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能幫忙分析一下余華寫的夏季颱風和四月三日事件嗎,感覺看完後完全不知道想講什麼,望解答一下消息啊?

余華 文學 小說


夏季颱風忘的差不多了,就說說四月三日事件吧
首先看余華的短篇你別指望把故事背景起因經過高潮結局什麼的都找全了,作者可能也從來沒想把它們都湊齊了,你第一次看它時就得代入進去,這是跟許多小說不一樣的地方。
回到主題上,《四月三日》它到底講了個什麼故事?就是一個十八歲的男孩與家人朋友陌生人的陰謀的鬥爭,最終男孩逃出生天的故事。如果說我能從裡面看出什麼,那就是一種心態,一種青春期少年的心態。就拿我自己說,我在青春期時與別人尤其是父母吵完架後,總感覺整個世界都跟我有仇,都在跟我作對,於是自然而然地產生許多憤世嫉俗的想法。
小說把這種叛逆心理放大了,完全以男孩的視角敘述整件事,以男孩的個人感受構築情節,使得這件事像懸疑小說一樣,真的有許多人要殺他(雖然小說告訴我們的確如此),但是按我的解釋方法,這不過是男孩的想像罷了,這也就能解釋至親至愛費盡心機也要幹掉男孩、男孩的想像逐個成真等荒謬情節了。
如果是其他作者,他會在結尾點明這是一場夢境,但是余華只寫了黃疸肝炎鄰居的死亡,給讀者留下突兀之感,這就是他的風格。
男孩和朋友們,和白雪由親近到陌生,和家人一貫的冷漠,無不影射著一個叛逆少年的心路歷程。男孩擺脫陰謀爬上火車的那一瞬間的興奮,正如一個即將走入社會的年輕人的躊躇滿志。我想余華應該是將一個人的青春凝結成了《四月三日》
也許題主會糾結某幾個不合理或看不懂的情節,單就余華他的短篇小說來說,這完全是沒必要的,作者完全可以將某個情節替換成更合理的或是更荒謬的,因為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一種思想、一種意識,情節內容只是工具而已。之所以荒謬甚至殘忍(像《現實一種》那樣),是為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告訴讀者不能嚴格按照情節發展推理中心思想,讓他們明白作者真正想寫什麼。
只是個人一點拙見,應該會有更多的答案。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那死去的鄰居和口琴聲,也暗示著青春和一切美好的東西最後都會死去吧。


推薦閱讀:

郭敬明與村上春樹有哪些相似性?
古龍小說中的師承系統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堂吉訶德》這本書?
《了不起的蓋茨比》和《小時代》有什麼區別?
《白夜行》里的雪穗到底愛不愛桐原亮司?

TAG:小說 | 余華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