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哪些有趣的心理療法?

最近接觸了一些形態各異的心理療法,像沙盤療法,催眠療法,敘事療法,音樂治療,繪畫治療,舞動治療等等??我很好奇還有什麼有趣神奇的療法。它們都是怎麼發揮作用的呢?


和榮格學派相關的很多療法還挺有趣的:沙盤治療、心理劇、曼陀羅、禪繞畫什麼的。榮格學派的理論我是讀不下去,但這些內容相關的體驗課,我還蠻喜歡參加的,都挺有意思。
最近很喜歡禪繞畫,不管是否真的有心理治療的效果,但至少可以讓自己速成為一個看上去可以隨手畫出高逼格抽象畫的偽·藝術家。
Google了一些禪繞畫作品,可以感受一下。

其他的話,完形治療(和完形主義心理學關係不大)中也有很多體驗性的活動,也許你會感興趣。完形治療室會準備一些道具,方便案主隨時進行實驗(experiments,完形治療術語,指治療師根據案主的情況,隨時進行一些實驗性的活動。最有名的是上面有人提到的空椅法。不過將空椅法理解為對著空椅子破口大罵,真的太淺薄了……)。比如完形治療的夢工作就很有趣,會讓案主利用治療室的道具,重新演繹一遍夢,再來討論。

兒童心理治療方面,遊戲治療非常普遍。面對語言功能尚不完善的兒童,遊戲可以作為他們表達的方法。這個也挺有趣的。

還有之前接觸過一個眼動減敏感治療法(EMDR: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我只上過體驗課,不知道算不算有趣,總之我的感覺是奇葩……主要針對PTSD,有腦神經科學為其背書,聽說效果很好,但我自己的體驗是:真特么玄……
之前看堺雅人的《Dr.倫太郎》,這個療法在第一話的台詞里打過醬油。

普通會談式心理諮詢也可以看情況增加繪畫、音樂等環節,看各個心理師習慣和風格。我聽過提案,中學生帶遊戲到輔導室里,邀請心理師一起玩的。心理師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和媒介,就直接運用遊戲做媒介。有一些做青少年心理諮詢的心理師喜歡用牌卡。桌游《隻言片語》的卡片因為畫面精美、抽象、象徵性高、沒有文字,我知道很多人愛用。也有專門設計的,台灣中學啊高校里啊都挺喜歡用什麼生涯卡、愛情卡、哇卡、悟卡一堆奇奇怪怪的卡。也是為了增加心理輔導的趣味性。

一下子想到的就這些,都是我接觸過的,具體理論我就不寫了,一來每一種療法都有自成一套的理論,很難簡介;二來這些都是我學著玩或者體驗一下的,也都是一知半解,就不誤人子弟了。感興趣的話自己搜索一下,就可以了解個概念了。
不過我覺得,這類體驗性活動,有機會還是親身體驗一下比較有直觀感受啦。

總體而言,體驗性越高的心理治療越有趣,越單純的談話性心理治療自然越單調。但是心理治療從來追求的從來都不該是有趣,我覺得所有心理治療中的繪畫、音樂、牌卡、道具都只是提供一個窗口和一條道路,方便案主更自由地表達內心。而真正探索到深處,無論外在形式多麼有趣,內心都要體驗直面自己的痛苦。這種痛苦,是心理治療療效等價交換的交換物,也是更深刻了解自己、追尋改變途中的必經之路。


心理劇治療法

心理劇治療方法不以談話為主,而以某種心理衝突的情境下的自發表演為主。心理劇通過特殊的戲劇化形式,使參演患者的人格特徵、人際關係、心理衝突和情緒問題,在戲劇過程中逐漸呈現於舞台,以達到精神發泄,消除思想上的壓力和自卑感;受參演時激情的影響,可產生認同作用;能誘導出病人的創造性和自發性,增加其適應環境、克服危機和產生新的認識能力,從而使自我的實現稱為可能,對他今後的生活產生有益的影響。心理劇是集體心理治療的方法之一。由維也納精神病學家莫雷諾首創。


心理劇的主要作用是


(1)情感疏泄,讓患者當眾把目前的苦惱講述出來,消除思想上的壓力和自卑。


(2)誘導出患者的自發性,增強其適應環境和克服危機的能力,而不在於訓練表演技巧。心理劇治療的理論假設莫雷諾認為,每個人都存在創造和自我教育的天然趨向,但在患者和不善人際關係者身上,這種潛能被埋沒了,心理劇可使之重新發揮出來。心理劇是一種以現實生活為模式的心理治療,對心理成長和學習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治療情境不受時空限制,患者可以提出他的夢想、願望和抱負,描繪出一個新的世界。並不是藉此逃避現實,相反是創造一個可能變為現實的世界。它可以激發人的自發性和創造性,並用這種態度與人相處,親身體驗到其他人是理解他和愛護他的,使他對自己產生新的認識,對他今後的生活產生有益的影向。


心理劇治療的主要方式


1.心理劇的基本形式是角色扮演,病人在角色活動中得到疏泄、進行學習並獲得自知力,是一種重視解釋於演戲情節之中的療法。


2.要求患者表演或再現他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他個人涉及的重大衝突,應儘可能全面和具體地反映出有關人物和情況,這就需要同伴協助(稱為輔助自我),扮演患者的家屬、親友,或幻覺、妄想、夢境,或某種象徵、願望、態度等。治療者作為導演,組內其他成員作為觀眾。

3.獨白戲,要求患者講述出他一直隱藏在心裡從未吐露的真實感受想法。


4.利用各種技增強治療效果。如更換角色(讓患者更換為另一個主要人物角色),雙重角色(一個輔助自我也象患者一樣表演)、鏡子技術(一個輔助自我同時模擬患者,當患者表演不下去時可給予提示)。


心理劇治療的參加人員


1.導演者即心理治療師,任務欄鼓勵患者自發參與戲劇活動,促使劇情向預期的效果發展。


2.戲劇主角即患者,由他決定心理劇的戲劇節,把他的心理問題表達出來。


3.輔助性配角,他們儘可能逼真地再現主角所處的現實生活環境,使主角自然而然地體驗到與這種背景相聯繫著的內心衝突自發地發泄出來。


4.觀眾小組即心理治療醫師邀請來的、與主角有類似的心理問題的觀眾。導演鼓勵他們從舞台的表演中尋找自己的生活,並把自己的行為投射到正在發展的劇情中。


心理劇治療的適應症


1.心理劇可單獨用於短期心理治療或同其他形式的治療聯合應用。一般說來,用於其他短期心理治療的選擇標準都適用於心理劇。短期治療的標準包括下列幾項:

患者應是聰明的並能掌握心理概念;

患者應該能與同伴很好相互影響並能同治療者形成良好的關係。

此外,為了參加心理劇,患者必須克服在公眾中暴露秘密的恐懼。


2.心理劇通過一系列戲劇活動,使參演者的人格特徵、人際關係、心理衝突和情緒問題呈現於舞台,以達到精神發泄,消除思想上的壓力和自卑感,受參演時激情的影晌,可產生自居作用,並能誘導出患者的自發性,增強其適應環境和克服危機的能力,從而使自我實現成為可能。


3.應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莫雷諾認為心理劇對大多數精神疾患皆能適用。它能促進患者的行為改變並保持改變的結果,增加慢性患者的自信、獨立性和自尊心,作為康復治療的一部分。一般地講,凡適用集體心理治療的病人皆可適用此療法。莫雷諾還指出:有較強求治心或有能力從心理劇中領悟出自知的病人,獲得的療效較大。因此,通常對參加心理劇的病人有所選擇。


4.人際關係訓練:心理劇是非常有效的


人際關係訓練方法,它教育人們如何比現在更有效地發揮自己的作用,教會人們各種技術。例如,從行政管理、照料小孩到醫學院學生的談話技巧等等。


記得雜誌上科普心理療法時說了一個有趣的案例:一個病人堅定地認為自己是荷包蛋,由於害怕蛋黃會破掉,所以拒絕接觸所有堅硬的物體。看了很多醫生都無法治癒,後來遇到一個心理醫生。醫生給了他一個盤子。荷包蛋放在盤子里就不怕碰碎了呢,醫生告訴他。病人很高興地回去了,終於脫離恐懼開始正常生活。( ̄▽ ̄)


  • 空椅子:來訪者沖著一張椅子破口大罵。原理:宣洩情緒。
  • 正念:嘴裡含一個果脯,用舌頭數果脯上的褶皺。原理:通過去思考一件中性的事情來緩解非理性的情緒
  • 森田:該幹嘛幹嘛。害怕坐電梯?那就去坐電梯,該上班上班該下班下班,不要管你心理的各種不適,做就是了。大致思路是允許自己產生負面情緒,但要依舊履行社會功能。
  • 過去有一種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方法是損壞大腦前額葉,詳見電影禁閉島 (豆瓣)。發揮作用的原理類似於「如果你腳上張雞眼,就把整條腿切掉,於是你的雞眼就不疼了」。(感謝@Leezix回復提醒,之前寫錯了,對不起點贊的你們)
  • 再過去有種治療歇斯底里(癔症)的方法是切割掉女性的陰蒂。你問為什麼沒有男性?因為當時人們認為癔症只有女人才會發作。所以你會發現當代吃藥治療精神障礙是多麼的文雅。原理是當時人們認為癔症是不合理的性高潮,當然這種理論被推翻了。
  • 個人認為最邪性的療法——家庭系統排列。瞬間治療精神分裂,當然也能瞬間把一個正常人搞分裂。原理是他們認為,一個人產生精神障礙是因為家族過去有一個刻意被遺忘的人,因此這種位置空缺需要在後代中找人頂替(好怕怕)
  • 意象對話類似催眠,不多說了。
  • 麻將療法:通過與心理諮詢師打麻將,來讓諮詢師分析自己的潛意識。例如「吃牌」是象徵性的依賴;「碰牌」是象徵性的認同;「杠牌」屬於投射性認同;「相公」是象徵性的約拿情結(不允許自己成功);「一條龍」象徵偏執且自戀的社會成就…………好吧我實在編不下去了……

謝邀 @Phoenixeg
謝謝「很好」提醒。確實這些內容寫的很籠統,娛樂科普為主。都別太當真。

http://weixin.qq.com/r/ATjZwb7EgOP-rfqi920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恩……就是我得多說一點,
當你們看到麻將療法的時候,就應該知道這些內容的定位是哪裡了,
娛樂科普為主。都別太當真。
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只是個段子,不要拿去做參考文獻,不要拿去做批判對象,不要拿去做抬高你自己的道具(不值得的)。


看到很多人寫到心理劇。
我目前正在參加中國心理協會的第一屆心理劇導演培訓,培訓完了可以寫一下感受。
目前覺得心理劇發揮作用還是挺神奇的~

心理劇透過「動作內化」的演出,使所有參與者通過重新演出現在或過去生活中的主觀現實,重溫個人經驗中許多內心層面的問題,從而通過個體自發性、創作性的表演過程,使參與成員的人格特徵、人際關係、心理衝突和情緒在表演過程中逐漸呈現舞台上,不斷增強參與者的自我覺察力,從而提升其不斷地選擇並為此負責的能力。因此心理劇是一項非常強調個人體驗、實踐應用學習及不同流派理論及諮詢師經驗借鑒的技術。圍繞這些特點,本次培訓也從內容的設計、形式的設計、專家的邀約及時間安排等方面做了如下設計,以便能夠更好地實現本次項目的目標。


大體看了一下,還沒人說關於性變態的治療。

對於露陰癖和摩擦癖,有橡皮筋療法,每次產生衝動的時候就在手腕上綁橡皮筋,並且一下一下的彈橡皮筋。

對於群交/強姦的人來講,可以通過固定頭部的方式強迫他看強姦或者輪姦的片子,產生反應就打催吐針,直到產生反射。


變態心理學。


居然沒有人提意象對話...呵呵
意象對話其實就是採用催眠的方式,誘導來訪者進行想像,然後針對想像的內容用一定的手法進行引導,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這種方式是直接針對潛意識進行操作的,所以是一種下對下的治療方式。
常見的引入手法,比如看房子,看花,看坑等,這些都部分對應了某些主題;比如看房子一般是了解心理狀態和人格,看花則是兩性關係或者親密關係,看坑則是目前的困境等等。
所謂有趣,你會在別人的意象裡面發現各種「好玩」的東西,比如一個姑娘意象中看到特別帥的白馬王子,但是和一直癩蛤蟆親吻,那麼大體可以了解,這個姑娘期待完美的愛情,但是她自己又非常自卑。再比如看房子,某些人看到的房子,堪稱複雜精巧的迷宮,他會帶你展示他的房子的各種細節,雖然諮詢師不能直接看到,但是聽對方的描述,如果諮詢師的同情能力很好,那麼你也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來訪者意象的宏偉壯麗等等。
相關的信息百度上都有,若感興趣,可以去讀讀朱建軍的《我是誰》《你有幾個靈魂》等書。


有一種神奇的療法叫——氣功療法。

其中有一項技術叫做——推箱子。在意念中造出一個箱子,然後把負性情緒放進去,然後推來推去,最後「咻」的一下推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我在熊貓直播上看過一個通過模擬給人掏耳朵,以及模擬在你耳邊耳語、吃東西等等細微的聲音,來進行催眠,說是有助於抑鬱症的緩解,我不知道是不是真這樣,但是中午睡覺的時候聽著是挺舒服的,下午就沒有那麼想自殺了、、

有喜歡看直播的推薦給大家兩個房間號:129301,219109可以嘗試聽聽看



收到心裡創傷的我一般都選擇食療
暗戀失敗也是
考試失敗也是
做不到公車也是

吃吃吃


ASMR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中文譯名「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或顱內高潮(名字猥瑣但實質是小清新)是一個用於描述感知現象的新詞,其特徵是:對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或者感知上的刺激而使人在顱內、頭皮、背部或身體其他範圍內產生一種獨特的、令人愉悅的刺激感。(改自百度百科)


這種感覺會讓人放鬆,有效治療失眠,消極情緒。
B站和油管有很多相關視頻。


生物反饋療法又稱生物回授療法,或稱植物神經學習法,是在行為療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心理治療技術/方法。生物反饋療法利用現代生理科學儀器,通過人體內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饋,使患者經過特殊訓練後,進行有意識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訓練,通過內臟學習達到隨意調節自身軀體機能,從而消除病理過程、恢復身心健康。

滿貫療法 它是鼓勵求治者直接接觸引致恐怖焦慮的情景,堅持到緊張感覺消失的一種快速行為治療法

心理劇療法 通過扮演某一角色,患者可以體會角色的情感與思想,從而改變自己以前的行為習慣。

完形治療法 設計一個實驗(experiments)以增進當事人對自己在做什麼及如何做的自我察覺,通過這種察覺使當事人能夠看到可以改變他們自己的其他可能選擇,當事人因此被要求要自己主動去看、去感覺、去感應在和去解釋,而不是被動的等待治療者給他們洞察和答案。


我就講講敘事療法。
之前實習的時候接觸了一個有患有專註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多動症,但是多動症應該是HAD,坊間對多動症的定義其實沒有臨床上那麼要緊。)的小女生,讀小學四年級。
她不知道什麼是ADHD,而敘事療法里強調的是:人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本身才是問題。 所以我用"怪獸"去形容她的病,告訴她,她身體里住了這樣一個怪獸,怪獸很喜歡在她平時上學的時候在身體活躍起來,因為她沒辦法控制住那隻怪獸,所以出現了她沒辦法上課專心,沒辦法保持坐在位置上,沒辦法控制自己不去打斷老師的講話,更沒辦法讓她坐在椅子上完成功課。
當我講完這些,小女孩一直哭一直哭,因為她說以前她總覺得是自己不夠好,所以老師總是跟媽媽投訴她不聽話,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歡跟她玩。原來現在並不是她本身的原因,原來是怪獸在搗蛋,她說她要努力打敗身體的怪獸。
這種敘事療法,就是將人與問題區分開來,強調對問題的干預,而不是人的干預。
小女子修行還不夠深,僅僅分享自己的經歷。
但是隨著心理輔導見的case做多了,其實每個心理輔導師都有她自己的風格,我之前上workshop,那個老師說的。
我們或許會整合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solution focused therapy, play therapy ,person-centred therapy and narrative therapy。不大清楚中文具體怎麼翻譯,所以只好全都寫英文了,整個輔導過程中其實你是沒辦法去思想用什麼療法的,總之,對case有用最重要!


鞭笞療法,就是用鞭子抽,以前用來治療抑鬱很普遍,對各種成癮也有奇效,現在很少見了。原理就是適當的疼痛刺激能讓我們精神煥發。


關於強迫症的有 森田療法,


發獃時挖鼻屎耳屎,特解悶,倍兒減壓


個人覺得繪畫療法、敘事療法、意象對話比較有趣。

繪畫療法是心理藝術治療的方法之一,是讓繪畫者通過繪畫的創作過程,利用非言語工具,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感情與衝突呈現出來,並且在繪畫的過程中獲得抒解與滿足,從而達到診斷與治療的良好效果。無論是成年和兒童都可在方寸之間呈現完整的表現,又可以在「欣賞自己」的過程中滿足心理需求。

敘事療法是受到廣泛關注的後現代心理治療方式,它擺脫了傳統上將人看作為問題的治療觀念,透過"故事敘說"、"問題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變得更自主、更有動力。透過敘事心理治療,不僅在可以讓當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長,同時還可以讓諮詢師對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統整與反思。敘事療法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現代心理治療技術,具有操作性強,效果顯著等特點,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意象對話技術是主要由我國心理學家朱建軍先生創立的一種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技術。它既簡單易學,又深邃開放,既見效快,又療效持久;它是從精神分析和心理動力學理論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這一技術創造性地吸取了夢的心理分析技術、催眠技術、人本心理學、東方文化中的心理學思想等。它通過誘導來訪者做想像,了解來訪者的潛意識心理衝突,對其潛意識的意象進行修改,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系統脫敏療法,對於治療恐懼症挺好的


最近在學沙盤療法耶


推薦閱讀:

為什麼喜歡摳頭屑,並且幫別人摳,一旦摳下來很多還覺得特別有成就感?是強迫症嗎,或者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是小時候受過什麼樣的創傷,有沒有心理專家能幫忙解釋一下。
神話故事中,經常出現丈夫偷看見「妻子是怪物」,然後驚恐起身就跑的場景。這背後有何深層含義和隱喻?
為什麼一旦睡覺時把陪我多年的玩具熊拿開,我就會感到心慌焦慮?

TAG:心理學 | 心理治療 | 精神分析 | 心理諮詢 | 日常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