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定焦鏡頭一般口徑和體積都比較大,但為什麼賓得的大光圈鏡頭都做得比較小?


下面的討論以135架構為準,135架構即135膠片畫幅以及APS-C/H畫幅可換鏡頭數碼相機,因APS-C/H畫幅可換鏡頭數碼相機中還是以和135膠片畫幅鏡頭兼容設計卡口為主。
不探討120、4×5等中大畫幅的鏡頭,在這個世界裡面動輒七十多毫米的濾鏡口徑算是常態;也不探討如M4/3、110、1"、1/1.7"、1/2.3"等小微畫幅的鏡頭。
===========不講哲♂學講歷史的分割線==============
首先這個和賓得作為核心競爭力之一的「小即是美」設計哲學有關,這點可是到今時今日還在強調的,詳見右邊5大特色第3條理光映像儀器|新聞

===========不講哲♂學講歷史的分割線==============

賣望遠鏡起家的賓得不是唯一一個玩小即是美的廠,賣顯微鏡起家的奧林巴斯也玩這個,還把1.2光圈標頭也玩到了49mm口徑,產生了讓一群玩家非常著迷的魚鱗焦外現象,P廠的50/1.2也只是做到口徑52mm而已;賓得也不是唯一一個將大量大於2.8光圈的定焦鏡頭濾鏡口徑可以做到49以內的廠商,奧林巴斯和美能達曾經都可以,只是現在都沒玩135架構的單反了。

在從前日系單反大行其道,變焦鏡頭又還沒成氣候的時代,每個廠商其實都對旗下的定焦鏡頭有一個所謂的標準濾鏡口徑。其實很容易理解,因為套機買回來往往都是配個標頭當套頭(是真的標頭不是標準變焦啊小朋友們以後就別把18-55也叫標頭了那個叫套頭!),PEN TAX鋼筆稅家裡便宜的可能是55/2,貴的也就50/1.4了不起了,55/1.8在世界上還沒有50/1.4的時代算是貴的機器配置、有了50/1.4就被下放到便宜的機身上去……那我要拍廣角怎麼辦啊?買35,買28買數字更小的定焦……長焦也是這樣,當年還是流行135mm拍人的。

這樣一來,一個不考慮那些超級長焦或者超廣角的普通用家,能滿足出門旅遊(採訪)需要的話,一般會有三個鏡頭:標頭、35(28)、135。

除了當時的攝影常識要求每個鏡頭都配上UV鏡或者天光鏡以保護鏡頭,一個有追求的器材黨肯定不會只帶UV就出門,帶上PL偏振鏡消除一下水面啊櫥窗啊那些可惡的反光要吧,拍黑白的各種濾鏡:帶個黃鏡或者橙鏡壓一壓天空看起來更像天空、帶個紅鏡或者綠鏡讓紅花和綠葉更能區分開;拍彩色的用日光卷(燈光卷)在燈(太陽)底下用現場光拍裝個色溫補償濾鏡免得把領導拍成黃臉(阿凡達臉)會挨批評挨板子啊……

如果三個鏡頭的口徑都不統一,把標準的濾鏡口徑從46到77都佔全的話,想想攝影師要帶多多多少套濾鏡出門,廠家為了提供原廠配件又要做多多少可能根本沒人買的東西??這些東西可不能都往鏡頭上掛哦。

還是以熟悉的賓得為例吧,M42時代的takumar大姑媽鏡頭按代際來說,手上最老的Auto-takumar的標準濾鏡口徑應該是46mm,35/3.5和55/2都是這個尺寸;然後Super takumar有了50/1.4的橫空出世,整個標準濾鏡口徑也擴大到了49mm;而隔壁的美能達廠和奧林巴斯顯微鏡廠也不約而同選擇了49mm,這就意味著,即使在當年你把手上的賓得器材滅門了,你的濾鏡也不一定就要丟了……納尼,你說你要上中畫幅……

而當年的尼康和佳能則是選擇了52mm,比49還是大了一圈,「專業」嘛。

其實這種選擇和SMC等先進鍍膜的出現也有很大關係。有了SMC增透,同樣數量與尺寸的鏡片組便可以達成更高的通光量,也就是說賓得不用把鏡頭前口造得很大也可以滿足1.4光圈所需。即使是沒有SMC的super takumar,一般認為其鍍膜還是比隔壁廠的白頭要好(這是廢話,有那麼一層鍍膜吃反光還打不贏沒鍍膜白茫茫一片反光的「白頭」嗎)
==========講完了歷史上的常規的分割線============

歷史也還是充滿了例外滴,比如在剛剛提過的auto takumar時代,就有那麼一支屬於我列出的3支鏡之一但不是標準濾鏡口徑的
(空一行)
Auto Takumar 35 2.3
(空一行)
口徑去到62mm
這可是日系135單反史上第一支廣角鏡,並且光圈還不小;有關旁軸上大行其道的對稱結構設計廣角頭裝在單反上打屁股打得啪啪啪的問題,1959年的賓得用當時還是新鮮事物的逆望遠結構成功實作出這支可以量產的大光圈廣角鏡,但為了盡可能多地納入光線,第一片鏡片被設計得很大且離其他鏡組很遠,反而同期的35 3.5的鏡片還不用那麼大離那麼遠可以做成標準濾鏡口徑:

每次帶35/2.3出去拍其他人都會問,你的鏡頭好長啊可以拉到多遠啊?
而我只想利用別人的這種錯覺假裝我在打鳥其實是用廣角偷拍旁邊的那條人渣,這時只恨35不夠廣更好是23口胡……
後面的35/2們就納入標準濾鏡口徑體系了嗯。

==========以上都是歷史讓我們回到現實分割線============

隨著先進鍍膜技術的應用、電腦設計的引入、加工水平的提高,想要做出一支更強的變焦鏡頭是越來越容易了。上面提過的三支鏡頭,後來入門的普通攝影愛好者就發現,其實只要買一支28-135mm,不就可以一鏡走天下了嗎?再後來一鏡走天下這個標準變成了28-200,再後來是18-135、18-105、18-200,現在尼康說應該是18-300……

數碼時代的機身已經可以通過白平衡調整來取代以前日光卷和燈光卷的分野、K-5拍個黑白還能模擬各色濾鏡效果,濾鏡是否還需要帶那麼多出門呢?定焦鏡頭要控制濾鏡口徑相對還是容易的,變焦鏡頭就不一樣了。再考慮到「一鏡走天下」這個群體的存在,再要勉力維持所謂的標準濾鏡口徑到底還有沒有必要呢?

大概只有在紅圈L金圈N這樣產品的用戶群裡還有點需求與必要吧。反正我手上的DA*16-50/2.8和DA*50-135/2.8,焦段是銜接了,一支是77mm一支是67mm,CPL都要買兩塊……

值得欣慰的是,大公主FA43/1.9、二公主FA77/1.8、五隻DA Limited定焦還有DA35/2.4&DA50 1.8&再加上DA50-200WR這堆東西,口徑都還是49mm的……
2016.05.23:感謝 @joker 提醒。劃掉DA50是因為這裡是我想當然了。
==========正規回答完畢,以下是黑適馬的分割線,不喜勿觀============

今天我們看到適馬的18-35/1.8覺得是黑科技,當年第一個推出恆定2.8光圈變焦鏡的廠商在時人心目中又何嘗不是黑科技?只是當年還沒有網際網路沒法把黑科技這三個字傳遍全球而已。
同樣是一支50/1.4,結構上也沒做出如蔡司新的Otus 55/1.4這樣的大改,為毛人家可以做到52做到49,適馬就要做到77?這到底是為了更好的邊緣而順便讓用家可以和手上的70-200統一濾鏡,還是買不到好玻璃和鍍膜所以不得不做出這樣的妥協並且以更好的邊緣作為賣點掩蓋這種妥協?

==========發牢騷的分割線============

果然還是銷量即正義,適馬50 1.4能賣出去才是王道,兩(shi)年沒在線下打過廣告大家就會忘了賓得是沒錯的……

今時今日在豆瓣屋脊蜂鳥在其他各大網站上面伸手問如何拍出虛化效果,然後去請了個50/1.8(1.4)回來的小白,難道當年買28-135的人裡面就沒有這樣的人嗎?


有一般動輒七十以上口徑嗎?
一些佳能鏡頭:
canon 35 f2.0 52mm
canon 50 f1.8 52mm
canon 50 f1.4 58mm
canon 85 f1.8 58mm
canon 100 f2.8L 67mm
sigma 35 f1.4 67mm
----------------------------分割線---------------------------
知乎有類似的問題:為什麼現代數碼單反的鏡頭口徑都很大?可供參考


因為賓得不用考慮全畫幅


貌似只有適馬的定焦才喜歡70mm以上吧


首先應該是體積大的話,容易做一些。
實際中為了考慮成本和重量,又要做小。對光學成像質量要求定位不同,都會影響到最終體積。

最終,還是看設計,哈哈


推薦閱讀:

單反鏡頭的選擇和應用?
如何選擇一款適合拍攝日常靜物、人像並且適用於尼康 D7000 的微距鏡頭?
中端單反(70D D7100 等)一些機子,買機身 然後配個50mm 大家覺得怎麼樣?
如何評價尼康近年來推出的1.8G定焦軍團?
佳能的50 f1.8 小痰盂該怎麼使用?

TAG:攝影鏡頭 | 攝影器材 | 單反鏡頭 | 賓得Penta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