更美好,在這方面的學習將讓你了解人類心理、個人和團體諮詢、社會服務如福利以及住房補貼等相關專業知識。社會工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可從事得工作包括兒童、家庭和學校社會工作者、民眾服務工作者、醫療和公共衛生工作者、心理諮詢師、精神健康和防止藥物濫用工作者、社會學家。
8、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
你想知道為什麼在你住的城市中,某一地區被視為「中產階級」居住區或是「貧民窟」?主修城市研究專業的學生將了解社區是如何發展的,刻板觀念又是如何加在城市身上的。學生會學到如何使一個城市更具獨特性,不同地域如何對問題和事件作出反應,建築和城市布局如何影響著居民。城市研究專業畢業的學生可從事得工作包括城市和區域規劃、社區組織者和活動家、公共利益倡導者。
9、自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
這是另一個有關綠色環保的專業,學生將學到如何保護和保存自然資源,如何適當將這些資源包括石油、樹木、水、動物和植物等,正確地應用在商業用途上,從而將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自然資源專業畢業生可從事的工作包括自然保護科學家、環境教育工作者、環境科學家、林農和林業技術員、公園維護管理人員、自然保護區的管理人員。
10、老年學(Gerontology)
隨著人口的不斷老化,越來越多的研究和資源正關注著人類衰老的進程。老年學專業會學習到與人類老化相關的生物、行為、社會變化,這些專業知識未來都有助於從事與老年人相關的工作。老年學專業畢業生可從事的工作有高級護士、全科醫生、醫療衛生服務管理、醫療和公共健康工作者、心理健康輔導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公共利益的律師。
謝邀
CS,EE,移民工作簽證崗位裡面對這個計算機需求最大
金融數學,做精算師也蠻好的。
認識一對80後移民夫妻,男CS女精算師。已經混到中產階級了。
不是追求美國身份就學點自己感興趣的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