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武將武力排名?

自問自答了一個,本人才疏學淺歡迎指正!


不是早就有比較公認的排行了嗎。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七黃八夏九姜維。。。


以毛本三國演義為底稿
武評立場 核心立場:戰績
1. 用箭射中對方,只能作為武力的參考依據
2. 若在較為正常的情況下面對面單挑,一方失敗,可認為其武力不如對方
3. 只要不是武力懸殊過大,雙方對戰至少是力戰,有時是死戰
4. 如果雙方交手後如果出現刀法漸亂,體力不支,膽寒心怯等詞眼可基本認為是將敗,再打下去勝算小
5. 場合與情境會影響武將武力的發揮(如關興戰謝旌,第一場是平手,第二場一刀就剁了)
6. 赤兔馬在單挑中明顯發揮了優勢作用(演義中多次提到由於馬快勝敵)
7. 年齡對武將的武力有影響,一般到了50歲後武力開始衰退(很多武將都是50多歲時中箭而死,如甘寧、張遼、徐晃)
8. 在較正常情境下,兩員武將單挑70回合以上不分勝負的,也可認為二者武力相差甚微,基本屬於同一檔次
9. 雙方戰50合平手,不能說明雙方的武力在一個檔次,但相差不會超過一個檔次

回合說
回合是武評重要依據,一般來說武力不相差太大,短回合內是不會分出勝負的,還別說回合少!回合就是武評的重要依據!

高手過招不是幾十回合就能分出勝負的,像岳飛和楊再興過招時,打了幾天幾夜,最後還是岳飛發現了楊家槍法的一個破綻,才降服了楊再興。可見武力相差不多的人過招時,比拼的不再純是武力了,還比拼耐力、智力、膽量。

回合在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武將交鋒時一方用兵器攻擊一次而對方用兵器招架一次叫做一回合。這個應是官方解釋。用在演義中,是適合開始武將策馬對沖說,適合二英戰呂布釘子型,適合三英戰呂布轉燈兒般打,適合兩馬定住武將揮武器打,適合兩馬小碎步武將廝打,適合兩馬並行前沖武將側身而打,至於馬超張飛5個小時200回合,平均一回合1.5分鐘依然不影響,不是機械舞,攻擊一次不代表就是用刀揮一次,打一次,攻擊一次可以有幾招,至於一回合之後是否騎馬跑開或是原地繼續下一回合,還是一開始衝上去一回合速勝,還是書中寫到的不一合,關公手起刀落,xx被立斬於馬下,(如果一回合只是一次出手也就不能解釋關公不一合了而是一合)都要看實際情況,這也很好解釋許褚典韋等人打鬥時都要換馬的原因,人不乏馬卻乏,因為馬不僅自己用完成武將下盤的行動,還要背著武將打。

馬匹論
三英戰呂布中,馬步靈活說,我們所知赤兔是一匹好馬,在其運動上必有其優勢,而【丁】字廝殺【轉燈】廝殺,皆重腳步移位之重要性,呂布就馬匹上就已經佔了優勢。赤兔高八尺,呂布也不矮,關公九尺,高度上佔優勢,也就是我所說的赤兔加成。赤兔,的盧等良馬在沖陣,耐力等多方面也有加成。赤兔還身長一丈,在長度方面貌似壓制劉備,因為轉燈般打是側身打的,而劉備手拿寶劍在距離上不被看好

兵器流,先給點資料。
丈八蛇矛,長一丈八寸(約2.61米)
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刀長九尺五寸
據《蕩寇志》記載,呂布的畫戟重四十斤。在《三國志平話》呂布之戟長一丈二
而且在【丁】字廝殺【轉燈】廝殺這種空間密度較小的限制下,兵器長度如此長的情況,關張顯然發揮也會有所限制(這點我在三英戰呂布時細講),(可以說明小沛呂布戰張飛不分勝負之說)。
呂布的方天畫戟可劈、砍、刺等,本身的形狀也可以對大刀等武器造成卡住等威脅,對劍有距離優勢。

巔峰流
關公手拿82斤大刀,在力量上比同等級武將強很多,瞬間的爆發或許是他瞬秒將的原因吧,如果有人能撐住關公開始的幾合,那隻要實力不是懸殊太大是可以再撐住幾回合,畢竟舉著個大刀也不輕鬆。
兵器對力量的要求又不如拳腳那麼高,而且一般搏擊選手的黃金年齡也是25-30歲中間,力量也是,奧運會為何30歲的算老將呢,因為30歲後因婚姻的狀況,選手的體能開始了小幅度的下降,不過速度至少等到40才會下降,而力量一般45歲前都不曾減弱,而且以兵器搏擊來說,經驗的增長才更重要。有一力降十會,也以巧破千斤,而且,長期訓練,45歲前,力量基本不會衰退,衰退的也是爆發力或者持久力。一般力量的長成,達到最巔峰的時候是27歲28歲左右。而且,器械搏擊對經驗的要求高於拳腳,所以有拳怕少壯,棍怕老郎之說

形勢論
戰鬥背景和戰場形勢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武評時也必須考慮。如果不考慮戰鬥背景和戰場形勢,那麼許褚,徐晃,張遼三人聯手尚遠不及張郃一人了。赤壁之戰時曹操中計基本全軍覆沒,曹軍眾將保護曹操落荒逃走,多次遭埋伏,突圍,體力戰鬥力在途中已經下降,甚至作戰的裝備已經不完整了。
行至葫蘆口時碰上趙雲的埋伏,眾將儘力保護曹操,突圍,此時已經是軍皆飢餒,行走不上,馬亦漸乏,走著倒了者極多。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又遇上了張飛的。
張飛以逸待勞在中途埋伏襲擊曹軍。許褚騎的是無鞍馬,戰鬥力已經打了折扣,張遼,徐晃出戰,兩邊軍就混戰做一團,此時是不是嚴格的的單挑就已經打了問號。原文中並沒有三將敗走,敗退,抵敵不住,料敵不過,料不能勝,心怯,殺退等字眼來證明三將真的不敵張飛。(關羽戰許褚徐晃那回至少有「殺退」兩字值得揣摩)此時曹軍眾將的目的是保護曹操順利逃走,保全性命,根本就不是跟張飛戀戰決勝負。曹操趁混戰之亂自己逃走,曹操逃走了,「諸將各自脫身」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曹操獨自一人的安全尚需要他們來維護,不能自己和張飛繼續打,讓曹操一人自己逃走,沒有人在曹操身邊保護是很危險的,「追兵漸遠」,說明此時曹軍眾將保護曹操的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和張飛戀戰的理由,更不能說許褚,張遼,徐晃三人聯手敗給了張飛。

1+1不等於2論
假設一個小兵的攻擊速度防禦都是1而關羽的攻擊速度防禦都是一個小兵的十倍,也就是攻擊10速度10防禦10。那是不是說10個小兵加起來屬性就變成了攻擊10防禦10速度10呢?是不是就是說十個小兵加起來就能戰平關羽?可顯然不能。而關羽去幫張飛不代表張飛武力翻倍了,不過優勢還是有的。


下面是各個武將的分析

忠義武聖---關公
初露頭角
關公出場後先是斬殺了幾個黃巾小將,略有威信。隨後從大家所熟知的斬華雄開始講,董卓派華雄出站,華雄一出場便斬了幾個小將,不可一世,隨後二爺請戰,不一會斬了華雄,其酒尙溫,華雄咱不能說他強,但也不會弱,處於二流中下等水平,畢竟人家戰績擺在那裡。兩個太守在本地的驍將和上將,可惜。
三英戰呂布
三英戰呂布可謂關公第一次出現在萬人矚目的輝煌戰場上,這段記載詳細分析在呂布那裡。

關羽戰紀靈
面對被呂布如提童稚,被張飛10合秒殺的紀靈,二爺打了30合平?
  [紀靈大怒,拍馬舞刀,直取玄德。關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強!」出馬與紀靈大戰。一連三十合,不分勝負。紀靈大叫:「少歇!」關公便撥馬回陣,立於陣前候之。]
短短几句話,關羽和紀靈的交戰就這樣結束了。   有些朋友認為,關羽用了三十個回合,已經把紀靈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所以紀靈招架不住,才大叫稍歇,其實就是敗了。個人認為這個觀點沒有依據。讀原著首先要尊重作者,作者對這場戰鬥的描述是:不分勝負。但是既然作者說了不分勝負,肯定說明兩人差距很小,就算有個優勢劣勢,不太容易看出來。假如真的是紀靈在三十回合的時候已經堪堪將敗,那麼作者應該交代一下:用招架不住,力怯,刀法散亂之類的語言,但是作者沒有交代,而且還用了不分勝負四個字。如果我們因為主觀上認為關羽厲害,所以直接說關羽佔了很大優勢,這樣合理嗎?  所以本人認為,從字面上來看,關羽和紀靈交戰三十個回合就是平手,甚至說誰也沒有優勢,關羽勝不過紀靈,紀靈也勝不過關羽。此時羽迷們不要急,這只是表象。但是紀靈為什麼會交戰三十回合,紀靈是大叫不繼續打下去了呢?羅本用的是大叫,說明紀靈此時自己感覺略微受壓制了,但說紀靈不行了是不行的。個人認為紀靈在了解關羽的實力以後,要實行一項計劃!他認為略施小計,就可以打敗關羽。
2:令人費解的荀正出手  以往各位朋友分析關羽戰紀靈,往往分析到關紀之戰結束,直接下結論說關羽未出全力,本人認為這樣證據根本不充分,倒是關羽殺荀正,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下。  關羽和紀靈交戰結束以後,關羽放紀靈回去休息,自己等著他再次出戰,但是這回紀靈沒有出戰,倒是副將荀正出戰,但是結果是被關羽秒殺。
 [紀靈卻遣副將荀正出馬。關公曰:「只教紀靈來,與他決個雌雄!」荀正曰:「汝乃無名下將,非紀將軍對手!」關公大怒,直取荀正,交馬一合,砍荀正於馬下。玄德驅兵殺將過去,紀靈大敗,退守淮陰河口。]
仔細品讀者一段,發現這裡得三個疑點,非常難以解釋  1:為何紀靈自己不出戰,讓一個實力是被關羽秒殺的荀正去送死?  2:為何荀正出戰以後,敢口出狂言說關羽不是紀靈的對手?難道關羽真的不是紀靈的對手?  3:紀靈兵力可是絕對優勢,有必要因為死了個副將就大敗而回嗎?對方可是僅僅能和自己平手的關羽。
先看第一個問題,紀靈和關羽打了三十個回合,應該對關羽的實力有所了解,荀正是他的副將,他應該也了解荀正的實力。而且紀靈是大軍的統帥,一定是有頭腦的,不可能意氣 用事。既然如此,他為什麼要讓一個被關羽秒殺得人物上去送死?而且還是自己的副將,袁術讓他去滅劉備,他為何要削弱自己的實力呢?  再看第二個問題,荀正出戰後,竟然敢口出狂言說關羽不是紀靈的對手,他的意思就是關羽只配和自己單挑,而自己最終被關羽秒殺,這是因為他自不量力嗎?個人認為根本不可能,因為荀正了解關羽的實力。不自量力的人,基本都沒有親眼看過對手打仗,(但是不絕對)就是說不了解對手的實力,才會出現自不量力,口出狂言的事情。但是荀正已經親眼看到關羽和紀靈大戰30回合不分勝負,他又是紀靈的副將,這個時候應該既了解紀靈的實力,又了解關羽的實力,更是了解自己的實力,所以他敢於去和關羽交戰,還敢於說出關羽不是紀靈對手這種話,(這句話明顯是漲自己氣勢,因為親眼所見他們打了平手。)不是口出狂言,而是他確實有能力和關羽交戰,他自己心裡很清楚,也信心十足
最後看最後一個問題,紀靈僅僅是折了一個副將,居然就被劉備殺了個大敗,怎麼會這樣呢?對面那個人是和自己打平的關羽,大伙兒都看見了。自己兵力極大的優勢,何必要害怕劉備啊,劉備衝殺過來,直接大軍也壓上去,主將不怕,軍心不會亂,自然是可以靠兵力優勢擊敗劉備啊,可是紀靈和他的軍隊怎麼如此膽小,居然就被打了個大敗?
  現在大家都會笑話荀正的自不量力,但是我卻要為荀正的死而嘆息:你沒有自不量力,但是你死的太悲劇了。
  這三個問題太嚴重了,我並不是要為荀正申冤,只是這一段太費解了,我們必須仔細分析下這三個問題。  其實,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於:關羽戰紀靈的時候根本沒有出全力,而是有所保留!這樣一切問題迎刃而解了。
  回到第一個問題上來,正因為關羽沒有盡全力,所以他打平了紀靈。正因為如此,關羽在袁術軍所有兵將面前造成一個假象:關羽的實力就是和紀靈平手的。正因為紀靈都把這個假象當成了關羽的真實實力,所以他們都認為關羽無法戰勝紀靈,所以紀靈敢於派荀正出手,因為他認為關羽僅僅打平自己,所以荀正也可以和關羽較量一段時間了。
  再到第二個問題上來,正因為關羽沒有盡全力,所以荀正誤把這個假象當成關羽的真實力。
再看第三個問題,正是因為關羽出了真正實力,導致主將紀靈以及在場的軍士都驚呆了,根本沒料到啊,只是想看一下好戲的。隨後劉備揮軍掩殺打敗強大自己數倍的袁軍,這可不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啊。

大家仔細想一想這樣是不是解釋的通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一戰背後的政治因素,關羽是劉備的弟弟,他自然是很了解劉備的想法,比如活捉王忠,以及故意不交割荊州這些行為,根本無需劉備開口,關羽就能會意。這次同樣,出戰前大家就已經識破了曹操的詭計,劉備也是持一個不怎麼積極的態度去和袁術開戰的,這些關羽在一旁,一定是看的清楚。沒必要兩敗俱傷讓曹操牟利。
紀靈在袁術手下也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關羽要真毫無顧忌地把他一刀砍了,還真不好收場,到時候激怒了袁術,打不打過是一回事,自己總歸不會怕,但是不好收場,反而自己會損失。本來紀靈一開始來打,關羽劉備便希望和平收場,能打平就行,大家相持不下,彼此收兵,既不讓袁術大為惱怒又能奉天子旨意行事一舉兩得。然而荀正使計劃好的打亂了,關公陪你玩玩,荀正卻口出狂言,二爺這個性能忍嗎?一刀宰了他,劉備看僵局被打破,只能驅兵掩殺了,已經攤上事兒了,還能躲嗎? 同樣還有紀靈大叫稍歇,關羽放紀靈回去,毛氏父子注了一句:儒雅之極,是雲長身份,不是翼德身份。但是這事情難道是儒雅二字就能解釋的?兩軍對陣,私自放了對方主將,這輕則怠慢軍心,重則有通敵的嫌疑,但是關羽敢這樣做,而劉備對關羽這個做法完全是個默認的態度,這是否也說明了劉備的本意就是不要關羽殺了紀靈呢?
打夏侯惇也是這樣。五關六將、蔡陽等小角色,關羽開始都是客客氣氣要過關,不殺人,對方挑釁,小角色一刀殺了就殺了無所謂。夏侯惇來追,夏侯是曹操族弟,又是魏國宗室大將,如果殺了一是打了曹操耳光對不起曹操的恩情,二是殺了就結了死仇,所以陪夏侯惇玩玩而已。此段並不是說夏侯穩穩不如關公,只是說說這個意思。
3:紀靈不敢出戰
  [不敢交戰,只教軍士來偷營劫寨,皆被徐州兵殺敗。兩軍相拒,不在話下。]
  紀靈不敢出戰,而劉備呢,他也沒有趁勝追擊,僅僅是打個防禦戰,紀靈派過來的軍隊被劉備打敗,劉備也沒有繼續攻擊紀靈。聖旨可是讓劉備討伐紀靈的,那就應該主動攻擊才是,但是雙方稍微較量幾次以後,劉備也就不主動攻擊了。這也正是因為劉備知道打下去是削弱自己的實力,更有可能和袁術結仇。
  結果:  呂布襲取徐州,劉備軍隊被劫營以至於戰略上處於劣勢,於是選擇撤退。但是袁術不能善罷甘休,他派出紀靈率領大軍進攻劉備。結果這個時候呂布出現了,他勸兩家罷兵,並且用轅門射戟這出好戲結束了劉備與紀靈的戰鬥。也許有些朋友要說,劉備未必害怕與袁術為敵,那麼我們不妨看看轅門射戟時紀靈與劉備的想法。
  [紀靈私忖:「戟在一百五十步之外,安能便中?且落得應允。待其不中,那時憑我廝殺。」] [玄德暗祝曰:「只願他射得中便好!」]
  也可以看出來,紀靈因為有優勢兵力,所以信心十足,至此可以看出他心理上是佔優勢的,不比被張飛所殺時的落魄,也由此看出關公武力。但是劉備由於兵力劣勢太大,心裡沒有底,也沒有戰勝紀靈的信心。他根本不想和袁術大軍作戰,也不想與袁術為敵。

土山退許徐
以前有高人說過這個了,現在我寫寫我自己的觀點。先看原文(選自羅版演義)
【程昱獻計曰:「雲長有萬人之敵,更與玄德義氣深重,非智謀不可取之。見今舊兵皆以投降,於內亦有劉備新招徐州等處之人,可暗地差遣一心腹,只作逃回的人下邳去見關公,種禍於城內;卻引關公出戰,詐敗佯輸,誘入他處,卻以精兵截其歸路,然後或擒或說可也。」操聽其謀,選揀兵士二十餘人,令引誘徐州降兵數十,偷出營寨,徑投下邳降關公。公遂以為心腹,留而不疑。
次日,夏侯惇為先鋒,領兵五千,徑來下邳搦關公戰。公不出,敦即使人於城下辱罵。公大怒,引三千人馬出迎,與夏侯惇交戰。公與敦約戰十數合,拔回馬走。公怒趕來,敦且戰且走。公約趕二十里,忽然省過,提兵便回。左手下徐晃,右手下許褚,兩隊軍出。公沖開路走,兩邊伏路軍排下硬弩百張,箭如飛蝗。公當先,許褚在中央踏弩機百對,箭發如雨。於是關公不得過去,勒兵再回,徐晃、許褚接住又戰。公殺退二人,引兵前進,夏侯惇又來。公戰至日晚,到一座土山。公引兵佔住山頭,權且少歇,看見曹兵緊緊密密,擺作長蛇陣,團團圍定土山。公遙望見城中火光衝天而起,卻是那詐降兵卒舉火為號。操自提大軍殺入下邳,但教舉火以惑關公之心,城中軍民皆不肯驚動。關公見下邳火起,心內驚惶,連夜衝下幾處,皆被亂箭射回,人馬盡皆傷折。】@呂枳 首先選好圍關公的位置,土山,這塊地方可以讓關公無水無糧,且能夠看到下邳城的情況。首先夏侯惇誘關公出城,且戰且走,然後算到關公會回馬,而此時徐晃和許褚便是精兵,截住關公,書中並沒有寫到廝殺,關公奪路而走,走的方向不是朝下邳城,假如下邳在東,夏侯惇在西,那麼二爺便是向北或向南,而正好遇到了埋伏的弩兵,關公勒馬再回與許徐交戰,此時許徐必定全力攔住關公回下邳,關公【奮力】殺退二人,欲引兵回下邳,此時夏侯惇又從後面趕來截住廝殺,最後關公跑到沒有魏軍的另一面---土山。只有這樣關公的行程路線和奮力殺退二人才可以很好解釋出來,因為此時二人必定全力攔住關公。

斬顏良誅文丑
再說關公幫曹操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關公視河北軍土雞瓦狗,視顏良插標賣首。臨行前張遼激他一句,此時心態更加昂揚激動,戰鬥力上漲些。關公奮然上馬,注意是奮然,倒提青龍刀,注意拿刀的姿勢,不是舉刀,跑下山來。此時正是戰場首試赤兔馬,「河北軍波開浪裂」,此時若除關公自身武力,可以認為赤兔馬有加成,此為裝備流。試想千萬軍馬擺成陣勢,一人一騎衝破敵人的陣營,徑奔顏良,關公眼力好,或者說顏良在陣中央二爺有目標。顏良在麾蓋下不知在想什麼,是先和關公打呢還是先問關公姓名,「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隨後割頭,如入無人之境。從一開始顏良肯定是看著關公衝進來的,而且是在馬上,應該看的挺清楚,看關公到了面前,一般來說問及敵人姓名是在陣前,而關公此時已經是明顯衝過來要殺自己,他卻沒有防備,可能確實防備,但終於措手不及死了,就像世界盃中守門員見梅西踢球過來了,還問他你是不是要射門!說明顏良腦子不好使,還有對於從倒提刀,到手氣一刀,到刺的過程置之不理!!或許關公出刀速度確實快,然而如果我騎著一匹快馬,你騎著一匹普通馬現在那裡,而我從遠處沖向你,明顯是殺你,到你面前你沒反應過來,方欲問我我是誰為什麼衝過來,被我手快斬於馬下,對,我偷襲!難道你本能不閃一下?但我出刀速度就是快,你造嗎?承認嗎? 有人說顏良見一將衝破陣,而此時關公是無名下將,不把他當做敵人,正想問他是誰。首先關羽已有斬華雄和戰呂布,不會是下將,而關公此時從敵方衝破陣型沖向自己,他坐在馬上肯定看到了,難道會不把關公當成敵人?對比曹性射夏侯,死時也是不及提防,你敢說曹性比得上夏侯,只是未及提防,只是反應慢,為將對打需要的就是反應,要不早被對手殺了。「隨後河北兵將不戰自亂。」此戰使關公成為萬千軍中唯一取上將首級的人。
?用完成武將下盤的行動,還要背著武將打。
再看文丑,文丑兩箭把張遼射的夠嗆,哥還沒打就被射下馬了,這不能作為張遼武評的客觀依據,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注意是截住了,已經打了,後見文丑軍馬到,晃料敵不過跑了,此時打了不會太久。而文丑卻不去殺張遼卻追徐晃,腦子也不行,或許是本能吧,不能一味指責文丑,他也是一流武將,下面再說。文丑追徐晃,徐晃跑了,怕的是軍馬,不是單單的文丑,此時怎麼沒有子龍的長坂坡之勇啊?文丑沒追上忽見十餘人,一將當頭,提到飛馬而來,,大喝賊將休走,此時不能硬說偷襲,關公事先給你打好招呼了,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把文丑砍了。此時關公沒有白馬時沖陣的戰績,純粹是一對一單挑,文丑一開始打張遼徐晃只是熱身,對體力幾乎不影響,關公此時體力也充沛,文丑此時打勝兩人,心理上有優勢,再加上要為顏良兄弟報仇,還有要為自己立功,挽回剛才文丑軍隊的敗象,不要說文丑軍敗對文丑產生負面影響,那徐晃張遼是怎麼回事。關公此時一樣建功心切,為報曹操之恩,關羽年齡30左右,文丑也應正值壯年,力量相當(這點我三英戰呂布時會提到關於武將力量和年齡的關係),文丑論經驗比關公應多,關公出道沒多久,但經驗質量就不能說了,不知道如何比。此時二人均應該是巔峰狀態,然而戰果確是不三合,文丑心怯逃跑了,此時並沒有徐晃遇到的其他外界干擾因素。此時大家應該知道結果了。&<有人認為:請看關興與越吉元帥單挑,當時關興也是匆忙接戰,心怯,抵敵不住,但後來在正常情形下交手,沒多少回合就把越吉搞定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心怯」絕對不能作為關羽武力強於文丑的證據!&>首先這句話說的不全,是在越吉逃命是關興正常情況下越吉一刀被砍的,其次,作為一流大將在臨場發揮受眾多因素影響,但在是否獨自奮戰,是否被追殺這些對一流武將來說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他們一般都有良好心理素質,這和是否被人激將也是不同的。最後關興和越吉是個人原因先膽怯,隨後參加戰鬥,相反,文丑鬥志昂揚追徐晃,遠處迎來關公打後才膽怯的。
再看顏良和文丑,雖然死的當時不一樣,但二人的實力肯定是相近的,都是袁紹手下第一大將,二人肯定在袁營自己比試武藝,且實力懸殊不大,還有二人是生死兄弟,實力應該是接近的。(對於二人的實力到底有多少我在九卿里講)
五關六將兄弟聚
接下來便是過五關斬六將,關公的一個輝煌戰果就是拿佩劍步砍幾百校刀手,其他不值一提,後來夏侯惇前文已經講過了,不是幾次在十合戰平,而是有其他因素,二爺只想走,不想爭鬥,不想再樹敵,不想與曹操為難,不能作為關公武評的依據,我說此話不是黑敦,不是說關公幾合秒敦,不是說敦有多弱,他將位列九卿。
到了古城,關公滿心歡喜的終於見到了二弟張飛,沒想到張飛偷襲並且痛下殺手,卻被關公無武器無防備輕易躲開了那一擊(難道因為張飛大喝一聲),關公反應能力+敏捷力還是相當不錯的。為了釋疑,輕易斬了蔡陽,關公曹營中與遼、晃交情好,余皆敬服,獨蔡陽不服,不知道他怎麼想的。老羅設計蔡陽前來只有此意,不值一提,真要說那就是他是盲目自信,或者知己知彼,或者斬顏良誅文丑時他沒看到。突然記起關公一句台詞:汝比顏良文丑如何?!

戰黃忠
再說斬車胄、楊齡等下將,到了黃忠,這裡應該談談。第一日雙方斗一百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日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有的人認為黃忠150平關公,這是不科學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連續打了150合。「雲長撥馬便走,黃忠趕來,雲長方欲用刀砍去,忽聽得腦後一聲響,急回看時,見黃忠被戰馬前失,掀在地下」第三日戰至30合中詐敗,拉弓虛射關公,後關公回寨。黃忠年近60,說明是50多8-9的樣子。雲長此時攻長沙應該年近五旬,武藝經驗俱在,而黃忠卻雖老能拉二石弓,漢代一石30公斤,黃忠能拉二石弓,就是能拉120斤的弓,拉不比揮120斤的大刀,難度更大,因為還要定住,有過經驗的人知道,沒經驗的也可以想像一下。所以黃忠不存在力量不如關羽的情況,可能還要大一些,論經驗二人應該關羽高一些吧,名將,畢竟黃忠我認為參加大的戰役不多,心理方面二人都鬥志昂揚,武器關公的重比黃忠的刀佔優勢,但黃忠的力量似乎可以滿足這一點,而刀又具有大刀不具有的敏捷,關公馬高,身長九尺,在高度上佔優勢,赤兔耐力也好,只要馬不累這無關緊要,黃忠估計不矮,高度上優勢不怎麼明顯,對打架基本造成的影響不大,所以二人不分上下就很好解釋了。第一天關公評價黃忠全無破綻,可見黃忠刀法嫻熟,而二爺自然也是刀法嫻熟不露破綻。第二天關公詐敗,欲使拖刀計,拖刀計在演義中很受用,二爺貌似首創,不知道這個,基本上是必中的,至於被看的人在拉韁繩能不能反應過來,能不能及時阻擋,還要看用拖刀計的人的能力,書中寫到正砍去,聽到腦後一聲響,黃忠被摔下馬了,關公沒下手,導致此計未完成。前提是記住關公刀快,看顏良就知道了,有很大可能黃忠要飲恨當場。第三天黃忠射箭,前兩次關公一聽到弦想響急閃,卻發現沒箭,便【放心】趕來,將近弔橋,黃忠在橋上,相距不遠,弦響箭到,黃忠不忍射中關公盔纓根上,不是盔纓哦,要不關公怎麼把箭帶回去。雲長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此戰不能說明關公有多弱,連一老卒都打不過,此戰說明了黃忠老當益壯,為後文五虎伏筆,不要主觀臆斷就說黃忠一定能射死關公,也不要說關公一定不會被射中。對付箭,一是本能急閃,訓練過效果好,一種是以手抓箭,不過難度大,訓練後還是可以做到的,還有一種武器撥箭,一般來說箭只是副武器,與佩劍一樣,如果箭是萬能的,百射百死的話那武將全都主要練習箭法了,當然原因不止這個,還有對殺一整個軍隊等。有種說法是關公本來要招降黃忠1.關公使拖刀計為了贏之,而非殺之,拖刀計不是一下就把人劈死,曹洪殺何曼,就是背砍砍倒,後面加上一刀才殺死。2.拖刀計未成並沒有殺之,一般來說對敵人絕對不能心慈手軟3.關公開始時問黃忠姓名,斬顏良時可連話都不屑答那插標賣首之徒。5.有人會說關羽兩次說過要砍黃忠之頭,反駁:關羽說砍黃忠首級,一次是對著劉備諸葛說,一次是陣前對著黃忠說,前一次是為了表決心,後一次是在氣勢上壓過黃忠。但是真正有機會了卻不下手。黃忠也在韓玄面前說要射死關羽,卻虛開幾次弓,最後只射頭盔。說明二人內心都不想殺人。

關公之亡
龐德30平關平,後關公趕來,與龐德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龐德此時是懷必死之心,皆是死戰。年齡正值武力高峰期,關平是要斬匹夫,不辱關公的名聲,而關公是要斬了對自己不敬的人,關公斬龐德如以泰山之重與頑石爭高下,就算斬了也是量汝一匹夫,可惜我青龍偃月刀斬汝鼠賊,關公斬了龐德對自己名聲不會有太多的增加。關公年輕壯年時單挑使天下震動,使自己成為超一流武將,後來水淹七軍才使自己威震華夏,凸顯自己的統帥能力。此時關公如果沒拿下龐德那名聲就下降了,而龐德不僅是為拿下關羽使自己威震天下,更是為曹操的死戰,不僅僅是力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再心理素質鬥志上一開始要高於關公,在年齡上強於關公,龐德出生年不知,但其190年開始跟隨馬騰出戰,年紀最少應在15、6歲,那麼在219年,龐德應在年近五旬左右,關公此時年近老年,古人平均壽命都短。不過關公老年雖然不如壯年巔峰,卻也是不弱,英勇不減當年,但敏捷方面就遜色了。故有此戰的結局,龐德個人實力不為弱,大家不要把他想弱了,我會在九卿中提到。關公本人說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
次日雙方又戰50合,龐德撥馬拖刀而走,關公從後追趕,大叫,龐賊欲使拖刀計,吾豈懼汝。這不是關公面前舞大刀嗎?沒會想到龐德拖刀為虛,射箭為實,關公此時反應不過來了,躲閃不及,被射中左臂。
關公水淹七軍後攻打樊城,因為穿斜袒綠袍被曹仁得以用毒箭射中手臂,後來就是刮骨療毒,後關公戰徐晃,平徐晃80回。此時關公臂傷未痊癒,書中寫到關公右臂少力,還要揮82斤青龍偃月刀,自然戰鬥力大打折扣。而此時徐晃也應不是武力巔峰時,不過相比較關公的戰鬥力下降的較多。一開始關公對關平說徐晃與吾有舊,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先斬之,以警魏將。可知關公在曹營時一定見識過徐晃的武力,並且不是自己對手。關公出場: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晃出場:此人河東楊縣人,姓徐名晃,字公明。都是河東人,也就是現在的山西。張遼也是山西的,河東雁門,今天的山西朔州。知道關羽為什麼在曹操那兒只和徐晃張遼要好了吧!
戰徐晃後關公帥率兵取荊州,路上遇蔣欽後,不三合蔣敗走,這有很大可能是誘敵,因為追殺二十餘里,遇到了伏兵,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赤兔怎麼跑的這麼慢,仔細一想原來此時已經大半天都在行軍,赤兔餓了。那關公一定也沒有吃飯,有人說關公被三路軍馬圍住卻沒有突圍出去,但此時是人困馬乏,關公開始是要取荊州完全可以先急回成都,但只派人往成都求救,沒想到手下軍士大多跑了,而又前有吳兵,後有魏兵,被圍垓下,關公此時很可能有實力獨自衝出重圍,會很困難,鑒於關公此時實力狀況和馬的狀況,現在是有組織的被圍住,(就像呂布被困下邳城,而不是趙雲長坂坡和張飛劫曹營,趙雲是一路殺過去,張飛獨自跑了沒管全軍,也顧不了啊)但這樣就是拋棄軍士,自己做了逃兵,關公是不願的。【關公喝止不住,部從只有三百餘人】三更時,關平來救,屯駐麥城(城中無糧)。麥城突圍是在晚上初更,二百餘人皆無戰心,此時是不到兩天兩夜沒吃過飯,且進麥城前都在戰鬥,約走二十里,遇朱然,公大怒,遇潘璋,公大怒,潘敗走,(這時不應該是誘兵了,朱然任務是從後掩殺,潘璋是精兵,然後關公可擒矣),趙累死了,公不勝悲惶,隨行十餘人,最後五更時,兩下伏兵長鉤套索,把關公坐下馬絆倒,關公翻身落馬被擒。有人拿此段說關公武力不行,但關公被擒是因為馬,和自己武力幾乎無關係。

【沖陣能力】
【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土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河北兵將大驚,不戰自亂,曹軍乘勢攻擊,死者不可勝數,馬匹器械,搶奪極多。關公縱馬上山,眾將盡皆稱賀。公獻首級於操前。操曰:「將軍真神人也!」關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有的人說關公是靠赤兔馬才殺死顏良文丑的,但是赤兔馬之前誰騎的?呂布!呂布騎赤兔馬貌似沒發揮優勢啊,難道赤兔只認關公一個主人?而關公得赤兔則殺了兩個超一流,更顯示出關公武力之高!
關羽反應、沖陣、攻擊、武藝等能力都毫無疑問是數一數二的,可惜老年防箭能力差了,(反應力達不到,有次還沒穿盔甲).
【演義原文】
【只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吼聲如雷,揮矛向關公便搠。關公大驚,連忙閃過】
【卞喜暗取飛錘擲打關公。關公用刀隔開錘】
【成何依令向前,被關公一箭射落水中】
【評價】
【將軍真神人也】
【公雖武藝絕倫】
【某素知雲長智勇蓋世】
【雲長有萬人之敵,非智謀不能取之】
【吾得雲長,勝顏良、文丑十倍也】
【且顏良、文丑比之二鹿耳,雲長乃一虎也】
【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
總結:關公自出道平生武力打鬥從未一敗,所創造戰績三國演義無人能超越。自幾合斬黃巾將,到一合斬華雄,三英戰呂布(觀眾是十八路軍馬,代表整個華夏大地),到誅文丑可謂是達到巔峰(觀眾代表中原大陸),後一直保持與一流武將戰鬥不敗水平(觀眾陣容沒有之前雄闊)。平局誰沒有?二爺唯一的不足就是單挑受過傷,三公之一實至名歸!

無雙鬼神---呂布
開場紅
呂布第二次上戰場(寫武力)是虎牢關前,先寫模樣,後評一句話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注意這不是書中人物評論的是羅貫中自己寫的(是此書呂布天下第一的初始設定)。後無五合斬河內名將方悅,在亂軍中如入無人之境。隨後五路軍馬言呂布無人可敵。別忘了他們在此前認為方悅是名將,這是呂布第一次在天下人中顯現。而不是一開始就名揚四海,是無人能戰勝,因為後來穆順一個不入流的人敢上就說明呂布當時並不是戰神,誰知道自身實際和敵人實際力量相差很大還會去送死的。然後眾大驚,武安國也敢上(實力不詳,估計不強,三流左右,或許呂布不高興追上去殺他),不過這次呂布站至十餘合只砍斷手臂,並未殺死,而不是前面兩個一擊必殺。還沒有利用赤兔馬快,讓八路軍齊出救了他。隨後呂布退了回去。公孫瓚一開始在看呂布打,這次竟然敢親自上陣,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可能去送死嗎,只有兩點可以解釋,1.他認為自己可以和呂布一戰。 2.事先商議好了,看後來怎麼寫的,戰不數合,公孫瓚敗走,呂布騎馬趕來追,那馬日行千里,此時諸侯卻沒來救(主要原因應該不是怕呂布),眼看就要追上,燕人張飛在此!!
酣戰50合不分勝負,飛此時抖擻精神。(很有可能給張飛上場機會)張飛此時出名嗎?一個無名小卒耳,卻能和剛剛殺人大將的呂布在50合內打平,眾人驚異,雲長後來拍馬來戰,眾人聯想到此人便是斬殺了剛才稱雄斬將小有名氣的關羽,戰了30合。後劉備也來圍住呂布打,原文:八路人馬都看呆了。沒寫打了多久,隨後筆鋒一轉,呂布招架不住,虛晃一槍跑了。三人哪裡肯舍,拍馬趕來。赤兔馬快,追不上啊。。
此戰中關羽小有名氣,斬董卓手下大將。呂布比關羽名氣大一點,斬 退聯軍大將,諸侯。此戰之後,張飛在天下開始出現,劉備也分了一杯羹。此戰之後,天下開始流傳三英戰呂布的故事。表面來看成名的是劉關張,實際上對呂布的名氣成就最大,呂布雖敗猶榮。天下人皆知道呂布乃世之虎將,一般武將輕易斬殺,遇到關羽這類比較牛的武將可以對拼,(且和兩員武將對打不落下風),但因為有了張飛,認為張飛能和呂布打不死就還算厲害,但成就了張飛便損害了關羽,造成關羽應該不如呂布的假象,因為有幫手。眾人本應認為呂布張飛處於平手,但關公上了竟然也是平手,外人看了便是呂布=關公+張飛,一開始和張飛沒怎麼出全力。此戰觀眾是十八路諸侯,代表天下的眼睛,呂布因此名揚天下。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內行和外行就這麼區分開。細論三英戰呂布:前文說了呂布在裝備上勝過劉關張,此戰諸將皆是力戰,刀槍無眼,誰都不認識誰,難道會留手?先看呂布,開始他在西涼也不是太有名,董太師竟然不知道他是誰,此時呂布正值壯年35歲左右,個人實力處於人生巔峰狀態,至於不是二十多歲我在前面講過了。由於赤兔馬佔據諸多優勢也不講了,畢竟這都是次要的。此時呂布經驗該達到高水準,對武器熟練度高。鬥志昂揚,剛才連勝幾陣,以一己之力抵住十八路諸侯,心理狀態佔優勢。
張飛剛出道不久,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戰役單挑,經驗值不夠,但力量很充足,關公也是一樣,但力量方面舞刀優勢應強於揮矛,張飛好鬥,在鬥志方面不成問題,張飛此時應當是他此時的巔峰狀態,(貌似張飛每次打都應當是他的最強實力表現,個人認為張飛每次交手後都會爆氣,基本不存在鬥志低迷情況),有人認為關公上是看張飛不行之後才上的,關公不屑於群毆,這種觀點不怎麼正確,作為合理猜測是可以的,張飛剛出道,關公不知三弟實力,看張飛自己的弟弟久不勝再上是合情合理的,再說原文打鬥中在這第一場隆重的武將對打情景下一定會寫清楚的,原文沒有出現張飛不行的詞語,關公一生中也沒有機會參與群毆,在後來不屑是可能的,而此時關公還沒有驕橫的資本,(大家不要被電視中斬華雄時的場面迷惑了),關公交手後又打了30回合,回合數不算多,但確實是有效戰績。
再看劉備,說他沒有武力值是不科學的,劉備此前射死射中兩個人,射計雖不強但肯定有,武力應該會有,但貫穿全書來看劉皇叔武力不是很突出(暫且不算)但劉備上去是幫正忙,而不是因為關張要保護他所幫的倒忙。
首先呂布先斗張飛,逼使關羽參戰夾擊,形成丁字廝殺的局面,用受力學來說,依舊是單面作用力,雖然力量足夠大,但只要另一方在對抗的這一面上施以相當的力依舊可以保持力的均衡。所以呂布可以扛住而無法戰倒。
而劉備的參戰恰恰是打亂了這樣的均衡態勢,他的參戰使得原本的丁字廝殺變成了轉燈廝殺,使單面作用力變成合圍力,從四面八方施力,從而使呂布的施力變得困難,劉關張三個人的跑動使呂布後背位時刻處在危險狀態,而是呂布要顧慮在應付面前的問題的時候後背會否受襲,所以這個時候的呂布只能是疲於遮攔架隔,估計都沒有機會出手攻擊。
所以劉玄德在這場戰鬥中的出現並不是單純的武力加值,故而議論劉備武力幾何並不能左右呂布在一對三被圍攻的狀態下的武力表現。
再來考慮一下武器距離的因素,很多人都會忽略這個,赤兔身長一丈,呂布使方天畫戟攻擊範圍直徑必定大於一丈,先看二英,丁字形打,關張一左一右,丈八蛇矛,長一丈八寸(約2.61米)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刀長九尺五寸,而且在【丁】字廝殺【轉燈】廝殺這種空間密度較小的限制下,兵器長度如此長的情況,關張顯然發揮也會有所限制,3匹馬配上長兵器2打1需要很大的空間,2打1並不一定效果就很好,也怕傷到自己人。
關羽雖然上去幫忙可是只能給張飛造成單方面的武力屬性加倍並不造成全方面的武力加倍!
小結:呂布世之虎將,三英戰呂布在天下人面前展現了超一流的水準,雖敗猶榮,儘管讓人感覺回合數較少,有助攻,不能顯現呂關張三人各自的全部真實水平,這也是大家一直爭論的焦點,但三英戰呂布確實是有效戰績,不容否認,有人說三英戰呂布,呂布敗走。呂布被打敗而已,有毛可吹,但請找出第二個需要關張聯手圍攻的人。

斗曹將
滎陽不數合退夏侯惇,濮陽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殺退與臧霸張遼廝殺的樂進夏侯惇。第二天呂布敗於禁+樂進,後夏侯惇引一軍與呂布斗至黃昏,不是單挑。曹操得兗州後取濮陽,許褚與呂布,斗二十合不分勝負(與虎牢戰張飛無異),後六將齊攻,布遮攔不住,敗回。(雙拳難敵十二手啊)第二日呂布又遇六將齊攻,布料敵不過,落荒而走。(這次呂布並未交手)
夜襲徐州
【呂布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有人認為呂布害怕張飛,注意此時不敢相逼,不是怕張飛的武藝,小沛一戰說明並不是怕張飛的武藝,呂布此行只為襲徐州,不是費力不討好為曹豹(草包)報仇的,有人說這關乎是否與劉備結仇等問題與武評無關不做討論,此戰是張飛酒猶未醒,不能力戰,呂布也為主動出手,毛氏批註:呂布虎牢關前以領教。反正最後兩人沒打,也不存在雙方誰怕誰的武力。至於張飛跑又是某些布迷津津樂道的批飛頌布的好話題,並藉以連帶張飛武力,不好意思直說張飛武力不行,在此暫且不談。
小沛戰張飛
起因:張飛偷馬,呂布大怒。二人因此【酣戰】一百餘合,不分勝負。張飛一直瞧不起呂布品行,藐視呂布,又為報襲徐州之仇,呂布大罵張飛環眼賊,為報張飛多次藐視自己只恨,雙方可謂是鬥志十分昂揚而不是某些布迷說呂布留一手之說。戰場有生死況且張飛不弱,必須是力戰,就算考慮劉備的政治問題也不是在打鬥中和打鬥前,打鬥前雙方罵完就打,再加上呂布有勇無謀,應該不會有時間來考慮這些事情。戰後呂布就圍城,這還怕劉備的面子嗎?好這跟武評無關。呂布此時步入壯年後期,武力略有下降(不會很明顯),張飛正值壯年,應該處於人生的小高峰時期(縱觀全書張飛武力一直很平穩),二人水平相當在一百合內打平手也好解釋,因為沒有典韋戰許褚,張飛戰馬超時間那麼長,所以不好比較二人此時到底誰勝誰負,我認為二人還是平手,因為越打自身體力下降,戰鬥力也下降,我不相信許褚打完典韋大半天后再打馬超還能打平手!玄德恐張飛有失,鳴金收兵,又會有人說這是張飛不行了,書中說到是未見勝負,且沒有現象說張飛撐不住了,
有高人認為劉備想此事劉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是贊成的。那許褚戰馬超等案例也是看哪方先收兵那方就算輸可行嗎?
呂布之死
先來一段原文:呂布直殺到天明,方知是計。批註是:呆鳥。博公等一笑,不是黑。張飛來戰,高順不敵,呂布親自接戰,聞曹軍至料不敵,跑了,走的人困馬乏,(此時不比關公矣)忽見關公,慌忙迎戰,背後飛趕來,不無心戀戰(不是打不過逃走的)退守下邳。此時曹操傳令諸寨,如有走透呂布及軍士者斬,可知防範的嚴,後呂布護女出城,亦是難突破,不像子龍長坂坡和張飛劫曹營,沒有圍的這麼嚴實的情況,遇到關張,無心戀戰,兩軍混戰,呂布沒有衝出去,此時布黑找到了好的理由了,但殊不知呂布此時縛女兒在背後,只恐有傷,而且呂布此時已過中壯年,武力不比巔峰,其女也是不小,不比阿斗嬰兒,只充當了一個不能受傷的護心鏡,對打鬥時的動作影響不大,而相比呂布他的難度就大多了,其次呂布本人為酒色所傷,戰鬥力下降了不知多少,最後呂布毫無鬥志可言。呂布回去後原文又寫了一句:端的不曾走透一個。
最後呂布被擒,曹操說縛虎不得不急爾,有人認為曹操是怕呂布,敗軍之將有何可怕,正像布迷所說的曹操身邊有大將不少,和關張,此時在場的大將都足以擒拿呂布(鑒於呂布的身體受酒色影響),沒啥可怕,只是懶得搭理你找個借口不給你鬆綁,呂布是虎曹操沒說錯,難道說他虎就怕他?又有的說為什麼不拿別的話揶揄呂布呢?偏偏是這句,那你就省省吧,在此我也沒空揶揄你。(又遠離武評開始扯了)

曹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
【沖陣能力】
【四路賊軍一齊擁入。呂布左衝右突,攔擋不住…勢急矣】
【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衝出陣來。夏侯惇、樂進皆走,呂布掩殺,曹軍大敗】
【 王匡邊勒馬入陣。呂布挺戟,直衝過來,匡軍大潰,四散奔走。布沖陣,如入無人之境。】
【箭術】
【轅門離中軍一百五十步…弓開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畫戟小枝】
總結:呂布世之虎將,武藝、箭法、裝備等都是三國演義數一數二的人物,難逢敵手,虎牢關一戰揚名天下,雖然沒有斬殺或打退一流大將的戰績,(演義也只有關羽有這個戰績)但作為武將取得的戰績無人超越。

亂世槍王---趙雲
出場戰文丑
【文丑驟馬厲聲大叫:「快下馬受降1瓚弓箭盡落,頭盔墮地;披髮縱馬,奔轉山坡;其馬前失,瓚翻身落於坡下。文丑急捻槍來刺。忽見草坡左側轉出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文丑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趕。瓚忙下土坡,問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
  磐河一戰是趙雲的出場秀,一少年將軍與河北名將戰成平手,可以說趙雲的單挑處子秀是相當成功的。但縱觀全書這次打鬥是不怎麼出彩的,或許會被認為是趙雲的污點。這是不對的!
  文丑與較強的武將之間的較量:與公孫瓚戰不到十餘合,勝;與趙雲五六十合,平;與徐晃合數不詳,勝;與關羽三合心怯,負。
  文丑的戰例中與公孫瓚的一戰最能說明其武力,公孫戰呂布是不數合,敗(暫定為五合內)。從公孫兩戰來看文丑比及呂布存在一定差距,白馬一戰關羽三合令其心怯,而趙雲僅五六十合平文丑。這樣對比文丑武力容易給人感覺是:文丑弱於呂布,文丑弱於關羽,文丑平於趙雲。仔細看一下,文丑戰公孫和子龍時無論從年齡,經驗,鬥志方面都是高水平狀態,文丑打子龍時先戰鬥過了,體力略微下降,子龍是以逸待勞在此方面應該佔據一些優勢。

喜歡趙雲這號人物的人通常會以當時趙雲「年少」來為他開脫,「年少」與武將的武力以《演義》的邏輯有沒有影響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看一下各武將發飆時的年齡:呂布(190-198年)35-43歲,趙雲長坂按少年將軍23歲戰平文丑(190年)到長坂七進七出令徐晃、張頜不敢應戰(208年)41歲,關羽斬良誅丑40歲,馬超戰張飛時35歲左右。但是作為作者特意突出的人物是不應有「污點戰例」的,那麼趙雲要戰平文丑作者至少要以「年輕」等借口為他辨護(趙雲打文丑一般說25左右,但若按照死時75那就要上30歲了,而作者有意誇大趙雲年少小將,讓人以為像馬超17歲時的樣子),可是作者什麼也沒說,而且文丑這一戰之後勝了徐晃就被關羽斬殺,這樣文丑與趙雲之間的武力比較就更為困難,難道作者真想說趙雲與文丑是完全的平局嗎?
  趙雲單挑是不會輸的(按作者的意圖)。但趙雲這時也不能勝文丑,為什麼這麼說呢?文丑、顏良分別都戰勝了五十合平許褚的徐晃(這個以後分析),倘若趙雲百合後取得了對文丑的優勢是不是可解釋為有可能強於呂布或說至少可以與呂布抗衡?為保存趙雲武力上限空間作者誇張了趙雲的「年少」,這樣後來成為無敵的趙雲在少年時不與壯年的呂布交鋒就被接受,而不將文丑擊敗是為了讓呂布的無敵形像不受損害。
若按照子龍此時年少,戰鬥經驗不成熟,還未達到人生巔峰狀態(有說子龍裝備不全書中沒寫),此時文丑名滿河北,張郃之類只是他職位之下的小將,對子龍這個無名小卒開始並未重視,(但說文丑注意力放在公孫身上我不支持,肯定是力戰,沙場無兒戲)這樣從理論上分析這場戰鬥戰平就是可行的了。
羅貫中寫文丑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為了以子龍襯托文丑,再以文丑襯托關公神勇!若從理論上分析那就要看武器了,關公83斤偃月刀在力量上速秒大將成為可能,而子龍則是只能找到機會刺死人,對於一線大將來講這種機會不怎麼好找。
  說句題外話,趙雲戰文丑之前書中寫:「瓚弓箭盡落,頭盔墮地;披髮縱馬,奔轉山坡;其馬前失,瓚翻身落於坡下。」目的為說明趙雲戰文丑是公平單挑,若公孫瓚有弓箭在手文丑需要分心提防公孫瓚放冷箭,那趙雲「平」得就不光彩了!

血染景山長坂坡
最令雲迷稱道的便是此戰!
夏侯惇新野敗,曹操起五十萬大軍,許褚引三千軍為先鋒。新野之役殺了些軍馬,劉備攜民去江陵,關公去求救。操收荊州兵28萬,現在不到78萬,屯駐襄陽,劉備離襄陽300里,白天操派5000精騎兵限一日一夜趕上,此時孔明引500求救,劉備剩2500人,只有子龍張飛兩將,子龍保護家小,張飛斷後。至四更,5000鐵騎趕上,此時應該是第二天還未天明,劉備2000多人死戰,飛救走備,20多人立於長板橋。
而子龍自四更時分開始殺,殺至天明,不見了劉備家眷,送甘夫人至長板橋,一槍殺夏侯恩奪寶劍青釭劍,又回馬找劉禪,推到了推到土牆(力量強),將阿斗換掩心鏡,阿斗小,在胸前對搏鬥動作影響不大,但也要使「掩心鏡」不受傷害,批註:呂布馱女兒甚是累贅,趙雲裹阿斗在懷,頗覺輕便。遇河間張郃,約十餘合,趙雲不戀戰加鞭而走,落入土坑,張郃挺槍來刺,紅光滾起!馬平空而躍!跳出坑外!張郃大驚而退!趙雲力戰四將(相比許褚遇四將卻是死戰)曹軍一擁而至,【雲乃拔青釭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諸將,直透重圍】以此來看,雲用槍已經不能很好的殺退四面八方湧來的曹軍,才用曹操寶劍亂砍,已經不是有章法的格鬥了。仗著寶劍削鐵如泥砍人砍兵器不含糊,批註:子龍殺將賴寶劍。(為什麼夏侯恩用寶劍搶奪擄掠,遇到趙雲就慫了,難道趙雲槍長嗎?一下刺死了他,他有寶劍不會砍斷槍啊!只能說明趙雲強,英雄配寶劍才相得益彰,曹操是梟雄配寶劍)卻說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盡披靡,急問左右是誰?曹軍跑的挺快的,就比慢了不到一個白天,此時應當是曹軍所有軍隊在這裡,但在廝殺的不會是那近78萬人,曹洪問是誰?可想曹營無一人認識子龍,眾將此時定在景山頂上觀戰(有的會在廝殺,不會全在廝殺的,總共劉備2000多人,總不會曹操手下一線大將們帶著78萬大軍一起去殺2000多人?想想不可能景山不可能這麼大,曹操等人在山頂,趙雲與軍隊在山坡上打鬥,[趙雲逃跑後是在山腳遇到了兩將],根本沒有一個嚴密的陣型來圍住他,況且趙雲此時只是一匹黑馬,沒人預料他的出現,而說眾將追劉備建功的人也沒有認真思考,張飛此時在橋上立著,後來曹軍才追過去。)廝殺的會有但不會多,有許褚和張郃是可能的,諸將看到趙雲只會驚呆了,他們看見關公敵軍取上將首級,聽到被吹的張飛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現在又看到趙雲如此英勇。曹操頓生愛財之心,不讓放冷箭,因此趙雲脫此難(書中原文),說趙雲身上沒受一點傷我有點不信,難道被劃傷羅貫中還值得寫出來嗎?最後羅貫中誇大戰績,斬殺名將50多,小兵無數,其實也就是沒有名字的不如上將潘鳳的普通武將。
小結:趙雲此戰是一生中最光輝的戰績,在曹營中來去自如,殺人無數,觀眾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還有曹軍軍士,代表了中原和荊襄地區群眾的眼睛。後人因為此戰遇到趙雲的旗幟盡皆膽寒!可能別的武將也可以有這實力但基本很少(曹營三進三出),但誰讓演義選擇了趙雲。

【趙雲單挑全記錄】
  (1)「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2)「挺槍躍馬,直取麴義。戰不數合,一槍刺麴義於馬下。」
  (3)「與裴元紹交鋒,只一合,刺死裴元紹,盡數招降人伴,佔住山寨。......倉不忿,與那將交戰,被他連勝數次,身中三槍。」
  (4)「操大怒,教許褚出戰。玄德背後趙雲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
  (5)「高覽後軍忽然自亂,一將沖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雲也。」
  (6)「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邰。邰與雲戰三十餘合,撥馬敗走。」
  (7)「張武縱馬來迎,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落馬下。」
  (8)「二將交戰,不數合,趙雲一槍刺呂曠於馬下。」
  (9)「曹仁命李典出陣,與趙雲交鋒。約戰十數合,李典料敵不過,撥馬回陣。」
  (10)「雲大喝一聲,挺槍縱馬,直取淳于導。導抵敵不住,被雲一槍刺落馬下。」
  (11)「交馬只一合,把那將一槍刺倒,從騎皆走。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也。」
  (12)「乃曹洪部將晏明也,持三尖兩刃刀來戰趙雲。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倒」
  (13)「當先一員大將,旗號分明,大書河間張合。雲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
  (14)「趙雲引一軍刺斜里殺出,一槍刺道榮於馬下。」
  (15)「應捻叉來迎,兩馬相交,戰到四五合,陳應料敵不過,撥馬便走。」
  (16)「當先一員大將,挺槍躍馬,與吳懿交鋒;只一合,生擒吳懿,戰退敵軍,救出張飛。視之,乃趙雲也。」
  (17)「迎頭一將攔路,乃文聘部將慕容烈也,拍馬舞刀來迎趙雲;被雲手起一槍刺死韓德於馬下。」
  (18)「雲大怒,驟馬一槍,又刺死焦炳。」
  (19)「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
  (20)「趙雲直殺入中軍,正逢金環三結元帥;交馬只一合,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就梟其首級。」
  (21)「雲奮怒挺槍來迎;戰不三合,槍起處,刺死韓德。」
  (22)「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
  (23)「副先鋒朱贊引兵追趕,忽然一彪軍閃出,為首大將乃趙雲也。朱贊措手不及,被雲一槍刺死。」
  (24)「蘇隅大驚曰:『如何這裡又有趙雲?』措手不及,被雲一槍刺死於馬下。」
  (25)「萬政勉強來敵,被雲一箭射中盔纓,驚跌於澗中。」
【沖陣記錄】
  (1)「趙雲一騎馬飛入紹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公孫瓚引軍殺回,紹軍大敗。」
  (2)「高覽後軍忽然自亂,一將沖陣而來......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邰。」
  (3)「雲不追趕,卻突出西門,又從西殺轉東南角上來。曹仁軍大亂。」
  (4)「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5)「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合、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雲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
  (6)「西涼兵素知趙雲之名,今見其英勇如昔,誰敢交鋒?趙雲馬到處,陣陣倒退。趙雲匹馬單槍,往來衝突,如入無人之境。」
  (7)「四面軍馬漸漸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雲仰天嘆曰:『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以幾千人馬被幾萬人馬所困,再加上年近七旬)
(8)「眾軍士齊心死戰,趙雲衝突不入」(這時雖只數百持戟軍士和弓箭手數十騎,但敵方是死戰,他們組成了一個類似於加強版的斯巴達重步兵方陣,遠遠佔據了距離上的優勢,這樣一個連一般軍團都攻不破的陣型,敢問一人一騎正面哪個武將能破?)
【被群毆記錄】
【(1)「山頭上大呼曰:「休教走了劉備!丞相在此專等!玄德慌尋走路。趙雲曰:「主公勿憂,但跟某來。」趙雲挺槍躍馬,殺開條路,玄德掣雙股劍後隨。正戰間,許褚追至,與趙雲力戰。背後于禁、李典又至。玄德見勢危,落荒而走。」
(2)「後面趕的是馬延、張凱,前面阻的是焦觸、張南,都是袁紹手下降將。趙雲力戰四將,曹軍一齊擁至。雲乃拔青釭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
(3)「卻說鍾縉、鍾紳二人攔住趙雲廝殺。趙雲挺槍便刺,鍾縉當先揮大斧來迎。兩馬相交,戰不三合。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奪路便走。背後鍾紳持戟趕來,馬尾相銜,那枝戟只在趙雲後心內弄影。雲急撥轉馬頭,恰好兩胸相拍。雲左手持槍隔過畫戟,右手拔出青釭寶劍砍去,帶盔連腦,砍去一半,紳落馬而死。」
(4)「操教徐晃、張合雙敵趙雲,自己冒煙突火而去。子龍不來追趕,只顧搶奪旗幟。曹操得脫。」
(5)「人報蜀將劉浚、馬漢引軍到。趙雲曰:『某願往擒此二人!』言訖,上馬引軍出。玄德在城上管待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龍已斬二人之頭,獻於筵前。馬超亦驚,倍加敬重。」
(6)「長子韓瑛,躍馬來迎;戰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死於馬下。次子韓瑤見之,縱馬揮刀來戰。趙雲施逞舊日虎威,抖擻精神迎戰。瑤抵敵不住。三子韓瓊,急挺方天戟驟馬前來夾攻。雲全然不懼,槍法不亂。四子韓琪,見二兄戰雲不下,也縱馬掄兩口日月刀而來,圍住趙雲。雲在中央獨戰三將。少時,韓琪中槍落馬,韓陣中偏將急出救去。雲拖槍便走。韓瓊按戟,急取弓箭射之,連放三箭,皆被雲用槍撥落。瓊大怒,仍綽方天戟縱馬趕來;卻被雲一箭射中面門,落馬而死,韓瑤縱馬舉寶刀便砍趙雲。雲棄槍於地,閃過寶刀,生擒韓瑤歸陣,復縱馬取槍殺過陣來。」】趙雲擁有抱著孩子殺退軍隊的實力
【趙雲防箭能力與長坂坡問題】
【趙雲棄馬執槍,跳上漁船。只兩人駕船前來,望著夫人所坐大船追趕。周善教軍士放箭。趙雲以槍撥之,箭皆紛紛落水。離大船懸隔丈余,吳兵用槍亂刺。趙雲棄槍在小船上,掣所佩青釭劍在手,分開槍搠,望吳船涌身一跳,早登大船。吳兵盡皆驚倒。】
【正恓惶時,忽見糜芳面帶數箭,踉蹌而來,口言:「趙子龍反投曹操去了也!」】從長坂坡「糜芳面帶數箭」可以看出長坂坡趙雲七進七出並非都無箭,而曹操下令的時候已經到了七進七出後半段,所以不存在趙雲在長坂坡根本沒遇到箭這一說。
再看截江救阿斗,趙雲在漁船上被射,且「箭皆紛紛落水」,而趙雲一生未曾受傷,防箭能力實是可怕!

風雲第四名---張飛
虎牢關前大戰呂布五十合不分勝負,隨後關、劉加入,呂布敗走。
小沛大戰呂布一百餘合不分勝負。(呂布水平略微下降,張飛接近人生巔峰)
在當陽長板橋嚇死夏侯傑,數十萬曹軍不敢相逼。(自己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也有關公因素)
大戰馬超二百餘合不分勝負。二十餘合平張郃,三五十合平張郃(一般來說張郃戰鬥力在一條水平線上上下波動,這次張郃是死戰,必須堅持到援軍來救,而援軍早就不能來,最後撐不住跑了)。
十餘合平張任。
不一合殺死鄧茂,陳孫,呂翔、周善。
不數合殺死高升,夏侯蘭。不數合打敗邢道榮。
三合打敗曹豹後殺死曹豹。
一合生擒郝萌、劉岱、劉賢。
不十合殺死紀靈(紀靈沒有往日的神氣,幾乎無鬥志,但未保命會力戰)。
不十合打敗馬岱。不十合生擒嚴顏。
殺退夏侯淵,戰不數合。
刺中醉酒許褚的肩膀。(許褚醉酒才這樣,醉酒會導致戰鬥力下降不少,反應能力不行,徐州張飛醉酒不與呂布爭鋒有自知之明,回看典韋醉酒後醒來獨抗一個軍團,死後無人敢近,這與單挑有區別)
【被圍毆】:
殺退宋憲、魏續聯手。
戰無鞍馬許褚、張遼、徐晃。
點評:關羽評價張飛【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沖陣、防禦、反應等能力都非常厲害,詳情參見【演義原文】。
【沖陣能力】:
【正東張遼、正西許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東南徐晃、西南樂進,東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淵,八處軍馬殺來。張飛左衝右突,前遮後當;所領軍兵原是曹操手下舊軍,見事勢已急,盡皆投降去了。飛正殺間,逢著徐晃大殺一陣,後面樂進趕到。飛殺條血路突圍而走,只有數十騎跟定。】
【演義原文】:
【比及銅錘打來時,張飛一閃,從耳朵邊過去】
【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
【呂布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
二十四回張飛突破曹營八將包圍圈,五十九回馬超步戰五將砍翻馬玩剁倒梁興斬韓遂左臂並全身而退
毛評本沒有關公單挑張遼,沒有張飛單挑張遼,不存在與張遼的武力依據。

風雲第五名---典韋
平剛出場的許褚大半天不分勝負
打敗高順、侯成二人聯手
打敗郝萌、曹性、成廉、宋憲四人聯手
.濮陽火燒曹操,典韋在火場中三進三出救走曹操。
宛城之戰,先醉酒後雙戟被盜,無鎧甲無兵器步行守住營門,死戰張綉軍,為曹操贏得逃跑的時間,雙手舉人做武器,身中數十槍,群賊以箭射之,猶死拒寨門,(問三國有這麼不怕死英勇奮戰的嗎)最後壯烈犧牲,死後半響無一人敢從前門而入!
濮陽之戰,取短戟數十戟挾在手一中,五步之內一戟一人墜馬,立殺十數人,飛身上馬,持雙戟殺散敵軍。
忽見帳下大旗為風所吹,岌岌欲倒,眾軍士挾持不定;韋下馬,喝退眾軍,一手執定旗杆,立於風中,巍然不動。

風雲第六名---馬超
大戰許褚二百餘合不分勝負(二人實力不相上下,二人戰鬥誰也傷不了誰,許褚裸衣佔據了體輕的優勢,許褚打了半天后自然能夠用手摺斷馬超的槍,可見許褚力量超強,而馬超則認為力量略遜色於許褚,以巧取勝)
大戰張飛二百餘合不分勝負(張飛被激將後,其實張飛戰鬥狀態一直是在怒戰,類似於一直爆氣,也可以理解為他的真實戰鬥力一直處於鬥志十分昂揚狀態)
「奮神威」數合刺死李通(此時應是馬超巔峰戰鬥力在瞬間爆發)
不數合刺死王方,一手生擒縱馬從背後偷襲的李蒙。
八九合打敗於禁,二十合打敗張郃,四五十合打的「死戰」的曹洪刀法散亂,氣力不加。(此時馬超奮神威後損耗了些體力),這段有必要討論一下:
仇恨究竟會對武力產生怎樣的影響?張郃面對馬超的心態是什麼?
在有些人看來,馬超當時為父報仇,處於爆髮狀態,甚至還有人說「武力爆棚」,可是我們應該想一想,武力怎麼會爆棚,怎麼爆棚?【對於普通人打架來說,一時暴怒可能會顯得比平時猛一些,但是對於高手之間的武力較量,「大怒」往往不會對戰鬥帶來好的影響,甚至會帶來壞的影響!】這不難解釋,不會武的普通人打架幾乎不需要招式,甚至速度和靈活性對於他們來說也不重要,只要衝上去一陣蠻打就行了。而高手之間的對決,技巧招式是很重要的。況且兩員將相鬥,一般都會盡全力。
【帶著巨大的仇恨去戰鬥,力量會有所爆發,但是靈活性卻大大降低。】這個完全可以想到,一個充滿仇恨的人,不管辦事還是戰鬥,還會很靈活嗎?
【有人說張郃見打下去危險,就提前撤退了,這種說法很可笑,原文說是「敗走」,如果是張郃沒有敗,提前撤退,應該寫「料敵不過」之類的話,】比如徐晃戰文丑。如果敗走可以那麼解釋,那三國演義里的那麼多單挑,有很多就得失效!比如顏良20回合敗徐晃,趙雲敗張郃等等。我覺得一般所說的「敗」是指一方招數散亂,氣力不加,被對方的兵器打住或者打傷,等等表現。當然很多時候都用「敗」一個字,或者「敗走」一個詞帶過了。
張郃面對一個強敵,更需要多堅持一會,因為在曹操等人觀戰的情況下,對戰強敵,堅持的時間越長,就越能顯示張郃的武力強,他在曹營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可能也會提高。當然,張郃到底是怎麼想的,無法猜測。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張郃敗了。
馬超刺李通時是「奮神威」狀態,李通曾經嚇退曹營眾將無人能敵的張綉,
而打張郃時卻沒有「奮神威」,至少打李通時狀態就強於戰張郃時
另外馬超連續長安、潼關一個月,連夜追殺鍾進、鍾繇、曹洪、徐晃,又與天神曹仁來增援的生力軍大戰,在曹軍的包圍下救出了龐德,殺退眾軍將,連日作戰,體力嚴重受損。
漢中時原文才說馬超:「歇養日久,耀武揚威,勢不可當。」直接把帶著掃平北方數千里的黃須兒曹彰和夏侯惇等猛將的,之前還把趙雲打退出漢水的曹操大軍集團打成雞肋,先自膽落,晝夜不安,放棄漢中讓給劉備。(雖有諸葛亮和眾人之力)
按照原文,馬超敗張郃時就是很普通的狀態。這段忘記誰寫的了,自己留名。
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奪船避箭,沖陣、防箭、箭法、反應能力等都很好,可惜沖陣之中中過一箭。
【被圍毆】:
馬超力敵五將,砍翻馬玩,剁倒梁興,三將各自逃生。(此時為步戰)
楊阜宗弟七人,圍毆馬超,皆被馬超殺死。阜身中五槍,猶然死戰。
【馬超不減呂布之勇】【神威天將軍】
【演義原文】:
【超獨在陣中衝突,卻被暗弩射倒坐下馬,馬超墮於地上,操軍逼合。正在危急,忽西北角上一彪軍殺來,乃龐德、馬岱也。二人救了馬超】
【操兵前後大至,虎衛軍當先,亂箭夾射馬超。超以槍撥之,矢皆紛紛落地】
【禁開弓射馬超。超聽得背後弦響,急閃過,卻射中前面李堪,落馬而死】
【馬超箭不虛發,船上駕舟之人,應弦落水;船中數十人皆被射倒】

風雲第七名---許褚
平呂布二十合
平趙雲三十合
平徐晃五十合
平高覽回合不明
大戰馬超二百餘合不分勝負
剛出場的許褚大戰典韋大半天不分勝負
【被圍毆】:
戰韓當、周泰聯手
打敗楊昂、楊任聯手
打敗孫觀、吳敦、尹禮、昌豨四人聯手
力斬袁紹軍十數將
點評:傳說中的平手大師?!氣勢力量防箭等能力也是許褚的一大特點【目射神光,威風抖擻。超不敢動,乃勒馬回】,詳情參見【演義原文】。
【許諸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桿】
【褚一手按住弓,把徐晃拖離鞍鞽】投石頭


風雲第八名---黃忠
平李嚴四五十合。
平夏侯淵二十餘合。
平張郃二十合余合。
年近六旬黃忠平關羽一百餘合毫無破綻,詐敗射中關羽盔纓根上。
殺死夏侯淵(雖然夏侯淵不作準備,但黃忠出手之准之狠,可見一斑) ,打敗冷苞,打敗潘璋。
只一合殺死韓浩
不三合殺死史跡
只一合生擒夏侯尚
【點評】老黃忠尚且有這等武力,若是再年輕二十歲怕是無人能擋!可惜演義里黃忠出場就已經年近六旬,所以在演義不存在那樣的黃忠...
演義評價:
【萬夫不當之勇】
【老將黃忠,甚是英雄】
【黃忠有謀,非止勇也】
【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
【不須主公憂慮。憑某這口刀,這張弓,一千個來,一千個死】
關羽評價黃忠:
【老將黃忠,名不虛傳:斗一百合,全無破綻。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
黃忠力量箭法突出,不容小視。用演義原文來印證!
【演義原文】
【箭法】
【原來黃忠能開二石力之弓,百發百中】
【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
【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在雲長盔纓根上】
【槍未到處,弓弦響,鄧賢倒撞下馬】
【夏侯尚比及到陣門時,被黃忠一箭,射中後心。尚帶箭而回】
【力量】
【兩臂尚開二石(120斤)之弓,渾身還有千斤之力】
【忠趨步下堂,取架上大刀,輪動如飛;壁上硬弓,連拽折兩張】
【黃忠寶刀已落,連頭帶肩,砍為兩段】


風雲第九名---龐德
【戰績】
殺退魏延
步行殺出重圍
平關公50餘合
一百餘合後射傷關公
被曹操用計,引來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的車輪戰。【各將皆於操前誇龐德好武藝】
被關羽評價為:
【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

風雲第十名---文丑(顏文並列)

【戰績】
不十餘合打敗公孫瓚
射中張遼,打退徐晃(有文丑軍到而心怯的因素)
【瓚手下健將四員,一齊迎戰;被文丑一槍,刺一將下馬,三將俱走】
平第一次出場的趙雲五六十合
風雲第十名---顏良(顏文並列)

【戰績】
二十合打敗徐晃,諸將栗然。
戰不三合,斬宋憲,一合殺魏續。
點評:【諸將栗然】諸將不一定包括許褚也栗然。

風雲第十二名---張郃
【五子良將之一】
【戰績】
刺死雷銅。
二十餘合平黃忠。
四五十合平張遼。
二十合平張飛,三五十合平張飛。
被體力消耗趙雲三十餘合打敗。
被馬超二十合打敗。
【點評:】在四虎手下活命的人不容小視,三國後期武力第一的存在。
【演義原文】
山上矢石如雨,郃不能上山,乃拍馬舞槍衝出重圍,無人敢當。
蜀兵困戴陵在垓心。郃殺出舊路,不見戴陵,即奮勇翻身又殺入重圍,救出戴陵而回。
孔明在山上見郃在萬軍之中,往來衝突,英勇倍加,乃與左右曰:【「嘗聞張翼德大戰張郃,人皆驚懼。】
吾今日見之,方知其勇也。若留下此人,他日必為蜀中之害矣,吾當除之。若不除之,吾心中又添一病也。

未入選九卿名單(戰績少,質量相比較不高)
徐晃(未入選)
【五子良將之一】
【戰績】
殺死崔勇,李樂,汪昭,彭安.
五十合平許褚(徐晃青壯年時,感覺徐晃戰鬥力自此戰後水平較低)
八十合平右臂少力的老關羽
太史慈(未入選)
【戰績】
大戰孫策100餘合不分勝負
大戰張遼八十合不分勝負
【沖陣能力和箭術突出】
【演義原文】
【忽報黃巾賊黨管亥部領群寇數萬殺奔前來…忽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賊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直到城下…那人回身連搠十數人下馬,賊眾倒退】
【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請救兵的,便自引數百騎趕來,八面圍定。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賊眾不敢來追】
孫策(未入選)
【戰績】
大戰太史慈100餘合不分勝負
射死陳生
一槍刺死周昕
戰不三合,生擒於糜.
吼的樊能驚駭,丟下馬破頭而死.
殺蔣奇、蹋頓
射中黃蓋肩窩
平夏侯惇
五十合平張郃
五十合平凌統
八十合平太史慈
不三合打敗袁尚
不三合打敗沮鵠後射死沮鵠
張遼臧霸聯手打敗呂虔曹洪聯手【兵戰】
【以八百兵力破孫權十萬大軍,威震消遙津】
【演義原文】
【後而張遼趕來,關公敵住】
【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

夏侯惇(未入選)
【戰績】
四五十合打敗高順
數合殺徐榮,刺死曹性.
數次平關羽,都在十合左右.
戰不三合,橋蕤被夏侯惇搠死.
夏侯惇有數次兵戰混戰或單挑、圍毆呂布,張遼。
文鴦(未入選)
【戰績】
【點評】三國末期第一猛將,上限厲害,可惜下限平50+歲鄧艾,加上戰績過少,所以排在第十九。
【演義原文】
【鴦大怒,挺槍迎之。戰有五十合,不分勝敗】戰50+歲鄧艾
【原來文鴦軍馬先到,一擁而進,在寨中左衝右突;所到之處,人不敢當,有相拒者,槍搠鞭打,無不被殺】
【只文鴦單人獨馬,沖開魏兵,望南而走。背後數百員魏將,抖擻精神,驟馬追來;將至樂嘉橋邊,看看趕上。鴦忽然勒回馬大喝一聲,直衝入魏將陣中來;鋼鞭起處,紛紛落馬,各各倒退。鴦復緩緩而行。魏將聚在一處,驚訝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眾耶!可并力追之!」
高覽(未入選)
【河北四庭柱之一】
【戰績】
平許褚然後混戰
不三合殺死死戰的劉辟
點評:高覽無論是在袁紹軍還是曹操軍都是上將,而且都當過先鋒。SO:略高李嚴。
【以下是演義原文】
【許褚揮刀縱馬,直出助戰。高覽挺槍接住。四員將捉對兒廝殺】
【其餘高覽、張合、淳于瓊等俱世之名將】
【今二將軍肯來相投,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遂封張邰為偏將軍、都亭侯,高覽為偏將軍、東萊侯】?」


答主昨天寫了一個答案,但是對此頗不滿意,今天忽然想到了一些其他的想法,因而將原來的答案重寫。因為知乎好像不允許寫了個答案後刪掉再重新寫,所以對一些已經看過答主回答的人說一句:答主將以前的回答刪掉,並重新寫答案,此答案不知何時上傳,畢竟答主沒那麼多時間,每天除了睡覺外十幾個小時都可以用來編輯知乎的,況且就算有時間……一天編輯十幾個小時知乎答案,這是要累死的……所以答主新上傳答案,可能是幾個月之後了,當然也可能更早一些,先說一聲。首先上傳掉上面這段話……

好了,答主切入正題。對於本排名,答主先說明以下幾點:

1. 本排名依據的書籍:題為《三國演義》(而非《三國志》《後漢書》等史書或其他描寫三國時代的小說),以毛宗崗本為底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73年12月北京第3版,2006年7月第19次印刷,(答主認為對於書籍,必須說明是哪個出版社,哪個版本,第幾版)因而請不要拿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或者陳壽《三國志》等正史來說事。

2. 本排名中所有引用,完整描寫戰鬥場景的句子(即戰例)者,都使用引用框;反之則採取直接引用法,以免造成不美觀的結果。

3. 本排名採取列傳式闡述法,即一個個人物地闡述,而非一個個戰例地闡述。

4. 本排名相信以下因素會對武將的武力造成影響:武將年齡、戰場形勢、身體情況。

5. 本排名所排的武力,均為武將巔峰時期的武力。(黃忠同樣,依照其他人進行推測)

6. 本排名專門考慮馬戰武力,但在評判時可以插入射箭實力(必須要有實戰驗證),簡單來說,就算雙方沒有使用刀、矛、戟等近身類攻擊武器而純粹使用射箭來決定勝負,同樣算作是實力強弱的體現。

7. 本排名中,但凡武將沒有受到他人干涉而上戰場的公平單挑,均視為雙方已做好充分的準備。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就算關羽在打架的時候,把手裡的刀都扔了,也視為這是他做好充分準備的結果!(雖然這個例子會造成大量的矛盾,關羽扔掉刀估計連劉備都打不過……當然,估計也沒有哪個武將會腦子蠢笨到直接把武器扔掉,和有武器的對手肉搏吧?)

8. 本排名所考慮的武將名單按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名如下:典韋、關羽、黃忠、呂布、馬超、龐德、孫策、太史慈、文丑、許褚、顏良、張飛、趙雲,共13個人(人再多的話答主也沒耐心寫這個答案了……本來定的是20個人,結果發現答主實在是要沒耐心的)。

9. 本排名的引用框內不分段。

10. 本排名認為:但凡擁有赤兔馬者(其實縱觀全書也就呂布和關羽),其實力得分大致是沒有赤兔馬時得分的112.5%,也就是增加了1/8的得分。

11. 本排名默認所排武將之間都互相了解。比如關羽不了解黃忠,就導致了他輕敵而中箭,而輕敵等情況在真實的武力中是不應該出現的。

12. 本排名認為:作為武將,其巔峰年齡期間應該是25歲至35歲。在這個範圍之外的,每年輕或老0—5歲,則其武力就跌為巔峰時期的92%;年輕或老6—10歲,則其武力就跌為巔峰時期的84%,然後是76%,以此類推。

下面正式進入分析。


答主分析的第一人叫做典韋,字叫做……貌似沒說。此人極其強大,曹操兩大保鏢之一,可惜此人活得短,大部分時間曹操的保鏢都是許褚。嗯,答主非常願意評價典韋這個人。可能僅僅是因為網上的傳言說典韋比較強,毛本口訣更是把他排在了第3名,你更喜歡分析菜鳥還是高手?閑話不多說了,來看看典韋幹了什麼事,還有就是他能夠排在第幾名。

1. 典韋幫助曹操從呂布的軍隊中突圍(95頁):

卻說曹操於黃昏時分,引軍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擋,四散奔走,曹操奪了寨。將及四更,高順方引軍到,殺將入來。曹操自引軍馬來迎,正逢高順,三軍混戰。將及天明,正西鼓聲大震,人報呂布自引救軍來了。操棄寨而走。背後高順、魏續、侯成趕來;當頭呂布親自引軍來到。于禁、樂進雙戰呂布不住。操往北而行。山後一彪軍出:左有張遼,右有臧霸。操使呂虔、曹洪戰之,不利。操望西而走。忽又喊聲大震,一彪軍至:郝萌、曹性、成廉、宋憲四將攔住去路。眾將死戰,擦當先沖陣。梆子響處,箭如驟雨射將來。操不能前進,無計可脫,大叫:「誰人救我!」馬軍隊里,一將踴出,乃典韋也,手挺雙鐵戟,大叫:「主公勿憂!」飛身下馬,插住雙戟,取短戟十數枝,挾在手中,顧從人曰:「賊來十步乃呼我!」遂放開腳步,冒箭前行。布軍數十騎追至。從人大叫曰:「十步矣!」韋曰:「五步乃呼我!」從人又曰:「五步矣!」韋乃飛戟刺之,一戟一人墜馬,並無虛發,立殺十數人。眾皆奔走。韋復飛身上馬,挺一雙大鐵戟,衝殺入去。郝、曹、成、宋四將不能抵擋,各自逃去。典韋殺散敵軍,救出曹操。眾將隨後也到,尋路歸寨。

記得第一次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實在是不知道典韋是個什麼人,前面一回典韋出場的時候,還毫無察覺。但是直到這裡,就連之前沒有注意到三英戰呂布這種事情的答主也注意到了,這個典韋實在是個曹操手下的強大的武將,可見他這場戰役的英勇。典韋幾乎是隻身一人擊退了呂布軍,這一成就雖然不及趙雲長坂橋一戰,但也非常勇猛了。對於這一戰也很難說什麼別的東西了,反正大致就這樣吧。

2. 典韋VS高順+侯成(97頁):

典韋怒目咬牙,衝殺出去。高順、侯成倒走出城。

本戰反映了典韋的速殺能力。

3. 典韋VS何儀副元帥(100頁):

何儀令副元帥出戰,不三合,被典韋一戟刺於馬下。

同上。

4. 典韋VS許褚(100頁—101頁):

卻說典韋追襲何儀到葛陂,壯士引軍迎住。典韋曰:「汝亦為黃巾賊耶?」壯士曰:「黃巾數百騎,盡被我擒在塢內!」韋曰:「何不獻出?」壯士曰:「你若贏得手中寶刀,我便獻出!」韋大怒,挺雙戟向前來戰。兩個從辰至午,不分勝負,各自少歇。不一時,那壯士又出搦戰,典韋亦出。直戰到黃昏,各因馬乏停止。典韋手下軍士,飛報曹操。操大驚,忙引眾將來看。次日,壯士又出搦戰。操見其人威風凜凜,心中暗喜,分付典韋,今日且詐敗。韋領命出戰;戰到三十合,敗走回陣。壯士趕到陣門中,弓弩射回。操急引軍退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鉤手。次日,再令典韋引百餘騎出。壯士笑曰:「敗將何敢復來!」便縱馬接戰。典韋略戰數合,便回馬走。壯士只顧望前趕來,不提防連人帶馬,都落於陷坑之內,被鉤手縛來見曹操。操下帳叱退軍士,親解其縛,急取衣衣之,命坐,問其鄉貫姓名。壯士曰:「我乃譙國譙縣人也,姓許,名褚,字仲康。……」

典韋對許褚,也許是演義里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武將單挑。在此先推算一下許褚的年齡,答主認為此時許褚的年齡在30歲左右,理由如下:首先,作為「壯士」,其年齡不可能很大,但是很顯然在巔峰狀態,因為許褚在後來的表現中明顯沒有典韋之勇,此時卻戰平了典韋(此戰也反映出典韋很可能已經過了巔峰期,估計40歲左右也有可能吧,畢竟夏侯淳很早就歸順曹操了,是夏侯淳推薦典韋的,說典韋能打虎,總不見得還不到20歲就能打虎吧?所以此時典韋大致是40歲吧);其次,許褚當了曹操20年左右的貼身保鏢後死亡(演義里沒寫怎麼死的,但答主估計是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前,當時關羽侵略曹操的勢力,也沒見許褚出來干哪怕一件事,即使是曹操和他的部將嚇得魂飛魄散也沒有,估計是死了;同時百科裡說許褚在80回里還登場過,但答主怎麼找都沒找到,所以就默認許褚在關羽入侵之前就死亡了),而50歲死亡對武將來說是很正常的。鑒於此時典韋是40歲左右,許褚是30歲左右,因而許褚是以巔峰水平來戰非巔峰時期的典韋。依上文中所述的公式可以得出結論:許褚×100%=典韋×92%,因而如果典韋的得分是X分,許褚的得分是Y分,則X:Y=100:92。這也是我們對《三國演義》武將實力評定的一個部分,其結果為:典韋得分為100分,許褚得分為92分!

另外就本戰的時間多說幾句。基本公認在演義里的單挑,每回合大約是1.5分鐘,那麼許褚和典韋兩次是各戰了4個小時左右,4個小時就是240分鐘,算一下也就是有320回合的公平單挑了。就此我們可以基本判定,這是演義里時間最長的武將單挑。

5. 典韋+許褚+夏侯淳+夏侯淵+李典+樂進VS呂布(101頁):

呂布曰:「吾怕誰來?」遂不聽宮言,引兵出陣,橫戟大罵。許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淳、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沒啥價值,六個名將加起來要是打不過呂布那就見鬼了。最有價值的還是一句話:呂布非一人可勝,——可惜這應該在呂布那一欄里分析。

6. 典韋VS官軍(144頁):

韋奮力向前,砍死二十餘人。馬軍方退,步軍又到,兩邊槍如葦列。韋身無片甲,上下被數十槍,兀自死戰。刀砍缺不堪用,韋即棄刀,雙手提著兩個軍人迎敵,擊死者把救人。群賊不敢近,只遠遠以箭射之,箭如驟雨。韋猶死拒寨門。爭奈寨後賊軍已入,韋背上又中一槍,乃大叫數聲,血流滿地而死。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前門而入者。

群戰記錄超強。進一步說明其強大的實力。

典韋,字不可考,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1內得分為100分。

許褚,字仲康,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1內得分為92分。


答主要分析的第二個人,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大致記得是這樣的),是答主認為演義中竭力塑造的四個人物之一(另外三個是諸葛亮、劉備、曹操),俗話說「關羽義絕,曹操奸絕,諸葛亮智絕」。關羽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最富爭議的武將,有人認為他應該排在五虎將之末,有人把他排在名單的前三位,當然也有人認為他比徐晃更弱的,在此不多贅述了(話說徐晃都沒進這次的名單啊……)。先看看關羽的全部戰績吧(這次要從第1回翻到第77回……老天哪,話說誰叫關羽是主要人物,是劉備集團的人物呢……):

1. 關羽VS程遠志(6頁):

程遠志見折了鄧茂,拍馬舞刀,直取張飛。雲長舞動大刀,縱馬飛迎。程遠志見了,早吃一驚,措手不及,被雲長刀起處,揮為兩段。

超一流武將必備的速勝菜鳥的能力。

2. 關羽VS華雄(44頁):

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著名的溫酒斬華雄。其實我們可以大致分析一下,「其酒尚溫」,這大致相當於什麼概念呢?這很簡單的,我們想一下,咱們喝酒需要多久,這酒會從燙到溫?答主基本覺得,即使過了30分鐘左右,仍然符合「其酒尚溫」這一條件。既然是30分鐘,那麼按照上文中的公式,可以得出關羽20回合斬了華雄——而華雄好歹也是一個二流下甚至二流的武將了。綜上所述,關羽的實力絕對是不一般的。

3. 三英戰呂布(46頁):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斗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呂布對張飛,50多回合不分勝負。對於呂布年齡的推算如下:呂布曾稱劉備為弟,而劉備死時是223年,演義中描寫63歲,則劉備為160年出生,那麼呂布至少也是159年了。就算呂布159年出生吧,三英戰呂布的時候是191年,呂布32歲,處於巔峰時期;張飛死時221年,演義中描寫此時為55歲,因而張飛應該是166年出生,三英戰呂布時25歲;關羽死時219年,演義中描寫此時為58歲,因而關羽應該是161年出生,三英戰呂布時30歲;劉備三英戰呂布時是31歲。就此可以得出結論:呂布此時的實力為自身巔峰時期實力的112.5%(因為有赤兔馬);劉備此時的實力為自身巔峰時期實力的100%(不過這人基本可以忽略),關羽同樣,張飛此時的實力為自身巔峰時期實力的95%。劉備這樣的菜鳥級別的武將能夠上去打,這說明關羽和張飛已經基本撐住場面,志在必得了,劉備上去只不過是促進呂布的潰敗而已。所以95%張飛+關羽,30回合已經能夠敗112.5%的呂布了,如果張飛武力X分,關羽武力Y分,呂布武力Z分,可以得出公式:0.95X+Y&>1.125Z。但是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呂布居然面對關張的攻擊沒有死掉,這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點了吧。就三英戰呂布可以得出的結論其實不多,只有一個:呂布真的很牛逼。

4. 關羽VS管亥(89頁):

玄德與關、張、太史慈立馬陣前,管亥忿怒直出。太史慈卻待向前,雲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雲長,數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於馬下。

關羽30回合也能斬將,這可不多見呀。

5. 關羽VS紀靈(121頁):

關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強!」出馬與紀靈交戰。一連三十合,不分勝負。紀靈大叫少歇,關公便撥馬回陣,立於陣前候之。

對於此戰答主在張飛部分分析。

6. 關羽VS荀正(121頁):

關公大怒,直取荀正;交馬一合,砍荀正於馬下。

同上。

7. 關羽VS王忠(194頁):

雲長大怒,驟馬向前。王忠挺槍來迎。兩馬相交,雲長撥馬便走。王忠趕來。轉過山坡,雲長回馬,大叫一聲,舞刀直取。王忠攔截不住,恰待驟馬奔逃,雲長左手倒提寶刀,右手揪住王忠勒甲絛,拖下鞍鞽,橫擔於馬上,回本陣來。

秒殺。

8. 關羽VS許褚+徐晃(211頁):

關公不得過,勒兵再回,徐晃、許褚接住交戰。關公奮力殺退二人,引軍欲回下邳,夏侯淳又截住廝殺。

本來嘛,這樣場面宏大的單挑,作者應該具體描寫才對,可是這裡只有一句話,「關公奮力殺退二人」。其實這原因也很簡單,曹操給部將的命令是活捉關羽,這難度太大了,許褚和徐晃一看,難度那麼大,沒法完成,那就走了唄,多簡單。

9. 關羽VS顏良(217頁):

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關羽偷襲不算,不過顏良這個應變能力也是有問題啊。對比關羽赤手空拳躲過張飛猛地一擊……顏良好像真的是有點傻。

10. 關羽VS文丑(220頁):

忽見十餘騎馬,旗號翩翻,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雲長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演義里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件事!關羽VS文丑,三合文丑就心怯了!答主認為原因如下:

(1) 顏良和文丑是兄弟,文丑應該是很清楚顏良比他厲害的,或者至少兩個人差不多吧?那麼這麼一個人被關羽斬了,現在眼前看到的這個人又那麼符合袁紹給出的外貌描述,文丑能不心怯才怪!

(2) 關羽確實比文丑強,這點文丑通過3回合就感覺出來了!先說一句,這個時候是200年,關羽年齡39歲,已經過了巔峰期,但擁有赤兔馬,其實力是巔峰實力的95%的112.5%,算起來是106.875%,還是大於巔峰時期的力量的!文丑3回合就感覺出關羽強於他,如果真的沒有顏良的因素,也沒有赤兔馬的因素,簡單推算,關羽大概能夠100回合殺敗文丑吧!這個實力確實還是相當強大的!(當然100這個數字也不重要,其實也沒太大根據)

11. 關羽VS孔秀(229頁):

關公大怒,舉刀就殺孔秀。秀退入關去,鳴鼓聚軍,披掛上馬,殺下關來,大喝曰:「汝敢過去么!」關公約退車仗,縱馬提刀,竟不打話,直取孔秀。秀挺槍來迎。兩馬相交,只一合,鋼刀起處,孔秀屍橫馬下。

不說了,秒殺。

12. 關羽VS韓福+孟坦(229頁):

孟坦出馬,輪雙刀來取關公。關公約退車仗,拍馬來迎。孟坦戰不三合,撥回馬便走。關公趕來。孟坦只指望引誘關公,不想關公馬快,早已趕上,只一刀,砍為兩段。關公勒馬回來,韓福閃在門首,儘力放了一箭,正射中關公左臂。公用口拔出箭,血流不住,飛馬徑奔韓福,衝散眾軍,韓福急走不迭,關公手起刀落,帶頭連肩,斬於馬下;殺散眾軍,保護車仗。

秒殺不說。

13. 關羽VS王植(232頁):

王植拍馬挺槍,徑奔關公,被關公攔腰一刀,砍為兩段。

秒殺不說。

14. 關羽VS秦琪(232頁):

秦琪大怒,縱馬提刀,直取關公。二馬相交,只一合,關公刀起,秦琪頭落。

秒殺不說。

15. 關羽VS夏侯淳(234頁):

關公回身勒馬按刀問曰:「汝來趕我,有失丞相大度。」夏侯淳曰:「丞相無明文傳報,汝於路殺人,又斬吾部將,無禮太甚!我特來擒你,獻與丞相發落!」言訖,便拍馬挺槍欲斗。只見後面一騎飛來,大叫:「不可與雲長交戰!」關公按轡不動。來使於懷中取出公文,謂夏侯淳曰:「丞相敬愛關將軍忠義,恐於路關隘攔截,故遣某特齎公文,遍行諸處。」淳曰:「關某於路殺把關將士,丞相知否?」來使曰:「此卻未知。」淳曰:「我只活捉他去見丞相,待丞相自放他。」關公怒曰:「吾豈懼汝耶!」拍馬持刀,直取夏侯淳。淳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不十合,忽又一騎飛至,大叫:「二將軍少歇!」淳停槍問來使曰:「丞相叫擒關某乎?」使者曰:「非也。丞相恐守關諸將阻擋關將軍,故又差某馳公文來放行。」淳曰:「丞相知其於路殺人否?」使者曰:「未知。」淳曰:「既未知其殺人,不可放去。」指揮手下軍士,將關公圍住。關公大怒,舞刀迎戰。兩個正欲交鋒,陣後一人飛馬而來,大叫:「雲長、元讓,休得爭戰!」眾視之,乃張遼也。二人各勒住馬。

不停地有人出來叫停,也沒打到底,不說。

16. 關羽VS張飛(238頁):

只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吼聲如雷,揮矛向關公便搠。關公大驚,連忙閃過,便叫:「賢弟何故如此?豈忘了桃園結義耶?」

關羽防備很強不題。

17. 關羽VS蔡陽(239頁):

關公更不打話,舉刀便砍。張飛親自擂鼓。只見一通鼓未盡,關公刀起處,蔡陽頭已落地。

不說。

18. 關羽VS楊齡(432頁):

楊齡挺槍出馬,立於陣前罵戰。雲長大怒,更不打話,飛馬舞刀,直取楊齡。齡挺槍來迎。不三合,雲長手起刀落,砍楊齡於馬下。

同樣。

19. 關羽VS黃忠(432頁—433頁):

雲長見一老將出馬,知是黃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擺開,橫刀立馬而問曰:「來將莫非黃忠否?」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雲長曰:「特來取汝首級!」言罷,兩馬交鋒。斗一百餘合,不分勝負。韓玄恐黃忠有失,鳴金收軍。黃忠收軍入城。雲長也退軍,離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將黃忠,名不虛傳:斗一百合,全無破綻。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次日早飯畢,又來城下搦戰。韓玄坐在城上,教黃忠出馬。忠引數百騎殺過弔橋,再與雲長交馬。又斗五六十合,勝負不分。兩軍齊聲喝采。鼓聲正急時,雲長撥馬便走。黃忠趕來。雲長方欲用刀砍去,忽聽得腦後一聲響;急回頭看時,見黃忠被戰馬前失,掀在地下。雲長急回馬,雙手舉刀猛喝曰:「我切饒你性命!快換馬來廝殺!」黃忠急提起馬蹄,飛身上馬,奔入城中。玄驚問之。忠曰:「此馬久不上陣,故有此失。」玄曰:「汝箭百發百中,何不射之?」忠曰:「來日再戰,必然詐敗,誘到弔橋邊射之。」玄以自己所乘一匹青馬與黃忠。忠拜謝而退,尋思:「難得雲長如此義氣!他不忍殺害我,我又安忍射他?若不射,又恐違了將令。」是夜躊躇未定。次日天曉,人報雲長搦戰。忠領兵出城。雲長兩日戰黃忠不下,十分焦躁,抖擻微風,與忠交馬。戰不到三十餘合,忠詐敗,雲長趕來。忠想昨日不殺之恩,不忍便射,帶住刀,把弓虛拽弦響,雲長急閃,卻不見箭;雲長又趕,忠又虛拽,雲長急閃,又無箭;只道黃忠不會射,放心趕來。將近弔橋,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在雲長盔纓根上。前面軍齊聲喊起。雲長吃了一驚,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今日只射盔纓,正是報昨日不殺之恩也。雲長領兵而退。

關羽VS黃忠,演義里極其驚天動地(誇張×100)的一場單挑!先算一下回合數吧,第一天大概是100回合,第二天50—60回合,第三天30—40回合,總共是180—200回合吧,取個中間數,關羽和黃忠之戰有190回合。雖然說這個時間也挺長了,但和典韋對許褚的320回合相比較,真的是沒辦法比較啊,典韋VS許褚真的不愧為是演義時間最長的單挑。

根據演義描寫推出關羽161年出生(219年死亡時58歲),黃忠148年出生(223年死亡時75歲——作者描寫),而他們戰鬥的時間應該是在208年,此時關羽年齡47歲,黃忠年齡60歲,按照上文中的公式,交戰雙方是「關羽×76%×112.5%」(即關羽×85.5%)和「黃忠×60%」,但是關羽因為不了解黃忠的箭術而吃了虧。現在我們開始分析:這場單挑分成三個部分。首先當然是第一天,大概是100回合左右,關羽和黃忠展開大戰,不分勝負;第二天,雙方大戰五六十回合,關羽對黃忠使用拖刀計,但發現黃忠被馬掀翻(跟赤兔馬相比起來也是醉了)之後,中性詞——頓生憐憫之心;褒義詞——大義凜然,具有英雄氣概;貶義詞——為了讓欠下人情債……總而言之,關羽就把黃忠給放了。答主認為完全可以認為關羽已經贏了,因為像手下留情這種事情自然不能在武評中出現,只不過是關羽自身品質使然。再說一下第三天吧,黃忠第一次箭不射出來,第二次還是不射出來,導致關羽輕敵,第三次射出來的時候無防備而中。輕敵這種事情同樣不應該在武評中出現,所以第三天可以說是平手,而理論上說黃忠第二天應該就死了。——上面這段話,答主很長時間內是這麼認為的,但現在答主認為,這完全是錯誤的!原因很簡單的,答主在前面已經寫過了,武評的基礎是幾個人之間互相完全了解,而黃忠如果了解關羽的話,怎麼會不知道關羽經常用拖刀計(因為拖刀計完全是關羽的獨門絕技)?那這麼看來,關羽對黃忠的190回合只是有一個結果,即兩人平手!——這是答主的腦子所給出的第二個結論!但後來答主腦子裡又得出了第三個結論:關羽不了解黃忠的程度,肯定大於黃忠不了解關羽的程度,原因很簡單,當時的關羽是華夏名將,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所以在了解度上關羽還是處於弱勢的!黃忠也還是基本了解關羽的,所以黃忠此時的實力得分實際上是應該增加為原來的150%左右,即其巔峰時期得分的90%,進而得出一個公式,如果關羽得分為X分,黃忠得分為Y分,則0.855X=0.9Y,所以答主得出結論——這是最終的結論了:

關羽,字雲長,劉備部將,少數時間內為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2中得分為90分。

黃忠,字漢升,先為韓玄部將,後為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2中得分為85.5分。

20. 關羽VS夏侯存軍(608頁):

須臾,夏侯存軍至,見了雲長,大怒,便與雲長交鋒,只一合,被雲長砍死。

必備的秒殺實力。

21. 關羽VS龐德(612頁—613頁):

關公隨即橫刀出馬,大叫曰:「關雲長在此,龐德何不早來送死!」鼓聲響處,龐德出馬曰:「吾奉魏王旨,特來取汝首!恐汝不信,備櫬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馬受降!」關公大罵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為!可惜我青龍刀斬汝鼠賊!」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輪刀來迎。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兩軍各看得痴呆了。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二將各退。龐德歸寨,對眾曰:「人言關公英雄,今日方信也。」正言間,于禁至。相見畢,禁曰:「聞將軍戰關公,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且退軍避之?」德奮然曰:「魏王命將軍為大將,何太弱也?吾來日與關某共決一死,誓不退避!」禁不敢阻而回。卻說關公回寨,謂關平曰:「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平曰:「俗云:『初生牛犢不怕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託也。」關公曰:「吾不殺此人,何以雪恨?吾意已決,再勿多言!」次日,上馬引兵前進。龐德亦引兵來迎。兩陣對圓,二將齊出,更不打話,出馬交鋒。斗至五十餘合,龐德撥回馬,拖刀而走。關公隨後追趕。關平恐有疏失,亦隨後趕去。關公口中大罵:「龐賊!欲使拖刀計,吾豈懼汝?」原來龐德虛作拖刀勢,卻把刀就鞍鞽掛住,偷拽雕弓,搭上箭,射將來。關平眼快,見龐德拽弓,大叫:「賊將休放冷箭!」關公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及,正中左臂。關平馬到,救父回營。龐德勒回馬輪刀趕來,忽聽得本營鑼聲大震。德恐後軍有失,急勒馬回。原來於禁見龐德射中關公,恐他成了大功,滅禁威風,故鳴金收軍。龐德回馬,問:「何故鳴金?」于禁曰:「魏王有戒:關公智勇雙全。他雖中箭,只恐有詐,故鳴金收軍。」德曰:「若不收軍,吾已斬了此人也。」禁曰:「『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龐德不知于禁之意,只懊悔不已。

真的是不知道龐德什麼時候出生的,所以默認他在此戰的時候是巔峰時期吧!而關羽此時已經是58歲了,其實力約為巔峰時期得分的68%×112.5%=76.5%,而龐德的實力就算是巔峰時期的100%吧!在此戰中,關羽吃了虧,先是戰了160回合左右,然後被龐德一箭射中了。當然,此時的關羽和此時的龐德,其實也是很接近的,他們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答主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的公式(因為關羽已經定為得分90分的武將了,龐德也先按照評分體制2來評分吧):設龐德的巔峰得分是X分,90×0.765=0.97X,X≈70.98≈71,所以大致就算龐德的得分是71分吧!綜合而言,此戰可以幫助我們得出下面的一個結論:

龐德,字令明,先為馬超部將,後為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2內得分為71分。

22. 關羽VS徐晃(626頁):

公勒馬問曰:「徐公明安在?」魏營門旗開處,徐晃出馬,欠身而言曰:「自別君侯,倏忽數載,多蒙教誨,感謝不忘。今君侯英風震於華夏,使故人聞之,不勝嘆羨!茲幸得一見,深慰可懷。」公曰:「吾與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數窮吾兒耶?」晃回顧眾將,厲聲大叫曰:「若取得雲長首級者,重賞千金!」公驚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廢公。」言訖,揮大斧直取關公。公大怒,亦揮刀迎之。戰八十餘合,公雖武藝絕倫,終是右臂少力。關平恐公有失,火急鳴金,公撥馬回寨。

因為徐晃不是本文中所寫的13個人之一,所以徐晃不計入排名。但是答主還是要回答一個問題,即也許很多三國迷都在想的一個事情,那就是:這是不是關羽的污點戰役?答主可以明確地回答:不是!按照年齡,關羽的武力為巔峰時期的76%,又之前中箭而右臂少力,其實力約為巔峰時期的76%的55%,也就是巔峰時期的41.8%!即使是這樣,關羽仍然和徐晃戰了個勢均力敵,因為右臂少力關平才恐有失的,並不是因為關羽的實力不濟。所以說徐晃的實力大約是關羽巔峰時期得分的41.8%!難不成這還是關羽的污點戰役——如果是這樣的話,什麼叫做關羽的成功戰役?所以這根本不是關羽的污點,反而還進一步說明了關羽的實力很強,即使在老了且右臂少力的情況下,也沒有失敗於徐晃!

23. 關羽VS蔣欽(628頁):

忽然喊聲大震,一彪軍攔住,為首大將,乃蔣欽也,勒馬挺槍大叫曰:「雲長何不早降!」關公罵曰:「吾乃漢將,豈降賊乎!」拍馬舞刀,直取蔣欽。不三合,欽敗走。

秒殺。

24. 關羽VS潘璋(633頁):

公大怒,輪刀相迎;只三合,潘璋敗走。

秒殺。


我們要說的第三個人,姓黃,名忠,字漢升,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同為五虎將之一。黃忠實在是出場得太晚了,但是他的第一仗就非常有代表性,和關羽展開激烈搏鬥,而關羽是人們公認的「武聖」!黃忠也是《三國演義》武力評估中較具有爭議的一個,在這裡答主先說明一點:答主評論的仍然是傳說中「小黃忠」的實力,而不是「老黃忠」的實力。而要看「小黃忠」的實力是多少,就要看到其他的武將,從巔峰時期到老年,其武力究竟相差了多少。下面我們開始分析他具體的戰績,其實這當中最有價值的還是跟關羽打。

1. 黃忠VS關羽(432頁—433頁):

雲長見一老將出馬,知是黃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擺開,橫刀立馬而問曰:「來將莫非黃忠否?」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雲長曰:「特來取汝首級!」言罷,兩馬交鋒。斗一百餘合,不分勝負。韓玄恐黃忠有失,鳴金收軍。黃忠收軍入城。雲長也退軍,離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將黃忠,名不虛傳:斗一百合,全無破綻。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次日早飯畢,又來城下搦戰。韓玄坐在城上,教黃忠出馬。忠引數百騎殺過弔橋,再與雲長交馬。又斗五六十合,勝負不分。兩軍齊聲喝采。鼓聲正急時,雲長撥馬便走。黃忠趕來。雲長方欲用刀砍去,忽聽得腦後一聲響;急回頭看時,見黃忠被戰馬前失,掀在地下。雲長急回馬,雙手舉刀猛喝曰:「我切饒你性命!快換馬來廝殺!」黃忠急提起馬蹄,飛身上馬,奔入城中。玄驚問之。忠曰:「此馬久不上陣,故有此失。」玄曰:「汝箭百發百中,何不射之?」忠曰:「來日再戰,必然詐敗,誘到弔橋邊射之。」玄以自己所乘一匹青馬與黃忠。忠拜謝而退,尋思:「難得雲長如此義氣!他不忍殺害我,我又安忍射他?若不射,又恐違了將令。」是夜躊躇未定。次日天曉,人報雲長搦戰。忠領兵出城。雲長兩日戰黃忠不下,十分焦躁,抖擻微風,與忠交馬。戰不到三十餘合,忠詐敗,雲長趕來。忠想昨日不殺之恩,不忍便射,帶住刀,把弓虛拽弦響,雲長急閃,卻不見箭;雲長又趕,忠又虛拽,雲長急閃,又無箭;只道黃忠不會射,放心趕來。將近弔橋,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在雲長盔纓根上。前面軍齊聲喊起。雲長吃了一驚,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今日只射盔纓,正是報昨日不殺之恩也。雲長領兵而退。

對於此戰之前在關羽一欄中已經分析過。

2. 黃忠VS泠苞(515頁):

後面泠苞方欲來救,一員大將,從山坡上躍馬而來,厲聲大叫:「老將黃忠在此!」舞刀直取泠苞。泠苞抵敵不住,望後便走。黃忠乘勢追趕,川兵大亂。

黃忠確實是有名將的秒殺能力的。

3. 黃忠VS韓浩(584頁):

韓浩引兵來戰。黃忠揮刀直取浩,只一合,斬浩於馬下。

秒殺。

4. 黃忠VS夏侯尚(589頁):

淵不從,令夏侯尚引數千兵出戰,直到黃忠寨前。忠上馬提刀出迎,與夏侯尚交馬,只一合,生擒夏侯尚歸寨。

秒殺。

5. 黃忠VS夏侯淵(590頁):

午時以後,法正見曹軍倦怠,銳氣已墮,多下馬坐息,乃將紅旗招展——鼓聲齊鳴,喊聲大震,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趕到麾蓋之下,大喝一聲,猶如雷吼。淵未及相迎,黃忠寶刀已落,連頭帶肩,砍為兩段。

偷襲不算。綜合而言,這黃忠什麼都沒分析出來,唯一一場有價值的戰關羽,居然還被……居然還被在關羽部分分析掉了!誰叫關羽的G比黃忠的H要前面呢……


我們所要分析的第四個人,姓呂,名布,字奉先。此人一直被人們覺得是《三國演義》武力第一人,答主也基本贊同這一觀點。當然,呂布在《三國演義》里只出場了十幾回(具體來說是3—19回),所以其戰績自然也不多,但就像黃忠一樣,少數的戰績,能夠帶來極佳的成績。況且呂布後期是在和曹操+劉備集團對戰,而呂布集團則幾乎只有呂布一個武將在單挑(張遼相對於呂布來說好像還是太弱了……),所以呂布的戰績恐怕要比黃忠什麼的多一點了。那麼,「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所述的呂奉先,到底在演義里有怎樣的光輝事迹呢?

1. 呂布VS方悅(45頁):

後面一將,縱馬挺槍而出。匡視之,乃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挺戟直衝過來。

河內名將被呂布秒殺!

2. 呂布VS穆順(45頁):

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

秒殺。

3. 呂布VS武安國(45頁):

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鎚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

對比一下前面兩個,這武安國還是不錯的嘛……

4. 呂布VS公孫瓚(45頁):

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

公孫瓚居然比河內名將方悅要強。

5. 三英戰呂布(46頁):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斗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具體分析在關羽那裡。居然30回合就決出了勝負,而且後來也寫了,呂布「看在玄德面上」,人家還在看劉備的面子呢,怎麼可能對關羽和張飛下死手?所以綜上所述此戰無效。可憐了此戰之後那麼長的一首詩和無數人傳頌的篇章啊……

6. 呂布VS于禁+樂進(95頁):

于禁、樂進雙戰呂布不住。

這句話是無懸念的。

7. 呂布VS夏侯淳+夏侯淵+李典+樂進+典韋+許褚(101頁):

呂布曰:「吾怕誰來?」遂不聽宮言,引兵出陣,橫戟大罵。許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淳、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其實這場戰役中最可怕的無非是呂布20回合就讓曹操覺得許褚快要失敗了!難道不是嗎難道不是嗎!可是誰跟你說呂布能夠20回合敗許褚了?NONONO,人家曹操看到呂布面對關羽+張飛,關張居然都沒死,呂布非一人可勝,這是真的……曹操的目的可是把呂布給殺了,而不是防禦啊,請記住,曹操是進攻不是防禦!

8. 呂布VS紀靈(137頁):

紀靈下馬入寨,卻見玄德在帳上坐,大驚,抽身便回,左右留之不住。呂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

這這這這這這這這這……呂布太牛……

9. 呂布VS張飛(141頁):

兩陣圓處,玄德出馬曰:「兄長何故領兵到此?」布指罵曰:「我轅門射戟,救你大難,你何故奪我馬匹?」玄德曰:「備因缺馬,令人四下收買,安敢奪兄馬匹。」布曰:「你便使張飛奪了我好馬一百五十匹,尚自抵賴!」張飛挺槍出馬曰:「是我奪了你好馬!你今待怎麼?」布罵曰:「環眼賊!你累次渺視我!」飛曰:「我奪你馬你便惱,你奪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說了!」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飛亦挺槍來迎。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玄德恐有疏失,急鳴金收軍入城。

小沛之戰大概是發生在196年的,這個時候159年出生的呂布是37歲,而166年出生的張飛是30歲;呂布已經過了巔峰期,武力理論上說是之前的92%,而張飛則在巔峰期。更要命的是,呂布一直都在喝酒(這在19回中得以表現),所以其實力更是遠遠不如巔峰時期,很可能只有巔峰時期的65%左右。當然呂布還有赤兔馬加成,所以其得分約為巔峰時期的72.45%——大概就是72.5%!即使如此,呂布居然還是和張飛大戰100回合不分勝負(答主仍然認為是不分勝負,關於劉備為什麼鳴金收軍,比較贊成 @周國生 的說法,認為劉備是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其實也比較符合劉備的性格),可以得出一個方程式,假設呂布巔峰得分為X分,張飛巔峰得分為Y分,則0.725X=Y!最終得出結論:

呂布,字奉先,先為丁原部將,後為董卓部將,又自成一方,在評分體制3內得分為100分。

張飛,字翼德,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3內得分為72.5分。

10. 呂布VS李豐(149頁):

術將李豐挺槍來迎;戰不三合,被布刺傷其手,豐棄槍而走。

秒殺。


我們所要分析的第五個人,姓馬,名超,字孟起,書中回目一般叫做「馬超」或者「馬孟起」。馬超是蜀國五虎上將之一,在關張趙馬黃的排名中排在第四名,當然,這確實是有其他因素在裡面的。對於馬超最著名的評語無疑就是曹操那句「馬超不減呂布之勇」了,儘管如此,馬超和呂布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主要是呂布太強),但是在整個三國階段,他也算是數一數二的武將了。馬超除了不少速勝戰役之外,還曾戰許褚、戰張飛,是演義里戰績最能說明問題的武將之一。下面,我們來看看馬超究竟有什麼戰役。

1. 馬超VS王方+李蒙(81頁):

安騰、韓遂聯轡而出,指李蒙、王方罵曰:「反國之賊!——誰去擒之?」言未絕,只見一位少年將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槍,坐騎駿馬,從陣中飛出。原來那將即馬騰之子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歲,英勇無敵。王方欺他年幼,躍馬迎戰。戰不到數合,早被馬超一槍刺於馬下。馬超勒馬便回。李蒙見王方刺死,一騎馬從馬超背後趕來。超只做不知。馬騰在陣門下大叫:「背後有人追趕!」聲猶未絕,只見馬超已將李蒙擒在馬上。原來馬超明知李蒙追趕,卻故意俄延;等他馬近舉槍刺來,超將身一閃,李蒙搠個空,兩馬相併,被馬超輕舒猿臂,生擒過去。

馬超17歲,秒殺一武將,生擒一武將,堪比少年趙雲戰平河北名將文丑。

2. 馬超VS于禁(475頁):

超咬牙切齒,大罵:「操賊!欺君罔上,罪不容誅!害我父弟,不共戴天之仇!吾當活捉生啖汝肉!」說罷,挺槍直殺過來。曹操背後于禁出迎。兩馬交戰,斗得八九合,于禁敗走。

八九合敗於禁!厲害!

3. 馬超VS張郃(475頁)(接戰例2):

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

馬超對張郃,20合殺敗張郃!說什麼都是蒼白……

4. 馬超VS李通(475頁):

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

秒殺。

5. 馬超VS曹洪(476頁):

洪與馬超戰到四五十合,漸漸刀法散亂,氣力不加。

可以想見,馬超都殺得曹操割須棄袍了,還20合敗了張郃,必然體力不支,四五十合才敗曹洪也是正常的。

6. 馬超VS許褚(481頁):

超挺槍縱馬,立於陣前,高叫:「虎痴快出!」曹操在門旗下回顧眾將曰:「馬超不減呂布之勇!」言未絕,許褚拍馬舞刀而出。馬超挺槍接戰。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馬匹睏乏,各回陣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斗一百餘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兩軍大駭。兩個又斗到三十餘合,褚奮威舉刀便砍馬超。超閃過,一槍望褚心窩刺來。褚棄刀將槍挾住。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褚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桿,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

馬超對許褚!先算一下回合數,基本算一下,大致是鬥了240回合吧,馬超實在是厲害!然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計算了。馬超在192年是17歲,出生於175年;此時是215年,馬超應該是40歲,也過了巔峰時期了,其實力大約是原來的92%;而許褚,按照前文中分析,在與典韋戰鬥(即197年)大約是30歲,算他出生於167年,此時年齡是48歲,實力大約是巔峰時期武力的76%。馬超並沒有使用暗器,這意味著他其實還保留了實力,如果使用暗器的話……大致來說,現在的實力是他使用暗器時實力的75%吧(不要小看暗器、箭之類的東西哦),那麼也就是巔峰時期實力的69%;在這樣的情況下,——馬超面對的還是個完全不怕死的許褚,仍然在210回合左右就逼得許褚把衣服都脫了,幾乎是讓許褚敗退了,也就是說馬超能夠210回合敗許褚!那麼也就是說,此時許褚的武力,大致是此時馬超武力的98.5%,畢竟也是過了210回合許褚才敗退的!那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設馬超得分為X分,許褚得分為Y分,則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公式:0.69X·0.985=0.76Y,0.67965X=0.76Y,大約是0.68X=0.76Y;在評分體制1內,Y=92,所以0.68X=0.76×92(X在評分體制1內)=69.92,X≈102.82≈103,所以X在評分體制1內為103!進而我們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

馬超,字孟起,先自成一方,後為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1內的得分為103分。

7. 馬超VS五個武將+韓遂(485頁):

超一劍望韓遂面門剁去,遂慌以手迎之,左手早被砍落。五將揮刀齊出。超縱步出帳外,五將圍繞混殺。超獨揮寶劍,力敵五將。劍光明處,鮮血濺飛:砍翻馬玩,剁倒梁興,三將各自逃生。

你牛的,馬超。

8. 馬超VS曹軍(485頁):

操兵前後大至,虎衛軍當先,亂箭夾射馬超。超以槍撥之,矢皆紛紛落地。

防備箭的絕佳本事,演義里明確寫的只有兩個人,馬超跟趙雲。

9. 馬超VS張飛(537頁—538頁):

次日天明,關下鼓聲大震,馬超兵到。玄德在關上看時,門旗影里,馬超縱騎持槍而出;獅盔獸帶,銀甲白袍:一來結束非凡,二來人才出眾。玄德嘆曰:「人言『錦馬超』,名不虛傳!」張飛便要下關。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戰。先當避其銳氣。」關下馬超單搦張飛出馬,關上張飛恨不得平吞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當住。看看午後,玄德望見馬超陣上人馬皆倦,遂選五百騎,跟著張飛,衝下關來。馬超見張飛軍到,把槍望後一招,約退軍有一箭之地。張飛軍馬一齊扎住;關上軍馬,陸續下來。張飛挺槍出馬,大呼:「認得燕人張翼德么!」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張飛大怒。兩馬齊出,二槍並舉。約戰百餘合,不分勝負。玄德觀之,嘆曰:「真虎將也!」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兩將各回。張飛回到陣中,略歇馬片時,不用頭盔,只裹包巾上馬,又出陣前搦馬超廝殺。超又出。兩個再戰。玄德恐張飛有失,自披掛下關,直至陣前;看張飛與馬超又斗百餘合,兩個精神倍加。玄德教鳴金收軍。二將分開,各回本陣。是日天色已晚,玄德謂張飛曰:「馬超英勇,不可輕敵,且退上關。來日再戰。」張飛殺得性氣,那裡肯休?大叫曰:「誓死不回!」玄德曰:「今日天晚,不可戰矣。」飛曰:「多點火把,安排夜戰!」馬超亦換了馬,再出陣前,大叫曰:「張飛!敢夜戰么?」張飛性起,問玄德換了坐下馬,搶出陣來,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上關!」超曰:「我勝你不得,誓不回寨!」兩軍吶喊,點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兩將又向陣前鏖戰。到二十餘合,馬超撥回馬便走。張飛大叫曰:「走那裡去!」原來馬超見贏不得張飛,心生一計:詐敗佯輸,賺張飛趕來,暗掣銅錘在手,扭回身覷著張飛便打將來。張飛見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銅錘打來時,張飛一閃,從耳朵邊過去。張飛便勒回馬走時,馬超卻又趕來。張飛帶住馬,拈弓搭箭,回射馬超;超卻閃過。二將各自回陣。玄德自於陣上叫曰:「吾以仁義待人,不施譎戰。馬孟起,你收兵歇息,我不乘勢趕你。」馬超聞言,親自斷後,諸軍漸退。玄德亦收軍上關。

馬超VS張飛!答主可以再算一遍回合數,先是100+回合,再是100+回合,然後是20+回合,加在一起大約是230回合。具體分析一下。按照前文中所說的,馬超出生於175年,張飛出生於166年;此時是215年,馬超年齡40歲,張飛年齡49歲。很明顯,前面200+回合,馬超沒用暗器,張飛沒用箭(前面許褚可沒說會用箭哦……),後面20+回合都用了,在這方面平手不算。馬超的實力是巔峰時期的92%,張飛的實力是巔峰時期的76%,很明顯張飛在這方面是處於劣勢的。但是馬超在打之前就「人馬皆倦」,實力已經下降到原來的75%左右,所以此時馬超的實力大致是巔峰時期的69%左右;而張飛也多次想要出戰(被劉備按住了),體力應當也有消耗,所以其實力大致是原來的95%左右,也就是巔峰時期的72%左右!先是戰100+回合,劉備估計比較謹慎所以「恐張飛有失」,馬超自己作為武將就是頭領,所以他也不會恐有失了,這不能說明問題。後面的100+回合,情況相同。所以前面200+回合能夠向我們表達出的意思非常明確:在200回合內,巔峰時期69%的馬超能和巔峰時期72%的張飛打成平手!後來的20+回合其實不能很好地說明問題,雙方已經休息完畢,而且只打了20+回合,和前面天昏地暗的200+回合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壓根兒不能作為依據!不過後20+回合倒是巔峰時期的92%對76%了,反正用了暗器和箭,但也沒太大作用。所以我們就按照前面的說法,設馬超巔峰時期的實力為X分,張飛巔峰時期的實力為Y分,則:0.69X=0.72Y,進而可以得出結論X:Y=72:69,所以馬超和張飛巔峰時期的實力之比為72:69!

這裡我們就碰到了一個評分體制的衝突問題,當然這是個好問題,意味著我們3個評分體制終於可以消滅掉一個了,畢竟3個實在是太多了……張飛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是72.5分,馬超在評分體制1中的得分是103分。在這裡我們面臨著一個問題,到底是要選擇評分體制3還是評分體制1呢?答主最後還是選擇了評分體制3,原因很簡單,因為評分體制3中的呂布巔峰時期得分是100分,而呂布可以肯定是演義中最厲害的,最厲害的人100分看起來比較順眼嘛。所以我們必須將評分體制1中的每個人都進行分數的調整,先說張飛和馬超,張飛還是72.5分,馬超就要改一改了,接著改的是許褚和典韋,那麼我們就將會得到下面的結論:

馬超,字孟起,先自成一方,後為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75.5分。

典韋,字不可考,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73.5分。

許褚,字仲康,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67.5分。


我們要說的第六個人叫做龐德,從馬超部將變成曹操部將,然後在曹操那兒創下了人生中最輝煌的戰績。答主實在是不怎麼想說這個龐德,只是因為他知名度不高;但是答主又很清楚必須要說他,所以綜合來說,——好吧,還是把這個龐德給說了吧,他其實也挺強的……

1. 龐德VS鍾進(474頁):

鍾進急來救時,城邊轉過一人,舉刀縱馬大喝曰:「龐德在此!」鍾進措手不及,被龐德一刀斬於馬下,殺散軍校,斬關斷鎖,放馬超、韓遂軍馬入城。

秒殺能力。

2. 龐德VS曹永(479頁):

韓遂已被困在垓心,龐德步行救之。正遇著曹仁部將曹永,被龐德一刀砍於馬下,奪其馬,殺開一條血路,救出韓遂,投東南而走。

秒殺能力。

3. 龐德VS魏延(601頁):

德奮力向前,戰退魏延,保操前行。

能戰退魏延,實力不錯。

4. 龐德VS關平(612頁):

平大怒,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橫刀來迎。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兩家各歇。

30回合太少,不能說明問題。(話說演義里打仗的回合數真的好逆天……最厲害的動不動就打個200回合,許褚和典韋一戰320回合達到了8個小時,水滸裡面從來就沒超過50回合過)

5. 龐德VS關羽(612頁—613頁):

關公隨即橫刀出馬,大叫曰:「關雲長在此,龐德何不早來送死!」鼓聲響處,龐德出馬曰:「吾奉魏王旨,特來取汝首!恐汝不信,備櫬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馬受降!」關公大罵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為!可惜我青龍刀斬汝鼠賊!」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輪刀來迎。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兩軍各看得痴呆了。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二將各退。龐德歸寨,對眾曰:「人言關公英雄,今日方信也。」正言間,于禁至。相見畢,禁曰:「聞將軍戰關公,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且退軍避之?」德奮然曰:「魏王命將軍為大將,何太弱也?吾來日與關某共決一死,誓不退避!」禁不敢阻而回。卻說關公回寨,謂關平曰:「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平曰:「俗云:『初生牛犢不怕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託也。」關公曰:「吾不殺此人,何以雪恨?吾意已決,再勿多言!」次日,上馬引兵前進。龐德亦引兵來迎。兩陣對圓,二將齊出,更不打話,出馬交鋒。斗至五十餘合,龐德撥回馬,拖刀而走。關公隨後追趕。關平恐有疏失,亦隨後趕去。關公口中大罵:「龐賊!欲使拖刀計,吾豈懼汝?」原來龐德虛作拖刀勢,卻把刀就鞍鞽掛住,偷拽雕弓,搭上箭,射將來。關平眼快,見龐德拽弓,大叫:「賊將休放冷箭!」關公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及,正中左臂。關平馬到,救父回營。龐德勒回馬輪刀趕來,忽聽得本營鑼聲大震。德恐後軍有失,急勒馬回。原來於禁見龐德射中關公,恐他成了大功,滅禁威風,故鳴金收軍。龐德回馬,問:「何故鳴金?」于禁曰:「魏王有戒:關公智勇雙全。他雖中箭,只恐有詐,故鳴金收軍。」德曰:「若不收軍,吾已斬了此人也。」禁曰:「『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龐德不知于禁之意,只懊悔不已。

關羽那塊分析過了,龐德在評分體制2中是71分。


很遺憾,後面的這個人依然不是五虎上將或者典韋、許褚,而是小霸王孫策。演義的作者給了孫策很高的稱號,「小霸王」,霸王可是項羽,幾乎公認的中華歷史上武力第一人,答主個人認為,孫策僅憑下面的這些戰績,似乎還是難以擔當起小霸王的稱號的。

1. 孫策VS太史慈(128頁):

卻說孫策看了半晌,方始回馬。正行過嶺,只聽得嶺上叫:「孫策休走!」策回頭視之,見兩匹馬飛下嶺來。策將十三騎一齊擺開。策橫槍立馬於嶺下待之。太史慈高叫曰:「那個是孫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策笑曰:「只我便是。你兩個一齊來並我一個,我不懼你!我若怕你,非孫伯符也!」慈曰:「你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縱馬橫槍,直取孫策。策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程普等暗暗稱奇。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乃佯輸詐敗,引孫策趕來。慈卻不由舊路上嶺,竟轉過山背後。策趕到,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漢!」慈心中自忖:「這廝有十二從人,我只一個,便活捉了他,也吃眾人奪去。再引一程,教那廝沒尋處,方好下手。」於是且戰且走。策那裡肯舍,一直趕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馬再戰,又到五十合。策一槍搠去,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閃過,挾住槍。兩個用力只一拖,都滾下馬來。——馬不知走的那裡去了。——兩個棄了槍,揪住廝打,戰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頭上的兜鍪。策把戟來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孫策和太史慈之戰!回合數100回合,數量倒不是很多,但是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先看一下雙方的年齡,還好這倆人死的時候都不像許褚那樣無聲無息的……孫策是26歲死的,死的那年是200年,那生的那年就是174年咯(百度說175年,不過不管百度答主打算自己算);太史慈是206年死亡,年僅41歲,所以太史慈是……165年出生的。這場戰鬥發生的時候應該是在公元196年,此時孫策是22歲,太史慈是31歲;孫策不是巔峰時期,其實力應該是最巔峰時期的92%,而太史慈的實力正在巔峰時期,是100%的實力。孫策和太史慈打的時候,到最後孫策已經佔了優勢(一個搶了對方的武器,一個只能讓自己不死),但是並沒有打敗太史慈,基本可以判斷孫策此時能150回合打敗太史慈。但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太史慈並沒有完全發揮實力,書中明確寫了,他認為孫策有12個從人,就算是抓住了孫策也沒用,所以他估計是只發揮出了90%的實力,所以他的實力是巔峰時期的90%,而此時的孫策估計和此時的太史慈相比較……太史慈是孫策的97%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推斷。所以我們大致算一下,孫策的巔峰實力為X分,太史慈Y分,那麼0.92X·0.97=0.9Y,則0.8924X=0.9Y,四捨五入一下大致可以得到0.89X=0.9Y,則X:Y=0.9:0.89!因為暫時還沒有別的戰例,所以先用評分體制4來表示:

孫策,字伯符,先為孫堅部將,後自成一方,在評分體制4中的得分為90分。

太史慈,字子義,先自成一方,後為孫策、孫權部將,在評分體制4中的得分為89分。

2. 孫策VS於糜+樊能(129頁—130頁):

劉繇背後一人挺槍出馬,乃部將於糜也。與策戰不三合,被策生擒過去,撥馬回陣。繇講樊能,見捉了於糜,挺槍來趕。那槍剛搠到策後心,策陣上軍士大叫:「背後有人暗算!」策回頭,忽見樊能馬到,乃大喝一聲,聲如巨雷。樊能驚駭,倒翻身撞下馬來,破頭而死。策到門旗下,將於糜丟下,已被挾死。

繼續吹小霸王孫策。

3. 孫策VS周昕(133頁):

一將當先攔住,火光中視之,乃孫策也。周昕舞刀來迎,被策一槍刺死。

一槍刺死。

4. 孫策VS許家三客(243頁—244頁):

一日,孫策引軍會獵于丹徒之西山,趕起一大鹿,策縱馬上山逐之。正趕之間,只見樹林之內有三個人持槍帶弓而立。策勒馬問曰:「汝等何人?」答曰:「乃韓當軍士也。在此射鹿。」策方舉轡欲行,一人拈槍望策左腿便刺。策大驚,急取佩劍從馬上砍去,劍刃忽墜,止存劍把在手。一人早拈弓搭箭射來,正中孫策面頰。策就拔面上箭,取弓回射放箭之人,應弦而倒。那二人舉槍向孫策亂搠,大叫曰:「我等是許貢家客,特來為主人報仇!」策別無器械,只以弓拒之,且拒且走。二人死戰不退。策身被數槍,馬亦帶傷。正危急止時,程普引數人至。孫策大叫:「殺賊!」程普引眾齊上,將許貢家客砍為肉泥。看孫策時,血流滿面,被傷至重,乃以刀割袍,裹其傷處,救回吳會養病。

三個人有偷襲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其實從這裡面我們也可以讀出一些味道:孫策面對3個人就會失敗,而關羽、趙雲都是能夠殺入敵軍內部的,這說明作者還是認為:孫策、太史慈這類武將,雖然在一時之內確實被作者本人吹得很厲害,但是綜合來說還是和五虎上將什麼的不是一個檔次的。至於怎樣不是一個檔次,後面再說吧。


後面一個人是太史慈,又是一個東吳的武將,東吳的武將又怎麼比都難以比過劉備和曹操最強的那些武將的,畢竟《三國演義》中孫權一方就是個推動情節的配角……戰績如下:

1. 太史慈VS管亥軍(89頁):

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賊眾不敢來追。

射箭的功夫,演義里三絕,呂布,黃忠,太史慈。

2. 太史慈+關羽+張飛VS管亥軍(89頁—90頁):

太史慈、張飛兩騎齊出,雙槍並舉,殺入賊陣。玄德驅兵掩殺。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便驅兵出城。

那一戰,太史慈的風光甚至壓過了關二張三。然而,和超一流的終究是有差距啊。

3. 太史慈VS孫策(128頁):

卻說孫策看了半晌,方始回馬。正行過嶺,只聽得嶺上叫:「孫策休走!」策回頭視之,見兩匹馬飛下嶺來。策將十三騎一齊擺開。策橫槍立馬於嶺下待之。太史慈高叫曰:「那個是孫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東來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策笑曰:「只我便是。你兩個一齊來並我一個,我不懼你!我若怕你,非孫伯符也!」慈曰:「你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縱馬橫槍,直取孫策。策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程普等暗暗稱奇。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乃佯輸詐敗,引孫策趕來。慈卻不由舊路上嶺,竟轉過山背後。策趕到,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漢!」慈心中自忖:「這廝有十二從人,我只一個,便活捉了他,也吃眾人奪去。再引一程,教那廝沒尋處,方好下手。」於是且戰且走。策那裡肯舍,一直趕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馬再戰,又到五十合。策一槍搠去,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閃過,挾住槍。兩個用力只一拖,都滾下馬來。——馬不知走的那裡去了。——兩個棄了槍,揪住廝打,戰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頭上的兜鍪。策把戟來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前面分析過了。

4. 太史慈VS程普(129頁):

程普出到陣前,太史慈曰:「你非我之敵手,只教孫策出馬來!」程普大怒,挺槍直取太史慈。兩馬相交,戰到三十合,劉繇急鳴金收軍。

沒啥意義。

5. 太史慈VS張遼(435頁):

張遼縱馬當先,專搦孫權決戰。權綽槍欲自戰,陣門中一將挺槍驟馬早出,乃太史慈也。張遼揮刀來迎。兩將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

再次說明太史慈和超一流武將的差距,70—80回合戰不下一個二流的張遼。讓我們按照作者的口吻來想一想超一流武將戰張遼會怎樣……

呂布VS張遼——「布大怒,挺方天畫戟出戰。十餘合,遼敗走。」

張飛VS張遼——「飛大怒,挺槍出戰。斗三十餘合,操急鳴金收軍。」

馬超VS張遼——「張遼出戰,二十餘合亦敗走。」

趙雲VS張遼——「遼大叫:『吾奉曹丞相命令,在此等候多時了!』雲大怒,挺槍便刺張遼。斗二十餘合,遼敗走。」

關羽VS張遼——「張遼道:『曹丞相令吾擒汝,吾不敢以私廢公。』雲長大怒,揮刀出戰,戰三十餘合,戰不下張遼,操急鳴金收軍。」

哈哈哈哈哈……在此說一下太史慈、孫策和關羽、張飛等武將的差距。答主在此因為實在是沒有什麼基礎的戰例,所以提出意見,僅供參考:孫策的實力大約是60分左右(依照評分體制2)。為什麼呢?很顯然孫策對於極弱的武將能夠秒殺,這一點還是不錯的;但是在群戰的時候,孫策明顯弱於超一流的武將,給出一個60分的得分其實已經不錯了。所以我們得出:

孫策,字伯符,先為孫堅部將,後自成一方,在評分體制2內的得分為60分。

太史慈,字子義,先自成一方,後為孫策、孫權部將,在評分體制2內的得分為59.5分。


這後面一個武將,總算是答主比較想分析的武將了。此人是袁紹大將,姓文,名丑(這名字起得……),好歹是個比較厲害的傢伙,而且出場得也不多,好讓答主休息休息了。當然,就文學意義上說,文丑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就是,作為一個非常厲害——越厲害越好——的武將,最後被關羽殺了——那意思就是關羽特厲害咯。(從這裡可以看出,武評其實挺無聊的,也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包括答主都喜歡這玩意兒……)好,作為一個出場不多而且26回就死了的武將,答主還是很願意分析的。下面正式開始。

1. 文丑VS趙雲(56頁—57頁):

忽見草坡左側轉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文丑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趕。瓚忙下土坡,問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本袁紹轄下之人。因見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故特棄彼而投麾下。——不期於此處相見。」

不管怎樣,先看年齡。答主首先做一個假設,即顏良和文丑所有戰役,都是在他們巔峰時期所作出的,因為書中沒有對他們年齡的任何描述。就假設文丑是在巔峰時期,此時的文丑是大軍壓境,心理上佔優勢,其實力可能達到了原來的120%;而趙雲則是「少年」,答主估計大致是17歲吧(否則怎麼能稱為少年……),那麼就算作趙雲是17歲,則他的武力是巔峰時期的84%;雙方就算是平手,也不需要說是什麼別的鑽牛角尖的解釋。所以我們得出結論:設趙雲得分為X分,文丑得分為Y分,則:0.84X=1.2Y,X:Y=1.2:0.84,那麼——請允許答主使用評分體制5來解釋趙雲和文丑的得分,儘管最終不可能有那麼多的評分體制:

趙雲,字子龍,先為袁紹部將,後為公孫瓚部將,又為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5中的得分為120分。

文丑,字不可考,袁紹部將,在評分體制5中的得分為84分。

趙雲果然不一般,和袁紹大將都拉開那麼大的差距……

2. 文丑VS張遼+徐晃(220頁):

張遼、徐晃飛馬齊出,大叫:「文丑休走!」文丑回頭見二將趕上,遂按住鐵槍,拈弓搭箭,正射張遼。徐晃大叫:「賊將休放箭!」張遼低頭急躲,一箭射中頭盔,將簪纓射去。遼奮力再趕,坐下戰馬,又被文丑一箭射種面頰。那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丑後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便回。

顯示出文丑明顯超過張遼、徐晃級別武將的水平。

3. 文丑VS關羽(220頁):

忽見十餘騎馬,旗號翩翻,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雲長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偷襲不算,只是可以從中肯定一點,關羽&>文丑(如果反之,文丑怎麼會心怯)……


對文丑的分析很快就結束了,答主接下來要開始寫演義里戰績很多的一位武將,即曹操在演義里大部分時間的貼身保鏢許褚,字仲康。此人被戲稱為「平手大王」,答主其實也不怎麼喜歡許褚,不是因為他是曹操部將,具體的原因,答主也不清楚。下面展開分析。

1. 許褚VS典韋(100頁):

卻說典韋追襲何儀到葛陂,壯士引軍迎住。典韋曰:「汝亦為黃巾賊耶?」壯士曰:「黃巾數百騎,盡被我擒在塢內!」韋曰:「何不獻出?」壯士曰:「你若贏得手中寶刀,我便獻出!」韋大怒,挺雙戟向前來戰。兩個從辰至午,不分勝負,各自少歇。不一時,那壯士又出搦戰,典韋亦出。直戰到黃昏,各因馬乏停止。典韋手下軍士,飛報曹操。操大驚,忙引眾將來看。次日,壯士又出搦戰。操見其人威風凜凜,心中暗喜,分付典韋,今日且詐敗。韋領命出戰;戰到三十合,敗走回陣。壯士趕到陣門中,弓弩射回。操急引軍退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鉤手。次日,再令典韋引百餘騎出。壯士笑曰:「敗將何敢復來!」便縱馬接戰。典韋略戰數合,便回馬走。壯士只顧望前趕來,不提防連人帶馬,都落於陷坑之內,被鉤手縛來見曹操。操下帳叱退軍士,親解其縛,急取衣衣之,命坐,問其鄉貫姓名。壯士曰:「我乃譙國譙縣人也,姓許,名褚,字仲康。……」

如典韋部分所述。

2. 許褚+典韋+夏侯淳+夏侯淵+李典+樂進VS呂布(101頁):

呂布曰:「吾怕誰來?」遂不聽宮言,引兵出陣,橫戟大罵。許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淳、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六個人戰不過呂布就真的見鬼了。

3. 許褚VS徐晃(117頁):

徐晃當先,大叫:「曹操欲劫駕何往!」操出馬視之,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便令許褚出馬與徐晃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一、劇情需要。二、五十回合太短。

4. 許褚VS張先(153頁):

兩陣對圓,張綉出馬,指操罵曰:「汝乃假仁義無廉恥之人,與禽獸何異!」操大怒,令許褚出馬。綉令張先接戰。只三合,許褚斬張先於馬下,綉軍大敗。

秒殺的能力。

5. 許褚+徐晃VS關羽(211頁):

關公不得過,勒兵再回,徐晃、許褚接住交戰。關公奮力殺退二人,引軍欲回下邳,夏侯淳又截住廝殺。

無效戰例。

6. 許褚VS趙雲(265頁):

操大怒,教許褚出戰。玄德背後趙雲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

30回合太短。

7. 許褚VS馬超(481頁):

超挺槍縱馬,立於陣前,高叫:「虎痴快出!」曹操在門旗下回顧眾將曰:「馬超不減呂布之勇!」言未絕,許褚拍馬舞刀而出。馬超挺槍接戰。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馬匹睏乏,各回陣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斗一百餘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兩軍大駭。兩個又斗到三十餘合,褚奮威舉刀便砍馬超。超閃過,一槍望褚心窩刺來。褚棄刀將槍挾住。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褚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桿,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

如馬超部分分析的。

8. 許褚VS楊昂+楊任(554頁—555頁):

許褚大呼曰:「吾當敵賊!徐公明善保主公!」說罷,提刀縱馬向前,力敵二將。楊昂、楊任不能當許褚之勇,回馬退去,其餘不敢向前。

秒殺能力。

9. 許褚VS張飛(597頁):

為首大將,乃張飛也,挺矛縱馬,直取許褚。褚舞刀來迎,卻因酒醉,敵不住張飛;戰不數合,被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羅馬;軍士急忙救起,退後便走。

醉酒的許褚被張飛擊敗。


後面一個人是顏良。答主最喜歡分析顏良這樣的人,強大,事情又不多。作者寫顏良強大的目的其實跟文丑差不多,當然,武評本來就是娛樂嘛。

1. 顏良VS宋憲(216頁—217頁):

顏良橫刀立馬於門旗下;見宋憲馬至,良大喝一聲,縱馬來迎。戰不三合,手起刀落,斬宋憲於陣前。

秒殺。

2. 顏良VS魏續(217頁):

續上馬持矛,徑出陣前,大罵顏良。良更不打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

秒殺。

3. 顏良VS徐晃(217頁):

操曰:「今誰敢當之?」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

顏良實在太牛,牛到什麼程度?20回合敗徐晃,諸將栗然!真的是不要太強大!30分鐘直接就把徐晃給擊敗了!顏良唯一的有效戰例啊,怎麼辦啊……

趙雲好像有類似戰例。到趙雲那兒再說。

4. 顏良VS關羽(217頁):

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無效戰例,哦,不,可以說明一個問題,顏良應變能力有問題……


後面一個人,張翼德。天哪,這人的事比關公還多吧,答主有得可忙了。

1. 張飛VS鄧茂(6頁):

張飛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處,刺中鄧茂心窩,翻身落馬。

《三國演義》第一場單挑,張飛對鄧茂,秒殺弱將!

2. 張飛VS高升(11頁):

飛縱馬挺矛,與升交戰,不數合,刺升落馬。

秒殺!

3. 三英戰呂布(46頁):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斗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關羽那兒分析了。

4. 張飛+太史慈+關羽VS管亥軍(89頁—90頁):

太史慈、張飛兩騎齊出,雙槍並舉,殺入賊陣。玄德驅兵掩殺。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便驅兵出城。

牛。

5. 張飛VS曹豹(122頁):

飛見豹,大怒,拍馬來迎。戰了三合,曹豹敗走,飛趕到河邊,一槍正刺中曹豹後心,連人帶馬,死於河中。

厲害。

6. 張飛VS呂布(141頁):

兩陣圓處,玄德出馬曰:「兄長何故領兵到此?」布指罵曰:「我轅門射戟,救你大難,你何故奪我馬匹?」玄德曰:「備因缺馬,令人四下收買,安敢奪兄馬匹。」布曰:「你便使張飛奪了我好馬一百五十匹,尚自抵賴!」張飛挺槍出馬曰:「是我奪了你好馬!你今待怎麼?」布罵曰:「環眼賊!你累次渺視我!」飛曰:「我奪你馬你便惱,你奪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說了!」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飛亦挺槍來迎。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玄德恐有疏失,急鳴金收軍入城。

呂布一部分分析過了。

7. 張飛VS紀靈(184頁):

張飛更不打話,直取紀靈。斗無十合,張飛大喝一聲,刺紀靈於馬下,敗軍奔走。

這便是為許多人所津津樂道的「紀靈事件」,即關羽30回合戰不下紀靈,而張飛則不到10回合就殺死了紀靈!答主認為這一事件確實能夠說明關羽弱於張飛,對此答主有三個理由:

首先,紀靈事件。當然,張飛戰紀靈的時候,袁術大軍正全面處於下風,張飛擁有士氣的優勢,而關羽戰紀靈的時候,是戰鬥中的第一場戰鬥,雙方都精神旺盛。此時大致是196年,關羽年齡是35歲——巔峰時期,而紀靈也默認為巔峰時期;張飛戰紀靈的時候是199年,張飛的年齡是33歲——還是巔峰時期,紀靈同樣。儘管考慮到張飛那時處於優勢,但是畢竟只有10回合,張飛在有優勢的情況下,發飆武力可能上漲為原來的150%,此時的張飛實力是紀靈的3倍不到一丁點(推測),因而紀靈的武力大致是張飛的49.5%;而關羽戰張飛的時候,關羽的實力沒有上漲(赤兔馬還沒拿到),紀靈的實力大約是關羽的一半左右,因而此時紀靈的武力大約是關羽的50%;兩相比較,答主便可以得出結論,關羽和張飛這兩個劉備大將的實力比是49.5:50(關:張)。而關羽在評分體制2中的得分為90分,張飛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72.5分,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實力換算:

關羽,字雲長,劉備部將,少數時間為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72分。

進而:

黃忠,字漢升,先為韓玄部將,後為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68.5分。

龐德,字令明,先為馬超部將,後為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57分。

孫策,字伯符,先為孫堅部將,後自成一方,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48分。

太史慈,字子義,先自成一方,後為孫策、孫權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47.5分。

順便再給兩個張飛&>關羽的佐證。先是關羽在殺顏良後對曹操說的話:「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關羽那麼自大,總不見得是在反諷張飛吧?還有就是諸葛亮在馬超襲擊後說的話:「須是張、趙二將,方可與敵。」沒有說到關羽(後來又說的「除非往荊州取關雲長來,方可與敵」是為了激發張飛鬥志),說明關羽確實比張飛、趙雲要差一些,差多少?作者沒有說。同時也提供了一個佐證,張飛和趙雲較為接近。下文再說。

8. 張飛VS劉岱(195頁):

劉岱引一隊殘軍,奪路而走,正撞見張飛,狹路相逢,急難迴避,交馬只一合,早被張飛生擒過去。

秒殺。

9. 張飛VS關羽(238頁):

只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吼聲如雷,揮矛向關公便搠。關公大驚,連忙閃過,便叫:「賢弟何故如此?豈忘了桃園結義耶?」

關羽的躲閃能力,僅此而已。

10. 張飛VS嚴顏(525頁):

嚴顏見了張飛,舉手無措,交馬戰不十合,張飛賣個破綻,嚴顏一刀砍來,張飛閃過,撞將入去,扯住嚴顏勒甲絛,生擒過來,擲於地下;眾軍向前,用索綁縛住了。

秒殺。

11. 張飛VS馬超(537頁—538頁):

次日天明,關下鼓聲大震,馬超兵到。玄德在關上看時,門旗影里,馬超縱騎持槍而出;獅盔獸帶,銀甲白袍:一來結束非凡,二來人才出眾。玄德嘆曰:「人言『錦馬超』,名不虛傳!」張飛便要下關。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戰。先當避其銳氣。」關下馬超單搦張飛出馬,關上張飛恨不得平吞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當住。看看午後,玄德望見馬超陣上人馬皆倦,遂選五百騎,跟著張飛,衝下關來。馬超見張飛軍到,把槍望後一招,約退軍有一箭之地。張飛軍馬一齊扎住;關上軍馬,陸續下來。張飛挺槍出馬,大呼:「認得燕人張翼德么!」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張飛大怒。兩馬齊出,二槍並舉。約戰百餘合,不分勝負。玄德觀之,嘆曰:「真虎將也!」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兩將各回。張飛回到陣中,略歇馬片時,不用頭盔,只裹包巾上馬,又出陣前搦馬超廝殺。超又出。兩個再戰。玄德恐張飛有失,自披掛下關,直至陣前;看張飛與馬超又斗百餘合,兩個精神倍加。玄德教鳴金收軍。二將分開,各回本陣。是日天色已晚,玄德謂張飛曰:「馬超英勇,不可輕敵,且退上關。來日再戰。」張飛殺得性氣,那裡肯休?大叫曰:「誓死不回!」玄德曰:「今日天晚,不可戰矣。」飛曰:「多點火把,安排夜戰!」馬超亦換了馬,再出陣前,大叫曰:「張飛!敢夜戰么?」張飛性起,問玄德換了坐下馬,搶出陣來,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上關!」超曰:「我勝你不得,誓不回寨!」兩軍吶喊,點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兩將又向陣前鏖戰。到二十餘合,馬超撥回馬便走。張飛大叫曰:「走那裡去!」原來馬超見贏不得張飛,心生一計:詐敗佯輸,賺張飛趕來,暗掣銅錘在手,扭回身覷著張飛便打將來。張飛見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銅錘打來時,張飛一閃,從耳朵邊過去。張飛便勒回馬走時,馬超卻又趕來。張飛帶住馬,拈弓搭箭,回射馬超;超卻閃過。二將各自回陣。玄德自於陣上叫曰:「吾以仁義待人,不施譎戰。馬孟起,你收兵歇息,我不乘勢趕你。」馬超聞言,親自斷後,諸軍漸退。玄德亦收軍上關。

如馬超部分所分析的。

12. 張飛VS張郃(579頁):

一將當先,攔住去路,睜圓環眼,聲如巨雷:乃張飛也。——挺矛躍馬,直取張郃。兩將在火光中,戰到三五十合。

此時張飛是以智取勝,恐怕已不滿足於用武力戰勝對方,因此不作為參考。

13. 張飛VS許褚(597頁):

為首大將,乃張飛也,挺矛縱馬,直取許褚。褚舞刀來迎,卻因酒醉,敵不住張飛;戰不數合,被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羅馬;軍士急忙救起,退後便走。

喝醉了的許褚要是打得過張飛……那張飛還真是見了鬼了。


恭喜答主進入第13位武將,也是眾多三國迷的崇拜者,常山真定趙子龍!話說答主本來覺得湊個5比較好,結果在目前各位所看到的基礎上又加上了兩個苦不拉幾的張遼和徐晃,這種人又不是很強,分析起來真的是味同嚼蠟!後來答主覺得13在中華文化里也算個蠻好的數字,所以呢就最後用了13個武將,而且為了湊個數字而浪費答主的時間精力實在是不值得啊……話說趙雲很可能是演義里戰績最多的一位武將呢,他居然在最後一個,哎喲喂呀。

1. 趙雲VS文丑(56頁—57頁):

忽見草坡左側轉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文丑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趕。瓚忙下土坡,問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本袁紹轄下之人。因見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故特棄彼而投麾下。——不期於此處相見。」

前文中已經說過結論,在評分體制5中,趙雲的得分為120分,文丑的得分為84分。順便講一下年齡問題,趙雲此時17歲,這個時候應該是191年,所以趙雲出生於174年。

2. 趙雲VS裴元紹+周倉(241頁):

問其何故受傷,倉曰:「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將單騎而來,與裴元紹交鋒,只一合,刺死裴元紹,盡數招降人伴,佔住山寨。倉到彼招誘人伴時,止有這幾個過來,餘者俱害怕,不敢擅離。倉不忿,與那將交戰,被他連勝數次,身中三槍。——因此來報主公。」玄德曰:「此人怎生模樣?姓甚名誰?」倉曰:「極其雄壯,不知姓名。」於是關公縱馬當先,玄德在後,徑投卧牛山來。周倉在山下叫罵,只見那講全副披掛,持槍驟馬,引眾下山。玄德早揮鞭出馬大叫曰:「來者莫非子龍否?」那將見了玄德,滾鞍下馬,拜伏道旁。——原來果然是趙子龍。

超強大啊。

3. 趙雲VS許褚(265頁):

操大怒,教許褚出戰。玄德背後趙雲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

只有30回合,趙雲總不見得那麼點時間就打得過許褚吧……

4. 趙雲VS高覽(266頁):

玄德正慌,方欲自戰,高覽後軍忽然自亂,一將沖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雲也。

牛。

5. 趙雲VS張郃(266頁):

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郃。郃與雲戰三十餘合,撥馬敗走。

這裡我們涉及到了一個問題,即趙雲和顏良的實力問題!眾所周知,馬超對張郃之時,張郃只有20回合便敗走,而趙雲對張郃則用了30回合!先談談年齡問題,馬超對張郃的時候,年已40歲,其實力為巔峰期的92%;趙雲對張郃的時候,年齡為27歲,其實力為巔峰期。但是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即趙雲在打張郃的時候,已經戰鬥了許久,身心俱疲,而張郃除了在那兒埋伏了一段時間之外,什麼事都沒幹,可以算作是體力充沛(當然張郃打馬超的時候同樣是體力充沛的),而趙雲的實力恐怕已經降低到原來的75%了吧,畢竟戰鬥了不少時間。所以:75%的趙雲面對張郃……張郃大約是趙雲的一半,所以此時的張郃為趙雲巔峰的37.5%;而馬超對張郃的時候是20回合戰勝,此時的張郃大概是馬超的41%(「二十餘合」),所以張郃是馬超巔峰時期實力的37.72%,因而我們可以得出馬超與趙雲的實力比,設馬超為X分,趙云為Y分(都是巔峰時期),則0.3772X=0.375Y,X:Y=37.5:37.72!同時將評分體制轉化:

趙雲,字子龍,先為袁紹部將,後為公孫瓚部將,再為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76分。

文丑,字不可考,袁紹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53分。

再說顏良,他在幾乎沒有任何體力消耗的情況下20回合殺敗了徐晃,徐晃大約是顏良的40%左右!(哎喲喂呀好像和趙雲沒有關係哎,幹嘛放在這裡說……)而我們前面知道,徐晃是關羽的41.8%,卻是顏良的40%,說明顏良是強於關羽的!具體的計算一下就好了,如下:

顏良,字不可考,袁紹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75分。

6. 趙雲長坂橋單騎救主(1)(344頁—345頁):

說罷,拍馬望長坂坡而去。忽一人大叫:「趙將軍那裡去?」雲勒馬問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乃劉使君帳下護送車仗的軍士,被箭射倒在此。」趙雲便問二夫人消息。軍士曰:「恰纔見甘夫人披頭跣足,相隨一夥百姓婦女,投南而走。」雲見說,也不顧軍士,急縱馬望南趕去。只見一夥百姓,男女數百人,相攜而走。雲大叫曰:「內中有甘夫人否?」夫人在後面望見趙雲,放聲大哭。雲下馬插槍而泣曰:「使主母失散,雲之罪也!糜夫人與小主人安在?」甘夫人曰:「我與糜夫人被逐,棄了車仗,雜於百姓內步行,又撞見一枝軍馬衝散。糜夫人與阿斗不知何往。我獨自逃生至此。」正言間,百姓發喊,又撞出一枝軍來。趙雲拔槍上馬看時,面前馬上綁著一人,乃糜竺也。背後一將,手提大刀,引著千餘軍,乃曹仁部將淳于導,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獻功。趙雲大喝一聲,挺槍縱馬,直取淳于導。導抵敵不住,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向前救了糜竺,奪得馬二匹。雲請甘夫人上嗎,殺開條大路,直送到長坂坡。只見張飛橫矛立馬於橋上,大叫:「子龍!你如何反我哥哥?」雲曰:「我尋不見主母與小主人,因此落後,何言反耶?」飛曰:「若非簡雍先來報信,我今見你,怎肯干休也!」雲曰:「主公在何處?」飛曰:「只在前面不遠。」雲謂糜竺曰:「糜子仲保甘夫人先行,待我仍往尋糜夫人與小主人去。」言罷,引數騎再回舊路。

雖然輝煌,排名中卻並無大用。

7. 趙雲長坂橋單騎救主(2)(345頁—346頁):

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槍,背著一口劍,引十數騎躍馬而來。趙雲更不打話,直取那將。交馬只一合,把那將一槍刺倒,從騎皆走。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也。曹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劍自佩之,青釭劍令夏侯恩佩之。那青釭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當時夏侯恩自恃勇力,背著曹操,只顧引人搶奪擄掠。不想撞著趙雲,被他一槍刺死,奪了那口劍,看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方知是寶劍也。雲插劍提槍,復殺入重圍;回顧手下從騎,已沒一人,只剩得孤身。雲並無半點退心,只顧往來尋覓;但逢百姓,便問糜夫人消息。忽一人指曰:「夫人抱著孩兒,左腿上著了槍,行走不得,只在前面牆缺內坐地。」
* 原文左邊為「釒」字,但輸入法內無法找到此字,因而如此改動。

雖然輝煌,卻並無大用。

8. 趙雲長坂橋單騎救主(3)(346頁—347頁):

趙雲見夫人已死,恐曹軍盜屍,便將土牆推倒,掩蓋枯井。掩訖,解開勒甲絛,放下掩心鏡,將阿斗抱護在懷,綽槍上馬。早有一將,引一隊步軍至,乃曹洪部將晏明也,持三尖兩刃刀來戰趙雲。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倒,,殺散眾軍,沖開一條路。正走間,前面又一枝軍馬攔路。當先一員大將,旗號分明,大書「河間張郃」。雲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背後張郃趕來,雲加鞭而行,不想趷躂一聲,連馬和人,顛入土坑之內。張郃挺槍來刺,忽然一道紅光,從土坑中滾起,那匹馬平空一躍,跳出坑外。後人有詩曰: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沖開長坂圍。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因得顯神威。張郃見了,大驚而退。趙雲縱馬正走,背後忽有二將大叫:「趙雲休走!」前面又有二將,使兩般軍器,截住去路:後面趕的是馬延、張*,前面阻的是焦觸、張南,都是袁紹手下降將。趙雲力戰四將,曹軍一齊擁至。雲乃撥青釭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
* 無法打出此字。

只能說明趙雲牛。

9. 趙雲長坂橋單騎救主(4)(347頁):

卻說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曹洪飛馬下山大叫曰:「軍中戰將可留姓名!」雲應聲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曹洪回報曹操。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趙雲得脫此難;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後人有詩曰: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趙雲當下殺透重圍,已離大陣,血滿征袍。正行間,山坡下又撞出兩枝軍,乃夏侯淳部將鍾縉、鍾紳兄弟二人,一個使大斧,一個使畫戟,大喝:「趙雲快下馬受縛!」正是:才離虎窟逃生去,又遇龍潭鼓浪來。畢竟子龍怎地脫身,且聽下回分解。

牛啊。

10. 趙雲長坂橋單騎救主(5)(348頁):

卻說鍾縉、鍾紳二人攔住趙雲廝殺。趙雲挺槍便刺,鍾縉當先揮大斧來迎。兩馬相交,戰不三合,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奪路便走。背後鍾紳持戟趕來,馬尾相銜,那枝戟只在趙雲後心內弄影。雲急撥轉馬頭,恰好兩胸相拍。雲左手持槍隔過畫戟,右手拔出青釭寶劍砍去,帶盔連腦,砍去一半,紳落馬而死,餘眾奔散。趙雲得脫,望長坂橋而走。只聞後面喊聲大震,原來文聘引軍趕來。趙雲到得橋邊,人困馬乏。見張飛挺矛立馬於橋上,雲大呼曰:「翼德援我!」飛曰:「子龍速行,追兵我自當之。」

趙雲的實力體現。

11. 趙雲VS陳應(428頁):

趙雲大怒,挺槍驟馬,直取陳應。應捻叉來迎。兩馬相交,戰到四五合,陳應料敵不過,撥馬便走。趙雲追趕。陳應回顧趙雲馬來相近,用飛叉擲去,被趙雲接住,回擲陳應。應急躲過,雲馬早到,將陳應活捉過馬,擲於地下,喝軍士綁縛回寨。

秒殺。

12. 趙雲VS周善軍隊(503頁):

周善教軍士放箭。趙雲以槍撥之,箭皆紛紛落水。

秒殺。

13. 趙雲VS曹軍(592頁):

雲挺槍驟馬直殺往前去。迎頭一將攔路,乃文聘部將慕容烈也,拍馬舞刀來迎趙雲;被雲手起一槍刺死。曹兵敗走。雲直殺入重圍,又一枝軍截住;為首乃魏將焦炳。雲喝問曰:「蜀兵何在?」炳曰:「已殺盡矣!」雲大怒,驟馬一槍,又刺死焦炳。殺散餘兵,直至北山之下,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作者寫:「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這樣子描寫戰爭,看來對趙雲是真愛啊……

14. 趙雲VS朱然(691頁):

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秒殺。

15. 趙雲力斬四將(759頁):

趙雲大怒,挺槍縱馬,單搦韓德交戰。長子韓瑛,躍馬來迎;戰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死於馬下。次子韓瑤見之,縱馬揮刀來戰。趙雲施逞舊日虎威,抖擻精神迎戰。瑤抵敵不住。三子韓瓊,急挺方天戟驟馬前來夾攻。雲全然不懼,槍法不亂。四子韓琪,見二兄戰雲不下,也縱馬掄兩口日月刀而來,圍住趙雲。雲在中央獨佔三將。少時,韓琪中槍落馬,韓陣中偏將急出救去。雲拖槍便走。韓瓊按戟,急取弓箭射之,連放三箭,皆被雲用槍撥落。瓊大怒,仍綽方天戟縱馬趕來;卻被雲一箭射中面門,落馬而死。韓瑤縱馬舉寶刀便砍趙雲。雲棄槍於地,閃過寶刀,生擒韓瑤歸陣,復縱馬取槍殺過陣來。韓德見四子皆喪於趙雲之手,肝膽皆裂,先走入陣去。西涼兵素知趙雲之名,今見其英勇如昔,誰敢交鋒?趙雲馬到處,陣陣倒退。趙雲匹馬單槍,往來衝突,如入無人之境。

如入無人之境。

16. 趙雲VS韓德(760頁):

韓德曰:「殺吾四子之仇,如何不報!」縱馬輪開山大斧,直取趙雲。雲奮怒挺槍來迎;戰不三合,槍起處,刺死韓德於馬下,急撥馬直取夏侯楙。楙慌忙閃入本陣。

秒殺。

17. 趙雲VS姜維(766頁):

雲恰待攻城,忽然喊聲大震,四面火光衝天。當先一員少年將軍,挺槍躍馬而言曰:「汝見天水姜伯約乎!」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雲大驚,暗忖曰:「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

老年趙雲對壯年姜維(大概吧),平手。當然,姜維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總歸要渲染得比較強大咯。

18. 趙雲VS朱贊(778頁):

副先鋒朱贊引兵追趕,忽然一彪軍閃出,為首大將乃趙雲也。朱贊措手不及,被雲一槍刺死。

秒殺。

19. 趙雲VS蘇顒(791頁—792頁):

蘇顒大驚曰:「如何這裡又有趙雲?」措手不及,被雲一槍刺死於馬下。

秒殺。


就此,我們對演義中13位武將的分析全部完畢!就評分體制3,我們也可以得出:

呂布得分——100分

張飛得分——72.5分

馬超得分——75.5分

典韋得分——73.5分

許褚得分——67.5分

關羽得分——72分

黃忠得分——68.5分

龐德得分——57分

孫策得分——48分

太史慈得分——47.5分

趙雲得分——76分

文丑得分——53分

顏良得分——75分

之前的得分,即上面所展示出的,是以0.5分為單位的。但是,以0.5分為單位,終究讓人看了覺得不舒服,所以答主將所有的得分乘以2,這樣單位就會變成1分,終極的分數如下:

呂布得分——200分

張飛得分——145分

馬超得分——151分

典韋得分——147分

許褚得分——135分

關羽得分——144分

黃忠得分——137分

龐德得分——114分

孫策得分——96分

太史慈得分——95分

趙雲得分——152分

文丑得分——106分

顏良得分——150分

下面,答主就最終得出《三國演義》武將的終極排名(估計以後也不會寫類似的排名了,這次寫得累死也挺滿意的,所以就斗膽打了個「終極」):

1. 呂 布(200分)

呂 布(出自360百科同名詞條)

2. 趙 雲(152分)

趙 雲(出自百度百科同名詞條)

3. 馬 超(151分)

馬 超(出自百度百科同名詞條)

4. 顏 良(150分)

顏 良(出自360百科同名詞條)

5. 典 韋(147分)

典 韋(出自360百科同名詞條)

6. 張 飛(145分)

張 飛(出自百度百科同名詞條)

7. 關 羽(144分)

關 羽(出自百度百科同名詞條)

8. 黃 忠(137分)

黃忠(出自360百科同名詞條)

9. 許 褚(135分)

許 褚(出自百度百科同名詞條)

10. 龐 德(114分)

龐 德(出自360百科同名詞條)

11. 文 丑(106分)

文丑(出自百度百科同名詞條)

12. 孫 策(96分)

孫 策(出自百度百科同名詞條)

13. 太史慈(95分)

太史慈(出自360百科同名詞條)

全文完。


發表一下愚見,以三國演義原文為依據,分一下三個梯隊,每個梯隊內排名不分先後。

第一梯隊:呂布,趙雲
第二梯隊:張飛,典韋,許褚,馬超
第三梯隊:關羽

依據如下:
1.許褚裸衣戰馬超,挑燈夜戰,曹操收降許褚之前和典韋曾和許褚戰成平手,這三場單挑可見,武力值
張飛=典韋=許褚=馬超
2.曹軍追殺劉備的時候,趙雲和許褚僅戰30回合就一槍挑了許褚的盔櫻,可見趙雲武力在許褚之上。
3.關羽在白馬破斬了顏良之後,曹操誇讚關羽,關羽卻說自己的武藝和三弟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可見武力值
張飛&>關羽
4.三英戰呂布可見呂布武藝在張飛之上
呂布&>張飛

趙雲和呂布誰強誰弱,我沒有找到依據。。。。


個人排了9大超一流武將,一超多強,各自伯仲之間
第一是呂布,就憑三英戰呂布
其他的難分先後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
張飛,大戰呂布100合,大戰馬超一晝夜
趙雲,單騎救主
馬超,酣戰張飛,許褚
黃忠,大戰關羽100餘合不分勝負
典韋,大戰許褚一百合
許褚,酣戰馬超
龐德,大戰關羽100餘合

至於顏良文丑,被關公秒殺就別提了,上限高下限也低,不能入列


謝邀。。恰好鄙人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一些觀點,先說下結論。
第一梯隊:呂布
第二梯隊:張飛 趙雲
第三梯隊:許褚 典韋 黃忠 徐晃 顏良 文丑 馬超
第四梯隊:張郃 關羽 張遼

以演義情節為主,我們來定量分析一下。三個前提:
1.呂布絕對第一
2.以50回合及以上的戰鬥平局認定在當時情況武力相當
3把武將的年齡設為中年
4.以奇襲致勝的不能算比較例子

下面是分析
首先,呂布第一毋庸置疑,然後在所有武將裡面,能和呂布單挑略佔下風的只有張飛了(一百個回合不敗,劉備擔心張飛不支才鳴金收兵),其他武將都沒有過這種經歷。有人說三英戰呂布,大家這麼想一下,僅關張齊上要比劉關張齊上厲害,因為皇叔的武藝在這種頂尖高手中是拖後腿的,他地位又重要,關張肯定會加以保護。難以發揮全部實力。所以說二人齊上就能勝於呂布,因此不存在關張二人合力不能勝呂布一說。但說張飛,能平呂布已經是三國中獨一無二的戰績了,至於後面一次輸,是因為醉酒自然不能算作證據。
三國演義中,大將交手基本是平手,二三十回合的交手太常見了,時間太短不好比較,以50回合為基準比較合適,。
50及以上回合平局紀錄:許褚馬超 典韋許褚 張遼關羽 張飛(老)馬超 張遼張郃 許褚徐晃 關羽黃忠(老)
關羽龐德。
注:帶老的指的是年齡年齡50歲以上且比對方年齡長10歲以上。
既然比誰更加厲害,自然是說巔峰時期誰更厲害,年齡是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戰長沙,黃忠和二爺平手,考慮黃忠年齡,黃忠應該武力年輕時比二爺強。同理張飛和馬孟起挑燈夜戰的時候,馬超40歲,張飛50歲,張飛應該略強於馬超。
另外,顏良文丑肯定會有爭議,但是,文丑正面交鋒戰勝了張遼,而張遼與關二爺不相上下。被關二爺殺,一個死於突襲,一個死於拖刀,都屬於盤外招並非死於正面碰撞。因此,顏良文丑的武力絕對是被低估了的。兩人總是一起出現,姑且算作實力相當。
趙雲,趙雲比較無敵,但與頂尖武將交手都很短,兩條代表性的:在公孫瓚麾下時勝顏良,長坂坡精疲力竭但還是力據張郃。這說明趙雲在顏良典韋這個梯隊以上,便和張飛一起併入第二梯隊。
其他人排名從平局紀錄就能看出。
東吳缺少案例,不作討論了。。

其實羅貫中在寫的時候,就很少有誰戰勝誰,大家都相差無幾,在三國演義前身《評話》中,張飛倒是無敵的,其他人又是差不多,演義中無非是呂布無敵,其他人差不多。大將交戰,要麼止於計謀,要麼不了了之,說這麼多,供君一樂


基本贊同 @周國生 的答案。我這裡再具體地設定一下武力檔次和數值。

基本設定是這樣的:

1、年齡和經驗會導致武力在1-2的範圍浮動;

2、武將發揮會有浮動,所以有好的戰績和稍次戰績,這裡主要以好的戰績判定武力,次等戰績只做參考,因為很多單挑根據主公需要會放水(比如許褚平徐晃);

3、單挑平局情況有很多種:從「互有攻防」到「一方只能防守」還有因為主公想要招降導致的放水。這其中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要關注到平局上限和下限(比如黃忠上平關羽下平李嚴);

4、武力差距達到4時有機會打敗或是優勢平局,達到5時可以打敗另一方;

5、兩打一時1&<1+1&<2,因為長兵器互相干擾兩者不能完全發揮,單一方武力處於對方二人平均武力的話可以招架但處於劣勢勉強平局;

6、赤兔馬由於高、快在單挑中具有一定優勢,特別是單挑中可以敗而不亡,因此一般情況下考慮對武力+2。

各武將巔峰武力值及檔次如下:

第一檔:關羽(有赤兔)&>102,關羽(無赤兔) 100;

第二檔(超一流):趙雲、顏良、文丑、張飛、呂布(有赤兔)、許褚、典韋 96,馬超 95;

第三檔(一流):呂布(無赤兔)、黃忠、龐德 94,徐晃、張郃、張遼、太史慈、甘寧 92;

其餘:孫策、凌統、魏延、夏侯淵、夏侯惇等 90-92。(因武將人數太多,不設檔或未考慮)。

以上設定基本滿足演義中大大小小的單挑。

以下是對各大經典戰例的解釋:

1、常年第一的呂布為何在第三檔,且在8-11名?

答:呂布成名期在其巔峰狀態:經驗豐富正值壯年(94),且有赤兔寶馬(+2),因此憑藉96的武力橫掃各地武力不到90的「名將」們。

至於「三英戰呂布」:二十左右且只秒殺過雜牌將軍的張飛還不到巔峰狀態(94),因此戰平呂布略帶劣勢,關羽(同樣理由武力98)因為呂布出場華麗名滿天下,張飛雖然厲害還沒有過硬戰績且年輕(步弓手...)因此擔憂張飛而出場,就是呂布(96)VS張飛(94)和關羽(98),此時呂布憑藉馬快勉強招架(關張戰不倒呂布),劉備(&<90不入檔)加入後直接跑起來了(轉燈似地)但是呂布還是跑了。

至於「六將戰呂布」:先是許褚(經驗略淺武力95)單挑呂布(96)平局(只有二十合),後加入典韋(經驗略淺武力95)這時是兩個95 VS 96,平局,但幾乎同時四將齊出,呂布馬快也招架不住,只能藉助馬快跑了。第二場直接六將齊出,呂布逃走。

下邳戰張飛就不用說了,此時張飛已差不多巔峰(95),呂布略下滑(95)棋逢對手,關羽劉備也已知道他二人水平,直接不參與了,陳宮反倒怕呂布有失。

至於為什麼呂布有幾個名將齊上的待遇,其實和關羽幫張飛一個道理:當時他們都還不是名將,且經驗不足,對自身估計偏低,而呂布當時當著各路英雄的面掃了一片普通「名將」,名氣太大,估計偏高。同樣的道理,後來大家幾斤幾兩都知道了,都是名將,一般就不齊上了。一般大家認為呂布第一都是因為呂布以一敵多,最是威風,但沒有考慮到呂布馬快且只有呂布在巔峰期,以及呂布還是敗逃了(呂布好歹也是一流名將,一對多時憑藉赤兔逃走不死還是比較容易的)。

2、為什麼關羽能排第一,且高第二這麼多:

答:關羽巔峰在曹操第二次攻打劉備到劉備寄身劉表期間。表現為:戰退許褚(96)、徐晃(91),斬顏良(96),誅文丑(96),還有過五關斬六將時用斬將驅散幾百上千士兵(雖然亮眼,不好估計,因此只做參考)。前三次都是對抗超一流將領,其他武將單挑超一流將領的機會基本也就三次,趙雲(文丑、許褚)、張飛(兩次呂布(有赤兔)、馬超、許褚(這次很水)),而且只有平局,關羽的三次都是完勝,且第一次時無赤兔一對二。

當然很多人認為這三次都有水分。不過總體來看在各位名將不多的對決里,有且只有關羽抓住了機會,且不只一次是三次,還挑刺就有點牽強了。不過我還是會詳細說說:

1)戰退許褚(96)、徐晃(91)。發生在曹操第二次進攻徐州劉備時,整體是夏侯惇引出關羽後,和埋伏的許褚和徐晃截住前路,關羽後路被弓弩手截住,然後俘虜或把關羽逼到土山。而關羽(無赤兔 武力100)戰退許褚和徐晃二人後被夏侯惇引軍截住。置疑在於許褚徐晃不出全力,如果是平局,考慮到這個因素戰鬥會比較水,但是許褚和徐晃被戰退了,後來加入了夏侯惇才抵住,且一直打到晚上。許褚和徐晃不出全力的前提是抵得住關羽,他二人不可能抵不住了退了也不出全力的。所以這場戰鬥含金量非常高。

2)斬顏良:問題在顏良且欲問時就被關羽斬了。可是顏良問話不代表手上沒有動作,就算沒有打算進攻也不可能沒有防備,畢竟對方持刀騎馬沖了過來,且顏良早就看到了。這是一場正面突襲而絕不是偷襲,直接反應二人在反應、敏捷和力量上的差距。誅文丑更不用說了,三合敗文丑,追上一刀斬殺,爭議不大。

3、馬超為什麼不能排到超一流,畢竟他戰平了許褚和張飛?

答:因為那時馬超正值壯年,張飛和許褚人到中年,武力-1,95。

4、顏良文丑為什麼是超一流?

答:因為顏良文丑都是速敗徐晃,文丑還平了趙雲;許褚五十合平徐晃有放水嫌疑且三十合平趙雲。

最後,你的答案和大家的為什麼差別那麼多?

答:因為我較真,想的多一點,小時候對三國武力高低太執著,現在大了還是忍不住去分析,也因此有點不好意思匿名了。


推薦閱讀:

京劇中的蹺功由何而來?
關羽的武功是什麼水平?
古人殺虎真的那麼困難嗎?

TAG:軍事 | 功夫 | 武術 | 三國演義書籍 | 古代武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