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的一處錯誤,各位怎麼看?

聽一個同學的父親說的, 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當中下闋的第一句「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一句不合 念奴嬌 詞牌的轍,格式應為「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問題出在「了」上,蘇軾的其他作品也沒有用「了」作句末語氣詞的例子,在這裡寫成「了」不押韻也意義不明。大叔說,可能是當初從古本譯作漢語時的失誤,「了」字的字形極像「正」字,所以猜測原文應為「小喬出嫁,正雄姿英發」。。。我來問問各位大牛的看法(另:如果這種問題普遍存在的話,希望各位普及一下)


首先,在北宋那個年代,宋詞並沒有嚴格的格律,那個時候你寫出來只要符合詞牌的樂譜,歌者上下取截,能唱,就算是符合詞牌的要求,因此拿現在的格律去衡量說北宋的詞有錯誤,本身是沒有意義的,詞牌的格律本來就是按照兩宋人的寫法總結歸納出來的一個東西。
其次,蘇軾老人家寫的詞是出了名的不好唱,李清照就笑話過這個問題,說「絕難歌」,所以他的詞很多跟別人的寫法都有出入,事實上是不太符合音樂樂句的長短的。但是蘇大才子是拿詞當詩寫的,根本不在意這個,所以你如果說他的詞有些不是正格的詞,是可以的,但不能說那就算是錯誤。
最後,具體到你說的這個問題,第一,念奴嬌的格律正格的確是你說的那個沒錯,但由於東坡的影響力,這個變格已經被後人使用並認可了,可以說他不合於正格,但現在已經不認為是個問題了。第二,這裡的「了」應該是一個表時態的詞,並不能算語氣詞,事實上這個時期古人並不在書面使用「了」作為語氣詞,所以說去考證蘇軾是否有用「了」作句末語氣詞的例子沒什麼意義,因為這個地方也不是用「了」作句末語氣詞的,只是正好在句末而已。第三,這裡本來就不是韻腳,為什麼要押韻?改成「小喬出嫁,正雄姿英發」也不存在押韻關係啊,「發」是一個入聲字,念奴嬌也是一個用入聲韻的詞牌,嫁和髮根本就不互相押韻的,這和普通話裡面兩個字都是韻母「a」不同,這個用押韻的推測本身不成立。而且這個字意義也很明確,不存在不明的問題。第四,這首詞當時廣為傳唱,在蘇軾本人在世的時候就流傳很廣,被很多個不同版本的詞集,詞話都有收入,而且熟悉這首詞的文人也非常多,因此傳刻普遍出錯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有個別版本刻錯了,後世也很容易據其他版本勘正的,所以你說的「正」字誤作「了」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基本上可以說沒有可能。我本人也參加過一些涉及古籍的資料整理工作,接觸過不少古籍影印本,我可以這麼說,這種筆畫簡單的字,辨識度是非常高的,辨認出錯幾率很低,除非是在磨滅的很嚴重的本子上才可能認錯,而這首詞在不同的書籍中出現頻率非常高,不可能所有的本子都是磨滅嚴重的,而且蘇東坡那麼為後世重視,對他的文集詩詞的整理工作差不多是在宋代就開始了的,當時同代的人犯這種錯誤的幾率就更低。
綜上,你提出的這個具體問題,「了」字為「正」字之誤的可能性非常小,可以認為不存在。不過古書傳抄轉刻中出現錯字的情況確實是常有的,這不用懷疑。古人寫詞不合格律的情況也不少,明清的民間小說戲曲中,詩詞別說不合格律,不押韻或者按方言亂押韻的都常見。不是只有現代人才會寫爛詩的。


兄台
1.那位大叔說的「蘇軾的其他作品也沒有用』了『作句末語氣詞的例子」這個論據是不夠充分的。
2.這詞是沒有「古譯今」的,你看到的內容跟南宋刊行那本《東坡先生長短句》內容是一樣的。(其實我不大能理解你說的「古譯今」具體指什麼,希望您能稍作說明。)
3.格律的話作為理由的話我覺得是太牽強了,因為蘇軾與別家的詞都有過與格律不合的情況。
----------------------------------------------------------


推薦閱讀:

臨川不渡對什麼?
為什麼曹操在赤壁之戰前寫出來了較為憂傷的短歌行?
我這詩能給幾分?霧籠群山雲不見,群山只得半山見。酒飲三杯雨打臉,不知羞雲是否現。

TAG:文學 | 詩歌 | 詩詞 | 古詩 | 古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