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易中天老師的解析,如果當時沒有像劉備這樣,缺乏頭號軍師的集團,諸葛亮是不是會隱居山林一輩子?
因為諸葛亮是勵志要當宰相的。
PS:這個帖子本身是討論諸葛亮的,活生生被一樓帶成了黑易中天的。
個人觀點,每個人對於三國都有個人觀點。易中天的觀點就是諸葛亮算不上一個偉大的軍事家,這,無可厚非。
這個,就像是最上面那條評論里的一些人。他們認為諸葛亮什麼都好,這也無可厚非。
和你觀點不一樣的,你可以排斥它,但為什麼要黑它。
就像我現在很不同意那個頂的最高的觀點,我以後絕對不會看他任何的回答。不過,這不意味著我要去四處說他不好,聽到誰說他不好還上去罵兩句。
因為,這一切的前提是:觀點
我不知道有誰會看完,我只是想吐槽一下第一個答案。
1:諸葛亮勵志要當宰相是他自己表明的——參考: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
2:諸葛亮這種心懷大志的,選擇了一個主公就會跟到底。
3:劉表,觀望天下,一直觀望到破滅也沒動過。這種人,諸葛亮看不上。
(這句話只是簡簡單單的反駁下為什麼諸葛亮沒去找劉表。這種級別的人才,自然要選擇個自己滿 意的)
4:諸葛亮不會一直隱居山林,《三國志》中對於三顧茅廬的記載只有「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排第一的說的這些,肯定是以《三國演義》為參考。如果以這個為主,就知道在三顧之前,一直到三顧之中,一直有人在做宣傳。
5:一個常常自比管仲樂毅的人,不會選擇在山林中一直種菜。還是那句話,這種級別的人才,只是要找一個自己合適的。
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兩句話是諸葛亮老年寫的。
7:諸葛亮圖不圖名?其實很簡單,他是個人才,只想找個最適合自己的主公。名,錦上添花。
8:全文讀下來,最後給了易中天老師一個「小人」。可你全文,都沒有任何地方說清楚易中天到底是哪裡黑諸葛亮了。辯論之前,首先要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直接上升到人身攻擊,是不會有人肯定的。
9:一個百家講壇請去講三國的廈門大學教授,至少我們很多人還沒有達到他的成就。
10:自己一時的喜惡,與參考眾多資料的結果。這倆究竟哪個更有可信度,我想誰都清楚。
許久不來,現在看看,貴乎要完這話,不是白說的。
原本說打的多點,後來想想根本沒必要,這特么就一句話的事兒。
先問用不用,再問重不重用。
不考慮個人的政治立場。
1.有眼光的人投明主,不需要解說。
當時明主能選的就是孫曹劉。
2.投靠明主以後要考慮個人地位,這也很正常。
明主之中發揮空間最大的是劉備。
然後你現在跟我說,先考慮是不是重用,再決定投不投靠明主?
更新:恕我直言,Simona和那個傑子,兩個人加起來的贊和粉絲都沒我多,別鬧了好不好,我只是不想污染我關注者的timeline,退一萬步講,Simona本身就相當於匿名,他實名了???你們也就這點水平了,嘻嘻
最後再說一句,Simona之流不過是嘩眾取寵的小人,黑易中天不過是來成就自己的名氣而已。畢竟放眼整個百家講壇,也只有易老的名望可以讓他出名了,黑個無名之輩不會有什麼人關注他。
諸葛亮勵志當宰相?這是易中天那個嘩眾取寵的傢伙的結論嗎?本來樓主這個就是假設性的問題,不可能有固定的結論,因此我隨便說幾點自己的想法。
1 三國時代不是現代,選擇誰加入亂世紛爭也不是現在的找工作,這種比喻如果借用在經濟學工商管理學還有一定的研究意義,用這種定義來看待歷史是耍流氓。幫一個軍閥建立政權,對抗其他軍閥,這種選擇和現在找工作能一樣?從目的上來說,諸葛亮選擇劉備,出於公理是劉備有漢室血統,諸葛亮作為漢民或者漢朝官N代,對於亂世群雄割據的政治現狀心灰意冷,恰好劉公肯降低身份「猥自枉屈」感動了諸葛亮,在目的和方式上,劉備都符合諸葛亮思想層面的要求;出於私心,諸葛亮相當自信自己的能力,希望建功立業,"得逞卧龍騰飛之志,盡遂報國安民之心。"從結果上來說,這種選擇不是隨隨便便的,不選擇還可以閑雲野鶴,悠然自得,「苟全性命於亂世」,一旦選錯,很可能連命都保不住。因此,諸葛亮即使再自信,再想功名,再想當什麼宰相,他也一定要考慮他的選擇的目的是否值得所要承擔的風險,除非有非常能打動他的目的,他才會選擇承擔風險。所以說,諸葛亮選擇劉備,更多的是基於他心中恪守的道義和感恩,至於結果會不會有功名,會不會當什麼宰相,根本不是他那個時候要考慮的,也不是他能考慮到的。
2 當時劉備是什麼狀況?喪家之犬,兵不滿千,手下有3個虎將而已。在這種前提下,諸葛亮經過慎重考慮,還是選擇了劉備,而剛出道,就遇到幾乎萬劫不復的一次打擊,被曹操幾乎逼到絕境,諸葛亮用謀士的眼光勸劉備趁亂拿下荊州,劉備以不忍加害兄長兒子的理由予以拒絕,後來「攜民渡江」,諸葛亮勸說劉備放棄百姓,自行逃跑,劉備又予以拒絕。以致最後被曹操逼到了生死關頭,命懸一線,諸葛亮非但沒有覺得「這種隊友哥帶不動」拋棄劉備,而是堅定的跟定劉備同生共死,這件事更能說明諸葛亮選擇劉備是看重的人品,絕非只為功名,更不可能是因為「只有劉備集團沒有頭號軍師」,在那種一無所有就面臨絕境的關頭,所謂功名不是空談嗎?
3 題主說,當時劉備軍團沒有頭號軍師,這話不假。但是缺乏頭號軍師的集團絕不僅僅只有劉備一家,當時荊州之主劉表貌似也沒有頭號軍師,為什麼諸葛亮在荊州都不肯去?同樣之前的袁紹,袁術,當時的張魯,馬騰也沒有頭號軍師,劉璋好像也不能算有。這說明,即便諸葛亮有曠世之才,有騰飛之志,也需要等待天時,等待符合他恪守的道義,約己愛民,心繫天下,匡扶國家,德才兼備的人才能寄託自己的才能和志向。這也是他為什麼不選擇曹操,孫權的原因。所以樓主問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如果諸葛亮沒遇到劉備的「知遇之恩」,他會一直選擇隱居山林,也許假設在之後的某個時段出現這麼一個他心中期望的「明主」,也不排除他主動去投奔的可能,如果不出現這麼一個道義上滿足他要求,並且有足夠才能的人,他也不在乎「空老於林泉之下」。「不求聞達於諸侯」從武侯的人生軌跡看,不像是虛言。從任何一點看,「選個身邊能人少的,有利於發揮自己才能」,這都是今天的人用結果猜測過程,功名和什麼宰相只是武侯人生軌跡得到的附屬品,絕非他一開始的意圖。
4 回到樓主的問題本身,不妨看看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看他自己寫的東西也能體會到一二,「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清心寡欲,約己愛民」,「慕先賢,絕情慾,忍屈伸,去細碎」,這些細節能體會出諸葛亮本身對名利對物質相當淡泊,他的精神世界裡只有感恩和理想。說諸葛亮選擇劉備只是為了更大發展,追求高官厚職,大權在握,只是一部分現代人經歷太多心理磨難,無法理解一個被崇拜紀念了1800年的人的心境而已。實際上,他最後也成功得到了所謂的宰相之名,地位權利,然而他並沒有用這些職位和權利做什麼不利的事情,甚至沒有來得及享受,而是直接把它用於了實現理想,這種境界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5 至於說諸葛亮是圖名的,我覺得換做當時的他,也不會想到身後500年之後會出來個對他崇拜至極的著名詩人杜甫,也不會想到1000年之後,會出來個看他寫的文字流淚一晚上的名將岳飛,也不會想到民間關於他的傳說傳記會流傳1200多年,最後被一個叫羅貫中的總結改編加杜撰搞出來一本《三國演義》,更不會想到1800多年後,他仍是現代人的談資,甚至某些小人鍵盤俠可以靠黑他一下出個名。所謂名聲,都是行為產生的結果。
最後再說一句,易中天之流不過是嘩眾取寵的小人,黑諸葛亮不過是來成就自己的名氣而已。畢竟放眼整個三國時代,也只有武侯的名望可以讓他出名了,黑個無名之輩不會有什麼人關注他。
--------------------------------------------------------------------------------
以下專門說易中天:
話說本人剛玩知乎不久,不常在線,不以這為家。不太注意說話語氣,本來這提問是諸葛亮的,我回答的也基本是諸葛亮吧,帶著黑了幾句易中天,遭到了一些答友的不滿。不過我也不想改,因為我覺得易中天本來就是那樣的。
有人問易中天怎麼黑武侯了?我想這都不用問吧。易中天最活躍的幾年是08-12年,這期間也是地攤三國和垃圾網文最活躍的時段,網路上各種黑武侯捧曹操的網文鋪天蓋地,這效應是哪裡來的?地攤三國和垃圾網文的觀點基本都是易中天的講座里提出或者發揚光大的,比較出名的有「非三顧而是諸葛亮自薦說」「諸葛亮早期無軍權論」「諸葛亮非軍事家論」「白帝託孤陰謀論」「北伐轉移政治目標論」「窮兵黷武論」「子午谷奇謀論」,反駁這些論的帖子問題網上很多,我就不找乾貨來辯了,而且這幾年經過很多嚴謹的學問者的重新分析,風氣好了一些。經歷過那幾年不是最近上網的,都聽說過一句話「誇諸葛亮的需要看書,黑諸葛亮的看易中天就可以了」。話說敢不敢實話實說,沒有易中天,多少人會把郭嘉捧到天上?網路上什麼「郭嘉不死,XX不出」的梗都是從哪裡來的?
正常能聽懂漢語的人,都能聽出來易中天有明顯的偏魏傾向,而手段就是不斷從武侯這個精神偶像上找黑點並無限放大,同時不斷放大曹操,郭嘉等人的優點。話說私以為曹操根本就不用放大,曹操本來就很偉大,三國時代兩個最傑出的人物之一毫無疑問。只是易中天這麼無限的誇一個貶一個,確實不妥。
其實這個問題說到實質,只是因為易中天名頭太響,太出名了而已,就跟武侯的名頭響一個道理。有人拿易中天歷史教授的身份壓我,正因為他一個公眾人物在公共場合面對全國觀眾,用幾句史料開篇,接下來就是各種陰謀論厚黑學的猜想,我認為確實不好。(本人只看過百家講壇,至於書我沒看過,這種人我不可能買他的書看,我評論的就是講壇里的)。你我這種鍵盤俠如何黑都可以,沒那麼大的影響力。就像易中天宣傳郭嘉非要拉武侯出來比一樣,不藉助點名人效應,自己的觀點得不到重視。當然各個時代黑武侯的都有,只不過要麼沒產生多大效應,要麼大多數都被歷史潮流沖刷了,而最近出來標新立異的就是易中天了吧。當然了,黑武侯也沒什麼,本來誰也不是完美的人,有一些黑點正常,尤其在這個言論開放的年代。但是能連放大帶猜測帶強加硬套一下黑出這麼多點的,不是別有用心就奇怪了。
我也不知道一個討論諸葛亮的問題怎麼就變得這麼烏煙瘴氣的,某些人想黑易能不能開個專欄自嗨?別帶偏話題好吧?
易中天也只是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不贊同很正常,反對他便是,怎麼到了有些人這裡就夾帶私貨上升到人身攻擊了?且不說易中天學術水平如何,主觀把別人惡意揣測成一個嘩眾取寵的小人,踩一個捧一個,這種人什麼心態?
沒看過易中天品三國,也不知道所謂易中天語錄真偽如何。
只想說,諸葛亮這個人,真能躬耕草廬,別瘋狂刷名聲,賺風評啊。一個落難的徐州士人,居然能被荊州士人圈品鑒猶勝南州冠冕的龐統。真以為諸葛亮就是沒事澆水種菜的?不一心想著出仕,腦子秀逗了才瘋狂刷士人圈點贊的,好吧。何況人家姐夫一個是龐山民,一個是蒯祺。
當然,客觀來說,士人尤其是名士也是有逼格的,換別人,還真不能隨隨便便就搞個親自三顧茅廬這種級別待遇來延請諸葛亮。尤其是劉備聲名遠在諸葛亮之上。(吐槽一句,當初劉備名聲不顯時,被海內名望的孔融誇了一句,立馬感動莫名:原來孔融先生也知道天下有個劉備啊!多年後劉備搖身一變反而各種不屑海內名望的許靖且瘋狂懟不服他的名士)。畢竟曹操送雞舌香、張昭舉薦諸如此類,都不入諸葛亮眼的。
易中天這個評論是典型的政治庸俗化。易評三國,到三顧茅廬這集看不下去了。易老師好口才,好評書,但他沒有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歷史。
諸葛亮什麼人?史上前五的宰相,後世論名在劉備之上。諸葛遇皇叔,是歷史罕見的良相逢明主,惺惺相惜,共創偉業。
這麼偉大的歷史事件,被易老師庸俗化為打工仔找好老闆,心塞!
劉備找到諸葛亮的時候可不光是缺了軍師,那是什麼都缺啊,說句不好聽的,就一光桿司令啊,除了哥仨沒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了吧。
漢末的時候比劉備強而且沒有好軍師的隊伍,真的是一抓一大把啊。
個人覺得不會,仔細想想他的丈人,親屬。都是在集團工作的,要我是黃月英的父親在那個年代,不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一輩子只當農民的人~
不能,是不是頭號軍師 無所謂,豬哥要的是獨立,就是說我管的你別插手,阿瞞可能會去找,也未必不能三顧,但是一定不會放權,最後大概是豬哥終日和徐庶玩耍。
我就想說一句,諸葛亮說自己躬耕於南陽,不要真的把他當成種地的了好么?
本來我想找他的,結果
參照豬哥的好友孟建石滔等,沒遇到真命天子大耳朵的話,估計也就在曹魏混上個郡守什麼的。但想要名垂千古就難了,所以劉備豬哥被尊為萬世君臣的典範,主要是因為互相成全了吧。
可能會。諸葛亮的關係主要在劉表那兒。沒有劉備,劉表被滅後,他只有曹操和孫權可以二選一。以他自比管仲樂毅的情懷。。。去謀士如雨的曹孫那裡,只能從底層干起。。。你懂的,可能有個心理建設過程
待價而沽爾。諸葛家可是三頭下注的。
諸葛亮的草廬對核心是佔據荊襄,西取西川,東聯東吳,天下三分。待天下有變,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天下可定。這可以理解為諸葛亮的政治理想,他前期必為此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那麼誰能助他實現此夢想呢?是垂垂老矣的劉表,失寵的劉琦還是母族實力龐大的劉琮?劉備雖潛居新野 ,但漢室宗親、左將軍、宜亭侯、前豫州牧、前徐州牧、盧植的學生、破黃巾、手下大將關羽張飛、且剛剛擊敗名將夏侯惇,聲名赫赫。很明顯比劉表父子更適合幫助自己實現理想或者說草廬對就是為劉備量身定做的。
故劉備選擇了諸葛亮,未嘗不是諸葛亮選擇了劉備。
推薦閱讀:
※諸葛亮《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那他是如何對天下大大勢如此了解,?
※究竟是三國時代成就了《三國演義》,還是《三國演義》成就了三國時代?
※李世民對曹操 「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的評價是否妥當?
※曹丕稱帝的選擇是否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