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部隊出征日本為什麼失敗了?

之前看@李淼先生的回答,其中提到元軍登陸過日本兩次,請問元軍這兩次戰爭為什麼失敗了,李先生說並不是因為颱風,但我在網上搜索的信息還是說因為颱風打翻了元軍艦船,那麼真實的情況到底因為什麼?後勤?水土不服?還是其他的什麼理由。哪位大大知道哪本書里有這次戰爭的詳細描述,煩請告知,萬分感謝


轉自百度知道
關於十三世紀元帝國兩次入侵日本的慘重失敗,當時從東亞到歐洲的許多史籍都有記載,不過最原始的紀錄來源不外三 處:一為元帝國的記載;一為朝鮮的記載;一為日本的記載。

這三種記載都有偏頗,相互矛盾處很多,所幸都不是孤證,又有考古發現作旁證,互相比較之後我們不難發現真相。其中朝鮮人的地位接近局外人,跟戰爭沒有太多利害關係,因此他們的記錄更可信些。

蒙古人對日本的進攻起因於日本不肯臣服於蒙古帝國。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稱臣納貢,高麗國王也致書日本人要求他們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輕蔑地拒絕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對這樣的冒犯,君臨天下的蒙古大汗當然不能容忍,於是武裝攻日遂不可避免。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次進攻日本時,南宋尚未滅亡,忽必烈僅控制了北方中國,當時元帝國正集結重兵準備南征,用以進攻日本的軍隊並不多,漢人也不是此次侵日的主力。

忽必烈執意要控制日本,除了顯示大可汗的權威外,還有許多更實際的考慮。蒙古大汗雖富甲四海,可因為蒙古貴族對奢侈品的旺盛需求,再加上蒙古人拙於理財,蒙古帝國的財政時常捉襟見肘。忽必烈之前的兩位大可汗貴由和蒙哥都以揮霍無度著稱,他們購買奢侈品主要以貴金屬支付,對部分拖欠的
債務甚至以未來的戰利品做抵押。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激戰四年,這場蒙古人之間的內戰無利可言,自然使蒙古帝國的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而日本在過去數百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產地和出口國,這個富裕的島國在急需硬通貨的蒙古貴族眼裡無疑是塊肥肉。

  公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遠征軍由朝鮮揚帆出海,駛往九州島,遠征軍共兩萬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佔一半,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的統帥為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元軍航行至博多灣,首先攻佔並蹂躪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處在九州登陸攻入內陸。三路入侵軍隊中,一路為主力,兩路為策應,主力部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
  面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鎌倉幕府調集部分正規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慘烈的戰鬥進行了二十多天,日本人戰術較為落後,在開始的戰鬥中蒙受巨大傷亡,但他們仍然成功地阻止了元軍的推進。在相持了幾天後,日本人漸漸適應了蒙古人的戰術,於是開始反擊。主要
由武士組成的日本重騎兵隊尤為英勇,他們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著箭雨列陣衝擊敵人,與敵軍貼身近戰,使蒙古人的弓箭優勢失效。劉復亨在激戰中陣亡,元軍折損大半後退回海灘依託回回炮防守。至此元軍傷亡慘重,進展無望,他們的敗局已不可避免,由於箭和給養都即將用盡,元軍無力繼續守住陣地,他們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鮮的路上,元軍的艦隊遭風暴襲擊,遭受了一些損失,不過大部分船隻安全回國。
  此次戰役日本史稱「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東亞第一次遇到了裝備訓練和勇氣都不遜於自己的對手。高麗人在戰鬥中主要負責近戰,他們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面衝擊而損失慘重。故而高麗人對日本軍人的戰鬥力,尤其是日本人的戰刀印象深刻,據說元軍普通士兵的刀劍與日本刀一碰即斷。相對來說,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損失小一些,在他們看來,日本人的弓箭雖威力強大,但射程很短,不能跟蒙古角弓相比。

  這裡再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戰刀:當時日本的冶煉和刀具製作技術世界一流,日本戰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亞出產的大馬士革鋼刀可以媲美。古代最優良的鋼按性能排列依次為大馬士革鋼(鑄造花紋鋼),日本鋼(暗光花紋鋼),馬來鋼(焊接花紋鋼)。中國最好的鋼(鑌鐵)其實也是一種焊接花
紋鋼,不過性能沒有馬來鋼那樣出色,中國最好的刀劍一般由進口的馬來鋼製造。大馬士革鋼為高級合金鋼,冶煉技術複雜,成本高昂,具體製造技術已失傳。在古代,大馬士革鋼刀一般只有貴族才能擁有。最頂級的大馬士革鋼刀為烏茲鋼刀,產於印度,其次為斯切爾彎刀,產于波斯。斯切爾彎刀的做工和裝飾極盡精緻奢華,是蒙古貴族的愛物。相比之下,日本鋼其實並無太大特色,日本戰刀的優良性能主要來自其獨特的後期淬火工藝。大馬士革鋼刀性能固然卓越,但日本刀製造成本低廉,日本的普通民兵都可擁有一把好刀。

平心而論:若論吃苦耐勞,當時的蒙古戰士無人可敵,必要時他們可以靠吃生馬肉,喝馬血維持生命。蒙古人作戰時機動性第一,一般只帶很少的給養,士兵的吃穿問題主要通過掠奪戰爭地區的平民解決。可這次戰爭中蒙古人偏偏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他們一直未能突入內地居民區,自不可能有平民供
他們掠奪。因此日本人的戰術可謂十分高明,當然這也需要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做後盾。

  第一次侵日戰爭結束後,忽必烈認為日本人已領教了蒙古人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日本要求臣服,但日本人很乾脆地將蒙古使者斬首。忽必烈自然不會忍氣吞聲,在統一中國之後,他便著手準備第二次海上入侵。軍隊由中國各地,蒙古和高麗招集至沿海地區接受登陸作戰訓練,遠征軍的糧秣補給也源源不斷從全國各地徵集,同時高麗和中國東南沿海的造船廠也晝夜趕工,製造大小戰艦和運兵船。

  如此大規模的遠征準備自然無法保密,日本人嚴密偵視元帝國的動向,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蒙古來襲」做了充足的戰爭準備。此時日本政局穩定,北條時宗對鎌倉幕府和日本各藩的控制遠勝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夠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擊入侵。幕府在九州徵用民夫於博多灣一帶敵人最有可能登陸的地
區沿海灘構築了一道石牆,用以阻礙蒙古騎兵。當敵人進攻日期臨近時,北條宗盛和北條宗政分別率精銳武士軍開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區布防,北條宗政的鎮西軍後來成為戰鬥的主力。同時九州各藩開始動員民兵,日本其他地區的武士也趕來參戰。

公元1281年,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由江浙和朝鮮兩地同時出發。此次出征的軍容十分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人約十萬,其中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遠征軍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戰的中堅。北方出海的艦隊於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
抵達博多灣,在等待南方艦隊期間,蒙古人輕易攻佔了博多灣的幾個島嶼,島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殺,島上的建築物也被盡被毀壞焚毀。六月上旬,南方艦隊抵達,兩支龐大艦隊在九州外海會合,之後元軍開始登陸作戰,登陸地點九龍山距上次戰爭主力部隊登陸的地點不遠。這次遠征軍遇到了更頑強更有效的
抵抗,日本軍隊以石牆為掩護,不斷擊退元軍的進攻,還伺機組織反衝鋒。日本人最成功的一次反擊擊潰了高麗軍主力,高麗軍統帥洪茶丘被俘殺,幾名蒙古高級指揮官也相繼陣亡。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月,遠征軍的損失已超過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牆。到七月下旬,元軍的糧草和箭已基本告罄,此時無論蒙古人還是日本人大概都以為這次戰爭的結局將和上次相同,會以元軍的撤退收場。

  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颳起了猛烈的颶風,風暴持續四天,元軍南方艦隊的艦船基本被毀,北方艦隊的艦船也損失大半。北方艦隊剩餘的艦船搭載指揮官以及部分蒙古軍和高麗軍逃離戰場駛返高麗。南方軍的指揮官和部分高級官員眼看回天無術,也只得丟下大部隊,乘南方艦隊殘存的幾艘船逃離。此
時九龍山的海灘上尚留有近十萬元軍,這些人失去了補給和退路,又無力突破日軍的防線,現在只得等死。三天後,日本人開始反攻,將殘存的元軍驅趕至一處名為八角島的狹窄地區,然後縱兵攻擊。元軍大部被殺,剩餘的兩萬多人作了俘虜。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標準把俘虜分四等,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麗人和北方漢人全部被處死,四等的唐人(南方漢人)免死後成為部民(賤民)。今天的博多灣還有一座名為「元冠冢」的小山,據說是當年元軍將士的集體地。

在這次慘敗中,南方軍只有三名士兵逃脫,他們拼湊了一艘小船,幸運地漂回中國。忽必烈透過這三位倖存者終於知道了戰敗的真相,此次戰爭的副統帥范文虎被斬首,其他官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日本史稱第二次蒙古入侵為「弘安之役」,此次戰爭日本人投入的軍隊論質量和數量都遠勝過「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戰術上沒有絲毫的優勢。按照日本人的說法,蒙古人的戰鬥力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強大,日本武士在各方面都勝過他們,尤其在裝備和戰技方面。日本人裝備的優勢不僅在於戰刀,也在於

武士的鐵甲,據說只要距離稍遠,蒙古弓箭就無力穿透武士的盔甲。日本武士完全脫產,自小開始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他們的戰技勝過蒙古人毫不奇怪。蒙古人的記載稱日本人擅長單打獨鬥,這可以和日本人的說法相印證。日本人對元軍中的漢人評價最低,在他們看來,漢軍貪生怕死,士氣低落,是標準
的魚腩部隊。不過漢人打仗不行,做奴隸倒合適,因此日本人最後赦免了部分漢人。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兩次戰爭中的八年間隙期間,日本人似乎改進了他們的弓箭,第二次入侵時,蒙古人發現日本人弓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與蒙古強弓不相上下。從保留至今的圖畫看:日本人的長弓與當時最先進的英格蘭長弓有幾分相似,長約一點五米。由於日本人本來就很矮小,畫面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們所持的弓還短。實際上當時日本人的戰術也和英國人相似,都是以重騎兵(武士)為突擊主力,輕步兵和弓手負責保護兩翼和壓制敵人。

關於日本參戰軍隊數量,各方的說法都很模糊。後來的一些中國野史稱第一次戰爭日本投入十多萬軍隊,第二次戰爭則有四五十萬日軍參戰。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也絕不可能。當時的九州總人口不過幾十萬,即便全民動員也不會有十萬兵力,況且並非九州所有地區都派兵參戰。兩百多年後的戰國時期,
日本的財富和人口都遠勝過十三世紀,戰國時期幾場著名的大戰,各方投入的總兵力也不過五六萬人。日本的軍隊數量不多部分原因在於日本人較崇尚精兵。我個人的估計,第一次戰爭
日本軍隊約四五萬,第二次可能是七八萬,反正不大可能超過十萬人。
元帝國對日本兩次入侵的概況就是如此。出於大家不難理解的原因,許多愛國者對蒙古人的失敗深感惋惜,他們總結了不少教訓,認為如果元帝國能避免這些失誤,本可以征服日本,這樣亞洲歷史就要改寫。這些教訓較有道理的有四條:第一,不應該由范文虎這樣的庸才做統帥;第二,遠征軍應多配備馬匹;第三,遠征軍應配屬「回回炮」;第四,軍隊的規模還不夠大。下面我分別說說這四點。

  先說說范文虎,范不過是副統帥,真正的統帥是右丞阿塔海,不過他沒有親臨戰場,實際的統帥是兩位副帥,一為范文虎,一為蒙古人唆都。范文虎只指揮新附軍,其他部隊都由唆都指揮,可以說所有精銳盡由唆都掌握,唆都才是實際上的統帥。但蒙古人沒有海上作戰經驗,因此范文虎有時成為實際的
指揮。范文虎和唆都在軍事上的才能確實平庸,但在此次戰爭中他們並沒有犯什麼特別愚蠢的錯誤。颶風來臨之前,范文虎已有所預感,他命令自己能指揮的部分艦隻駛入較安全的峽灣躲避,結果總算保留了幾艘完好的船隻供高官們逃命。不過後來追究起責任來,身為漢人的范文虎當然首當其衝被處死,唆
都所受的處罰不過降職而已,在某些愛國者眼裡范文虎自然成了歷史罪人。  再說說馬匹,遠征軍只配備少量馬匹,主要是基於以下的考慮:渡海登陸作戰時,戰馬所消耗的給養是步兵的五六倍。也就是說:如果給參戰的四萬多蒙古兵都配上戰馬,他們也就不可能有其他輔助部隊了。另外日本人用於阻擋騎兵的石牆大概也是忽必烈拒絕為遠征軍提供更多馬匹的重要原因。在海灘
上四萬多蒙古騎兵是否比二十多萬混合步兵更易於突破日本人的石牆呢?我認為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所謂「回回炮」,並非如許多愛國者所想,它其實跟中國關係不大。回回炮的前身是西方的拋石機(catapult),公元前八世紀由亞述人最早使用。之後西亞和歐洲各民族不斷改進,到公元二世紀初的羅馬圖拉真時代,拋石機的機械結構已十分完善,它成為羅馬工程兵的制式裝備。公元九世紀,拜占庭帝
國的化學家改進了拋石機的投射物,使拋射後的燃燒效果遠勝從前。拜占庭的敵人穆斯林(回回)在其艦隊吃了幾回大虧之後也開始仿製和使用拋石機,成吉思汗的一位駙馬就是在與花剌子模人作戰時被拋石機的彈丸擊中身亡。蒙古人使用的「回回炮」為巨型拋石機,由俘獲的阿拉伯工匠製造。這種回回炮 用艦船運輸十分困難,元軍如果要運載回回炮往日本使用,必然大量減少運送的戰鬥兵員。這樣回回炮的作戰效果是否能補償士兵減少的損失,我還不能確定。不過我想:即便回回炮發揮作用,也不能改變戰爭的結局。
  事實上,第一次入侵日本時,蒙古艦隊倒裝備了幾具回回炮,原打算用于海戰,可預期的海戰並沒有發生。當元軍退守海灘時,這幾具回回炮也用於轟擊日本人。可回回炮究竟效果如何我並不知道,有野史稱「大敗日軍」,我覺得這說法不大可信。從後來忽必烈拒絕為遠征軍配備回回炮來看,其實戰效
果不會太顯著。

  如果元帝國往日本投入更多的軍隊,比如說三四十萬,元軍確有可能突破石牆,攻入九州內地。但想要進一步征服日本,我認為不可能。大家恐怕忘了一條基本的常識:小國面對強國的威脅想保持獨立,它不必擊敗強國,只需讓強國意識到侵略自己得不償失即可。而這一點,日本早就做到了。就算蒙古人能攻入九州,日本人也不會向侵略者屈服,他們會堅壁清野,不斷襲擾。這樣入侵的大軍會和美洲革命期間的英軍一樣,所有的人員,武器和糧秣的補充都得依賴漫長脆弱的海路運輸。即便以中國之大,也無力長期承擔這樣的戰爭,元軍最終的結局只會是退出日本。

  事實上,忽必烈確實準備第三次更大規模地入侵日本,他命令阿塔海負責征日準備,阿塔海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製造更多的艦船,召集更多的部隊,徵集更多的兵甲給養。然而,在準備了幾年後,元軍在安南(越南)和占城等地的失敗終於使忽必烈意識到進攻日本不可能有任何好處。忽必烈最終降旨宣
布:為了體恤民力,征日準備一律停止,士兵和民夫大多遣散回鄉。忽必烈的舉動等於承認了自己過去十多年對日政策的失敗。但無論如何,與歷史上許多偉大領袖相比,忽必烈承認錯誤的勇氣令我欽佩。忽必烈去世後,他的孫子鐵穆耳(成宗)改變對日敵視政策,恢復中日通商,蒙古人終於能通過和平渠
道獲得日本的白銀。


  • 事實上不止是日本失敗了,蒙古軍隊在所有無法展開其騎兵優勢的戰場,如安南、爪哇、高麗都失敗了
  • 跨海登陸作戰,本身比較複雜,要依靠大量的當時尚未被人類掌握的技術,如對颱風天氣的預報、船隻抗性、遠程的攻擊等。

一下文章來自張發財的博客《有- 食堂》
有食-堂 ? 蒙日之戰

蒙日之戰

蒙古汗國成立後,不斷發動戰爭擴張疆域。成吉思汗率部東征西戰,橫行歐亞大地。他曾說過「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們的牧馬之地。」……能征善戰是肯定的,能吹也是肯定的。元朝本來寫作「園朝」,就因為吹得沒邊了,才「元」。

牛B在1274年吹破了。起因很簡單,蒙古征服高麗後,得知更東邊還有個叫日本的小島,跟南宋眉來眼去。那麼好吧,派使者東渡告訴他們切斷與宋的往來,日元一家親。忽必烈連續派出六次使者,但日本政府根本沒反應。當時是龜山天皇執政。龜本來就一動不動的,何況上面還壓著一座山。所以這個宅男對蒙古來使沒有任何回應……

當然是扯淡。實際原因是,日本與宋朝的貿易乃其經濟命脈所在,不能得罪宋。於是忽必烈連續呼叫六次,六次裝聾假裝聽不見。「對不起,您所撥打的用戶正在扮演貝多芬…」

對於三代天驕忽B烈來說太沒面子了,俗語云:裝傻充愣,一頓板凳!氣炸肺的忽13烈於1274春下詔征日本。「以千料舟、拔都魯輕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載士卒一萬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

11月2日,三萬蒙古軍從高麗合浦出發,直奔日本。開始打得很順暢,11月9日元軍到達佐須浦。10日接駁,守軍戰死。18日登陸壹岐島,19日衝破日軍防守。最初日本人的傷亡很大,蒙古軍帶來了回回炮,此炮「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日本沒見過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根本不知如何應對。此外,蒙古人的長弓能夠保障有殺傷力的遠程進攻。日本也有弓箭,但射程不夠。箭飛到半路就墜了,對陣畫面這樣:
——————–/-/-/-/-。

但接下來打得很慘烈很民國,屍骸遍野血流成河晴天白日滿地紅。日本人適應了蒙古戰術,開始採用近身戰。敢死隊冒著箭雨沖入敵陣後,摟住蒙古兵就滿地打滾又撕又咬,畫面就是群戰的AV片,島國小電影的歷史,源遠流長呀……蒙古人被咬的直叫「呀馬跌」。不是因為肉搏到情不自禁才叫「呀馬跌」,蒙古兵這時候真的是呼喚馬——因為渡海作戰,蒙古人並沒有攜帶大批戰馬。

香艷的實景演出一直到20號深夜。20號早上,日本人發現元兵神秘地消失了。

關於元軍消失的原因,普遍說法是19號蕭敬騰到了日本,當天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元軍損失慘重被迫撤離。但查日本的氣象資料,沒有颱風登陸的記錄。《元史》說撤退的原因是「官軍不整,又矢盡,惟虜掠四境而歸……」軍議紛爭,弓箭用盡。實在沒法演下去,撤退了。

這次「無弓而返」損失慘重,回程遇見了颱風,蒙古人自己把「圓」吹成了「元」,颱風直接把元吹成了「一,一,兒」……最後隨風飄逝了——出發時的三萬三千人,回來一查,就剩一萬三千五百人。

蒙古第一次征日本失敗後,1275年忽必烈居然再次派使者,詔諭日本命其臣服。日本人懵了,你是過來打獵還是賣淫?上次日本是不接電話,這次直接停機——一刀斬了來使。對蒙古人來講,殺使臣是最不可饒恕的。1215年就因為花剌子模斬了蒙古使臣,導致整個中亞血流成河。

氣炸肺的忽1—3烈在統一南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281年正月下達第二次征日本動員令。這次是多國部隊參戰。軍隊由中原各地,蒙古和高麗招集至沿海地區接受登陸作戰訓練,遠征軍的補給也源源不斷從全國各地徵集,同時高麗和中國沿海的造船廠晝夜趕製大小戰艦。

日本方面也做了些準備。第一次戰爭後,改進弓箭提高了射程和殺傷力。另外從1276年3開始,日本政府在元軍可能登陸的博多灣沿岸,由東向西修築了一條高、寬各3米,長20公里的名叫「元寇堡壘」石牆防禦工事。看似沒做什麼準備,也確實沒做太多準備,只修了一堵牆。

但就是這堵牆,讓蒙古兵吃盡了苦頭。

1281年5月21日,作為先遣部隊的左路軍,由蒙古人忻都、高麗人洪俊奇、金方慶率領的三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6月12日先遣軍首戰成功,第二天開始攻擊壹岐島,6月23日到志賀島。與日本拉鋸戰後,因補給困難撤回壹岐島,等待右路軍匯合再攻。

范文虎統率的右路軍(南宋投降到元朝的七萬漢人兵)此時已經上路。一場荒誕怪異的大戰即將開始……

7月下旬右路軍抵達日本,兩軍在九州外海會合後,開始登陸作戰。估計是登錄密碼搞錯了,元軍就是上不了岸。蒙古弓箭這次沒佔到什麼便宜,日本人又近戰肉搏。小電影回顧展又開始,日本敢死隊冒著箭雨沖入敵陣後,摟住蒙古兵就滿地打滾又撕又咬,「海爾兄弟」一樣扯都扯不開。

蒙古兵這次帶了點戰馬。但沿岸石牆高達三米,馬跨不過去,無法形成衝擊陣列。元軍只好肉身撞牆,憤怒小鳥一樣。但就是撞不破。能把城牆沖塌的孟姜女已經死了幾千年,沒法調過來哭。最會撞牆的「超級馬里奧」還沒出生。生也沒用,馬里奧是日本人。家在日本京都市南區上鳥羽鉾立町11-1號,對,就是任天堂地址。

這堵石牆的作用在這次戰役里發揮的作用太大了。日本人以石牆為掩護,攻守自如。不斷打翻上牆的元軍人馬,不斷反衝不斷重播小電影,先遣軍主帥洪俊奇及幾位高級將領就在這堵牆的前面,相繼陣亡相繼為藝術顯了身。牆裡牆外打了一個多月,依舊不能突破石牆。直到戰役結束依然巍峨聳立。如此質量,方濱興艷羨不已。

此時元軍的糧草和箭已基本告罄。蒙古軍隊作戰時為了保證機動,給養一般帶的不多。士兵餐飲主要靠搶劫戰爭地區的平民解決。除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剩下的全拿。但這次蒙古人一直沒打進居民區,再不推進,餓的前胸貼後背單薄的蒙古兵只能做撲克牌了。

8月12日東路軍和右路軍轉移鷹島,打算進行最後的攻略戰。

想起一個冷笑話,問:颱風天氣應該帶多少錢出門才安全?答案是四千萬,因為颱風天氣,沒事千萬別出門。有趣的是這次二征日本時忽必烈給軍隊經費是四千錠。俗語云: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四千錠正是四千萬的「萬一」

果然出事了。

八-九月份正是日本的颱風季,狂風大作暴雨傾盆。8月16日,颱風來了。風大到什麼程度?跟北京春天似的,你說多可怕!整個海面變成了麻將台,東南西北風在上面亂刮。此前有將領觀察到颱風將至提醒范文虎注意。范大將軍可能是「連連看」的粉絲,也可能是曹操的粉絲,就不是《大航海》粉絲。他應對的方法是將戰船鏈接在一起。這種做法在江里勉強可以應付風浪,颱風的大海就是找死。更缺德的是高麗人造船時偷工減料,為了省工採用「魚鱗式」結構,浪拍即碎。范文虎右路軍的戰船質量稍好,但多是平底河船。這種船跟平底鍋一樣,紅太郎玩家暴可以,遇颱風徹底歇菜。

風暴持續了四天,元軍艦隊像手機搖微信一樣在大海里瘋狂亂晃。海面真的成了麻將台,元軍的船在上面不停的碰、碰、碰……四千多艘戰艦在驚濤駭浪中互相碰撞的不亦說乎。「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呼溺死海中如麻。」蒙漢兵吃了蒙汗藥似的暈頭漲腦,吐得跟新加坡「獅子魚身像」一樣。高麗兵經常海戰雖不暈船,但被暈船的蒙漢軍撞得頭破血流面目全非徹底破相……這倒沒什麼,回國就好了,韓國整容天下第一。

回不了國了,颱風過後,大小船隻傾覆殆盡。元軍死傷無數。軍儲糧草武器全部喪失。《元史》載「船為風濤所激,大失利,喪全師以還。」「颶風大作,戰船皆破壞終覆沒,左副都元帥阿刺帖木兒以下溺死者無算,流屍隨潮汐入浦口,積如邱陵。」

颱風徹底扭轉了戰局。(日本將這次颱風稱之為」神風「,二戰日本將敢死隊命名「神風」,即源於此),8月20日,等待時機的日本軍開始在鷹島周圍集結,22日向元軍發起進攻。就在這緊要關頭,缺德事情發生了,主將范文虎發現無法收拾殘局。丟下大部隊搭乘剩餘的戰艦自己跑了!回來的奏報更缺德,把自己塑造成悲劇英雄「遇颶風壞舟,文虎被溺,漂流一晝夜……」範文Tigers的戲路很寬事業發展很快,剛演完日本小電影,轉身出演《少年派》去啦。

范將軍走後,留下了近十萬失去補給和退路的元軍,被日本人驅趕到八角島。殺七萬,俘兩萬。日本按蒙古的標準再把俘虜分四等,蒙古,色目,女真,高麗和北方漢人全部被處死,南方漢人免死做奴隸。十萬大軍最後只逃出吳萬五、於閶、莫青三個人。

以忽必烈虎逼暴烈的性格,此事絕不能善罷甘休。詭異的是,元朝此後再沒碰過日本。恩怨就此了結啦。不打日本的因素很多,第二年與越南開戰,分身乏術是原因之一。其二:我就腹黑點,心理陰暗點。這次征討日本的時間很關鍵,正是滅宋的第二年。降元的南方軍安置問題忽必烈很頭疼,忠誠度不夠,但又不能殺。恰巧這些降兵水戰經驗足,去吧。打下日本最好,打不下消耗掉這些兵也不錯,有點抗美援北思密達的意思。

可以支持我陰謀論的一個證據是1281年遠征前,范文虎曾向忽必烈「請馬二千,給禿失忽思軍及回回炮。」這要求一點都不過分,第一次征日本時,回回炮是元軍關鍵性進攻武器。當年也正因為缺馬,蒙古兵沒發揮出機動作戰力而被打。但忽必烈回復:不給!「水戰安用此!」這個避長揚短的決定是為什麼?此外,臨陣脫逃的范文虎並沒有受到忽必烈的嚴懲。只是停職處分,隨即又復職。「帝令立功自贖,練兵治械於揚州」。此後,范文虎名字在元史上仍頻頻出現,內容都是產房傳喜訊,升,升,升,最後官至尚書右丞。這又是為什麼?
陰謀論暫放一邊。不管怎麼說,沒打下日本這事讓忽必烈很沒面子,1283年和1285年兩次提議再征日本。但都被屬下攔住了「日本小夷,海道險遠。勝之不武。」「屬下開導他:「並沒有全軍覆沒呀,不是跑回了於閶、莫青、吳萬五嘛。」

忽老師就坡下驢,精神勝利地把「吳萬五」聽成「五萬五」,既然回來一半還多,就別鬱悶了。忽老師放下日本,將目光轉向東南亞,準備打越南。「日本未嘗相侵,今交趾犯邊,宜置日本,專事交趾。」不料剛被日本打完左臉的忽老師,右臉又挨越南一嘴巴,這是後話。


支持@Xcreater 的答案。颱風、颱風、還是颱風。
1274年(文永11年)10月,忽必烈以忻都、洪茶丘為將,領蒙古軍2萬、高麗軍1萬、戰船900艘進攻日本。先後攻克對馬、壱岐、松浦,攻入博多灣。鎌倉幕府執權北條時宗發動以筑前守護為將,發動九州地區武士進行殊死抵抗。但元軍人數眾多,而且有火器,雙方的戰鬥力差距過大,日軍戰敗後撤,元軍登陸。但由於出海作戰,不具備大面積安營紮寨的條件,且為防日軍夜襲,蒙古軍夜晚仍退回船上過夜,結果夜遇「神風」,眾多戰船沉沒,遂退兵。
1276年,南宋滅。1281年(弘安4年),元軍分兵兩路攻日。東路以忻都、洪茶丘率蒙古、高麗軍4萬,南路范文虎率南宋水軍6萬(數字各說不一),號稱10萬大軍,戰船4000艘。東路軍還按上次路線進兵,一路順利地在當年6月再次攻入博多灣。經上一次蒙古進犯,鎌倉幕府間接獲利,把日本各地的軍力納入了麾下,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舉全國之力做了充分的戰鬥準備,早就在海邊壘砌了防禦。東路元軍攻入博多灣後無法登陸,遂退往一小島(鷹島)等待會師江南軍。7月江南軍抵達,雙方會師,但在戰鬥開始前」神風「再起,大半戰船沉沒。日軍對當地天氣狀況熟悉,於颱風平息的次日凌晨突襲了鷹島,至此元軍徹底戰敗,據稱只有不足3萬人生還。
以元軍兩次進攻的兵力來講,無論哪次日本都不足為敵。兩次均告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蒙古軍不善水戰(正常)、高麗軍與南宋水軍戰意不盛(能理解)、選擇了颱風多發的季節進兵(看看日本天氣預報就知道了,颱風真是多)、日軍的殊死抵抗(人家也是保衛家園)……。兩次進兵失敗的直接原因都是颱風,如果沒有遇上颱風,哼哼……看看第二次元軍的兵力就知道結果會如何了。
PS:二戰後期,日本妄想歷史上兩次拯救日本的」神風「再現,一舉扭轉太平洋戰場已定的敗局,組織了一幫弱智少年充當人體炸藥包,起名」神風特攻隊「。


蒙古打算在日本屯田的,被否決而回中國,否則蒙古可能勝利


1輕騎兵不適合登陸作戰。
2投入這麼多成本,卻得不到預期利益,投入更多成本則不合算,就算了。


日本地形不適合蒙古騎兵發揮最大戰力。

元軍出征日本多次被「神風」擊敗……


看過一個紀錄片,講得是一個日本學者專門研究這個問題得。還打撈到了當年得沉船。
主要原因就是忽必烈感時間,所以工匠們其實是感工造得船,有嚴重得質量安全問題,結果遇到了颱風!


看到樓下 @星希等人的回答,我簡直無語了。早就在十年前的網上駁穿的謠言,什麼「劉復亨在激戰中陣亡,元軍折損大半後退回海灘」、「洪茶丘被俘殺」一類令人發笑的東西,怎麼今天居然還有人當寶,並且堂而皇之發到知乎上來??

劉復亨僅是在第一次征日中受了傷,而且是在趁勝追殺的情況下意外中箭,事後證明傷並不重,因為他不但歸國,還被加為奉國上將軍,直到九年後才逝世。至於洪茶丘,呵呵,他不但沒被俘殺,反而還參加了第二次征日,並在大風暴中活了下來,全須全尾的歸了國。

至於所謂「元軍折損大半後退回海灘」就更是無稽之談!

在此根據中、日、朝三方的歷史文獻,將整個過程大致梳理一遍:

第一次征日:

當時征日軍組成和人數是: 蒙漢軍共二萬人

征東都元帥 忻都 率軍4500人 征東右副元帥 洪茶丘 率軍500人 征東左副元帥 劉復亨 率蠻子軍(漢籍)15000人(內含部分女真兵) 高麗陸軍共5600人,由中軍都督使,平定反蒙三別抄義軍的高麗軍閥金方慶等統率,此外尚在駕駛九百艘大小船隻的高麗船工水手6700人

合計32300人,其中作戰兵力以漢族士兵為多

  蒙漢軍東征日本,首先連陷對馬島、壹歧島,盡殺日本守護軍及官員。日本方面嚴陣以待,據日本《八番愚童訓》記載,為了迎戰,日方聚集了少貳、大友、西許、戶次、菊池及松浦黨、原田、兒玉黨以及神社、寺廟的武裝人員。以少貳、大友為大將,「我方所馳集者凡十萬二千餘騎」。

就這樣蒙漢艦隊駛往九州的博多,主力在箱崎上岸,與嚴陣以待的日軍爆發主力決戰。 蒙漢軍對恃眾來攻的日軍使用密集對形,以弓箭和火器打擊日軍騎兵,日軍雖多,卻分批作戰,對打擊力極強的火器又是第一次見到,因而前仆後繼,死亡相枕,受到嚴重打擊。

中國史料《新元史日本傳》在綜合了日本古籍記載後,是這樣敘述的:

"忽敦(即忻都)等連破三島,肆行殺戮。獲婦女,以索穿手心,繫於船側。日本人大震,征其藩屬兵十萬二千餘人赴援。忽敦等與日本戰於博多,諸將憑高,鳴鼓指揮,兵士進退應鼓聲。敵有陷陣者,則圍而擊之。又發鐵炮,殲敵兵無算,日本人敗走。忽敦等進至今津、佐屬原,與日本將菊他康成等戰於赤坂,又與少貳覺惠戰於百道原,均敗之!日本將大坂賴康來拒,復敗走!" 

  戰場上蒙漢軍鼓聲大作,殺聲震天,硬弓短矢,大炮轟鳴,日本武士對蒙漢軍的戰術,完全沒有思想準備,心驚膽戰,戰馬驚恐不前;日軍紛紛潰敗,朝鮮史料《高麗史》亦記載,當時百道源戰場日軍「伏屍如麻」,蒙漢軍很快推進至鹿原。

  肥後武士竹崎季長率自己的族人四騎,抗擊蒙漢軍,負傷落馬僥倖未死。戰後,竹崎季長以自己參加戰鬥的經驗和目睹實況為基礎,繪畫《蒙古襲來繪詞》一卷,為研究元日戰爭留下了比較逼真的史料。在其中一幅畫的左面,畫有一個正在爆炸火光四射的球形鐵火炮,說明火炮在這次戰爭中的應用。日本史料《太平記》也記載:「擊鼓之後,兵刀相接,拋射出球形鐵炮,沿山坡而下,形如車輪,聲震如霹靂,光閃似閃電,一次可發射兩三個彈丸,曰本兵被燒害者多人,城上倉庫著火,本應撲滅,但無暇顧及。」

   這時,另一部分蒙漢軍從博多灣東部箱崎方向登陸,佔領岸邊松林,從背後夾擊與百道源元軍作戰的日本武士。該地守軍大友賴泰的武士隊伍經不起元軍的夾擊,開始向東南方撤退。由於大友賴泰部隊的撤退,與百道源作戰的日軍腹背受敵,被迫向大宰府水城方向撤退。

日本一手文獻古籍《八番愚童訓》記錄的日軍敗狀則更慘(與中國史料驚人的相同)

"蒙古數萬人,毒箭雨射,中則立斃;為畫一備,以承我衝擊,左右迥圍之,協力合擊,無一人得生脫者""此役,松浦黨多戰死,原田族敗走,歿于田淖。 日田、青屋各率二三百騎御當;青屋馬強悍,亦不得駐,遂跳入賊陣,徒卒亦從戰歿;賊皆驕健,勇猛有力,不惜死。貫輕鎧,乘良馬,馳突便捷。部酋必據高,進退鳴鼓;將旋軍,大炮一震,煙氛為晦,我軍喪膽,惘然昏迷,不得追擊"

最關鍵的是,日本將領、武士、部隊的精神士氣徹底崩潰!形成瞭望風而逃之勢!

「戰自已始,日既沒,諸將畏蒙古之勢,欲退入水城,更為防禦之圖。士卒見賊至,望風逃匿」。蒙漢軍無情的在後面追殺,一路砍殺到水城。又俘走日本百姓婦女一千五百人,才算結束一天戰鬥。

這一仗不但給恃眾迎戰日軍以慘重殺傷,而且使日本人拚死抗戰守土的信心發生嚴重動搖。然而,蒙漢軍大戰一天,箭支用盡,副帥劉復亨中簡受傷,但如果主帥和各副帥之間能意見一致,是完全可以一掃日本敗潰的疲弱喪膽之師,拿下大宰府的,由於忻都對此次征日行動並不堅決,加上與金方慶的個人矛盾,最終放棄了大好戰機,班師歸國.。

&<&<新元史日本傳&>&>載到:"會日暮,諸將次弟登船,金方慶謂忽敦,洪茶丘曰:』我兵雖少,已入敵境,人自為戰,即孟明焚舟,淮陰背水之計也,請複決戰』.忽敦曰:』小敵之堅,大敵之擒,策疲兵入敵境,非完計也,不若班師.』劉復亨瘡重,乃引部先歸.是夜,大風雨,官軍戰船觸涯石,多破壞,忽敦等乃乘夜引去."

可見,如果蒙漢軍依金方慶之見繼續在岸上作戰或建營的話,是不會發生這場颱風悲劇的

總之,蒙漢軍儘管打勝了戰鬥,但最終征日仍是以無結果而告終.&<&<高麗史&>&>稱:"軍不還者,無慮一萬三千五百餘人"---------然而,這是朝鮮史料記載,但中國方面並沒說蒙元軍受了多大損失。很可能是蒙漢軍統帥對朝鮮方面單方面做的退兵掩飾之詞。

實際上蒙漢軍兵力並未有什麼減少,這在第二次征日就可見。

第二次征日,元朝更是師出有名:日本當時兇殘頑梗,對朝鮮野心勃勃。一再拒絕元朝遣使謀求「通問結好、以相親睦」的友好舉動。據《元史》卷208《日本傳》:自至元三年至十八年,元政府先後派遣了黑的、殷弘、趙良弼、杜世忠、何文著等五位「國信使」出訪。但六次遣使皆遭失敗、無功而返。

  就出訪而言:黑的、殷弘,或中途折回、或及境不納;趙良弼,求見未遂、滯留館所(實際是軟禁);   如果只是閉關自守,頑固梗蠻的拒絕元朝的友好通問,倒還罷了。日本竟野蠻的盡斬中國使者!

  杜世忠、何文著率領的使團及高麗陪使、水手一行共三十餘人,竟遭到集體押赴鎌倉龍口(今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全部被斬首的命運。(元使以杜世忠、何文著兩名漢官為正副使,維吾爾族元朝陪官兩人,元使一共四人,其餘皆為高麗陪臣徐贊以下二十餘人)

  面對兇殘野蠻的倭人,杜世忠等中國使者臨刑時堂堂正正,威武不屈,表現出中國士大夫的風骨與氣節,從容賦遺詩:

  出門妻子贈寒衣,問我西行幾日歸。

  來時儻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

  倭人被杜世忠一行中國使者的節烈所折服,將中國使團斬盡殺絕後,假惺惺的將屍骨葬在鎌倉龍口附近的利生寺(現稱龍口山常立寺),寺內建有「元使冢」,為五座五輪塔,供養死者亡靈。時至今日,鎌倉常立寺內還立有刻著杜世忠這首臨刑詩的石碑。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何況是和平使團,竟被頑蠻的日本全部斬殺,這完全是法西斯式的舉動!不妨推想,今天美國派到伊拉克的使團,全部被斬首,美國難道不出兵報復?

更何況殘忍的屠殺別國的使節,人類史上只有日本幹得最為無恥和突出。除了此番殺害元使團,後來還殺害過朱元璋派來的大明使團,更集體屠滅過葡萄牙的使團。可見日本這個民族的野蠻殘暴,甚至遠過於游牧民族。

  因之元朝出兵報復,並非無罪興師。

  元朝第二番征日,兵分兩路:一路從朝鮮出發,以漢兵、女真、高麗兵為主,配給少量蒙古兵,一共三萬餘人。一路從浙江寧波出發,十萬大軍,盡為前宋降元的漢族兵,即「新附軍」。

  從朝鮮出發的一路,進展順利,連陷日本對馬、壹歧、隱歧、平戶、鷹島等各島,隨後在九州登陸,與日方集結在此處的各路軍隊激戰

  日方集結了九州各藩部隊:守護大友宗貞、少貳覺惠、島津久經(島津義弘的前輩)、秋月種宗、菊池武房、竹崎季長等部,與元兵爆發惡戰,日軍因組織、訓練、戰術仍十分落後,因而傷亡慘重。據日方史料批露,日本統帥少貳覺惠、河野通時均被元軍打死。元軍因而長驅直入,一部抵達長門浦,控制了關門海峽。

  此時,由前南宋部隊組成的十萬「新附軍」也從寧波出發,一路歷經風波,前鋒抵達日本志賀島,「與日本兵遇,逆戰數十合者,凡兩[日]。我師既捷,轉戰而前,所殺獲十餘萬人,擒太宰藤原少卿弟宗資」

  日本屢戰不利,又改為夜襲。九州各藩出動數千小船,如蟻密聚,齊趁夜攻打元軍艦隊。

  元軍將兵船集中,用木排連住,以為海上據點,並用火器轟擊日軍,使來襲日軍蒙受巨大傷亡。   &<&<八番愚童訓&>&>記載:「草野某夜襲賊船,獲二十餘級,於是賊皆用鐵鎖約船,為環營外響,巨艦置石弩,俟薄擊乃發.我船輕且小,莫不為之破碎矣.前後斫營者千萬人,咸戰歿.」

  日本的&<&<鎮西要略&>&>記載更詳:「弘安四年六月....七月二日,松浦黨,彼戶,千葉,高木,龍造寺等率兵數萬,防戰於壹歧,瀨戶浦,破之.賊登船樓,發火炮,我兵披靡,多死創」

  江南人張成,參加了從寧波出發的征日大軍,其留下的史料亦記載「七月二十七日,移軍至打可島(今日本鷹島),賊舟復集,君整艦與所部日以繼夜,鏖戰至明,賊舟始退。」

  戰事雖十分激烈,但元軍屢挫日軍凶鋒,以極少的代價痛殲日軍有生力量,正越來越順利間,颱風暴至。這次亞洲史上罕見的巨大海難,因一些倖存者的極力誇大,加上一些反元的漢族文人,以及明代初年修《元史》的漢族士大夫大肆渲染誇張,以至嚴重失實:

  「未幾,敗卒於閶歸言:官軍六月入海,七月至平壺島,移五龍山。八月一日,風破舟。五日,范文虎等諸將各自擇堅海船坐去,棄士卒十餘萬于山下,無食無主者三日。眾議推張百戶某為主帥,號之曰張總管,聽其約束。方伐木作舟欲還,七日,日本人來戰,盡死,餘二三萬虜去。九日,至八角島,盡殺蒙古、高麗、漢人,不殺新附軍而奴之;閶輩是也」

  《高麗史》卷29《忠烈王世家》:「忠烈王八年六月,蠻軍總把沈聰一等六人自日本逃來,言:值惡風船敗,眾軍十三四萬同棲一山。{十}[八]月初八日,日本軍至,我軍飢不能戰,皆降日本」

  《元史。日本傳》「十萬之眾,得生還者,僅三人耳」

  《元史。世祖本紀》「余軍回至高麗境,十存一二」

  《元史。李庭傳》「士卒存者,十一二」

  高麗《東國通鑒》「元軍不返者,無慮十萬有幾;我軍不返者,亦七千餘人」

  首先:日本方面的一手史料《八幡愚童訓》卻證實,風暴後,元軍倖存者根本沒有誇張的十餘萬投降、二三萬被俘一說:

  「七月晦,夜半西北風大作;閏月朔,賊船悉破,隨潮漂海面似散籌,流屍聚積若為島;賊之漂流抵鷹島者數千人,無船可濟,贏憊者居岸下,」

  也就是說,風暴後,遺留在日本可供殺俘的元人,不過數千人。

  而且,不幸遇上大風暴的元朝江南新附軍,不過是前鋒部隊,因全軍龐大有十萬人,在遠赴日本途中被潮流、風向的原因吹散,隊伍拖得很長,跑到日本趕上參戰的只是一部分:

  宋旡《啽囈集》《宋旡自銘》:「五月,官兵集四明(寧波)入海,舟偕東北向,而省左右幕屬各異舟,號令不相聞。後發者追程冒進,得耽羅國(今韓國巨濟島)。蓋前鋒先遭颶風,失導而至是[國]」。

  也就是說,大量的江南軍「後發者」並未能趕上風暴,因而倖存:

  程文海《雪樓集》卷17《巴約特墓碑》:「至元中,進階懷遠大將軍、管軍萬戶,領江淮戰船數百艘東征日本,全軍還;有旨特賜養老一百戶」。

  而遇上風暴的元軍,死難者也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多:

  首先,元軍各路主帥:「東路軍」的忻都、洪茶丘、金方慶,「江南軍」的范文虎、李庭、張禧等無一喪生,全部歸國。

  而基層部隊,有不少因措施得當,也大批倖存並歸國:

  陸文圭《牆東稿》卷12《吳祐墓誌》:「至元十八年,泛海征日本。。。。抵[平戶]島上,颶風驟起,眾散而歸」。

  《元史》卷165《張禧傳》:「至日本,即舍舟築壘平湖島,約束戰艦,各相去五十步止泊,以避風濤觸擊。八月,颶風大作,戰艦悉壞,所部獨完,文虎等議還,禧乃分船與之。時平湖島屯兵四千乏舟,禧曰:我安忍棄之!遂悉棄舟中所有馬七十匹,以濟其還」。----張禧是河北人,金末就投奔蒙古,帶兵多年,屬下將士很多。此次再加上搭救了另外四千元兵,光這一支就倖存一萬人以上。

  《至正崑山郡志》卷5提到的朱清、許興祖、劉必顯、黃成等人,行文都並沒有涉及他們的「遇難」:「朱清,{已卯}[辛巳]從征日本」。「徐興祖,復從右丞范文虎征日本,有戰功」。「劉必顯,辛巳從李元帥(庭)征日本」。「黃成,至元辛巳,右丞范文虎征日本迤南,辟置麾下,多委力焉」。

  而前宋遺民,一生極力反元罵元,元政府懶得理他得以壽終的鄭思肖,對這場風暴極力興災樂禍,在所作的《元韃攻日本敗北歌》中,手舞足蹈的狂稱「二十萬人在白骨山上,無船渡歸,為倭人盡剿」。

  但就是這樣的狂生,尚且還承認「韃軍半沒于海,船僅回四百餘只」。

  可想而知,大風暴中碎滅的主要是中、小船隻,能倖存下來的都是宏舶巨艦,這四百多倖存的巨舶每艘即使只裝下一百人,也有四萬人倖存!

  倖存的士卒,多取道高麗歸國。《滋溪稿》卷21《張氏墓誌》:「公(馬馬其)由耽羅逾高麗、渡遼水以趨京師,遂歸於池州路」。

  《桐江集》卷續32《孔端卿東徵集序》:「君(孔端卿)偶得不死,附小校破舟登所謂合浦者,過平壤之都,渡遼陽之水,歷故女真、契丹之境,由平灤路抵燕山,凡九十四日,徒步七千餘里。又久之,然後復得南歸」。

  附:倖存下來的漢族士兵,回到江南或中原家鄉後,終身過著清靜富饒、太平安樂的生活,安享幸福晚年。

  因為元代賦稅極輕微,元民承平安居七十餘年之久。

  明初葉子奇《草木子》卷三上稱:

  「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後,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行旅萬里,宿泊如家,誠所謂盛也矣。」

  又說「元惠民有局,養濟有院,重囚有糧,皆仁政也」

  明代重量極史學家、著名學者談遷:「元有天下,令田稅無過畝三升,吳民大樂業,元統、至元之間,吳中富盛聞天下。……蓋吳中之民,莫樂於元,莫困於明」

  明太祖:「如予父母生於元初定天下之時,彼時法度嚴明,使愚頑畏威懷德,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在民則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安其生,惠莫大焉……」

  元代大學者虞集「昔在至元、大德之間,天下大定,天子方與民休息,上外晏然,可謂熙洽之至矣。武皇帝入篡大統,當富有之大業,聖明於赫,盛莫加焉。方是時也,國家豐裕,府庫充斥」。

  明代文士賈仲明:「元貞年裡,昇平樂章歌汝曹。喜豐登雨順風調。茶坊中嗑、勾肆里嘲:明明德,道泰歌謠。」 「至大、皇慶錦社稷,延佑、至治承平世,養人才,編傳奇,一時氣候雲集」

  「前元取民最輕」----《萬曆野獲編》作者,明人沈德符

  「又其時賦稅甚輕,徭役極省,侈汰狂惑」----談遷在《國榷》卷一,引用萬曆朝首輔大臣朱國楨之原話

  「元耶律楚材定天下田稅,上田畝三升,中田二升五合,下二升,水田五升。我朝天下田租畝三升、五升、三合、五合。」-----長洲民楊芳,明代宗時人,以十事上巡撫鄒都御史

  「當元之初,閩廣稍警,旋即安枕,吳、浙晏然。(蘇松人)以苦宋(朝)公田之累,如釋重負,有祝而無詛,則輕徭薄賦,實以招徠而深結之也。(《紀文·上大司農陳素庵書》,p.265)  

  元人陳草庵的《中呂 山坡羊》「堯民堪訝,朱陳婚嫁,柴門斜塔葫蘆架。沸池蛙,噪林鴉,牧笛聲里牛羊下,茅舍竹籬三兩家。民,田種多;官,差稅寡。」

  杜仁傑散曲《般涉調;耍孩兒》,「風調雨順民安樂,都不似俺莊家快活。桑蠶五穀十分收,官司無甚差科……」

  元人馬致遠:「喜,喜,喜,五穀豐登,萬民樂業,四方寧治。」

  盧摯《陽翟道中田家即事》:「潁川南望襄城,邂逅田家,春滿柴荊。翁媼真淳,杯盤羅列,盡意將迎。似雞犬樵漁武陵,被東君畫出昇平。桃李欣榮,蘭蕙芳馨,林野高情。」

  元代文士陸友仁「昔我文宗皇帝(元文宗),天下太平,文物大備」

  即使靠政變上台的元後葉泰定帝時期,仍「天下無事,號稱至平」

  明朝全盛時期萬曆年間修成的《南昌府志》卷三《輿地類。風俗》稱,此地在元代「賦役輕省,民庶而富,禮義之俗不因時變,學者留意經史」

  而自述明代本朝卻是「賦重役繁,富者貧,貧者無以為生,大多忍饑寒以支禮義,細民終歲不知鹽肉之味」


23分19秒視頻封面曉說:第二十四期:東瀛日本(三)視頻


颱風。所以才有二戰時期的神風敢死隊。就是日本人想借神風的名來和美國較量。


他們是是騎兵,日本去要水陸,打得時候天氣幫了日本咯


這個吧……
其實我認為……還是因為……高麗船長……
《海外文摘》8月份有一期專門說了元的故事,我大致總結了下

元朝忽必烈聽信一高麗妓女說日本人好欺負,於是就攻打日本,讓高麗人造船,然後還讓他們出一將軍帶隊開船,就出發了……
結果頭一禮拜打得日本武士連續後退,元軍正準備帶著戰利品回去呢,遭遇颱風,戰艦幾乎全毀……

第二次去,日本人有堤防了,加強遠程武器,築牆築壘。元兵在船上繞著島打了6周終於登陸駐營了,結果又遇上颱風,戰艦全毀……貌似又是高麗船長……

我都能想想元軍將軍在岸上看著一海艦船殘骸的無奈勁兒……


贊同得票最高的答案。尤其是「小國面對強國的威脅想保持獨立,它不必擊敗強國,只需讓強國意識到侵略自己得不償失即可」一句,精闢。「神風」是戰敗的其中一個外部因素,而內在的國家利益考量才是根本原因。


我看曉說,這幾期正好說到了我就大概拾人牙慧的複述一下。首先是天時,兩股神風,刮的很蹊蹺。具體風向忘記了。然後是蒙古就是元軍沒有海軍,所以出征日本的是大部分南宋投降的海軍和小部分元軍,以及朝鮮的僱傭軍。所以軍心不是很統一,戰鬥力和馬背上的蒙古不了同日而語。再者就是日本是個尚武的民族,而元軍是遠征日本用自己最不擅長的海軍來征服。天時地利人和一條不沾邊,而主觀上日本就是很習慣反思自己承認別人的長處的民族,再加上尚武,所以主觀上的民族戰鬥能力不差。加之有上天神風眷顧,就導致了蒙古征服全世界卻兩次沒能征服日本。對了,結果是元軍被殺光,朝鮮僱傭軍也被殺光,留下了漢人。所以我們和日本還是多少有點親情關係的。以上都是高老師觀點,個人對其推崇備至。不過覺得他有時候太主觀,可能是自己墨水比較少的關係吧。在此拋磚引玉,手機碼字不容易,希望後有大神傾囊相授。在此謝過!


天氣原因 (颱風)
經濟上不划算(打下來了,又不能種牧草——不要笑,反正當初蒙古大軍入中原還種過牧草)
日本易守難攻,蒙古大軍騎兵不能登陸(島國,北方人坐船暈船,馬匹也不能運過去)
後勤保障跟不上——航程遠
水土不服
綜合起來就這麼多,個人覺得各種原因都有一點


人品 天命


簡單地說,對於蒙古國人來說,這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投資大,收益小。
投資:需要準備一支承載龐大軍隊的船隊。
收益:封建社會戰爭爭奪的唯一目的是土地,日本是出了名的地少。


第一次興許有點運氣因素,第二次弘安之役就完全是實例問題了,被御家人賭在灘頭上胖揍不說,龜縮回船上還被日本武士夜襲,狼狽的不行,打了半天連個立足之地都沒有,神風只能算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更稻草,來不來,失敗都是註定的。不光在日本,蒙古人在越南等地都吃了敗仗,所謂的進攻歐洲也就虐虐東歐二三流國家,到了埃及還被馬穆魯克打出屎,所以別把它們想得太強大


推薦閱讀:

馬槊是否真的比不上白蠟杆子大槍?
打仗時會不會分不清敵軍和友軍?歷史上有什麼相關趣事呢?
「四大文明古國」這種說法是否成立?
明末崇禎年間明廷的稅收潛力究竟能到多少?
用一句話或者詩詞等來形容一個朝代?

TAG:歷史 | 元朝 | 日本歷史 | 世界古代史 | 古代運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