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如何把小說的感人情節寫的這麼好的?

非常感謝大家的回答,但我似乎沒有看到特別符合的我想要的答案。我發現是因為問題問的不夠細緻,所以再補充一下,江南是怎樣構建煽情戲的?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達到這個目的的?


拋開光明皇帝這樣太過文藝的,江南小說裡面的常見幾個梗(主要來自縹緲錄和上海堡壘,此間少年就不列了,全部都是;龍族因為劇情未明,隨便猜猜):

少男少女之間朦朧模糊的友情和愛情,多角,愛恨交織

    1. 姬野、羽然和呂歸塵;
    2. 幽長吉、蘇瞬卿和息衍;
    3. 蘇瑪、呂歸塵和呂守愚;
    4. 藉由白毅和小舟公主講的薔薇皇帝、薔薇公主、文純公子(其實我覺得這三人就是呂、姬、羽三人的結局了);
    5. 江洋、路依依、林瀾和楊建南
    6. 大豬、蘇婉、蔣黎;
    7. 將軍的兩個女人(好吧這不是少男少女),梁康、黛黛和她書中的照片;

或屌絲或中二少年,在白爛或憤世嫉俗中成長

    1. 呂歸塵其實就是個屌絲,雖然生在王室,但也是王室中的屌絲;
    2. 姬野是屌絲;
    3. 江洋是白爛;
    4. 路明非是白爛;

聰明絕頂的少女,從頭到尾誰也得不到她,誰也猜不透她

    1. 誰也不知道羽然更喜歡誰;
    2. 誰也不知道林瀾更喜歡誰;
    3. 誰也不知道蘇瑪更喜歡誰;
    4. 誰也不知道蘇瞬卿更喜歡誰;
    5. 誰也不知道薔薇公主更喜歡誰;
    6. 誰也不知道諾諾更喜歡誰;
    7. 夏彌喜歡楚子航嗎;

男人之間的豪邁感情

    1. 姬野和呂歸塵配息轅;
    2. 凱撒、路明非、楚子航.....還有源稚生...
    3. 白毅和息衍;
    4. 呂嵩和龍格真煌;
    5. 其他還有很多,如白毅、翼天瞻、馬魯康祖古月衣,木黎和不花刺,離國三鐵駒,等等,著墨不多;

或風騷不羈,或悲戚悶騷的驚才絕艷的大叔(大爺)

    1. 息衍(息衍是江大自己的內心投射嗎?);
    2. 昂熱;

父子兄弟之間的相愛相殺,生離死別

    1. 姬野父子;
    2. 呂歸塵一家子,還包括內外三代(外公,爺爺);
    3. 息衍息轅.....好吧這是叔侄;
    4. 白毅和小舟.....好吧這是師徒;
    5. 楚子航父子;
    6. 凱撒父子.....目前看不出,覺的也會是.....

基本上這些梗覆蓋了人生(主要是男人)的各個年齡階段,各個角色典型的心理歷程,所以很容易讓人有共鳴。
在九州縹緲錄中,這些梗完整的串接起來,達到了江南本人小說的頂峰。後來的龍族,看得出是刻意的轉向新生代的風格,但新梗不多,而且不過怎麼都覺得太過刻意(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老了)

再列一些個人覺得非常感動,感動到熱淚盈眶的場景,仍舊主要來自縹緲錄和上海堡壘,主要是其他的沒有熟讀,一下子回憶不起太多;
縹緲錄:

    1. 呂歸塵被呂鷹揚的殺手掠走時,和蘇瑪互相捂住眼睛,然後默默的走出樹叢;
    2. 爺爺呂戈教呂歸塵大辟之刀,念誦祖先;
    3. 呂歸塵斬狼;
    4. 姬野校場演武一挑六,傷重神智模糊,念起了母親,被息衍聽到;
    5. 呂歸塵第一次拿起蒼雲古齒,迎風咆哮;
    6. 蘇瞬卿和息衍在地宮火海中默默相望;
    7. 姬野單挑威武王;
    8. 白毅和小舟公主離別;
    9. 姬野劫法場,定下一生之盟;
    10. 雷雲伯烈之死;
    11. 呂嵩在呂守愚弒親之後傳位給他;
    12. 呂歸塵碎箭之役,爆血衝鋒;
    13. 呂戈教呂歸塵大辟之刀最後的奧秘,然後死別;

上海堡壘

    1. 蘇婉和蔣黎的犧牲;
    2. 上海陸沉之戰,灰鷹小隊一一陣亡,江洋最後衝出雲層,接替灰鷹隊長(黑客帝國三即視感)

當然這個列表都很主觀,但是可以看得出,大部分是愛情、友情、親情,默默的為別人犧牲,默默的背負起別人的犧牲,巨大的絕望、壓力和奮力一搏交織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最老一輩(小椴、燕壘生等那一輩)的網路寫手,江南的文學功底是要超出後輩很多,對場景、人物,感情的控制能力非常強,遠非現在這些網路小說寫手可比的,這也是他小說感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後總結,江南小說感人原因:

    1. 對男性讀者全年齡全身份的代入感
    2. 愛情、友情、親情的糾結,自我犧牲,背負著別人的犧牲的壓力;
    3. 出眾的文筆,畫面感極強的場景;

========20131104 update==========
向@陳柏齡老師學習,補充了一些例子。不過就不大段引用了,看過的人應該會明白。
========20131004 update==========
談性一發不可收拾,想跑跑題,跑題前聲明,這僅僅是一個業餘文學愛好者的一己之見:
江南的小說裡面,水平最高的是縹緲錄、上海堡壘和此間少年系列。
所謂小說,是在一個大的背景架構下,有一條主線貫穿起始,數條支線豐富和補充主線。劇情的推動,則是靠一幕幕的場景把主線支線縱向橫向貫穿起來。
背景架構為立足之地,主線支線為支撐骨架,場景為血肉。
毫無疑問,江南在場景描寫上功力是非凡的,不管是文筆的組織,人物的刻畫,動作語言的描述,都非常精緻,極具場景感。縱觀江南的所有作品從此間少年到龍族,不論中長短篇,不論完結或未完結,都是如此。
但差別就在於背景和主線支線劇情上:

  • 此間的少年:人物性格、人物之間的關係、劇情互動,底子上都是以金庸小說為背景。這些背景是讓我們感觸、共鳴的重要因素,這個因素和江南自己再創作的比例,我覺得是三七開吧。看此間的時候,我是讀著小說,想著金庸原著中的任務劇情,再想想自己的經歷,多重共鳴使得這個小說精彩無比。
  • 縹緲錄:九州這個中國式的架空體系,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台。而這個舞台上的主要人物、主線支線劇情,應該是九州架構的一部分。整個九州架構,應該是共同創作的結果吧(當年的黑歷史我不熟,誰來介紹下)?這就使的縹緲錄有了個宏大嚴謹的背景,而在這個宏大背景下,主線和眾多支線也毫不雜亂,主次分明,不可或缺。為什麼這個背景和主線支線劇情這麼重要?因為這樣才能把江南的那些「梗」,以多種形式表現出來,讓人覺得沒有重複,時刻精彩,但又不至於丟失主線。
  • 上海堡壘:這部小說的背景雖然宏大,但是相當簡單,劇情也是一根直線到尾,但其感情的描寫也發揮到了極致。更重要的是,上海堡壘是中短篇小說,這使得背景和主線劇情的簡單,未能影響整體感覺。
  • 光明皇帝、涿鹿:這兩個長篇小說的背景和劇情,如果不說是很差的話,至少是平淡無奇,沒有轉折,不夠豐富。在長篇小說中,沒有好的支撐和骨架,血肉再精美也只會顯得臃腫。新作龍族也是:古龍、人類、混血種之間的戰爭,相比九州來說簡單粗糙到需要我對自己說」不要在意細節「。這種簡單粗燥的結果就是,無法支撐起豐富的劇情,懸念太少,這一點從人物」感情對話「所佔篇幅越來越多,性質越來越趨同就可以看得出來。
  • 類似蝴蝶風暴,中間人這樣或短篇或坑的小說(好吧,這些我看的很少),因為篇幅夠短,單調的場景也能支撐的起來,所以就一般一般了。

所以江南的成功,我覺得有很大部分原因在金庸、九州架空體系上。
當然,背景、劇情、場景、文筆都超一流的作家,世上本是少而又少,從誅仙開始,新一代的網路寫手我幾乎都沒眼看了。


個人感覺江南的文都是有套路的,他真正想講的故事只有一個,他心裡的男女主角也就只有那麼兩三個人,可能男一男二都是他自己的不同面,所有的故事其實都是往一個結局走去,就像同樣的幾個人穿著各種戲服上演各種戲碼,但每個人都是本色出演他自己,在不同的時空中輪迴演繹註定的命運。

這當中情節可以虛構,情感卻沒有偽裝。

江南的風格是這樣的,可能他寫幾百萬字的小說,終究只為了寫那麼一兩句話,所有情節的推進,矛盾的設置和冗長的鋪墊,只是為了在最適當的時候,在穿雲裂石的罅隙間,讓那個人在一片明亮的火焰中轉過頭來,說出你從未想過他會對你說出的話,那聲音聽來就好像不屬於他。
於是就是這個瞬間,那個根苗破土而出,在陽光下爆炸般的生長,某種積澱已久的東西翻湧起來了,無數的快刀在切割你的內心,走在雪地中的人終於越過了冰封的大河,見到了等待的人,也許他只是要跟她說一句話然後離去,這句話是什麼呢?

那便是:
阿蘇勒,我來救你了
或者
江洋,我不打給你了。明天下午1:45,坐最後一班穿梭機走,機票在我儲物箱里,密碼是我的生日。我已經被安排任務,下午4:45,上海沉沒。
或者是
「04.24,和Sakura去東京天空樹,世界上最暖和的地方在天空樹的頂上。」
「04.26,和Sakura去明治神宮,有人在那裡舉辦婚禮。」
「04.25,和Sakura去迪士尼,鬼屋很可怕,但是有Sakura在,所以不可怕。」
「Sakura最好了。」

又或者是
傻瓜啊,其實我一直相信,你一定會喜歡上我的。
↑這一句是口胡

「剎那間所有的回憶,在這個連星辰都要被光焰照亮的夜晚,象無數匹從很遠很遠的時間黑洞深處跑來的快馬,把我狠狠的蹂躪在亂蹄之下,黑暗中無數的快刀和利刃在火焰四射的腦海里上下飛舞痛苦的切割著我逐漸回復的記憶,那遠方的山顛那燦爛無比的星空,黑暗中快速行進的火車,還有冷風中瘦小的身驅和溫暖的掌心……」

可能就是這樣。


因為四個字:

許多年後


樓上的長篇說得都非常精彩到位,也解釋了我的很多疑惑。尤其是對於江南情節人物設定模式的分析。我想補充一點:江南對於細節的把握非常精湛,他通過一些看似與情節無關的描寫,將人物刻畫得更加豐滿真實——而「真實」,才是「感人」的物理基礎。
比如寫息衍的時候。大段描寫他養花的生活,和白毅一起養花的故事;還有他託人買了一張琴回來,對琴的來歷有一番推測。這些情節將這個勇武的男人武裝上了文藝的氣息,他的生命頓時豐富起來,更有魅力,而他的過往也因此更加讓人好奇。
寫下唐國有老王,每天在河邊寫詩,成一本《南淮放燈集》。寫胤喜帝戰死,因威武王一句話,被史官訂謚號為「喜」。寫白胤起兵於淤河平原,盛產煙葉,軍隊中人人吸煙,遠看一片雲。寫下唐國士兵在殤陽關罵人,方言婉約,百十句話不重複,很有味道。甚至是殤陽關決戰時楚衛國風味小菜的名稱,在那殺氣騰騰的環境里仍然看得我流口水。所有這些細節,都將「士兵、將軍、皇帝、商人」這樣一個個符號,變成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讓你覺得這些人真的活過,從此他們每個人的命運,都不能讓你無動於衷。


藝術來源於生活,如果你在現實中也有今何在這麼一個冤家……


因為高中的時候模仿過江南小說的風格,所以有點研究。不過那時候還不懂愛情……所以我灑的都是狗血。
題主去把江南所有打動你的情節翻出來對比一下,你會發現江南的寫法其實很類似。
把九州大陸、奇幻、武俠這些外皮一層一層剝開,剩下的全是言情。
江南本質上是一個言情作家。

江南小說的套路基本上就是:

第一階段:鬱郁不得志/無人理會的少年,遇到了心愛的女孩。
第二階段:男孩成為了男人。——全書最大的高潮
第三階段:男人和女孩分離。
第四階段:男人在思念中死去。——出現一個小高潮

江南寫的最好的,其實是第一個階段。男孩遇到女孩,然後心中的小獸蠢蠢欲動。
最容易令人產生共鳴的是第四個階段,因為整本書的劇情都在為最後這一幕的思念做鋪墊。《上海堡壘》如是,《一千零一夜之死神》如是,《縹緲錄》如是。

我先列三個例子,不知道題主可不可以看出有什麼共同點。

《縹緲錄》呂歸塵回憶羽然:

「請代我問候將軍,我不留信給他,怕給他惹上麻煩。這件衣服裡面有個鐵東西,你找找,留給你吧,會有人比我更適合戴著它。」
  他繞了很大的圈子,可他知道自己還是會繞回那個名字。總是這樣的,他想要避開,他繃緊了臉,想把心也繃緊。可是綳出的只是一個很脆的蛋殼,那隻沉睡的雛鳥總在他不經意的時候醒來,用尖尖的喙扣擊著蛋殼,要鑽出來。他的手開始微微地發抖,他落筆寫下「羽然」兩個字,筆卻停在了空中。他心裡有很多很多的話,可以在這件不大的坎肩上寫滿蠅頭小楷。可他不知道第一個字是什麼,只是那麼多那麼多的東西混在一起,在他心裡緩緩地起伏。
  他想要是這時候羽然就坐在他的身邊,他會用絕大的勇氣伸手去摸她的臉兒,對她說我第一次看見你的時候你真的很美,從天空降到我的面前;對她說我藏著你送給我的那隻松煙墨盒呢,我在深夜裡寫字,寫一會兒停下來,手指在墨盒上輕輕地滑過;對她說你知道不知道我們北陸的爬地菊,我想跟你說讓你跟我一起去北陸看著整個朔方原的爬地菊盛開,可是我怕你不答應,所以我等到一個你高興的時候跟你說,這樣你就會開心地點頭了……
  他知道自己最想說的是:「羽然其實我對你……」
  可他又想,即便羽然就在他面前而他即將死去,這句話他也說不出來。
  他疲倦地靠在牆壁上。
  「羽然,我該拿你怎麼辦?」他喃喃地說,看著筆尖的墨水滴落在白色的羅絹上,暈出一個個墨點,「我拿你……怎麼辦?」
  門開了,一列挎刀的禁軍進來,領頭的是方山。
  「塵少主,該上路了。」方山走到呂歸塵面前,行了大禮。
  呂歸塵呆了片刻,忽地笑了笑,拋下了筆,套上了皮坎肩,迎著朝陽的第一縷光輝,走出了偏殿。

《上海堡壘》主角思念林瀾:

  「將軍有事么?」哨兵來到我身後。
  「沒什麼……想到很久以前的一個朋友,讓我一個人呆一會兒好么?」
  哨兵出去了,他走到門口的時候,我對他說:「順便關上燈。」
  於是我一個人站在黑暗裡,握著一張早已失效的登機牌。
  我久久的蹲在那裡,想我最近讀的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的小說,大學時候就看過,如今再翻出來。過了那麼多年你是否還記得那隻舊花瓶?記得上面盛開的白色的玫瑰花,沒有一雙手在你生日的時候為它換上新的花,瓶子上落滿灰塵。
  很久以後你去了斯德戈爾摩,在那個只有黑白和灰色的咖啡館裡坐下,喝了侍者送上的咖啡,液體苦澀的漫過你的舌根,你的眼淚落了下來。
  一個永遠都在守望和根本就沒希望的女人,她的魂魄在很多年之後再去這個男人,像是一個漂浮在空氣中無可倚靠的幽靈。彈著那些時間和事件的弦,塞壬唱著蠱惑的歌。
  我想著林瀾的笑容,想著她對我大喊,想著她在人群裡面低著頭,想著我們說過的許許多多的漫無邊際的話,我以為我可以從中整理出什麼線索,可是我想不明白,真是一個搗蛋的女人,楊建南說:「原來你也不知道啊……」
  不能追溯了,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你只能循著弦聲的餘韻去推敲過去的事情,而過去那些事情已經水一樣的化去,漸漸變成蒼蒼白白的一片。
  我真的只是個算泡泡的,算不懂人心,尤其是女孩的心。一輩子最沒自信的就是猜測女人心。
  「喂,有沒有煙借一根抽啊?」我對著只餘下一線光的門口大喊。

曾經設定《縹緲錄》最終的結局(後來廢除了):

燮王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看著她冰雪一樣的臉蛋:「是你么?很多次我都以為看見你了,醒來才知道抱著一個陌生的宮女……」
魁梧的燮王撲向了女子:「讓我抱你一下。」
就在他扶住女子肩膀的時候,流溢星辰光芒的短劍刺進了他的胸膛,滾燙的鮮血染紅了她的白衣。
「真的是你?你帶著他來殺我了,」燮王木然的說,「為他報仇么?」
「是,你很快就會看見他了。」
「我們五個中他死得最早,」燮王忽然笑了,「可是他最幸福啊。」
看著燮王燦爛的笑容,羽人忽然覺得恐懼,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致命的錯誤,難道燮王並沒有中劍?
燮王撲向了羽人,全力的撲了過去。他自己的力量讓那柄魂劍噗的一聲整個穿透了他自己的胸膛。
羽人感覺到燮王滾熱的鮮血溫暖了她的胸口,燮王緊緊的抱著她,象一個怕失去母親的孩子。燮王的嘴唇輕輕的貼在她溫潤的雙唇上,漸漸消失的溫暖讓她想到十一年前那個深夜中的密林。

——你會發現,江南最擅長的,是

  1. 用突然閃回的片段,讓曾經和現在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閃回跨越了很久的時間,跨越了書中很長的篇幅,漫長到改變了一群人的容顏,改變了一個人的性格。這樣的閃回本身就容易令人唏噓,再加上主角那動人的「喃喃自語」……嘖嘖,來,幹了這碗眼淚湯。
  2. 放大某個微小的細節,讓讀者和書中角色以為是那一個細節造成了如今的結果。

這兩點在《縹緲錄》中運用到了極致,幾乎所有的煽情點都是靠這兩點達到的。上面三段如是,下面的兩個例子亦是如此。
看多了你就會自動腦補江南在和你說:此處是淚點。

請繼續看撒狗血的《縹緲錄》:

我突然知道,為什麼會有人厭倦了征戰,」大地上,姬野對羽然嘆著,「那月中的任何一次小小閃亮,就足以毀去千萬人建起的功業與王朝。」
他忽然緊握住了她的手,像那天清晨一樣,像十年前的小巷中一樣。羽然不由想著:如果時間就停在這一刻,那是多麼的好啊。如果他真的就此收拾了雄心與熱望,那就不用再因看著他上陣衝殺而揪心,不用再等他沉睡時悄悄擦拭那冰冷的鐵槍血銹。那少年時溫暖的手心的感覺,是靠回憶永遠無法再現的,就像暗月將吻及明月的這一奇景,一旦消失於天際,任何的語言也永遠無法複述那一刻的震愕與激昂。

羽然這個名字,和薔薇公主並稱。在演義小說中,羽然之於燮羽烈王,就像薔薇公主之於薔薇皇帝。

《燮河漢書·項空月列傳》中提到羽烈王征討陳國,兵臨城下,陳國大將費安力勸國主不降,雙方僵持三月,最後羽烈王擊破陳軍本陣,陣斬費安,生擒陳國公。以 羽烈王行軍的慣例,不降而破的城池,百夫長以上一律就地處死。陳國公不降,也難逃一死。但是陳國公年幼,又精通琴藝,太傅項空月憐惜他的才華,想救他一 命,於是給了他一幅畫,讓他在面見羽烈王的時候把畫獻上。

陳國公精通書畫,看那幅畫不過是街頭畫匠的手法,毫無章法意境,不禁也懷疑。但是項太傅勸他不必擔心,只說這幅畫是當初下唐南淮一個流浪的畫師無意中在街頭捕捉真人的背影畫下的,天下縱然廣大,這幅畫卻是不可再得,一定可以救得陳國公一命。

陳國公聽從了項太傅的話,當廷獻上畫作,最後果真得以平安脫身,雖然被削去了一切的爵位,卻意外地得到了羽烈王賞賜的雙鉞,作為保他殘生的信物。死裡逃生的陳國公慶幸不已,別人問他畫上的到底是什麼,他也一直守口如瓶。直到臨死,他才把這個秘密告訴自己的兒子,他說自己平生不解的也就是這件事,那幅拙劣的畫卷上,只是月光下街頭拉著手的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

而羽烈王拿到這幅畫的當夜,隨從們看見他靜靜地坐在屋檐下的雪地中,拄著長槍,默默地坐了整夜。


謝 @路十年 邀。

在提問中,題主問的是江南怎麼寫小說的感人情節、江南怎麼構建煽情戲,我個人的理解是為什麼江南的小說有這樣的感染力?以下是我對小說感染力的理解。如果我歪曲了題主的意思……那就這麼歪下去吧,說這些是因為我想說這些,別人愛不愛聽我都沒有辦法。


我個人衡量小說優劣的標準,是看小說能傳達、感染、影響我的程度。也有人拿咖位這種標準來衡量,竊以為,這種標準有些窮酸。創作者寫小說的時候,使用的標準只能是感染力,喜歡寫作的人一般來講重在感染自己,而需要寫作的人有時候就不得不去努力感染別人——人和人的差別很大,規律很難摸清,有時候你可以感染到和自己差別很大的人,但會噁心到自己,如果你還記得上學寫作文的感受的話。

每一個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具備感染力;

好的小說對於適合的讀者都很有感染力;

那麼為什麼江南的作品比別人更有感染力呢?


寫作天賦。


我可以分析一下,江南的寫作天賦包括哪些,想寫出江南式的感染力強的作品有哪些必要條件。


第一點我覺得最重要:審美能力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

他之所以寫得這麼有感染力,很有可能是因為,他一直挑自己寫起來最有感染力的內容寫。這裡的難點有1、如何找到自己寫著最有感染力的內容。2、如何避重就輕。3、你怎麼區別「我覺得這一段我寫得很有感染力」和「這一段很有感染力」。

其中第3點最難,有時候寫完自己非常強烈的一種情緒,或者非常讓自己興奮的一個創意,怎麼讀怎麼到位,怎麼想怎麼新穎,覺得自己的創意非常棒;等心情平復下去之後再看,感覺像咽了一口屎。有一些克服的方法,比如寫完之後反覆讀,反覆修改,如果是中短篇,放在一邊過兩個月再看;如果是長篇,先構思幾個月再說。我有一個習慣,在Word里寫完或者卡頓之後,用私密日誌發在QQ空間里,像讀別人的日誌一樣讀幾遍,或者傳到自己看書的平板里看。但事實上,這裡存在一個「能不能客觀平靜看待自己」 的質變問題,類似於思維上多一個空間維度,一些人會被卡在這裡,比方講,知乎上友善度比較低、喜歡懟人的群體,他們應該就做不到這一點。

其餘的困難解決起來容易一點。

多讀書,尋找和自己精神相通的作家,讀他的全集,讀他愛讀的書,反覆讀,如果你喜歡他的表達,就熟悉那個表達方法;喜歡他的角色就去沉浸他的角色。同時也不要局限在小說里,所有具備感染力的東西都可以涉獵,比如從電影和戲劇里學習講故事的方法(每一種形式都有各自講故事的特點和局限),動漫里可以學人設,音樂可以慢慢體會不同的情緒和氛圍。不停地寫和嘗試就可以了。


有一個例子,高中的時候,我和一個朋友都非常喜歡村上春樹,差不多讀了他三分之二以上的書,後來他讀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退坑,從此逢村上必反,說他厲害的東西都是抄的,又買了菲茲傑拉德的全集。相比之下我對菲氏的共鳴就小很多,可以欣賞,但就調性來看,海明威的《尼克亞當斯故事集》要對胃口得多。等高二下學期讀到雷蒙德·卡佛才恍然大悟:我和他喜歡的是村上身上不同的特質,他更喜歡來自菲氏的東西,而我喜歡卡佛和錢德勒。當然,拋卻這些,村上自己原生的氣質我也很喜歡。

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精神共通的地方。


在郭敬明最火的那幾年,一些文科的教授寫論文研究他的寫作規律,其實什麼創作技巧都不懂,拐彎抹角就是拿嘲諷的語氣說他心地壞、沒才華、投機取巧。我記得郭敬明做過一期李詠的節目,請到一個中文系教授,那個教授問他是怎麼寫作的,郭說關上門,想好自己要寫什麼,然後努力寫出來。教授問不用考慮讀者嗎,比如現在流行什麼之類的,郭說按自己的審美來,寫成自己最滿意的樣子就好了。教授露出了一種「就知道你不會把賺這麼多錢的秘訣告訴我們」的促狹微笑。

但是郭敬明是gay啊,很孤獨,讀書也多,從小看古龍看王家衛,聽平克弗洛伊德,養成了不錯的審美觀,他的審美和相當多的女生路數相似又比她們高一個段位,他滿意的東西讀者喜歡,賣得好才應該是正常的啊。(像現在就不一樣了……)


如果你想學習江南,金庸其實就不用讀了,多讀幾本西德尼·謝爾頓,讀《史記》,看《銀魂》和《EVA》,還有多看燒腦的好萊塢電影,這樣你就和他處於相近的背景了。(這些東西是如果你稟賦和他相似的話會偏愛的東西,而不是你讀了這些就能擁有他的稟賦。)


經歷是每個人都有的,不用太強求。但經歷也的確塑造了審美。江南是相當傳統的中產家庭出生,父母都是博士,小時候頗有些心理問題(我發現那些家境好的人往往有不遜於我等屌絲的心理問題,而且屌絲很早就可以壓過自己的父母,想想還是屌絲生活好,圍笑),高中混了兩年,考上北大,之後在美國念了碩士和博士。他小說里的情緒,孤獨、愧疚、憤怒、溫軟、悲傷、被忽視的不甘、對懦弱的後悔、抵觸世界對自己的改變等等,我相信基本上所有的男孩子在青春期都會經歷這些情緒。但江南的經歷比較特殊的地方在於北大和出國。我高中是在一個類似的地方念的,師資很一般但高考後大半個班都是985的這種地方,這種地方往往盛產虛榮,幾乎每一個人都虛張聲勢——而且不少人單單是偏執和努力而已,資質平庸(否則也不會容易被洗腦去毫不質疑地偏執和努力)。江南本身也有所謂Golden Boy的情結,比如《上海堡壘》里的華爾街夢,《龍族》里的貴族生活,還有《橘帝國》。這在動輒百萬年薪的貴乎是小家子氣甚至窮酸的。(我覺得他不喜歡知乎一部分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這種虛榮透露著年幼的自卑,會讓他想到二十幾歲時類似的自己。)


第二是語感。你讀張愛玲、三毛和笛安的小說,有種很特別的腔調/節奏/頓挫,就是因為她們都有出色的語感。文字有沒有美感,這個沒有辦法教,多寫多看,也許有用。

江南的語感也很出色,可以說同時兼備了華麗好看和口語流暢。這是純天賦。但這種天賦不算太難得,很多知乎的使用者都有不錯的語感,在不計較原創性的情況下,至少可以使用一種以上的高品質的口吻。

語感本身也有「你覺得自己語感好」和「語感好」差別的問題,有很多人喜歡使用生硬和彆扭的翻譯腔和民國腔,包括自以為拿中文寫意識流的群體,大多處於前者。但其實也不要緊。不過立志追求寫作的話,要時刻提醒自己有沒有可能是前者,因為這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過程。


第三是敏感。

我念書的時候非常憋屈,我相信很多人同樣憋屈。我的童年也蠻憋屈的,這一點我想也蠻普遍。但我身邊有一些人對容易引起負面情緒的東西很容易遺忘,很容易原諒。

我基本上不可能忘記。

這一點可能男生比較佔優勢,因為據我所知,對公正地評價某件事物很多男生會有天然的更為強烈的追求。我記得自己完整的成長史。到現在為止,我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欺負我的親戚,記得被老師侮辱的心情;記得自己混沌和迷惑的狀態,記得父母對我造成的傷害的整個心理過程,記得情緒發作的時候自己各種微小的細節反應。公正客觀地評價一切。但這不妨礙如今我和他們相處。

這種記憶的選擇性是天生的(所以我也天生很難背得下單詞),思維和記憶上的敏感有利於在寫作情緒強烈的段落時,利用大量的回憶和自我暗示,保持自我剋制的同時,進入相對興奮的情緒狀態——比如《涿鹿》和《一生之盟》的大高潮。

其實這個天賦對於方法派的演員也很重要,可見江南如果皮膚白一點,並不是不能演息衍。(不,我拒絕。)

能利用文化特徵和時代特徵也是一種敏感。舉一個例子,《挪威的森林》的小說在亞洲很火,但在歐美很沉寂,我個人以為主要原因在於對女生的審美觀不同,美國人很難理解亞洲男性對兩個女主角的情結。這個方面,文化背景差異可能會削弱感染力。但相反,張藝謀《英雄》據說對歐美人的觸動比對中國人強烈得多,很多中國人會判定這些人虛偽、荒謬、不真實而拒絕接受,但美國人可以平靜地接受這種感染。這基本是個碰運氣的活兒。


第四是學習能力和知識結構

基本上是錦上添花的作用。決定了你能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但缺天賦的話也救不了你。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的學習能力非常厲害,《天王本生》有近似《幻城》的沉鬱感和節奏。這是郭敬明的長處和天賦——小說最後一萬字的口吻和節奏,強烈的終結感、幻滅感和沉鬱感,造成的沉靜和催淚效果。這個非常難學也非常難得,可惜郭敬明的自卑性格消耗了他的天賦(但也許這種天賦本身就來自他的自卑性格)。

《縹緲錄》三人大鬧南淮城的味道類似馮唐,很多人設都取自歷史,比如姬野和離公。但幼年的呂歸塵基本就是江南自己。

《涿鹿》的大高潮會讓人想起《悟空傳》。

《上海堡壘》的結尾源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捭闔錄》里的沙漠戲有一點南派三叔的味道。

路明非有時候真的像坂田銀時……芬格爾兄貴更像啊有沒有……

總結一下煽情的手法:

優秀的人物塑造和世界觀設計,使得讀者沉浸並投入情感。有幾類很擅長寫的很有魅力的配角,及時殺掉

為了一個情緒的戲劇性爆發點,可以做相當綿密的鋪墊。

有創傷記憶,自己擅長的情緒恰好很容易引起共鳴——孤獨,不甘,憤怒,反抗,愛。

出色的語感,天生具備一種親切、溫軟和輕柔的講述口吻,和一種高度口語化的煽動口吻。

戲劇性天賦,對文本節奏和情節的控制力。

最關鍵的是,迫切地想寫出優秀作品的慾望


大概的素質和手法就是這些。但事實上,寫作應該是不能學的,真正的過程往往是這樣——余華讀到一本很感染自己的作品,一直讀一直讀,寫啊寫寫啊寫,痛苦地自我否定了幾個月,出門買菜聽到老人聊天,一拍腦袋就寫出了《活著》。等到了衰退期,他一遍遍說他的老師卡夫卡,他的老師威廉福克納,他的老師川端康成,這些人的書每個自詡文青的人都讀過幾本,但最後讓他寫得出《兄弟》的還是他自己的天賦和經歷。

也許你沒有這些,不要泄氣,反正,我有。


大概是因為他瞧不上知乎,摺疊我吧…


我來嘗試著答一下。技術層面的分析,得票很高的那幾位朋友已經說得足夠好了。我不從語言技法上說了,僅僅說他塑造人物的功力。

即:江南極其善於用最有效簡短的文字塑造性格十分立體的人物。

而他的手段之一,是通過對比。這種對比往往又是通過過去與現在的對比,來體現命運不可轉寰這個他永恆的主題。他用力最多的地方,往往是過去這塊兒,他極其善於在情節中埋藏精細的線索,這和一些詩人所用的慣常手法是一致的,所謂: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江南很會選擇這樣的點。而現在和過去對比起來,過去到現在未曾變的和改變了的一起造成了這種不可轉寰的結果。

所謂,衝突是爆點,契合是加強。掌握了這一招,少年你們也可以寫出類似的故事。

譬如縹緲錄中最集中的呂歸塵和姬野。大家可以看看一生之盟是怎麼處理的,我建議大家看最早的雜誌版,最重要的其實是姬野背著十二把刀去救呂歸塵的往事,現如今要趁談判殺了你當初要救的那個人,【殺人】和【救人】這就是爆點,【少年時的相聚時光】和【現在的不會再相逢了吧】也是爆點,而單單有爆點是不足以達到完美效果的,你可以看到江南用心良苦的寫了很多橋段,譬如看到畫師畫的他和羽然妹子的畫孤獨坐了一夜,譬如一生之盟中【 「我的頭……我的頭……」皇帝用力按著自己的頭,像是什麼東西要從裡面衝出來】,你可以看到過去的那個姬野和現在的這個姬野的相同之處,這種契合是一種無限的放大,把那個爆點放大到了極致。

江南以前說很喜歡蔣捷的一首虞美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說每踏出一步都不可轉寰,其實這就是江南不斷模仿學習的手法啊。你看懂了這個詞的手法,就懂了此間的少年,懂了上海堡壘,懂了縹緲錄,懂了他想說的一切。


因為他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男同學。


寫故事就像是從一萬條岔路中走到一個終點。

給你列好江南的人設,背景,故事大綱和一二三四個要點,就可以寫出一本縹緲錄嗎?

有一次,我給朋友推薦了幾個自認為結構科學,有衝突有高潮,人物細緻,潛台詞亂飛的故事。他搖頭:不看,雖然高端,但太無聊。

我想,在諸多技術之上,應該是有情懷這種東西的。


每個男生的心中都曾有那麼一隻膽怯害羞的小野獸,面對那個喜歡女孩的時候它總是在洞口徘徊啊徘徊,外面是陽光或者飄雪都無法阻斷它望向某人的目光,一次次的沒有回應之後,小野獸背著小包裹,獨自走向無邊的荒原,像一隻出色的狗,和其它的兄弟姐妹們一起咆哮著沖向揮舞著巨大鐮刀的巨龍……
在燃燒成灰燼的剎那,它看到她還坐在學校附近公園的長椅上。秋日午後的陽光穿過稀疏的梧桐葉落在她的身上,將整個人包裹在光霧之中。羊脂玉般的肌膚在陽光下彷彿透明了一樣。她依舊穿著那雙白色的帆布鞋,鞋帶綁成那種複雜但是很好看的蝴蝶結。白色蕾絲花邊的短襪上面依舊是那及膝棉布裙子。她就這樣坐在那兒專心的看著手中捧著的書——【金瓶梅】……


看完這個就大概知道了,他自身經歷就是如此。
但我覺得他的寫作千篇一律,從未突破關著他的籠子。特別是後期的稱不上好。


靠年輕時候積攢下來的怨念。

最近幾年貌似是用完了。


一句話來概括江南小說。

「有時候所謂一生的奮武,只不過為了凝固在記憶深處的側影。」--《縹緲錄》

看九州還是初中生,由《科幻世界》的一本增刊轉陣九州。個人認為江大小說偏向於熱血小說,男主細膩的情感描寫來源於巨蟹男的敏感和極度悶騷!塑造的人物都有驚天動地的青春往事和不為人知的情感波動,回憶雖只有一瞬,卻可回味一生。故事情節有起有落,緊張鬆弛都把握的不錯,但沒有人完全滿足自己內心的所需,使人物飽滿真實,有故事寫。這麼念長情的男子同女子,世人怕沒有不喜歡的吧。佩服的是在大場景下的把控,通過各個人物的幾句簡單勾勒就可感受到現場的氣氛,男主在最危險最挺不過去的時候往往最具爆發力和人格魅力。想著姬野被下唐國主百里景洪稱神勇的時候,路明非在水下用三分之一的命救落落時。有種時代這種大背景下每個人都難逃和無法改變的情愫在裡面。有些事情是你真的努力了就可以做到,也有些事情是你拼盡了全力也無法做到,還有些事情是你已經看到了結局的無力。

最後附一句最喜歡的話,是阿蘇勒講的。

「我曾經立誓要守護青陽和我所愛的人們,可是我錯了。我太自大了啊!其實我的能力,只能守護那麼區區的幾個人而已。」--《縹緲錄》


江南這個坑王!
藝術都要來源於生活才能打動人。寫作僅僅是表達的一種方式而已。
等你也曾經滄海了,只能要表達出來,一樣會感人的。


我知道,但我不告訴你。


先罵江南一句,死坑王!龍四什麼時候出!
然後,你覺得感動,是因為江南寫的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每個人心裡那個不被別人理解,默默成長的自己,也就是「血之哀」
你可以不被任何事感動,但你逃不過內心深處的自己。


添一個,似乎有人總結過土豆學長對女主的描寫,耳後永遠有一縷調皮的捲髮。可見江大寫這些的時候代入感很深呀~


就龍族來說,我最喜歡的是第二部,楚子航對父親死亡的悲痛,少年的奮起,對夏彌的悸動,得知夏彌身份的震驚,殺死耶夢加得的果斷和心痛是我都深深迷戀上了楚子航這個人物。第一部寫的也不錯,但是看第三部呢,我覺得實在是太爛了,跟小說繪連載的不一樣也就罷了,通篇到底凱撒是主線還是源稚生是主線啊,難道是路明非?裡面夾雜大量的漫畫情節和網路流行語,路明非的吐槽技能丟失,真是讓我有一種江郎才盡的感覺。不過從高一就一直看著龍族過來的,希望第四部重振雄風!
寫完後發現歪樓了,不好意思。


推薦閱讀:

如何判斷一個故事是寫手虛構的還是來源於其真實經歷?
如何練習托福的口語和寫作?
寫小說有哪些技巧?
《遇見最美的宋詞》是否評分過高?
如果讓你寫《大魚海棠》的劇本,你會如何改寫?

TAG:小說 | 寫作 | 文學 | 小說創作 | 江南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