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和味覺在品嘗食物的過程中各自發揮了什麼作用?誰的用處更大?
12-14
人的味覺只有五種。但是嗅覺有300多種。人對很多美味的辨識都是通過嗅覺進行的。美食的感受超過90%是由嗅覺提供的。
我就是天生沒有嗅覺的人,算是小半個殘疾人。
嚴格意義上說,嗅覺不能說完全缺失,刺激性氣味比如氨氣,煤氣(感謝上蒼),還有很濃的酒氣還是能聞到的。
但是,從小時候起,沒電飯煲煮飯的時候只能掐表,因為聞不到飯香;單身的時候稍微放久了點食物就不敢吃只能倒掉,因為聞不到餿味。所以買了房子買的第一件電器就是冰箱。
回到樓主的問題。
作為一個嗅覺缺失的人,首先在味覺上會追求厚味,基本上嘗過我做的菜的人都會覺得口重了點;在食材上,會選擇那些吃起來有口感的菜肴,比如我很喜歡萵筍乾和黃瓜皮干,因為嚼起來脆脆的;最後,因為缺失嗅覺,對某些新(an)奇(hei)食品更容易接受,比如在北京旅遊的時候,連喝四碗豆汁只覺得爽口,比如吃過涼拌折耳根(魚腥草),在湖南吃過臭豆腐還有青椒炒大蒜。
在我的感覺里,美味是由味覺提供基礎,由嗅覺豐富層次,如果在五種感覺中必須放棄一樣,我想大部分還是會選擇嗅覺。
所以我認為味覺更重要,當然要是兩者都不缺就太好了。
謝邀~
味覺可以說是我們攝入食物的最後一道檢查點。五種味覺:甜、咸、酸、苦、鮮是我們用以區別食物的能量、電解質、毒性和氨基酸含量的重要指標。而嗅覺則更加豐富,我們通常所說的食物的風味,大部分其實是由嗅覺來感受的。
從這兩種感覺的機制上來說,哺乳動物的嗅覺依賴於嗅覺感受器表面表達的1000多種G蛋白級聯受體,每種受體識別一種結構的多個分子,而一個分子因為可能同時擁有多個可被識別的結構,而激發多種受體,從而形成組合信號。可見,嗅覺可以給我們的信息是十分豐富的。
而味覺就相對簡單了。甜和鮮味由三種受體負責,苦味由40多種受體負責,剩下的咸和酸的受體或者通道目前還沒有定論。但可以看到,這有限的受體種類是很難提供豐富的信息的。
但是兩者對我們享受美食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味覺和嗅覺突然受損的病人都會食慾減退進食減少體重下降。
最後偏題一下,品嘗食物的時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口感。一大口不柴不膩咬起來有彈性的肉總是很過癮的~此外,辣和麻對一些人來說也是」必須「的,呵呵。
我知道在口腔和鼻子之間有鼻後通道,很多香味都是通過鼻後通道聞到的。尤其是在品酒的時候。
個人覺得嗅覺可以好一點。比如食物腐敗沒有,聞一下就大概能判斷,不一定要入口。而沒有嗅覺,只能靠嘗。。。食物好壞,甚至能吃不能吃。。。啥都往嘴裡塞。。。這這這。。。
中央十套曾經轉播過德國科技之光這個節目。一個科學家在電視節目里,和嘉賓現場做實驗。曾經有一期節目做的就是這個問題。
兩位嘉賓,在夾住鼻子和不夾住鼻子的情況下,分別品嘗食物,再說出品嘗的是什麼食物。沒記錯的話是有土豆泥,蘑菇湯等食品,加工成同樣狀態。這樣就不會通過舌頭的觸感來判斷食物的種類了。
現場的實驗結果是,沒有夾住鼻子時可以分辨絕大多數的食物,而夾住鼻子讓嗅覺不發生作用時,很難分辨食物。
因為只是電視節目起普及作用,所以我看來不是特別嚴謹。實驗對象只有兩個嘉賓,似乎也沒有強調不同舌頭分辨食物可不僅僅是通過味覺著一個因素。所以最後給出的應該是實驗室研究的結論:嗅覺承擔主要任務。具體數字記得不真切,嗅覺承擔的似乎是80%.
有興趣可以上網找來視頻,爪機無力,這裡就不附網址了。你也可以親身體驗下捏住鼻子嗅覺不發揮作用下分辨食物的準確度有多少。
鼻子過過癮 也就是鼻子過過癮
吃東西那可是味道口感的大享受啊 隨後還有入喉入胃的享受 而這整個過程 最開始的就是味覺啊
沒有味覺這個前戲 後面一切都是白搭
都經歷過吃菜忘記放鹽吧
沒有味覺 挺好的一個烤雞翅 吃起來只能是橡皮筋的感覺...
我覺得對於享受美味 味覺比嗅覺更重要些
大多美食 味道都不是很大的
至少 我對於「聞起來好但吃起來一般的」和「聞起來沒什麼味道但吃起來棒極了的」 我會選擇後者
我家附近開了一家叫「醉仙鴨」的 很多人排隊買 味道很香 店外100米都能聞到
但是我覺得味道香的太離譜 一直沒買過
食物講究的就是色香味俱全,也就說失去其中之一就不好了。所以我覺得無論失去什麼都是使享受美食變得不夠完美。
推薦閱讀: