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設計師,如何應對「我也說不出為什麼,就是覺得可以設計得更好/更簡練/更xx」這樣的要求?

作為一名剛畢業的新手設計師(公司很小只有我一個設計師其他人都是工程師),面對老闆這樣的要求往往無所適從,老闆無設計專業知識,也說不出他的具體要求,只是會提出「我就是覺得還不夠完美」「我就是覺得這風格不是最好」「你再試試能不能更簡潔」這樣的要求,反覆返工卻還是抓不住他到底要什麼效果,效率十分低下。對這類情況有什麼有效又不傷和氣的解決方法嗎?此問題中所提到的設計包括界面、用戶體驗設計、視覺形象設計。


最為一名設計師,能否有地里闡述自己的觀點並說服別人實在是太重要了!
剛好我也有這方面的困惑,於是找到並翻譯了一篇特別好的文章,作者是Tom Greever。他剛出版了一本書,叫做《如何表達設計決策(Articulating Design Decisions)》,封面如下圖:

可惜目前只有英文,還沒有中文翻譯版本。我翻譯了他的一篇相關的博客文章,在我的專欄里,把它貼在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原文鏈接:如何成為能言善辯的設計師(譯文) - 凌霜 | 設計 - 知乎專欄

作者:Tom Greever
原標題:Great Designers are Great Communicators
於2015年6月25日發表在UX Booth的Business Strategy版塊
原文鏈接:Great Designers are Great Communicators

導語:如果有人告訴你,偉大的設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怎麼說,你會感到吃驚嗎?讓Tom Greever來告訴你為什麼。

偉大的設計師,偉大的交流者(譯文)
描述設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每一個設計師都不得不面對項目的利益相關者,為自己的設計決策辯解。然而他們中的大多數卻缺乏說服別人的能力。能否有效地表述設計決策對項目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因為最能說的那個人往往會贏。事實上,好的設計師和偉大的設計師的區別往往並不只在他們用設計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在於他們能否用一種讓人心服口服,並促使人們同意的方式來闡述他們是怎麼解決問題的。

如今,企業和組織已經轉變了他們對待設計的看法和行為。之前他們會招聘設計師來讓東西變得好看、專業、更有銷路些。事到如今,許多的公司正在朝讓設計成為業務流程的中心的方向轉變。帶來的結果就是,利益相關者們、決策層意識到了用戶體驗設計的價值,並且他們想要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這聽起來不算什麼大事,但事實並非如此:雖然設計師是專家,但其他的人(那些沒有設計技能的人)卻在影響著項目和設計的流程。既然現在用戶體驗已經是產品戰略的中心了,那麼每個人當然都想取得話語權!那些設計師們千辛萬苦根據最佳實踐、用戶測試、常見交互模式設計出來的界面,非常輕易地就被那些不那麼懂設計的「好心的」利益相關者否決了。

看起來,最好的設計應該總是勝出,或者說偉大的設計本身已經證明了一切,但現實生活往往並沒有這樣的劇情發生。那些會議將變成「集體設計大會」:每個人都會告訴設計師你應該怎麼怎麼做。那些能夠說服別人「我是對的」的人將勝出。而那些沒法說服別人「為什麼我這麼做」的設計師結果往往處於辯論的下風,他們不得不去按照他們不同意的方式去修改設計,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法簡要地為自己辯護。這已經足夠把任何一個設計師逼瘋。

好消息是,事情並不一定非要這樣發展。通過和利益相關者良好的溝通,設計師有可能避免這些經常發生的「集體設計」的妥協。也就是說,偉大的設計師需要成為偉大的交流者——能熟練地對那些會影響到項目的人解釋他們的設計決策:

  • 透露你的智慧——設計師是聰明人,但善於表達會讓利益相關者知道他們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並由此信任他們的解決方案。
  • 表明你的目的——設計師已經對他們的解決方案進行了思考和邏輯推理。通過清晰的解釋,設計師會告知給利益相關者「這不是一個隨意的想法,它有目的和側重的焦點」。
  • 表達你的自信——設計師知道要做什麼和怎麼做。擁有一個清晰、表達清晰的立場,設計師會傳達給利益相關者「我知道我在做什麼」的信息。
  • 表示你的尊重——設計師尊重每個人的想法和時間,他們已經準備好了解答問題。當設計師表達得當,說明他們尊重並且重視他們的利益相關者。

表達設計決策的最佳實踐
為了理解成為更好的設計交流者的最佳實踐,首先需要理解非常基礎的知識:什麼造就了偉大的設計。從我的經驗來看,偉大的用戶體驗設計取決於三個方面:

  • 它解決了一個問題
  • 對用戶來說容易使用
  • 每個人都支持

這三個要點是普通人(比如利益相關者)也可以理解的創造偉大的用戶體驗的基礎。失敗的項目往往缺乏其中的某一個。當設計師們達成了所有的三個要點,他們的項目就成功了。接下來我們就每一條單獨進行詳解。

它解決了一個問題
這一點比較明顯。絕大多數的用戶體驗設計師已經習慣了解決問題。但是,雖然設計師很擅長尋找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他們並不總是跟自己的思路合拍,並且幫助別人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設計。這就是為什麼直覺非常重要,也正是它把設計師和普通大眾區分開來:他們可以不用過多思考就能解決問題。但困難的地方在於找出是什麼導致了直覺。是什麼讓這個東西「感覺對了」,我們如何用別人理解的方式來解釋其中的邏輯?要做到表達清晰,解決問題的設計實踐必須伴隨著一種意識——要解釋設計決策給其他人。

對用戶來說容易使用
讓我們的設計容易使用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方法自然要求應用和網站對用戶來說容易實用。畢竟,對於可用性的關注是用戶體驗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隨著用戶體驗成為了企業產品設計的焦點,設計師對於易用性的理解也成為了焦點。設計師們知道設計中的可用性是一個關鍵的因素,但是對於非設計師來說,這一點可能會很難描述。

每個人都支持
不幸的是,一個設計僅僅解決了一個問題、並對用戶來說容易使用是不夠的。如果在一個團隊里,沒有別人來支持這個方案,那麼這個方案就無路可走。總會有別的人參與到決策中來,僅僅簡單地創造一個牛逼的設計是不夠的。設計師必須贏得團隊中每一個人的支持。這就是為什麼清晰地表達設計決策是如此重要。

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好的設計師和偉大的設計師的區別不僅在於他們用設計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還有清晰地表達他們的設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事實上, 我甚至認為:一名設計師能夠對一個問題進行縝密思考,並且清晰地表述任何解決方案的能力比總能設計出完美的解決方案的能力更加重要。多數情況下,當其他人意識到設計師已經對他的決定進行了思考,並且是有意為之,那麼他們就更願意信任他——即使他們並不同意!設計師需要創造出一個每個人都能達成共識的環境,從而產出儘可能好的用戶體驗。

成為能言善辯的人
所以,設計師如何才能更加有目的性地理解和表達他們的解決方案?他們需要讓自己意識到每一個正在做出決定和相應的理由。這些潛意識裡的決定是一把鑰匙,使得設計師能夠向其他人解釋設計,並確保自己的專業視角能夠在最終的決定中佔據主導地位。如果設計師期望自己能獲勝,那麼他們不得不回答下列三個問題:

  1. 它解決了什麼問題?
  2. 它如何影響用戶?
  3. 為什麼它比其他的替代方案好?

其中第三個問題的答案至關重要:它能讓設計師得到必要的支持從而一帆風順。這個問題的內在含義是:設計師知道有哪些可替代的方案,已經考慮甚至嘗試過它們,並且已經準備好解釋為什麼他們的決定是更好的。把這個理論落實到成為能言善辯的人的實踐中,我推薦兩個簡單實用的方法:寫下來,和大聲地練習。

寫下來
為表述設計決策做準備的最佳途徑就是寫下來上述三個問題的答案。這裡面的原理是:把潛意識中活動的想法轉換成一種可感知的形式可以讓一個人更好地解釋給其他人聽。把問題寫下來,然後列出所有相應的解決方式。下面是我在工作中的一個例子:

不用表格的話,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代替:簡單的筆記、更加複雜的草圖、一個所有方案的列表,或者是一個說明效果的故事版。用什麼方法來寫下來答案並不重要,關鍵點在於一步一步思考所有的設計決策,幫助你對其他人理解和表述你的思考過程。

大聲地練習
另外一種為表述設計決策做準備的途徑是:在會見其他的利益相關者之前,大聲地練習解釋。設計師可以在自己的桌子前、浴室、或者和其他同伴在一起的時候:任何他們感覺到舒服的地方。可以是會議前僅僅10分鐘的練習,或者為了一個重要的演說進行幾個小時的練習,總而言之,把這些問題的答案從頭到尾講一遍非常重要。口頭表達出一個人的想法經常會展示出許多之前並不知道的想法和動機。通常,為了展示出現在的解決方案背後的邏輯,你需要的僅僅是把事情大聲地說出來。設計師練習大聲地講述設計練得越多,就更多地發掘出他們的思考,從而為案例做出更好的準備。

下一步

為了更好地傳達設計決策,設計師們必須把下列行為變成日常習慣:

  • 意識到你的決策並且把它們寫下來——找到排版、界面元素選擇中潛意識的邏輯
  • 回答這三個問題——它解決了什麼問題?如何影響用戶?為什麼比其他的替代方案好?
  • 寫下來——把設計決策用筆記寫下來是最好的、為向其他人表述做準備的方式。
  • 練習解釋決策——可以獨自可以和其他人一起,把它大聲說出來會幫助你發現自己的思考的過程。

原則上來說,這就是設計師如何實現他們所創造的每個事物。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是一個表達清晰的回答的基礎。把這種方式應用到設計上來,會讓會議更有成效,做出的決定更符合用戶的需求,團隊更成功。另外,它會幫助設計師清晰地表述他們的設計決策,與利益相關者交流,保持自己的理性,同時提供最佳的用戶體驗。


認為高票的答案非常偏激。題主的情況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甲乙方關係,而是作為團隊的一部分,生硬的處理對誰的沒有好處。而且都說了不僅限於視覺設計-如果是交互的話,很多時候交互體驗設計還真就是產品特色本身了,這時候「覬覦愛馬仕的高大上」,有何不可?

————————————————————————————————————

個人遇到過完全一樣的情況。去年這個時候我在矽谷一家startup打工,公司除了我就是十來個工程師和十幾個sales。老闆直接做pm,我來負責產品的視覺、交互、體驗設計。看到題主的題目我想說:少年,好機會!到了你表現自己的時候了。

此時此刻老闆給了你模糊的意見,雖然說明了他設計上不專業,但同時也證明他對你的判斷力的信任。但是沒辦法,設計這事兒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此時此刻你應該跳出對自己「美工」的定位,做如下兩件事情:

1.挖掘你老闆的真正需求
作為設計師,咱們很清楚一件事:客戶嘴上說想要的,只是他們以為他們想要的;而他們真正想要的,他們自己也說不出來。正是因為你老闆對設計不專業,才不能準確的告訴你他是不是對哪個色號有意見,還是某個交互很生硬。此時此刻你可以問問你老闆,哪些類似的產品是他覺得不錯的?然後把它們找出來,用你的專業知識進行比對。看看是不是界面沒有合理的grouping,還是某個邏輯不順暢,一切都以你的判斷為準。找到問題後,做同一個方向上一個幅度較大的修改和一個幅度較小的修改,讓他挑。千萬別做兩個沒有可比性的方案,沒有意義。彙報給老闆之前,一定要描述你這麼做的原因和你所做的實驗、比對等。

2.在公司內部尋找支持者
作為新手設計師,你缺的不是技術水平,而是credibility。大企業變革的時候如果中層覺得自己影響力不夠,通常會聘請三方諮詢顧問來做有利於自己的調查以為籌碼。小公司內部也是一樣,老闆如果有任何別的親信,拿下他。當時我們的產品也是一樣,每次自己拿不準的時候老闆就會諮詢市場和銷售的頭兒,因為他們代表客戶的意見。以了解客戶為由和這些人討論討論你產品的思路,一來讓他們對你這個新人刮目相看;二來他們一旦提出了意見,就會對他們的意見負責到底。這時候在你和老闆討論的時候他們會過來以市場、客戶的角度插一嘴,一定能幫上你大忙。

————————————————————————

這兩點做到了,下一次你的意見將更有分量。總之desinger都是自認特立獨行的人,經常說別人這不懂那不懂。但誰又懂呢?讀了四年科班就敢說自己真懂設計了嗎?而信任與認可卻是的發揮實力的必要條件。大伙兒信賴你,你晚上工作白天睡覺,剔光頭紋身,大伙兒說你不愧是設計師,有性格;剛進公司誰都不熟,你咄咄逼人,大伙兒說你聽不進去意見、不合群。你處處受打壓,設計理念老闆不認可、工程師不執行,這將是個惡性循環。

反過來說,把自己從執行方拔高至決策方又有何不可呢?把老闆不會的用研自己做了,用他能理解的數據說事兒,他再不重用你那真的是該跳槽了。

完。


我覺得很多人回答問題都答不到點子上,題主是個初級設計師(這樣定位應該沒太大問題),面對領導/決策者/甲方的不明確的意見無從下手,如何處理此類問題才是他真的想要的。強硬的說「我就只設計一稿你看著辦」的態度顯然是偏離的題主實際情況的。

這裡我的建議是:

1.學會提問

很多時候,設計的問題在於溝通上的不到位,你需要盡量了解老闆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樣的。「我就是覺得還不夠完美」「我就是覺得這風格不是最好」「你再試試能不能更簡潔」,當老闆們提出這種問題的時候,你可以向他諮詢,「你覺得什麼樣的APP/軟體/界面/風格會是你想要的樣子?」

必要的時候,可以做一些收集和整理,提前準備一個文件夾/PPT/圖片/素材庫/軟體庫,給老闆看,讓老闆選擇一個大的方向,從而把修改調整的方向盡量縮小。

比如,你的老闆想要一個APP,他需要簡潔的方案。這時你可以挑選幾個差異化比較大的簡潔:facebook、twitter、知乎、same、clear、tumblr、appstore、微信、QQ等(更多的可以在dribbble、pinterest等網站上搜索),然後把你收集到得方案做一些歸類:信息清楚型簡潔、內容隱藏型簡潔、色調豐富型簡潔、畫面清新型簡潔等等,然後給老闆看的時候,老闆自然會有一個定論,比如他就選擇了一個內容隱藏型簡潔,你就大概有了一個參照和依憑,後續調整自然也不會那麼茫然了。

正確的提問方式,就是能夠事先想好答案的處理方法。

2.學會思考

接第一點,如何提問,也就是如何去思考。這裡不僅僅需要站在一個設計師的角度去思考,更要選擇多個角度。

從設計師的角度去思考,你會想,這裡的按鈕美不美、LOGO大了好不好看、排版怎麼樣會比較舒適;從老闆的角度看,你需要了解他想要這個功能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是讓用戶留存,還是讓用戶分享,信息是需要用戶多加關注,還是不希望用戶覺得突兀刺眼,這個產品是長期還是短期,不同的目的會有不同的設計方向和思路;而從用戶的角度,你需要了解用戶是如何使用這個軟體的,當他們打開軟體的時候,他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有時候你甚至要從更多角色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

繼續上面的例子,當你向你的老闆展示你收集的方案時,你需要向他解釋,各種簡潔的差異化到底是在哪裡,各自的優勢和劣勢。信息清楚型簡潔適合的方案是結構比較複雜的產品,優點是能夠方便用戶操作,缺點就是整體界面可能會比較單調乏味,沒有變化;內容隱藏型簡潔比較適合架構比較簡單的產品,優點是界面上沒有太多多餘的元素,看起來會比較舒服,缺點是需要對用戶教育具體被隱藏的操作在哪裡,如果操作太多就不太適合;色調豐富型簡潔適合架構扁平的產品,如果各自層級都比較深,且每一層都進入不同的功能,就不太適合這種方式;畫面清新型簡潔對年輕的用戶會比較有吸引力,不過重點的操作可能還是需要強調。

只有對設計真的有思考,才能讓別人覺得你的設計是有思考的。

3.更多嘗試

作為一個初級設計師,很多時候是處在一個「不知道怎麼去做」的情況。這裡我的建議就是,多做嘗試。不是這個問題沒有解決辦法,而是你沒有試過更多的方向。

早年我們團隊是設計手機端的社區,當時一直被facebook的那種結構困擾,覺得手機端的消息只能是這樣一塊一塊的框架式結構,頭像、姓名、日期、內容、按鈕這幾個元素只能擺來擺去的變化。直到PATH橫空出世,我們所有人才發現,原來移動端的社區還可以這樣做,從此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當然也有無數抄襲PATH的APP出現,我們也致敬了一款)。

這件事情給我的經驗就是,答案永遠不會只有一個,只是你想的不夠多。

4.沉澱經驗

這裡想說的沉澱經驗,一方面是對於自身的經驗沉澱,不斷增加自己的資源庫和方法論,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以及執行能力,提出來的設計方向是否能夠完整的實施,是否能夠把所有的方向都概括完全;另一方面也要關注團隊中的沉澱,比如老闆/甲方的喜好,他們是否接受這個流程和方法,以及他們希望在哪些地方進行流程的增減,團隊其他人對這個流程和方法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同樣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落地方式,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自我的提升和成長,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要因為挫折而氣餒,才能繼續進步。

希望這個答案能夠幫助到你。


反對絕大多數人的觀點,尤其目前最高票答案,您的情況只代表極其小部分有經驗、成熟的設計師,教導讓新人學會「找到最優的方案」,「理解甲方的需求」,那是極其不現實的情況。還有這麼多大談特談團隊協作經驗的,你們自問當你們還是新人的時候這些東西真管用?真能理解?

題主這問題的表述上容易激發執行方對需求方不滿的宣洩。這中間還有很多細節沒有獲知,我們就不要去妄下定論和抖出一些沒有下限的機靈,對題主不負責,對看答案的行業新人不負責。下面具體來分析。

必須批評題主在提出這種問題的時候居然沒有上作品,這是我反對絕大多數答案的原因。連你現在設計的水準都無法獲知,我們怎麼預期你的團隊價值,怎麼判斷老闆對你態度的緣由是你太差還是他連表達都不會?我去站酷找了個符合一般畢業生水準的設計你瞅瞅:

讓資深點的設計來看,差不差?當然不行!紅黃藍綠全用上了,畫面重點都沒有,字體字型大小亂七八糟的,還有陰影和邊框亂用…………我們可以跟你說三天三夜,這玩意不行,你得怎麼改。但你給普通人看,審美差點的沒準過了,審美高點的也會說不好看,但不行在哪裡?基本都說不出來!要和你合理表述這個問題需要有專業知識儲備。那麼問題來了,你們吵起來了,稿子通不過一直反稿了,你不知道怎麼改,老闆認為還可以做的更好,誰的錯?你好好想想。
請你忽略那些和你談團隊,談溝通,談產品的外部解決方案,把目光轉到自己身上。上面拿的這個案例還算有救,但如果你的實際作品是這樣的

還是這樣的

(別笑!我在回答呢!!!)
那你收穫了再多的團隊技能,把錯誤推給社會,不好好提高基礎能力,我一樣覺得你在設計的道路上已經沒救了,以後趁早轉行。如果你是這水準,你老闆只說還可以更好,那真的是他太善良不忍心鞭笞你,你要好好感謝他。

對剛畢業參加工作的設計師而言,最需要的技能,絕對不是「團隊」、「溝通」、「流程」這些關鍵字,而是一雙可以發現自己缺點的眼睛。


如果你連自己設計水準的缺陷都沒有找到,你沒有任何資格去挑剔別人,指責老闆或客戶不專業。你現在就把精力放到下面回答的這些方法上,只可能養成你避實就虛的做事習慣,你設計稿做不好,又不想改,靠你嫻熟的手腕去擺平,指鹿為馬,把死的說成活的,睜著眼睛說瞎話,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是不是特省事?很多爛設計為什麼最後能過稿~你當沒有設計師的爭取都是客戶單方面瞎而已么?

如果這就是你的追求那就到此為止,下面的回答別看了。

大學的時候我也有這樣的疑惑,後來進奧美時公司給我一本紅紅的小冊子,傳說中的奧美手冊。奧格威說了這麼一句話:如果客戶對我們的創意不滿意怎麼辦?那我們就改一稿給他。如果他還是不滿意怎麼辦,再改一稿給他……改到他滿意為止。

是不是覺得特別愚蠢特別沒效率?沒錯,但這叫作態度,而一個有態度的職人,你的終點沒有捷徑。你老闆說覺得可以更好,你的作品就一定還存在缺陷,別去反駁,別去想捷徑,你就去學習,你就去改,你就去探討,虛心聽取他的、同事的、同行的意見。你要拋開所有別人的因素,在這個階段把錯誤留給自己,對待自己專業水準的不足像餓狼尋找野兔一樣貪婪。你的態度和方法會決定最後你的出路和解決這個問題的完美程度,當你的水準已經完全可以超越老闆或客戶對設計的預期時,很多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活魚逆流而上,死魚隨波逐流。

新人就要好好錘鍊自己的專業能力,當你發現自己的不足並為此而努力時,那些辛苦的加班就都是你成長的養料。而當你擁有足夠的設計能力時,你才能客觀的總結認為不合理的地方,這時你才能
批判,才能做選擇,才能去說服別人。所以,想做個優秀的設計,請正自己的三觀。在回答一次這個問題,如果老闆問:

我也說不出為什麼,就是覺得可以設計得更好/更簡練/更xx怎麼辦?

改!!!!!!!!!!!!!!!!!!


最高票答案真是呵呵。在越來越講究分工合作的現代社會、大型項目里,沒有超凡脫俗的個人能力還想要個人英雄主義的工作方式,上限註定會很低。
題主困惑的問題是在所有人類合作里或多或少都會存在的老問題,也就是需求問題。在某些領域裡或許好解決,但在藝術/設計領域裡很容易凸顯出來——因為質量的標準難以量化,需求也就難以描述。
很顯然問題即"如何了解需求,如何滿足需求"。題主需要把自己的作品當作一個產品,從產品經理和項目經理的角度來解決這一問題。我也只是一介設計師,解決方案我也只能試言一二。
首要是了解需求。不能認為對方不專業描述的不清就能任性行事。上面也說了"了解需求",這是需要你主動去完成的工作,是為了確保你的工作質量(當然不等於作品質量)而必須要做的工作。餐館服務員常問"需要點什麼菜"、我們這個菜是怎麼怎麼做的有沒有忌口"等等,就是了解需求了。
從kano模型來看,需求分三類:基本、期望、魅力。簡單的說不了解需求的平庸設計師只能滿足一部分的基本需求,了解需求的平庸設計師能滿足基本、期望型需求,不了解需求的優秀設計師或能滿足一些基本需求和魅力需求,了解需求的優秀設計師才能在優秀設計的同時滿足所有需求。
先說期望型需求。即客戶(老闆、甲方等需求方)通常所說需求,也是客戶最迫切想要的需求。
基本型需求,是客戶默認存在不需要再說。但我們更專業須想的更全面,必須意識到基本需求里可能的分歧點,需追問。
魅力型需求即驚喜,超出客戶想像的需求,當然這一類需求通常客戶想不到也就說不出,需要我們來設想、設計。
需求的溝通了解方式可以開會說,抽煙說,隨時說,甚至問卷等等,這裡就不展開了。了解了足夠的需求信息後,進行紀錄和三種類型的分類。建議以基本需求必須滿足、期望型需求儘力滿足、魅力型需求有時間再做的方式,工作質量可有良好保障。
如對大型、複雜的需求,或是對自己解讀的需求不很自信(別盲目自信,為此返工修改的不在少數),可先做一個原型版本——滿足簡單的基本需求、主要的期望需求,即滿足客戶核心需求的版本,供客戶和需求比對。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需求變更。即所謂老闆/客戶的"朝三暮四"。在大型項目的需求管理里,前期的需求開發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對這種情況不要作無腦噴子,無益解決問題,應用專業態度和方式解決。
前邊說的需求紀錄,是很重要的需求管理工作,也是應對此類問題的方法。在需求出現反覆或矛盾時,拿出需求紀錄,指出矛盾點,還可以給出專業上的建議,讓客戶認識到並作出選擇。需求變更後,相應的也應更新紀錄。


1. 老闆在跟你提修改意見的時候拿出個本子一條條記下來,盡量讓他把這一版的意見一口氣說出來,不要說一點改一點,這樣沒個頭。

2. 有時候老闆腦子裡已經有個大致方案了,你無論設計成什麼樣他都會先入為主的不滿意。在開工前你一定要套出他的想法,說不清楚就在紙上多畫畫,直到他表現出來「就是這樣」的神情。如果老闆的想法你覺得不專業或有問題,一定要在這個時候提出來,否則做出來還是得改。

3. 很多對設計一竅不通的老闆很迷信「權威」的,他們往往對有名頭的設計師言聽計從,而對新手抱著不信任的態度。由於你們那裡只有你一個設計師,沒有大腿可以抱,可以設計出一版之後主動給所有人都看看提建議,這樣大家的意見能稀釋老闆的獨斷,最後整理下大家都認同的修改意見就好啦。

4. 發郵件。很多設計師悶頭做了很多工作結果其他人都不知道,每改完一版就群發郵件給項目相關人員,花點功夫寫下這一版改了哪些細節,並附上設計稿的版本號,比如導航設計2.0版,眾目睽睽下版本號越高對領導的壓力就越大。往往不會超過三版就定稿了。


1、不要設計一個,然後不斷的修改方案,在boss說不出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設計2、3個方案,讓他選一個,這時候會比較容易看出他的喜好;
2、最好當然是做之前確定boss的喜好……找幾個相似案例的不同風格,讓他選一個;
3、多練練口才,從設計美學,心理學角度讓他相信你是專業的,聽你的會更好;
4、實在不行拖到deadline,他的選擇困難症就自行痊癒了……


我以前也困惑,還寫過一篇為什麼中國的甲方都不願意為設計付出高額費用? - 知乎。

現在的我自認為清醒了一點。

首先要擺正心態。老闆沒有設計師懂設計(雖然可能自以為懂),但通常比設計師更懂業務、更懂經營。老闆按照他/她自己的理解給出一個方案設計,這個設計也許很糟糕,但是最終目標/出發點通常是對的。

作為一個設計師,你要做的只有以下三件事:

  1. 識別出老闆的真正意圖,透過一大段你也許不想聽的話,窺測到他/她真正想要的東西。
  2. 利用你的專業知識,提出一個更有吸引力、更好的解決方案(短期來看,更有吸引力>更好)。
  3. 向老闆證明你有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並說服老闆想像你的方案的確能夠帶來更大價值(因為成本也很重要)。

如果你能成功完成以上三步,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

可惜絕大多數人都敗在了第一步,而後無論怎樣在表達技巧上下功夫,也依舊徒勞無功。


所有客戶給的一些比較感性的回答都是主觀的,作為設計師應該給出客觀的答案。

對於一個設計,無論是UI還是交互設計,給一個用戶的訂單(他要求的設計),其實是這樣的:對方給你的設計基於用戶需求,你要考慮的是用戶在整個個操作過程中是否流暢,體驗中的交互是否正確,是否適合了這個年齡段和特點的用戶群及他們的用戶習慣、用戶目標,能夠有較少的出錯率、較好的體驗流暢度,能夠較好地完成相應任務。

所有這些都是基於測試的,當測試結果OK,那麼就是OK的,否則哪個地方會出錯,哪個地方使用效果不佳,什麼地方有可以進行優化的小交互,都是在測試結果中來判斷的,所有東西都是經過數據分析得出,因此問題中所述的情況可以通過比較科學的方法來應對。


更多相關內容在

JinCao 曹金的live

JinCao 曹金 - 知乎專欄


問 :早飯想吃什麼?
答 :額…吃什麼好呢?我也不知道耶…

問:早上吃油條還是粥?
答:油條

給領導出選擇題,別出問答題。

————————————————————
2015.3.2 更新:
過年時用手機簡單回答,看到很多朋友的贊,再來PC上補充些之前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因主要在互聯網行業,所以分享的內容主要基於互聯網設計項目的經驗)

這個問題,本質上是:如何提升設計稿的通過率?說的直白點,就是如何讓需求方對你的設計說OK.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認清幾個現實:
1. 大多數情況下,設計師都沒有設計決策權。
權利和責任是掛鉤的,在互聯網設計項目中,往往設計師只對設計負責,不會對產品負全責,不會對產品、活動上線後的效果負責。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身後會有很多指點江山的同學,因為我們沒有決策權。
所以我們有時候要有服務的心態,要有同理心,別人擔更多的責任,所以有更多的話語權,和人家懂不懂設計無關。

2. 別人說不OK,不代表說你的能力有問題,不代表你的設計輸出有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的設計需求方不滿意,很可能不是我們設計的不好,只是人家想要一台mini cooper, 我們給了他們一台特斯拉。
所以前期了解人家想要什麼,很重要。

以下是個人的一些思考:
1. 了解需求方想要什麼
這個應該是最難的,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了解過程,除了語言溝通,最好能用圖說話,在大致了解需求後,根據自己的理解,在站酷、花瓣等找到你認為需求方想要的風格,和需求方確認。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對方想要什麼了,其實還沒有。

2. 了解多一些需求背後的東西
需求:給我一個電鑽
了解需求的目標,使用場景,要解決的問題後,
需求其實只是:我想要一個洞。
在分析,需求也許是:我想讓照片掛在牆上。
在分析了解,需求也許是:我想讓家裡布置的更美。

如果我們只看表面的需求,我們輸出後,最多是符合預期。
如果我們了解背後的本質,我們輸出後,才能超出預期。

我看到不少案例,需求要設計一個渠道圖,需求方說要什麼風格,裡面有什麼商品,文案是什麼,還要什麼什麼。。。如果你按照他說的做了,最多符合預期,因為他說需求的時候,腦海里會有具體的形象,而你做的,永遠不能和他想的一致。

但如果,你看到需求的本質,是要增加一個渠道的入口點擊量,你來輸出整套的解決方案,你來建議用什麼樣的文案,什麼風格會更搭,這個渠道的用戶是什麼屬性,用什麼圖更能吸引這類用戶。。。那麼你的設計,很有可能會超出預期。

3. 出多個方案
問 :早飯想吃什麼?
答 :額…吃什麼好呢?我也不知道耶…
問:早上吃油條還是粥?
答:油條

給領導出選擇題,別出問答題。

出多個方案,尤其在給老闆看方案的時候管用,因為老闆不會給你很多時間,告訴你他想要什麼。

3. 提升方案的完整度
需求只要一個logo,輸出的時候,把文化衫,名片,公司大巴的圖案都順便輸出了,即增加方案的完整度,往往會更有利於方案的通過。

我的經驗,把一個設計彙報,增加原型展示,視頻演示,或是直接拿手機給老闆看動態demo,比只輸出靜態的方案會更容易通過。

4. 融洽的關係
融洽的關係,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合作氛圍,那麼就算有時候有細節和需求方要求不一致,方案也不會太大的調整。

5. 管理需求方
需求方是可以被引導的,通過日常的需求,告訴他什麼風格是現在流行的,什麼設計是好的,哪個產品在這個問題上就是真么處理的。。。
與其和需求方吵,不如一步一步的改變。一個良性循環,一個惡性循環。

6. 降低需求方預期
質量和時間是成反比的,越高的設計質量,往往需要更多的時間。
而我們的方案輸出往往是有限的時間,再接到需求的時候,要能降低需求方的預期,告訴他,一周時間能輸出什麼樣的,3天能輸出什麼樣的。通過管理需求方的預期,來讓方案更順利的通過。

7. 提升設計質量
通過不斷的實踐,提升自身的設計能力,建立在客戶那裡的專業影響力。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但這點,嘴巴說起來,也最簡單。


之前寫的文章,可能覆蓋面不夠廣,但應該有幫助~
運營設計合作的思考
說一個界面奇怪,詭異時,我們在說什麼?


我個人不太贊同目前已有的所有回答,除了車路的。


我非常不願意給甲方多個選擇,也不願意刨根問底問甲方具體想要什麼。

作為設計師,我就出一稿。

對,就一稿。

根據甲方的資料和他們對自己的定位,我已經分析了所有可行和不可行的,我的設計就是最適合的。甲方可以隨便提問任何一個元素,我都能給你說出一二三四五六七——而且絕對都是從甲方利益出發,不添加任何個人喜好。

其實我特別喜歡給客戶寫郵件答疑,因為這才是體現你水平的時候。

所以,就一稿。

嗯,我就是那個比甲方還任性的乙方。甲方有好的建議我自然採納,不痛不癢的修改也可以接受,但是你要用自己的糟糕審美自毀品牌那我是一定會拚死阻止的。不過有一點還是要提一下:在甲方的專業領域裡,甲方就是比你懂,事先溝通好很重要。你不要越他們的界,也不要讓他們越了你的界。

當然了,如果我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去搗鼓幾個差勁的設計作為對比,我也是會去做的,但是實在低效,浪費我的時間。不過聽說大公司貌似都會隨便搗鼓幾個差勁的做對比,也許因為平均下來人工反倒低,這樣做反倒高效吧。

至於客戶為什麼會提出「我也說不出為什麼,就是覺得可以設計得更好/更簡練/更xx」這樣的要求,根據我的經驗,一般是這樣的:

產品沒特色,卻覬覦愛馬仕的高大上。

是啊,怎麼總覺得缺了點什麼。連設計師也覺得呢。

抱歉,內容才是王道,設計只是領路人——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明白的人太少。誰都喜歡新奇、有特色的東西,尤其是視覺傳達設計者,對有趣的項目最上心。但你要我把一杯白開水設計地比可樂好喝,抱歉,你需要的不是更好的設計,而是一個神一樣的文案。

他們總認為,在設計上用了某種奇技淫巧就能把水變成酒。任何一個設計師在其設計生涯中都至少會遇到這樣一個甲方。

但相信我,設計的路上走的越遠,這樣的甲方遇到的就越少。

與君共勉。

(國內國外可能情況不一樣,能採取的措施也不一樣,這一點我的確沒考慮,但道理是一樣的,做法各自斟酌……謝謝評論里同學們的提醒)


我是一名電子產品結構工程師,工作經驗不對,但也會遇到你說的這種問題,一般我的思路是這樣:

1.做方案對比和羅列,一般同時寫2到4個方案,讓對方去選,分別列一下你評估出的優缺點,像我的工作可能就會從設計方案與思路,可量產性,成本,可靠性等方面進行考慮,注意:2到4個就可以,不需要太多,因為多了又不知道該怎麼選了,尤其像我有時候還經常遇到客戶自己內部就無法統一的時候,方案太多反而會讓你解釋起來很累。
2.方案考慮細緻化,專業化。有一些方案可能你覺得客戶不太可能選的,或是太激進的,你自己可以在心裡想好這種方案的弊端在哪裡,萬一客戶領導問起來為什麼不那樣試一下時你要直接給他說出不行的原因,這樣才會讓他覺得你確實是考慮過了,最終篩選的方案也是靠譜的。
3.給自己自信,畢竟專業方面你說了算,你對方案行還是不行最有把握,這也需要平時的學習和積累,像我有時候跟客戶談,一看他要往那種不好的方案上去想,我就趕緊想一些這種方案之前在哪裡用過結果如何失敗了,然後說一堆我比較懂但他又不懂的工藝和術語,他一聽就會覺得還是聽你這個「專業人士」的吧。
4.溝通方法很重要,懂得客戶和領導的意思,把自己的方案解釋清楚,互相理解很重要,這個就看個人的能力了,我最近在看一本名為《溝通的藝術》的書,挺不錯,很適合有溝通需求的工作,推薦你看一下。


「沒問題,不過得加錢」


老闆一般不是設計專業的,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挺正常的。所以在著手設計前的前期溝通很重要。像你在甲方公司做設計,長期做的是一款產品,和老闆接觸的機會也比較多。其實時間久了自然能把握風格。你遇到的總抓不住重點的問題原因在於你與老闆的溝通不夠。
下面說說我在接到一個設計案子時候的前期做法。

1.我會約見這個客戶,見面不僅僅是了解設計案子本身,更是看看這個客戶人本身,性格,做事方法,格調如何,是不是受過高等教育,對美得認知是怎樣的。(我個人對客戶還是有所選擇的,土豪老闆和重視設計的客戶我都接受。中間部分那群對設計又似懂非懂感覺不重視的就不接這單了。土豪老闆因為不差錢,也不會對你的設計思路指手畫腳,因為其實他們不在意,所以做起來短平快。重視設計的客戶會尊重設計師,溝通成本低。中間那層最難接觸,一會兒又覺得出你這點錢你就得改改改,自己又不知道什麼是好的 一遍遍讓你做,心太累)

2.見面時需要快速分辨出客戶是什麼情況。一種情況客戶很清楚自己要什麼效果,並且給你找了他想要效果的範本。這樣對設計師來說會比較容易定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客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他可能和你說很多概念,抽象化的東西,但是他很難說出他想要的感覺。這種情況其實比較多,因為對於一個沒有接受過設計方面訓練的人,是沒有這種將抽象概念轉換為圖形的能力的。這個是他們希望你去做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準備一個list來引導他說出有利於你著手設計的內容。
(1)產品/品牌定位
(2)產品/品牌受眾
(3)受眾年齡層 相對應的 受眾收入水平
(4)設計風格

3.了解了這些基本信息,你就可以做情緒版了。可以是顏色 風景 場景 這些可以給人帶來不同心理體驗的差異化圖片。你給客戶看,讓他們去選擇他們的產品更接近哪種。當然作為一個設計師,也需要從用戶角度考慮,給客戶一些引導,或者從客戶那裡拿些用戶資料,以幫助里把握用戶心理做出符合的設計。

4.最後你可以從自己過去的作品中找一套格調好點給客戶看下,告訴他們最終你能給到他們的是怎樣的一套東西。這樣他們心裡就有底了。你把這些設計項目逐一列出來,也好報價錢。

最後要說的是強大的忽悠能力。
在解釋你的設計思路時一定要有理有據,非常自信,每個顏色 每個圖形 為什麼這樣用,屬於那類設計風格。總之不要讓自己做的設計讓人覺得是拍腦袋隨便亂想亂畫得。其實你想想再怎樣對方既然找你設計,就說明他不具備這個能力,其實你說的時候顯得厲害一點,講點對方不懂的設計理論。把故事說好很重要。

總之設計是服務行業。除了設計能力,溝通能力很重要。


其實很多情況下,是因為設計師真的做得不夠好。
方法,流程,結果和提報都不好。


首先確定老闆說的話是為了碾壓你,還是為了裝X用的;很多老闆都會這樣他們有的只是為了讓你有一種他們並不是只會坐著吃然後指手畫腳的笨蛋! 所以建議;第一次聽之任之,完工後發現可以直接驅鬼;請法克他! 相反的話,別防過這個拍馬屁的機會;用你的小皮鞭抽打起來。 你們老闆都不專業,你還改?這是不自信的表現!請換位思考,在長輩面對晚輩的情況下,你是長輩你會怎麼做!請用你的耳朵聽就行了,然後盡量配合;然後說出你的肺腑之言!老闆我對您的敬仰猶如黃河之水一樣猶如長江之水滾滾不止
——————分割線————
想起來一個電影比較符合,就是那個監獄測試的電影主題,忘記名字了;所以現在老闆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題主既然強調了是一個小公司內的問題,其實沒必要扯到「甲方」、「乙方」這種冷冰冰的詞。

如果非要這麼形容的話,那我的工作簡直可以總結為「掙扎在甲方和乙方的深淵裡」。

面對美術大神時,我就是那個嘴上念著「額……我也說不出哪裡不好,就是感覺不對」的討打的甲方,面對項目經理時,我就是那個心裡想著「懂不懂設計啊,改了好幾版了還不滿意,你行你上啊」的卑微的乙方。所以大多數時候,我里外不是人,兩種苦頭都得吃。

誰讓我是一個不靠譜的遊戲策劃呢。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遇到這種問題到底怎麼辦呢?不急,我們先搞清楚問題的癥結在哪兒。
從我長期在兩種立場來回切換(jing fen)的經驗來看呢,問題的癥結就兩個字:雙方交流信息不及時不準確從而造成的……(啊,不好意思)就兩個字:溝通

由於我們是兩個人,不是一個人,我們產生的需求和能滿足需求的技能恰巧分布在這兩個人身上,前者是確定方案並承擔相應責任與風險的人,後者是提供方案的人。(感覺是廢話……)

換句話說,如果這些點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還有沒有這種矛盾?答案是,沒有。
你頂多會悔恨自己技藝不精,嫌棄自己經驗不足,但你肯定不會在心裡罵自己「你懂不懂設計啊,有本事你行你上」,除非你人(xiang)格(wo)分(yi)裂(yang)。

那怎樣的溝通能夠做到「像一個人一樣」?有兩點:
1.及時。
2.準確。

及時就是快快快,能上午問的別下午問,能這一分鐘反饋的別下一分鐘反饋。
準確就是問問問,不明白的問明白,明白了的要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一遍,能用文字的都別用嘴說,能用圖的就別用字,能用視頻的就別用靜圖,最好是N管齊下。
在這兩點上,你做得越多,走得越遠,誤會與怨氣就會少。

不過實際上只要你願意,這兩點做起來不是太難,但大多數人都是在溝通之前或者溝通的第一句話就產生了怨氣,導致你根本不願意去做到及時而準確的溝通,所以真正阻礙我們的,看似是溝通問題,實際是:預設立場

關於這點我真是頗有話語權,同一個方案,我在面對美術時就是「好像還不夠好,能不能再改改」,如果恰巧項目經理路過,用同樣的話評頭論足,我分分鐘倒戈,哪怕他有一千個理由,我也有一千種解釋。這種時候很容易變成一個根本不是在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辯論狀態,或者是破罐子破摔狀態,畢竟你把設計當兒子看,人家只當成方案看,你融入了辛苦和血淚,人家只看能不能滿足需求或解決問題。

但是要知道,公司發你工資不是讓你來做出色的設計的,而是讓你做能滿足需求的設計的。所以一定要時刻保證自己的立場不跑偏,大家都是在解決問題,人家說讓你改,只能說明你做的設計沒能滿足需求,但是你以為滿足了需求,那到底差在哪兒?問問問。

就事論事,就問題論問題,別帶著對設計的情感,也別夾雜著莫名其妙的預設立場。你的立場很簡單,就是拿人錢財替人解憂而已,解不了憂人家也沒扣你工資還不趕緊低調點,再怨這怨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覺得好多答案沒有搞清楚設計師的狀況。新手設計師,你缺少的是一個設計總監或美術指導,一個更好的成長平台。老闆的意見有可能是對的,但他畢竟不是專業設計人員。他想要什麼效果有可能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如何能達到效果更是雲里霧裡。與其在這糾結,猜想「老闆想要啥」「如何做的更好」,還不如換一個公司,和專業團隊一起成長,有犀利的總監嚴格把關,有比你優秀的同事對比作業,很多棘手的事情自然也會因為能力的增長步步解決。
對於已經能獨擋一面的設計師,接過的項目足夠多,有足夠經驗的情況下,當然可以像@鄧妍所說,只做一稿,而且是在不帶任何個人喜好,溝流好甲方所需的前提下。對於「只做一稿」的設計師,顯然他對自己的能力、甲方設計要求領悟,以及溝通能力方面已經歷練出相當的自信了。
如果你不想換工作,又想解決問題,那麼,只能多找點類似項目的參考,多搜集優秀設計方案,學習之餘,也可以用來教育甲方,在設計未動工之前也可以給到他們相似項目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迅速鎖定其偏好。你所遇到的問題絕對不是前所未有的,多去設計網站論壇微博,加一些相關qq群進行交流,和前輩們討論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好好溝通,講出你的理由,要有理有據不牽強。
圖例里第二個設計師就很會溝通啊~他雖然反駁了老闆的意見,但是老闆還是很愛他,我們同事也很愛他,都說嗯嗯他是個棒棒的設計師。

說服力和你的設計能力是同樣重要的,在國內這種審美認知沒有那麼被培養成熟的大環境下我感覺說服力比你的設計能力更重要 :)
對外行人來說,他們很難評判什麼是一個優秀的設計師,他們可以評判一個設計師是否合格,也就是有資格評判你夠不夠60分,但是如果要評判你是85分還是90分就需要內行人來定。外行人根本看不出能夠突顯你專業度的那些小細節,除非你一點一點的告訴他,你為什麼就是比85分的設計師牛逼了。
如果你沒有本事告訴他你值90分,那你在他眼裡自然最多就是85分。

凌霜的回答特別到位啊,用嘴做設計,用嘴做設計,用嘴做設計太重要了好么

看過女神新裝么?出錢的都是外行人,你不能說給錢最多的審美最好吧,而且恰恰相反錢越多越土啊,那你審美越好越吃虧啊,因為土豪看不懂你啊,那你能像那倆義大利回國的姐妹花一樣,翻一白眼兒說:「哼我不需要被這些人認可,I don"t care,I don"t give a shit~我懷才不遇,我不和你們玩了~ 」么?

不過,雖然說服力很重要,不意味著你就要把精力都放在如何忽悠外行人上面,提高自己的硬實力也是很重要滴~不要忘本哦 :)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鎚子手機搜索圖標的放大鏡功能?
UI設計培訓好還是自學好。?
獨立開發者一般怎麼解決設計問題?
做手機 app 的 UI 設計時,對於老闆的 ?就照著 XX 做就好了? 的要求,要如何應對?

TAG:設計 | 交互設計 | 用戶界面設計 | 用戶體驗設計 | 交互設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