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蝴蝶效應》?


這是兩年前稍顯稚嫩的文筆和想法,近來也能看到有人為這篇文章點贊評論或者感謝,今天我自己重讀了一遍,感覺語言表達不夠清晰,故在不影響原本表達的基礎上,稍有潤色。
在評論里,有很多新奇的觀點,只是如今的自己已經忘了很多細節,不適合在評論里作答。也不想在對這部作品繼續探究,而是更喜歡把時間用來探索其他同樣引人思索的作品。
分————割————
看完了評價是神作的蝴蝶效應1,確實被劇情的浩瀚和富有邏輯的世界觀所折服。整個故事慢慢把情節流暢鋪開。我來談談對於這部神作邏輯上的理解以及認為它存在的一些漏洞。
開頭埃文躲在一個房間里記錄下一段文字「如果任何人找到這封信,那就意味著我的計劃不起作用,並且我已經死了。但是如果我能以某種方式回到所有這一切的開端,也許我就能挽救她。」我看的版本結局是埃文回到出生之前,握住臍帶殺死了自己。從結尾可知,「所有這一切的開端」就是自己出生以前,「某種方式」是通過他父親拍攝的影像,其中的「她」是凱麗(評論里有人說是他母親,似乎也符合劇情),因為這個世界線里凱麗死了。但是我所疑惑的地方就在於:任何人找到這封信,那就意味著我的計劃不起作用,並且我已經死了,前半句和後半句的邏輯在我看來明顯有矛盾,因為他的計劃是殺死自己,所以如果有人能發現這封信,就說明他的計劃失敗了,他沒有死,相反如果他的計劃——自殺成功了,此刻寫的信就不會存在,就如已經沒有的日記本(沒有因就沒有了果),這個矛盾怎麼解釋。
關於這個劇情世界的感悟,很多人說沒有十全十美的結局,改變必然要承擔相應的代價,確實沒錯。不過,我還有另外的看法:根本沒有所謂的改變,其實一切早已註定,看似自主的選擇不過是沿著那條既定的路線前行。
首先我們談談他的父親詹森,別人以為他父親得了精神病,其實他父親詹森精神很正常(指的是思考能力和正常人無異),只是有類似的失憶,但是在別人看來詹森經常幻想一些不存在的相冊和那些相冊背後的故事。就像埃文最後那樣,拚命想要找那些日記本,可是那條世界線里已經沒有了日記本了,因為他已經回到了最初寫日記的那段記憶,並且改變了它,于是之後再也沒有記日記了。因而在別人眼中他遺傳到了父親精神方面的疾病。(註:雖然他在地下室拍電影的時候已經是第三次失憶了,第一次失憶是在學校畫畫,第二次是在廚房拿刀,可那是卻是第一次記日記,只是把之前失憶的情況也記錄下來。)
埃文會經常的失憶,忘記一段時間發生的事。而在之後又可以通過重溫缺失的記憶,回到過去改變它。不過這麼說可能有點邏輯錯誤,在我看來,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他將來會回去改變的記憶都會在他經歷的當時遺失掉了,簡言之就是在未來將回頭改變的過去,會導致過去那段時間裡記憶的「真空」。可能對你來說順序顛倒了,明明應該是先失憶了再利用重溫去改變。還記得我之前提到的「一切早已註定」嗎?他失憶的時候早已註定了他之後會回來改變這段歷史的進程。可能有些難以理解,對嗎?那我找些證據,第一次失憶是在小時候畫畫的時候,那張畫上被他捅死的兩個人不正是之後在監獄裡搶走他日記本的人嗎?第二次是在廚房拿刀不正是因為他想要毀掉未來的雷管嗎?第三次他被詹森掐住不正是因為他告訴了他父親關於自己的能力嗎?他之所以失憶是因為這些經歷和未來有牽連,而不是因為他只能回到失憶的時候。
有一段我覺得特別有趣,那就是醫生給埃文催眠嘗試讓他記起炸信箱的事情,可是埃文只能記起紅色的汽車,之後就再也記不起了,然後就開始流血。成功的催眠也不能喚醒他的「記憶」,根據我的觀點,這是因為他不是忘記了,而是現在還沒有經歷,這段空白是要他未來去填補的。
多扯一句,那個黑人醫生,是推動情節的一個格外重要的人物,無論是讓埃文寫日記,提議讓埃文見父親,還是透露著他父親詹森的「病情」都至關重要。
埃文和他母親去餐廳,提及他父親,他母親講到詹森在病情惡化之前說他能...之後就停下了。看到埃文和患肺癌的母親聊天時,才補齊當時沒有講完的話——改變這一切。他母親在餐廳還有一句「然而什麼都沒有改變」,我猜測當時應該詹森已經改變了原來的劇情,只是這個世界線的人不曾察覺。可是如果考慮的話又存在瑕疵,那句「我能改變這一切」詹森訴說的對象應該是上一條時間線的妻子,而非這一條時間線上的。
最後關於埃文的死亡,他母親說在埃文之前流產過兩次,我最初以為是詹森為了不讓下一代承受災難而做的,可是詹森剛開始見到他兒子的時候並沒有敵意,只有在得知他兒子也有這種能力時才想要終結。在臨近結尾的時候,埃文通過錄像帶可以看出,他即將誕生的時候,他父親並沒有不自然,而是慈愛地為妻子拍視頻。看到埃文親手殺死未出生的自己,我突然細思極恐,有一個大膽的猜測——之前兩個孩子是怎麼流產的了,他們也像埃文一樣殺死了未出生的自己,而除了他們自己,其他人都毫無察覺。在最終的那個世界裡來說,和之前兩個孩子沒什麼不同,埃文不過是流產的第三個孩子。正如一切註定的那樣,埃文沒有生命線,不該存在世界上。不過按這樣的想法,那麼必然在埃文的世界存在另外兩個類似於詹森拍視頻的「通道」,讓他的兩個哥哥或姐姐能夠借用這個通道回到他們出生之前把自己殺死。(想到了這一點,再提起流產心裡就覺得怪怪的)
希望沒有過度解讀這部神作。


(來自本人的《變態心理學》作業,湊回答,有劇透,有點長)

  • 故事梗概

《蝴蝶效應》的主人公Evan從小表現出異常的失憶、殺人傾向等,並因為種種原因犯下許多不堪回首的錯誤。在一次偶然事件中他通過閱讀自己童年時期所寫的日記從而回到了日記中的場景,他試圖通過改變當時的情境來彌補這些過錯,然而每次的改變都釀成了更為可怕的結局。在一次次的「穿越」當中,Evan終於意識到所有的改變都會引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蝴蝶效應」,所有悲劇的導火索都是自己,所以最後他選擇在母親的子宮中自殺,阻止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也阻止了這所有的悲劇。

表1:Evan的記憶穿越及關鍵事件

《蝴蝶效應》一共有四個版本的結局,筆者以「胎中自殺」這一結局為例進行分析。

  • Evan的心理病理現象

有關《蝴蝶效應》的影評中將影片納入科幻電影、懸疑電影,甚至是恐怖電影,所以初看此片是覺得主人公的心理異常現象更像是一種「超能力」而非臆想。正常情況下,沒有人能夠讓意識回到過去而改變已發生的事情,所以這不是心理現象,而是導演給影片所做的特殊設定。拋開這些超自然因素不談,假設Evan真的患有精神分裂症,下面我們來分析他的心理病理現象。

首先是記憶障礙。Evan患有遺忘症,並且是在極度刺激的情況下出現失憶的現象,表現為逆行性遺忘症。在心理醫生給他催眠過後他仍然無法回憶起當時的情境,一種解釋是他出現失憶,另一種解釋是因為他的記憶之後被更改。其次是意識障礙。主人公在進行意識穿越是經常陷入昏睡狀態,意識並沒有完全喪失,類似於被催眠。比如,在第一次找回殺死小狗的記憶時,他又有意識地回到了穿越前的地點,也就是州立大學的宿舍。

Evan還經常進入譫妄狀態,多出現在意識穿越結束,想要回到現實的狀態中,回憶和現實出現矛盾,Evan的意識清晰度下降,出現大量的錯覺或幻覺。每一次回到現實時,他的腦海中會快速出現許多令他害怕的人物、場景或片段,使他驚醒。

另外,在影片錯綜複雜的記憶穿梭後,主人公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情感障礙。表現為偶然的情感爆發,比如遇見Tommy時突然感到憤怒,並伴有暴力行為。主人公的暴力傾向在影片一開始便已表現出來——Evan的繪畫作品中,一個男孩拿著一把刀,其他的兩個人倒在血泊當中。

  • Evan的心理病理成因

1、生物醫學角度:遺傳

很顯然,造成Evan心理異常的首要原因是遺傳。他的父親患有精神分裂症(遺傳概率父母33.21%,祖父母12.66%),可以通過照片使記憶回到過去,從而導致精神失常,而他的祖父也死於精神疾病,因此主人公通過日記實現記憶穿越可視為遺傳的結果。

2、家庭

Evan的父親被關進精神病院,所以他和母親一起生活,缺乏父愛導致他缺乏安全感,比其他的孩子更為敏感、壓抑。在他去精神病院探視父親後,父親死亡,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Evan表現出了低落、抑鬱的情緒,開始變得叛逆。

3、社會環境

Evan的成長環境也是造成他心理問題的因素,他居住在一個中產階級為主的街區中,同伴Tommy,Lenny以及Kayleigh等都各自有一些不良習慣,比如Tommy的暴力傾向和人格扭曲,Kayleigh的叛逆,George的心理變態等。這些都給Evan帶來了負面影響,使得他的心理問題更為嚴重。支持這一觀點的另一證據在於,母親想要離開這個環境,便選擇搬家,在搬家之後的七年間Evan並沒有再出現失憶的現象,成長為了一個健康的大學生。

4、童年的經歷

童年的經歷給Evan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雖然他度過了平穩的7年,但這些可怕的經歷卻像噩夢一樣纏繞著他,像定時炸彈一樣令人惶恐不安。其中主要有三段經歷在一次一次記憶穿越中反覆出現,並且每一次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其一是在Kayleigh家的地下室,George強迫他們拍兒童色情電影;其二是在別墅前,他目睹一對母女被雷管炸死;其三是在野外,他目睹自己的狗被Tommy燒死,此外還有在精神病院父親企圖掐死他。因為他在童年時無法回憶這些情景,所以一直沒有解決,而是採用壓抑的方式企圖淡忘記憶,然而當他找回記憶後這些被壓抑的誘因集中爆發,導致了他的精神分裂、

5、社會文化和人際關係因素

邪教因素。Evan和媽媽去看手相時,手相師說他沒有生命線,沒有靈魂,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上。他表面對此很不屑,選擇不相信,實際上手相師的話深深影響了他,他的潛意識中一直重複著這句話,並最終以自殺來進行合理化。

6、歸因錯誤

我認為歸因錯誤是Evan一次又一次不計後果地穿越最重要的原因。他最大的錯誤在於把所有的惡性後果都歸因在自己身上,認為是內因(主觀原因),並且是可控的。所以他希望改變自己的為來挽回。然而實際上他即使改變了當時的情境,牽涉到的其他人、事都並非保持不變的控制變數,一個環節的小小錯誤便可能造成更可怕的後果。

所有的悲劇都是內因、外因,主觀、客觀,可控、不可控,穩定、可變因素的綜合結果,是一個多因素綜合的動態系統,改變任何一個因素都會造成不可預料的後果。我們沒有Evan的能力回到過去,也不需要這樣的能力。所以,與其後悔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而陷入痛苦,不如用現在的善良與努力去改變自己,避免悲劇再次發生。畢竟,Nobody can play god.


最撼動我的是結尾處,他回到胎兒時 在子宮裡用臍帶纏住脖子,窒息而死。
我哭的止不住,就覺得,終於解脫了。

影片中男主各種穿越回童年時的時節點,做出各種不同的選擇,可是結果都是痛苦的。這就是我理解的沒辦法改變的宿命。
一直以來我都很信命,一個人真的可以改變痛苦的宿命么?我猜不能。
悲劇的性格是刻在骨子裡的,童年時代就已經定了。


人生不可能有完美,如果你儘力讓他完美,你就是埃文

當然你也不可能重來,所以,你不會成為埃文

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接受不完美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那個細節嗎?
主角的母親生主角前曾流產了兩次。
也就是說,主角的哥哥or姐姐極有可能和主角選擇了同樣的命運。


蝴蝶效應

本片更像一個雜交品種。

庫徹沿著《羅拉快跑》的方式不斷回到過去並試圖改寫未來,但是每一次的回去都會對未來造成不可預知的影響,這也正是本片叫做蝴蝶效應的原因。

與其說庫徹在玩穿越,不如說他跟《彗星來的那一夜》里的女主一樣,創造了更多的平行空間。

因為當小胖子被綁在床上的時候,他預見了庫徹在後面的穿越中會被綁到床上。這裡,應該是各個平行空間的小胖子開始互相影響。

本片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不斷插敘的敘事方式,這是雜耍蒙太奇的高級形式,也更符合本片關於記憶尋找的主題,因為人的記憶本就是如此碎片化的,所以本片呈現出的意識流形態的敘事方式給本片加分,關於這種敘事形態,可以參見《追憶似水年華》

小時候的庫徹出現了幾個怪象:

首先是在餐廳拿著刀,這裡是一次穿越,旨在恐嚇女朋友的父親停止猥褻。

然後是一張殺人的畫,是在獄中憤懣不滿的具象體現,呈現到小時候的畫上面。

這兩個是第一次的敘事方式下呈現出來的怪象,並通過後面的穿越加以解釋。

接下來是幾次隨意的,對後來產生影響的可控怪象:

首先是:小庫徹回到了爆炸時,煙頭把肚子上燙出了一道疤。

然後是:獄中的庫徹為了像基督徒證明,回到畫畫時穿破了自己的手掌。

最後是:庫徹為了救狗,讓小胖子刺死了女友弟弟。

這幾次是庫徹已知具備回到過去改變未來的時候,自主有意識地改變。

對於這種改變,有兩個人進行了兩次勸導,第一次是小時候的父親,直接想掐死穿越的庫徹,第二次是庫徹的大學室友,那個染著悟空頭的殺馬特好朋友。他們都試圖讓庫徹放手停止這種人為的改變。他們所代表一派也是最後的醫生呈現出來的觀點:你神經了,你的父親要照片回到過去改變未來,而你要日記,其實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是一場華麗的YY,本片進行到這裡,已經秒殺了《禁閉島》。

然而我們回到當初醫生的建議,就可以看出端倪,要庫徹寫日記的是他,試圖讓庫徹拿不到日記的也是他,並不是為了治療失憶,更不是庫徹瘋了。

本片有更為宏大的野心——真實是什麼?到底什麼是真實的?是這一切都是泡影還是平行空間真的存在,不過每個空間的人都沒有相互影響,而影響到的人卻被關了起來。

為了表示這種思考,導演臨終加上了一段:庫徹再次穿越回去,回到了小時候,恐嚇小女孩遠離他,於是女孩跟弟弟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一切都美好地發生著,而庫徹也燒掉了這些日記和影像。

但是,請注意,最後的一場擦肩而過,兩個人的生命再次產生交集,意味著平行世界的兩個人開始影響,正如同小胖子當初被影響一樣,而庫徹,既然可以通過日記,又可以通過影像,並不代表之後不能通過別的東西回到過去然後改變。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原來是這個意思。


看了樓上回答和評論區,貌似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部電影有四種不同結局?


看完之後的一點想法
藝術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這部片的風格是懸疑、陰鬱的,男主每一次穿越回去企圖想改變時都做出了比較愚蠢的舉動(比如打死女主的弟弟、畫下殺人的畫、想毀掉雷管卻炸死女主等),可能是導演為了這部片的悲劇色彩採用比較極端的手法,故意給男主設置這些釀成悲劇的舉動。同時也說明了人無完人,即使男主想改變悲劇的出發點是好的,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比如從小養成的性格、處理事情的方式、外界的刺激等)而達到事與願違的效果。
即使人擁有改變未來的超能力,也很難得到自己滿意的完美結局。
所以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我們要做的不是糾結於過去犯下的錯和罪孽,而是珍惜已有的一切,過好以後的人生。

此外,感覺導演對於男主穿越回去之後的行為的設定有些不符合常理,如果埃文在毀掉雷管時不要去點燃它而是用其他方法,女主就不會死,在阻止抱孩子的女人取信時自己不傻乎乎地站在信箱前自然不會被炸成殘疾。也許從一些其他細節來表現主題會更說得通一些。引用另一位知友的答案「重點就是主角太蠢,他本來可以更好的改變結局,或者說他用更好的方式試圖改變結局然後依然無能為力,感覺這樣更好一些」


When all the stars are fading away——The butterfly Effect

當所有星星都消散——《蝴蝶效應》

不論哪個世界,人們總是病態般相信著會有所謂神創造的完美結局,而不惜毀滅自己去實現它。

《蝴蝶效應》讓我想到了很多部曾經帶給我相同震撼的電影,也讓人想到了許多久違的詞語。同為描述平行時空,《蝴蝶效應》與《彗星來的那一夜》的層次與側重就有所不同。當後者竭盡全力在維持小成本的前提下用台詞和細節製造細微選擇帶來的差異的同時,《蝴蝶效應》著重於將這些細微差異現實化並放在漫長時光中煎熬。好比後者讓人類學會了無數種鑽木取火的方式,而前者呈現的是一顆火種如何毀滅一整片森林,但是無論如何,人類終究要學會用火的。

Evan Treborn來自一個特殊的家族。他的父親和爺爺均因為「精神疾病」被強制在醫院,20歲時,他發現自己通過家族遺傳獲得了可以通過觀看連接著過去與未來的信物改變過去,從而改變現在的能力。

(Source:

*Evan』s Journey:Today, I found my grandfather』s death certificate. He died in a nut house just like my father. Mom denies it, but she thinks I』m going to end up the same way.

*Evan的日記:今天,我發現了我爺爺的死亡證明。他是在瘋人院去世的,和我爸爸一樣。雖然媽媽否認了,但她覺得我最終也會和他們一樣。)

此處『連接著過去與未來的信物』,是我從小看《犬夜叉》留下的中二後遺症,在Evan的場合,它體現為7歲時,因為一張無意識時創作的畫(後詳)而被醫生建議每日撰寫的日記。從7歲至20歲,這些日記不僅貫穿著他生命的重要階段,同時亦是我們作為觀眾得以解讀他的伊始和基礎。而在他父親Jason的場合,信物則是相冊(photo album,),而當信物可以是任何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物件這一點被Evan領悟到之後,他成功地利用家庭錄像最後一次改變了過去。

在正式開啟這個故事之前,我想提醒各位觀眾的是,這個故事有四重結局,不是觀眾理解角度的,而是導演拍攝角度的四重不同結局,雖然最後我會將四重結局都寫出來,但是在本文的主體部分,我會帶入導演剪輯版的悲劇結局,以此為提醒。

伊始線——如果此生只能遇見你一次,願我帶給你的,是最圓滿的結局。

正如我寫《彗星來的那一夜》影評時著重的前提,所謂的『伊始』僅指拍攝視角,並非故事實際發生的伊始。雖然,它們在某些影片中是重合的。在這個故事裡,我想以故事真正終結的片段為開端,而導演的拍攝手法也恰好將它提到了片頭——

Source:

*Even』s last journey:If anyone finds this, it means my plan didn』t work, and I』m already dead. But if I can somehow go back to the beginning of all of this, I might be able to save her.

*Evan最後的日記:如果有人看到了這篇日記,則說明我的計劃沒有成功,屆時我已經死了。但如果我能想辦法回到這一切的伊始,我也許能夠救她。

這段話之所以被眾多觀眾歸為邏輯不清和矛盾的,是因為他們觀影的版本里只有一個結局,而那個結局不幸地是大家看到最多的那個悲劇。但結合其他幾個結局來看,這段話單純地只是Evan給自己留下的遺書。

他會死——不是因為他必定在此處回到純粹的生命起點,殺死自己,而是因為他之前對醫生的種種瘋狂舉動和言論,包括借走了母親帶來的錄像帶並將自己反鎖在房間內繼續印證了外界得出他已瘋的想法,而從讓他一生都走不出醫院的大門,一生都無法再看到自己的那些日記(或許這個結局裡,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日記』),這一切和「死去」本身,對他來說的意義是一樣的。

但是根據這句話抒寫的時態,我想我們應當十分悲觀地理解為,如果計劃沒有成功,他會自殺。

而若他能夠返回到一切的伊始,不論是混沌的母體還是幼時第一次與Kayleigh相遇的聚會上,他都能夠救她,區別只在於其中一種會死。

所以將後半句的其中一種可能『我已經死了』文義地認為是Evan回到過去殺死自己,對應前半句的『計劃已經成功』,從而認為這一整句話是個巨大的悖論的解讀是僵化和沒有道理的。

理解以上,我想我們可以開始正式回到一切的伊始了。

20歲的在校大學生Evan一直有著忽然失憶的病史,其實這是一種在重要時刻『斷電』(blackout,暈厥)的疾病,或稱能力,醒後不會記得之前發生的事。經過7年沒有類似的癥狀發生以後,因為一個偶然的契機,他讀到了自己從小寫就的日記,並由此依次回憶了13年前、7年前的過往,然後發現他擁有可以通過改變過去的小事從而改變現在的能力。這就是蝴蝶效應,這就是,越久遠以前細微的事,會在越往後的將來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但是在理論方面,我覺得借鑒《命運石之門》和其中對『時間機器』的解釋方式最為直觀易懂。

13年前,7歲的Evan有著兩戶很好的朋友,一為Lenny家,二為Tommy Kayleigh家。藉由學校父母參觀夜(Parents』 night)的契機,觀眾第一次知道他的父親被關在某個連一天假也沒辦法請,常年無法出來的地方——這個部分的信息量是很爆炸的。

我十分喜歡影片行走之處皆細節這個設定,Treborn太太走進教室這短短几秒鐘內,就出現了Tommy欺負Lenny的情節,暗示著此時的Tommy是因為家庭影響而從小就具有暴力傾向的Tommy,而Lenny則是一貫逆來順受,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的Lenny。

【1】緊接著,班主任介紹了前一天孩子們畫畫的情況。題目是:長大以後想幹什麼。這個話題多麼諷刺,對應13年後發生的一切,又是多麼令人覺得刺目又傷感。Evan作畫的內容是,13年後的某一條修改線(後詳)里,他持刀和同號犯(未體現於畫中)刺殺了監獄裡欺凌他的兩個團伙頭目。

【2】這個細節,和緊接著他在家裡忽然拿起水果刀(為了在另一條修改線里切斷炸彈)的細節,構成了劇情在開篇就扣人心弦的兩個場景,但此時的失憶除了證明此時Evan的記憶正緩慢處於被修改或已經修改以外,再無任何作用。他的每一次『失憶』,並非病理性而是心理性的,是長大後的他對幼時記憶的篡改,從而導致幼時的他記憶出現混亂和空白。

同樣的刀子大部分人此前應該吞過一次,《權利的遊戲》S06E05中已經變成三眼烏鴉的Bran因為需要Hodor守住門,不惜在遙遠的過去就將這一重要且艱巨的使命交給了Hodor,並成為他此後人生最後和唯一的效用——「Hold the door.」

【3】後來偶然的一天,他的母親因為有事外出,將Evan託付給好友Tommy和Kayleigh的父親。可沒想到的是他們的父親是個戀童癖,正準備用新買的攝像機(video camera)給自己的女兒Kayleigh和Evan拍攝(此處僅成年人可見)的影片。他將兩人從後院帶至地下室,並唆使兩個小孩脫光上衣。

這裡7歲的Evan再次失憶(因為另一條修改線20歲的他讀到了這篇日記並試圖從那時起改變Kayleigh因為羞憤而自殺的人生結局),醒來以後發現身邊的Kayleigh站著像只木偶,而躲在一旁目睹這一切的哥哥Tommy若無其事地擰斷了洋娃娃的頭。

一切都散發出詭譎和不可臆測的神秘氣息。即便是在無數次回看的如今,幼時這些細節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神情都值得反覆推敲,直到抵達我們內心深處最不願意相信的那種可能。

【4】當情況愈演愈烈,母親終於決定帶Evan去見他的父親,試圖消除兒子心裡因為沒有父親而可能存在的壓力或陰影。諷刺的是,無論是他的父親還是他,他們接受治療和診斷的地方叫做「Sunnyvale Institution」,直譯為陽光谷,是一家精神病院。

漆白牆的房間里,四面都有玻璃,7歲的Evan在這裡見到了父親。他父親出人意料地平和,既沒有顯得十分絕望,又不曾顯露出凶神惡煞的神態。只是接下來因為大Evan再次對記憶做出篡改,導致小Evan險些被父親掐死,而在醫院保安前來制止時,因正當防衛誤殺了他的父親。

7歲的Evan,第一次沒有了父親。我以為這個故事裡,同為家族遺傳能力的繼受者的Evan和父親會有更多的交流,讓兒子覺得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讓他們彼此偶爾也能體會擁有親人的溫暖。而他父親所能夠想到的解決方式,和經過無數次記憶修改後的Evan一樣,選擇從根源上杜絕悲劇的可能。

這是他們之所以成為父子,亦是他們之所以會深陷這場浩大悲劇的共同原因。

從墓園回家的沿線路上,有一整片墓地。我很中意小Evan坐在車裡看著這些墓地從眼前一晃而過的鏡頭,彷彿人類生死只在一瞬之間,信手可改變,任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6年後,13歲的Evan依舊和三位摯友一起長大。他們背著大人抽煙、在地下室放嘈雜的音樂,繼續著年輕人的秘密。當然,其中包括他背著Kayleigh偷偷畫她的這件事。

【5】忽然,天性暴戾的Tommy在房間里找出了父親藏在家裡的炸藥,一行四人來到了Halpern太太家的後院,慫恿一向軟弱的Lenny將炸藥放入後院的信箱里。等待結果的瞬間,暖男/戀愛ing的Evan為了防止Kayleigh被嚇到,將自己的雙手周密地捂住了她的耳朵。這一幕可以說是EK黨最為粉紅和心跳不已的瞬間,屏幕這邊的老阿姨看到時也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但就是這個瞬間,讓Evan後來為了Kayleigh,以及這個故事中的其他人的未來作出了多少犧牲。(這裡的亮點在於,注孤生的Lenny雙眼筆直地望向前方的同時,妹控Tommy偷瞄到了這一幕,並為後來發生的事埋下伏筆)

不出所料,這件事亦成為日後大Evan想要改變的諸多回憶之一,所以小Evan這裡再度blackout。同在場的小夥伴里,Tommy自然最為自然和無感,甚至為了掩蓋罪行而向Evan媽媽撒謊,Kayleigh因為被捂住了耳朵因此受到的驚訝和衝擊相對減小,而Lenny成為這件事情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他被惡作劇的後果嚇得發瘋暈厥並被送進了醫院。

Lenny留院觀察後,Evan因為寫日記到筆芯用完,無意在書桌最下層的抽屜里找到了父親留下來的鐵盒,並在裡面找到了屬於父親的相冊(以防有人提及——那是對父親來說可以連接過去與現在的信物,但是這些相片並未參與Evan的過去,因此無法對他生效)和爺爺的死亡證明。

【視5】經過一系列的變故,Evan的媽媽決定帶他來試試催眠對治療的效用,這裡是Evan第一次回憶過去,並且以後每一次他回到過去再次醒來的時候,都會出現鼻血作為事後的徵兆。

這一次的實驗里他無法完整地回想起過往,卻可以表明他通過閱讀日記比催眠看到並改變過往的效率要高並且快速、準確得多。

Lenny未出院的日子裡,餘下的三人去看了一場電影,順勢將Tommy與Evan之間的矛盾正式激化。Halpern太太和嬰兒的死還是給Kayleigh留下了陰影,但她在此處的欲言又止並不能給Evan的記憶修復帶來多大幫助,反而讓他說出了那句經典卻無用的:Everything』s gonna be OK.

——你不會想聽Kayleigh的回答。

——因為當你終於聽到她回答的那一刻,你會知道自己置身之外有多麼幸福。

——The answer is lethal.

電影院里的細節不僅體現了Kayleigh和Tommy父親的暴力,同時體現了這份暴力分毫不差地繼承在了Tommy的血液里。

回家的那個雨夜,看過了電視里駭人聽聞的爆炸和嫌犯未知的結論,Evan媽媽終於決定搬家。但是在搬家之前,還有最後一個值得令人矚目的小事。

【6】Lenny出院了。兩人爬上他家的房頂,共同找他出去散心。沒想到Lenny的第一句話就是:Tommy和你們在一起嗎?意味著他此生可能無法再與Tommy成為朋友了——甚至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炸藥事件的始作俑者和元兇給Lenny作為踐行者帶來的傷害,可以用死亡來償還。

三人在森林中穿行時發現炊煙,緩慢靠近後發現是Tommy準備活活燒死Evan的狗Crockett,正在往裝狗的密封麻袋上澆油。三人準備打鬥時,小Evan再次blackout,醒來時發現自己的狗已經被燒死了。

Evan真的搬走了。出發的那天Kayleigh來送他,而他只隔著車窗玻璃,在筆記本上寫下一行字給她看:I』ll come back for you.(我會回來找你的。)在後來Kayleigh被刺激得自殺後,他將寫有這行字的紙撕下來蓋在了她的棺木上。

——無論穿越過幾次時空,我一定會找到你,讓你忘掉從前的一切,過上你原本應有的幸福人生。

——不論我需要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

——我會的,我發誓。

修改線——如果真的有能回應祈願的神,那麼希望我愛的人都快樂。

至此開始進入20歲的Evan之「無論怎麼改都修改不到圓滿結局」的重複奇幻冒險階段。但我想以下兩點還是越早強調越奏效:1)所謂「圓滿結局」是指令故事中出現過的主人公們都幸福快樂、遠離從前因為一件或多件事故而累積起來的人生陰影,積極面對人生的結局。2)愛情不是故事的主幹線,責任和使命才是。Evan並不僅僅為了Kayleigh而穿越,他的世界線可以為了故事中每一個他愛和在意的親人和同伴而修改。出現修改的部分我已均在上一part中用數字1-6標出著重記號。

7年後的Evan是心理學系一名本科生,正在研究科學家對記憶同化的看法,有一名非常朋克的室友Thumper。故事從此處開始彷彿明朗歡快了起來,一改童年陰鬱沉重的氣氛。

但是本質上,你我都知道,真正的漫長悲劇才剛剛開始。當他初次讀到幼時寫下的日記時,文字在跳躍,周遭的一切都在顫動,彷彿世界坍縮,又重新建立在眼前。

【視6】再次回到距離最近的燒狗現場,Evan拖住Tommy,想要另一側的Lenny解救他的狗,可是Lenny找不到尖銳的物品割開綁住麻袋的繩子,同時Tommy第二次威脅了Lenny(第一次後詳),令Lenny停下了解救狗的雙手。

Evan第一次通過閱讀日記重拾了記憶,因此駕車去到Lenny家求證自己對過往記憶的準確度。Lenny的家裡放有他收藏和製作的各式飛機模型,它們都被細繩栓在空中,既無法起飛,又無法降落,就這樣一直被困在屋子裡,如同Lenny本人。這裡Lenny出乎意料地給出了三句話作為回答:

1.「我割不斷繩子。」

2.複述Tommy第二次威脅他時說的話。

3.再現Tommy第一次威脅他時的動作和話語(發生在場景【5】)。

這些話徹底將Evan對過去所發生的事件的好奇心燃起,他回來後又讀了一篇日記。

【視5】等待信箱爆炸的漫長瞬間,煙落在Evan衣服上,將他的衣服燒出了一個洞並在他的腹部留下了痕迹。此時Halpern太太抱著孩子回到家並打開了信箱,這場爆炸事故深深地在Lenny心上留下了烙印,永遠無法撫平了。

但當Evan回憶完這一切,預備再次向Lenny求證時被Lenny母親阻斷了,但Evan母親的忽然來訪讓Evan瞬間轉移了求證對象。他母親給出的信息有兩點:

1. Jason年輕時和他一樣,並且恰好在他這個年紀開始復現過去。

2. 同樣恰好在這個年紀,Jason可以開始改變過去。

這裡母親隱晦地提到了父親不僅可以看到過去,並且可以改變過去的信息,在Evan心中留下了能讓秘密發芽的種子。飯後兩人進入了占卜屋,在這裡留下了更多關於未來的伏筆。

占卜人說:「You have no lifeline. You don』t belong here.」(你沒有生命線,你不屬於這裡。)

當母親問及他的未來時,卜者又說:「He has no soul!」(他沒有靈魂)

然後轉頭對Evan道:「You were never meant to be.」(你本不應該在這兒)

從這句話里我們能讀到,導演私心裡是更加鍾愛能夠帶來死亡的悲劇結局的,這也是我更偏愛的結局,同時也是這個結局讓這部電影在我心裡加分無數。

然而信息的收集並沒有結束。這裡Evan看到母親抽煙表示很驚訝,說明很久不抽了,卻偶然為煩心的事情而再度拾起舊習。這是為後來某一個修改線後母親因為同樣的原因開始吸煙導致肺癌埋下了一個不深不淺的伏筆。

但在這裡更重要的是母親接下來要說的話。

「Before you were born, I was pregnant twice, and they were both stillbirths.」(在你出生之前,我曾經懷過兩次孕,兩次都是死胎。)

「And when when I was pregnant with you, I was terrified. I had to expect the worst. And you came out fine. And ever since then, I』ve considered you my little miracle baby.」(所以當我懷著你的時候,我很害怕,並且不得不作最壞的打算。但是你順利地被生下來了。從那以後,我就把你當作我的奇蹟寶寶。)

關於這個部分的解讀,因為涉及結局並且太過重要,我留到最後一併寫。現在,讓我們回到男主和他的日記本日常。這一次他讀到幼時和Kayleigh一起在地下室里被她爸爸作為(此處僅成年人可見)影片主角的故事。因此他趕去Kayleigh打工的餐館和她會面,並且選擇Kayleigh作為他的第三位回憶證實人。

在這裡他得到了很久以前電影院里那句安慰卻最無用的話的回答:

「Nothing ever gets better.」(事情不會變好了。)

「You know,if I was so wonderful, Evan,why didn』t you call me? Why did you just leave be here to rot?」(如果我那麼美好,你為什麼不打電話給我,為什麼留我一個人在這裡過腐爛的生活?)

Evan只能無力地看著她在夜幕下跑走的背影。以為生活仍會繼續,但沒想到在這次會面結束一天後,她便自殺了。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細節,是Carter教授讓Evan預約補交論文的電話留言。

Kayleigh的死是促使Evan修改過去的伊始。他想要救她,但此處的save我拙於翻譯。不知道是對她的挽救,還是對Evan自身的救贖。白色的筆記本紙片上寫下的「我會回去找你」,是Evan正式赴約的開始,也是他為此跌入一個又一個輪迴漩渦的悲劇開端。

【改3】回到那個陰暗的地下室,Evan非常嫻熟地讓Kayleigh把耳朵捂上,然後開始威脅她的父親。因為這一改動,Kayleigh自此再也沒有受到來自父親的傷害,度過幸福美滿的童年,並且和Evan一起上了大學,加入了兄弟會。

相對應地,父親將所有的憤恨都施加到了哥哥Tommy身上,令他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惡魔。在他的世界裡,除了Kayleigh,再也沒有人相信他了。所以他砸壞了Evan的車,並且打算教訓奪走他唯一的妹妹的Evan。而初涉改動的世界的Evan年輕氣盛,衝動之下為了一勞永逸和過往諸多舊恨殺死了Tommy。

在這條被修改的世界線里,因為加入了兄弟會,Thumper不再是他的室友和朋友,教授Carter也不再記得他是那個對心理學天賦異稟的學生。除此之外,Kayleigh甚至還提到他行為體態的變化。

同時,因為涉嫌殺人,Evan被送入了監獄中,開啟了不同於肖申克的救贖之路。他向他虔誠的號友展示了上帝存在的(偽)證明(製造手心的傷痕),殺死了監獄內的兩個團伙頭目,拿回了被搶走的日記本,再一次修正了過去。

【改6】因為Evan已經提前看過關於狗的結局,所以這一次他為了確保修正的順利,預先幫助Lenny找到了能夠順利割裂麻繩的工具。然而卻忽略了Lenny因為炸藥事件對Tommy的怨恨,在他通過20歲成年人的辯論技巧已經順利解救出狗之後,Lenny將之前的工具當作兇器殺死了Tommy,Kayleigh也因此受到了心理傷害,就此墮落成為妓女。

這條線內Thumper依舊是他的室友。

通過在醫生辦公室的短暫停留,Evan成功偷取了醫生的門禁卡,見到了在醫院被強制治療的Lenny。那時Lenny說出了一句讓人難以忘懷的話:You should be where I am.(如果你是事先就知道了結局,那麼現在躺在這裡的應該是你。)迄今為止,無論在哪條線里,Lenny都是最終受害者之一。他的命運是被Evan看在眼裡,翻來覆去地心疼過的。所以從這條線開始,所有關於Lenny的故事都是美好的了。

【改4】Evan在那間漆白牆的房間里見到了父親。他向父親所有更多關於修正過去的信息。然兒父親經過無數次親身經歷後告訴他,沒有所謂的圓滿結局,一旦修正開始,就徹底地改變了某人的一生(鋪墊下文Tommy性格的改變)。

You can』t play God.(你無法當上帝)

【改5】Halpern太太家對面。炸藥爆炸的前一瞬間,Evan主動衝上前去告誡太太不要過來,Tommy更是直接衝過去抱住了太太和孩子,令她們幸免於難,並且由此變得虔誠和向善。

而站在郵箱旁邊的Evan則因為不及閃躲而失去了大部分手臂。同時,Lenny和Kayleigh談起了戀愛(我說過,從此以後Lenny都是好結局)。Evan在這裡和Lenny說了一句:你欠我的。可謂肅清了一切孽緣。

私以為這是Evan替自己選擇的最好結局,故事裡其他所有人都過上了他幻想中幸福快樂的生活。只是他不再和Kayleigh在一起,並且從此將作為殘疾人生活。我以為這就是他所要承擔的所有代價。

回過頭看見一對璧人親吻的瞬間,我想他接受了這一切,認為自己無論再如何改變也無法造就更圓滿的結局,打算安然接受這一世神明的安排。直到他看到了因為自己幼年殘疾,母親開始吸煙,並且罹患肺癌即將離世,Evan發誓要改變過去救回母親,而母親在他的眼睛裡看到了他父親Jason的影子。這個時間線里她母親並沒有將父親的事在父母周告訴Evan。

【改3】他想用炸藥嚇唬Kayleigh爸爸,卻最終炸死了Kayleigh,毀掉了他們整個家。

至此,結局之前的所有改動結束。

所有這些修正都令人覺得故事十分精彩,只是對每一處修改都缺少更多細節佐證。當你改變一項久遠的事實,改變的不僅僅應當是當事人的一生,還有許多值得矚目的細節,甚至還有千里之外之人的人生的一部分。

所以這也是這部電影令我覺得缺憾的地方之一,對比同類型的電影,它實在不夠精細。為了體現一個細節而在電影里創造更多細節,只會讓更多細節經不起推敲,這種循環是無盡且無解的。

但慶幸的是這些改變並不是導演說給我們的最終的故事。導演真正想說的故事,Evan的爸爸已經在很久之前告訴過觀眾了:你無法成為上帝,所謂的圓滿結局根本不存在。無論現實如何,我們都在忍耐這日漸腐朽和抱有太多缺憾的人生。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可以從此將它變得精彩,所以,勇敢地接受它吧。

接受現實的不圓滿,才是接受生命圓滿的第一步。

【改:終】

其實故事只有兩重結局。

第一重是Evan回到了第一次遇見Kayleigh的那個花園聚會的下午,在她耳邊說:「I hate you and if you ever come to me again, I will kill you and your whole damn family」,(我恨你,如果你再接近我就殺了你全家)好讓她不再遇見他,不再和他成為朋友,並且不再因為他而和哥哥一起待在有戀童癖的父親身邊長大。

7歲的男孩最後看了看躲進女人裙擺里哭泣的女孩,說了一句:Goodbye.

然後衍生出了三層結局供觀眾遐想。設定都在多年以後,男與女都順利地長大,順利地工作和生活,然後在未知的街頭偶遇,他們看見了對方,然後

1. 擦肩而過。(影院剪輯版結局)

2. 彼此相認(「Do I know you?」/「Evan/kayleigh」)。(喜劇結局)

3. Evan追上了Kayleigh。(開放式結局)

這裡有一段令人遺憾又終於鬆了一口氣的台詞收錄在IMDb的Evan界面:(http://www.imdb.com/character/ch0005127/quotes)

Evan: Where"s Kayleigh?
Lenny: Who"s Kayleigh? [Evan looks confused]
Lenny: You want me to take you to the doctor?
Evan: No, I think everything"s gonna be all right this time.

最後男人決定燒掉自己全部的日記。

Lenny:Sure about this?

Evan:I know who I am.(呼應前述Evan和室友Thumper說「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

I don』t need these stuffs to remind me.

而第二重結局,才是令人將之列為魂牽夢繞的神作之一的原因。

上帝是存在的。

上帝回應了Jason的願望,讓Treborn家族終於結束了這種悲劇,讓Jason夫婦不再擁有孩子,悲劇從根源斷絕。從此不會再有人一次又一次地試圖回到過去,試圖通過修正過往來改變現在。

「You have no lifeline. You don』t belong here.」

「You have no soul!You were never meant to be.」

……

「Before you were born, I was pregnant twice, and they were both stillbirths.」

「You came out fine. And ever since then, I』ve considered you my little miracle baby.」

他做出了最終的決定。可卻固執地像個孩子一樣,告別時依靠著虛掩著的門,不願意看自己深愛的母親一眼。一路走來已經承受了太多離別了,這一次就不要了吧。他害怕一旦多看她一眼,就會對自己的決定產生動搖。

故事進入影片的開篇。Evan順利拿走了母親帶來的家庭錄影帶,將自己鎖入隱蔽的空房間里,開始做最後一次的,初始修正。

那盒錄影帶里,母親洋溢著一臉幸福的微笑,尖挺著肚子躺在醫院的床上準備生產。

——「你出生的時候,我覺得你就是我的奇蹟寶寶。」

——「你出生之前,我曾經懷過兩次死胎。」

——「你沒有生命線,你不屬於這個世界。」

——「你本不該出現在這裡,因為你根本沒有靈魂。」

……媽媽,要是我沒有出生,悲劇就不會發生,不會延續。

……媽媽,對不起。

……只有這樣,我深愛的你們才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結局。

於是他在出生之前,殺死了自己,如同在他之前的兩個為了實現同樣願望的,「奇蹟寶寶」。

於是母親失去了她的孩子,而鄰居家的兩個小孩則順利地開始和母親生活。Halpern一家亦其樂融融地生活了下去,電視里在也不會播放小鎮疑雲。Lenny在他13歲的生日宴會上收到了最愛的飛機模型蛋糕。Tommy在千禧年畢業了,他在代表畢業生講話時說:True happiness can only be achieved through sacrifice.(只有犧牲,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而這個甚至不被人知道姓名的男孩所愛的女孩Kayleigh所嫁他人,從此過上了幸福安寧的生活。

上帝實現了Treborn家族的願望,Jason的願望。

We"re all of the stars.

We"re fading away.

不論哪個世界,人們總是病態般相信著會有所謂神創造的完美結局,而不惜毀滅自己去實現它。但其實最好的結局是那無法再重來一次的人生,當年歲過去,我們回頭看,曾經那些殘破的、缺憾的、不完滿的時光,影響甚至改變了自那以後我們的人生,但人生往往,不在被此事改變著,就被另一事推搡著成長。歸根結底,我們的生命里沒有哪一次意外,不在蝴蝶效應的感染範圍內。

當繁星消散,不要擔心,我們仍會相見。

——《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影片插曲)


我殺死了我。終於使得一切都正常了。我看的版本是回到嬰兒臍帶那裡自己自殺的。
細思恐極的是,他媽媽會不會一直生下去,一直是流產,一個「我」所處的平行世界不斷重複,一直改變,無窮無盡沒完沒了。


電影有四個結局,我看的是用臍帶勒死了自己的那個。

1、

電影的最後,湯米在一場畢業典禮上,像是總結似的說了一句話,感覺挺淚目的:只有做出犧牲才能獲得幸福,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他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又有誰知道,不存在的埃文做出的犧牲呢?沒有誰。

2、

四個結局中,私以為不生下來才是電影該有的結局。

這個結局,在感動埃文為愛做出偉大的犧牲之餘,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些問題。

我們看電影時,一般都是站在埃文的視角去感受事情的。

看到身邊的朋友過得不好,想讓事情變得更加美好,於是便一次又一次的改變過去。這站在埃文的角度確實沒什麼問題,但是有沒有想過別人的想法呢?

電影中,所有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他一次又一次的改變過去,活了四次不一樣的人生。有沒有想過有些人並不願意這樣呢?

電影只給我們展示了主要角色的人生變化,然而十幾年時間的跨度,肯定也會給一些其他人造成不一樣的影響,比如說第一次改變後,凱麗跟埃文提到湯米進監獄了,那麼因為什麼進了監獄?搶了劫還是殺了人?不管是做了什麼,沒有人會替受害者感到倒霉,因為畢竟如果沒有改變前,受害者很可能就不一樣甚至會沒有。如果受害者知道事情不是那個樣子的話,但因為埃文改變了過去而導致自己成了受害者的話,我想他肯定會有一句MMP要講。

換做是你,你會願意自己的人生被調來調去嗎,不願意吧?

記得電影中他老爸對他說的話么:你不能充當上帝,兒子。

如果不是埃文確實具有聖人情懷的犧牲精神,那麼他就真的是在充當一個上帝角色。就像是在玩一場遊戲,哪裡感覺不滿意了,便回去調撥調撥,讓遊戲變得更滿意一點。

所以埃文這種有類似上帝之力的人,本來就不應該存在世上。因為只要有一個讓他去改變過去的理由,他就會去改變,繼而可能引發蝴蝶效應,直接或者間接造成部分人的人生重新洗牌。

正如電影中,那個女算命師說的一樣:你根本就不該來到這個世上。

所以,選擇不生下來,就是埃文最好的歸宿。

公眾號:阿風看電影,聊電影,說電影原著,喜歡可關注


作者:張小九
鏈接:三部蝴蝶效應電影之間有什麼區別? - 張小九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蝴蝶效應是什麼?

在初始條件下,一個微小的變化就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變數」。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存在「定數」與「變數」,也許你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安排到了99%,卻仍然存在1%的不可測,而這1%也許就會讓你所有的計劃全部泡湯,也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蝴蝶效應》藉此為名,整個三部曲都以類似的結構,講了三個「不甘心」的故事。


蝴蝶效應1

伊萬在童年經歷了不少恐怖的遭遇,但記憶卻像掉進黑洞一樣怎麼也想不起來。在心理醫生的建議下,他開始寫日記,記錄每天發生的細節。一次偶然間,他發現自己竟然可以通過日記回到過去的場景中!為了拯救童年時暗戀的女孩,以及其他因童年陰影而沉淪的兒時好友,他一次次地穿越回過去,試圖改變當時犯下的錯誤。而他對過去每一次的「修正」,也帶來了不一樣的「現在」,但無論怎麼「修正」過去,都無法使每個人都幸福,事情甚至越變越糟。

日漸崩潰的伊萬,在最後一次穿越中選擇回到最初——自己即將降生之前——殺死了自己,終結一切未來。


蝴蝶效應2

尼克與未婚妻以及好友couple外出遊玩,卻不想遭遇車禍,只有自己活了下來。傷心欲絕的他,在某一天發現自己可以通過照片穿越時空,於是救下了自己的未婚妻和好朋友。

但新的生活也矛盾不斷,不是工作不順利,就是感情有波折,於是尼克不斷運用他的這項穿越能力,回到過去改變已經發生過的事實,一次又一次的嘗試總是引起難以想像的連鎖反應。最後,他終究要面對人生有得必有失的真相。


蝴蝶效應3

山姆家幼年遭遇了一場大火,父母遇難,他與妹妹吉娜相依為命。長大的山姆擁有通過時間點坐標穿越的超能力,他利用這種能力謀生,嚴格遵守兩條原則:不穿越自己的過去;不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穿越。但事實上,他早已穿越回過自己的過去,就是回到火災那天,救出原本應當死於火場的妹妹,只是沒料到父母卻意外死亡。為此,山姆和妹妹吉娜之間一直有齟齬。

某天,山姆高中時離奇死亡的女友的妹妹找上門來,請求山姆查明姐姐當年的死亡真相。山姆再次打破規矩穿越回自己的過去,但沒想到每一次穿越都會造成新的死亡,原本只是謀殺了舊時女友一個人的兇手,竟然變成了連環殺人魔!最後他終於查出,原來兇手就是自己的妹妹吉娜!因為她對自己有著畸戀情結。

不堪眼見妹妹變成殺人魔,山姆再次穿越回幼年的火場,鎖住妹妹的房門,親手殺了她。

坊間對《蝴蝶效應》三部曲的評價一向是一路走低,認為第一部是經典,後兩部越來越差。但其實我並不這樣覺得。

整體來說,三部之中情節最簡單的是第二部;第一部勝在對細節的交代和節奏的把控上,整體感覺比較流暢清爽;第三部則是最複雜的,從電影一開始世界就已經是被「修正」過的了,也是因為太複雜,拍攝節奏不好掌控,看起來有點亂。

有趣的是,三部曲由三位不同的導演執導,雖然路數一致,但講述的卻是三種完全不同的故事。

第一部,我稱它為「聖人」的故事。


雖然很多觀眾嫌棄男主太弱,但若不是這種「弱氣」男主的對比,最後的自我犧牲又如何顯得偉大呢?能力上的「不可能」與犧牲時的悲壯感,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凡人亦有成神時。


伊萬是偉光正的,已經過著正常幸福生活的他完全沒必要去「修正」過去,畢竟不幸福的只是別人而已,過去的傷痛也不是他造成的,他完全可以心安理得。


可是當初戀女友指責他:「如果我真的那麼完美,你為什麼不打電話給我,留我在這裡任其腐爛?!」他愧疚了,把初戀女友和好友們的不幸都算在了自己身上:如果我當初能夠……他們就不會……


真是典型的聖母思維!其實這些好友們的不幸,大多是因為各自的心理問題,但伊萬每一次的「修正」改變的只是某些事件,而不是「修正」性格的發展,所以無論怎麼努力,不幸的還是不幸


舉個例子,其中一次穿越,伊萬逼迫初戀的父親不再虐待她,於是初戀心理健康地長大了,生活得非常美好。所以一個人是否不幸,與他遭遇的偶然事件固然有關,但與心理健康程度更加相關,如果伊萬的好友們足夠強大、自立與內省,根本就不會把自身不幸歸於第三者,而是努力自救。


不過這樣的故事,也就不存在伊萬這個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聖人」了。


想一想,伊萬未出生那個「光明」的世界,難道不是太虛假了嗎?難道沒有了男主角,好友們就不會再遇到別的挫折?生活就真的一帆風順了?


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第二部,我稱它為「常人」的故事。


和伊萬不同,尼克雖然也常在電影里說,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們(朋友、未婚妻),但實際上除了拯救了他們的生命,其他的「修正」卻大多數都是為了自己。比如暗踩同事自己上位,比如想挽留女主回到自己身邊。


這是大部分人都會有的心思:如果我當初能夠……我就可以……


但我們知道,這裡大多數的「我就可以」都是尼克的自我滿足:他復活女主,卻無法負擔起兩人的經濟壓力,修正——他事業成功,女主卻因為他的墮落而分手,修正——他打算給女友自由和未來,女主卻因為懷著孕卻「被分手」情緒失控,差點再次死於車禍……


看,所有都是想當然,我愛女主所以她要復活永遠和我在一起,我很偉大所以要殘忍分手給女主自由……但有沒有問過對方想不想和你在一起,也許換個人她會更幸福?有沒有問過對方想不想去異地發展,也許她當下就想和你相守?


常人的思維盲點,常人的「自以為是」,所以第二部看完的感覺,也是常人的「平淡遺憾」。


第三部,我稱它為「惡人」的故事。


也許你會說,山姆不是惡人啊,他雖然最後殺了妹妹吉娜,但也是為了阻止她未來殺更多的人啊。

這裡的「惡」,不是指殺人,而是指擅自決定他人的人生;這裡的「惡人」,也不單指尼克,也包括他的妹妹吉娜。


和伊萬、尼克不同,他們穿越回過去,要麼是救人,要麼是「修正」某些細節,剩下的依舊順其自然,依照著每個人的性格發展。而尼克和吉娜穿越回過去,卻是直接殺人,他們不是「修正」細節,而是直接斬斷了一個生命發展的可能性。


吉娜是直接殺死,而尼克,正如吉娜說的那樣:我提醒過你很多次,你每一次的穿越都會帶來更多的死亡。尼克已經察覺到了這個情況,但是他不願意承認,他不願承認自己每一次的「善意」竟會帶來「惡果」,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嘗試,一而再再而三地「害死」更多的人。


有時候,「止」就是一種「進」,順其自然遠比逆天而行更能得到善果。可是「惡人」是不會懂的,他們要的是抉擇、是控制、是了解。


山姆家那場大火,是一切是起始,它非常神秘、非常關鍵。是誰放的火?他/她想要殺誰?穿越回去救妹妹的山姆與殺妹妹的山姆,誰先誰後?兩個循環的平行世界何時止息?


這本來就是個死結,整部電影都在告訴我們,「救」也是「殺」,「殺」也是「救」,善惡那一瞬間凝結在火場,活著的人與死去的人,都想決定對方的命運。


所以他們也永遠都在生,永遠都在死,就像掉進黑洞。


永遠記得,最完美的生活,就是此刻。


http://weixin.qq.com/r/qEwEHJDEXc0irdR-9xm6 (二維碼自動識別)

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我恨我是中文系」


第二部跟第一部一樣,不能跟《回到未來》的系列比。主角有點像大雄,只是沒有多啦A夢。整個電影的對時空的理解不能深究是否對錯,重點是撐這部電影的粉絲有大部分比較噁心,打壓其他不同意見的觀眾。


之前一直聽說這個電影,昨天剛補完,覺得有些話必須說出來,於是上知乎找到了這個問題。

前提:埃文一直在以舊的眼光看待新的人。

沒穿越之前,蘭尼因為精神受創而自閉,喜歡航模。而凱莉在小餐廳維生。

埃文第一次回到過去:在地下室里,他本勸誡喬治善待凱莉和湯米,但是他沒有,他以為現在7歲的湯米已經殺了他的狗,並且是個虐待狂。他只是勸誡喬治給凱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卻說湯米(7歲)是個虐待狂,任何一個7歲大小的小孩聽到這,會是什麼反應?結局就是在現在,埃文失手殺了湯米,被送進了監獄。

埃文第二次回到過去:湯米殺狗的場景,他知道在那個地方湯米要殺狗,他只需讓蘭尼和凱莉回去找個東西,然後他去勸說就ok了(他權說成功了)。但是他沒有,他讓蘭尼帶著刀等著割繩子,蘭尼也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會去殺湯米。結局是湯米死了,蘭尼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凱莉淪為妓女。而他去找他們的時候,依然以為蘭尼喜歡航模,依然是去小鎮餐廳找凱莉。而他對喬治的態度表明,他依然以為喬治猥褻了凱莉,但其實他第一次穿越已經改變了喬治對凱莉的態度。

埃文第三次回到過去:致使父親被殺

埃文第四次回到過去:炸藥信箱的場景,他在明知信箱有炸藥的情況下不是跑過去推母女,而是跑到信箱附近叫喊。可笑不可笑?要知道湯米是在他之後跑過去的,還是來得及去推母女的。結局是自己失去雙手,母親肺癌,凱莉和蘭尼相戀,湯米變得友善了(他不是虐待狂嗎?)。而主角對湯米依然是不太友善(他還在為湯米「之前」殺他耿耿於懷呢)。

埃文第五次回到過去:他已經回去過4次了,他應該已經知道自己只能回去一會兒,那他去廚房拿刀子是想幹什麼?捅了自己好讓自己住院嗎?

埃文第六次回到過去:地下室場景,埃文為了不讓炸藥在信箱里爆炸,直接把炸藥在地下室引爆了,你說可笑不可笑?結局是埃文進了精神病院,凱莉死了。

埃文第七次回到過去:在娘胎里把自己弄死了。


還有次穿越忘了說,他在幼稚園畫畫,還真就把自己殺人的事給畫上去了,他是有多悠閑??

看完這個電影,我覺得電影能發展下來,全靠主角的無能。


同意一位知友的回復。
我也認為導演在處理主角回去改變過去時的一些行為明顯過於愚蠢。有些次他回去很緊急匆忙就算了,在知道自己有能力改變時,有些時候是完全可以充分考慮改變過去的手段、方法的。比如要救那對母子,以成年人的智慧回去了竟然不是直接跑到那個媽媽身邊去阻止而是傻傻的站在信箱邊僅是喊叫;同樣的,以過來人的身份、幾十年的記憶經驗回去破壞一根雷管簡直不要太簡單,拔掉引線扔水裡應該就夠了。主角這兩次改變行為導致的後果都是由他的愚蠢所致,所以,這個片子我沒有看到感動,我只學會:做事要考慮周全,愚蠢、魯莽的行為會害死人,既可能害死別人,而且會害死自己。害死別人是無辜,害死自己是活該,不值得同情。


補充一點:很顯然,主角的愚蠢行為是導演編劇刻意安排,但這樣的安排就顯得不夠令人信服。就像一個回答里提到的,如果編劇不將某些改變行為處理得那麼愚蠢,而是展現主角已經充分考慮、準備後仍然造成一些不可預知的結果,特別是壞的結果,這樣的悲劇意味才更濃。而且竊以為這樣的藝術效果才更好。


明顯漏洞:在監獄裡穿越手心出現傷疤,不應該是突然出現!而是從小就有,所以進監獄的時候,室友就已經知道,而不是神跡般突然出現!邏輯有問題


另外補充一下:這部電影強調的是因果關係,如果硬要扯到多個時空就失去了意義。蝴蝶效應指的就是誘因而產生結果,是連續的。在下民科都算不上,所以不想在評論區瞎扯。

違背了蝴蝶效應的因果關係就是邏輯上的失誤。蝴蝶振動一下翅膀,失去了中間的遞進連接,莫名就來了一場風暴。

這不叫蝴蝶效應,這是法師


也許我在評論里的話可能又刺激到了誰,請你不要上綱上線,我沒直男癌,我歧視女性也好,不歧視也好,不需要你來教我做人,好嗎?不能愉快聊天就別聊,看不慣別看,您鬧心我更鬧心。


一隻蝴蝶煽動了幾下翅膀,幾周後,會為當地帶來一場龍捲風。正如影片的標題「蝴蝶效應」一樣,開端的一件細小的變動會影響到最後的結果。

此片講述了埃文通過不斷地穿越過去來改變自己及他人的命運。開端的時候,導演就向我們展示了緊張的情節,並且埋下了一個大伏筆(一名男子快步走進一個房間,並且用長沙發擋住門以防止其他人衝進來抓他。隨即躲到桌子下面急促地寫著一些東西,邊寫邊念叨著:如果如果有人發現這個,那麼我的計劃則不起作用,我要回到一切的開端去挽救她)。看到這裡我不竟會想:外面找他的人是誰?屋內的這名男子是誰?他的計劃是什麼?他要挽救的人又是誰?影片開端的這個情節毫無疑問地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去探究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因為一開始導演就向觀眾提了這些問題,我受到好奇心的驅使會對後面的情節感到期待。

當然,導演不會很快的給我們解答,得先介紹一下人物關係,然後再鋪墊幾個小伏筆。埃文、凱麗、蘭尼 和 湯米 是童年時期的小夥伴。埃文和凱麗對對方互相有好感,湯米是凱麗的哥哥,他們兄妹倆兒的父親是虐待狂。至於小伏筆一共有三個;第一個是小埃文在幼兒園畫了一張暴力漫畫;第二個是小埃文拿著刀出現在廚房;另一個是小埃文無緣無故地被父親掐住喉嚨。影片後面的穿越給這些伏筆做出了較合理的解釋。

當埃文得知自己可以穿越回過去的能力之後,影片基本上就開始激流勇進了,他選擇不斷地穿越來改變目前的現狀儘管這會對他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傷害。每一次穿越都是為了改正目前的錯誤,但是每一次修正之後都會出現一個新的錯誤,永遠做不到完美(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唯一趨近於完美的一次,埃文和凱麗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卻被埃文自己的過失殺人給破滅了。

臨近影片末尾,對接了此片的開頭,埃文躲在桌子下面急促的寫著一些東西,然後通過觀看家庭錄像帶回到了母親的子宮內,並且終結了自己的生命。因為他自己知道每解決一個問題之後總是會面臨一個新問題,很難做到兩全其美,於是他直接在生命的開端終結了自己。


男主回去扎手的這個情節,很多人說獄友的反應是bug,這確實是個bug,我開始也同樣糾結於這個片段,但是後來我想到了更遠的地方。《蝴蝶效應》其中幾次穿越並沒有符合他自己本身的片名邏輯。所謂蝴蝶效應,就是過去任何改變,即使是改變了1秒鐘,以後的歷史也是不同的。以本片穿越前後相差十幾年的時間來說,完全會發揮蝴蝶效應的效果。比如男主扎手的行為,這個扎手的行為完全可以改變歷史,他的老師對他的自殘行為的反應,他的母親對他自殘的反應,盆友對他這個行為的反應。甚至,這種很嚴重的傷害,完全可以去看醫生,進而改變了更多人的命運。假如有小朋友被他的行為嚇壞了,產生了心裡問題。他或他的朋友對這些的反應,促使他們遠離他等等,之後的歷史會不同,也就很大的可能沒有了獄中的情節,或者至少獄中情節會不同,比如獄友換了個人等等改變。有個理論,每個人通過與自己六個關係人的聯繫,世界上任何兩個人都能發生聯繫。所以這個看似小bug的情節卻是本片中最不符合片名邏輯的地方了。
很多人強詞奪理的強行解釋這個情節,只不過是他們偷懶而已,懶得去思考這個扎手事件對未來的種種改變。確實,這種思考非常燒腦。但是這種思考不正是瘋狂推薦本片的人所追求的么?但是他們實際的行為卻與他們看本片的目的相去甚遠!

其實本片的ID是個非常好的點子,完全可以拍成一個無人超越的經典。可惜!後人再想在此ID下拍出好片,總會被人說是跟風之作。感覺好可惜!

本片對我來說還有其他問題:三觀問題,看了很多評論,很多人都說命運宿命什麼的。這可以說明本片傳達出了這樣的命題。單就蝴蝶效應來說,根本就沒有宿命命運什麼事!不管本片是主動傳達出來宿命命運等方面的信息,還是被動傳達出的,或者被某些人曲解的,都是與蝴蝶效應這四個字無關的。如果強行這樣理解本片,那麼個人認為「蝴蝶效應」就是被人肢解,曲解了。


時空穿越類的電影現在沒有一部令人信服的,怎麼看都是邏輯混亂BUG一堆,畢竟穿越這種東西不是我們現在能理解的


一個一個夢飛出了天窗,一次一次想穿梭舊時光。


推薦閱讀:

哪些電影可以作為場面調度的教科書?
哪兩個女演員是中國的奧黛麗·赫本與瑪麗蓮·夢露?
第 52 屆金馬獎有哪些亮點和槽點?
怎麼看待《消失的愛人》中妻子的行為?
如何評價《魔獸》電影在 Metacritic 上評價僅 29 分?

TAG:電影 | 連鎖反應 | 蝴蝶效應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