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聊齋》中最精彩的是哪篇?為什麼?


本科時最喜歡《嬰寧》,看得想照著嬰寧找女朋友。
上個月教了《畫皮》,發現在藝術性上《畫皮》不能更贊了!
這部短短千字的小說里竟包含有色誘、偷情、鬼怪、宗教、倫理、重口味、黑色幽默等等當今流行小說和商業電影最常見的元素。每個點都有無限的延展性,細品極贊。

----------------無節操語文課的分界線------------------------------------------------------------------------
故事的開篇是太原書生王某在一大早遇到一個獨自抱著包袱匆匆趕路的二八姝麗,色心頓起上前搭訕「美女為何天還沒亮就一個人趕路呀?外面壞人很多要小心喲!」
試問大家通常情況下,一個16歲姑娘大清早趕路時被人搭訕的反應應該是怎樣的?「關你屁事,滾犢子!」或者甩一青白眼不予理睬。
但這位二八姝麗不僅沒罵沒翻白眼,反而回了一句「你個路人又不能解我憂愁,何必還來搭訕?」各位看官,這句話大有明堂啊!因為話里提供了一個信息——姑娘我有心事,快來問我快來問我!這是想換個沒人的地方慢慢聊的節奏啊!
這種彩色領子王生當然接得住:「妹子有啥煩惱告訴哥哥!」
二八姝麗「黯然」地說「爸媽貪財把我賣給財主家,財主大老婆妒忌我年輕貌美波大,天天家暴我。我受不了就逃出來了」從表情到言語都把自己塑造成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形象,潛台詞就是「求關懷,求拯救,求抱抱」!
此刻正常的路人應該怎麼反應呢?如果是我大概會說我帶你去找警察吧;我的朋友是律師;我幫你去媒體曝光微博炒作……但王生才不關心怎麼幫弱勢女子維權呢,他只關心「那你準備去哪兒?」這不就是赤果果地「你家還是我家」嗎!
二八姝麗不出所料地說「跑路的人,天下之大哪裡是我的家……」
王生終於說出那句關鍵的話「我家就在不遠處」。
哪裡有那麼巧啊!王生此刻道德優越感爆棚啊!他覺得自己是在拯救迷途少女,不是在約啊。
然後王生把這妹子藏在書房,天天樂不思蜀。
他老婆陳氏在劇中從頭至尾賢良淑德無比完美。丈夫把路上約來女人養在書房,她一點不鬧,反而替丈夫擔心偷藏財主家的小老婆會有麻煩。
以上第一幕。

後來有一天王生去逛街——不知道是不是又去約——遇到一道士。
道士說「你丫渾身邪氣,不是腎虧就是遇鬼,我這兒有一祖傳老軍醫一針就靈……」
王生說「哥哥我一夜七次身體倍兒棒,你丫想騙錢沒門兒」
嘴上這麼說,心裡還是有點疙瘩的。
回家後習慣性地往書房方向去,但發現後院門兒被反鎖著,便翻牆躡腳走到窗子下偷看。
只「見一獰鬼,面翠色,齒如鋸。鋪人皮於榻上,執彩筆而繪之;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於身,遂化為女子」。此處引原文純為向蒲老先生精湛的描寫功力致敬,任何翻譯都是添足。
王生嚇得尿了一地狗一樣地爬出去,再去追道士已經找不著了。半天終於在城外找到,各種磕頭各種求。
道士說「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如果妖有一顆仁慈的心,那他就不再是妖,是人妖。她也的確不容易,陪你玩了那麼多天沒吃你,我就不忍傷她性命」。就拿出一個浮塵給王生,讓他掛在卧室門口。鬼一見就知道我在罩著你,如果還有事兒來青帝廟找我,那裡是我的場子。

王生回去後照做,女鬼晚上看到浮塵不敢進去,站著磨了半天牙,悻悻而去。但還是放不下到嘴邊的肉,又折回來奪過浮塵打碎。
敢情這女鬼也是個吃貨啊,寧願得罪警察也要吃著一口。
而且那道士職業坑爹貨啊,浮塵上一點法力都沒有也敢給人家鎮宅,純粹騙售後啊。
女鬼打破門直接衝上床「徑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
王生老婆陳氏嚇得哭都不敢出聲兒。話說誰能給解釋解釋女鬼為啥只吃男人心,挑食嗎?
第二天王生的弟弟二郎跑到青帝廟找道士,道士很生氣「我固憐之,鬼子乃敢爾」!
道士這九個字很有意思。第一他生氣是因為鬼殺人嗎?先留個懸念。第二他大概是第一個罵「鬼子」的人。
道士到王生家女鬼已經不見了,抬頭一望發現鬼氣在南邊人家院子里。而南邊人家正是二郎家,二郎嚇地快跪了。大家想想,我哥哥昨晚剛被鬼剖腹掏心而死,現在那貨就在我家!
跑過去一看,女鬼穿著老太婆的皮到二郎家應聘女僕。
道士拔出木劍大喝「孽魅!償我拂子來!」
現在大夥明白剛才道士為啥生氣了吧?才不是因為女鬼吃人呢,是因為你丫弄壞我的logo,那玩兒可貴啦!
之後就是道士捉鬼的描寫,不多羅嗦。
捉了鬼之後,陳氏跪求道士救救王生。道士說我的法力不能救人,集市上有個瘋子可以,你取求他。
以上第二幕。

二郎陪著嫂嫂去找瘋子,看到他躺在糞里,鼻涕三尺。聽說清代一尺大約32厘米,自己算,我先吐會兒。
陳氏求他救丈夫,瘋子說「你那麼美,天下人都想當你丈夫,再找一個唄,幹嘛還復活那個偷腥的。」
陳氏繼續求,瘋子拿拐棍打她。旁邊圍了一圈人。大家看,清代的中國人也只圍觀不管閑事。
瘋子這時往手裡吐了滿滿一口痰,伸到陳氏嘴邊說「吃」!
滿滿一手的痰,大家自己腦部,我再去吐會兒。
陳氏氣瘋了,你這沒勺我怎麼吃!好歹給跟吸管啊!
但想到道士說過只有他能救,就強行吞了下去。「覺入喉中,硬如團絮,格格而下,停結胸間」。再次為蒲老的精彩描寫和重口味擊掌。
吃下之後瘋子大笑「美人原來你最愛的是我啊」,然後起身就走了。
陳氏挨罵挨打還吃了痰,結果還是沒救回丈夫,覺得自己太沒用,想跟丈夫殉情算了。
回到家發現丈夫的屍體還一片狼藉,沒人敢收拾。於是自己邊哭邊收,把腸子啥的都洗乾淨塞回去。
正塞著也不知是不是被血噁心到了,突然想吐,沒來及轉頭就直接吐丈夫肚子里了。
陳氏心想完了又要重洗了。結果一看吐出一顆心,熱氣騰騰正在跳。
陳氏趕忙用手把丈夫胸腔合上,撕衣服包起來。
屍體漸漸地有了溫度,第二天終於活了。
王生醒來後說「恍惚間好像做了場夢,前半夜是春夢,後半夜是噩夢。現在肚子有點疼」。
從頭至尾王生經歷了什麼呢?
跟美女約了好幾回。
睡了一覺。
換了顆全新的充滿法力的大心臟。
腸子被妻子洗了一遍,各種宿便毒素洗乾淨。話說他肚子疼是不是妻子塞回去的時候放錯了?
妻子陳氏經歷了什麼呢?
看著丈夫夜夜不歸。
看著丈夫被剖腹挖心。
挨罵挨打吃飽痰。
收拾房間收拾遺體。
以上第三幕。

---------------正經語文課的分界線-------------------------------------------------------------------------------
如上所述,整個故事可以分成三幕。
第一幕主角是王生與女鬼,道士是配角,陳氏龍套。這一幕的劇情是「色誘」。
第二幕主角是女鬼與道士,陳氏是配角,提到瘋子。這一幕的劇情是「除鬼」。
第三幕主角是陳氏與瘋子,王生是配角。這一幕的劇情是「神跡」。
當然你也可以按照場景的變化分段,見仁見智。
我的思路是按照人物的登場、退場來分。
第一幕的主角王生在第一幕尾聲被殺退場,配角道士在第二幕升格為主角。第二幕中道士除鬼任務完成,道士、女鬼雙雙退場。但道士退場之前提及瘋子,引出下一個關鍵人物。陳氏從第一幕的龍套升格為第二幕的配角最終在第三幕中擔綱主角,與瘋子演對手戲,最終瘋子復活王生後退場。王生與妻子回到第一幕發生前的生活,似乎什麼都沒改變過。

眾所周知,蒲松齡的故事大多取材自當世傳說和古代典籍,再經妙手加工而成。因此具有類似《三國演義》般「三分寫實,七分虛構」的特點。
每則故事,尤其是有文末有「異史氏曰」的故事,都有較高的文學、思想價值。我覺得可將其中價值按虛實兩個層次來分析。
以高中語文教材收錄的《促織》為例。成名一家因蟋蟀而近乎家破人亡的劇情是寫實的,兒子死後化成無敵小蟋蟀打敗鬥雞幫成名名利雙收的劇情是虛構的。因此寫實的部分是百姓們的真實經歷,虛構的部分是蒲松齡美好的幻想。小說中有神助的主角能喜劇結尾,現實中遇不到神技的百姓只有悲劇收場。蒲松齡的現實批判的目的就能如此曲折地表達。

《畫皮》亦如此。
「除鬼」和「神跡」的劇情是虛構的,代表著美好的祝願。唯有「色誘」的劇情是寫實的,是現實中可能甚至經常會發生的,這部分就代表著主旨——戒淫戒色。


除去大家都喜歡的《畫皮》、《嬰寧》、《聶小倩》之外。

個人最喜歡《王六郎》,其中把君子之交寫得淋漓盡致。具體不再劇透,給大家看看蒲松齡老先生最後的點評:

異史氏曰:「置身青雲無忘貧賤,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車中貴介,寧復識戴笠人哉?余鄉有林下者,家甚貧。有童稚交,任肥秩,計投之必相周顧。竭力辦裝,奔涉千里,殊失所望瀉囊貨騎始得歸。其族弟甚諧,作月令嘲之云:『是月也,哥哥至,貂帽解,傘蓋不張,馬化為驢,靴始收聲。』念此可為一笑。


《口技》
村中來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攜一葯囊,售其醫。有問病者,女不能自為方,俟暮夜問諸神。晚潔斗室,閉置其中。眾繞門窗,傾耳寂聽,但竊竊語,莫敢咳。內外動息俱冥。至夜許,忽聞簾聲。女在內曰:「九姑來耶?」一女子答云:「來矣。」又曰:「臘梅從九姑耶?」似一婢答云:「來矣。」三人絮語間雜,刺刺不休。俄聞簾鉤復動,女曰:「六姑至矣。」亂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來耶?」一女曰:「拗哥子!嗚嗚不睡,定要從娘子來。身如百鈞重,負累煞人!」旋聞女子殷勤聲,九姑問訊聲,六姑寒暄聲,二婢慰勞聲,小兒喜笑聲, 一齊嘈雜。即聞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遠迢迢抱貓兒來。」既而聲漸疏, 簾又響,滿室俱嘩,曰:「四姑來何遲也?」有一小女子細聲答曰:「路有千里且溢,與阿姑走爾許時始至。阿姑行且緩。」遂各各道溫涼聲,並移坐聲,喚添坐聲,參差並作,喧繁滿室,食頃始定。即聞女子問病。九姑以為宜得參,六姑以為宜得芪,四姑以為宜得術。參酌移時,即聞九姑喚筆硯。無何,摺紙戢戢然, 拔筆擲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筆觸幾,震筆作響,便聞撮藥包裹蘇蘇然。 頃之,女子推簾,呼病者授葯並方。反身入室,即聞三姑作別,三婢作別,小兒啞啞,貓兒唔唔,又一時並起。九姑之聲清以越,六姑之聲緩以蒼,四姑之聲嬌 以婉,以及三婢之聲,各有態響,聽之了了可辨。群訝以為真神。而試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謂口技,特借之以售其術耳。然亦奇矣!

村裡來了一個年輕的女人,大約有二十四五歲。她帶著一個盛葯的皮囊,到這裡來行醫看病。有的人去找她看病,她自己不能開藥方子,要等到晚間問一問各位神仙。晚上,她把一間小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把自己關在裡面。大伙兒圍繞在門窗口,斜著頭側著耳朵靜靜地聽,只聽裡面在小聲私語,誰也不敢咳嗽一聲。屋裡屋外,黑洞洞的一片,沒有一點動靜。
大約到半夜的時候,忽然聽到門帘微動的聲音。女子在屋裡說:「九姑來了嗎?」一女子回答說:「來了。」又問:「臘梅也跟著九姑來了?」好似一個丫頭的聲音,說:「來了。」三個人話語間雜,嘮叨起來沒個完。過了一會兒,又聽到簾鉤饊動的響聲,女子說:「六姑來了?」接著聽到幾個女子雜亂的說話聲:「春梅也抱小郎君來了嗎?」一個女子說:「這個頑皮的小傢伙,怎麼哄也不睡,定要跟來。身子有百十斤重,背著真累死人。」馬上又聽到女子殷勤的接待聲,九姑的問訊聲,六姑與姊妹們的寒暄客套聲,兩個丫頭的互相慰勞聲,小孩兒的嘻鬧聲,一齊嘈嘈雜雜地傳出來。就聽女子笑著說:「小郎君倒很好玩耍,老遠的抱了個貓兒來。」接著說話的聲音漸漸稀疏下來。門帘又響了一聲,滿屋裡都喧嘩起來,說:「四姑來得怎麼這樣晚?」聽到一個女孩子細微的聲音,說:「路足幾千多里,我同阿姑走了這麼長時間才到。阿姑走得太慢了。」於是各人問寒問暖的聲音,移動座位的聲音,招呼著加座的聲音,各種聲音並作,喧鬧滿屋,有一頓飯的工夫才靜下來。接著就聽到女子問病求葯的聲音。九姑說當用人蔘,六姑認為當用黃芪,四姑說該用白朮。協商一會兒,聽到九姑叫人拿筆墨硯台來。不久,聽到摺紙的刷刷聲,拔下筆帽扔到桌子上的丁丁聲,隆隆的研墨聲。接著就聽到把筆投到桌几上的碰撞聲,抓藥包紙的蘇蘇聲。過了一會。女子掀開門帘,招呼著病人的名字,把藥包和藥方一起遞了出來。她轉身入室後,立刻聽到三位姑娘作別的聲音,三個丫頭的道別聲,小兒啞啞的叫聲,小貓兒的嗚嗚聲,又一時並發起來。九姑的聲音清晰悠揚,六姑的聲音和緩蒼老,四姑的聲音嬌滴宛轉;以及三個丫頭的聲音,各有自己的特點,聽著完全可以辨別得清楚。大家感到很驚訝,認為真是神來了。回家試試藥方,也並不靈驗。這就是民間流傳的口技,特意借這種方法賣葯罷了。但她的口技水平,也真夠高超的了。


《聊齋》作為一部了不起的短篇小說集,精彩的肯定不止一篇,我讀聊齋時,選了一些自己喜歡的,粗加整理,略為歸類,連綴成文,現在貼過來。

或謂柳泉居士作《聊齋》,終日擰眉蹙額對人,竟不知先生亦善諧謔者。今有數篇,可入《笑林》。
《狐諧》記人與狐相諧謔,《王子安》記狐戲人事,筆意近《世說》,讀之解頤。《伏狐》雖近狎褻,亦可博人一笑。
《狼》記狼事三則,「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人所共知。《車夫》以六十字狀狼之黠而可笑。
《秀才驅怪》記徐生訪道得薄技,竟負大名,誤為人驅怪事。寫其瑟縮被中,技窮而膽怯,翻被蒙怪,駭極而狂喊,令人噴飯。且有名句:「黃狸黑狸,得鼠者雄。」
《西僧》似頗有深意。記兩僧自西域來,言彼處皆慕東土,正如東土諸僧言佛必推西域。《壇經》云:「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又求生何國?」六祖早有所疑。
《農人》。一狐未得道時竊食田畔,幾為農人所戮,遂終生畏懼,見輒鼠竄,且稱其鋤頭為「曲項兵」。
規圓方竹杖,漆卻斷紋琴,世多殺風景事,《鴿異》所記三件,皆令人捧腹。
金聖嘆謂有四恨:怊怊良夜,哄飲先醉一;得江瑤柱,滿口大嚼二;遇絕世人,急索登床三;見絕世妙文,滑口讀過四。今有人,置美人投懷於不顧,而竊其金,君欲作愛財之柳下惠耶?當為第五恨。讀《沂水秀才》,一笑。
《桓侯》篇末所附小文,讀之粲然。《王十》分兩篇,本述官吏愛民事,其二甚有趣,當記之。

聊齋多雅制,《樂仲》、《黃英》、《香玉》尤稱翹楚。
長清僧圓寂,附身貴公子,仍記本來面目,遂舍家歸寺,而眾弟子事之如平日。讀《長清僧》,慕其道深行高,使人塵念頓減。
偈云:「所行非常,謂法興衰。夫生輒死,此滅為樂。」《樂仲》言瓊華為謫仙,安知樂仲不為佛陀?仙佛同在人間走一遭,堪稱雅事。
《宦娘》篇極可玩味。宦娘,為鬼而雅好音律,聆溫生一奏而不釋懷,又百計為生促成姻緣。觀其暗中學琴一段,尤讚賞之。而又以妙筆作結,裊裊不絕,其文曰:(宦娘)因以一卷授溫曰:「此妾小像。如不忘媒妁,當懸之卧室,快意時焚香一炷,對鼓一曲,則兒身受之矣。」出門遂沒。
《竹青》一篇,我尤愛其名。
《黃英》可稱雅者有四。菊化為人而姓陶,繼淵明之精魂,其雅一。黃英妙解世情,得清濁之要義,其雅二。馬生好菊而素介,不屑富貴,其雅三。最雅者當推陶生。言談都雅,且不避俗務,以販花致富,聖賢原在人情中,其言不謬。陶飲素豪,四顧無對,偶遇知己,竟至醉死。雖為花精,而瀟洒飄逸若此,稱仙亦無愧。
《香玉》情致婉轉,如夢似幻,讀之,始則飄飄然,終則悵然惘然。勞山下觀中有耐冬、牡丹各一株,其精為人,即絳雪、香玉也。膠州黃生,舍讀其中,以香玉為妻,絳雪為友。不意牡丹為人掘去,香玉遂死,黃生與絳雪日為哀泣。花神感其情,令香玉復生,相得十餘年。生卒,寄生牡丹下,一放五葉。道士因其不花斫去之,牡丹遂亦憔悴死,無何,耐冬亦死。《聊齋》所言皆人與神、與鬼、與妖相交事,此其為人詬病處,亦為人嘆賞處。是之,非之,君其裁之。
相交但在情深,豈以異類介懷。漁人許某,有清致,「每夜,攜酒河上,飲且漁」,與溺鬼情好,得其嘉惠頗多。事見《王六郎》。《酒友》言車生與狐為酒中知己,車君洒脫,讀之神往。《狐妾》具述狐女種種靈異,狡慧喜人。《王成》言狐祖母為王成治家事。《陸判》言人神交好,陸判為朱生易慧心,為朱妻換美首。更有自赴狐處謀與相交者,即《胡相公》之張虛一也。《嫦娥》記仙與狐同事一夫,一庄一諧,別開生面。《績女》言仙女入凡間與一老媼相伴,觀其戲言,幾疑為人。

情之所在,異族何殊焉。彼即赤誠,遇之當稱幸。
有《嬌娜》一篇。孔生與狐公子交好,公子姨母有兩女,長為阿松,次為嬌娜,生先得嬌娜醫病,又得阿松為妻。後狐遭雷霆之劫,孔生銳身自任,矢共生死,保其一門。聊齋言獨羨孔生得膩友嬌娜,觀嬌娜醫病一段,誰人不羨。
《素秋》一篇。俞慎與狐兄妹恂九、素秋篤於情誼,不以異類相視。可為動容者有二。恂九本極洒脫,後攻舉業,聲名大噪,遂戚戚於得失,因落第而亡,此其一。俞慎視素秋為同胞,至情感人,此其二。
《梅女》,勝在奇幻。記封生為縊鬼梅女脫苦,女得報夙怨,與生成就姻緣事。其時梅女已投生展孝廉家,因冤不得申,十六年來其魂遷延不去,故展女病痴。合巹之夕,生對展女長呼「勿忘,勿忘」,遂悟。
褚生為鬼,然私心忒忒,難捨好友。舊壁醉題塵漠漠,斷雲殘夢人茫茫。讀《褚生》,至陳孝廉重訪皇親園,「見題句猶存,而淡墨依稀,若將磨滅」,頓生黃公酒壚之嘆。
昔時,漢武作《李夫人歌》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讀《翩翩》、《荷花三娘子》,當吟此詩。

亦有以歡好始,而以悵恨終者。如《董生》。青州有董生、王生,狐惑董生死,又來惑王。董魂訴諸冥府,法曹招狐對質。狐別王而言己過,轉求王存其皮囊。王不聽毀之。狐歸,索皮不得,慘然讓王,恨恨而去。等閑不知相留戀,別後方悔再見難,《公孫九娘》令人扼腕。有萊陽生入贅鬼妻公孫九娘家,九娘托生葬己。生出覓其墓不得,復尋九娘亦不得。後九娘遇生,誤以相負不見。《張鴻漸》篇,狐女初懷私心,不使張生歸家,繼悟「痴情戀人,終無意味」,遂渺然離去。愛之則全心全意,去之則毫不留戀,非大忍人不能為也。雖然,我仍欲問狐女:卿固達人,而終無憾乎?

聊齋善誌異,想像詭譎,常有不卒讀則不知其為何物幻化者。《蓮花公主》最佳,寫竇旭夢醒處尤妙:其國既毀,公主伏床悲啼,竇旭「頓然而醒,始知夢也。而耳畔啼聲,嚶嚶未絕。審聽之,殊非人聲,乃蜂子二三頭,飛鳴枕上」。《綠衣女》亦屬此類,而以綢繆繾綣見長。
有多篇,雖寫鬼妖,悉具人情,曲折婉轉。
《湘裙》。湘裙為鬼,聞將為己議媒東村田家,在窗外小語曰:「我不嫁田家牧牛子。」聞有意許晏仲,但不知鬼可否為生人妻,須以針刺人迎相試,竟自刺驗之。言語心思,皆類人間小兒女。
《長亭》雖寫狐事,盡出人情:狐翁留女匿之,直似一倔強老漢,咻咻然拄杖倚門;媼則愛婿多矣,至與翁相詬誶。處境最不堪者當為長亭,一為父女離散,一為夫悲兒啼,勢難兩全,唯有痛哭。最可觀者當為石太璞之言辭。巧於辭令,本左氏所長,聊齋說部,竟不遑多讓。篇終長亭言將歸省,約以三日,石曰:「兒生而無母,未便殤折。我日日鰥居,習已成慣。……如其不還,在卿為負義,道里雖近,當亦不復過問,何不信之與有?」
恆娘教人媚夫,井井有條,如將布兵,以其法施諸他事,當亦稱妙計。固知恆為狐,而壯其能參透俗情,深得人理。此篇即名《恆娘》。
《房文淑》。鄧成德,有妻婁氏,不育。鄧遊學至兗,與女房文淑同居六七年,得子兗生。後母子飄忽而去,始悟其非人。女至鄧家,付子婁氏而去。旬日,女復至,「婁恐其索兒,先問其不謀而去之罪,後敘其鞠養之苦」。女又奉金,「婁恐受其金,索兒有詞,堅卻之」。你來我往,如太極推手,轉圜好看。
有《霍女》一篇,愛之而又迷其面目。霍女者,觀其行,或祟之,或福之。察其心,為鬼乎?為仙乎?非貞亦非淫,更非無心者。究為何物?竊以為妖,而具大智慧,大善心。
聊齋寫狐鬼妖魅多離群索居,妨人耳目,今讀《周三》,見胡二、周三居於人家,與鄰里通弔問,倍覺親切。

聊齋寫花妖狐魅,其實寫人,又有數篇,特為寫人,亦能窮形盡相,惟妙惟肖。
聊齋有一「妓女」群體。以《鴉頭》最為出眾,敘述曲折,多用險筆。《細侯》篇云:「妾歸君後,當長相守,勿復設帳為也。四十畝聊足自給,十畝可以種黍,織五匹絹,納太平之稅有餘矣。閉戶相對,君讀妾織,暇則詩酒可遣,千戶侯何足貴!」聞細侯一言,頓感清爽。讀《瑞雲》,覺最可敬者賀生。瑞雲時正醜陋,勸生另娶,賀曰:「人生所重者知己。卿盛時猶能知我,我豈以衰故忘卿哉!」
聊齋寫人亦多怪異事,因其情真,使人不見怪異。細柳並非常人,然此篇娓娓道來,使人忘其異,只記柳卿持家課子之勤、之誠、之苦。「周公恐懼流言日」,細柳教子常用奇兵,甘冒惡名,其謂長子曰:「人皆謂我忍,但淚浮枕簟,而人不知耳!」動情處令人落淚。且用語精到,敘事有秩,毫無滯礙。《細柳》篇當讀之再三再四。
聊齋多艷麗女,黑且丑如喬女者固少,而高情如喬女者,不唯聊齋不多見,即問世間又有幾人。《喬女》一篇,言喬女貌丑身殘,夫死,與子守貧。孟生富貴,喪偶,屢使人求媒喬女,女固拒之,而視生為知己。孟生死,只留一幼子,族人奪其產。喬女奮然挺身,為孟生保家養子。
其志堅,則不避刀槍鼎鑊。憤所在,義所在,則銳身自任。故可離魂,以至死而又死,死而復生,生又入死,冤憤不伸不止。魑魅搏人終不敵壯士奮怒,讀《席方平》,令人血脈賁張。
聊齋又有幾個爽快人。《苗生》言虎化人形,粗豪可愛。因不耐書生酸腐,竟化虎啖之。不欲聯句,則曰「縱飲甚樂,何苦愁思」,可謂妙語。聊齋之最爽快人,為《農婦》廖廖數語畫出。
又有若許可厭可鄙之人。
「平時每作千秋想,臨事方知一死難」,徒負慷慨之名,而不能臨危致命。惜哉董生,恐無復自矜劍利,按膝雄談日也。《佟客》記其事,後所附文亦有趣。
《雨錢》言秀才與狐翁交好,祈為致金錢,反遭其戲事。翁「慕君高雅」,遂來款門,而生「故曠達」,亦不為怪。先聞其名,後觀其行,愈覺可鄙。
《嘉平公子》言某公子風儀秀美,而敗絮其中,非惟不知風雅,書一諭貼竟至魯魚豕亥,即鬼亦羞與為伍。
措大俗莽,得尤物不知愛而惜之,終致殄滅,實有辜彼蒼之厚,殊為可恨。或得有異遇,又力窮其原,致生憤怒,仙履遂絕。讀《愛奴》、《葛巾》可知。自來窮酸色心最重,又胸無城府,不遂其意則指天罵地,稍得遂意便驕矜無狀,目無千古,且好絮絮向人誇口。殊不知言於君子則增其鄙,言於小人則促其禍。慎之慎之。

聊齋寫世道澆漓,人情冷暖,深見骨髓。
小二以異術庇護一方,反遭其妒害。(《小二》)
石崇夢墜,百里千里者,不分遠近,咸來慰問;范丹被咬,至交好友輩,無論親疏,皆責大意。此聯單言人貧富境殊。《宮夢弼》、《胡四娘》,可謂寫盡炎涼。所恨者,終不知宮夢弼所何自來,往何處去,人耶?仙耶?真如神龍,不可測其首尾。
人情反覆,世多甘詞厚誓於前,而忘恩負義於後者。
《阿霞》言有狐女阿霞,與景生狎好,生以是逐妻。阿霞見其負義至此,遂絕之。可嘆景生居心不良,舍舊而謀新,終致並失。《鬼妻》言聶某妻死,悲苦若失,妻為鬼猶感其情,出而相伴。年余,聶秘而另聘。鬼妻意甚不平,夜夜來擾,聶竟使人以術鎮之。以上二者甚短,有《丑狐》一篇,稍長。謂穆生貧困,與狐女黑且丑者狎好,藉以稱封。生漸厭狐,聘術士驅之,為狐所破。狐索向日所贈而去,生遂清貧如初。《雲翠仙》亦在此列。
《竇氏》言世家子南三複見貧女竇氏端美,遂亂之,而終又棄之。女在家生子出逃,母子皆死。女化為鬼,得雪生前之恨。唐人小說有《霍小玉》者,小玉臨終誓曰:「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我死之後,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可為參照。
我最愛者,為《武孝廉》。武孝廉石某,暴病他鄉,幸得狐婦以丹藥相救,遂納為妻。石以婦臘高,竊娶王氏。婦知而宥之。婦醉,現狐形,石某以其異類,欲殺之。婦醒,怒索丹藥而去。石當夜舊病複發卒。婦於石某,有救命之恩,又有相從之德,治家之勞,即狐,何負於彼?其懷豺狼之心,作虺蝮之行,而不得善終者,當為負心者誡。

《聊齋》善寫悍妒婦,在在情事,歷歷備述。
《馬介甫》寫楊氏兄弟懼內情狀,窮形盡相,可笑可氣亦可憐。《呂無病》雖以呂氏名篇,徒以有所抑揚故耳,實為王氏之傳。敘王悍妒,竊以為稍失其真。後竟悔悟,其悔之痛,其悟之徹,令人動容。另有兩篇,名《江城》,《珊瑚》。《邵九娘》一篇亦在此列,其末所附短章,殊可觀。
悍婦往往叫人生厭,唯侯女悍而可喜可敬,若多此彎弓操刀賢婦,當得清平世界,謂之羅剎度世,當不謬。《雲蘿公主》詳記其事,不可不讀。末亦有短章,其二尤佳。
《聊齋》亦有俠士。
英氣勃勃,莫測高深者,當推《俠女》;讀《商三官》,可見其烈,可聆金石之言;觀《庚娘》一篇,始信巾幗之膽色識見過鬚眉多矣;人中有俠,狐中亦有俠,《紅玉》如是說;《田七郎》者,可與刺客傳並讀。

《聊齋》文筆老到,以詩才作小說,當簡則簡,當繁則繁,盡態極妍,如話如畫。
方棟頻窺女郎,其婢「掬轍土揚生」(《瞳人語》),數語見其態。《畫壁》通篇摹寫如畫。《種梨》狀梨樹生長,始而芽,俄成樹,倏而花,倏而實,如在目前。《湯公》最為特異,細述人死時心神所感,真假難辨。《雷曹》述樂某作雲中游,文字夭矯,氣象詭奇。《山市》出,後之欲寫此景者當輟筆。《西湖主》記樓台花苑,極盡繁華,層次井然。《金和尚》以錦繡文寫燦爛事,然讀之唯覺冷峭。《織成》言柳生「落第歸,醉卧舟上」,七字畫出落魄。《聊齋》妙筆生花,記之不盡,細讀自能會意。
聊齋善諷刺,以《羅剎海市》、《促織》、《夢狼》特為出眾。又有兩篇,只百餘字,卻不可不讀。
其一為《鬼哭》。王學使家中常聞鬼哭,遂仗劍大言「汝不識我王學院耶」,欲藉此嚇鬼,反被眾鬼嗤嗤「笑之以鼻」。
其二為《潞令》。潞城令宋國英貪暴不仁,揚揚自言「官雖小,蒞任百日,誅五十八人矣」,所謂「血染頂珠紅」「殺民如殺賊」者,此正玉賢、剛弼之流。《聊齋》揭酷吏之虐,可謂佛心慧眼。
聊齋刺貪虐往往信手拈來,不著痕迹,又多散見篇中,毫不生硬。僅以《夜叉國》為例。本記怪異,忽然出一商人,諄諄以「出則輿馬,入則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諾;見者側目視,側足立:此名為官」教人。以此承前啟後,如天衣渾然。

《聊齋》有三痴,曰情痴,書痴,石痴。後二者分記於《書痴》、《石清虛》。
「書痴」郎玉柱本至純至誠,後受教顏如玉,琴棋精通,好飲善賭,儼然名士。又因藏書被毀,顏卿罹禍,遂鑽營求告,汲汲功名,至巡撫一省,復仇方快。昔讀《儒林外史》,痛心匡超人之變,而今又多一郎玉柱矣。
《聊齋》可稱情痴者極多,僅舉其二。
孫子楚為情可自斷指,可遣魂隨之,可化鳥伴之,可死而復生。痴於情者必能堅於志,《阿寶》非妄作。
情到深時一死輕,《連城》之謂也。尤可觀者,喬生言語鏗鏘,如見肺腑。

聊齋有數篇,令讀者不忍釋卷。
《青鳳》一篇。最喜耿去病之豪爽不羈。其文曰:「(生)夜憑几,一鬼披髮入,面黑如漆,張目視生。生笑,拈指研墨自塗,灼灼然相與對視。鬼慚而去。」真有天人胸襟,令人塵俗盡滌。
《狐夢》可與《青鳳》並讀。狐女自與青鳳相比,且浼人請聊齋作小傳,如此作文,可見聊齋妙筆。而其所述閨房戲語,女兒嬌憨,一一如繪,如目見耳聞。
《章阿端》怪怪奇奇外又情致婉轉。鬼亦有病死者,鬼死為聻,鬼畏聻正如人畏鬼。阿端自言「妾死二十年,誰一置念憶者」,令人痛心。戚妻稱「情之所鍾,本願長死,不樂生也」,殊見摯誠。
《連瑣》通篇斷續淋漓,款款有致。連瑣之溫婉可愛,王生之雄武有趣,並屬可觀。結句似盡而未盡,尤妙。異曲同工者,有《雙燈》一篇。其事即飄渺幻幻,倏忽而止又餘韻悠長,更兼其情其意細膩可人。《五通》記金王孫去之妙,尤其可觀:「一日,渡河,遙見上流浮蓮葉,大如席,一麗人坐其上,近視,則神女也。生躍從之,人隨荷葉俱小,漸漸如錢而滅。」
唐傳奇有《枕中記》一篇,最難忘者,為盧生罹禍時所言:「吾家山東,有良田五頃,足以禦寒餒,何苦求祿?而今及此,思短褐、乘青駒,行邯鄲道中,不可得也!」聊齋作《續黃粱》,筆法意境一脈相承。曾生信卜者諛詞,以他日宰相自居。於夢中遍歷富貴繁華,轉經人世陰間之苦刑重罰,遂不復此前高情盛氣,幡然入山。最可觀者有二:曾初得意,報前之恩怨,自謂快意。其二為陰殿之刑,慘烈暴戾,讀之惕然。
寫男女愛慕,多以傾蓋之交生情,《神女》則獨闢蹊徑。先者,米生飲於神女家而不識其面;後生困頓,女兩度援手,為義而不為私,生則茫茫不知所以然。至女家被禍,生報恩施援,始有情生。後出之博士,慧眼識神女,亦為文章添彩。《錦瑟》亦不落窠臼。其特異處有二:錦瑟府第白晝化為土壁,所不曾聞,為此篇獨開之異境;虎銜錦瑟,王生伸臂入虎口代之,至情少見。
人言《葉生》乃聊齋自作小傳,若是,則其言之不耽絮繁且痛心者,良有以也。葉生困於名場,竟以病卒,其魂隨友多年,終得功名。衣錦還家,妻見駭走,言其已死,生魂始悟而滅。每讀至此,不勝唏噓,今錄於下:
生凄然曰:「今我貴矣。三四年不覿,何遂頓不相識?」妻遙謂曰:「君死已久,何復言貴?……勿作怪異嚇生人。」生聞之,憮然惆悵。逡巡入室,見靈柩儼然,撲地而滅。
又有《勞山道士》、《畫皮》、《嬰寧》、《聶小倩》,當毋須贅言,不讀此,不可謂讀《聊齋》。


小謝!

原文找不著了,我就口述吧!

女鬼們騷擾陶生,合上他的書,陶生忍了,脫他褲子,陶生不能忍!就語重心長的訓了她們。女鬼們有點感動,給陶生做飯,但是仍然死性不改,說,飯里有毒!你敢吃嗎!陶生笑笑,吃了。這一段就像小孩子調皮,大哥哥又愛又恨,卻又無可奈何。

後來,陶生教他們讀書寫字,小謝寫的好,秋容不如她,就哭,陶生就哄她,你雖然字不好,但是寫的工整嘛。然後秋容還是不去小謝,還哭,陶生沒法,就教她讀書,沒想到秋容這個做的比小謝好,秋容和小謝終於可以和諧的相處啦!這裡有一個地方,是這麼寫的,陶生教完秋容,秋容悄悄地讓他不要教小謝,陶笑著答應了,小謝要他不要教秋容,他還是答應了。看到這裡,不由感嘆,陶生真是情場高手!

香玉裡面,書生點著燈去問牡丹花,這個是你嗎,這個是你嗎?花仙偷笑不理他。這個地方我覺得寫的也很有趣!


最喜歡嬰寧,別人喜歡嬰寧是可愛單純,我喜歡是恰恰相反的原因,嬰寧故事反映的內容及其複雜,嬰寧本人並不是表面上的單純。

下面是我在別的地方寫的文章,搬運來了。
談到《聊齋志異》,大家會想到張國榮的《倩女幽魂》,會想到寧采臣諧音的作家寧財神。會想到花妖狐怪。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聊齋志異》獨於詳盡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而又偶見鶻突,知復非人。那麼,近五百篇作品裡,有寫狐狸精的83篇。

我肯定不能把所有狐妖都介紹完,簡單說幾個狐妖吧!

1.最天真可憐的狐

嬰寧嚴格意義上是跟犬夜叉一樣是半妖,當然,人與狐狸所生的女孩肯定是半狐。

對待家人和丈夫沒有妖的殘忍,似乎她只會痴痴的笑,最能打動普通讀者的恐怕就是她的天真單純。然而對待意圖不軌的人,她又顯示出一絲狡黠與一點點法力。

先從她不諳世事的天真與單純說起,主人公王子服在上元節(本來就是男女戀愛的節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看見嬰寧,一見鍾情。後來幾經周折,來到了嬰寧家。兩個人發生了這樣的故事:「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曰:「枯矣。何留之?」曰:「此上元妹子所遺,故存之。」問:「存之何意?」曰:「以示相愛不忘也。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疾,自分化為異物;不圖得見顏色,幸垂憐憫。」女曰:「此大細事,至戚何所靳惜?待兄行時,園中花,當喚老奴來,折一巨捆負送之。」生曰:「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痴?」生曰:「我非愛花,愛拈花之人耳。」

一方面王子服的痴情,躍然紙上,連嬰寧丟的花枝都保留著,並且一直暗示自己喜歡嬰寧,嬰寧似乎不懂男女之情,於是王子服點破這一層。這段非常有趣。

接下來,兩個人的對話繼續發展:「女曰:「葭莩之情,愛何待言。」生曰:「我所謂愛,非瓜葛之愛,乃夫妻之愛。」女曰:「有以異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思良久,曰:「我不慣與生人睡。」語未已,婢潛至,生惶恐遁去。」

從字面意思看嬰寧把王子服的感情理解成了親人之間的感情,王子服這時候,沒有寫王子服的神態,但恐怕已經抓耳撓腮了,繼續表白。嬰寧還是不懂夫妻之愛,王子服都說了「同床共枕」之類的話,嬰寧給了一個神回復「我不習慣和生人一起睡覺」。這有點像張生遇見紅娘,劉備遇見諸葛亮門童,張生說了一堆自我介紹,甚至還說了沒有婚配,劉備把自己的名號全部報了一遍。紅娘說,我沒問你那麼多。門童說,我記不住那麼多名字。這些話都是熱烈追求者熱切的心碰見了意想不到的冷屁股。有一絲幽默在裡頭。

故事繼續發展,到了吃飯時候:「媼曰:「飯熟已久,有何長言,周遮乃耳。」女曰:「大哥欲我共寢。」言未已,生大窘,急目瞪之,女微笑而止。幸媼不聞,猶絮絮究詰。生急以他詞掩之,因小語責女。女曰:「適此語不應說耶?」生曰:「此背人語。」女曰:「背他人,豈得背老母。且寢處亦常事,何諱之?」生恨其痴,無術可以悟之。」

嬰寧直言不諱王子服對她說的共寢之事,王子服窘迫的感覺更加深了,王子服好不容易遮掩過去,跟嬰寧說這話不該說,怎麼解釋,嬰寧也不懂。

嬰寧這個天真不諳世事的女孩,也已經躍然紙上了。然而後面劇情發展有了一點變化,王子服被接回家,嬰寧身世解開,原來是狐狸和人所生。雖然,王子服母親和其他人懷疑她是妖會害人,但是,只會痴痴笑,不懂人世的嬰寧怎麼會害人呢?

等婚後,鄰居家人的兒子對嬰寧有了非分之想,嬰寧顯出了狡黠與法術,那人準備行淫之時,卻發現不是嬰寧,而是枯木,更有意思的是枯木里有一隻大蠍子,這個人就被蠍子毒死了。

這件事鬧出了一場風波,王子服母親訓斥她。書上寫「而女由是竟不復笑,雖故逗,亦終不笑,然竟日未嘗有戚容」。是不是人世間的世俗之氣沾染到了她,讓她失去了天真的笑呢?

當然,她也是孝順的,最後和王子服給養她的鬼母送了一口棺材,報答養育之恩。

她愛笑,文中簡單找出幾齣描寫「笑容可掬」,「含笑拈花而入。」,「戶外嗤嗤笑不已。」,「至門外,笑聲始縱。」,「女且下且笑,」,「母入室,女猶濃笑不顧。母促令出,始極力忍笑,又面壁移時,方出。才一展拜,翻然遽入,放聲大笑。」,「女逾年生一子,在懷抱中,不畏生人,見人輒笑,亦大有母風雲」等等。

男權社會,女性柔美,天真愛笑都是優點,至少丈夫愛你,老婆婆也疼你。街坊鄰里都覺得你單純,惡作劇也不會覺得是你做的。如果,真傻,那麼領家人的兒子也不會死了。狡黠玩弄手段也是自保,愛笑也是自保。

都道嬰寧愛笑,可愛,殊不知,這是她的保護色,遇見了真正關心愛她的人,她就不怎麼不笑了,而且心裡一直關心照顧自己的鬼母。這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女孩嗎?

她可愛?不是,是可憐(此處我的「可憐」二字有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雙重意思)

2.堅守貞操的狐妓

古代小說里,狐狸精與書生是一種常見模式,妓女和書生也是常見模式。狐狸變的妓女與書生的故事就沒那多見了。鴉頭和書生王文就是這種模式的故事。

鴉頭初見驚艷,「俄見一少女經門外過,望見王,秋波頻顧,眉目含情,儀度嫻婉,實神仙也。」

然而她是一隻狐狸精,母親也是老狐狸。她母親(老鴇)逼她出賣色相,她寧死不從,遇見心愛的書生,和王文一起私奔,與母親鬥智斗勇。這是一個堅守節操、敢於追求愛情的狐狸。

母親來抓她,她的束手就擒,反映了她的孝順。後來,讓兒子救她時候,又反覆叮囑不允許王文和她的兒子王孜忤逆她的母親。當然,最後結局是王孜救了母親,殺了老狐狸,一家人大團圓的結局。

狐狸不去傷害人,妓女不去壓榨男人,而堅守節操,願意從良。在這種模式里,這都是挺有意思的。

3.好兒媳婦小翠

這個故事是一個報恩的故事,王太常小時候救了一個避劫狐狸,讓她沒有被劈。後來,她把女兒送到王家報恩。

這時候,王太常已經官居侍御,不要問小翠從哪裡來,故事最後也不知道她去往何處。王太常和官場的敵人王給諫鬥智斗勇,小翠屢次幫王太常佔到上風,比如小翠假扮禮部尚書,來訪王家,故意做給王給諫,王給諫不敢對王太常輕舉妄動。又一次王太常瘋傻的兒子王元豐假扮皇帝被王給諫看見了,他給皇帝參了一本,王太常和夫人打罵小翠,小翠想辦法裝瘋賣傻和本來就傻的王元豐逃過一劫,王給諫發配雲南。可以說小翠對王太常仕途起了很大幫助。

公子王元豐和小翠夫妻感情和諧,洗澡時候悶死他又復活他,結果治好了王公子的傻病。兩個人房中之事也是非常和諧。「過數日,公子告母曰:「借榻去,悍不還!小翠夜夜以足股加腹上,喘氣不得;又慣掐人股里。」婢嫗無不粲然。夫人呵拍令去。」這段話,可以看出兩個人真的很和諧。

且不說她優秀的內在,長相也是一流的「視其女,嫣然展笑,真仙品也。」,又用親戚的議論紛紛,到看見小翠以後的「諸戚聞拾得貪家兒作新婦,共笑姍之;見女皆驚,群議始息。」,眾人態度反襯她的美貌。

小翠如此的機靈,可愛,其實跟本文另一個人物形成鮮明對比,那就是王太常夫婦了。這個王太常面對涉及到官場和人際交往的事情就畏首畏尾,膽小如鼠。小翠表現的是從容淡定,應對有方。而在家裡,王太常夫妻倆就是無所顧忌,肆意打罵兒子、兒媳。小翠後來,果然在王太常夫婦的斥罵中離開了王家。

要說,這個故事裡,還是有痴情的王元豐痴情於小翠,幾番波折終於找到小翠,本來並不願意再娶妻,小翠費了好大勁才讓王元豐取鐘太史家的女兒,而在重聚這段時間裡,小翠一點點變成了鍾家女兒的模樣。這樣,王公子娶妻以後,小翠離開王家。

類似的故事還有:《狐妾》里全知全能的劉夫人,精明能幹,操持家庭的《小梅》,《蓮香》里善良的蓮香。

4.其他狐狸故事

動人心魄,有幾分勾魂的六姊:「座間一女, 年十八九,素舄縞裳,雲是新寡,女呼為六姊;情態妖艷,善笑能口。」《蕭七》

還有思想進步,不保守的封三娘,她和范十二娘其實是女同,兩者關係有點伉儷情深的味道(古代稱之為「磨鏡」)「十一娘伏床悲惋,如失伉儷」《封三娘》

《胡氏》狐狸秀才是難得一見的男性狐狸精做主角。

《毛狐》一個行為放蕩狐狸精,她與缺乏愛情滋潤的農民有魚水之歡。「覺其膚肌嫩甚;火之,膚赤薄如嬰兒,細毛遍體,異之。」

女性的嬌媚也是在狐狸精身上顯露無疑:《恆娘》教隔壁女主人從小妾手裡奪回丈夫歡心:「從此可以擅專房矣。然子雖美, 不媚也。子之姿,一媚可奪西施之寵,況下者乎!」

《青鳳》里美麗,溫柔富有人情的青鳳「審顧之,弱態生嬌,秋波流慧,人間 無其麗也。」

《嫦娥》連嫦娥仙女都禁不住誘惑,「顛當仰首,口銜鳳鉤,微觸以齒。嫦娥方嬉笑間, 忽覺媚情一縷,自足趾而上,直達心舍,意盪思淫,若不自主。乃急斂神, 呵曰:「狐奴當死!不擇人而惑之耶?」」

《伏狐》說了兩個強壯的男人,讓狐狸精都受不了的故事。

……

為啥都是狐狸,因為我想要狐狸精勾搭我呀!單身狗太寂寞了。


沒有人喜歡夜叉國么?夜叉國這片文章簡直太逗比了。包括後文的異史實曰說:「家家都有夜叉在」,簡直太經典了
=================================================================

交州徐姓[1],泛海為賈。忽被大風吹去。開眼至一處,深山蒼莽[2]。 冀有居人,遂纜船而登,負糗臘焉[3]。方入,見兩崖皆洞口,密如蜂房;內隱有人聲。至洞外,佇足一窺,中 有夜叉二[4],牙森列戟[5],目閃雙燈,爪劈生鹿而食。驚散魂魄,急欲奔 下,則夜叉已顧見之,輟食執入。二物相語[6],如鳥獸鳴,爭裂徐衣,似欲。 徐大懼,取橐中糗[7],並牛脯進之[8]。分啖甚美。復翻徐橐,徐搖手以示 其無。夜叉怒,又執之。徐哀之曰:「釋我。我舟中有釜甑[9],可烹飪。」 夜叉不解其語,仍怒。徐再與手語[10],夜叉似微解。從至舟,取具入洞[11], 束薪燃火,煮其殘鹿,熟而獻之。二物之喜。夜以巨石杜門[12],似恐徐遁。 徐曲體遙卧[13],深懼不免[14]。天明,二物出,又杜之。少頃,攜一鹿來 付徐。徐剝革,於深洞處流水,汲煮數釜。俄有數夜叉至,群集吞訖,共指 釜,似嫌其小。過三四日,一夜叉負一大釜來,似人所常用者。於是群夜叉 各致狼麋[15]。既熟,呼徐同。居數日,夜叉漸與徐熟,出亦不施禁錮,聚 處如家人。徐漸能察聲知意,輒效其音,為夜叉語。夜叉益悅,攜一雌來妻 徐。徐初畏懼,莫敢伸;雌自開其股就徐,徐乃與交。雌大歡悅。每留肉餌 徐,若琴瑟之好[16]。
一日,諸夜叉早起,項下各掛明珠一串[17],更番出門[18],若伺貴客 狀。命徐多煮肉。徐以問雌,雌云:「此天壽節[19]。」雌出,謂眾夜叉曰:「徐郎無骨突子[20]。」眾各摘其五,並付雌。雌又自解十枚,共得五十之 數,以野苧為繩[21],穿掛徐項。徐視之,一珠可直百十金。俄頃俱出。徐 煮肉畢,雌來邀去,云:「接天王。」至一大洞,廣闊數畝。中有石,滑平 如幾;四圍俱有石坐;上一坐蒙一豹革,余皆以鹿。夜叉二三十輩,列坐滿 中。少頃,大風揚塵,張皇都出。見一巨物來,亦類夜叉狀,竟奔入洞,踞 坐鶚顧[22]。群隨入,東西列立,悉仰其首,以雙臂作十字交。大夜叉按頭 點視,問:「卧眉山眾[23],盡於此乎?」群哄應之。顧徐曰:「此何來?」 雌以「婿」對。眾又贊其烹調。即有二三夜叉,奔取熟肉陳几上。大夜叉掬 盡飽,極贊嘉美[24],且責常供。又顧徐云:「骨突子何短?」眾曰:「初 來未備。」物於項上摘取珠串,脫十枚付之,俱大如指頂,圓如彈丸。雌急 接,代徐穿佳。徐亦交臂作夜叉語謝之。物乃去,躡風而行,其疾如飛。眾 始享其餘食而散。
居四年余,雌忽產,一胎而生二雄一雌,皆人形,不類其母。眾夜叉皆 喜其子,輒共拊弄。一日,皆出攫食,惟徐獨坐。忽別洞來一雌,欲與徐私, 徐不肯。夜叉怒,撲徐踏地上。徐妻自外至,暴怒相搏,斷其耳。少頃,其 二亦歸,解釋令去。自此雌每守徐,動息不相離。又三年,子女俱能行步。 徐輒教以人言,漸能語,調啾之中[25] ,有人氣焉[26]。雖童也,而奔山如 履坦途;依依有父子意[27]。一日,雌與一子一女出,半日不歸。而北風大 作。徐惻然念故鄉,攜子至海岸,見故舟猶存,謀與同歸。子欲告母,徐止 之。父子登舟,一晝夜達交。至家,妻已醮。出珠二枚,售金盈兆[28],家 頗豐。子取名彪。十四五歲,能舉百鈞[29],粗莽好鬥。交帥見而奇之[30], 以為千總[31]。值邊亂,所向有功,十八為副將[32]。
時一商泛海,亦遭風飄至卧眉。方登岸,見一少年,視之而驚。知為中 國人,便問居里。商以告。少年曳入幽谷一小石洞,洞外皆叢棘;且囑勿出。去移時,挾鹿肉來啖商。自言:「父亦交人。」商問之,而知為徐,商在客 中嘗識之。因曰:「我故人也。今其子為副將。」少年不解何名。商曰:「此 中國之官名。」又問:「何以為官?」曰:「出則輿馬,入則高堂;上一呼 而下百諾;見者側目視,側足立[33]:此名為官。」少年甚歆動[34]。商 曰:「既尊君在交[35],何久淹此?」少年以情告。商勸南旋[36]。曰:「余 亦常作是念。但母非中國人,言貌殊異;且同類覺之,必見殘害:用是輾轉[37]。」乃出曰:「待北風起,我來送汝行。煩於父兄處,寄一耗問[38]。」 商伏洞中幾半年。時自棘中外窺,見山中輒有夜叉往還;大懼,不敢少動。 一日,北風策策[39],少年忽至,引與急竄。囑曰:「所言勿忘卻。」商應 之。又以肉置几上,商乃歸。
敬抵交[40],達副總府,備述所見。彪聞而悲,欲往尋之。父慮海濤妖 藪[41],險惡難犯[42],力阻之。彪撫膺痛哭,父不能止。乃告交帥,攜 兩兵至海內。逆風阻舟,擺簸海中者半月。四望無涯,咫尺迷悶,無從辨其 南北。忽而涌波接漢[43],乘舟傾覆。彪落海中,逐浪浮沉[44]。久之,被 一物曳去;至一處,竟有舍宇。彪視之,一物如夜叉狀。彪乃作夜叉語。夜 叉驚訊之,彪乃告以所往。夜叉喜曰:「卧眉,我故里也。唐突可罪[45]! 君離故道已八千里[46]。此去為毒龍國,向卧眉非路。」乃覓舟來送彪[47]。 夜叉在水中推行如矢,瞬息千里,過一宵,已達北岸。見一少年,臨流瞻望。 彪知山無人類,疑是弟;近之,果弟。因執手哭。既而問母及妹,並雲健安。 彪欲偕往,弟止之,倉忙便去。回謝夜叉,則已去。未幾,母妹俱至,見彪 俱哭。彪告其意。母曰:「恐去為人所凌。」彪曰:「兒在中國甚榮貴,人 不敢欺。」歸計已決,苦逆風難渡。母子方徊徨間[48],忽見布帆南動,其 聲瑟瑟[49]。彪喜曰:「天助吾也!」相繼登舟,波如箭激[50];三日抵岸。 見者皆奔。彪向三人脫分袍褲。抵家,母夜叉見翁怒罵[51],恨其不謀。徐 謝過不遑[52]。家人拜見家主母,無不戰慄。彪勸母學作華言,衣錦,厭粱 肉,乃大欣慰。
母女皆男兒裝,類滿制[53]。數月稍辨語言,弟妹亦漸白皙。弟曰豹, 妹曰夜兒,俱強有力。彪恥不知書,教弟讀。豹最慧,經史一過輒了[54]。 又不欲操儒業[55];仍使挽強弩,馳怒馬[56]。登武進士第[57]。聘阿游擊 女[58]。夜兒以異種,無與為婚。會標下袁守備失偶[59],強妻之。夜兒開 百石弓[60],百餘步射小鳥,無虛落。袁每征,輒與妻俱。歷任同知將軍[61], 奇勛半出於閨門。豹三十四歲掛印[62]。母嘗從之南征,每臨巨敵,輒擐甲 執銳[63],為子接應,見者莫不辟易[64]。詔封男爵[65]。豹代母疏辭[66], 封夫人。
異史氏曰:「夜叉夫人,亦所罕聞,然細思之而不罕也:家家床頭有個 夜叉在[67]。」


《田七郎》

交朋友到田七郎這個份上,可以說是無以復加了。但是,我還想到了一些別的東西。一開始田七郎的母親說「受人知者分人憂,受人恩者急人難。 富人報人以財,貧人報人以義。」富人交朋友可以用錢財,窮人只能報以一腔熱血。最後果如田母所言,田七郎用自己的性命報答了武承休。此二人交往,田七郎算是投桃報李,然而武承休付出的代價只是幾個錢,對他來說真的算不上什麼,田七郎付出的代價卻是自己一條性命。窮人活在這個世上,實在是太艱難了。

當然,最後小虎子當上了同知將軍,也算田七郎有後了吧。

附上全文:田七郎_百度百科


翩翩。關於到哪裡都不思考不知足不斷失去不心安不斷掙扎的人生困境。少小嬌貴,為妓所攜,財盡患病被棄,遇翩翩,生子,歸家。羅子浮離去時她沒有挽留,也沒有告訴他離別的真實,只說:暫去,可復來。而當他再回去時黃葉滿徑,洞口路迷。羅子浮式人生,人生也許都是羅子浮式的,不可知不穩定。吾等都是俗骨,終非仙品,一半翩翩一半子浮,沉沉浮浮。


《耳中人》

譚晉玄,邑諸生也。篤信導引之術,寒暑不輟,行之數月,若有所得。一日,方趺坐,聞耳中小語如蠅,曰:「可以見矣。」開目即不復聞;合眸定息,又聞如故。謂是丹將成,竊喜。自是每坐輒聞。因思俟其再言,當應以覘之。一日,又言。乃微應曰:「可以見矣。」俄覺耳中習習然,似有物出。微睨之,小人長三寸許,貌獰惡如夜叉狀,旋轉地上。心竊異之,姑凝神以觀其變。忽有鄰人假物,扣門而呼。小人聞之,意張皇,繞屋而轉,如鼠失窟。譚覺神魂俱失,不復知小人何所之矣。遂得顛疾,號叫不休,醫藥半年,始漸愈。

雖然論起結構的起承轉合,論起主旨的深明大義,很多別的故事都遠超這一篇

但我就覺得這一篇特別有意思

聊齋志異里有些故事,蒲松齡會在文末加以評敘,有些就只是單純地記錄,《耳中人》屬後者。就記錄了有個人耳朵里爬出一小怪,這小怪遭了驚嚇,反使他癱痴了半年這件事。

我最初看的時候不是很理解這故事想說什麼。因為聊齋里有蠻多故事都並沒有很清楚地表明作者的態度,就像蒲松齡說有一怪物面目猙獰,把人嚇得裝死躲避,最後怪物離去……就只是記錄一件怪事,沒有深意。

後來去網上看別人的觀點,比較流行的是說,人做事不可裝模作樣,裝得很認真,但三心二意就會心生雜念,由此反倒叫人神志不清。我覺得這個解釋,也勉強說得通吧。

但我覺得這篇有意思,倒不是因為它教育人不要三心二意。

我是覺得這一篇的措辭很有趣,竊喜的譚晉玄很有趣,旋轉地上的小人兒很有趣。

如果我耳朵里哪天爬出這麼個小人,我估計和譚晉玄一個德行,「心竊異之,姑凝神以觀其變」。帶著好奇和驚訝,偷偷窺伺。

這麼想就覺得真有意思。


最喜歡的是《酒友》。非常暖萌的小故事。
當然聊齋裡面精彩的故事還有很多。
文筆最為優美百看不厭的當屬《嬰寧》,劇情曲折超乎意料的有《小翠》《宦娘》《阿綉》《嬌娜》《俠女》等等。
小翠是個coser【當時看到就給蒲老爺子跪倒了這想像力妥妥的】,宦娘做了什麼事情不便劇透╮(╯▽╰)╭,阿綉嘛弄了一出真假阿綉,嬌娜呢這個故事後來居然沒發展出愛情主線實在是太讓我意外,俠女這麼高冷酷炫的女子真是不到最後一刻都搞不清楚她是在鬧哪樣~
聊齋里還有很多很打動人心的小細節。記得《荷花三娘子》裡面講到,書生想要趕走狐狸,請了和尚作法,然而「夜,女始至,探袖中金橘,方將就榻問訊,忽壇口颼溜一聲,女已吸入。家人暴起,覆口貼符,方將就煮,宗見金橘散滿地上,追念情好,愴然感動,遽命釋之。」峰迴路轉,這個細節溫暖動人。


嬰寧。沒有之一


我覺得是小謝,裡面的男女主人公我都很喜歡,沒有感情的時候,男主腳對美色如糞土,有感情的時候,視生命如糞土,女豬腳則可愛的要命,不忍心劇透


重溫了一遍《聊齋》。前前後後又看了一遍。我看書不論順序,反正都是小故事,翻到哪篇是哪篇。

但是還沒有讀到我記憶最深的那篇,說到聊齋就會想到的那篇——《綠衣女》。很短的小故事,卻有很多很多的情緒。 (原文放最後,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聊齋里的女子,無論是女狐、女鬼、女妖都各有性格。我喜歡花妖葛巾的決絕,喜歡嬰寧的無憂無慮,喜歡翩翩隨風而化的仙姿,喜歡好多好多。有情有義的奇女子。

對於聊齋里的男性形象,實在不敢恭維,好人太少,迂腐之人太多,喜新厭舊得太過張狂。因為古代的世界觀與現在不一樣,我也不多做評價。以前總看一些穿越文,不過這個樣子的古代,我想我是不願意過去遊玩的,實在是太噁心。


說遠了,還是說那一篇,《綠衣女》。
男主於璟, 深山寺中深夜苦讀,綠衣女傾慕於他深夜勤讀不輟,在窗口笑著說了一聲:「於相公讀書好勤快啊!」男抬頭看沒人,疑惑間,一名綠衣女子推門而入,笑著說:「好認真 啊!」

後面發生了什麼我也不說了,倆人好上了唄。

記憶最深的,一個是「羅襦既解,腰細殆不盈掬。 」不堪一握的盈盈細腰,翠綠的薄衫。
從此每次看到綠色的小蜂,小飛蟲,心中總會微微觸動,彷彿這是一個美麗脆弱、說話不敢大聲的美麗精靈 。薄暮下的微光,微微震顫的透明羽翅,一滴淚水似的露水。
我們在其他龐大更為智慧的生命體眼裡,又何嘗不是這種塵埃里的小蟲子,我多希望他們看我們的時候,也會同樣看到我們的美好,人類社會的理智與睿智,對我們同樣充滿感動與欣賞。
或許我過度在意一些目光,但我,卑微的我,弱小的我,無能的我,又那麼渴望強大的我,還處於成長中,還未強大到僅靠自我肯定就可以堅定地相信自己的決定。猶豫的,每一個人,其實都需要來自外界的肯定、支持、或者任何正能量的東西。
又講跑題了

還有一處記憶深刻的地方:【女曰:「君佇望我;我 逾垣去,君方歸。」子曰:「諾。」 】
那天,綠衣女心中惴惴不安,於是對男說:」你站在這裡看我,我翻牆過去,你看我走了再離開吧。「男說:」好的。」
【好的】,多麼動聽的一句話。
沒有太多亂七八糟的話,只是一句,【諾。】
好的。可以。我答應你。
在你心中惴惴不安的時候,如你所言,我站在你的身後。
如我所言,你站在那裡看我,所以我不再害怕。

對於無論是故事裡的主人公,還是故事外的看客而言,這都只是一段露水姻緣,女愛郎才,男愛女貌。但是,聽到綠衣女那段細不可聞的唱詞:「樹上烏臼鳥,賺奴中夜散。不怨繡鞋濕,祗恐郎無伴。」 心中還是莫名其面地觸動。
總在腦海中描繪這麼一幅畫面:月色明亮,綠衣女行色匆匆,繡鞋踩過深夏的叢叢野草,露珠滾著月光浸潤鞋尖。群鴉驟散,綠衣女被嚇一跳,猶豫在原地,又兀自往前走, 不是不畏懼夜晚的山路,只擔心於璟夜深無人陪伴。
多麼奇妙的多巴胺。

但是哪怕是多巴胺,四年後也不會再對同一個人釋放。這段姻緣,脆弱如那一握細腰。
綠衣女不過是一隻小小的綠蜂,一張蛛網就成了她巨大的災難,她不可能拯救書生一輩子的孤獨。所以,她與他之間,只有夜晚相伴讀書,輕聲和歌的緣分。
故事的最後,她傾盡全力,寫出一個字」謝「。永別了。

我們彼此還活著,我們彼此相愛過,我們彼此不曾對不起對方。但是我們永遠不會相見了。

忽然就理解了送別詩佔了唐詩大軍一大片綺麗的天。最悲傷的不是死別。而是最沒有希望的希望——生離,永別。

塵埃里的人們,每一個,都是蟲子。向著」月光「,到處亂飛。


-------------------------如果你願意看古文————————————
於生名璟,字小宋,益都人。讀書醴泉寺。夜方披誦,忽一女子在窗外贊曰:「於相公勤讀哉!」因念深山何處得女子?方疑思間,女已推扉笑入曰:「勤讀哉!」於驚起視之,綠衣長裙,婉妙無比。於知非人,固詰里居。女曰:「君視妾當非能咋噬者,何勞窮問?」於心好之,遂與寢處。羅襦既解,腰細殆不盈掬。更籌方盡,翩然遂去。由此無夕不至。
一夕共酌,談吐間妙解音律。於曰:「卿聲嬌細,倘度一曲,必 能消魂。」女笑曰:「不敢度曲,恐消君魂耳。」於固請之。曰:「妾非 吝惜,恐他人所聞。君必欲之,請便獻醜;但只微聲示意可耳。」遂以蓮鉤 輕點足床,歌云:「樹上烏臼鳥,賺奴中夜散。不怨繡鞋濕,只恐郎 無伴。」聲細如蠅[9],裁可辨認。而靜聽之,宛轉滑烈,動耳搖心。歌已, 啟門窺曰:「防窗外有人。」繞屋周視,乃人。
生曰:「卿何疑懼之深?」 笑曰:「諺云:『偷生鬼子常畏人。』妾之謂矣。」既而就寢,惕然不喜, 曰:「生乎之分,殆止此乎?」於急問之,女曰:「妾心動,妾祿盡 矣。」於慰之曰:「心動眼瞤,差是常也,何遽此雲?」女稍懌, 復相綢繆。更漏既歇,披衣下榻。方將啟關,徘徊復返,曰:「不知何故, 惿 心怯。乞送我出門。」於果起,送諸門外。女曰:「君佇望我;我 逾垣去,君方歸。」子曰:「諾。」視女轉過房廊,寂不復見。

方欲歸寢, 聞女號救甚急。於奔往,四顧無跡,聲在檐間。舉首細視,則一蛛大如 彈,搏捉一物,哀鳴聲嘶。於破網挑下,去其縛纏,則一綠蜂,奄然將斃矣。 捉歸室中,置案頭。停蘇移時,始能行步。徐登硯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几上,走作「謝」字。頻展雙翼,己乃穿窗而去。自此遂絕。


不要臉地放一下公眾號, 最近在更新子不語 閱微草堂筆記,簡單翻譯翻譯,稍微演繹一下,喜歡的可以看看,害怕的就算了。(好像有姑娘是挺膽小的,不敢看)

公眾號:啊嗚說睡前要看好故事,(賬號:awujianggushi)啊嗚講故事的全拼


http://weixin.qq.com/r/3Ds9JebEXrshraJG927O (二維碼自動識別)


辛十四娘


個人觀點
最恐怖的故事《噴水》
最基的故事《黃九郎》
最推理的故事《於中丞》
最重口味的故事《犬奸》
最短的故事《赤字》:順治乙未冬夜,天上赤字如火,其文曰:「白苕代靖否複議朝冶馳。」(這幾個字始終沒看懂,感覺就是天上火燒雲的形狀像這幾個字)
第二短《瓜異》:康熙二十六年六月,邑西村民圃中黃瓜上復生蔓,結西瓜一枚,大如碗。(呵呵,轉基因牛逼)


不識葛巾?罰娶江城。


以前最喜歡的當然是《嬰寧》。但是現在想起來,印象最深刻,想起來就鼻酸的,第一當屬《公孫九娘》。

於七一案,兩縣坐連。碧血滿天,白骨撐地。

我不知道他們做錯了什麼。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兩個縣啊,一日被屠。刀都該卷刃了吧。

一個並不算凄美的愛情故事。男人的承諾沒做到。或許他根本不想做到,若真是有心,能「忘問志表」?這麼關鍵的事兒,竟然就這麼一句輕描淡寫的「忘了」,就糊弄過去了。是忘性真如此大,還是怕鬼,或怕「政治牽連」,誰知道呢。

最令人心疼的是九娘。所託非人,連憤怒也被人詬病。其實一直絕望並不使人傷心,於長久的絕望中終有所希望,希望破滅,才是最傷的。

這篇大概是比較貼近蒲公本意的。關於現實的黑暗與荒誕,愛情的現實與脆弱,女性真正的傲骨與世俗道德的遮蔽,在這一篇里展現的淋漓盡致。


白楊風雨繞孤墳,
誰想陽台更作雲?
忽啟鏤金箱里看,
血腥猶染舊羅裙。


太多了!!!!
嬰寧,阿寶,小翠,花姑子,綠衣女,西湖主,青鳳,狐諧,八大王,等等,太多啦。我就不說大家都知道的那個聶小倩了。

簡單介紹下我還能記得住的幾篇的大概意思:

嬰寧:單純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存在的一篇。裡面的神奇的亮點在於那個吳表哥的忽悠,和現實的對應。嬰寧這個人物,完全寫活了!讓人感到她已經跳出紙面,站在你的面前一樣生動。

阿寶:一個傻人有傻福的故事,精彩,浪漫。尤其是身化鸚鵡哪一段太浪漫太傳奇太大膽。在阿寶家中,鳥和人的對話也太生動。這個故事和三言中的賣油郎獨佔花魁可謂異曲同工之妙。

花姑子:女主角是香樟呀,類似黃鼠狼一類的。

西湖主:美輪美奐的場景描寫。

青鳳:精彩的故事。這篇里的書生的風流倜儻形象,無人能及。

狐諧:《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受傷後,陪伴依琳,給依琳講笑話的一部分情節,必脫胎於此片中的情節!不信自己去看!

綠衣女:非常短小而精彩的一篇,尤其是最後,奄奄一息的狀態下,爬進硯台,然後在桌子上爬出一個「謝」字。讓人回味無窮。

八大王,小翠:都屬於報恩故事。小翠的結局是蠻感人的。也是讓人蠻傷感的。小翠這一篇的經典程度,不比嬰寧遜色多少啊。

其實聊齋志異是我最喜歡的一本國內的文言小說集。最喜歡,它是脫胎於或者說演習《搜神記》的,如果你看《搜神記》就會發現,兩者是一個路子基本一樣的。不過《聊齋》大篇幅的擴充了傳奇的內容,讓故事性變得極強,人物和情節更具體。因為聊齋是幾百篇小說的集合,長短不一,所以聊齋里的精彩篇幅實在是很難列舉的。你是不能隨便的從裡面選幾個拿出來仔細分析和研讀就可以的,而是你必須把它整本書拿過來耐心的回味。承然,你看到的最奪目的部分,是狐女花妖一類的女妖女狐為主角的故事。但是也有好多短小精悍的篇幅,讓人感覺十分奇妙有趣。注意,必須看原版,文言文版。看翻譯到現代文的固然輕鬆,但是好比川菜去了辣椒花椒,全無味道了。中國的教育,本著少兒不宜的目的,選入教材的是一篇十分普通的促織!!!可想而知,怎麼可能讓讀者感受到聊齋的魅力呢?而聊齋的魅力是和那些所謂少兒不宜密不可分的,裡面好多精彩故事,都是極其精彩的 yy。比如荷花三娘子的實際主角,是那個首先出場的女妖而非三娘子,男主角發現農田地有人野合,然後跑過去查看,男的不好意思的逃跑了,女的不慌不亂的穿衣服,男主角就過去調戲女的,心悅之(這裡很顯然不是高興的意思,而是喜歡,欣賞對方的意思,所以我對那個單口相聲在這裡的解讀是不滿意的),還掀起她的衣服摸來摸去,她對男主角說,要如何,便如何,狂探何為!簡直是讓人大跌眼鏡哈,人格魅力光彩完全掩蓋了後面出場的平平無奇的三娘子。

不過從排名來看,你可以看到我最推薦的篇幅,是嬰寧!論塑造人物,在整個聊齋里,絕對第一,無有其右。有人說嬰寧戲耍隔壁的獃子那段低俗,不假!但那是為結局的悲劇做的伏筆,不然怎麼會有傷到了嬰寧內心的那一次婆婆的訓斥呢!從此嬰寧不復笑,悲劇!結尾,生了個小孩倒是經常哈哈大笑,頗有母當年風采。惋惜。


嬰寧~陸判


推薦閱讀:

TAG:小說 | 閱讀 | 調查類問題 | 文學 | 聊齋志異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