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人物辨析題,古詩鍊字題,是否有點扯淡?作者創作的時候想得到這麼多嗎?


這應該是絕大多數學習語文的同學都會思考、而絕大多數語文老師都難免要被問到的問題。也是很多媒體人士最愛拿來編段子的問題。譬如說某知名作家做自己的文章閱讀題結果只得了一分;魯迅的文章里把窗帘寫成藍色是因為窗帘本來就是藍色;你家裡養兩條狗是廢話但魯迅後院有兩棵樹就是經典……
這涉及到,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本質上是在教什麼。

課標上說,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通俗點說,基礎階段的語文,第一教你與社會溝通;第二教你一點基本的審美常識。
小說人物辨析,屬於審美範疇。你們的語文老師會告訴你,傳統的小說一般包括三個要素:環境、情節、人物。所以,在答人物作用類習題的時候,要考慮這個人物對於環境和情節的作用,還要考慮這個人物對於小說主題的作用。
於是你知道,一個人物在小說中往往起到深化主題、推動情節發展、交代環境氛圍等作用。在以後,當你閱讀一本你喜歡的書的時候,人家問你這本書好在哪裡,你就能告訴他,這本書有一個出彩的人物,他讓整本書熠熠生輝。
比如說喬峰和楊康,同樣是生長於異族。兩個人不同的命運遭際可以看出作者本人深層次的價值取向。
又比如說,小說《呼嘯山莊》的開頭環境描寫很出彩,因為那種凜冽冷寂的植物生長狀態,就如同後來人物的命運發展一樣,艱難、倔強、慘烈,但是又有一種攫住人心的美感。
同時你也知道,為什麼有些小說明明情節精彩,卻被評為不入流。因為它的人物、情節、環境三個要素是割裂的。比如說一個現代社會的小姑娘或者小夥子穿越到古代,只需要少做掙扎就能愉快地玩耍。而事實上,即使是今天,你如果忽然進入一個與你格格不入的班級學習也會痛苦好久,甚至影響終身。

古詩鍊字題,也是審美範疇。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美在「生」和「變」把畫面寫活,寫得優美安閑又有生趣;春風又綠江南岸,美在「綠」字的動態美,就好像古代詩人的筆就是一部攝像機,他把整個江南變綠的過程給呈現了出來。事實上,今天的影像創作者們把一朵花、一棵樹生長變化的過程用快鏡頭呈現出來,未必沒有從古詩詞中汲取靈感。
但這些玄之又玄的東西,老師要怎麼教給你呢?他會告訴你,你首先要知道這個字的本義,然後知道這個字在文中的意思。然後考慮它的具體作用,比如說「化無聲為有聲」「化無形為有形」「化靜為動」「擬人化」「通感」等等等等……
後來,你在看書和看電影的時候,覺得某個片段特別美,你再仔細一想,可不正是符合了這樣的審美規律么?
日本有一部動畫片叫做《華麗的挑戰》,裡面的女主角腿被扭傷了,她每次腳疼的時候,畫面會忽然出現一頭從深林中高起咆哮的猛獸。但這個猛獸其實是不存在的。這個畫面就把無形的痛感化為了可視性的畫面。而且還很有幽默感。換個你們熟悉的詞兒,就是生動形象有感染力。

作者創作的時候想得到這麼多嗎?大多數時候想不到,因為這些審美上的技巧早就內化了,成為了一種素養和能力,他們自己都未必能意識到。就像你走路,不會刻意去想要先邁左腳還是右腳。

再舉一個例子吧,你會如何營造恐怖的氛圍呢?像《午夜凶鈴》一樣陰森黑暗的畫面,還是像《咒怨》一樣忽然飄起一坨頭髮,或者是像《嚇死鬼》一樣,刻意把凶靈的眼珠子縮小臉色變蒼白呢?《恐怖游輪》走的是另一條路,它讓故事發生在陽光明媚的大白天,卻讓你覺得連陽光都是冷的。
而這種超出普通人認知經驗的描述方式,在我們學過的課文里有沒有呢?當然是有的。《蜀道難》里說「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早在一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經告訴我們,比起萬籟俱寂的環境,那種巨大轟鳴聲帶來的震撼和恐怖一點也不遜色。只是,了不起的在於,他們感知這種氛圍和美感的能力幾乎是天生的,我們卻需要學習。
不知道倪匡是不是從這裡得到的靈感,我記得他的「衛斯理系列」有一個細節是這樣的:白奇偉在瀑布邊上睡著了,到半夜忽然醒了過來。不是被瀑布的聲音吵醒的;而是瀑布聲忽然消失了,一種從極度的喧囂變到極致的安靜這種反差驚醒了他。這描寫就很美,和我們通常的認知就形成了一種對比。

最後解答,為什麼很多作者做自己的文章閱讀題也得不到什麼分呢?
其實正因為是他們自己寫的東西,反而阻礙了他們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審美。他們急於檢視這些問題是否能夠挖掘到他內心表達的內容,而忽略了基礎教育階段真正需要培養的能力。但如果事先告訴他們中學階段語文的教學目的和標準,他們未必拿不到高分。
就像很多四川人和重慶人在看《火鍋英雄》的時候,急於檢視裡面的演員重慶方言是否合格,反而把電影審美的其他目的放到了第二位一樣。
領土意識太強,審美就變成了一件無趣的事情。

不過話說回來,並不是每個語文老師都具備相應的知識素養和傳授能力。這是事實。所以大多數同學有這樣的疑問,並不是什麼應該被指責的事情。當上老師只是一個開始,這以後需要提升的東西,還有太多太多。


謝邀。

汪曾祺《我是一個中國人》 ,談的是「主題」,也可以適用於各種揣測作者用意的語文課題目。

我說:我沒有寫過"無主題小說"。我的小說都是有主題的。一定要我說,我也能說得出來。這位遞條子的同志所稱"無主題小說",我想大概指的我近年發表的一些短小作品,如在《海燕》上發表的《釣人的孩子》,《十月》上發表的一組小說《晚飯花》里的《珠子燈》。這兩篇小說都是有主題的。《釣人的孩子》的主題是:貨幣使人變成魔鬼。《珠子燈》的主題是:封建貞操觀念的零落。

不過主題最好不要讓人一眼就看出來。

李笠翁論傳奇,講"立主腦"。郭紹虞解釋主腦即主題,我是同意郭先生的解釋的。我以為李笠翁所說"主腦",即風箏的腦線。風箏沒有腦線,是放不上去的。作品沒有主題,是飛不起來的。但是你只要看風箏就行了,何必一定非瞅清楚風箏的腦線不可呢?

腦線使風箏飛起,同時也是對於風箏的限制。腦線斷了,風箏就會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主題對作品也是一種限制。一個作者應該自覺地使自己受到限制。人的思想不能汗漫無際。我們不能往一片玻璃上為人斟酒。"鳥飛在天上,影子落在地下。"

任何高超縹緲的思想都是有跡可求的。

琢磨琢磨一個作品的主題,琢磨琢磨作者想說的究竟是什麼,對讀者來說,不也是一種樂趣么?"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是一種很愜意的讀書方法。讀小說,正當如此。

不要把主題講得太死,太實,太窄。

也許我前面所說的主題,在許多人看來不是主題(因此他們稱我的小說為"無主題小說")。在有些同志看來,主題得是幾句具有鼓動性的、有教誨意義的箴言。這樣的主題,我誠然是沒有。


其實我不是十分理解「小說人物辨析題是什麼題」,如果就是閱讀理解的話,那還是很有意義的。顧名思義閱讀理解在於訓練學生對於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現實中很多人,別人問一句話,他答的驢唇不對馬嘴,或者別人說一件事,他完全想到了相反的方向,這種人就應該回爐去重新學學語文。語言不就是表達和理解兩個要素嗎?放到文學上那就是寫作和閱讀,不作閱讀理解題,怎麼考察你學得怎麼樣?
閱讀理解還能訓練學生的創作能力,在思考作者怎麼想的時候,其實就等於對作品的二次創作。當然如果這種題只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答案的話,那就確實是扯淡了。

至於古詩詞,如果是「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這種鍊字,那是沒多大意義。但是語文里的鍊字題,通常都是問「章台」是什麼意思、「料峭」是什麼意思、「折柳」代表了什麼,這叫基礎訓練,不學這些你怎麼讀得懂詩詞?


出題者出題的時候想了那麼多

那照你這麼說 數學題豈不是沒什麼意義

英語更是沒有

不愛學的總能找到理由

語文考試就是考一個套路 套路會了就很容易


我覺得人物辨析題是有意義的,但是標準答案是沒意義的。答案里很多都是對人物的刻板印象,把人物很獨特不能簡單概括的地方忽略了。當然很多文章的人物本身就很單薄,用幾個精準的詞加以句子舉例分析就能夠解釋了。。。這樣的好處是讓你對人物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也能提升只適用於一個框架內的語言組織能力,但壞處是思維定勢,不能從獨特有個性的角度對人物進行解讀,不能深入而細緻的體會人物的心理和人格,感受到的人物都是標準化的,但這事實上並不符合人性。這樣其實從某種意義上遏制了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剝奪了賞析人物時的樂趣。
詩詞鑒賞也是同理。我建議題主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評和詩詞賞析,這樣或許能找到一些樂趣和意義。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大部分作者是能夠的,很多詩人對其他詩人和詩詞的分析點評總是體會至深,直擊要害,可見其對自己的創作也不是無意識無想法的。當然也有「無意識」的創作,但那是「意識」已經內化深化甚至不能自察的表現,並不是無跡可尋的。


詩歌鍊字題是有其合理性的,古人就說過「推敲」,又說「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一字師」,這些都是創作者自己講的,那就說明詩歌有鍊字的意義和必要性,創作者們在進行詩歌創作的時候真的是字斟句酌的。
再說說鍊字題的意義和價值,詩歌鑒賞的內容是很廣的,可以鑒賞意象,意境,鑒賞遣詞用句,這一切都是為了更深刻的理解詩歌,一首詩可能很好懂,可是能否深刻理解詩歌,最大限度的貼近詩人當時當地的心境就非得要對個別字細細體味用心涵詠不可了。舉個俗套的例子「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個「綠」字用得的確好,寫出了江南春景的情狀,也寫出了春風出的效果,很形象,這一句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個字,把這個字把握住了,就深刻理解了這句詩,實際這個字是形容詞使動的結果,一個字可以變換詞性進而讓描寫更傳神,恐怕只有漢語能辦到,所以煉這個字就有必要了。這個「綠」的用法實際不是王安石的原創,錢鍾書先生早已經找到了至少七八條前人有此用法的例證(參考《宋詩選注》),然而越是用的多越說明這樣用有它的好處,有它獨特的表現力,這還不夠說明鍊字的必要性么?
這裡推薦林庚先生的《唐詩綜論》其中一篇《說木葉》,這是入選中學教材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鍊字重要性,進而學會鍊字這種鑒賞方法。文中舉例「無邊落木蕭蕭下」這個「木」字用的好,給人以蕭瑟凄涼之感,這裡沒有一點生機,所以不用「綠葉」,仔細想想真是這麼回事兒。
其實孫紹振先生已經把鍊字推廣成一種文本解讀的方法,他給取名字叫「還原法」,一個辭彙作者為什麼這樣用,換了別的辭彙行不行?為什麼不行?有了這個辭彙就有了什麼味道?舉例,《再別康橋》作者為什麼作別雲彩?為什麼不寫「揮一揮衣袖,作別西天的劍橋」?用還原法分析,就愈加的有味道了。
手機打字,語無倫次,萬望原諒


想不到。
因為這些活動已經由技巧變成了素養。

技巧是什麼?我坐在桌前,費盡苦心編出來某個典故,使勁摳某個動詞,最終得到一篇還不錯的文章。

素養是什麼?我望著江水滔滔,晚霞陣陣,人生所有不如意如江水都付笑談中。管不了這裡該寫什麼顏色,該用什麼修辭,直接吟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你問我為何如今不去斟酌用詞排比,我說,你不曾看見我那焦頭爛額的日日夜夜。


比如你暗戀了一個人,想寫封信,表達你的愛慕,你就會思考:如何恰當表達你的愛慕之情。是用『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還是『為伊消得人憔悴』。。。或者是『就像老鼠愛大米』。。。
如果你覺得這個目的性太強,所以才需要思考,那換一個場景:
不說小說,不說詩,你來知乎提問,或者回答問題,是否要思考怎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準確?如果你還想要幾個贊,是不是還要思考在哪裡抖個機靈?如果你要提問或者回答一個『不可描述』的問題,是不是要想一個代稱,還能被其他人準確的接受?例如:打灰機。(改了四次了求過)
現在你應該明白不只是賈島『推敲』了吧?


我覺得僅就目前的語文考試上來說,可能的確有些僵化(有標準答案)。
但要脫離考試系統,從(現代西方)文學理論的角度講,作者有沒有想那麼多與能不能那樣闡釋其實關係不大,具體流派觀點就太多了……比起作者,他們更關心文本和讀者。
最後古詩鍊字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了吧,很多詩人寫的時候的確就是那麼考慮的,最最典型的代表大概就是賈島為代表的苦吟派了,他們甚至經常為了警句(通常就是頷、頸聯)犧牲詩的整體性……要寫出這個警句,推敲鍊字自然就很重要了。中國古代詩論里講鍊字的也很多的。


作為資深語文課代表,我負責地回應給考上了大學還沒明白什麼叫語文考試的題主

應試教育的閱讀理解揣摩的不是作者意圖,是出題人的意圖。

你在答閱讀理解的時候,作者怎麼想不重要,出題老師想讓你怎麼答,那才重要。

出題老師並不知道作者想講啥,但是TA為了彰顯標準答案的權威性,將出題者本身的意圖說成是作者意圖。

聰明的題主,你想明白了嗎?


題主的第一個問題,「是否扯淡」,涉及到了語文考試裡面或者教學方面的過度解讀的問題。

這裡有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福建高考閱讀題「兩次下雨」的原因……

林天宏表示,這篇文章,是自己作為中國青年報記者時寫的文章。讓自己最為糾結的是「讓考生分析文中兩次出現大雨原因」的那道題,「真正的原因是我寫稿時窗外正好在下雨,出卷前問問我好?」林天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記者查閱相關的閱讀題目,發現這篇文章後面一共提出了三個問題,「兩次大雨」的原題為:「作者為什麼兩次提到6月13日得大雨?請談談你的看法。」對此林天宏表示,當時寫作的時候北京正在下雨,這在北京並不是常見的,作為南方人,看到好不容易下了雨,提筆就寫了,這是很隨性、水到渠成的,沒有那麼多刻意的原因。

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是有一定自主性的,但作者本身的素養經過不斷的提煉,儼然已經成為了我們閱讀過程中體系化,規範化的理論。我們則通過這些理論去進一步指導文學創作活動。

所以,這不是過度解讀。

作者可以隨便在結尾加段環境描寫然後告訴大家,你不是刻意的,但在出題人的眼中,這就是考察學生們對環境描寫這一作用的點,尤其是在文章結尾這麼敏感的部分……

第二個問題就涉及到文章寫作者的意識問題。

究竟作者在創作的時候會不會想這些?答案是肯定的。每一個優秀的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好,會運用各種表達技巧和手法以及文學理論去完善自己的作品。

即使是相對營養價值低一些的網路小說,作者在創作的時候也會想出一些套路去吸引讀者,這些套路能帶你入坑,就更別說更優秀的創作者了。

4點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餘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杆。根據傳統,每一位港督離任時,都舉行降旗儀式。但這一次不同:永遠都不會再有港督旗幟從這裡升起了。4時40分,代表英國女王統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帶有皇家標記的黑色"勞斯萊斯",最後一次離開了港督府。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於1885年建成,在以後的近一個半世紀中,包括彭定康在內的許多港督曾對其進行過大規模改建、擴建和裝修。隨著末代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築成為歷史的陳跡。

這是初高中課本里的一篇經典新聞,而這裡面就多次運用了現實與歷史相結合的手法,目的就是為了讓讀者感受歷史的厚重感。

我們再來看看知乎張公子@張佳瑋 的作品。

這是新聞稿中一種很有力的寫法,效果同上。

天才可以不讀文學理論,但在無形之中,他還是會去運用。

無論小說人物辨析,還是古詩鍊字,都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一種考察,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不是隨便定義的,是要教育的,雖然現階段的考察有些僵化,但總好過沒有。

就你提出這個問題,可以看出,我們的語文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時,對採用作者文章考試,但卻不通知作者表示不滿,當然,並沒什麼卵用。


別的我不知道,古詩鍊字——題主,聽說過「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么。

中晚唐大部分詩人,都是苦心求吟,先把律詩中兩聯對句做出來,再補全整首詩的。作者天天想著這麼多,語不驚人死不休啊!


我個人認為如果是為了考出一個好的語文成績,那麼完全沒有必要做這些題,但如果是自己對這個作者或文章感興趣,那麼這些問題是可以自然而然的由讀者自己提出來並去思考的。


取決於出題人的水平


這就是為什麼你寫不出來好東西。


主題是有的,不過,寫的時候大多數都是靈感爆發了……鍊字也是有的,寫完了會推敲的,(賈島,太典型了,我感覺李白等人那都是詩興大發了信手拈來的感覺就是好字,賈島是刻苦型,李白是天賦型。)
至於出題人,做多了都是套路,出題套路,套路壓根就沒問到文章的題點上。而且一千個人眼裡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能說是目前的很多出題人,不合格~高考的題還是很有水準的,不也在改革題型,語文其實不適合標準答案,只是為了打分和判斷一般價值觀。價值觀對了,有一些答題套路你就是高分。反而不太適合真正的文學人,當然能在語文卷子上答高分,還能寫出優秀文學作品的我也見過,真大神無可媲美,一屆一個學校有那麼幾個吧


既然知乎程序員多,我就把作品類比成程序。不是你想怎麼寫實現的效果就如何,每個句,每個字都是一個實例,這些賞析都是看不到源代碼的,而賞析起來只能用推測,直覺,這些方法;而換句話說,就算你的代碼沒有兼顧到那麼多,但是跑起來確實很好,這也算優點,不一定面面俱到才算好的


與其說他們扯淡,不如說你這道題扯淡。


雖然沒想這麼多,別人創作出來就達到了那種效果。我想你既然創作不出來,欣賞也是有必要的。

諸如

漠漠輕寒上小樓 的漠漠

你還是要知道有多好的~~


瀉藥~


答主可以多看一些文章和詩詞,老師教的畢竟是死的,自己領會才知道這些東西的重要性,話糙點就是你懂的太少


推薦閱讀:

倪瓚提出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代表了怎樣的美學觀?
你所見過的好看的胖子是什麼樣的?
現在很多人對漢字的審美扭曲了嗎?為什麼?
為什麼很多中國人認為中國美女很多而帥哥很少?

TAG:語文 | 審美 | 藝術教育 | 高考題 | 語文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