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鋼協總是第一樂章比較好聽流行和流行?
12-14
還是我聽的太少了,覺得拉二肖一這些曲子的第一樂章跟二三比簡直贊到不行。求大神解答。
一般原因是第一樂章最為龐大、完整,內容最為飽滿充實,所以即使單列成曲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代表其他樂章就不出名了。
再舉個反例,【黃河鋼琴協奏曲】(雖然是中國作品)最出名的應該是第四樂章【保衛黃河】,經常單獨拿出來演奏。因為它相比起前三個樂章內容更為全面和完整。如果想到其他再補充。題主可能跟我一樣 對節奏敏感
先不說第三樂章了
第二樂章往往是慢板
聽不了慢板
所以 鋼協我對第二樂章也實在不感冒
很多曲子第二三樂章更popular,可能因為第一樂章大多奏鳴曲式的衝突對比強烈聽感豐富,更需要認真消化,在聽眾耳中成了曲子的重頭部分。個人見解。
拉三最出名的不就是第三樂章么 再跑個題 貝九最出名是第四樂章啊
這可不一定
比如莫扎特早期鋼協(1-5號)第三樂章就旋律豐富快速,感覺像是彩蛋一樣獎勵給聽到最後的人(雖然他的早期鋼協並不出名)
胡梅爾的鋼協和莫扎特相似,基本上都是第一樂章使用稍微晦澀的主題,第三樂章多採用明朗的節奏和迴旋曲一類的曲式,主題也和諧悅耳,撇開內涵不說可聽性第三樂章大於第一樂章。
其他的比如肖一的第二樂章(浪漫曲)也是典型例子,巴拉基列夫等人還改編過非常不錯的獨奏版本。而我本人其實更喜歡第三樂章,迴旋曲主題充滿激情旋律螺旋式推進最後達到高潮,趣味性遠比第一樂章多。
韋伯之流的作曲家兼高水平演奏家也非常擅長在第三樂章上做些文章讓聽眾在結尾處達到最大滿足,一般到第三樂章時速度和演奏難度會有大的跨越,帶有炫技成分,自然也會更受歡迎一點(如韋伯第一鋼協)這跟現在的PPT道理一樣,開頭三分鐘不出彩,後面出彩也白費了。
第二樂章時,上了年紀的贊助人、貴族、王室、主教,還不許人家尿個尿,抽顆煙什麼的?
所以,第三樂章有回到快板行板了。我總覺得這個結論不太成立...不知道題主是如何總結出來第一樂章比較流行...就樓主舉的例子來說好了,拉二的第二樂章,adagio,就流行程度來說是整個concerto中最常聽到的.. 不否認肖一的第一樂章較為常見..但是實在沒有辦法得出題主的結論啊. 重點是鋼協大多是作為一個整體被欣賞的...
沒聽說過二樂章飆淚症候群?
第一樂章一般時間最長結構最複雜,有時還有大段華彩段,所以讓人印象深刻。其實不光是鋼協,其他協奏曲,室內樂,奏鳴曲,交響曲都是第一樂章給人印象最深。另外一個原因大概是古典一個曲子太長一般人容易走神所以記第一樂章容易記一些中間的樂章往往就大概齊了。
就舉兩個例子
肖邦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拉赫馬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這就叫彈到你流淚
貝五第三樂章、肖一第二樂章、拉二第三樂章、普二第四樂章表示不服。
大部分協奏曲來說第一樂章更龐大 內容和層次更豐富
誰說的,肖邦的第二樂章聽過嗎?
第一次聽說有這樣的感覺。唱片公司往往出第二樂章的拼集。
像這樣的:
說明第二樂章受眾面更廣一點。覺得第一樂章比較流行這樣的印象,私以為是沒有完整的聽完一部協奏曲。比如柴一,20多分鐘的第一樂章,完全有可能睡過去,上廁所,刷手機,轉過頭來,聽得是第一樂章還是第二樂章?
這樣,柴一的印象,很有可能固定在氣勢恢宏的開頭部分了。
一般第一個樂章不好聽的大家就沒耐心聽下去了,所以有名的鋼協都是第一樂章好聽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