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青銅酒器上(如斝,爵)口沿上的兩根柱有什麼用?
百科上的圖片,借來用一下,就那兩個柱子,到底是幹嘛的???
以前寫過一篇論文,裡面有一部分涉及到了爵類器物的「柱」,這裡就整理出來那一點兒和大家探討好了。
個人認為爵柱的實際功能並不大,很可能是由最初的瑕疵附件逐漸演化為專門的部位,功能上兼具了裝飾性。理由有如下兩點。
第一,由爵的最初形態看起,二里頭時期的爵柱十分細小,因為同類器物的用途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因而可以推測出青銅爵在初始階段就不具有夾取爵柱提起的使用方式,細小的爵柱與窄而短的流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爵柱與流配合使用以濾酒的用途很可能不存在。由此引出推測的第一部分:爵柱最初為鑄造的缺陷。青銅爵是由陶爵演變而來的,因此在其最初被鑄造成型時,由於流伸出的長度較大,使得此轉折處用銅料較多或是初期時鑄造工藝並不成熟等原因而留下過量的銅成為瑕疵。因而推測,這種可能性下形成的突出物就是爵柱的前身,人們為了器物的整體美觀而索性將其發展改進,形成了短小的柱。此外,結合青銅爵的具體形制能夠發現,傅曄先生的「濾酒說」有些牽強,通過對以殷墟出土的爵為例進行判斷,放於流上的濾袋中無法裝入很多酒醪,從而使得每次所濾之酒量太少,若用此法先濾酒而後飲用,需要重複多次才能積蓄滿一爵酒,效率太低且十分繁瑣。「濾酒說」並不能很好解釋這一問題。
第二,由成熟時期的爵和爵柱來看,引出推測的第二部分:爵上的專門部位,但實際功能並不大。這裡所謂的成熟時期,泛指已經出現了分段的爵柱,即爵柱不再短小而是已經區分出上端的帽和下段的莖。從形制上來看,此時的爵柱可用滿足用筷子夾取的條件,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使用方式是不太可能存在的。因為若要以此種方式提起爵,首先要保證平穩,爵身不能夠歪斜,這就必須以爵柱位於爵的重心垂線上為前提。而以殷墟出土的爵看,商代後期時絕大部分爵柱的位置是較為偏向於流的,明顯不在爵身的重心上。上文中提到傅曄先生認為:「柱逐漸移到爵器的口沿中部,移動的原因乃是古人找到了爵器的重心,找出了支點,是力學的應用,是青銅爵使用的一大進步」(《金爵新論》,《文博》,1992年第4期),此理由看似符合器物逐漸演化以不斷完善的規律,但深入一想並不成立。爵柱從靠近流的一側逐漸移到爵口沿中部,這一演化趨勢從商代早期一直延續至西周中期才完成,這個時間段相對於爵本身的使用時間來說實在太過漫長,不合理。因此,爵柱並不是為了方便夾取而設計的,推測其存在意義可能與扉棱相近,由最初時期的瑕疵而逐漸演變為專門部位,單純起到裝飾作用,而爵柱位置的逐漸移動則可能是當時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所致。
此外,青銅爵與陶爵的聯繫中有著某些線索也是利於判斷爵柱有無實際功能的。雖然「在殷墟時期,陶爵已成為明器」,但唐錦瓊先生在對於爵的「右手性」分析中提到,「到極度明器化時,為用手簡單捏成,已完全失去了使用價值。即使是這樣,陶爵仍頑固地保持著『右手』的傳統」(《爵的「右手性」及其文化背景簡析》,《三代考古》(三),科學出版社,2009年),並且列舉了殷墟西區墓地、郭家莊墓地、花園庄東地的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陶爵,認為「一些十分明器化的陶爵仍在口沿上捏出小流,體側接上小紐,形成『右手爵』」或「在體側貼一小泥餅表示鋬手」。這說明,陶爵雖然已失去實際用途而成為明器,但在製作時依然嚴守鋬在右側等形制上的規定,從而表現出其本身作為明器依然延續了青銅爵的嚴謹性,也就是說陶爵的形制特徵依然能夠作為我們推測青銅爵相關問題的有力證據。結合杜金鵬先生的整理(《陶爵研究——中國古代酒器研究之一》,《夏商周考古學研究》,科學出版社,2007年)來看,殷墟文化一至四期中,一期發現的陶爵數量有限,二期出土陶爵數量較多且相當一部分陶爵的流根有泥釘,三期時陶爵基本不見泥釘。若「泥釘」本身有著實際用途等重要意義,那麼就理應同「鋬在右側」一樣持續穩定的反映在陶爵上,而實際上「泥釘」的有無這一變化在殷墟文化二、三之間的短時間內就發生了,這從反面體現出其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並無實際用途,因而其有無對於爵本身的使用來說並無太大影響。藉由此點對應到青銅爵上可以推測出,青銅爵柱作為「泥釘」的原型,其本身很可能沒有實際的用途。
喝的時候分鬍子的。
個人認為:爵的一側為流,就是柱一側的半桶形結構的,應該是古代宴會時侍女添酒時壺嘴放的位置,因為直接向杯中注酒,容易濺到貴賓身上,而略顯尖銳的尾,才是喝酒的地方!古人喝酒時應該是雙手舉杯,飲時左手摯柄,右手用寬大的衣袖遮擋住酒杯,是為禮術,而柱的作用,是防止寬大的衣袖在飲酒時落入酒杯,使貴賓尷尬,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柱一般都偏向流一側的原因!
以上為個人觀點,並沒有什麼依據,僅為猜測,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大俠勿噴!
我很懷疑用尖的尾喝酒心理不受影響嗎?另外酒的流量大些會不會容易灑?所以還是用流喝酒的吧。
看甲骨文的爵,爵柱有一橫,應該是蓋子,所以應該蓋子邊上。有意思的是甲骨文和商周的爵是相反的。
另外有爵柱和方耳不同時出現,似乎可以看做是簡化的耳。
應該是裝飾作用。你們沒發現只在酒器(不僅僅是爵)上有這種小蘑菇,而它類型青銅器上並沒有,所以不是什麼技術問題而是有意為之。 因為古人是一邊喝酒一邊嗑毒蘑菇的。 就跟今天的嗑迷幻蘑菇差不多。
所以,專門把毒蘑菇澆築出來了。上古時代貴族一邊嗑蘑菇一邊喝酒好不快活。
下面的三種都是酒器都帶蘑菇的
具體觀點來著 @石頭布
有一說法,爵是仿鳥的造型,柱是仿了鳥的冠羽。還有一說法,爵的柱是告誡臣子飲酒時不可貪婪,否則會戳瞎雙眼。嗯…以上皆是和朋友私下發散的想法
以下純屬猜想:
爵的———
尖尾,其用途是刺入傷口接血的,否則沒必要有尖。
流,最初作用是手持的柄,持之可以置火上。因為鈑太小,且位置靠近足,執爵入火會燙手。如果沒有這一用途,尾也可以起到流的作用。
柱,在流與口沿交接處,其作用是從火中取熱爵時,用活柄穿過流頂於柱,將爵從火中挑出。
活柄或為木棍,或為勺柄。鎏一般較深,截面為優弧,早期的流近似管狀,或是為插入活柄而設計的。另外,流長度比較長,如果只為對口引用,沒必要伸出那麼長。
1、青銅酒器是用於祭祀等宗教場合的,是禮器,並不是日常用品;
2、青銅器是鑄造出來的,就是用粘土先做個模子,把銅汁澆灌進去,有的博物館有模型演示,我記得上海博物館就有。那兩個柱子,就是澆灌銅汁的入口和通道留下來的。由於當時製造和打磨工藝的原因,那兩個柱子無法保證很細,也無法通過後期打磨而不留痕迹,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把那兩個柱子也做成一種裝飾。
推薦閱讀:
※蔣介石和物流有什麼關係?
※《自由引導人民》中的露胸女子被稱為自由女神的象徵,為什麼她一定要露胸呢?
※為什麼康熙能關門扳倒鰲拜,而漢獻帝無法關門誅殺曹操?
※如何看待劉仲敬稱顧頡剛、童書業、楊寬為「中國史學三賊」,拋開華麗外衣也就袁騰飛水準?
※武則天殺女確有其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