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否有取劉禪而代之的野心和實力?

本問題僅為設想 不涉及任何對諸葛亮進行道德質疑


先說結論:有實力,沒野心!


權力方面:劉備於223年駕崩,此時諸葛亮已經跟隨了他十六年,在這十六年中,諸葛亮大部分時間是劉備內政的負責人。在他之後負責蜀國內政的蔣琬、費禕、董允等,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俗話說人亡政息,諸葛亮死後二十年,蜀漢政權都仍掌控在諸葛亮的接班人手中(事實上,如果不是費禕被刺,可能能更久),君不見魏國有高平陵以及淮南三叛,吳國也不少亂子,唯有蜀漢這一時期還算平穩,可見諸葛亮生前對於政局的把控力。

軍隊方面,軍中大佬如關羽、張飛、黃忠,甚至馬超等,都已死去,結合之後諸葛亮的數次征討,可以看出,軍中無人能撼動他的地位。此時趙雲已老,軍中聲名最盛的大將魏延對於諸葛亮也是死心塌地的(諸葛亮死後魏延的舉動,也只是為了和楊儀爭權,並不是反叛,當然也可看出魏延確實沒啥政治頭腦)。因此,在蜀漢的軍政兩方面,諸葛亮毫無疑問的做到了全面掌控,雖然有李嚴在江州,號稱是第二輔政,但犯了點錯誤就被一擼到底,諸葛亮死後自己也知道無法再死灰復燃,說明朝中基本沒有支持他的人,也可看出在蜀漢根本沒有和諸葛亮做對的人,即使有,在李嚴被打倒後,也沒有了或者說沒有能力了。。。


野心方面:這方面不太好揣測,畢竟我們已經是二千年後的人了。我也不知道當年的丞相在辛勞一夜後、對月長思時,或者在山頂上揮著羽扇、俯瞰著出征的軍隊時,究竟有沒有過篡位的念頭。這點誰也無法確定。他的這一念頭是一閃而過還是終生縈繞內心,這也是誰都不確定。

我只知道,從諸葛亮的行為來看,絲毫看不出有篡位的想法。

固然,他把一些自己人都安置在高位上,對可能的政敵(如李嚴)則罷黜不用,但如果從舉賢不避親這方面來講,也沒什麼好過分指責的,畢竟他提拔的這些人在位置上都展現出了稱職的能力。當然,除了馬謖,但諸葛亮的懲罰也來的很快很嚴重,甚至有點過於嚴重了。

諸葛亮自己,則是家無餘財,遺表中他自己說,他家只有八百株桑樹,十五畝薄田。曹操或司馬懿家裡能只有這麼點財產嗎?

諸葛亮的親弟弟諸葛均,也只是一個長水校尉,如果真的想篡位,會不把弟弟安置在高位上嗎?魏國的軍隊中,一堆曹家的以及夏侯家的,司馬懿的兩個兒子,也在軍中佔據高位。

因此,我雖然不敢斷定諸葛亮一定沒有過野心,但至少他根本沒有顯露過。


最後說一下,諸葛亮,無論是能力上還是人品上,都是毫無黑點的。他沒能恢復漢室,真的是天命難為,以一州之力抗八州?真的只能是天神下凡才有可能。

而且諸葛亮一生,無論是剛和劉備一見面就被委以重任,白帝託孤時肝膽相照,匡扶幼主鞠躬盡瘁。他和劉備,是千古難有第二對的君臣,他的一生事業,雖然未能成功,但以區區一個益州,土地少,人口也少,能數次出征魏國不落下風,這已經是極為難得的了,我不認為換了其他任何一人在諸葛亮的位置上,能比他做的更好。。。

所以,奉勸知乎上的一些人,不要再想著黑丞相了,中國文人是最會罵人的。所以,如果諸葛亮真有一絲黑點,早被人罵完了,也輪不到你們。。。


有沒有實力你看劉禪不就知道了?

有沒有野心你看劉禪不也知道了?


諸葛亮自己為蜀漢過勞死,兒子孫子為蜀漢殉國死在戰場上,半個徒弟姜維為蜀漢奮戰到最後一刻,一門三代忠烈為國捐軀在中國歷史上還有誰?草泥馬的野心,草泥馬的陰謀,草泥馬的篡位。


部分有實力,沒條件,沒野心。
什麼叫部分有實力?諸葛亮不是曹操,儘管兩人都是丞相、都是侯爵(武平侯、武鄉侯)、都是州牧(冀州牧、益州牧),都執掌軍政大權,但他們的根本差異在於,諸葛亮的權力來自授權,而曹操的權力來自自己。所以,諸葛亮只有在框架內使用權力的資格,而曹操可以打破框架。這直接決定了諸葛亮可不可以用這個權力來篡位。
看到這裡,一定有人會問,司馬懿呢?沒錯,司馬懿也來自授權,但他的家族最終卻打破了框架。為什麼?因為司馬懿(及其子孫)用打內戰的方式清除了體制內對自己的一切制約力量。也就是高平陵之變、淮南三亂四次大規模內戰。內戰從肉體上清除政治反對派,從制度上加強家族獨裁權力,從組織上團結最多的力量,從政治上樹立討逆平叛的威望。所以司馬家才能完成政變。司馬做到這一切很難,到討伐諸葛誕的時候,司馬昭連皇帝和太后都帶上了戰場,就是擔心大軍在外有人挾持皇帝發難,說明即使這時的司馬家,權力基礎也不穩固。可以說,沒有血腥的內戰,司馬家絕不可能以宮廷政變的形式完成改朝換代。
那麼諸葛亮能打內戰嗎?不能。諸葛亮的最大政敵就是李嚴(平),同樣是顧命大臣,李嚴坐鎮江州,領尚書令鎮守蜀國的東方。兩人之間存在著權爭,但主要是諸葛亮權力大而李嚴心懷不滿的問題,李嚴沒有叛逆行為。聯想到淮南叛亂,王凌公然另立中央,準備擁立楚王曹彪,司馬家師出有名,但是李嚴一點也不想打破後主政權的體系,因此很難用體制的力量去打垮他。沒有內戰的機會,因此,他不能從體制內借力量去擴張自己的實力進而再打垮體制。這是諸葛亮與司馬懿最大的不同之處。
那麼,諸葛亮不能直接用體制的力量稱帝嗎?很遺憾,還是不能。名分的原因下文有詳細的敘述,這裡說一說蜀漢的內政問題。田餘慶先生在這方面說得非常清楚,小子不敢妄言,簡單說,諸葛亮的權力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從顧命大臣的角度來看,坐鎮江州的李嚴實力很強,正是劉備構造出的一在內一在外的互相制衡格局;在內,車騎將軍吳懿領導首都衛戍部隊,他是劉備的大舅哥,是蜀漢的外戚,而劉禪的張皇后更是張飛的女兒,又與張氏集團有聯繫,吳家和張家外戚實力很強,足以制約諸葛亮。諸葛亮手下魏延、趙雲等將更是很難說是諸葛亮的私家軍隊,難以相信他們會跟隨諸葛亮向蜀漢朝廷發難。一句話,諸葛亮的權力是授權,不是他自己的。所以,他只是部分有實力罷了。
先更到這裡,有時間再寫

繼續更新。
什麼叫沒條件?
劉備是季漢的皇帝,是漢室中興、討賊平亂的領袖。蜀國這樣一個反政府政權,存在的基礎就是漢室之貴胄劉備舉著的興復漢室的旗幟,不然早就失去凝聚力而分崩離析了。它的政治目標,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也就是掃清篡逆,包括廢黜漢帝的曹魏集團和僭號稱帝的孫吳集團(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吳蜀第二次結盟時蜀漢對於是否承認孫權的皇帝身份糾結了那麼久,也可以看出承認孫權皇帝身份的諸葛亮的政治智慧)。也就是說,蜀漢的存在前提就是皇帝必須姓劉!須知,曹操在事實上對漢朝最後的存在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設使國家無有孤,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不算是太過分的話。然而,他的兒子自立為帝,那麼他們立刻就被劉備定在了恥辱柱上,而對漢朝起的作用遠遠不如曹操的諸葛亮如果敢於代漢稱帝,保證他的死相和名聲都要比曹操難看百倍。

對此諸葛亮的認識是很清醒的。李嚴不懷好意的請求他加九錫,想仿效孫權勸曹操稱帝的慣例把諸葛亮架到火上烤。他斷然地說「消滅曹睿之後,雖十錫可受,況九錫乎?」他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討伐曹魏才是自己該做的,稱帝嘛,如果可能的話,等滅了魏國再說也不遲。
縱觀三個漢朝,劉邦有伐無道(項羽)誅暴秦的功績,劉秀有討伐王莽、平定天下大亂的功績,劉備有一生反曹、大力抗曹的功績,他諸葛亮有什麼?稱帝?好像很難哦。

沒野心。
諸葛亮的人格是完美的,道德上沒有問題。但是,這點是排位比較靠後的,畢竟絕對權力面前的道德不怎麼可信。只能說這點是輔助作用。
沒絕對的實力,沒條件,才是根本原因。


另外,問題是實力和野心,我的答案說的很清楚,也沒有對諸葛亮有任何道德上的質疑,謝絕人身攻擊!


諸葛亮想取劉禪代之有五大障礙

1

諸葛亮很腦殘的找了一幫忠於蜀漢政權的大臣,即使在他死後數十年這幫人都還能較長時間維持蜀國穩定,要想篡位,首先就要把這些人全部換成一群見利忘義之徒,連個狗頭軍師都不準備,還想篡位?

2

諸葛亮很腦殘的拚命幹活,幹完軍事干內政,幹完內政干外交,前線幹完後方干,根本不關注養生和培養繼承人的問題,你沒親信也就算了竟然連繼承人也不準備,還想篡位?

3

諸葛亮很腦殘的提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口號,把維護劉禪統治當成一項政治正確的工作,把劉備「君可自取」的政治大旗輕而易舉的丟在一旁,連政治口號都不打,還想篡位?

4

諸葛亮很腦殘的認真貫徹聯吳抗曹的政治主張,導致他如果造反,政局不穩,強大的魏國可以輕鬆地趁虛而入,而在荊州多次支援關羽,後來在魏滅蜀之戰時在永安堅決支援羅憲的吳國,卻不可能成為蜀國的助力,連國都不賣,還想篡位?

5

最後,諸葛亮認真貫徹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道德標準,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一心一意輔佐劉禪,死後就連被自己折騰下去的李嚴廖立都為之悲痛,這種人連造反的心思都不動,還想篡位?


曹操取代漢獻帝的過程中,衣帶詔案、荀彧之死等等。司馬取代曹氏,出現了各種叛亂。

諸葛亮根本沒必要取代劉禪,諸葛亮已經是實際上的領導人了,劉禪不過只是傀儡而已。諸葛要做的是青年時期給自己制定下的計劃,就是帶領蜀漢完全統一中原的革命任務。

如果諸葛亮僅僅是為了奪權,享受權力帶來的特權,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成為二代、三代,根本就不需要發動戰爭侵略魏國。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諸葛亮是要成為偉大人物的男人,是要建功立業的男人,是要創造奇蹟的男人!怎麼可能為了那麼一點點特權,就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


不請自來。

我們常說歷史是沉重的,作為唯一未斷續的文明體,歷史無疑的更加沉重的。如同沙袋一般少量可鍛煉筋骨,巨量則拖累筋骨,海量則掩埋筋骨。
許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一些文人學者甚至政治人物在中年之後會有這麼悲觀主義的情緒表達。實際上中國人在漫長歷史上的內在的情愫同樣傾向於悲觀的世界觀。
「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古人在精神和生活上都要承受天地的重壓,慢慢的對資源對社會對循環的理解就與天相似,但我們是有情眾生,對消亡的態度是消極的,體現在古人在史觀和文學觀念上的態度是十分宿命論的。對於人定勝天的設定,更多是棲身在神話故事中。

四大名著作為文學的代表,其中表現的封建社會文化,是一種以宿命論為本質的文化,這種閉合式的文化只能從局限性中認識自我,人的自我只能是悲劇,人只能是被某種神秘的力量主宰的微不足道的動物。孫悟空被壓五指山,諸葛亮知天易逆天難,宋江的忠君思想,賈寶玉不敵家長制。
古代名著都是很直白的,全書的東西都在卷首詞里,比如金瓶梅里的酒色財氣四貪詞
酒損精神破喪家
語言無狀鬧喧嘩
疏親慢友多由你
背義忘恩儘是他
切須戒,飲流霞
若能依此實無差
失卻萬事皆因此
今後逢賓只待茶
休愛綠髻美朱顏
少貪紅粉翠花佃
損身害命多嬌態
傾國傾城色更鮮
莫戀此,養丹田
人能寡慾壽長年
從今罷卻閑風月
紙帳梅花獨自眠
錢帛金珠籠內收
若非公道少貪求
親朋道義因財失
父子懷情為利休
急縮手、且抽頭
免使身心晝夜愁
兒孫自有兒孫福
莫與兒孫作遠憂
莫使強梁逞技能
揮拳探袖弄精神
一時怒發無明穴
到後憂煎禍及身
莫太過,免災翅
勸君凡事放寬情
合撒手才須撒手
得饒人處且饒人

再比如水滸的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七雄繞繞亂春秋.見成名無數,圖形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訝求魚櫞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直到三國,卷首詞的水平直登天際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可見文史觀念中的宿命論是極其統一且強大的,從這個角度看三國,就會看的通透一些。
比如三國演義第37回《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我不摘全文了,分段摘些。

玄德曰:「元直臨行,薦南陽諸葛亮,其人若何?」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
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曰:「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此四人務於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嘗抱膝長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眾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樂毅,其才不可量也。
」玄德曰:「何潁川之多賢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觀天文,嘗謂『群星聚於潁分,其地必多賢士。』」時雲長在側曰:「某聞管仲、樂毅乃春秋、戰國名人,功蓋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過?」
徽笑曰:「以吾觀之,不當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比之。」雲長問:「那二人?」徽曰:「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眾皆愕然。徽下階相辭欲行,玄德留之不住。
徽出門仰天大笑曰:「卧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言罷,飄然而去。
玄德嘆曰:「真隱居賢士也!」

(關注水鏡先生這段劇透全書的話。嘔心血,仰天大笑,其主,其時,惜哉,飄然。)


次日,玄德同關、張並從人等來隆中。遙望山畔數人,荷鋤耕于田間,而作歌曰:「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卧不足!」玄德聞歌,勒馬喚農夫問曰:「此歌何人所作?」答曰:「乃卧龍先生所作也。」

(老三國一劇里農民邊干邊唱那一段的簡直太精彩)

遂上馬,行數里,勒馬回觀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觀之不已,忽見一人,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玄德曰:「此必卧龍先生也!」急下馬向前施禮,問曰:「先生非卧龍否?」其人曰:「將軍是誰?」玄德曰:「劉備也。」其人曰:「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玄德曰:「久聞大名,幸得相遇。乞即席地權坐,請教一言。」二人對坐於林間石上,關、張侍立於側。州平曰:「將軍何故欲見孔明?」玄德曰:「方今天下大亂,四方雲擾,欲見孔明,求安邦定國之策耳。」州平笑曰:「公以定亂為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起義,誅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復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復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將軍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不易為,徒費心力耳。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玄德曰:「先生所言,誠為高見。但備身為漢胄,合當匡扶漢室,何敢委之數與命?」州平曰:「山野之夫,不足與論天下事,適承明問,故妄言之。」玄德曰:「蒙先生見教。但不知孔明往何處去了?」州平曰:「吾亦欲訪之,正不知其何往。」玄德曰:「請先生同至敝縣,若何?」州平曰:「愚性頗樂閑散,無意功名久矣;容他日再見。」言訖,長揖而去。玄德與關、張上馬而行。張飛曰:「孔明又訪不著,卻遇此腐儒,閑談許久!」玄德曰:「此亦隱者之言也。」

(這裡又借崔州平劇透)

將近茅廬,忽聞路傍酒店中有人作歌。玄德立馬聽之。其歌曰:「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君不見:東海者叟辭荊榛,後車遂與文王親;八百諸侯不期會,白魚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戰血流杵,鷹揚偉烈冠武臣。又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楫芒碭隆準公;高談王霸驚人耳,輟洗延坐欽英風;東下齊城七十二,天下無人能繼蹤。二人功跡尚如此,至今誰肯論英雄?」歌罷,又有一人擊桌而歌。其歌曰:「吾皇提劍清寰海,創業垂基四百載;桓靈季業火德衰,奸臣賊子調鼎鼐。青蛇飛下御座傍,又見妖虹降玉堂;群盜四方如蟻聚,奸雄百輩皆鷹揚,吾儕長嘯空拍手,悶來村店飲村酒;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再來一次)

至中門,只見門上大書一聯云:「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玄德正看間,忽聞吟詠之聲,乃立於門側窺之,見草堂之上,一少年擁爐抱膝,歌曰:「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主

玄德待其歌罷,上草堂施禮曰:「備久慕先生,無緣拜會。昨因徐元直稱薦,敬至仙庄,不遇空回。今特冒風雪而來。得瞻道貌,實為萬幸,」那少年慌忙答禮曰:「將軍莫非劉豫州,欲見家兄否?」玄德驚訝曰:「先生又非卧龍耶?」少年曰:「某乃卧龍之弟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現在江東孫仲謀處為幕賓;孔明乃二家兄。」玄德曰:「卧龍今在家否?」均曰:「昨為崔州平相約,出外閒遊去矣。」玄德曰:「何處閒遊?」均曰:「或駕小舟游於江湖之中,或訪僧道于山嶺之上,或尋朋友於村落之間,或樂琴棋於洞府之內:往來莫測,不知去所。」玄德曰:「劉備直如此緣分淺薄,兩番不遇大賢!」均曰:「少坐獻茶。」張飛曰:「那先生既不在,請哥哥上馬。」玄德曰:「我既到此間,如何無一語而回?」因問諸葛均曰:「聞令兄卧龍先生熟諳韜略,日看兵書,可得聞乎?」均曰:「不知。」張飛曰:「問他則甚!風雪甚緊,不如早歸。」玄德叱止之。均曰:「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車騎;容日卻來回禮。」玄德曰:「豈敢望先生枉駕。數日之後,備當再至。願借紙筆作一書,留達令兄,以表劉備殷勤之意。」均遂進文房四寶。玄德呵開凍筆,拂展雲箋,寫書曰:「備久慕高名,兩次晉謁,不遇空回,惆悵何似!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雖有匡濟之誠,實乏經綸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義,慨然展呂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鴻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達,再容齋戒薰沐,特拜尊顏,面傾鄙悃。統希鑒原。」玄德寫罷,遞與諸葛均收了,拜辭出門。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別。

方上馬欲行,忽見童子招手籬外,叫曰:「老先生來也。」玄德視之,見小橋之西,一人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著一驢,後隨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而來;轉過小橋,口吟詩一首。詩曰:「一夜北風寒,萬里彤雲厚。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面觀太虛,疑是玉龍斗。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宇宙。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玄德聞歌曰:「此真卧龍矣!」滾鞍下馬,向前施禮曰:「先生冒寒不易!劉備等候久矣!」那人慌忙下驢答禮。知

諸葛均在後曰:「此非卧龍家兄,乃家兄岳父黃承彥也。」玄德曰:「適間所吟之句,極其高妙。」承彥曰:「老夫在小婿家觀《梁父吟》,記得這一篇;適過小橋,偶見籬落間梅花,故感而誦之。不期為尊客所聞。」玄德曰:「曾見令婿否?」承彥曰:「便是老夫也來看他。」玄德聞言,辭別承彥,上馬而歸。正值風雪又大,回望卧龍岡,悒怏不已。

在卧龍先生出鏡之前,其人設就已經豐滿了。
眾所周知,三國的宿命論意味是很重的,從始至終將一種人物性格推演到極致,雖然被人詬病如npc般,但恰恰也正是這種極致引人入勝,比如關羽的剛而自矜,張飛的莽撞忠義,這種人物性格的描寫在每文每段中均有體現。

所以回到問題,諸葛亮的野心是什麼?
當個皇帝?任個宰相?
都不是,其志向在於借天下分而未分之勢,硬抵劫數,為大漢再續天命。
水鏡講雖得其主,就是仁德無雙的劉備,才是諸葛出山的必要條件,其不願計謀歸於戮主,使得天下刀兵橫行。
但大漢氣數已盡,卧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隆中對三分天下之策,機關算盡只為爭這一線的可能。

在演義中,其已是半神之人了,所以他對當皇帝這樣的事一點興趣都沒有。他要做的事比這high的多,你求他當他都不會當。他只是寫出師表跟劉禪說,小劉啊,你給我放權放權再放權,我去懟他們
而至於實力不用多說,但在三國時期,實力不如名義,如果登基名不正言不順,益州集團和老班底都無法容他,蜀國勢力分崩離析只當個荊州集團山大王,怕是不願意的。

所以,就取代劉禪這件事上,諸葛亮志不在此,故而沒野心也沒實力。


歷史上鞠躬盡瘁的楷模——諸葛亮同學在知乎上被認為是有實力有野心取而代之,甚至——已經這樣做了,只差一個名號。

有些人滿腦子齷蹉,總覺得別人也跟他一樣無恥。


這麼愚蠢的問題真是無聊。

大耳去世時葛公年僅四十,深入不毛確立了其在蜀中的核心地位,此後葛公一心北伐積勞成疾,隕星時不過53。

如果葛公有一絲私心,不鞠躬盡瘁而是關門自守,續命十年不在話下。以他的能力與地位整治蜀中權力網,欺負這群菜雞怕是用不了多久。效法伊尹霍光,阿斗留著當圖章也好,廢了另立傀儡也好,就算葛公念舊,日後以諸葛瞻的能力拷貝司馬兄弟還真不難。

不要以為蜀人對漢的歸屬感有多強,打劉焉起就攛掇著獨立了。拉一派打一派安居至尊,以為葛公做不到?


兩千年賢相代言,兩千年文人偶像,對葛公「野心」有懷疑的,罰你們去默寫十遍出師表。


假設你在帝都有一套房子、1500畝地、800棵樹,你敢讓你的兒子揭竿造反嗎?諸葛亮就敢!試看: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臣身在外,別無調度,隨時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
陳壽《三國志·亮傳》:「及卒,如其所言。」
對比一下曹孟德和司馬仲達留給子孫的遺產,諸葛亮心可夠大啊。


諸葛亮的確有很強的實力來代替劉禪,但他不會,千古一表裡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與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總結一下諸葛亮給劉禪的出師表,張口閉口就是三個字 你爸爸。劉備對諸葛亮是有知遇之恩的,但諸葛亮也真的是看不上劉禪,所以一口一個你爸爸,但是絕不會背叛你爸爸,很多人說諸葛亮沒有實力,可若要取代劉禪足夠了,率先反對諸葛亮的肯定大部分是西川舊臣,子龍應該會保持一段時間的中立,可他們就是真的對劉禪忠心耿耿嗎?再者,關張的舊部除了死了的 剩下的也掌握在諸葛亮的手裡,還有就是馬岱魏延等 都肯定是支持諸葛亮的。諸葛亮掌握了六分之四的軍事力量,看北伐就知道,其實很大一部分武將都是諸葛亮的人,他沒有機會取而代之劉備就不會白帝託孤了。如果諸葛亮一開始就想篡位也沒有比託孤時更好的機會了,就算是劉備在試探他,憑他的能力控制病入膏肓的劉備寫下詔書也不難,但他沒有,他知道這個位置只能姓劉的去坐,篡逆這種事特別是諸葛亮這種地位的知識分子是做不出來的,這是古代知識分子的一個底線,比如荀彧輔佐曹操,卻一直勸他不能行篡逆之事,還有他就算不顧劉備之恩,他取而代之勢必是會分裂蜀漢集團的力量,為了這個集團他和劉備已經辛苦經營了大半輩子萬萬不能就這麼分裂了。


李中堂是否有……?啊?好香的包子。


諸葛亮當然有野心。

從他出世那一刻開始他就是帶著野心出來的。

但是你要是說他有沒有取代劉禪的野心,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擁有一個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最至尊的權力,是很多人都有的野心。但是就算他真的有,他也絕對不會實施行動,不會蠢到去奪劉禪的權。

諸葛亮的野心是打下一個天下大同,百姓安樂的江山,而不僅僅是做一個名義上的至尊,他是一個聰明人。再說,他的權力也和皇帝什麼的沒差了,在前後出師表裡加看得出來,官員的任用罷免,人事調動,都是他來決定的,還要指導劉禪學習。這也就是諸葛亮,要是其他朝代的哪個大臣敢這麼寫早就被當成謀反了。劉備死後的幾場對魏,吳的戰爭都是諸葛亮主導發起的,軍事權和行政權都在他手上了,還要這個名頭有什麼意義。

另外,劉備臨終之前在白帝城,最開始誰也不見,為什麼就唯獨最後一天把文武百官都叫過去,然後把諸葛亮叫過去,拉著他的手說我兒子不成器,他要是干不好就你來當皇帝吧。你說這種情況下諸葛亮能怎麼說?所以雖然諸葛亮聰明如斯,他也確實不是很適合做這個皇帝,劉備跟他的老祖宗劉邦一樣,自己雖然實力一般,但是知人善用拉攏人心都是一把好手,諸葛亮在這一塊差遠了。

而諸葛亮也確實是一個智商情商道德都近乎完美的一個人,正如前面幾位所說,他要是真的有黑點,這麼兩千年早就被人黑完了,還輪得到我這種宵小在這瞎bb。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樣的一個人,是絕不會有這個心思的

諸葛亮,重視名譽和品格,遠遠大於官爵和財富

順便一說,他兒子輩也是這樣的寧死不辱的性格,讓人相信,諸葛亮絕不是沽名釣譽,他確實是骨子裡的忠臣


有實力,沒野心。
但是他就算當了皇帝也站不久。何況諸葛當皇帝,名不正言不順。他有篡位的實力,卻沒有坐穩位置的實力。

1。蜀漢集團沒有將諸葛亮的正確方針落到實處。關羽擅自行動就說明問題
2。蜀漢集團後繼無人。
3。蜀漢集團的戰略目標不明確
4。蜀漢集團的開國根基不牢國
5。蜀漢集團是外來集團,沒有實行正確的政治方針。

但是看他篡位的實力,看歷史評價就可以。
譬如。
1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2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3 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徵到漢川。風伯怒臨新野縣,祝融飛下焰摩天。

4 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5 七星壇上卧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

6 周瑜決策取荊州,諸葛先知第一籌。指望長江香餌穩,不知暗裡釣魚鉤。

7 卧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

8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9 五月驅兵入不毛,月明瀘水瘴煙高。誓將雄略酬三顧,豈憚征蠻七縱勞。

10 為國平蠻統大兵,心存正道合神明。耿恭拜井甘泉出,諸葛虔誠水夜生。

11 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制蠻王。至今溪洞傳威德,為選高原立廟堂。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12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

13 孔明妙算勝孫龐,耿若長星照一方。進退行兵神莫測,陳倉道口斬王雙。

14 伏弩齊飛萬點星,木門道上射雄兵。至今劍閣行人過,猶說軍師舊日名。

15 谷口風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

16 長星昨夜墜前營,訃報先生此日傾。虎帳不聞施號令,麟台惟顯著勛名。空餘門下三千客,辜負胸中十萬兵。好看綠陰清晝里,於今無復雅歌聲!

17 先生晦跡卧山林,三顧那逢聖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託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18 葛先機識魏延,已知日後反西川。錦囊遺計人難料,卻見成功在馬前。

19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20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21 撥亂扶危主,殷勤受託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嘆古今無!

1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2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3 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徵到漢川。風伯怒臨新野縣,祝融飛下焰摩天。

4 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5 七星壇上卧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

6 周瑜決策取荊州,諸葛先知第一籌。指望長江香餌穩,不知暗裡釣魚鉤。

7 卧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

8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9 五月驅兵入不毛,月明瀘水瘴煙高。誓將雄略酬三顧,豈憚征蠻七縱勞。

10 為國平蠻統大兵,心存正道合神明。耿恭拜井甘泉出,諸葛虔誠水夜生。

11 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制蠻王。至今溪洞傳威德,為選高原立廟堂。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12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

13 孔明妙算勝孫龐,耿若長星照一方。進退行兵神莫測,陳倉道口斬王雙。

14 伏弩齊飛萬點星,木門道上射雄兵。至今劍閣行人過,猶說軍師舊日名。

15 谷口風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

16 長星昨夜墜前營,訃報先生此日傾。虎帳不聞施號令,麟台惟顯著勛名。空餘門下三千客,辜負胸中十萬兵。好看綠陰清晝里,於今無復雅歌聲!

17 先生晦跡卧山林,三顧那逢聖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託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18 葛先機識魏延,已知日後反西川。錦囊遺計人難料,卻見成功在馬前。

19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20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21 撥亂扶危主,殷勤受託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嘆古今無!


有實力,也有野心,但是沒有必要。

劉禪雖然痴呆,但是他姓劉,姓了劉,就有恢復漢室的旗號。

你諸葛篡了劉家,拿什麼大旗去反對篡漢的曹家?

比較如意的盤算,是拿下漢中,掃平天下之後,學曹操挾天子令諸侯。

遠比自己當皇帝來的更划算。

這占著四川一地,內憂外患俱在,再去取代劉禪,是不是作死?


實力肯定有,諸葛亮是法師,有位移有輸出。劉禪就是個坦克,還是不太強勢的


人家是有節操的


這就是個偽命題,因為諸葛亮已經取而代之了啊,非要加個名號嗎?
這問題就和問慈禧有沒有能力和野心把光緒取而代之一樣,只不過諸葛亮比慈禧人格更偉大,不會和慈禧一樣弄死光緒。


很多答案都說諸葛亮有實力。我恰恰認為諸葛亮沒有取代劉禪的實力。

蜀漢的主要政治集團都是跟著劉禪他老爸從外地打過來的,這些人和他們的後裔會去幹掉劉禪服從諸葛亮?我咋就不信那。這些人聽從諸葛亮的唯一動機也就是諸葛亮死心塌地服從劉禪而已,但凡諸葛亮有一點反心估計都會被幹掉。蜀漢的建立恰恰是由於曹丕幹掉了獻帝才有了理由,你諸葛亮幹掉劉禪還想保持穩定?這面大旗且不說是否好用,至少是蜀漢政治正確的根基。無論出於任何原因,哪怕劉禪真的是傻,國家如果姓諸葛而不姓劉,你憑什麼還自稱「漢」,蜀漢的百姓又憑什麼幫你對抗曹魏。

最後,劉禪一點也不傻,可能不及他老爹,但絕對實力超群,能夠hold住諸葛亮。


推薦閱讀:

周瑜和諸葛亮到底是誰比較厲害?或者說互相勝過彼此的地方是哪兒?
周公旦長子封魯、世代為侯,次子世代為周公、為王卿士,這反映了什麼價值觀?
晏子使楚中的齊王和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齊王是同一個人嗎?
如何評價有人指齣電視劇《龍珠傳奇》中的不妥後大量粉絲的反駁?
康熙不信神的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三國 | 諸葛亮 | 漢後主劉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