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入駐知乎對知乎音樂話題意味著什麼?


卸腰

昨天晚上上完課我學生問了我這個事情:「哎聽說郎朗來知乎了誒!那你是不是要沒市場了啊?」我回答的是:

「恰恰相反,如果郎朗真正可以分享一些對成長中的學生有利的見解和方法,對我來說是個大好事。一來我可以學的到,對自我提升很有幫助。二來知乎的朋友們可以更準確的明白之前其他文章或者答案里哪些答案是真正有用的哪些答案是胡說八道的。有了一個權威給你指路,無論是學者還是師者市場都擴大了才是啊!」

知道郎朗來了很激動,雖然這個演出多到爆炸的傢伙可能沒那麼多時間花在知乎上。不過郎朗一直致力於在普及鋼琴教育,我相信他還是會分享出非常多對大家有用的信息的。知乎的鋼琴教育話題其實還算比較清澈的,老師們都還是很努力的分享好的正確的教學思路,至今還沒怎麼看到出於商業利益誤人子弟的老師和言論出現,這個問題在鋼琴選購的話題下受災比較嚴重(電鋼商家前一陣子鼓吹的很厲害,現在貌似老實點了)。郎朗的出現其實對我們老師而言才是最大的得利者,畢竟他本人是無法分別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還是以大範圍的分享為主。而我們能從中獲取到一般人不太容易看到的方向以及教學方法,如果能對學生們產生有效的影響,對於老師來說是很期待的。

當專業權威出現的時候,對學生來說是好事,對良心的老師和鋼琴銷售者好事,頭疼的都是那些江湖郎中和二道販子,因為他們的一切謊言將無所遁形,這是我最高興的一件事。

郎朗的到來對知乎鋼琴板塊最大的意義就是人們有了一個燈塔,每個人在學琴的路線上,看得見燈塔的人追隨著燈塔前進,而初學者看不清的燈光的,也知道跟著追隨燈光的人跑就一定會讓自己不走彎路,永遠在努力的成長。


作為一個吉他教師,同時也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看到郎朗這樣國際級的演奏家和教育家也來知乎,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感覺非常開心,那天看到郎朗第一個回答就高興的在朋友圈分享了。看到了知乎也是在很努力的在向好的方面去發展啊,這估計得感謝001號員工@周源啊。就想問問什麼時候能請一些吉他大師來就更好了。比如Tommy Emmanuel ,押尾啊,三哥啦,中川啊,或者slash ,Neil zaza,或者john scofield,或者雪菲女神。我已經在朋友圈邀請了顧忠山,朱家明,陳彥宏,谷本光,luca ,Tim 等老師們了。下次去北京找家明老師面基的時候也推薦他開知乎。
------------------------------------------------

已經邀請了朋友圈裡的吉他大師們了。不知道會不會有開的


郎朗進入知乎,最大的好處應該是知乎音樂類問題終於有一位一流的國際大師可以給出權威的解答,給予大家幫助。

對比互聯網問題知乎有李彥宏等一線大咖,音樂類問題始終缺乏一位無論在演奏水平還是國際性視野,對於音樂的理解都處在世界頂端的人物,而我們應該高興的是,以後有問題你真的可以向郎朗先生提問。


最後,意味著你的回答可能被國際著名鋼琴家點贊? 比如我?


意味著難得有個就連李如春博士都不能鄙視的人出現了。期待郎朗評價一下李博士的作品。

萬一郎朗不認可李博士的水平……李博士會不會讓郎朗「再學20年音樂再來說話」呢?


卸腰。

哈哈哈哈好高興幸虧自己之前在知乎一直是誇郎朗的!


其實我是蠻希望知乎有更多的精英入駐,免得我天天看到時間線上那些如何評價看待各種雞毛蒜皮狗攬子的破問題心煩。

對於朗朗入駐,我覺得還不夠,國內有很多青年音樂家,我希望將來有更多的音樂人來到知乎,幫知乎提提檔次,眼瞅著知乎就要變成貼吧了。

最後我希望能給朗朗提一些好問題,有意義的問題。


知乎的願景,應該是成為「知識的入口」。

舉個栗子:

某位朋友未婚先孕,他猶豫了一下,在知乎上找到「墮胎算不算殺生」的問題,在裡面看了半天;

我家蟑螂特多,在知乎上檢索滅蟑螂的神奇(拜爾已經無效了嗚嗚嗚嗚……)

以及臨時抱佛腳看海報怎麼做、PPT怎麼做之類的,不勝枚舉。

知識的生產者,是人知乎現在要做的,就是把有能力穩定地輸出知識的人,擴大。知乎,要形成微博的規模。而不是像鄒小櫻這樣的不學無術者,在知乎音樂版塊上躥下跳。

我其實不管郎朗的號是不是本尊,親手打下每一個字。但這確實是在知乎應該走的道路上。

試想一下:

林夕在知乎上回答了「如何評論《富士山下》這首歌詞」;

方大同在知乎回答了「如何彈好電吉他」;

張瑋瑋在知乎回答了「初學民謠吉他該注意些什麼」;

李志在知乎回答了「新人如何做好項目管理」;

聶永真在知乎回答了「為什麼偶像歌手都喜歡用大頭照做自己的唱片設計」;

沈黎暉在知乎回答「聽說摩登天空很坑爹,當年5000塊買下了一堆版權,是真的嗎」;

林生祥在知乎回答了「去和聲化是不是民歌手的唯一出路」;

美如畫啊兄弟們。

讓鄒小櫻這種混子滾一邊去啦。


如果什麼什麼樣的氣氛就能影響郎朗傳達他想傳達的信息的話,他也就不是今天的郎朗了。

想當初已在美國大紅大紫的新星郎朗攜指揮Eschenbach回國演奏竟因沒名氣而被要求換個鋼琴家,幸虧指揮堅持才演成,演完也不是馬上家喻戶曉了。再看看今天的他。

再者說,名人上知乎所謂的交流也更多是單向的。我不確定他有那麼多時間看八卦、看人撕。還是那句話,他要是會糾結這些也不可能成今天的郎朗了。我猜他有他的教育事業,這裡只是另一個輸出平台吧。其實說難聽了,認為人家上來了就真能有什麼實際的(比在微博留言多的)交流也真是異想天開了(請證明我是錯的!哈哈哈)

P. S. 利益相關,早知道郎朗來了就相中了那題我一早就不要匿名提問了嘛,說不定還能憑空漲幾個粉!(喂!跟你有什麼關係-_- ……)


郎哥,我佳什麼時候也上知乎?


挺好。

只有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持續的進來並在專業板塊發出聲音,才能真正讓知乎做到「更大的世界」。

對於老知友來說,雖然懷念當年的氛圍是常態,但既然回不去從前,不如期待更多專業人士的到來,可以讓社區氛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觀吧。


郎哥真是越來越親民了 之前的郎朗鋼琴課 現在又進知乎搞個大新聞 國際一流大師 太接地氣了 他始終傳達一種古典音樂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且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高端的思想
至於擔心知乎撕x氣氛影響到他 哈哈 你忘了郎朗年輕的時候經歷過什麼嗎?(詳情他的自傳 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233)而且早幾年前的網路也有相當多的人跟風黑他 黑他都快成政治正確了 好像這樣可以抬高自己的品味似的 現在已經好多了
輿論壓力對他來說圖樣 這些他都挺過來了 郎哥表示(西方的哪個國。。不對)啥樣的噴子我沒見過?早就身經百戰了


意味著。。。我暫時應該不會退乎了。。。

簡直開心到爆炸了!我的純偶像!如果可能的話我簡直願意跟著郎總走一年的世界巡演!(本人直男


一直愛郎朗,遇到黑郎朗的都會直接給丫懟服了,很多黑郎朗的,壓根就沒聽過多少古典樂,人云亦云而已,這不是他們的錯,是教育的悲哀。

郎朗入駐,知乎之幸!!感謝郎朗!!


再也沒人能說:李雲迪彈得再不好,也比知乎上你們所有這些彈琴的都強。


他只要說一句「you can, you up」。就沒法接招了~


好事啊,也許今後還能得到郎朗的指點,可惜來晚了點,蘋果要扣除32%的費用了。

順便問問如果通過值乎向郎朗提問,價格到多少他會回答?


我在看待每一個事件都喜歡追溯源頭,所以一般我寫的東西都很長,因為一定會有我自己追到的『源頭』。如果沒有耐煩心的可以直接翻到最後看結果。以下是正文。

以前在 Roland 做運營工作的時候,因為郎朗是 Roland V-Piano Grand 系列鋼琴的形象大使,和他有比較多的接觸,包括他在香港幫 Roland 音樂學校的孩子們上課等等,因此對朗朗有較深的印象和認識 —— 而且印象非常之好。

正好最近半年都在聽古典,把郎朗演奏的鋼琴曲也同步進行收聽,我覺得說郎朗是中國最傑出的青年鋼琴家一點都不為過,更何況郎朗早已是世界級的鋼琴大師。

如何來評價郎朗的琴技?屌,真的屌!就拿《 Piano Sonata No.10 in C major, K.330 - 1.Allegro moderato C大調鋼琴奏鳴曲.K.330 - 中速的快板》來說,你聽他每個音符的呼吸,你聽他每根手指與每個琴鍵之間的感情銜接和力度,你聽他對整個曲子的理解表達,真的厲害得嚇人。

說人話就是在美國只有頂級藝術家才能和費城、紐約、芝加哥、波士頓克利夫蘭這五樂團簽訂長期合作約,享有這個殊榮的至今也不過才 20 人不到,郎朗便是其中一個,還是最年輕的一個。全球各種內容分銷商、唱片公司、廠牌等,代理的鋼琴家數千人,能和著名樂團常年保持合作關係的只有 30 人左右,郎朗也是其中之一,但郎朗在 16 歲就躋身此列了。

這是傳統對他的認可,郎朗連續多年任格萊美頒獎典禮的現場表演嘉賓,這是主流對他的認可,所以,為什麼感覺全球都認可他,但就是自家人不認可他?

感覺國內很多人不僅沒覺得郎朗彈琴有多好,反而還有點不待見。

我覺得這個和國民整體文化素養有關係。

很多人一定聽到過旁邊的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人唱,沒有歌詞的音樂,怎麼能算是音樂?

高樓大廈使勁蓋,航母火箭宇宙飛,看起來好像是很富強,經濟好像是跟上了,人文倒是依然處於落後狀態,前幾天和朋友聊天正好說到這個問題。朋友問我平時都用什麼聽歌,網易還是蝦米,我說在路上用蝦米,回去在家全是用的是 iTunes,每個月都要付費那種,意不意外?

因為國內的流媒體平台都是關上門來,推國內用戶喜歡的音樂類型啊,但是蘋果不管你啊,他就是推歐美時下流行啊。

你隨便點開 iTunes 推給你時下最流行的歌單一聽,你會發現和你在國內聽到的音樂完全不是同一種音樂。

我說這就是歐美現在時下流行的音樂,而我們時下最流行的,恐怕是喊麥吧。你覺得要是郎朗和鳳凰傳奇在同一個地方演出,老百姓普遍會選擇去看誰?

大區域網所帶來的另一個直接後果就是我們很難第一時間和世界同步,我們也不知道牆外面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全關上門來自娛自樂,久而久之,對音樂的審美不僅得不到提高,還會促進惡性循環。

中國的老百姓喜歡什麼樣的音樂?是鬧騰的音樂。在這裡要全部拋開有一定專業性或知識層面的音樂愛好者,單說一般普通人。你以為他們在台下歡呼,就說明聽懂了你的 Hip-Hop?沒有,他們只是覺得鬧騰;你以為他們在台下歡呼,就說明真的聽懂了你們樂隊帶來的搖滾樂?沒有,他們一樣只是覺得這玩意兒敲敲打打的,鬧騰。

所以要是郎朗和鳳凰傳奇在同一個地方演出,老百姓普遍會選擇去看鳳凰傳奇,因為他們夠鬧騰。

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前面說的飛速發展,這不是壞事,但這事兒沒整對,有點像光顧著長高,卻忘了還要培育一下心智。從上到下,這個社會一股浮躁之風,能安心下來做自己事情的人有多少?這個就不舉例了,因為放眼你身邊四周,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就拿學習音樂來說,必然包括練習、積累等。試問現在還有多少人會說自己能沉得下心來每天花八小時練習?然後花十年積累?

我所看到的,大多數不過就是學到一點上不得檯面的三腳貓功夫,然後竟然開始對別人評頭論足。這有點像我年少時搞樂隊遇到的情況,多數樂隊自己都彈不太好,也沒幾個原創作品,竟然還鄙視人家搞朋克只用三個和弦,鄙視人家搞流行騙姑娘,有意義嗎?沒意義啊!

評頭論足都算了,沒幾刷子功夫,照本宣科臨摹出一些所謂的原創音樂,就開始籌備全國巡演了。急啥啊這………………

風氣真的太不好了。這一點,在知乎沒有開放註冊的時候,是很難體現的,幾年前我記得就出了一個超現實主義後古典巨匠李如春博士。其他你像 @鄧柯 也好, @鄒小櫻 也好,還有 @朱子帥 , @大果 ,以及圭貓 @圭多達萊佐 等等,大家都非常友好,在各種問題下討論音樂及相關的東西,偶爾這一波喜歡音樂的還會在一些都感興趣的問題下互相穿插一下。

你們可能會問,怎麼沒有 @李嫑嫑 ,因為我是後來認識他的,那時候他還在和人講解 CS 地圖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好的,接上面。開放註冊不是壞事,只是要明白一點,開放註冊也就意味著社區將開門迎接整個社會。這個社會普遍的風氣啥樣前面也說了,所以,我們看到,只是在知乎上聊聊自己心路歷程的王麟,也可以成為知乎音樂話題類的超級大V,坐擁數萬粉絲,並且拿下年度音樂類話題排名第一。

這不難解釋,因為這就是王麟的市場號召力,因為她的歌鬧騰,她的團隊幫她在知乎寫的文章,也鬧騰,大部分的老百姓,是好這口的。

歸納一下就是,知乎,作為國內最知名、相對最專業的問答社區,音樂類,贊數排第一的,是幾乎沒有提供過任何音樂類乾貨的王麟。這不是知乎能決定的,這是每一個民眾點贊選擇出來的。不可否認,從某個方向來看,這也代表了現在的大環境下,大多數普通人的音樂素養。

是很尷尬,當然,也沒法,上面在高速發展,一旦沒整對,下面就成了畸形發展,這是必然的結果。

所以,知乎什麼板塊都可以有專人負責運營,但唯獨音樂,建議不需要人來運營。

於是乎,大部分老百姓,並不好郎朗這口。因為浮躁,所以覺得哪怕是 5 分鐘的古典曲都太長;因為基礎音樂素養不高,覺得就是個彈鋼琴的,完全聽不出也分辨不出郎朗和幼兒園彈風琴的老師,到底哪個水平高。

所以大部分人一聊到郎朗,不是聊音樂,是聊顏值,一聊這個,就還要把李雲迪扯進來,有必要嗎?能比嗎?一個成名後就疏於練琴和一個從小到大都沒停下來彈琴的,如何評價留給你們自己去定奪吧。

對很多人而言,如果郎朗有李雲迪的樣貌,才算是世界大師,這是一個非常可惡的認知。不過經常拿郎朗和李雲迪做對比不是沒有根據的,畢竟他們都是 1982 年出生的。

然後,不聊顏值,就是聊人家的童年舊事。關你們什麼事?那你們有沒有換一個思維方式想過,人生的沉澱反而有助於朗朗更好的了解音樂。

我所認識的郎朗,是一個不算完美,但卻是一個非常正面並且讓你感到非常舒服的一個人,郎朗非常內斂,也非常謙虛,即便他是享譽國際的鋼琴家,如果你有和他正面接觸過,你會發現他一點架子都沒有,像你隔壁小哥一樣。對啊,本來郎朗就還是個 80 後啊,和你差不多年紀的一個 80 後,成長為一個國際鋼琴大師,就是應該去支持,去膜啊!

所以,看到這裡,大家對郎朗入駐知乎,對知乎音樂的意義,應該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剛剛去看了 @郎朗 的回答,內牛滿臉。一個國際大神,國際大師,和你一字一句,耐心誠懇的告訴你一些他自己的個人建議,純凈的話語,和你鄰家大哥一毛一樣。在我看來,郎朗入駐知乎這件事,分三方面來說:

  • 近期又一個大 IP 入駐知乎,知乎自身的成功運營案例,類似的還有導演賈樟柯,演員張譯,唱歌如王麟、宋冬野,器樂大師如郎朗,等等等。他們都在知乎,可搜可查,就不艾特了。
  • 對知乎的用戶,起不到全員覆蓋作用,但是可以把用戶分成三部分來猜想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1. 普通用戶,態度中立,不會主動去聽古典,但一定知道郎朗。根據郎朗在知乎的回答,去聽他的專輯,然後去了解古典音樂,然後知道了原來李斯特的曲子就是《貓和老鼠》里的,原來莫扎特的手稿乾乾淨淨,原來貝多芬耳朵聾是因為性病導致的,原來巴赫的音樂絕美如聖詩,原來音樂和數學的關聯如此強,等等,他們也許會發現很多關於音樂有趣的東西,然後對音樂的認識會更不一樣。
  2. 聽音樂但不聽古典的用戶,和上面的情況很類似,人工點贊郎朗,或許會去聽郎朗的鋼琴曲,古典的,現代的。然後並沒有什麼改變。這一部分用戶也極有可能出現另一類人,就是會去主動了解音樂,從古典,到爵士,從爵士到布魯斯,到搖滾,到金屬,到任何一種風格。知道什麼音樂才是自己想要的人,一定大概也能知道什麼樣的人生是自己想要的。
  3. 正在做音樂的用戶,可能是音樂人,可能是製作人,可能是樂手,可能是正在學習音樂的同學。因為郎朗的到來,因為郎朗的謙虛建議,會去加強自己的音樂功底、樂器練習、積累沉澱等等。這撥人還得細分一下,就是半桶水叮噹響這種人,他們也許會收斂一點自己的戾氣。
  • 最後一方面,是知乎通過知名大 IP,不斷鞏固自己的互聯網『江湖地位』。

然而單從音樂方面來說,最接近於真實的可能,是郎朗入駐知乎,對知乎音樂並不會帶來任何卵幫助。對用戶而言,最獲利,最受影響,最受幫助的,還是那些正在和鋼琴為伴的人。


不過,像郎朗這樣的人,是沒有太多時間來知乎寫答案的。所以他這一個答案,我覺得大家都可以收藏,這可以讀很多年的:

學鋼琴的路上是什麼讓你的演奏有了質的飛躍? - 知乎

音樂的成功路子沒有捷徑可走啊,唯有每天花時間懟,掌握好方式方法懟,不要浮躁,安心下來懟,天天懟,日日懟,夜夜懟,這跟做數學題一樣,你做的多了,解題可能就越來越順暢,就越能理解了。

比喻可能不太對,但就是這個意思。

另外懇請大家不要在郎朗面前故意去提李雲迪,反之同理,因為這不叫提問題,這叫故意刁難,讓人難堪。每個人的發展方向不同罷了,請記住,音樂永遠沒有可比性,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都不一樣,不能對比,也沒法對比。

人生都是一步一步來的,有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


非常開心,一直在網易雲音樂追郎老師的教學小視頻。現在郎老師移駕知乎,意味著知乎音樂版塊在專業水平,尤其是鋼琴演奏這塊,可以說是到頭了。名副其實的鎮站之寶。

* * *

另外就題主關心的問題小小回復一下:
儘管有人的地方就難免形成大大小小的圈子,但知乎音樂在建立之初即抱著開放、平等、認真、寬容的理念,讓取向不同、口味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經歷不同但同樣熱愛音樂的朋友們能夠建立連接,傳遞信息,產生真正的交流。

不必一定要別人認可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認可別人也不必一定表達出來。如果要表達,我相信,有一種負面的方式,相應地就一定有一種正面的方式。我們不能強求別人改進表達方式,但可以從自己不參與做起。

如果還想為維護這裡難得的討論氛圍做更多一點的話,可以看這裡:代號:becool - 知乎專欄


嗯,接下來是不是可以小小期待一下柯潔入駐知乎了?


首先自從朗朗加入,知乎再也不能說李雲迪再怎麼差也比知乎其他人彈的好。這個李雲迪的粉絲要加油啦

然後我猜知乎er可能會問他類似下面幾個問題:郎朗,你怎麼看待李雲迪最近的鋼琴水平?郎朗你怎麼看待周杰倫的鋼琴水平?郎朗你怎麼看待冬馬和紗的鋼琴水平?
我覺得郎朗應該假裝看不見,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大家都很棒呀,在鋼琴藝術的道路上我們一直在追求進步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郎朗為智能鋼琴代言?
如何評價郎朗2014年的新專輯《莫扎特》?為什麼東西方人對郎朗演奏的評價有比較大的差別?
劉亦菲和郎朗到底誰能配上誰?
為什麼會出現對郎朗和李雲迪態度迥然的情況?您更喜歡誰?為什麼?

TAG:知乎 | 音樂 | 鋼琴 | 古典音樂 | 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