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的晉國如果不分裂成趙、魏、韓三國,秦國還能一統天下嗎?
這方面首先要確定一點,就是晉國如何做到不分裂呢?我個人在晉厲公削弱諸卿的努力失敗後,唯一的辦法就是齊國模式,即從三家分晉變成一家代晉,這方面我認為趙氏和知氏都很有可能。
實話說,這個問題偶然性很大。歷史上趙氏是槍打出頭鳥,第一次自己當出頭鳥和范氏中行氏死拼,雖然贏了但是也元氣大傷。第二次縮頭烏龜當的不夠再次當了出頭鳥,雖然成功讓韓魏反水,但是自己也是元氣大傷。至於知氏,智伯也是一代梟雄,然而野心大而太貪心,才華高而謹慎不足,終於翻船。
如果這兩家一家採取更明智的政策,手腕更高超,學田氏未必不能奪取晉國。果真如此的話,晉國自然不會分裂,無非是姬姓晉國變成趙氏晉國或者知氏晉國了。
若果真如此,我認為在一個統一的晉國面前,秦國基本沒啥希望了,啥滲入骨髓內的血性與高度的尚武精神在春秋200年有啥用?還不是被晉人無數次的打的滿頭包。真因為晉人就不尚武?
而且這裡糾正很多人一個錯誤認識,如果說晉國確實是貴族勢力強大,但是到了三家分晉的時候無論如何不能說什麼貴族勢力強大了。很簡單的,之前那些強大的貴族勢力都被三晉淘汰出局了啊。
談春秋戰國史的人一定要看這一段:
既成昏,晏子受禮,叔向從之宴,相與語。叔向曰:「齊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齊其為陳氏矣。公棄其民,而歸於陳氏。齊舊四量:豆、區、釜、鍾。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鍾。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鍾乃大矣。
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魚鹽蜃蛤,弗加于海。民三其力,二入於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凍餒。國之諸市,屨賤踴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欲無獲民,將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戲,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齊矣!」
叔向曰:「然。雖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馬不駕,卿無軍行;公乘無人,卒列無長。庶民罷敝,而公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聞公命,如逃寇讎。欒、郤、胥、原、狐、續、慶、伯,降在皂隸。政在家門,民無所依。君日不悛,以樂慆憂。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
讒鼎之銘曰:『昧旦丕顯,後世猶怠。』況日不悛,其能久乎?晏子曰:「子將若何?」叔向曰:「晉之公族盡矣。肸聞之,公室將卑,其宗族枝葉先落,則公室從之。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無子,公室無度,幸而得死,豈其獲祀。」
欒、郤、胥、原、狐、續、慶、伯都降在皂隸了,叔向自己的家族也在他死後被韓趙魏聯合消滅了,哪還有什麼強大的貴族勢力存在啊。
東周戰爭和儒法國家的誕生這本書個人認為總結的很好:
「三晉」在建國伊始就面臨兩大挑戰。首先,作為自公元前6世紀發展起來的封建危機的直接受益者,三晉國主比任何人都清楚封建危機的根源與危害。因此,尚在三家分晉之前,三晉已經在自已控制的領土上逐漸推行非世襲的、以郡縣製為中心的官僚體制,並在土地所有制、稅收與法制上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分晉後,趙、魏、韓三家分別在自己控制的領土上繼續推進改革以確保曾讓他們得益的封建危機在自己治下不再重現。
人們常常以為秦國能夠統一中國的原因在於秦國的貴族勢力非常弱小,並且發起改革的時間較晚,從而使法家的改革完成得最為徹底。儘管這種看法也許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根據現有的歷史資料,要真正評判魏國的法家改革是否確實不如秦國成功和徹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秦孝公一死,秦國改革的設計與推行者商鞅旋為秦國貴族所殺(這很好地說明了秦國貴族勢力對法家改革的反對程度而在魏國,包括李悝、吳起和西門豹在內,法家改革的幾位主要設計與推行者在魏文侯(魏國法家改革者的保護人)死後並未遭遇商鞅那樣的厄運。
何況,當商鞅西去秦國時,他隨身帶去的就有李悝制定的魏國成文法。換句話說,商鞅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正是取法於李悝在魏國的改革。除非另有更加堅實可靠的證據,否則,我們很難相信秦國的改革就一定比魏國的改革徹底得多。
秦國貴族勢力弱小這一因素肯定有利於法家改革的成功,但這種成功對於秦國在對外征戰的勝利上所發揮的作用也不應過分誇大。如果拿秦國與楚國相比,秦國的改革無疑更為徹底,但如果將秦國與其他一些國家特別是魏國相比,情形可能就大為不同了。雖然如圖三(見第78頁)所示,春秋時期晉國(「三晉」的前身)貴族階級的勢力非常強大。
但是如前所述,晉國大部分貴族世家都在封建危機引發的內鬥中灰飛煙滅了,最後剩下的趙、韓、魏三家則瓜分了晉國,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因此,到法家改革開始時,魏國以及趙、韓兩國的貴族勢力實際上已經非常弱小,因此才會出現上文所提及的情況,即魏國的幾位主要法家改革者在魏文侯去世後無一人被貴族殺害,不像秦國改革的領導者商鞅在秦孝公死後馬上就被貴族殺害了。
總之,在秦國統一中國之後,秦國以外諸侯列國的史書基本上被秦始皇焚燒了。因此,與對其他諸侯國法家改革情況的了解程度相比,今人對秦國法家改革情況的了解要多得多。這種史料上的局限性會給我們造成秦國的法家改革遠要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深人得多這樣的一個印象。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秦國有著長期的君主強權傳統,秦國的法家改革又要比其他國家的改革在時間上發生的晚一些(這意味著秦國在改革時能夠借鑒和汲取其他國家早先改革的經驗與教訓,從而能夠更加連貫一致地將本國的改革推行下去)。這兩個因素肯定是有助於秦國法家改革的成功的。筆者這裡想提請大家注意的是,在承認秦國的法家改革對其最終能統一中國的意義同時,我們也不應忽略輕視其他一些可能有利於秦國在對外征戰上取得最終成功的因素。
與戰國時期的其他國家相比,秦國至少具有以下優勢條件。
第一,秦國擁有比較理想的地理條件和地緣政治環境。由於地處中國的西部,秦國的領土在海拔上要髙於位於東方的其他國家,而秦國境內所有的主要河流均與自西向東流向的渭河相連。因此,藉助水系之利,秦國能夠快速地將軍隊和軍事補給運送至作戰地區。反過來,這樣的地理條件使得其他國家在向秦國本土進軍時必須逆水西上,從而難以保障軍事補給以支撐與秦國的長期戰爭。
秦國的核心地帶的地緣政治環境也非常理想。秦國以外的其他國家至少同時在兩個方向上有遭受強敵進攻的可能,而由於地處中國偏西的位置,並且秦嶺山脈作為一道天然屏障有效地阻擋了南來之敵,秦國只需將其地緣政治的戰略目標盯在東方就可以了
個人認為秦國最大的優勢恰恰是地緣上。關中+巴蜀,這是中國重複多次的統一模式。秦國歷代國君也是賢與不肖皆有,正如賈誼分析的,根本是地緣因素。更正一個@長樂夜未央 答案里的內容
三晉已經在自已控制的領土上逐漸推行非世襲的、以郡縣製為中心的官僚體制;
======================================
在李悝在魏國實施變法前,無論是三晉、還是之前的六卿,晉國在強權卿大夫勢力下的「縣郡制」,跟戰國中後期的「郡縣制」,完全不一樣。
首先,他的答案中一開始就提到趙氏與范氏、中行氏的那場爭奪,也就是趙氏與其小宗邯鄲氏族之間就「衛貢五百良民」爆發的衝突。但最早做「出頭鳥」的,並不是六卿,更不是趙氏。
晉國內部卿大夫之間的爭奪,在這之前就已經爆發了:
《史記·晉世家》中,記錄了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年),晉國高層貴族中發生的一場戰禍:
「十二年,晉之宗家祁傒孫,叔向子,相惡於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盡滅其族。而分其邑為十縣,各令其子為大夫。晉益弱,六卿皆大。
文中的」祁傒孫」是祁盈,「叔向子「是羊舌我( 」叔向「是羊舌肸的字 ),祁氏和羊舌氏也都是晉國聲威顯赫的卿,且都出自晉國姬姓公族的分支小宗。在祁傒和羊舌肸主政時,這兩家的權勢都要超過後來的六卿。藉助這場戰禍,以智氏為首的集團,藉助晉頃公的名義,屠滅祁、羊舌兩家全族之後,才形成晉國六卿的局面。
由此可見,晉國內部卿大夫兼并,並不是從「衛貢五百良民」這一事件開始的,趙氏也不是第一個出頭鳥。
六卿滅掉祁、羊舌氏後,「分其邑為十縣,各令其子為大夫」,說明其性質是貴族封邑,而且還是讓自己的親族子弟去當縣大夫。這些都說明,此時晉國的「縣」,還不是後世那種由中央政府派去地方官員管理、屬於地方基層行政單位的「縣」。
晉頃公十二年,也是魯昭公二十八年,因此在《左傳》相關年份,對這件事也有描述:
「 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司馬彌牟為鄔大夫,賈辛為祁大夫,司馬烏為平陵大夫,魏戊為梗陽大夫,知徐吾為塗水大夫,韓固為馬首大夫,孟丙為盂大夫,樂霄為銅鞮大夫,趙朝為平陽大夫,僚安為楊氏大夫。謂賈辛、司馬烏為有力於王室,故舉之。謂知徐吾、趙朝、韓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職,能守業者也。其四人者,皆受縣而後見於魏子,以賢舉也。」
這條記錄不僅更詳細,而且其內容對上條出自《史記》的內容,做了修正補充,把這十個縣的名稱和任命的縣大夫的名字都記錄進來。文中末尾的「魏子」,是此時晉國的執政卿魏獻子(魏舒);接受任命的縣大夫中,徐吾、趙朝、韓固、魏戊這四個人,就是智、趙、魏、韓四家的子弟(徐吾全名叫智徐吾,是智文子之子),其他人則是他們信任的家臣。這十個縣,是封給自己親族子弟和值得信任的家臣的封邑。
因此,「三晉已經在自已控制的領土上逐漸推行非世襲的、以郡縣製為中心的官僚體制;」,並不成立。
而且在這個時候,晉國六卿推行的不是郡縣制,而是縣郡制,」縣「的級別比」郡「還要大。
二十餘年之後,到了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趙簡子得到智魏韓三家鼎立支持,擊敗范氏和中行氏。在決戰出征前,趙簡子對全軍許諾獎賞條件:
「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左傳·魯哀公二年》)」。
由此可見,」縣「和」郡「,都是賞賜給立功者的封邑的單位,且縣比郡級別要大。
在春秋後期三晉崛起過程中,以」縣「劃分土地,賞賜給有功家臣,是一種特別有效的物質激勵措施,除此之外,象趙氏能擊敗范、中行氏、他得到了魏智韓三家的支持;後來趙氏又在太原之戰中險勝智氏,也得到了魏韓兩家的支持。因此,戰後作為戰利品獲得的土地和人奴,除了賞賜家臣以外,還要拿出一部分饋贈給盟友,作為答謝。
以魏、趙氏為例,他們勢力下的土地,分成若干個縣,部分是已立功家臣的封邑;另一部分,則派遣暫時無功或微功的家臣去做「縣宰」——彼時臣僚沒有文武之分,即缺少分權制衡措施,也缺少監察機構和必要的政績考核制度,家臣到縣邑上任之後,集軍民刑役賦等各項權利於一身,宰制一切,故名「縣宰」。只要家臣在任上沒犯大過失,能基本保持對主君的忠誠,出於拉攏安撫的目的,主君早晚都會把他從「縣宰」轉變為「縣大夫」——原本屬於趙氏的公邑縣,又成了這位家臣的封邑。
這套分封措施,雖然能帶動起特別有效的激勵作用,但肯定有其隱患。只不過,此時趙魏韓三晉擴張勢頭極為迅猛,主君和封君都通過急劇擴張的領土,獲得物質成就滿足感和相應的政治地位權勢,暫時掩飾分封制的隱患;壞處是時間稍長,就能培養地方勢力,當春秋末年,諸侯兼并進入尾聲,對外擴張速度減緩,沒有足夠的新領地去分配時,矛盾開始在內部激化,與東周衰敗、晉國內亂性質完全一致的禍事就要爆發。
到了春秋末年、戰國初年,魏文侯在位時,三晉內部,魏國和趙國的矛盾就已經激化了。魏文侯選中名臣西門豹去做鄴令,戰略目的是防範趙國勢力南下。
非常值得一體:此時,李悝在魏國的變法已經開始了,西門豹在鄴的這個官職,叫「令」,即縣令。和之前的縣宰、縣大夫不一樣了。
「令」有官令、信令之意,即受國家元首派遣任命、執元首賜給的官璽信令才能上任的地方官員。也就是說,西門豹是鄴縣的官,而不是以鄴縣為私家封邑的貴族縣大夫了。這個時候,才有國家官僚體制下的郡縣制,也是李悝變法在魏國取得的成就——在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貴族分封制方面,魏國已經腳踏實地的邁出了一大步。
前面的答案對趙國太高看了。
魏國機會都比趙國大。
趙鞅躲到晉陽看似一步好棋,但是這導致趙國人口一直不足。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本質是增加胡人的認同感,吸收同化胡人人口,讓他們不再降而復叛,才獲得了大量作戰的生力軍。(想想為什麼趙武靈王攻秦為什麼敢繞遠路?還不是得到了胡人一定的支持?)
晉國四卿中只有趙國有這個問題。
不過剩下的三卿各有各的難處,想晉國整體被取代而不是分裂實在太難了。
作為卿大夫,又不是公室,混不下去難道還不給獨立?
天下大勢,汾酒必喝,喝酒必汾
前期的韓魏合體就足以把秦國的身體掏空,加個bug 學習曹阿滿攜天子令諸侯,再擇機東進或者北上。
那確實很難。秦最大的對手就是晉。有晉的阻撓,秦很難東擴。晉分裂的趙魏韓三家裡,趙和魏的勢力都不容小覷。不過秦後來吞併巴蜀,自身實力也是直接提高一個等級。加上變法帶來的後續影響,如果晉國還在,晉國若不實行變法或者有個類似魏文,趙武靈這樣的老大,那也會一點點被秦蠶食
首先,對於題主的假設我是不太認同的。
因為當時分封制已經到了崩潰邊緣,晉國君權衰弱,卿大夫崛起,要求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權力。智氏,趙氏,韓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六家把持整個國家的政權,國君到後期只剩下曲沃周圍的一小片土地,完全不可能統一。
那麼即然不能由國君統一,.讓大夫統一怎麼樣?首先,范氏,中行氏是失敗者,兩家被打跑了。在餘下的四家中,智氏最強,有可能統一。可惜智伯太自信,被趙襄子聯合韓魏擊敗,於是斷送了統一的最後希望。
退一步講,即便當年智氏真的擊敗了趙家,又消滅了韓魏,統一了晉。那樣就能打敗後來的秦國?
秦國的強大,不在乎是否統一,而是滲入秦人骨髓內的血性與秦人高度的尚武精神所造就的集體主義與戰爭熱枕。
後來商鞅通過變法進步擴大了這種精神的優勢,又將其中不利於統治的部分加以抑制,最終建立了一.部無比強大的戰爭機器。
秦國的強勢建立在制度的領先上,而山東六國則托於明君強臣。魏文侯,武侯,趙武靈王,惠文王,齊威王,宣王,楚威王,燕昭王,這些君王在世時,國威佈於四方,然始一身死,則國衰勢微,
分封之弊毒,可知矣!
秦對六國的兼并戰爭,就像克里米亞戰爭中英法對沙俄的優勢,.不是個人國家的勝利,而是制度的勝利,先進生產力的勝利,
所以,即使晉國能免於分裂,但持古不變的話,最終還是會倒在秦國銳士的鐵蹄之下。
最後送題主兩句話吧,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商鞅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王安石
在晉國還沒分裂的時候,最好是鄢陵之戰剛結束。可以挾天子令諸侯。
借口周天子要遷都回豐鎬,這是周的發祥地,怎麼能長期讓秦國占著,借口當年平王東遷只不過是權宜之計,哪有一直在洛陽的道理,現在犬絨威脅解除了,秦國的任務也完成了,換個封地就是了。像猶太人一樣周天子回自己老家天經地義。
秦國要是同意,西邊的威脅解除。要是不同意,就組建聯軍攻滅咸陽。
首先謝謝邀請,不過說句謙虛點的話,我現在對春秋戰國的歷史還在學習中,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包涵。
三晉的分開,在表面上來說,力量肯定是削弱的。但是有一件事,許多人沒有考慮。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家都是出現過明君的,出現過有野心的君主的,如果三晉沒分開,會不會出現內部的政變都是難說的。
另一點,就是君主的知人善用,歷史的命運安排問題。大國楚、齊,雖不如三晉大,可是即便到了戰國時,版圖也是不小的,人才也是不少的,但最終還是輸給了商鞅和白起。
秦國之所以能滅六國,是因為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適應了歷史發展的要求,所謂適者生存。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隨著鐵器的運用,更多的土地被開發出來,地主階級逐漸登上了歷史舞台,井田制開始瓦解,奴隸主貴族漸漸沒落,相應的分封制不再適應經濟基礎了,肯定要被淘汰的。即使沒有三家分晉,晉如果不能變法再造,適應社會歷史發展的需要,晉也逃不過被滅國的命運。
不分裂只是另外一個楚國而已。都是靠公族治理國家。楚國之士,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該被滅還是被滅。
因為商君變法
很難!!!
春秋時期,諸侯國實行的主要是分封制,大宗小宗,晉國很不幸,地方上的一個小宗發展起來了,覺得不爽想當老大,於是跟大宗幹起來了,更不幸的是,大宗居然沒打過小宗,於是小宗當了老大,但是大宗的其他兒子孫子之類的肯定不同意啊,於是又發生了悲劇,這個小宗把自己同一姓氏的人都殺了,那麼就沒有足夠的同姓人來繼承領地,才給了異姓人機會,異姓崛起。個人認為,歷史是很多巧合所引起的必然,看似偶然,其實是必然,能夠發生,總是一定道理的,並不會說是那麼容易輕易改變的,即使沒有三家分晉,也有可能是其他某些原因把晉分了。
推薦閱讀:
※如果秦國沒有一統天下,關中之地還會成為中國古代的政治中心嗎?
※如果要深入了解春秋戰國與秦漢時期的歷史看些什麼書?
※如何評價幾乎大半輩子沒有親政的秦昭襄王?
※為什麼蒙恬、蒙毅在秦朝朝廷中出任要職,而功勞更大的王賁在統一完成後卻沒有其他相關歷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